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1、P2 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 岁)是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2、P7 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 ,全面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 走向多元化

3、P13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P15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4、P23 教育功能的特点:1.客观性、2.多样性、3.整合性、4.方向性

5、P37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 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途径观。

6、P47 家庭教育的特点:1.早期性、2.全面性、3.情感性、4.灵活性、5 渗透性.

7、P55 托幼机构教育:是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8、P61 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是援救教育与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9、P78 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1.在社区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10、P92 托幼机构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4.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5.重视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11、P97 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1(中心任务)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 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 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

12、P105 老师应具备怎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1.儿童权利观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

13、P107 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2.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幼儿行为辅能力结构导能力;5.与家长沟通能力。6.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7.与幼儿沟通的能力;8 适应新环境能力

14、P128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15、P128 教育环境: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

16、P139 室内环境的构成:1.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2.活动室的规划模式(活动室的空间规划)3.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4.活动室的设备;5. 活动室的墙饰6. 活动室陈设的变更频率等等

17、P157 师幼关系的意义:一、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 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一定的师幼关系中;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5. 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二)师幼关系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3)是幼儿课程的基本要素

18、P175 现代师幼关系特征:1.互动性;2.民主性;3.互主体性;4.分享性;5.激励性

19、P192 混龄编班:混合班是指把年龄相差12 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20、P195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1.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2.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幼儿班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幼儿班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习;3.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4.幼儿班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5.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6 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 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

21、P203 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原则 1.满足

幼儿在半的一切生理需要;2 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3. 满足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原则。

22.P207 混合班幼儿生活的特点1.最大特点: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生活在一个班级;2.不同年龄是幼儿之间生理、心理发展差异较大;3.幼儿在班级活动中相互影响、差异相补、相互引导;4.大部分时间里,不同的幼儿从事着不同的活动;5.在活动内容、方式及活动的水平上极大的丰富了班级生活。

23、P208 幼儿行为辅导:主要是指对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人为的干预

24、P212 幼儿行为辅导原则:1.由近及远,循序渐近;

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

3.同步教育;幼儿行为辅导原则:由近及远循序渐近;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由近及远,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同步教育同步教育;

25、P214 移情训练法:移情是指对他人所处的某一情景中的情绪体验的理解与分享。简单地说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的感情并产生共鸣。移情训练,使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情并产生共鸣。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

26、P222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教学计划(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和。、学习经验)

27、P236 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28、P252 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基本原理1.教育要着眼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2.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和特点不同,课程要有过渡性,相互衔接,逐渐提高。3.供给知识要系统化;4.教学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 和“作业” ;5.教学方法多样化;如:直观法、游戏法、口授法.。

29、P264 生成课程的组织和实施:1. 生成课程需要教师不断通过观察、记录儿童的兴趣来加以计划;2. 生成课程的内容是弹性的、非强制性的;3.教师是课程关键的决策者;4.儿童、家长、社区成员是课程实施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5.生成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具有连续性、是有相互联系的。

30、P266 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联系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

31、P297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1.平等性、2.目的性与计划性、3.广泛性、4.多样性

32、P310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类型:1.直接教学、2. 间接教学、3.支架式教学、4.合作教学

33、P318 集体教学及指导策略:集体教学:指把全班活动叫集体活动,把这样的组织形式运用与教学就是集体教学1)管理策略:1.预先计划并且实现对学生的接受行为有清楚的认识;2.把幼儿的注意引导到适宜的材料和活动上;

3.幼儿在参加日常活动时,鼓励其建构性的同伴关系;

4.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示范、复述和启发;

5. 耐心的工作直到幼儿完全掌握;

6.对幼儿的行为给予集体的反馈,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而不是一味的表扬2)尊重儿童的兴趣;3)注重个体差异;4)打破讲台一课桌模式,

34、P340 问题解决模式:是把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具体的问题、矛盾、困难等,让幼儿在创造性地解决他们的过程中学习,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5、P354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就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满足某种需要的特性。

36、.P368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1.效果标准:是从各种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查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2.效率标准:是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工作业绩的标准。3.职责标准:主要是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职责标准:4.素质评价:是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

