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风

辩论之路话风景(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
本帖被 我的ep同学 从 『 历年国际赛事合集 』 移动到本区(2008-07-11)
在正式看文章前,有些问题要说明:
1、 我的文章会对历年来的国际大专辩论赛进行评论和回顾,其中也会对相关的全国大专辩论赛、海峡辩论赛也顺带介绍。如果没有“看过”上述辩论赛尤其是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1993—2005)的辩论友人,就请不要往下看了,因为你可能会看地很乏味。(在这里“看过”的意思是指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一场没陋看,其中主要的辩论赛又不止看过一遍。)
2、 在看我评论的过程中,可能站在你的角度会有不同意见甚至你会觉得我的某些观点是“荒谬”的,所以先请你包容;如果你觉得有不足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帮我修改”。(我的评论多倾向于揭露不足,因为各个队伍优点的评论在网上很多,只要你有心就可以找到很多并加以总结)
风景一:“辩论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1993年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被人喻为“世纪之辩”,如果从“开国功臣”和“逻辑、理论、事实、价值”战略安排、以及影响范围的角度来说可以算得上“世纪之辩”,但从技术上、对抗性、辩位驾御性的角度来说并不能算“世纪之辩”。
首先,技术的应用。1990年的亚洲辩论赛(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前身)中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就已经能熟练地使用“反问技术”、“活用词句”、“避实就虚”等技巧了,只不过93年复旦发挥的好而已。
1、 反问技术:如“倒想请问对方某某问题”。在大决赛的复旦与台大的八位辩手每一次发言都能进行提问,直到台大开始被迫回答问题时,台大的四位辩手就慢慢丧失了攻击性。因为这种技巧容易形成攻势,再加上对复旦赞扬的评论,所以在日后的比赛上也被大量运用,使辩论赛开始出现了重问轻答的现象。
2、 “避实就虚”:如台大问复旦“第一个善的老师是谁?”复旦回答“我方某某辩手早已回答,对方是没听懂还是没听见呢?”(姜丰这句话后来被奉为经典,甚至被以后的辩手滥用)复旦用类似的话语回避了对方很多问题(作为当时最佳辩手的蒋倡建在自由辩论中的发言总数近一半都没有正面回答问题),由于当时的影响力很大,许多评论将这一技巧都进行了赞扬,导致日后这一现象俞演俞烈。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点评嘉宾杜维明都说“不能争锋相对是一缺陷”。这一点和上述的“重问轻答”现象使辩论赛越来越失去辩论赛最大的魅力——“驳斥”。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复旦对于“谁是第一个善的老师?”问题的答

案,复旦的答案是“人人皆自私,人人皆不自私”。我不评价这句话作为答案是否正确,而是评价这句话的受众性。老实讲这句话的不是一听就能立即明白的,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我给我的学弟学妹解释了很长的时间,他们才明白。这点使以后的辩论赛过于理论化,为辩论赛的曲高和寡埋下伏笔(其实从一个侧面看,也可以说明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越来越差,甚至是文科类学生,但这也是目前社会的一种现状,辩论赛究竟要适应社会还是要社会适应辩论赛?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3、“活用词句”,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又很难的技巧。简单在于有现成的词句可以套用,但是难在于如何应用发挥上。99年的谭琦的“花招”和01年武汉大学的“场面效果”在不同方面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技巧的作用。而且更多人可能会认为武汉大学在这方面做到了“宗师级别”。