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六书纪贞元,三史释今古”哲学体系中的“三史”之一。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1]在阅读冯先生介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时,我对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逍遥自在人生态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此我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

庄子,原名庄周,是道家的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与着述被记录在《庄子》一书中。谈及他的思想,一般人就会联想到名篇《逍遥游》里所描绘的那种“为我,放任,避世,空谈”,其实不然,应该是那种“忘我,顺其自然,入世而超世”,并且包含着至

高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庄子对“道”的高深领悟。

一般人如果认为庄子那种避世的心态源自于他对人间情况的不

谙抑或无法应对复杂的人世间,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他对人世间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对人生问题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非凡见解。例如,他详细观察了人的情绪变化,在《齐物论》中,一下子提及了十二中:喜、怒、哀、乐、虑(忧虑)、叹(叹息)、变(反复)、慹(恐惧)、姚(轻浮)、佚(放纵)、启(张狂)、态(作态)。真可谓全面丰富。另外他还提醒到人不可扰乱人心,他在《庄子.在宥》中这样描写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彊。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府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说到人心理复杂的情况,恐怕很难找到如此贴切生动的描绘了吧!由此,可以看出庄子并非对复杂的人间情况的无知,而是研究的如此透彻。

正如庄子上面所描绘的那样,有关人的问题是如此的复杂,那幺

人生还有没有追求快乐幸福和灵魂得到安放的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庄子指出必需通过身心的修炼。具体做到如他在《齐物论》中描绘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是要我们排除身体的欲望与心智的执着,做到“无我”,“忘我”的境界。以他的术语来讲就是“心斋”。何为“心斋”?就如他在《人间世》讲述的“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进一步讲就“心斋”是指心的斋戒,而不是指宗教信仰上的饮食戒律。“心斋”的具体作法,就是要逐渐减少来自身体感官的诱惑与欲望,以及以我为中心的观念与成见。[2]总之,就是要对“心”进行一番“清理”,摈弃杂念,使它进入虚静的状态,使自己进入“忘我”,“无我”的境界。

由此,关于处世的方法,庄子强调“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一方面随顺外物而变化,另一方面内心保持不变。内心与“道”契合,圆满无缺,在精神自由层面所保持自然本性,自然不必变化;外表和

言行就要配合融入世俗,作到“顺人而不失己”(《庄子·杂篇·外物》)、“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养生主》)。这些反映的是庄子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十分精妙。[3]“外化内不化”,坚持并有融通,通达和坚守一并而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这方现了君子处世为人的大智慧。

在他处世的哲学中,最让人神往的一句话是:“泛若不系舟”(《庄子·列御寇》),“虚而待物者也”(《人间世》)。庄子为我们描绘了一种虚己以游世,虚而待物的人生。“虚”字有单纯平淡之意。泛舟不系,随水而漂,人若无执,则可化解于无形。这也正是庄子“心斋”所要达到的人生境界。通过“心斋”,化解自己的执着和不得已,让心处于虚静状态,达到空灵层次,作到自我由忘而化,化解自我与无形。人心是复杂的,若是任由身体感官去牵引,疲于世俗的诱惑而执着于心,进而耍弄心机,事事计较,那幺心就成为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活着片刻也不觉的安宁。因此,“虚而待物”,超越于“我”,达到“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不但不会痛苦,不反而随遇而安,像庄子一

样“上于造物者(道)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这是何其逍遥自在的人生呀!不仅令人羡慕不已。

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由于太过执着于世俗之争,丧失了内心的清明,分不清孰轻孰重,不懂得得与失,舍与得,往往使自己在处世方面做不到“外化而内不化”,以至于自己活得不安宁,活在

痛苦之中,找不到快乐。我们周遭人们患忧郁症的更是有增无减。有没有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呢?有时,心境就是就是一剂良药。为何我们不学习一下庄子的那种“虚而待物”的人生态度呢?将一切无谓的不得已、不必要的执着“相忘于江湖”,以换的像鱼儿那样遨游于大海

的快乐与自由。

注释:

[1]《中国哲学简史.百度百科》.http://scholar.google/schhp?hl=zh-CN&as_sdt=d0...

[2]赵建波.论庄子人生哲学的当代启示[J].神州(下旬刊),2013(6).

[3]《我眼中的“顺人而不失己.蓝天新浪博客》.http:

//blog.sina/s/blog_50d6f70501009w40.ht...