37,P119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1顺应阶段:如何尽快进入角色,克服目前困难,摆脱混乱局面。2适应阶段: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判断与处理幼儿的一般问题,开始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局面。3发展阶段:渴望新鲜刺激,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新趋势、新观点、以及新方法,同时收集研究新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以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改革和发展课程。4专业化阶段:不仅能在实践中对理论运用自如,而且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他去探究更深层的问题,探索更好地教育方法。

38,家庭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39.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和内容:1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咨询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2教师的日常工作,家庭访问、电话联系、随访园长、所长和教师有义务随时接待家长的来访、家园联系册。3征集意见工作,家长信箱、意见征询表。4宣传工作,家园之窗、家园专栏、园刊。内容: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帮助家长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组织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参与院所的教育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支持和参与院所环境创设等各项活动,现阶段家庭,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问题。

40,幼儿园的班级结构:幼儿园班级主要包括人与物两大结构要素:人员结构保教人员与幼儿构成了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物质结构班级活动的场所场地实际面积与幼儿人数比例,场地的利用面积与幼儿人数比例,设备和设施的种类数量与质量,玩具游戏材料图书种类数量与质量等。

41. 45幼师在托幼机构教育中扮演的角色:1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2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3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4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5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诊断者和评价者

42.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定义与基本内容: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教育观: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内容:1儿童权利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教育上教师应民主、平等对待幼儿,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并保护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免受剥夺和侵犯。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避免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儿童。应充分利用幼儿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去教育他们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活动和游戏中直接感知探索事物,直接于他人交往。

43.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矛盾,这一矛盾又突出的表现为教师的显概念和隐概念之间的冲突。显概念:是教师从学校学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隐概念:是教师头脑中以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44幼儿教师发展与成长发展途径: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老师。发展成为专业化教师的途径是: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2微型教学3教育活动决策训练4通过反思来提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45各个流派对幼师的基本观点:1成熟主义理论。代表人格塞尔,认为幼师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是适宜的幼儿经验的提供者2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认为教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和教导者,而是幼儿实现和人格建构的支持者和引导者。3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认为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4建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皮亚杰,认为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支持者,观察者和研究

46,当代教师的发展由经验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

47,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教育是社会保障儿童权利实现的基本途径之一。1996年颁发《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②和谐发展,全面培养原则。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这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③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幼儿身心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④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⑤教育引发发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教育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教育参与幼儿的发展,可以改善幼儿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不断引导幼儿的发展,实现新的发展可能性。

48.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的教育制度的基础。

49.托幼机构教育:是有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有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29托幼机构(幼儿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托幼机构教育是整个幼教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的,具有向导作用。托幼机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幼儿教育,托幼机构教育不仅担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还担负着指导家长,与家庭社区交流合作等重任。作用:一是辐射作用,即向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非机构幼儿教育的发展。二是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50.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社区教育的特点:整体性、区域性、全面性、平等性、有效性。

51、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社区教育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从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也是一种有效地教育制度,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有责任参加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管理与建设,改善教育环境与设施,是教育服务于社区满足社区的教育要求。

52、社区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①为学前教育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②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③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

53.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①原始社会的儿童

教育实行公有公育,②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③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④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2、学前教育职能: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和作用。3、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指相对于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比没有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所得到的好处。4、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5、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6、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在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全部条件。7、过程模式:是指不预先设定目标,而是在设计中详细地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采取的方法及该活动中固有的标准。8、生成课程:是指与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存的课程,课程反映了儿童在环境中发生一切事情。9、幼儿园教学: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有学习活动的有目的的计划地组织、支持、帮助与引导和幼儿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10、直接指导法:是由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和任务,通过语言或直观,尽力使幼儿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方法。11、间接指导法:是教师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12、小组教学:也叫分组教学,是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把全班幼儿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再根据各小组的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13、发现法: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问题情境为幼儿提供探索学习机会,使幼儿自己探索环境,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4、混合班:指把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15、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故事例,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16、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17、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所进行和价值判断。18、幼儿行为辅导:是指对幼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干预。19、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经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20、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教学计划、学习经验。

