《公输》总复习要点

《公输》总复习要点
《公输》总复习要点

《公输》总复习要点

【多音字】

请说之(shuō)长木(zhàng) 公输盘(bān)

见我于王(xiàn) 禽滑厘(gǔ)

【通假字】

1、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2、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4、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一词多义】

1、子:子墨子闻之先生

愿借子杀之您

2、说:公输盘不说(yuè)通“悦”,高兴

请说之陈述、解说

3、已:胡不已乎停止

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

4、类:不可谓知类(类推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别)

5、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6、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召见

【虚词】

为:替;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

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作为;子墨子解带为城

是;必为有窃疾矣

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代词,这件事;请说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宋何罪之有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把主谓短语变成偏正短语,然后充当句子成分不译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以:用来;将以攻宋

认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特殊句式】

1、夫子何命焉为? (疑问句)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倒装句)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3、胡不已乎? 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4、胡不见我于王? 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此为何若人? 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课文内容理解】

一、整体把握

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课文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

1、以义相责,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2、以智相责,使楚王理屈词穷;

3、以技相搏,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二、墨子的论辩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法宝

三、《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答:(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波三折,悬念迭生(2)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狡猾(3)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四、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墨守成(陈)规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师说》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师说》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师说》知识点全梳理 一、知识点梳理 1、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2、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

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页 1 第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课文解读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本文利用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富有特色。而且涉及很多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例如“师”、“学者”、“惑”等,我们应该掌握这些词含义,夯实古文功底。 二、综合练习题 (一)给下列词注音: 受业()解惑()愚笨()乐师()阿谀()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李潘()经传()或不焉()嘉()贻()句读()读书()嗟乎()长幼()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吾师道也:()

《老山界》知识点归纳

《老山界》归纳 《老山界》 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 火把还是星星。 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陡峭崎岖,表现了红军队伍的浩大壮伟 3、“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 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力争上游,勇于战胜艰险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 4、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口语色彩,将红军战士纯朴的性格, 急于过山的心情表露无疑。 5、“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 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 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6、“那女人哭起来了。”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 “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一 个“哭”字既含悲苦,又含憎恨,又含感激。 7、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 的地方” 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 保护。 8、“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 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的接近哪!”一段中,前四个加点字写出了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后两个加点字写 出了山高得几乎可以攀月摘星了。 9、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叙述红军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10、“横着心”和“酣然入梦”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横着心”是因为四周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战士们为了明天能够继续前进, 服从命令就地休息,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强气概。“酣然入梦”表现了红军太疲劳, 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 11、全文共分几段,分别说说这几段的作用 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介绍老山界,并点题(第一节) 第二段:介绍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2节) 第三段:介绍并指出老山界是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第33节) 12、而部分的字数特别多,能否再继续为第二部分分段呢?请再次概括每段作用,并完成表 格 段落时间地点事件目的 2-11下午-天黑之际山沟-山脚与瑶民攀谈交 红军纪律严明,瑶 往民信任红军

三下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 班级姓名学号 一、基础知识盘点 1、易错读音 绸(chóu)带开垦(k?n) 蕴(yùn)藏贮(zhù)存一簇簇(cù) 不仅(j?n) 笼罩(lǒng zhào) 浏览(lǎn) 奇迹(jì) 嘉(jiā)峪(yù)关花束(shù) 一缕(lǚ) 增(zēng)添曾(zēng)母暗沙难以计数(shǔ) 2、加点字解释 星罗(罗列)棋布(分布)用之不竭(尽)心旷(开阔)神怡(愉快) 瞬(一眨眼)息(呼吸)万变蔚(盛大)为壮观 白云苍(灰白色)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也作“白衣苍狗”。 3、课文内容梳理 《长城和运河》 (1)本文是一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歌,全诗讴歌了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和智慧。 (2)课文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城比作巨龙,突出长城的雄伟壮观,把运河比作绸带,突出运河的轻柔壮丽。 (3)诗歌两部分结构相同,采用反复的写法,每小节一、二行,七、八行诗句相同。 《美丽的南沙群岛》 (1)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南沙群岛的传说、地理位置和历史。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南沙群岛物产丰富,第三自然介绍南沙群岛景色迷人。 (2)第二自然段以总分方式构段,全段围绕中心句“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来写,分别从“珍贵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三个方面具体展示了南沙的物产丰富。 (3)第三段也以总分方式构段,围绕中心句“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描述了南沙海天合璧、蔚为壮观;鱼虾海龟、五彩缤纷;浪花跳跃、犹如花束的绮丽画面。文段的第二句话将天比作蓝玉,将海比作翡翠。 《庐山的云雾》 (1)庐山云雾具有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 (2)第二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中心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来写。按“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分别将云雾比作“绒帽、玉带、大海、天幕”,形象地写出了漂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3)第三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是围绕中心句“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来写。作者联想丰富,以轻烟、银河、白马、冰山等形象,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预习复习材料--第6课《老山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六课《老山界》 一、字音字形A版(汉字) 二、文学常识 1.《老山界》选自《》,作者:,江苏无锡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抽时间观看《长征》纪录片

