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分类统计教学设计_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分类统计教学设计_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分类统计教学设计_

《统计》教学设计

庐江县城关小学江登霞

教学内容:

课本第94-9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几个动画片,了解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组织简单统计。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提问:你想从图中知道什么?

(生自由回答)

2、解决礼品问题。

小熊要给参加跳高的运动员发一个玩具飞机,给长跑运动员发一个遥控车,可是每样礼品各买多少份?

提问:聪明的小朋友怎样帮小熊解决这个礼品问题呢?

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交流后得出要统计出参加每个项目的运动员只数。

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表1。

3、解决套餐问题

大厨小猪要给小动物配套餐,可是他却犯愁了,每样套餐各要准备多少份呢?

聪明的小朋友可以帮帮小猪吗?

生自由回答。

师:数数每种小动物的种类来统计,完成作业纸上的统计表2。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运动项目来统计帮小熊解决了礼品问题,按动物种类统计帮小猪解决了套餐问题,这样按不同的标准来统计叫分类统计。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看到这些杯子你打算怎么分类呢?

完成统计表。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适度看电视可以增长见识,但我们也要做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老师想了解你们最喜爱的科目。

五、总结全课,谈谈收获。

大班数学统计教案

大班数学统计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统计】 大班数学活动:男生和女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 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能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一)、(二)。 2、幼儿人手一份统计表,铅笔等。 3、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统计单(一),请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明确记录 单的要求。 师:这个小女孩叫贝贝,她今天心情怎么样啊?你们知道她为什么 这么开心吗?嘿嘿,因为她今天发现了一件新奇的东西,你们想看 看吗? (老师展示统计表) 师:你们有见过这个表吗?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这张记录单上有什么? 师:贝贝现在有点疑惑了,她不知道拿这张统计表能做什么,我们 来帮她想一想吧?(记录男女生的人数) 二、师幼讨论记录的策略。 师:贝贝现在决定拿着这张统计表去统计一下在游戏区玩的小朋友 人数 师: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个男生,如果第一组男生有3小朋友,在表格中怎么记录呢?小朋友可以用各种方式记录,你想用什么方 法来记录?(男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女生呢?师:小朋友们想不想 也来玩一下这个统计表,但是我们现在分小组统计,怎么样让别人 一看就知道这张记录单统计的是第几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呢? 三、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

师: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将你们一组上的男生、女生人数统计到记录单上。 1、幼儿操作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做必要的提醒。 2、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结果。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再集体检查验证统计人数是否正确。 师:谁来像我介绍一下你的统计结果。(用完整的语言描述,我们是第一小组,我们小组有3个女生,三个男生) 四、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表中。 1、教师事先出示好画好的表(二)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统计表,我们来看看,我的统计表是怎么样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这种统计表上有什么?横排的标记表示什么意思,竖行的呢?我们可以用这种表做什么呢? 讨论:怎么样在这张统计表中记录每组男生、女生的人数? 师:第一组的统计结果记录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五、师幼共读表,了解统计图的意义。 1、每组选派一名幼儿在表格中记录本组幼儿的统计结果。 2、这张表格填完了吗?还有哪些空格需要我们完成的?(合计人数) 3、每横排合计人数表示什么意思?竖排呢? 4、这张统计表告诉我们什么事? 总结:统计表能够比较快而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做起事情来比较方便、简洁。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小裁判员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学习8的组成学习7的组成 6的加减 6的组成圆柱世界小猴请客聪明的小鸡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大班奥数:双胞胎以“一”代“十” 谁大谁小数学活动:有用的数字娃娃脸——学习逐级分类开个饼干专卖店——分类放在哪里——集合运用插板进行的乘法运算谁的花园大恐龙园里装电话小矮人上楼梯有趣的统计数学活动: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认识时间“星期”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大