作者简介:董辉(1992—),女,江苏盐城人,学历:研究生,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度》读书笔记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这本书是是冯友兰先生任教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所著,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所以其风格便是通俗易懂,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很多哲学书籍若不是太专业,就是通俗到了乏味。它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在我看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明确的说是什么地位,但举足轻重。在看地位前要先明确在中国什么被称之为哲学,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学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儒教。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被称为"礼仪之邦",要诚心地感谢这种精神教导。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来世。它有一心教导人向善去恶,何为"君子之道"。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四书”在中国人心目中诚然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但“四书”中没有上帝创世,有没有天堂地狱。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没死,他就还在人生之中,就要进行对人生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的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 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 当代伟大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座教授,以教授中国哲学史。他的英语讲座被编入《中国哲学简史》,该书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伦出版。该书一出版,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后来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南斯拉夫和日语的翻译版本。50多年来,它已成为世界各地大学普遍接受的中国哲学教科书,并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这本书没有中文版。直到1980年代,冯友兰的学生才根据英文文本将其翻译成中文。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第一版印刷了100,000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畅销书。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其进行了重新出版,并进行了精装,内容和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可以说,这本书是理解中国哲学的第一选择,也是影响公众生活的经典。 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和思想的结晶。有了专为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着,我们就可以了解古代和现代中外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充满了智慧和哲学见解。特别是,作者对实际问题的关心是“学习但不要忘记拯救国家,而要拯救国家而不忘记学习”的举止。

《中国哲学简史》以200,000个字符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并结合了古代和近代中国及国外的相关知识,并在有限的空间内融合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因为它最初是一个讲座,所以它的语言非常流利。因为它是英文翻译的,所以其文字与当代阅读极为一致。它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翻译,并且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关于中国哲学的通用教科书,也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它对当今的读者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pdf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4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孟子看来,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是 A.人性本恶B.人性本善C.先贤思想D.礼乐制度 2.西周宗法时代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内外服制D.行省制度 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冯友兰此处评价针对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4.康有为称严复的《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他如此推崇该书是因为A.该书符合革命派政治需要 B.为维新变法寻找到了依据 C.该书介绍了西方社会学说 D.严复也主张推行维新变法 5.历史学家齐思和《民族与种族》中说:“清季朝政日紊,外侮日急,革命志士兴起种族思想……”“种族思想”在孙中山早年革命思想中的体现是 A.反对帝国主义B.创立民国政府 C.驱除鞑虏专制D.实现五族共和 6.下列文章中,最有可能在《民报》上发表的是 A.梁启超《开明专制论》B.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D.鲁迅《狂人日记》 7.在7—9世纪的264年里,它曾十几次派出使团到中国学习。20世纪初,它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它”是 A.朝鲜B.日本C.英国D.美国 8.陈独秀称:“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他这样说的用意是提倡 A.中体西用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9.下列史学家中以进化论史观为导向阐述中国历史演变的是

中国简史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简史读后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按照我平常的习惯,这本书我也只是敬而远之,“哲学”一词太深奥,不是我这种凡人可以读的。但是就那次偶然间我发现书中的哲学并没有阐述我所想的类似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哲学问题,而是我们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人生的话题。《中国哲学简史》以一种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那些大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略读便可让我醍醐灌顶。 我很喜欢的郦波教授在《给大学新生的十条寄语》上的一句话:有用没用,学点哲学!我知道哲学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洗涤自己的内心,但直到我接触了《中国哲学简史》我才发现,哲学有时候就像是我们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冯友兰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到:“着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着尤为重要。”全书中冯友兰大师也用极其通俗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的哲学主张,并由古至今写到了几百年后的佛教、新儒学以及西方哲学。 冯友兰在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各大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想大部分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他在讲述儒家思想时,讲述了孔子的仁义、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但同时,冯友兰也讲述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其所认为的教育家的基本任务——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治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孝应该是老辈们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冯友兰先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用简单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如何行孝。 而在冯友兰这长篇巨着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便是它讲述庄子思想时提出的相对幸福的观点。以前我对于庄子只知道他是一位行文幽默荒诞,做事潇洒无章的隐士,但通过冯友兰先生对庄子的文章的深刻剖析,我意识到庄子并不是我曾接触到,认识到的的那个潇洒自在,夸张无奇的人。冯友兰对于庄子的《逍遥游》一篇提出了如何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他在书中说:“万物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的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就像《庄子?骈拇》中说:“凫兢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中国哲学简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概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安图三小周红新书名:《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页码:302 页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读后感受: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等等,尽管对哲学知之甚少,但书中所写"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这句话,可以大概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对哲学的态度,我的感情很微妙,仿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如那不可触摸的皇冠,它的金光灿烂已在昭示着,是凡人不可侵犯的。哲学,也被人称为所有科学的科学。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心中的神圣感与畏惧感也油然而生。在首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实际上,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普通人际交往中,也以忠义为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潜移默化地浸入人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即使现在也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字经》,它是孩子们刚学认字所通用的课本,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而《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更无须多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读书人的必学教材,它们实际上就是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家们的哲学著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

