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解决文章的生字词,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花的。

3、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花的。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

一、基础感知

1、走进作者

宗璞:(璞:pú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雕琢的玉)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乃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她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她所特有的知识女性的才情、儒雅的气质,以及柔中带刚的恪守,均得益于她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活背景。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她的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丁香结》、《西湖漫笔》等,笔调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2、读准字音

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伫立

3、理解词意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表示盘旋曲折的样子。

春红已谢:春天的花已经凋谢。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迸溅:向四处溅开。

二、深入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围绕着“紫藤萝”这种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划分段落并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6):花之美第二部分( 7 ):情之美

第三部分(8—9):忆之美第四部分(10—11):思之美

2、作者写紫藤萝花文笔优美,不仅是巧用了修辞,更主要的是她抓住了花的特点来写。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从哪些角度来写花?

从三方面描写紫藤萝:

⑴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⑵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问题记录

⑶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成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3、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文中画出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感情的变化: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向前

[堂测堂练]

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个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参考: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人教版七下第17课《紫藤萝瀑布》随堂练习及答案

17课《紫藤萝瀑布》练习(一) 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下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迸溅(banɡ)挑逗(tiāo) B.仙露琼浆(qiónɡ)沉淀(dìnɡ) C.忍俊不禁(jīn)绽开(zhàn) D.盘虬卧龙(zhá)酒酿(nà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藤萝沉淀琼浆抚摸 B.梦幻茏罩发瑞迸溅 C.稀零伶仃遣憾瀑布 D.酒酿疑望伫立喜悦 3.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忍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谢(凋零) C.察颜观色(颜色,色彩) D.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5.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 6.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12分,每空2分) ①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③长时间的站立。() ④忍不住笑。() ⑤爆发,往外溅散。() ⑥光辉灿烂,也用来形容有显著成绩。() 7、判断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8分,每空2分)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素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3)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4)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七年级语文下册18《陋室铭》导学案语文版

18.陋室铭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记住相关的文言字词解释。 2.技能目标: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学习重点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学法指导朗读法,导读法 【自主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 (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 (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 (9)可以调素琴()(10)无案牍之劳形() (11)惟吾德馨()() 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 (1)《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诗人,字。题目中的“铭”是指:。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 .........贫乐道 ...的情 ..怀.。4、读一读,问一问 学习质疑: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最有效)5、读一读,品一品。 (1)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答:地方不大,但是整洁干净,有格调。 。 (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 (4)有句古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文章的开头三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5)文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答:表现了自己同诸葛亮和扬雄一样高洁而不受客观居住条件所困的高尚情怀。 。 (6)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③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④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读一读,记一记(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答:。(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4)孔子云:何陋之有?答:。【小结拓展】读一读,论一论 有人说,时代的发展,令许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作者认为只要自己“德馨”,纵然身居陋室,也同样安贫乐道,心美如饴。他要是生活在当代,纵然不是“傻帽”,也肯定是个迂腐不堪的社会“弃儿”----落伍者。对此说法,你是怎样看待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 17、壶口瀑布 第一课时 一、回顾复习 1、导入: 毛主席曾说:“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李白曾在黄河壶口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壶口,两岸石壁峭立,河口狭如壶口,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它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2、作者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3.资料链接。 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古已闻名,《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明代有位诗人《壶口》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号称黄河三绝。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二、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3.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合作探究 1.给加点字注音。 轧.钢()轧.账()倾轧.()迂.回()推推搡搡.() 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 2.解释下列词语 寒噤:噤若寒蝉:弥漫: 【整体感知】 3.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4.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 【自主质疑】 5.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我还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请写下你的困惑。 我的发现: 我的疑点: 四、精讲点拨 再读课文,深层探究。 4.作者在描写雨季和枯水期的壶口瀑布时,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品味体悟】 6.仔细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②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五、学生小结 六、达标测试 七、布置作业:

紫藤萝瀑布赏析

《紫藤萝瀑布》赏析 河南郏县白庙乡中心校呓语文学社冯向曼 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华为宁静和喜悦,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就更加绚丽多彩。 文题点出本篇的描写对象——紫藤萝,且以“瀑布”喻“紫藤萝”,生动地描绘出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繁茂的特点,同时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既点出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又隐含了文章的主旨。 紫藤萝开得恣肆风流,辉煌灿烂,但又端庄雅淑,耐得寂寞,不管是宏观的飞动的闪光的瀑布,或是一朵张帆航行的船航,都在读者心中产生充满生命的张力。 宗璞笔下的紫藤萝,虽不富贵、不骄奢、不夺人耳目,但却有一份清白、高雅、坦诚、温馨的特点。她的美学观念也是:“美文不再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开门见山,突如其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去。 文中许多地方都生动形象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将瀑布比喻紫藤萝,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用“流动”“欢笑”“生长”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机盎然。“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紫藤萝写得很顽皮,也很可爱,仿佛是一个正在挤眉弄眼的顽童,对着阳光尽情地表演。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态。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我在开花!”连续出现两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盛开的紫藤落花呈现出一派繁盛的景象。 文章第七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思想变化:有赏花的喜悦转到对骨肉亲情生死离别的焦虑悲痛心境之中,生命是一种境界,这是花的启示,也反映了作者经历劫难后对生命的认识。 花有情,人有意,宗璞笔下,花中有人,人中有花,人花合一,花和人的命运让我们明白,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挡生命的勃发与延续,尽管个体的人生会有挫折和不幸,个体的生命总会消亡,但人类的生命将会永恒,宇宙的生命将会永恒,因此,我们不能嗟叹韶华易逝,人生苦短,不能灰心沮丧,碌碌无为,而应将我们个体的生命融入到人类的生命长河中去,将我们的身心投入到全人类无限的宏伟大业中去,从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难道不是吗? 简评:此文先从整体着笔,概述全文的内容主旨特色。继而抓住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从修辞、用词、哲理等方面加以精彩赏析,语言通顺、生动、富有文采。议论性的点评精准,简练。很好! 辅导:胡会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练习题附答案

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é jiǎo shuǐ chénɡ shí zhōnɡ rǔ ()()() shí sǔn ɡōnɡ shì shànɡ yuán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时宽时窄(ABAC): 2.时宽时窄(一对反义词): 三、说说下列句子运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广大会堂。()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的这样小的小船。() 4、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四、课文内容梳理: 本文的作者是。作者游览的地点是,时间是。游览的顺序依次是、、、,最后。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ǐ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赞道:“何处飞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o)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人魁梧高大,形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险峻的竣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的石刻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解释下列成语。 络绎不绝: 巧夺天工: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事情的发展 3.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 乐山城()()()()

2017年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 1 春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 一、预习成果展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 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a 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 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朗读 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 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 宏观勾勒(第2段): 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 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 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 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

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 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反复、排比等,优秀词语可以找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 3、小结: 排比的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的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四、课尾检测: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答案:1、反复: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3、“散”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的多及分布的星星点点、不集中。“眨”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随风摇动的明丽之态。 4、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2、背诵优秀段落。 学习过程:师生互动小组讨论 一、朗读课文,选择段落进行写景简析。 1、春风: (1)、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7课导学案(教师)