简答题1、简述家庭教育和托幼机构对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和特点P47_56

答:家庭教育的特点:(1)早期性: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2)全面性,家庭教育贯穿幼儿的一生(3)情感性。家长与儿童在教育过程中能“以情通情”,并产生强烈。深刻。持久的影响④灵活性:家庭教育是针对孩子个别的教育和训练,在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灵活性5)渗透性,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渗透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琐事中,通过与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与活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日常家务劳动等等来实现

托幼机构的特点:1)社会性: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人员根据社会特点的要求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她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点2)群体性:托幼机构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3)计划性:相对于家庭教育的遇物则悔,随机而教,托幼机构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4)专业性:托幼机构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化机构

2、我国学前教育有哪些基本理论P37

①发展的整体观②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③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④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⑤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3、简述家庭教育、托幼机构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家庭教育的作用:1)家庭教育保让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托幼机构教育的作用:辐射 ... 作用,即向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幼儿教育的发展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3)社区教育的作用:为学前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

4.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72

答: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A,帮助家长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B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C.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组织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A,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B.参与幼儿园管理C,支持和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等各项活动

5、简述时代呼唤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P99-100

答:1 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强调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2 由课程教材的踏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3 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功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4 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来求得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变化,不断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社会经验和从业能力的过程。

6、简述动物区的创设要求。

答:1 饲养可爱的、易于养活的各种小动物,以便于幼儿了解动物的种类和习性;2 在成人的帮助下,让幼儿通过

合作来饲养小动物,引导幼儿认真研究各类动物生活的条件、习性和生长特点等,做好观察记录;3 注意饲养动物的卫生与安全;4 动物房要注意采光。

7、简述班级生活的特点

答:1 生活节律性;2 保教教渗透性;3 活动多样性;4 内外互动性;5 班级的组织性。生活节律性;保教教渗透性;活动多样性;内外互动性;班级的组织性。

8、班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有哪些功能

答:1 幼儿班级执行着幼儿生活共同体的功能;2 幼儿班级执行着在幼儿中开展共同教育活动的功能;3 幼儿班级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舆论和价值观。

9、幼儿行为辅导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1 由近及远,循序渐进;2 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3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之间的同步教育。

10、简述课程模式的含义及主要要素。

答: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训话方案或框架。主要要素有: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的具体类型各教育因素的组合方式及课程评价。

11、教学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1 平等性;2 目的性与计划性;3 广泛性(生活性)多样性。;

12、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有效的沟通?

答:1 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切入;2 从下面提出谈话的主题;3 以平等的态度和方式沟通;4 应尽可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向家长提出的问题尽可能有助于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和特点;5 与家长一起制定观察研究孩子的具体计划,全面系统地收集研究资料。

13、搜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答:1 观察法;2 访谈法;3 问卷法;4 查阅资料法。

14,简述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基本理论P252

答:1)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建构和社会共享的过程,教育要着眼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激发他们即将萌芽的心理机能,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2)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课程应具有过渡性,课程内容应按统一的教学大纲设置,并使幼儿园小,中,大班之间相互连接,逐渐提高3)供给儿童的知识要系统化4)教学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作业”5)教学方法多样化,如:直观法,游戏法,口授法等

15.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P253

论述题1、理论联系实际,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 P28

要点: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学前教育功能的释放并不是无条件的随意行为,它必然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个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 首先“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大家认为从0岁到65岁之间所有年龄段都有着开发智力的机遇,而非仅仅限于人生的早期阶段。2“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0 岁扫盲,3 岁读书” 。与学前期儿童应首先发展口语相违背。3“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破坏了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论,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的无能。(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的活动,学前教育的本体功能和价值就是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他必然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首先超前学前儿童或神童学前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人们的质疑。将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否定了随后阶段教育的作用。另外,关键期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阶段,对于不同儿童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会有所不同。神童方案超前教育等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任何学前教育方案都必许是科学的,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幼儿期是语言掌握的,但主要是表现的口语运用方面,对书面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以口语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个体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才会出现。因为学前期的儿童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而非以书面语为主。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方法,人为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通常会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只有全面和谐发展才能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从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异于是杀鸡取卵,揠苗助长。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超常教育和神童教育都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2、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要点;一、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1 幼儿生理、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2 广博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二、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1 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2 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3 组织管理能力;4 幼儿行为辅导能力;5 与幼儿沟通的能力;6 与家长沟通的能力;7 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8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包括-交流与沟通技能;浏览与查阅技能;信息发布与网络参与技能9 反思能力。