一、字音字形B版(加点字注音) 不可捉.摸.攀.谈.咀.嚼.灌.输.酣.然.入梦峭.壁.呜.咽.满.望苛.捐.杂.税.骨.碌.督.促.瑶.族. 理解阅读《老山界》 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 星星。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表现了红军队伍的。 3、“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气概和精神。 4、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色彩,将红军战士的性格,的心情表露无疑。 5、“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 6、“那女人哭起来了。”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一个“哭”字既含,又含,又含。 7 、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和。 8 、“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 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 ..的接近哪!” ..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 一段中,前四个加点字写出了,表现了,后两个加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的内容,具体内容:在中考考试来临之前,做好人教版语文知识点的复习,会让你在考试中如鱼得水。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一)《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 在中考考试来临之前,做好人教版语文知识点的复习,会让你在考试中如鱼得水。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一)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知识点归纳: 1、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 2、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4、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

答: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5、诗的末句写《后庭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啊? 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6、"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二)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识点归纳: 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全诗内容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夜雨寄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3、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答:烘托人物心情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语文古诗词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语文古诗词中考必备古诗词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 中考语文必考的古诗词归纳!为方便同学们语文复习,初中语文辅导班老师帮大家整理了2018中考语文古诗词必备必考知识点,供大家学习。 【过故人庄】(孟浩然 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 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

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 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李清照 南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 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观沧海】(曹操 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

师说文言知识点归类A

师说文言知识点归类A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师说》知识归类 【一词多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⑦⑧⑨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2.(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⑤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代道理)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消独) 3.(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4.(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5.(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6.(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7.(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七年级语文老山界1

第8课《老山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无畏、坚定、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学会通过精彩的环境描写来表现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字词积累:攀谈、苛捐杂税、奇观、绝壁、峭壁、骨碌、酣然入梦、蜷、缀、细切、澎湃。 2.关于作者:陆定一,长征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后曾任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本文是一篇回忆录,真实地记叙了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 3.课文背景资料: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经过14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分别从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其间经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后,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11月初与由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4.收集、朗诵长征诗词,讲述长征故事,概括长征精神。 5.观看影片《长征》片段,体会并畅谈对长征的感受。 教学过程

最新整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以及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以及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将至,七年级的同学们要归纳好重要的复习资料。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以及知识点归纳,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以及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第一单元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书,属于笔记小说。 第二单元 《我的老师》作者:魏巍。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曾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