《有趣的生命时钟》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生字,理解“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段。 3.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4.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5.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而是……”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特性的内容;揣摩课文表达顺序,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设疑。提问:在一幅海边招潮蟹图上添画一个钟面,你不觉得奇怪吗?对此你有什么猜想? 2.揭示课题。招潮蟹和时钟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了解。(板书课题:17.有趣的生命时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三读课文,在书上勾画批注相关内容。 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二读(小声读),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三读(默读),边读边想,看看阅读中有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准备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2.检查自读情况,交流自学成果。 (1) 出示生词: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指名读、齐读。出示带生词的句子,逐句指名读;抓“焕”字理解“精神焕发”,联系句子说说在文中的意思;说出自己对“盗窃”的理解;看图理解“大螯”。 (2)指名说说不好读的地方,指导学生练习读正确、读顺畅。 (3)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是生命时钟?指名结合课文内容交流,不做深入讨论。 (4)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物时钟?教师相机点拨:第1段抓总结概述句,第2段抓过渡句,第3~5段抓总起句(中心句)。在学生交流中,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各种构段方式。 (5)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梳理归结,用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三、结合资料,阅读第1段 1.同学们觉得“节律”不太好理解。请大家读读第1段,联系课文,揣测一下这个词的意思。指名交流后,请学生查查词典,说说词典上的意思。再请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生物节律。小结:生物节律是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在体内形成的一种近似钟的机构,它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调节本身生理活动,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和结束。我们也俗称“生物钟”。 2.生物节律有两个关键词:时间、活动。再读第1段,列出课文所述动物、植物的活动时间表,想想作者是怎样说明什么是生物时钟的?

部编版 17 紫藤萝瀑布 配套教案

17 紫藤萝瀑布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迸溅、繁密、伶仃、忍俊不禁、蜂围蝶阵、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掌握生动的词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文章托物寄意,借景抒情的写法。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体会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把握生活。 教学重点: 1、诵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及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画面;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1、诵读法:2、自读点拨法:做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求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难解字词。 2、划分文章层次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3、揣摩文章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主旨。 一、导入新课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紫藤萝 是瀑布吗? 不是的,因为,它是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组成的,因为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以文章叫《紫藤萝瀑布》。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我国当代女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系。我们学过的文章有童话《花的话》。 本文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预习,疏通文字,生字、生词 2、用笔勾出你认为最为精美的词语、句子。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感悟文章主旨。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含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4) 3 丑小鸭 (7) 4 诗两首 (9) 5 伤仲永 (11) 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 (13)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一) (16)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21) 7 最后一课 (23)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6) 9 土地的誓言 (28) 10 木兰诗 (30) 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 (32)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二) (35) 第三单元 11 邓稼先 (40)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43)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46)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50) 15 孙权劝学 (52) 写作训练:我也追“星” (5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三) (58) 第四单元 16 社戏 (63) 17 安塞腰鼓 (66) 18 竹影 (69) 19 观舞记 (71) 20 口技 (73) 写作训练:戏曲大舞台 (76)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四) (78) 第五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83) 22 荒岛余生 (86) 23 登上地球之巅 (90) 24 真正的英雄 (93) 25 短文两篇 (95) 写作训练:漫话探险 (98)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五) (100) 第六单元 26 猫 (104) 27 斑羚飞渡 (106)

28 华南虎 (109) 29 马 (111) 30 狼 (112) 写作训练:马的世界 (11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六) (117)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难点】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 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二)题解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 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填空。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体裁),选自。作者鲁迅,原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他写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 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 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 二、课堂导学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过渡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导学案及答案

17、《奇妙的克隆》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培养严谨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培养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习惯。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搜集作者及关于克隆知识的资料。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期()蟾蜍 ..()蝌.蚪()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繁衍:濒临: 神通广大:拍案叫绝: 相安无事:难能可贵: 课堂探究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课文的有关介绍,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3、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 (4、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 (5、“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6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努力?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在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 当堂检测 一、辩论会 克隆猴的成功意味着克隆人本身没有技术障碍,于是就有一位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大胆的提出了克隆人的设想,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 我们来一场小辩论好不好?注意辩论的要求。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语言要简明扼要,要针锋相对。 二、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分泌(mì) 渗透(sèn) 胚胎(pēi) B.两栖(xī) 乳腺(xiàn) 哺乳(bǔ) C.脊椎(jǐ) 爪蟾(chán) 濒临(bīn) D.草莓(méi) 繁衍(yǎn) 匍匐茎(jìng)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这里指想象,假想)