3、举例说明,游戏活动中应如何因人施教。

要点:1 启发幼儿自己提出游戏主题;2 指导幼儿自己分配游戏角色;3 指导幼儿自己组织游戏;4 指导幼儿自己准备或自制游戏用的玩具和材料;5 指导幼儿自己评价游戏。

4、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进行集体教学活动?要点:1 班级管理策略;2 尊重幼儿的兴趣;3 注重个体差异;4 打破讲台——课桌模式。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主要有家庭以外的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0039学前教育原理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第 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二.现代学前教育的特征: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终身。最早的教育。第四节学前教育的效益家庭教育是个别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第五节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实施的。第二章家庭、托 幼机构、社区托幼机构教育群体性,学前公共教育特点:社区在学前 教育中托幼机构、第一节家庭、是有关组织机构根据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角色功能托儿所幼专业性,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第二节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 的专业化机构。第三章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专业发展三.学前教育和年龄第一节托幼机构教育与幼儿素养岁)70-6,学前教育: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第二节朸儿教师的角色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第三节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措施的总和。 第四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四.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现状第四章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理与策略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公有公育第一节环境创设的原理第二节户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第三节户内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第五章师幼关系与互动的原理和策略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师幼关系的本质及其意义五.学前教育未来趋势第二节师幼关系 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特征:托幼机学前教育事业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业。第三节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扩大托幼机构教育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第六章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重视教师的专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第一节班级的形式与功能业化发展。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第二节班级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育。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第三节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强调课程的文化适重视多元文化教育,育。第四节幼儿行为辅导宜 性。走向多元化第七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价值: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基础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理论流派与课程模式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或个教育价值:第三节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人等教育主题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点的关第九章因人施教的策略与方法系。 第一节因人施教的原理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第二节因人施教的策略与方法要之间的关系。第十章托幼机构教育质量与质量评价1.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第一节托幼机构教育质量与质量评价的基运行。本问题2.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学前教育目的建构第二节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由来和发的影响。展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对学前教育课第三节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程的理解与开发。第四节对现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4.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幼关系的性的评介质

00398《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原理》 绪论 1.学前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狭义: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学前教育是儿童(0~6,7岁)入学前的教育 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0~3岁)和(幼儿3岁~6,7岁) 2.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 3.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关系:学前教育理论是对学前教育学中一般、典型问题的研究。 4.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孕育(15世纪以前)、萌芽(16世纪-18世纪初)、初创(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期)、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 孕育: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 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萌芽: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提出了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学说《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洛克(英国)《教育漫话》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 智育三部分,理论基础是“白板说” 卢梭(法国)《爱弥儿》提出应当遵循自然的去教育儿童,基于儿童自由,重视儿童生活的权利,培养真正的自然人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 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母 亲读物》提出应重视儿童本质发展,应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使儿童 获得适当的发展机会 初创:福禄贝尔(德国)世界上第一所(最早)幼儿园;恩物;“幼儿园之父” 1837,勃兰根堡,收托3-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 1840-“幼儿园” 《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推动学前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意大利)《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3.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4.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5.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6.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7.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况的研究方法,也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9.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建议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 现代幼儿教师用哪个承担的角色有:(1)教育者(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之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简述确定幼儿园活动主题的主要依据。 在主题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幼儿。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等。(2)主题自身的特点。(3)教师。(4)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3.简述幼儿园教学评定的内容(1)评定教学目标;(2)评定教学内容;(3)评定教学过程;(4)评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5)评定教师 1.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规律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然而,近年来学前教育学科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看法是:"理论性太强了""枯燥无味""学了也没用。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各种实施形式的特点,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知道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学前教育观有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学到了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知道怎样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1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重点 识记重点: 1、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入学儿童(0-6.7)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是以 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 2、学前教育实施形式 3、家庭教育 4、广义的家庭教育 5、狭义的家庭教育 6、家庭教育的特点 7、幼儿教育观 8、因人施教 9、单元主题活动 10、幼儿行为辅导 11、幼儿行为辅导原则 12、幼儿行为辅导技术 13、学前教育功能 14、全纳式教育 15、.学前教育价值取向 16、各个年代、人物、及事件 第七章不同课程的定义、理解与分析 1、幼儿园课程 2、课程模式的含义 3、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 4、课程设计的概念 5、幼儿园课程理论流派与课程模式 6、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7、多元智能理论的幼儿园课程 8、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9、海伊斯科普课程 10、凯米课程 11、简述HIGH/SCOPE课程模式中PWRE的涵义及其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 1、学习的定义 2、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 3、集体教学 4、小组教学 5、班级管理 6、直观性教学 7、直接指导概念 8、讲解(教学)法、 9、讲述(教学)法、