所以相比之下,复旦使用这一技巧并没有发挥其最大特色,原因在于手势、“反讽语气”、表情等因素共同构成的风格还不够突出,但它们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为以后的辩论赛建立了方向,以后的队伍也使这种方向泛滥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95年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关于“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道德”的辩论赛,尤其是香港大学在自由辩论的最后阶段过多的运用“词句”而脱离了实际内容产生了“喊口号的现象”如“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等等,毫无实际意义,点评嘉宾江平评说到“我们觉得双方辞藻过于华丽,我们更希望听到一些朴素的、实际的内容。”
其次,辩位的驾御问题。如果仔细看过比赛的人就可以发现复旦四位辩手都很看重原准备好的稿件,但是台大除了一辩外,其他辩手都更注重临场发挥。虽然临场发挥使他们表现的不如复旦,但从长远来看台湾地区的辩手临场能力越来越强,在以后的比赛开始展现其“现场魅力”,如95年的林正疆、03年的黄执中,相比较而言他们比大陆学生更适合担任以总结为特色的四辩。以后的辩赛不管是国际的还是全国的、区域的,都会发现大陆选手在四辩临场总结上效果欠佳,有不少辩手虽然做了努力,可还是不能让人满意,这也许和平常的训练有莫大的关系。这一点使普通观众和一些接触辩论不深的“辩手”认为一辩和四辩就是“背稿机器”——只要能上台将稿件流畅的背出来,其他的问题交给“应该是全队反应最好的二三辩”来解决就可以了。造成了一、四辩演讲还可以反应不怎么样的辩手来担当,除了辩位要求的发言,其他环节(自由辩论)基本上不说话的滑稽的辩论赛现

象。这一点在全国高校内的比赛应该屡见不鲜。
没有看过1990年亚洲辩论赛之前,我一直认为90年代初辩手的说话方式就如93年复旦和台湾的辩手一样(可能是个人审美问题,我一直觉得复旦和台大的辩手在驾御稿件上能力并不强,主要是手势和语言的节奏感上还不够好),所以95年的南京大学和97年首都师范大学的辩手在驾御稿件方面的能力除了“背功”很强外,手势和语言的节奏感都差强人意。但看了1990年的亚洲辩论赛中台大一辩王文华的表现,才知道当初南京大学从一辩起就开始输了。不管从手势还是语言的节奏感、综合气质来看,放在现在辩论赛都是很强的,我个人认为除了99年西安交大的樊登外,到目前为止的国辩(包括全国、名校、海峡辩论赛),还没有出现比他更强的男一辩了。
小结:由于复旦的努力和表现,再加上当时社会的现状,共同造就了“狮城舌辩的辉煌现象”——“辩论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这是“英雄造时势”,更是“时势造英雄”。正是因为这种“万人空巷”的辉煌,让许多人看到更多的是“优点”,而忽视了“缺点”,导致辩论赛尤其是中国内地的风格过于语词的华丽和理论内容的抽象性,使形式和内容相互脱离分成了两部分,各自偏激发展。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风景二:“建城容易守城难”
19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应该说是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开赛了,南京大学的四朵金话应该说是在不输比赛的期待下“艰难的”完成了任务,但在某种“新鲜的期待下”却让人失望,因为看到的不过是93年复旦风格的翻版而已——过于夸奖93年复旦风格的负作用开始显露出来。反而是台湾辅仁大学的林正疆“新鲜”的让人眼前一亮:滔滔不绝的说话方式和深入浅出的逻辑能力让人知道原来辩论还可以这样,台湾辩论的训练方式尤其是临场能力的训练开始显露出它的魅力。至于大决赛谁输谁赢在网上还是有不同意见,甚至某些“关于功利的”猜测,这一点上我不予置评,因为辩论结果更多的是“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存在”,只要没有明显的差距,谁都可以赢也都可以输。但是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辩论赛的评判的本质特点,这让很多人自己的“主观感受”自以为是的成为“客观存在”而替代他人的“主观感受”。
1997年第三届国际大专辩论赛,首都师范大学的败北让中国人失望,但我想说整个辩论赛让辩论人失望,因为辩论赛未能出现“更上一层楼”的现象。整体水平其实和93年第一届差不多,只不过在人们期待中显得那么“失望”。马来亚大学的立论方式、逻辑