《统计》教学设计一(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我们的教材中,本节课也是自一年级以来第三次出现统计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节课,我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本着数学生活化,数学活动化,数学问题化的新课程理念,抓住分段统计和复式统计表两个知识点,我进行了(统计》一课的教学设计,力争在设计中体现以下几点:1.数学生活化,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这节课,我除去了用现编的数据给同学们统计的方法,抓住前不久学校进行了体检的信息,让同学们在课前了解好自己的体重,采用在课堂上统计自己体重的方法,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在课前进行了实际调查,发现如果按书上的分段统计法,在二年级学生中,15千克以下的人几乎没有,这就失了统计的意义,所以我把这栏改为“21千克以下”,另外,我还设计现场进行统计,让同学们感封非常亲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2.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 在课中,我设计了现场调查,从设计统计表,到统计每段的学生人数,从数人数到进行记录,再从单式统计表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多种活动中,让同学们参与了知识形式的全过程,因为只有让学习经历知识,

体验知识的形式过程,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活动中,教师还可根据同学们的已有经验整理信息,组织同学们讨论并确定较好的统计方法,讨论并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表头的理解这一步骤,变教师的“教”为“引”,学生的“学”为“探”。 3.数学问题化,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整节课,我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维:从这样设计统计表,你认为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呢严怎样能使表格变短,而又统计到全班每个同学的体重呢?”再到“你想怎样又快又准确的统计全班的体重呢?”,从“每年都制一张这样的统计表麻烦吗?”到“可不可以把这两张表组合一下,制成一张新的表呢广组织学生交流想办法,让学生按照想出来的办法去统计,这样办法是学生自己想的,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在这些思维的碰撞中发展了思维。 本节课中,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识水平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括实际出发,注意把数学与生活沟通,注意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相结合,用问题带动思维,让学生人人参与,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力求实现真正的数学学习。 数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会分段的统计方式,会看复式统计表。 3.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并能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材第42页相关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直角=90度,1平角=180度,1周角=360度,以及钝角与锐角的读数范围,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这几类角,理解这几类角的关系。 2.经历动态认识各类角的形成过程和角的分类过程,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和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不同角。 【教学难点】理解平角和周角的动态形成过程及五种角之间的关系 【教法】演示示范 【学法】观察思考、动手操作。 【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尺、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定义,什么是角?还学习了用量角器量角,请大家拿出手中的三角尺,量出最大角的度数。 2.学生独立量角后,指名说方法,汇报度数。 二、探究新知 (一)动态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1.这个90°的角叫什么角?所以说1直角=90°(板书) 2.这个90°的直角,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理解: 演示:直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90°所成的角。 3.除了直角,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角?(锐角和钝角) 4、什么是锐角?当然,锐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定角度形成的,比如说30°的角,谁能说说怎么形成的?那么锐角的度数范围是多少呢? 5、什么是钝角?135°的钝角又是怎样形成的?钝角的度数又是多少呢?

预设:学生会说大于90°的角。 师质疑大于90°的都是钝角吗?下面咱们来继续来认识角。 (二)认识平角 1.请大家用手中的活动角旋转至半周位置,指名黑板演示。你能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学生回答。 2. 演示,教师: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后,形成的这个角已经不是钝角了,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平角。(齐读定义) 3.提问:1平角等于多少度?能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吗? 预设:生1:用量角器量出180°; 生2:2个直角合起来就是一个平角,所以是180°。 板书:1平角=180° 4.那说钝角是大于90°的角严谨吗?为什么?所以说钝角的度数范围是多少? 5.思考: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对吗? 指名说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平角具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是一个角不是一条直线。(三)认识周角 1.谈话:刚刚我们认识了平角,如果继续旋转活动角,还能组成什么新的角呢? 2.拿出活动角旋转至一周的位置,这个图形同样是一个角,叫做周角。你能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这两条边怎么了? 3.谁能试着给出周角的定义?演示,师: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4.提问:周角多少度?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半周是180度,一周就是2个180度,是360°。 生2:4个直角合起来就是一个周角,所以是360°。 板书:1周角=360° 5.思考: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对吗? 指名说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周角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是一个角不是一条射线。 (四)角的分类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动态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这三个老朋友,还