10、谈话(教学)法、 11、演示(教学)法、 12、示范(教学)法、 13、间接指导的定义 14、观察(教学)法 15、发现(教学)法 16、实验(教学)法 17、练习(教学)法 18.生活活动的概念 简述或论述: 1、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原则; 2、直接教学、间接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教学四种方法的运用 3、间接教学的形式 4、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践要点 5、各种类型教学的指导 6、各年龄斑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7、各年龄斑的组织形式 8、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 9、简述纲要五个领域的内容 第五章 1、师幼关系的性质 2、当前师幼关系单向度的表现 3、现代师幼关系的特征 4、建立现代师幼关系的策略 第三章 1、幼儿教师准入制度 2、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3、保教质量基本原则 4、专业化教师具有哪些特征 5、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 应用题 1、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 2、什么样的幼儿教师才能胜任幼儿教育工作的要求?

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章节复习题

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章节复习题 姓名学号 成绩 1.现代优质师幼关系应体现( ) A.互主动性 B.互主体性 C.互依附性 D.互隶属性 2.创办燕子矶幼稚园,著有《幼稚园之新大陆》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3.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来源是( ) A.自然、社会、生活 B.自然、社会、教育 C.自然、社会、家庭 D.自然、社会、自我 4.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在教学方面的特色是( ) A.直接教学 B.间接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合作教学 5.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是( ) A.“个别差异” B.“智力差异” C.“兴趣差异” D.“气质差异” 6.混龄编班具有同龄班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 )。 A.节约教师资源 B.真正实现因人施教 C.节约活动场地 D.节约经费开支 7.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 )。 A.榜样 B.表扬 C.惩罚 D.训诫 8.表现为爱生气、不宁静、敢作敢为、易兴奋、易变动、爱冲动、乐观主义、有活力等特征的是( ) A.稳定的内倾型 B.稳定的外倾型 C.不稳定的内倾型 D.不稳定的外倾型 9.下面关于园舍内部建筑设计应 用色彩的原则的叙述中,不合理 的是( ) A.使用的色彩应是幼儿喜欢 的 B.色彩的使用应考虑采光 C.色彩要纷繁多样 D.充分运用色彩所具有的空 间导向、空间识别和安全标志等 作用 10.获得师幼交往、教育活动、物 质环境的使用情况等资料的最 基本方法是( ) A.与幼教人员交谈 B.向幼教人员发放问卷 C.在活动室进行观察 D.查阅托幼机构保存的材料 11.某些幼儿不能很好地与人相 处,教师要求幼儿设身处地地为 别人考虑一下:“如果他们这样 对待你,你有什么感受?”教师 用的是( )。 A.自然后果法 B.移情训练法 C.生活锻炼法 D.同 伴交往法 12.在家庭教育中,有时会出现 “妈妈打,爸爸骂,爷爷奶奶来 护驾”的情况,说明家庭教育缺 乏( )。 A.一致性 B.权威性 C.情感性 D.说服性 13.我国古代的课程有( )。 A.礼、乐、射、御、书、数 B.礼、乐、射、琴、书、数 C.琴、棋、书、画、数、射 D.礼、棋、射、画、书、数 14.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是 ( )。 A.主体性 B.民主性 C.权威性 D.主导性 15.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个人本 位最典型的是( )。 A.柏拉图 B.卢梭 C.亚里士多德 D.洛 克 16.B-E方案课程体现的是 ( )。 A.社会学习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多元智慧 理论 17.“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 )。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多元智慧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18.B-E方案课程体现的是 ( )。 A.社会学习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多元智慧理论 19.“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 )。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多元智慧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 D.社会学习理论 20.认为幼儿教师应当是幼儿学 习环境的创设者,幼儿学习的支 持者、观察者和研究者。这是哪 种理论关于幼儿教师角色的观 点?(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21.社会本位的课程思想改革,最 早比较系统化地反映在( ) A.《爱弥儿》 B.《教育论》 C.《教育漫话》 D.《理想国 22.有关调查表明,对幼儿认知发 展的影响居第一位的是( )。 A.幼儿园教育 B.社会教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原理作业参考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原理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肩负着保育学龄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任务。 2、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 3、确保学前教育供给充足、充分实现其公益性的根本保障是政府保障 4、标志着社会学前教育正式建设立是张之洞创立的幼儿学校 5、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年建立在湖北武昌 6、福禄培尔将幼儿游戏分为三类:身体的游戏、感官的游戏和精神的游戏 7、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以其鲜明的政治主张为标识,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是其特色。 8、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是陈鹤琴 9、西周宫廷建立的宫廷学前教育机构是孺子室 10、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纪律”建立的基础是:激发儿童的“内在纪律”, 11、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将幼儿园的课程确定为五项,又称物质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 12、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感官练习和初步知识教育。 13、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特点是学习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探索中国化的学前教育理论。 14、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代表是乌索娃、福辽莉娜、克鲁普斯卡娅 二、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2、家庭学前教育: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3、社会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4、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 1、简要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请同学们将以上各种方法做简单的解释) 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目的和原则的基本观点 答:(1)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2)发展儿童的主动性;(3)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4)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3、简述陈鹤琴关于中国幼稚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观点 答: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是整个教学法。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4、学前教育为何具有儿童发展的价值 答: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研究表明,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比如,婴儿在3个月时便能进行多种学习活动;l岁婴儿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