水平、辩论技巧倒是“出人意料”,让人意识到马来亚大学厉害:第一,马来亚大学抛弃了过多宣扬价值的战略方法,利用一辩说逻辑,二三辩说事实,四辩事实加逻辑的布局方式形成事实和逻辑强有力的攻守同盟,这一点让首都师范四辩单纯宣扬价值情感的演讲显得软弱无力。第二,马来亚利用敏感的“基督宗教”问题打击首都师范大学,使师范大学“束手无策”,这其实和1995年辅仁大学利用邓小平的政治话语打击新南威而士大学的方式一样让人觉得“可恶”,我猜测这也许是日后辩论赛要求不得利用宗教和政治的原因吧。
正是因为97年的辩论赛整体的“失望”终于让所有辩论人都认识到——国际大专辩论赛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阶段。不过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师范大学二辩王雁红的表现,她的反应加上女生特有反讽语气、表情形成的特有风格其实是可以让女辩手借鉴的。不过由于97年的“失望”让大家忽略了对首都师范大学优点的总结。人们往往愿意总结胜利者的成功和失败者的缺点,虽然无可厚非,但也有失偏颇。
风景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999年世纪末的最后一场国际大专辩论赛(第四届 ),在主办方“世纪绝辩”的目标下,无论从主席、辩手、评委、点评、赛制等只要关于辩论的因素都进行了“绝妙”的设置,甚至还有当时中国最火的“晚会歌手”谢晓东唱大赛歌曲。让辩论赛整体实力“更上不止一层楼”,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1999年的辩论赛真的算得上是“世纪‘绝’辩”——目前无论哪届辩论赛都没有超过,如果还是目前这种辩论表现的话,真的是要“‘绝’后”了。
1999年西安交大的表现真的算得上是“完美”了,根据网络调查得出最强辩论队伍西安交大的支持率最高,如果非要说缺点的话,自由人谭琪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不过这也梢显“吹毛求疵”之嫌。网上和相关书籍对西安交大的表现都做了评价,在这里我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西安交大的:
1、 一辩谈稿而非背稿。樊登是我最为推崇的一辩,无论从对稿件的驾御能力还是从反应能力来说,都可以说的上是国辩史上第一一辩(不过据说98年全国辩论赛西安交大的女一辩也很强,但可惜的是我没有看过98年西安交大的比赛,深表遗憾)。樊登一改人们心中一辩背稿的形象,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节奏感很强的说话方式展现出侃侃而谈的一辩形象,所以我评价樊登一直用“谈稿”这个词语——他的表现使我的学弟学妹误以为他是在现场临时说的稿件,可见其驾御稿件的能力之强。如果你是一辩或是你有兴趣培养一辩,不

管男生女生都可借鉴樊登的语言的节奏感,我的一位学弟做一辩,水平一般(60/70分的样子,满分100),但为了能打全省比赛对樊登进行了“超级模仿秀活动”(以背诵樊登99年国辩上的三场稿件为基础,对他的手势、语言节奏进行了全方位模仿),最后得分90分以上(他在休闲广场进行一辩立论活动,我们让路人给他打分,这也是我对辩手训练心理素质的手段,效果非常不错)。在这里尤其要称赞99年西安交大写立论稿件的水平,他们舍弃很多程式化的用语如“根据XXX定义、我方的定义是来源于XX、我方的理由有X点”,他们会利用描述的方式来进行定义如经常先说一个事例先来确定立场,再说明定义,好像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关键概念的解释(我建议大家可以将他们的稿件和其他学校的稿件进行比较)。总之,表现形式的“谈”和非说教化、非程式化的立论内容有机的结合使一辩一开始就占有优势,但很遗憾的是这一特点除了2000全国大专辩论赛外,西安交大再没有体现出来。
2、 重视辩论中的驳斥,充分展现辩论魅力。如果我们经常将自己放回一个普通观众的角色而非辩手来看辩论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很多问题。作为普通观众而言其实并不期待什么“高级的理论”,更多期待的是双方辩手的针锋相对:一方提出一个问题,另一方能正面解决掉,解决的越精彩越好,然后一方针对另一方的回答再一次进行正面的驳斥。很不喜欢双方彼此自说自话,互不理睬。