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三单元 《春》作者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秋天》何其芳,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评论家。 《观沧海》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次北固山下》王湾,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大诗人。七言律诗。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为曲牌名。 第四单元 《紫藤萝瀑布》宗璞。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蝉》小思,香港作家。 《贝壳》席慕容,台湾作家。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中的《学记》,《礼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军神》知识点易考点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五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11.军神 学习目标: 1.认识“沃、匪”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其心理活动,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 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1.我会读。 一类字:庆q ìn ɡ诊zh ěn 沃w ò 龄l ín ɡ 匪f ěi 绷b ēng 审sh ěn 剂j ì 施sh ī 吭k ēn ɡ 崭zh ǎn 衷zh ōn ɡ 慈c í祥xi án ɡ 荣r ón ɡ 二类字:沃w ò 匪f ěi 绷b ěn ɡ 吭k ēn ɡ 衷zh ōn ɡ 晕y ūn 堪k ān 易错音:勉强( qi ǎng ji àng) 绷带(b ēng p éng ) 一针见血(xi ě xu è) 由衷(zh ōng z ōng ) 堪称(k ān z àn ) 肥沃(w ò ào ) 晕(y ūn y ùn )车 诊所(zh ěn zh ěng ) 麻醉剂(j ǐj ì) 崭(z ǎn zh ǎn )新 慈祥(xi áng qi áng ) 一声不吭(k ēng k àng) 重庆(q ìn q ìng ) 年龄(l ín l íng ) 颤抖(ch àn zh àn ) 答案:qi ǎng b ēng xi ě zh ōng k ān w ò y ùn zh ěnj ì zh ǎn xi áng k ēngq ìngl íngch àn 多音字:晕:y ūn(晕倒) y ùn(晕车) 强qi án ɡ(坚强)qi ǎn ɡ(勉强) ě(流血) xu è(血液) 将ji āng (将来 将军)ji àng (将领 大将) 2.我会写。 听写生字词:重庆 诊所 肥沃 年龄 土匪 绷带 审问 药剂 施行 一声不吭 崭新 由衷 慈祥 吉祥 光荣 庆祝 确诊 沃野 高龄 匪气 绷紧 审视 麻醉剂 施肥 吭声 崭露头角 衷心 慈爱 祥瑞 欣欣向荣 听写词语:诊所 年龄 土匪 熟练 绷带 惊疑 审视 一针见血 伤势 麻醉剂 施行 清醒 颤抖 一声不吭 崭新 由衷 苍白 慈祥 肃然起敬 荣幸 一针见血 从容镇定 易错字: “崭”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师说》知识点整理教师版教学教材

《师说》知识点整理 教师版

精品文档 《师说》知识点整理 一、虚词 1. 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2. 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代童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4. 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 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于其身也(介词,对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二.实词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同逗 2.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 吾从而师之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 一·<唐> 诗歌诗词:诗 初唐(618~713): 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713~765): 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 2、高、岑边塞军旅诗 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 ▲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 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 中唐(766~859): 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 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 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 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 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复习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 — 1996)江苏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故事背景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三、多音字 盛chéng :盛饭 shèng :茂盛 嚼jué:咀嚼 jiáo :细嚼慢咽 觉jué:觉得jiào :睡觉 四、理解词语 惊惶:惊慌,恐惧。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弯曲。 呜咽: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五、课文结构 第1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1段)。 第2部分: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3段)。 第3部分: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第34段)。 六、句子分析 1.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抢”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鼓着勇气”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从而迎战某种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

泊秦淮知识点整理 苏娟

第 1 页 共 2 页 衡水志臻实验中学 初 三 语文教研组 《泊秦淮》知识点整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词句注释 ⑴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⑵烟:烟雾。⑶泊:停泊。⑷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⑸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二、白话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三、泊秦淮》中心思想是:诗人引用陈朝陈后主(陈叔宝)因一味追求荒淫享乐最终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讽刺了当时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四、创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泊秦淮》。 五、作者简介编辑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六、赏析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近体诗中的绝句(七绝)。 (2)请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烟、水、月、沙、酒家、秦淮河。 (3)从表达方式上分析,此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叙事,第三、四句则是议论。 (4)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的特点。 2.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 答: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3.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答:两个“笼”字描写出青的烟雾和惨淡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和细沙,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而又冷清愁寂的水边夜色图。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 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4.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 答: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这句话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 5、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答:作者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 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6.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答:首句运用互文手法,“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事物 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使读诗的我们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此时诗人心情的写照。 7.如何理解“隔江”二字? 答:“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的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8.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答:后两句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9.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10.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全诗表达诗人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也蕴含 着对世道的愤慨。(或者: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11.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描绘了一幅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的画面。 1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 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13.诗的首句描绘的画面有怎样的特点,请分析一下。 出题人 苏娟 审核人 任新红 衡水志臻实验中学 知识点整理 本套题测试内容: 《泊秦淮》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缦.立远视(缦,同“慢”,长久地)二、古今异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同情。) 三、一词多义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灭族) ②谁得而族.灭也?(名词作状语,整个族地) 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5.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语气助词,无实义) ③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于之)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骊山北 ...构而西.折(骊山、北、西,从骊山、向北、向西) 2.廊腰缦 ..回(廊、腰,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绸子一样) 3.蜂房水涡 ....(蜂房、水涡,像蜂房,像水涡) 4.辇.来于秦(辇,乘着辇车) 5.朝.歌夜.弦(朝、夜,在早上、在夜晚)6.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日,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7.谁得而族灭也(族,整个族地、把整个族) (二)名词作动词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出现云、出现龙)