学前教育原理全部教案

学 前 教 育 原 理 教 案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教学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现代主要的理论流派,对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初步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主要流派中的前六个流派的理论观点。 教学难点:精神分析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 (一)我国古代家教思想中提出“教子婴孩”、“早欲教” (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母育学校教育,是指出生到6岁的儿童应在母亲身边接受教育 (三)近代幼儿园产生后,学前教育的年龄趋向于3岁到入学前。 (四)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应为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一)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 1、领先性 2、长久性 3、单独性 4、随意性 5、随机性 (二)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 学前社会教育指出由社会各方为学龄前儿童开设的集体保育教育机 构及设施。其特征如下: 1、群众性 2、目标性 3、计划性 4、多样性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主张 1、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重视学前期的教育 3、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4、根据人的身体发育,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 (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为系统学前教育理论建立奠定了基础。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大教学论》、《母育学 校》、《世界图解》。 2、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3、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 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学前教育学从教育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837年福禄被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1840年正式将学校取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福禄贝尔基本的教育思想。 三、进入20世纪以后,学前教育形成了相互吸收又各具特色的理论流派。 (一)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学前教育理论 1、杜威的儿童观。 2、杜威对教育本质的看法。 3、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说”。 4、对杜威学前教育思想的评价。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家 1、蒙台梭利生平简介 2、基本教育思想 3、教育方法 (三)精神分析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菲、弗洛伊德提出的。

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 1、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P2 2、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P4 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P15 4、学前教育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P30 5、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1.客观性2.多样性3.整合性4.方向性 P23 6、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 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P34 7、我国学前教育实践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P40 8、(应用题)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 1.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关键期和敏感期的确存在,但是不是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和敏感期后发展的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把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 ,否定随后阶段发展的作用,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 2.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0 岁扫盲,三岁读书” ,任何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幼儿期是语言掌握迅速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以及大量运用口语的机会,首先发展的是口语,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在口语的基础上的,所以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 3.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儿童周围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如果人为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会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从儿童终身教育的角度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是“杀鸡取卵” 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儿童发展为原则,在儿童生理心理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无能。P28 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一)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其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也叫学前公共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专业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原意为“儿童的花园”),他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时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化 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3、教育质量的提高 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 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为武昌蒙养院)。 (二)旧中国的幼儿教育 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儿童团(抨击旧中国的幼儿园害了三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倡“生活化,平民化”的教育)。 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 (三)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历史的转折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知识点整合