幼儿园大班教案《分类统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分类统计》与反 思 大班课程《分类统计》包括对大班数学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通过实践活动,学会运用自己的方法对生活中的物品数量进行分类,体验数学的乐趣。而且重要的是,可以积极思考,提高认识,来看看带有反思计划的幼儿园班《分类统计》。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使用自己的方法对生活中的项目数量进行分类,体验数学的乐趣和重要性。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能够积极思考并提高理解力。 活动准备: 老师提前(在幼儿园)选择练习场地,并亲自练习一次记录,并知道号码;纸,笔。 活动程序: (1)审查和合并: 1,你可以从1到几个? 2,更快的计数方法:5个5个地方,10个10个地方。

你写一个3或更少的随机数?尝试一下(请在黑板上指示几个孩子)。 (注意: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了解如何掌握实践中幼儿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2)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时你会遇到什么?例如。 2,幼儿园里还隐藏着很多号码,请告诉孩子们。 3.什么方法方便统计?(每5或10个记录,然后5 5或10 10个位置;列表统计等) (3)提出任务: 1.分组统计并对幼儿园的一些项目进行分类和计数(根据儿童组的能力差异分配教师)。 一组:车棚 - 那里有多少辆汽车,一些自行车,几辆摩托车和每种颜色的车? 第二组:前操场,后操场 - 那里有多少棵树?前后游乐场有多少棵树?那里有多少棵树,大树和小树? 三组:架空场地 - 有多少支柱?白色的?绿色的?圆形的,方形的? (前三组让孩子的统计 - 类别 - 重新统计',他们从中了解总分去的次数,分开的点数等于总数)

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精品教案 课题:统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及课后“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五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 2、通过动态情景,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与方法,同时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 2、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动态情景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统计停车场上各种车辆的数量(出示挂图) 1、观察有什么车?各有多少辆? 2、出示统计表(学生独立填写)

3、汇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引入 师: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现在公路上跑着这么多车,你能统计一下吗?(边说边放动态图)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统计,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怎样统计,怎样分工? 2、小组讨论、组织记录 (1)、给学生发记录单,学生记录。 (2)、统计结束,汇报 学生甲:一人负责一种汽车的统计,过一辆数一辆,最后填在表中。 学生乙: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统计后再算各种车有几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3、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车或2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一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评议

师:当数量较大时,用一格代表多少比较快捷? 学生讨论得出:当数量较大时,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比较快捷。 (3)、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4、师生总结绘制用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方法。 5、针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1)、哪种车最少?哪种车最多?两种车相差多少辆? (2)、猜一猜十分钟后,开来的第一辆车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最不可能开来的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独立完成第111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统计

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3—95页) 《亲近大海——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教材以亲近大海为主题,选取数游泳人数、数船的只数等素材,组织学生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进一步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本课是在学习了简单统计图表、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并学会填写分类统计表。 2、从身边的事物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进一步提升统计观念。 3、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明确分类统计的规则,积累分类统计活动经验。 4、发展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培养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明确分类统计的规则,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课前预热: 老师听说咱们二年级二班的同学都非常的聪明,所以老师想考考你们,怎么样?请大家猜一猜,老师的名字叫什么?怎么知道的?你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非常好!只要大家上课时和刚才一样,善于观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学好知识,能做到吗?好!上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你最喜欢到海边干什么?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大海,那我们现在就到美丽的海边去逛一逛、看一看,好吗? 2、出示课件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海边,这里美不美?不仅美,而且很热闹! 仔细观察,谁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仔细观察。)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非常棒!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海里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1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测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 周角的概念。 教学用具: 各种角 学习方法: 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进入新课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角(事先画在小黑板上)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谁能说一说?(要求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和大小) 师:这些角如何分类? 今天老师与你们一起来探讨角的分类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量一量学具三角板上最大的那个角 提问:这个的角是什么角?这个角有多少度?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书:直角90度 (2)量一量三角板其他的角各是多少度记下来。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又对折,折成什么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4)教师: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板书:平角=180度。 (5)演示:自制的活动角,旋转一边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让学生了解平角的形成) (6)计论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 (要让学生说说理由) 板书: 1平角=2直角 (7)讨论平角与直线的区别 引导:(1)形状(2)特点(3)名称 3.认识锐角和钝角。