紫藤萝瀑布主要内容

紫藤萝瀑布主要内容 紫藤萝瀑布主要内容(一)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作家宗璞。她由花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但是,在那紫色瀑布的洗涤下,她忘记了悲伤与烦恼,有的只是内心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淡紫色的瀑布,也在我心中缓缓流过。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在那场浩劫中,花朵因错误的思想受到了不应有的批判,被人们当作祸害砍去。这是它的不幸。而作者一家也遇到了不幸。不仅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与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而且,在平反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又身患绝症,使她十分伤心。这是作者的不幸。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不幸。小的比如考试失败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或摔了一跤等等。大的比如家里人生了重病、或出了什么大事等。在这种时候,你或许会悲观,或许会失望,或许会有更多不如意的感受。 紫藤萝瀑布主要内容(二) 本文主要讲的是作者有盛开的紫藤萝花,由衰到盛联想到生命的无休止境,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强了生命的勇气。 宗璞这个人追求本真,崇尚自然,散文集都比较贴近自然,紫藤萝瀑布也不例外,先开始运用了比喻和你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紫藤萝的繁茂,壮观和生机盎然,通过描写紫藤萝的颜色,

形态,样子和香味,表现出紫藤萝的可爱与美丽。 紫藤萝瀑布主要内容(三) 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我丛书中得知作者的弟弟快要去世了,他很伤心,就出来散心,无意中发现了紫藤萝瀑布。作者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他从未见过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终级。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乐观的理解会使今后的生活更为的愉快幸福。人的一生和花的生长遭遇过程是一样的,花遇到不适合它的环境会凋谢,人遇到挫折会徘徊身心会变老,但我们生活得继续。不能站在原地看风景。理会到这一点,可能会是人生中一个不可少的景致。笑迎生活,美丽将会随处可见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7 紫藤萝瀑布教案与教学反思

漂市一中钱少锋17 紫藤萝瀑布 课题紫藤萝瀑布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内容,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感悟中心。 2.品味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学会热爱生命、珍惜时光。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文化大革命”前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 门》《知音》等。“文化大革命”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 生石》,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 散文选》。 写作 背景 本文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1982年10月病逝),作者非常悲痛,她 在《哭小弟》一文中写道:“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 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此时, 作者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 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读准 字音 辨清 字形 理解 词语 迸溅:向四外溅。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酒酿:江米酒。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新 课 导 入 大千世界,万紫千红,各种美丽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也曾引起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诗人的遐思。同学们还记得小学时曾读过哪些写花的诗吗?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新 课 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色、花形、花香。同时,作者先写花瀑,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层次。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三味书屋》选自《》。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注上字音,解释“人迹罕至”) 缠络豁觅食渊博确凿菜畦油蛉桑椹 珊瑚攒斑蝥秕谷书塾蝉蜕盔甲蟋蟀 收敛拗脑髓倜傥锡箔宿儒竹筛臃肿 金叵罗人迹罕至 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4.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5.布置作业 ①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②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课堂展示: 1、课文朗读。 2、听写生字词。 课后反思: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合作探究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实我的乐园。”一句,“似乎”“确凿”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 3、朗读第2自然段,从下列角度思考,作者写了什么? (1)从句式上看: (2)从描写的范围来看: (3)从描写的对象来看: (4)从观察的角度来看: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4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5、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6,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课堂检测 阅读第二自然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1.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3)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多么令人心动啊!()2.本文运用多种感觉写景,请根据要求从语段中摘录例句(一句即可)。