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岁、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 2.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4.狭义的家庭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5.托幼机构教育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6.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 7.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8.儿童观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等。 9.幼儿教育观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

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10.显概念显概念指教师从学校里学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 11.隐观念隐观念指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12.环境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13.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环境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14.幼儿园物质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全部教育条件。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音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15.幼儿教师榜样作用幼儿教师榜样作用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并让幼儿注意,从而对幼儿产生预期的影响。 16主体性主体性即主体独特的、全部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它包括人体现在活动中各种认知、情感、意向等精神世界的全部特征。 17.混合班混合班是指把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18.幼儿行为辅导幼儿行为辅导主要是指对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人为的干预,包括对幼儿良好行为的支持和鼓励、对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培育和塑造。 19.同步教育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第一节 1.教育的概念:广义和狭义;(P1)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不论他是有计划的还是偶然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自觉的还是自发的、来自社会、家庭还是学校的、都是教育。 而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接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在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知识技能传授、思想品德培养等旨在促进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狭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 2.判断题;(P2) 在我国古代,小学教育没有统一系,入学年龄也无统一规定,因此学前教育也就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1904年的葵卯学制规定蒙养院招收3~~7岁的幼儿,接受四年教育后,即7岁进入初等小学。 3.广义和狭义的学前教育。(P2) 一种认为从儿童出生一直到入小学这一段时期的教育为学前教育,被称为广义的学前教育。另一种则为狭义的学前教育,专指3~7岁儿童的教育,以有别于3岁以前的乳婴儿教育。4.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P3)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5.家庭教育的概念:(P3)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6.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有以下特点。(P3)(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2.)家庭教育伴随终身。(3.)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7.与学期家庭教育相比较,托幼机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P4)1.群体性;2.计划性3.专业性。 8.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P5~P7)(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二)、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三)、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四)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9.历史上最早的公共教育机构。(P6)欧文在他的工厂区内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兴办学校,其中包括1809年开办的专门招收1~6岁贫穷儿童的“性格形成新学园”。 10.“儿童之家”是(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P7) 11.幼儿教育机构由德国的福禄倍尔创设。(P6)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知识点整合