2020年中班数学活动线分类、统计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线的分类、统计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线的分类、统计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线的分类、统计教案吧。 设计意图今学期班上进行线的专题活动,小朋友都很有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线。一时间,班上就有了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线。为了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我组织进行线的分类、统计活动。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线的种类。 活动目标1、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 2、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 3、语言表达操作的情况,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步得到发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线若干。 2、纸、笔每人一份。 3、统计示范图。 活动过程1、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线,请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学会初步的分类技能。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线,待会就请你们自己去观察,看看能不能分清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线?幼儿听后就三三两两的在各种线前观察,对线产生了兴趣。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能让幼儿自己先去观察,比较,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按颜色、粗细等不同特征来分类。 师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我们来试一下。 幼儿尝试按颜色分类,把相同颜色的摆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数数各有几种。 师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除了颜色不同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不同的特点了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教学设计 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曲泳玥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一)》第98、99页。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

统计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刚结束的运动会吗?虽然我们班没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是同学们为班级努力拼搏的画面却深深印在了老师的心中,了不起的孩子们。小动物听说我们召开了运动会,他们今天也要召开森林动物运动会。想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瞧,运动场上小动物们赛得可热闹了。 2、提问: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又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心中一定会有答案的。【设计意图:从动物运动会引入,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冲击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把数学知识与儿童喜欢的卡通形象相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 (二)学习分类,建构模型 1、分类

师:瞧,大象伯伯来了,它说:“我想为每个运动员发一个号码牌,需要发多少个呢?”如果想帮大象伯伯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 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就行了。 师:怎么数? 生1:先数数跳高的有多少只?再数数跑步的有多少只?加在一起就行了。 师:不错的方法,你是按照它们运动的项目来分的。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生2:还可以先数数兔子有多少只,小狗有多少只,小猴子有多少只,加在一起就行了。 师:你的方法也很好,你是按照什么来分的? 生2:我是按照小动物的种类来分的。 师:真有想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我是按照衣服颜色来分的,红色的在一起,绿色的在一起,蓝色的在一起。 …… 师:同学的想法可真不少,分的方法也不同。我们都先把这些小动物来分一分,(板书:分一分)分完以后再需要做什么呢?

《分类统计》教案

《分类统计》 龙凤中心小学张春华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个信息窗《分类统计》101-103页。 二、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让学生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来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纸、1号和2号统计表。 五、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你可要仔细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的纸袋里放有很多物体,想不想知道它们是什么?生:想。我们请这两排的同学来摸一摸,并且一人拿一个,拿到手之后,请你自己拿好,不要让其他同学看见,没有拿到的同学请认真看,听清楚了吗?现在开始!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拿到的是什么?生1:我拿到的是三角形。生2、我的是正方形。 你能估一估他们从老师这里拿走了多少个物体吗?(指说)要想准确地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怎么办?(学生回答),那就请这些同学把物体摆到黑板上,大家数一数吧! 同学们摆地很乱,为了让它们整齐有序,该怎么办?你能把它们重新摆一摆吗? 生1:按形状摆。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怎样得到一共有多少个图形呢? 生2:按颜色摆。师:你能说一说每种颜色有多少个图形吗? 揭示课题:像这样先分类,然后再统计的方法叫做“分类统计”。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分类统计)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全员参与,自主研究 请你拿出你面前的卡片纸,统计出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图形?并从信封里拿出1 (2 在填表的过程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有些地方不会填,可以向小组内的其他成员求助,小组里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其他的小组求助。 填完表后小组里讨论:大家填的这些统计表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3)小组汇报: 大家在填表的过程中还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展示学生作品:

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第94-97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的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做统计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森林里正举行运动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比赛画面)师:听。咔嚓一声,摄影师把精彩的一刻留在了画面上。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画面,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 (学生回答,小兔、小猴、小狗。)(师板贴狗猴兔) 师:小兔,小猴,小狗他们参加了哪些比赛呢?(跑步、跳高)(板贴跑步跳高) 师:他们有的跑步,有的跳高,个个身手不凡呢。你从图上想知道什么呢?(设计意图:学生情绪与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有密切关系,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方式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回答) (预设①每种小动物有多少只板贴“只数” ②参加跑步,跳高的有多少只板贴“只数” ③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师:怎样统计只数呢?引出像这样分类数一数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统计的方法。(出示课题)

师:数一数跳高跑步的有几只,是按(比赛项目来分)板贴 数一数狗,兔,猴分别有几只,是按(动物的种类来分)板贴 师:好了,同学们想知道的信息,我们可以用这两张统计表清楚地表示出来。(二)整理数据 师:看统计表,你有什么疑问吗?根据表来统计,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若没有疑问,老师要考考你们,两张表格中的合计是什么意思?) 要求:下面就请小组合作统计,看画面,认真填写统计表。 (三)交流结果 1 师:请第一组说说你们的统计结果。 2 通过这两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3 对,两次统计分类标准不同,但统计的是同一群动物的情况,所以合计相同。(四)解决问题 在比赛现场,有一位工作人员小熊,他可忙了!这不,他得向厨师,裁判员推荐最合适的统计表。你们给他出出主意好吗? (声音:这两张统计表,哪张给出示,哪张给裁判员呢?) (给厨师动物种类统计表,说明理由)(给裁判员项目统计表,说明理由) 小结:同学们精彩的回答,帮助小猪顺利完成了任务!(播放小猪声音) (课件声音:谢谢小朋友们,现在我要去给运动员们买礼品去了!) (设计意图:创设推荐统计表的活动,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统计的需求,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一)第1题 瞧,这是小熊买回来的礼品。 (1)怎样才能清楚地知道这些茶杯的情况呢?你有什么办法? (2)解决问题 1)指名说说办法。 谈话:(边说边出示表格)那我们就先按形状分类统计(出示课件,提问是这样吗?), 再按价格分类统计(出示第二张统计表)(指着第二张统计表)可这个地方的类别空着呢,知道该填什么呢? 填上3元,4元。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将不完整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后再统计。引导学生做事要有序。)

分类与整理---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分类与整理”,在本课的开始呈现了一些小朋友拿着各式各样的气球的情景。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通过学生动手分一分气球来教学按单一标准分类的知识,通过分组做游戏的活动教学按不同标准分类的知识。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要他们按物体的用途、性质分类较难,他们容易接受的是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这些明显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在教学中,在选择学具时应注意,这样就可以避免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象形统计图的清晰。 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 出示画面: 整理前的书架整理后的书架 问题:如果要看《丑小鸭的故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板书: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学生举例) 师: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更环保,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方便取物品,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是不是?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分类计数,认识象形统计图 (一)借助情境,进行分类 出示:气球图片

师: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预设学生回答:按照颜色分、按照形状分。(板书:颜色形状) (二)选定标准,分类计数 师:那这样吧,我们先按形状给气球分分类。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一会就请大家按照形状把他们分一分,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记录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白纸上。 学生活动 师:好,孩子们停下你手中的工作,一起看老师这,王老师看到你们整理得特别好,我呢拿了一个同学的作品,我们请他来说说他是怎么分类的?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他是把相同形状的放一堆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老师还看到别的同学有跟他不一样的作品。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一列的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 一、教案背景 师生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好三角板、直尺、活动角、一张长方形的纸 (2)教师准备盲人摸角游戏料具(大的纸盒箱和各种硬纸角) (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本课角相关的网络资源 《角的分类》一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材第7册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角、角的度量基础上展开,是对角的进一步深化认识。 教材的编排思路的第一个环节是直接出示扇子明出平角和周角。通过这个环节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认识锐角、钝角、直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角分类探索,并在师生,生生互动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联系生活,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二、教学课题《角的分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 P41页 三、教材分析: 《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角的空间观念。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建立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2、教学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四、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生活用品,通过猜谜 语让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扇子) (二)、新课学习 前面几节课,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 (2)、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学生汇报(数学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作业本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中班分类统计教案