《师说》文言现象归纳

《师说》文言现象归纳: 一、古今异义: 1、学者——求学的人。古之学者必有师。 2、所以——用来……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的原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3、众人——一般人。今之众人 4、不必——不一定。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二、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师:以……为师,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耻:以……为耻,而耻.学于师。 则耻.师焉 不耻.相师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圣人,愚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2)名词活用动词: 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形容词活用动词: 明:明白道理:吾未见其明.也 三、通假字: 1、受:同“授”,传授,讲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不:同“否”:或不.焉 四、一词多义: 1、之: (1)指示代词:这:郯子之徒 (2)人称代词,它:人非生而知之.者, (3)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结构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5)宾语前置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师: (1)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2)以……为师:吾从而师.之 (3)学:吾师.道也 3、惑: (1)疑难问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有了疑难问题:惑.而不从师。 (3)糊涂:惑.矣 4、其:

(1)指示代词,那些:其.为惑也 (2)人称代词,他: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人称代词,自己的:爱其.子 (4)语气副词,大概:其.皆出于此乎? (5)语气副词,表感叹:其可怪也欤! 5、道: (1)儒家的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传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于: (1)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对于:于.其身也 (3)比:师不必贤于.弟子, (4)被:不拘于时, (5)向:学于余。 7、焉: (1)代词,之:从师而问焉 (2)语气词,无义:则耻师焉 8、也: (1)表判断语气: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句中表停顿: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介词结构后置: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而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师不必贤于弟子 3、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被动句: 不拘于时

长春版初一语文《老山界》的知识点梳理初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长春版初一语文《老山界》的知识点梳理初一 语文知识点梳理 1.字词惊惶(huáng):惊慌,恐惧。 苛(kē)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jiǎo):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hān)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quán):弯曲。 呜咽(yè):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jué 咀嚼┏shèng 盛开嚼盛 ┗jiáo(口语)嚼口香糖┗chéng 盛饭 2.内容结构 老山界,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一开头就点出“30里高”,表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第二部分(第2-32段),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这是课文的主体,按时间顺序和地点的变化又可以分为四层。 第1层(第2一ll段),从当天下午写到天黑之际,从山沟写到山脚,记叙“我们”同瑶民的攀谈交往,表现红军纪律的严明和瑶民对红军的支持帮助。 第2层(第12—22段),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从山脚下写到半山腰,记叙陡山峭壁的高、险和红军在雷公岩前露宿,表现登山的艰苦和红军的乐观精神。 第3层(第23—30段),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山路的崎岖难走和红军的坚强意志,点明红军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4层(第31—32段),在山顶休息以后,从山顶写到山下,记述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到达营地的喜悦。 第三部分(第33段),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WTT为大家提供的初一语文老山界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师说文言知识总结

师说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 ..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3、小学 ..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基础教育。 4、圣人无常.师古义:固定。今义:经常。 5、师不必 ..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三、词类活用 1、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2、孔子师.郯子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4、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6、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7、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四、一词多义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师道也(学习) ③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有专门技艺的人) ⑥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之①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③师说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代知识、道理) ⑤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⑦如欲之南海,何如(往,到) 传①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而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表并列) ②惑而不从师(表转折) ③吾从而师之(表承接) ④则群聚而笑之(表修饰) ⑤如是而已(表陈述语气) 四、【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被动句式:不拘于时,学于余。 3、判断句: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介宾短语后置句:①而耻学于师。②不拘于时,学于余。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聚而笑之。 五、【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泊秦淮知识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泊秦淮 作者:杜牧(公元803-853 年),字牧之,京兆万年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诗词 烟笼寒水月笼沙,写景——夜景 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 隔江犹唱后庭花。 名句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夜泊秦淮近酒家” 点名“夜泊”,交待写诗的时间、地点;以“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 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在 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 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 上演亡国的悲剧。 本诗主题: 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 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 兴亡的感慨。 写作背景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 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 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