中国哲学简史前三章讲义

《中国哲学简史》前三章讲义 开场白 大家好! 我是《中国哲学简史》课程讲师马薷薷,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穿越这门课程。(马薷薷是生长于陕西渭北地区的一种灌木,结红色小果,味淡甜可食,枝干有刺,生命力极强)需要说明的是,在刚接受这门课的授课任务时,我是有两方面的困惑的:其一是到底讲“中国哲学史”,还是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目前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和写作范式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在解放前后变化也是较大的。其二,中国哲学典籍浩如烟海,哲学人物众多,仅冯先生这本《简史》涉及的人物便有数十个,如何取舍以达到梳理的目标?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考虑的结果是:只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不涉及其它论者对本书的评价,不涉及其它中国哲学观或者中国哲学史观,不涉及冯友兰的哲学史观的变化。这可称之为复杂问题简单化,或者举重若轻的原则。同时,对书中符合冯先生这一时期思想但书中本身处理过于简单的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材料,这可称之为举轻若重的原则。 对第二个问题我考虑的结果是:不增加,不扩展教材内容,只讲这本书中的“哲学问题”,即以作者对中国哲学史提出的问题(当然也是中国哲学史本身的问题)为问题,以中国哲学的范畴流变为核心来组织讲授结构,围绕这些问题和范畴来决定教材内容的取舍。这可称为“因事设论”的原则。 好了我们正式开始上课。 本次讨论的主题是:“中国有无哲学”。请大家先阅读下面的内容: 主题贴: “中国有无哲学”这个问题应该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前提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史目前仍然绕不过去的问题。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之前三章集中回答了这一问题。(虽然前三章没有这个题目)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逐步递进的问题组成的: 其一,“中国有无哲学”这个问题到底是如何引起的?这个问题仅仅为一个哲学问题,还是一个更广泛意义的文化问题、或者发展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进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西方中心主义”) 其二,到底什么是哲学? 哲学定义到底应该是多元的,还是唯一的,普遍的?从“哲学是什么”出发讨论“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逻辑上是否成立?如果有一种能被中西方文化共同接受的哲学“定义”,那么,能否以这样的哲学定义去套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否符合这样的哲学定义? 其三,哲学与科学有何不同?哲学的最本质功能是什么?中国哲学是否具有这样的功能? 其四,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什么?(中国哲学家主要试图解决什么问题?)西方哲学家是否回答过同样的问题?这样的主题是不是哲学问题?(附带一个问题,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为何不收《孙子》?) 其五,中西哲学到底有何异同?同大于异?还是异大于同?到底是以这些共同点来判断“中国有无哲学?”,还是以中西哲学的不同点为依据另找一套标准(范畴、概念)来证明“中国有哲学”?以当代的哲学形态或借用西方哲学的方法、术语表述的中国哲学是否还是中国哲学呢? 其六,中国哲学到底有怎样的特点,以至于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 其七,中国哲学的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导致中国哲学的“中国特点”的因素是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

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说,“农”是中国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中国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平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中国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儒家,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到后面演变出来的新儒家,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处主流的地位,以等级秩序为界线,规定所对应的礼仪礼节。读后感每个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忠恕之道为方式施行“仁义”,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善”的看法。虽然