中班分类统计教案 【篇一: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 活动目标 1、通过图形分类活动,培养幼儿感知集合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分类能力。 3、能根据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不同特征,不受图形大 小的影响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卡—3-55各种各样的形状,3-47各种各样的形状,3- 59规律 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装有不同颜色、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 长方形、正放形各5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乐趣卡:3-55各种各样的形状 请幼儿认知,红色圆形、黄色三角形、绿色正方形、蓝色长方形。 二、展开 1.游戏:形状连线 出示乐趣卡:3-47各种各样的形状 练习: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请赶快把名字好形状连线吧。 礼物—正方形 三角尺—三角形 西瓜—圆形 2.游戏:听令取图 对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 方法: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根据指令从小筐子里拿出图形。 教师指令: 请小朋友拿出3个绿色的图形 请小朋友拿出4个红色的图形 (每次拼摆后幼儿互相检查,教师评定,然后幼儿把图形送回小筐,教师重新发出指令) 3.游戏:听指令涂色 乐趣卡:3-59规律 老师发出指令后幼儿涂色。

教师指令: 请小朋友为正方形涂色 请小朋友长方形涂色 (每次画完后幼儿互相检查,教师评定,然后教师重新发出指令),4.操作活动:拼拼摆摆 方法:幼儿用图形拼摆物体,并互相说说摆出的物体名称叫什么, 用了哪些图形? 三、活动评价 表扬鼓励积极参与活动,对学习尝试兴趣的幼儿。 【篇二: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探究图形奥秘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判断、分类的能力。 3、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按照图形的两种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形状的图形卡片。 2、不同图形拼成的图画三副。 3、“火车”、盆子。 4、《找朋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内,教师引导幼儿做各种舞蹈动作,进行找朋友音乐游戏。 2、想象与讨论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玩的真开心,老师也非常开心,因为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非常讲文明讲礼貌,而 且喜欢认识很多很多的朋友。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新的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引导幼儿想象是什么样的新 朋友,并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想和新朋友一起玩啊,真好!这些新的朋友也 很想和你们玩,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坐着飞机往我们这儿飞呢。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6—10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随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会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分析。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会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教学预设: 一、一次收集数据,回忆统计方法 1、猜谜语,呈现数据。 (1)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可当水果。——番茄 (2)白又方嫩又香,能做菜能煮汤,豆子是它爹和妈,它和爹妈不一样。——豆腐(3)青皮包白肉,像个大枕头,莫听名字冷,热天菜场有。——冬瓜 (4)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人卖,园里不种它。——豆芽 师:同学们真厉害都被你们猜找了,平时生活中我们在哪儿见过吃过这些蔬菜?学校里吃吗?什么时候? 师:学校经常会用这些有营养的蔬菜作为中午的菜肴,最近学校食堂想知道我们二(4)班同学最喜欢吃哪样蔬菜,有什么好方法吗? 师:都是不错的方法,课前冯老师先问了我们男同学最喜欢吃蔬菜的情况,我呢把每位男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做在了大屏幕上,等下要大家帮忙帮冯老师数出每种蔬菜喜欢的人数,准备好了吗? 出示8次番茄,11次豆腐,4次冬瓜,8次豆芽 师:怎么样每种蔬菜有几人喜欢你数出来了吗? 师:如果再播放一遍,你能有什么好方法记下每种蔬菜喜欢的人数吗? 预设:用“正”字去记。 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了?好!看来大家都同意用这样的方法去记,那准备好草稿纸,希望等下能都到你们的答案。(播放课件) 2、交流方法,完善收集过程。 师:有答案了吗?谁有了? 呈现学生作品,提问:你们看了后知道每种蔬菜喜欢的人数了吗?你自己知道吗? 反问:就你自己知道呀? 师:谁有其它办法,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记得是哪几种蔬菜,每种蔬菜喜欢的人数有多少了吗? 呈现学生作品,提问:跟刚才这位同学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现在能知道有哪几种蔬菜,每种蔬菜喜欢的人数有多少了吗? 师:同意吗?请你们把自己的记录过程补充完整。 3、揭示课题,交流信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把男生喜欢吃的蔬菜人数数出来并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出示课题:统计 师: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二、二次收集数据,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角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难: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突破方法: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学用具:活动角和自制折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 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二、学习新课 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书:直角90度 (2)复习题图中哪个角是直角?根据什么?