(0~6岁、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 2.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4.狭义的家庭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5.托幼机构教育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6.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 7.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8.儿童观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等。 9.幼儿教育观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10.显概念显概念指教师从学校里学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 11.隐观念隐观念指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12.环境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13.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环境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学前教育原理 重点大纲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三、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 广义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偏义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指导与管理 教育者:担任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教育者处于法律、传统、知识及师生关系上的主导地位。这种地位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能力的考量。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相对于教育活动的其他要素,都是教育的主体,他们之间又是互为主客体,又是互为条件的关系。 教育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的物质材料) 教育中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主体因素,是决定性的;同时,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影响尤其教育内容(课程)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重要。 ?(三)什么是学前教育 ?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分为 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学前教育概念: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综合。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对象:0——6、7岁学前儿童教育问题 任务:1、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思想探讨规律; 2、指导实践提高学前科学教育水平; 3、提供基本理论研究的依据,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措施、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二、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1、什么是学前教育价值? ?学前教育价值就是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和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价值主体: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第一节 1.教育的概念:广义和狭义;(P1)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不论她是有计划的还是偶然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自觉的还是自发的、来自社会、家庭还是学校的、都是教育。 而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接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在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知识技能传授、思想品德培养等旨在促进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狭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 2.判断题;(P2) 在中国古代,小学教育没有统一系,入年龄也无统一规定,因此学前教育也就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19 的葵卯学制规定蒙养院招收3~~7岁的幼儿,接受四年教育后,即7岁进入初等小学。 3.广义和狭义的学前教育。(P2) 一种认为从儿童出生一直到入小学这一段时期的教育为学前教育,被称为广义的学前教育。另一种则为狭义的学前教育,专指3~7岁儿童的教育,以有别于3岁以前的乳婴儿教育。4.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P3)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它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5.家庭教育的概念:(P3)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由父母或其它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6.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有以下特点。(P3)(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2.)家庭教育伴随终身。(3.)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7.与学期家庭教育相比较,托幼机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P4)1.群体性;2.计划性3.专业性。 8.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P5~P7)(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二)、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三)、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四)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9.历史上最早的公共教育机构。(P6)欧文在她的工厂区内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兴办学校,其中包括18 开办的专门招收1~6岁贫穷儿童的“性格形成新学园”。 10.“儿童之家”是(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P7) 11.幼儿教育机构由德国的福禄倍尔创设。(P6)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398)本试卷共 4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思想,标志着学前教育公共思想的诞生。 A. 《法律篇》 B. 《理想国》 C. 《政治论》 D. 《大教学论》 2. 推动学前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家是()。 A. 蒙台梭利 B. 杜威 C. 福禄贝尔 D. 卢梭 3. 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形式是()。 A. 儿童公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机构教育 D. 家庭教育和社会机构教育 4.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埃里克森 C. 皮亚杰 D. 维果斯基 5. 决定学前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是()。 A. 经济 B. 政治制度 C. 文化传统 D. 科学技术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决定着学前教育的发展结构与布局 B. 政治制度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 C. 政治制度决定学前教育的内容 D. 学前教育有助于文化的保存 7. 按照心理学的界定,儿童是指()的个体。 A. 0-18 岁 B.3-18 岁 C. 0-14 岁 D.0-12 岁 8. 儿童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完整版)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1.试儿: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试儿又称试周,抓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在小儿一岁生日时,为其制作新衣,盥洗装饰以后,在男孩面前摆上弓矢笔纸 等器物,在女孩面前摆上刀剪针线之类等物品,再加上实物和珍宝玩具,让小 儿自己抓取。 32 2.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女的命名仪式,并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32 3. 胎教:是指为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而采取的早期教育措施。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 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思维 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33 4.简述我国古代胎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 (1)胎教的内容 ①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施胎教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求孕妇必慎所感 ②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 内容可分为“饱饥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 ③注意环境的影响 要求有四方面:“居处简静”“行坐端言”“避寒暑”“劳逸以节” (2)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 5.简述古代胎教的作用 ①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圣明君主的必要条件 ②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 ③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 6.简述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 (1)培养幼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 (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格,符合儒家所要求的的忠孝仁义的基本道德标准;(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4)此外,也包括光宗耀祖的一些期望。 7.简述《礼记·内则》中有关儿童分年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

学前教育原理答案

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学龄前子女中对子女实施的学前教育。16页 2.学前教育肩负着学龄前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任务。 18页 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研究学前教育问题。 5页 4.学前教育学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文献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6页 5.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既是近现代社会变革、发展的产物,也是在中外历史上有关、家庭教育的思想遗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流派是因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应用而形成,理论代表是福禄培尔及其支持者。42页 7.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特点是学习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探索中国化的学前教育理论。51页 8.福禄培尔认为:人生来具有活动、认识、艺术、宗教等四种天赋活动本能。43页 9.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感官训练和初步知识教育。 49页 10.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将幼稚园的课程确定为五项,又称物质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53页 二、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 12页 2.学前教育学 2页 3.幼儿园 17页4.家庭学前教育 16页 5.社会学前教育 16页 6.观察法 6页 7.文献法 6页 8.调查法 7页 9.实验法 7页 三、简答题 1.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哪些特性? 23页 2.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37-39页 3.简述国外近现代有哪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41页-51页 4.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54页 四、分析题 1.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5页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内容要点 绪论 一、学前教育学的涵义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二)学前教育学的两层含义 一是作为教育学科分支之一的学前教育学。作为分支的一个学科,学前教育学是复数形式而非单数的,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论、学前教育史、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管理等分支领域; 二是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学前教育学”有时也可称“幼儿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论”等,它是随着幼儿教师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861年,兰格将福禄培尔生前发表的15篇有关幼儿园教育的论文汇集出版,取名《幼儿园教育学》(Pedagogics of the Kindergarten),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幼儿园教育学命名的著作,标志学前教育学的独立。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1.研究学前教育现象 2.研究学前教育问题 (二)研究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读者了解、认识学前教育 2.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三、学前教育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二)文献法:文献法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 (三)调查法:调查法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做出概括 (四)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