中国哲学简史

第一部分 第1章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1. 哲学 (1)分类: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 (2)内容 a. 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 1. “本体论”,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索者。 2. “宇宙论”,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 b. 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 1. 心理学所考究的,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 2. 伦理学、政治社会学等所考究,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 c. 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之道理” 1. 知识论,即研究知识之性质者 2. 伦理学,即研究知识之规范者。 三者关系: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宇宙论。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 二、哲学之方法与论证 1. 哲学之方法 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一个经验之本身,必为逻辑的、科学的。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 2. 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哲学包含两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断案之前提。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 三、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西洋所谓哲学,与中国魏晋人所谓玄学,宋明人所谓道学,及清人所谓义理之学,其所研究之对象,颇可谓约略相当。“义理之学”其研究天道之部分,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宇宙论;其研究性命之部份,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人生论。 四、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1. 中国哲学之弱点 (1)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 (2)中国人一向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 (3)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而不注重于人之有什么。 2. 中国哲学的弱点产生的原因 (1)中国哲学未以知识问题(狭义的)为哲学中之重要问题。其所以,固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喜为知识而求知识,然亦以中国哲学迄未显著的将个人与宇宙分而为二也。 (2)中国哲学家多未竭全力以立言,故除一起即灭之所谓名家者外,亦少有人有意识地将思想辩论之程序及方法之自身,提出研究。 (3)中国哲学家,又以特别注重人事之故,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五、哲学之统一 哲学系统之系统,即指一个哲学之实质的系统也。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形式上的系统,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 哲学始于思想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复习过程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 记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 书目: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摘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一张、第二章、第三章 在这一部分冯友兰先生就中国哲学的常识做了简单介绍,为接下来章节的讲解做了铺垫,具体如下: 第一章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节我们可以总结出冯友兰的两个定义: 1.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反思的对象是人生。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 2.对宗教的定义: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在这里,冯友兰对哲学和宗教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宗教等于哲学加上层建筑,因此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哲学,而佛教是宗教。同时他也在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关心宗教观念和活动,关心的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哲学提

供了一条比宗教更直接的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是否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呢?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观点,又参照了西方哲学理论。他说中国哲学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是“内圣外王”。圣人的内心达到了人与宇宙统一的境界,有最高的精神成就。在外在行动上,圣人可以处理日常人伦事务,因此哲学与政治思想相联系。(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哲学又是政治思想。)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注意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表达方式:暗示。在这里冯友兰指出西方的哲学有着严密的推理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著作则是模糊而富于暗示性的。因为暗示,所以它可以无穷无尽。这也是中国诗歌、绘画等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语言障碍 此书是冯友兰先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语言障碍也是对于西方学生而言的。然而随着全民文学修养的下降,现代人在读传统哲学经典时同样有“语言障碍”,这恐怕是冯友兰先生始料未及的。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这是冯友兰在本章中引用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来观察中国与希腊的话,可以看到大陆与海洋的不同。同时也是其所引起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不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11广电1 2011370120 杨萌 第一部分: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philosophy)是一个译名,其西文原字出于希腊,本是“爱智慧”的意思。百度百科说“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 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 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 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 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 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 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 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 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 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 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 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 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 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 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根据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 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单科)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单科) Word版含答案 一、下列各提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的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源于 A.人类的大脑 B.人们的生理状况 C .人类的意识 D.人类的实践活动 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下列与王阳明这首诗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气者,理之依也 C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天地合而万物生 3.韩国女总统朴槿惠,在年轻时期曾接连遭遇人生挫折与打击,后来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这是因为 A.哲学是一门极为玄妙的科学 B.凡学习哲学都必然智慧 C .哲学能指导人们改造物质世界 D.哲学能使人觉醒和领悟人生 5.“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这是说

A.要读无用的书 B.学而不思则罔 C .知识是学不完的 D.经验不可能有间接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没能找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答7、8题。 7.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的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很多同志都参与这项研究,都做出了贡献。”这是强调实践活动的 A.物质性 B.能动性 C .社会性 D.主观性 8.在研制抗疟药的过程中,屠呦呦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又创造性地改变了青蒿中有效物质的提取方法,终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创造规律的动力②基于实践活动一定能获得科学认识 ③对抗疟药的研制具有自觉选择性④人们能认识规律并加以利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周恩来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因为真理是 A.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直观反映 B.客观对象对于人的意义 C .客观世界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0.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下列古语中,与此句反映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①能亲仁,无限好②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③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右图,德国政府在国家层面推出工业4.0战略。回答11、12题。