七年级语文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着自然景物来选题。“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课文内容的文化艺术外,还应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一文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而这三部分又各有层次: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烈、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次写花所受到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作结,回应前文;思花则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和永恒。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这是在教学中需层层深入探究的。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一棵小桃树》一文虽然记叙的都是生活琐事,但其中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仔细观察思考才能感悟到。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这棵“小桃树”是他的“梦的精灵”,要想想作者的“梦”是什么,要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来理解作者所寄寓的深刻含义。还要注意本文结构上的特征,从表面上看写得较“散”,其实一脉贯通,中心意思很集中,形散而神不散。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外国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让生活充满阳光的、正确的人生观。这既是审美的教育,又是品德的教育,可获得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效。 《未选择的路》属于人生哲理诗,相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较为难懂,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该慎重,不能随波逐流,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古代诗歌五首》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关心国运;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写作·文从字顺》的学习,平时要多读书,丰富自己的词汇,养成文从字顺的表达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语文基础知识得分还可以,语文阅读及写作得分较少,或这是导致语文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能力也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督。 教学措施方法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3.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从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得到滋养,陶冶情操。 4.学习本单元,可让学生反复诵读来品味、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深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和洞察力。 教学安排 《紫藤萝瀑布》2课时 《一棵小桃树》1课时 《外国诗两首》1课时 《古代诗歌五首》3课时 《写作文从字顺》1课时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1)

当我死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诗的意境。 3.通过熟读背诵,把握三首诗歌的韵律、节奏,理解诗的内涵。 4.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思乡、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 诵读。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学习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诗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⒈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48年余光中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的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头lú( ) 埋zàng()瞭.望()未餍.() 饕餮 ..( ) ..( )鹧鸪 3. 解释下列词语。 未餍:饕餮:: 4.朗读背诵这首诗,并归纳主题: 诗人通过倾诉自己死后要葬在()的强烈愿望,表达了()之情。 二、合作探究 1.你感受到全诗传达给你的什么情感? 说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借助了哪些意象?) 2.你认为哪些诗句最富有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乡愁》每节抒写了一件事,请用四个字来概括每件事。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四、巩固练习

七年级历史第十七课导学案

第十七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概括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等史实。 2、说出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说出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认识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 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自主学习: (一)、满洲的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学生阅读99-100页“导入框”及本目课文、插图等,作读书批注并思考回答: 1、努尔哈赤在历史上起了哪些作用? 2、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叫作“后金”? 3、除了阿骨打之外,宋元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努尔哈赤和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4、皇太极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5、清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6、清朝为什么能够入主中原?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学生阅读100-101页课文、插图、资料等,作读书批注并思考回答: 1、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怎么设立?雍正帝和乾隆帝怎样调整中央政权机构? 2、联系102页“自由阅读卡·沈阳故宫”和100页插图(乾清宫、军机处),说说中央政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3、清政府怎样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4、根据101页“动脑筋”:“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描绘的情境有什么问题吗? 5、文字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6、温故知新:列举秦、汉、明、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三)、组内讨论: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的措施有哪些利弊?(提示:从正反方面分析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措施的利弊;君主集权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利,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紫藤萝瀑布》赏析

《紫藤萝瀑布》赏析 1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赏析1: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赏析2:运用比喻,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也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繁茂。 赏析3:比喻、夸张,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花繁茂、气势非凡,隐含着生命的绵延长远。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赏析:用“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趣盎然。3、“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赏析: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盛开的状态,给人以微型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拟人化,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4、“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赏析:比喻手法,“银光”是紫花最浅淡的部分,由深而浅,可见作者观察非常仔细,笔触“挑逗”一词是拟人用法,更显紫藤萝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动感又充满情趣。 5、“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赏析:比喻:将盛开的紫藤萝比喻成帆和船,显得生机勃勃;又比喻成笑容,更显美好可爱,是作者喜悦心情的表现。拟人:“忍俊不禁的笑容” 6、紫色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赏析: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愉快欢畅的心情。 研读与赏析 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2.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3.“我”从紫藤萝花的形象和经历感悟出怎样的人生意义? 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象紫藤萝花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现在一切都象紫藤萝花一样好起来了。从“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一句中的“加快的脚步”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意识。——不能总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难句分析: 1.“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长久保持的保持坚定的信心。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