(3)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板书) (5)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6)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1平角=2直角 (7)右面图形哪个是平角? ① ② 引导学生明确:图①是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 也就不是平角;图②是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有一个端点,所以它是平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师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再将角的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过180。。 2.学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同样把角的一条边向左、有移动,观察移动后角的大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统计与分类》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统计与分类》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二)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 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每5个或10个记录一次,然后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列表统计等)(三)提出任务:

1、分组统计并分类统计幼儿园里的一些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组的能力差异进行分配)。 一组:车棚——车有几辆?自行车几辆?摩托车几辆?每种颜色的车各几辆? 二组:前操场、后操场——树有几棵?前、后操场各几棵?大树、小树各几棵? 三组:架空场地——柱子有几根?白色的几根?绿色的几根?圆的、方的各几根? (前三组让幼儿“统计——分类——再统计”,从中明白总数比分出的数多,几个分出去的数合起来等于总数)四组:电脑室——电脑有几台?在场办公的教师有几位?其中长头发几个?短头发几个?(检验幼儿如何解决“判断头发长与短的标准”)五组: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用的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张?哪个多?多多少?哪个少?少多少?(数的比较和一对一对应)六组:一楼架空——吊灯有几盏?(70多盏,幼儿要数准确不太容易,检验幼儿100以内的数数)七组:楼道——从一楼到五楼要爬几层楼梯?共有几级台阶?每层楼分别有几级台阶?(每层楼的高度不一样,让幼儿发现楼层高台阶就多)(四)要求: ①合理分工与合作;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与记录;③学会验证所统计的数。 幼儿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任务集中交流(每组选派一名幼儿汇报与交流): 你们统计什么?统计结果如何? 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你们碰到过什么困难吗?有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围环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数,数数看,并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

二年级统计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统计的教学设计(特级教师:骆玲芳) 为一块附带内容,从四年级开始集中用几课时教学生学习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应该说我们不化或很少化精力去思考统计的教学。然而今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学生——21世纪的公民,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他们需要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必须具有一定的收集与处理信息、作出决策的能力,同时能够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为此,《课程标准》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四个领域的内容之一,并且具体制定了各学段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现实已摆在面前,我们该如何进行统计教学,孩子该如何学统计……带着这些问题,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我设计了《统计》一课,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学思路与环节 在低年级中教学统计,必须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又要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整节课分两大块,第一块是引入、展开,使学生体验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第二块实践应用。 1、引入 (1)出示熊猫、猴子、小鹿图片。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呀?我想知道熊猫、猴子、小鹿各有多少只,你们有什么办法? (2)创设情境,教师报图片学生记录。 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 (3)反馈记录情况,交流评价记录方法(投影展示各种记录方法) 请同学介绍记录方法,比较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有什么好处。 (4)学生取图验证记录是否正确。 [课一开始出示图片,有意制造矛盾冲突,让静态的动物图片动态口述出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数学问题从情景中自然发展而成。统计动物图片张数,分二次操作,第一次记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方法,为探索问题的解决,各显神通,交流比较不同的记录方法,突出感知划“正”字的方法;第二次通过静态的图片,体会收集数据方法的多样化,数一数也是很好的办法。既是解决问题的实践又是验证,通过前后比较对问题解决进行回顾和评价,从而证实方案是否简捷、易行,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最优化”解题思路。我认为这样的设计能促使学生有效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从建构主义的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