西安交大当时这点上作的非常好,他们不怎么提问题而是更倾向于解决问题,99年最佳辩手路一鸣就往往能正面解决对方问题突破对方底线,如“半决赛中的停主一方单看另一方”、“决赛中对方二辩美不美的问题、杨柳问题”等,让人叹为观止,我认为他能成为当时的最佳辩手和历年来最佳辩手中最让人欣赏的一位(网络投票得出的结论和黄执中眼中“很可怕的人”)主要归功于他的正面驳斥能力,而非总结陈词(他的总结只不过有种锦上添花的感觉而不象林正疆、黄执中那种力挽狂澜的感觉,当然他稿件内容的不空洞的优美和归纳能力也不可否认)。其实在我看来辩论中有两种攻击方式,一种是显性攻击——就是直接提问,这种方式比较容易形成攻势而且有转移阵地的作用,但不容易获得场上效果;另一种是隐性攻击——就是驳斥对方问题问题,这种方式反驳的越精彩越有场上效果越有回击力度,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有强大的辩论实力作保障,因为无论何种辩手都不可能每一次发言都让人拍手称快(西安交大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很强,相互配合才形成了以反驳为攻击手段、

气势如虹的现象)。
小结:1999年西安交大克服了以前辩论赛的很多毛病,重视了各个辩位的发挥;做到了“人尽其位”的效果;善于将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使内容不过于艰涩,使形式不过于做作。虽然总结陈词的环节进行了改良,还是未能完全展示临场魅力,但瑕不掩瑜,尤其是在整体光芒的照耀下,这“瑕”也不那么明显了(不过这还是为以后的辩论赛尤其是全国的比赛,四辩模式化的总结埋下伏笔,使人们期待四辩的发挥但又失望。尤其是2002年全国辩论赛表现最为明显,千篇一律的四辩模式,只有水平高低而无任何新鲜度。)总之,1999年西安交大确实造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
风景四:“语不惊人死不休”
2001年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武汉大学一路过关斩将虽败尤荣,因为他们的风格可谓激情洋溢,他们的风格比任何国辩队伍更能吸引“现在的”大学生去模仿、借鉴。
1、 武汉大学的风格,我评价为“花辩”(这可能和一些人的观点是有冲突的,我是立足于他们的语言风格的来评价的)。其实从带队老师赵林的观点来看:他更欣赏99年西安交大的郭与宽的“俏皮话”,我估计这是他们改变了2000年全国辩论赛时的风格的原因吧!他们总结了历年来辩论赛的特点,克服了运用经典语词过于形式化的缺点。他们运用语词自然,不带有生搬硬套的感觉,形成了如评委许廷芳所说的“咄咄逼人、刚强勇猛”的风格。我估计他们也雄心壮志,准备开创另一种辩论风格——“欲与天公试比高”吧!不过他们也确实做地很不错,我曾经让大一新生连续看99年西安交大和01年武汉大学的比赛,所有人都更喜欢武汉大学的风格,认为比西安交大更强。(他们告诉我,西安交大的许多话他们都听不懂,就如最著名的“杨柳之辩”,他们都不知道观众为什么鼓掌——当时我就无语。这也侧面反应现在学生思维能力不够深)
2、 武汉大学是我看比赛以来将比赛题目拉下来打最成功的队伍。众所周知2007年前的国际、全国、海峡的题目基本上是价值性命题,比较“行而上学”,有点曲高和寡之感,尤其有些题目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如2002年全国辩论赛的决赛题“正其义,应不应谋其利”。但是武汉大学利用事例将一个比较抽象的题目变成一个个鲜活、具体的问题(我叫这种方式为“将题目拉下来打”,这一点可以克服价值性题目过于形而上学),形成了雅俗共赏、寓教娱乐的辩论赛,这一点真是很不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半决赛“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这种方式我认为最能向一般大众普及辩论赛。(而大决赛只是充分展示

了武汉大学的语词魅力,未能寓教娱乐相结合,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而是由于决赛题目“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造成的。——我见过的最差的决赛题目)
3、 我认为武汉大学的缺点就是一辩显得有些弱了;四辩的稿件还是过于宣传价值化了。
4、 新加坡竟然不受1999年A、B分组这种赛制的影响,一如既往贯彻原先混合比赛的方式,这样使辩论赛整体水平下滑,除了大陆代表队和马来亚大学外,没有任何让人期待的强强比赛。
风景五:“万绿从中一点红”
2003年第六届国家大专辩论赛也是国际大专辩论赛10周岁生日,本来很期待CCTV有更大的举动,但除了赛制改革外,没有其他任何举动,而且找了冠名单位——可推测CCTV已经开始没有独立支持辩论赛的金费了,是不是说明收视率开始下划了呢?