读朱光潜《无言之美》有感

读朱光潜《无言之美》有感 读朱光潜《无言之美》有感 近来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散论《无言之美》,每每为朱光潜先生的穆然深思和悠然遐想所吸引,细细回味,不忍释卷,获益良多。 朱光潜先生在《精进的程序》一文中谈到,作文有如写字,要经历“疵境稳境醇境化境”这四个境界。细细想来,朱光潜先生不只是在谈写文章和练字。这“疵”、“稳”、“醇”、“化”四“境”,可以普适于各个行业和各门艺术。同样教师的成长,也符合这样的规律。一个教师,从刚进入教师队伍到成为优秀的教师乃至名师,其教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必得经由“疵境”到“化境”,任何人概莫能外。 初登讲台的教师,尽管备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只能按教学方案亦步亦趋。课堂节奏,不能收放自如;突发事件,经常手足无措;生成资源,难于恰当利用。这可以说是“疵境”。 一位教师,只要他勤于反思总结,多观摩名家课堂,多研读课堂实录,多上公开课,那么他对于课堂的感觉,对于教材的把握,对于课堂的调控,可以悟得一些窍门,熟能生巧,积淀智慧,他就可以上出教学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学生学得比较投入的课。这可以说是“稳境”。 一般教师也许8-10年才能达到“稳境”,但是突破这个阶段进而达到“醇境”则比较难当然也并非难于登天。一个达到“稳境”的教师,如果再想进一步,就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一个教师若能针

对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下苦功夫,反复锤炼,用一辈子的努力去追求,想来“醇境”是可以达到的。 最难以达到的是“化境”。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经常领略举重若轻、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风采。他们拥有把握稍纵即逝的生成机会的能力;他们具备把学生错误的回答稍加点拨就使他们恍然自悟的妙招;他们练就了引领孩子经由“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的本领。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们才领略到什么叫“返璞归真”,什么叫“水过无痕”,什么叫“课即是人,人即是课”。这样的境界,属于有天赋的人,更属于勤奋而有恒心的人。虽然大多数教师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有心中埋下一颗“成为大师”的美丽种子,我们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剖析了教师成长的“四境”,也许你会觉得无比失落这辈子,我是根本成不了名师的了。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悲观,名师(优秀教师)成长的“四境”,可以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名师的成长,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名师也经历过“疵境”阶段:教学之初,他们也会经历和我们一样的挫折,承受和我们一样的失败。他们也经历过由“稳境”向“醇境”乃至于“化境”突破的艰难与痛苦。而他们之所以那么优秀,是因为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很快地走出了失败的阴影。我们今天所遇到的种种困惑和迷茫,名师们都经历过。这些困惑和迷茫,也许是一道坎,跨过了,我们就成了名师。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一定非要成为名师,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放飞自己的理想,享受无比美妙的“高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中国哲学的背景)【圣才出品】

第2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一、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中文里,有两个词语常常被用来表达“世界”,一个是“普天之下”,一个是“四海之内”。 二、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1.中国的农业经济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俗语“男耕女织”最为直接地表现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特征。 2.中国社会经济思想 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在中国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都重农轻商。 三、《上农》 《上农》为《吕氏春秋》书中的一章,该书认为农业和商业相比,不仅农业对国家更重要,而且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比商人的生活方式高尚,这就是为什么要以农业为上。

四、“反者道之动” 1.概念 儒道两家共同的一种理论思想,就是都注意到,无论在自然和人生的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借用黑格尔的哲学术语,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这是哲学思想的一个主题,也是儒家阐发《易经》时的一个主题。 2.影响 (1)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深信这个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即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失望。 (2)这个理论还对儒家和道家都主张的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不为已甚”“毋太过”成为儒道两家共同的格言。 五、对自然的理想化(道家) 道家对农民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理论化,道家从这一点出发,谴责文明,鼓吹返朴归真;把儿童的天真烂漫理想化,鄙视知识。道家把农民对自然地爱慕发挥到淋漓尽致,同时把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是自然的,另一个是人为的。自然令人快乐,人为给人痛苦。道家这种思想最后发展到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与宇宙合一。 六、家族制度 1.背景 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挪动的。地主阶级出身的读书人也无法离开土地。同一个家庭的后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范文:读《中国哲学简史》源于种种机缘巧合。 一次看《锵锵三人行》里,有人问李玫瑾教授,接触那么多的罪犯研究那么多的心理学,会不会导致自己心理上出现问题。李教授回答说她是学习哲学出身的,对于很多问题有着比心理学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那时就对哲学是什么有了好奇。 再往后,翻阅过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看了几眼,没大能看懂,便放下了,也因此对它有了高不可攀的印象。 再后来,《锵》里许子东和马家辉讨论大学专业的选择,马老师就提到,不管什么专业,都应该在二十岁的时候读一些哲学,读一些佛学。年青时对这些虽一知半解,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岁月的坎坷与生命的不顺层层叠加,这些二十多岁读的书籍,能够与人生经历相互融合,相互化解,赠予人生最艰难的中年时期一份心灵的慰藉。一来二去,便埋下了要阅读一些哲学书籍的愿望。 之所以选择《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哲学,对我而言有了基础便于理解;书设定的读者又是外国人,自然深入浅出;作者又是中国哲学界的扛鼎之人冯友兰先生,书中想必是金玉之言。正是有此机缘,细读一番,聊有所得,遂作此文。

什么是哲学? 既然是读书心得,那么第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便是,什么是哲学? 冯先生在书中给了定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乃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对于什么不是知识的知识」,即「不知之知」。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之所以说哲学不是知识是因为,知识指的大多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是一个形而下的、具象的门类。但又说哲学是知识的一门分类,只因哲学的起源并没有脱离这个具象的世界。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同心圆:人们从了解自己的行为出发,辨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再由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推广到抽象的形而上的世界,并最终扩散到对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世界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 对于哲学是什么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之后,难免会问,那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在书中也有着清楚的解答:无用之用。一般意义说,我们对于有用的理解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的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从而达到一种解脱与释然。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读后感.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这也大概让我明白了,李玫瑾教授所说,「更高层次的理解」。于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历史141 张立东1400070123 大一的通识课程中国哲学的教材,冯友兰先生的大作《中国哲学简史》,这是第一本全 面介绍中国各派哲学理论的学术著作。最早了解他还是通过他的女儿宗璞的几篇散文,家学渊源深厚的宗璞也成为了一代散文名家。但直到这学期学习马哲课,我才真正捧起这本中国 哲学史上里程碑之作。书中冯先生展现出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博闻强识的渊博知识,对中国 哲学思想的独特理解使我完全沉浸其中。原先我对中国哲学所知仅限于天人合一,是通过阅读钱穆的书获得的,冯先生在全书开始就论述了天人合一。?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它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 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第一章)人与自然, 现实与理想,入世和出世,中国的哲人们就是在不停地寻找着这两种极端中间的那个平衡点。宗教和哲学的关系是必须在讨论哲学之前就理清楚的。?中国人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 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 洪福。?(第一章)。他并没有像西方哲人一样展开去通过逻辑推理分析讨论宗教和中国哲学的差异性,他没有给予什么实际的信息,而是在一个超层面完成了哲学对宗教的分离。这本身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这很好理解,就如同传教士本身必须信奉基督教,科学家必须拥有辩证法和实证精神一样,研究哲学的冯先生自身也是中国哲学的典型体现 我一直相信,每一种文化都必须发源于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哲学当然也是如此。温州人的重商主义就是山区地形带来的,犹太人的重商主义亦是如此,日本的人多地少也带 来了日本高度密集有序的土地利用观念。而中国的农耕文化必然使得哲学中带有一些农耕文 明的特色。在农耕文明上建立起来的家族文化,还有更重要的,对日常自然的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事物的直接领悟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内核。?我们若把诺思罗普在这里指出的和我 在本章开头提到的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由此而来的未区 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以及区分的概念,基本上是农的概念。农所要对付的,例如田地和庄 稼,一切都是他们直接领悟的。他们纯朴而天真,珍贵他们如此直接领悟的东西。这就难怪他们的哲学家也一样,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了。?(第二章)。有趣的是,中国哲学的很多观点在西方哲学中也都能够找到映射。比如,?在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各国君为富强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④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2.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 A.孔子创立儒学 B.“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理学的出现 3.2009年3月30日,百集动画片《孔子》的卡通主角形象在深圳亮相,该片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片中孔子的台词不可能有() A.“克己复礼”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教无类” D.“存天理,灭人欲” 4.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 A.“制天命而用之”B.以德治民 C.施行仁政D.“以法为本” 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法B.儒、法、道 C.法、儒、道D.道、法、儒 6.汉初一位学者称某学派“序君臣上下”的论点,认为其有助于政治秩序的建立,但也批评这个学派“内容广博,却不易掌握其要点;学习者虽花力气,获得的成效却很少。”这个学派最有可能是() A.儒家B.道家 C.墨家D.法家 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8.汉武帝对古代中国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