1, 本次比赛黄执中异军突起,让人又了解另一种的四辩风格:利用了演讲技巧、说话方式,自然亲近感人的风格区别于以往刻板僵硬的风格。而且03年的黄执中在自己陈词中总是有新颖动人的观点,往往能打动人们僵化的内心如海峡中关于环保、大学生创业,国辩中广告、科技等等观点,反而在03年国辩大决赛中顶多体现了他陈词感人的魅力,但没有“一下子、出人意料的、新颖的观点”。
2, 中山大学的马薇薇改变了2002年的辩论风格,利用了女生哀怨、委屈、可爱等等特点形成了“温柔一刀”的独特风格,这一点让人欣赏。可以看出全国大专辩论赛之后的冠军队伍经过大型比赛的洗涤和又一年的准备,可以变得更成熟、稳健,形成让人“意外”的辩论风格如武汉大学2000年到2001年的转变和马薇薇2002年到2003年的转变。所以,我对2007年一次性举办完全国选拔,两三个月后再举行国际辩论赛的方式表示很大程度的怀疑(我猜测他们想节约成本)。
3, 中山大学的四辩薛乐作为大陆辩手第一个在国际性的比赛中作出了临场总结的尝试,勇气可嘉,虽然还是未能树立成功典范。
4, 驾宾提问的赛制成了此次比赛的另一大亮点,因为提问者是历届的最佳辩手,而回答方被要求不得回避问题要正面解决,使观众很期待双方的表现,尤其是对被提问的辩手正面回答的反应能力的期待,这也是2004全国大专辩论赛制沿用这一点的原因吧。
5, 除了上述特点外,2003年还是体现了以往辩论赛的缺点。辩论赛开始出现了“颓败”的现象。
风景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05年第七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新加坡方面在“重辩轻论”潮流的影响下终于改变了赛制,在决赛题目方面也尝试利用了社会热点问题“公众人物的隐私要不要保护”。
1、

电子科技大学克服了在2004年全国大专辩论赛中所表现的玩弄语词、纯粹纠缠逻辑问题的缺点,也将题目拉下来打,结合现实事例,将寓教娱乐融入比赛,形成某种大众化的教育命题,“事实之辩”开始正式成型,其中最成功的例子是在2005年半决赛中与马来亚国家能源大学关于“善必有/未必有善报”的比赛。电子大的整体实力很强,在某个角度而言体现了“整体美”(配合、用语、手势等细节都比2004年全国辩论赛还要好——他们有一种“五个指头合在一起形成拳头”的感觉,将比赛更加精致化),但四位辩手个人风格不够鲜明,虽有细微差别感觉上四个人风格类似(四个人就永远像拳头而不会呈现其他手势变化)。但无论怎样,只要将电子科大在2004年全国辩论和2005年国际辩论的表现作一对比,都会从中学到很多如战术安排、问题设置、技巧运用等。(说一点无关痛痒的话,就是电子科技大在2004年全国辩论赛中每打一场比赛就换一套衣服让我很羡慕)
2、 黄执中在“高位徘徊”的瓶径制约下,没有体现出更让人满意的表现,不过还是又一次获得了“最佳辩手”。(一般来说全场最佳辩手是所有比赛积分最高的,可是他只有两场比赛的积分竟然会比三场比赛的冠亚军辩手积分还高?!!!)无论怎样,可见达成“高境界”(这个词可能很模糊,换个说话就是“一张嘴”会给人一种最佳辩手非他莫属的感觉)的辩手越来越少了。
3、 05年比赛是我见过评价最少的比赛,不是因为完美得无人评价,而是关注的人越来越少。尽管05年的比赛在主办方和各方辩手的努力下,可还是未能挽回辩论赛势弱的趋势,只能让人感叹一声“无可奈何花落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