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哪些症状表明血糖控制不好已经恶化

出现哪些症状表明血糖控制不好已经恶化
出现哪些症状表明血糖控制不好已经恶化

出现哪些症状表明血糖控制不好已经恶化?

有时我们只治疗控血糖,定时吃药打胰岛素,但是这种目的具有片面性,以至于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高血糖而不自知,反而让糖尿病越控越严重了。我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我们的血糖已经异常了!

1、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较大。

长期高血糖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血糖控制越差,这些并发症出现得越早、也越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血糖波动的危害比持续高血糖更大。就像我们洗澡的时候,水温过高肯定不合适,但一会冷一会热的水温更让人难以忍受。所以,糖友不仅要降糖,更要稳糖。

2、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腹型肥胖等。与单纯高血糖患者相比,这些心危险因素越多,患者日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比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3、反复发生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重度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严重感染等等。这些急性并发症反复发作,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预示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

许多糖尿病人害怕血糖高,对低血糖反倒不重视。其实,低血糖的危害较之高血糖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次严重低血糖可能造成心肌梗死、脑梗塞,甚至可能威胁糖友的生命,足以使患者一生的降糖努力付之东流。

感染也是严重影响糖友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因素。因为糖友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而一旦发生感染,又会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感染和高血糖狼狈为奸,使糖尿病病情进一步恶化。

4、已经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是否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糖尿病的主要危害也来自它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等,是造成糖尿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到这个时期,病人除了在降糖的同时,还要接受并发症的治疗。

总而言之,对于血糖控制一定要合理、全面、到位,理解降糖的控制标准,达到什么样

的治疗目的,这样的血糖控制才有意义。

糖尿病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部分) 一、判断题(50题) 1.糖尿病综合治疗目标不仅是血糖达标同时包括血脂、血压、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目前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并发症。() 3.2型糖尿病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4.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微血管病变?。() 5.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的主要症状是神志改变。() 6.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酸。() 7.补充体液、电解质和应用胰岛素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治疗方法。() 8.尿糖阳性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 9.空腹血糖正常为3.9-5.6mmol/L() 10.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取血前4-12周血糖的总水平。() 11.血浆胰岛素和C-肽的测定有助于诊断糖尿病。() 12.磺脲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13.二甲双胍餐前餐中餐后服用效果一样。() 14.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15.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高渗昏迷宜选用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16.成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每小时静脉滴注2~6UR。() 17.成人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 18.低血糖的症状或表现包括手抖、心悸、饥饿感、便频。() 19.对于功能性低血糖病人,为减少低血糖发作应予低纤维饮食。() 20.若患者尿量为2000ml/d,尿比重为1.028,此时应考虑患者糖尿病可能。() 21.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 22.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冠心病。() 23.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是血肌酐水平升高。() 2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最典型的早期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 25.为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应一年一次检查眼底。() 26.胰岛素治疗时,每日三次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自测血糖常犯的[五个错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0576946.html, 自测血糖常犯的[五个错误] 作者:彭永强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21期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常用血糖仪来测量自己的血糖水平,随时随地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在家测的血糖值和在医院里测的值不太一样,而且数值相差很大。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在自测血糖的过程中犯了下面5个错误。 测量时间随便定 有些糖尿病患者测量血糖的时间非常随意,想起来的时候就测一下,这是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测血糖,时间上要求相对固定,形成一定的规律,这样更有利于对比血糖的变化,方便调整治疗方案。比如,需要测空腹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固定在早上7—8点,定时测量;餐后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2小时后的血糖值,可以固定每天吃饭的时间,如12点吃午饭,可以12点前测餐前血糖,下午2点测量餐后血糖;每天规定自己晚上10点半入睡,就可以固定在这个时间测量睡前血糖;需要测量夜间血糖的可以把时间固定在凌晨3点左右。 测量前停用降糖药 有些糖尿病患者觉得测血糖就要展现最真实的血糖值,于是在测量前不服用降糖药物;还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谨记“测空腹血糖前什么都不能吃”的规定,前一晚就没有注射胰岛素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测量血糖是为了了解糖尿病患者平时的血糖控制情况。医生如果已经为糖尿病患者制订了治疗方案,开具了药物,那么血糖监测就是为了观察用药效果,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停药后再测血糖,不仅不能让结果准确反映病情,还可能加剧血糖波动。注意在测量空腹血糖时,前一晚的降糖药和胰岛素需照常使用,但早餐前的降糖药和胰岛素则可以等测完血糖后再用,以免造成严重低血糖反应。 另外,除了照常用药之外,在测量空腹血糖之前,糖尿病患者应像往常一样正常进食晚餐,切勿特意节食,否则测量出来的结果也不能反映真实的血糖水平。 用碘伏、碘酒消毒 使用血糖仪测量血糖前,首先要做好双手的清洁工作,否则手上残留的食物或其他粉尘物质可能会影响血糖读数。但一般不建议采用碘伏或碘酒进行消毒,因为碘溶于血液后会使电

问血糖高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问血糖高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浏览次数:876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0-12-20 17:20 |提问者:guangxiwjzlk 最佳答案 一般情况下,血糖高的原因我们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类:饮食习惯、胰岛素、情绪波动以及睡眠质量。血糖高的原因之一:饮食习惯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饮食习惯毫无疑问的是造成血糖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糖高或者说高血糖病人在饮食方面,无时无刻都在严格地进行着控制,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饮食稍不恰当,就会成为血糖高的原因。血糖高的原因之二:胰岛素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显然,胰岛素也是引起血糖高的原因之一。只要略懂糖尿病知识的人都清楚,胰岛素与血糖之间的关系。由于胰岛素具有促进糖原分解的作用,所以一旦胰岛素出现任何问题,那么血糖高也将随即而至了。血糖高的原因之三:情绪波动也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有人觉得纳闷。难道情绪也是引起血糖高的原因么?确然如此。情绪的异常波动同样是血糖高的原因之一。那么哪种类型的情绪波动会导致血糖高呢?通常情况下,焦燥易怒这类过于激动的情绪,最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血糖高的原因之四:睡眠不足同样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权威糖尿病治疗机构研究表明,血糖高的原因还有一种,那就是由于睡眠不足而引起的高血糖。倘若一个糖尿病患者连续几日睡眠质量不好,或者睡眠不足的话,就很容易引起血糖高或者说血糖不稳定的情况发生。所以说,睡眠质量与血糖高的原因也是密不可分的。 血糖高有什么症状 造成高血糖发生原因: 1.胰岛素的用量不足。 2.未遵照医疗食谱,热量摄取太多。 3.生病发炎感染。 4.糖尿病的初症,病人常不自知。 5自行停止使用降血糖药、或药量不足。 6.不当饮食、或吃得太多。 7.其他疾病,如重感冒、中风、有伤口或感染等。 8.情绪压力。 9.不知道有糖尿病未治疗,或知道有糖尿病却未适当的治疗 二、高血糖的症状: 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 2.极度口渴。 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 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关系分析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关系分析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的关系。方法选 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再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同时对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的延长,而且其60 min胃排空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显著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现象,而且还会延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使其胃排空率降低,对于部分存在没有办法解释的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综合考虑到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标签: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血糖控制不佳 2型糖尿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而且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属于糖尿病中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在临床上存在这种症状的患者高达75%[1],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早饱、上腹饱胀、嗳气等一些类似于消化不良的症状,使其患者的血糖出现了不可预测的波动,加速了病情的恶化,这种现象对控制糖尿病极为不利。延长的胃部排出会造成小肠的营养吸收速度比较慢,使得进食时间和降糖治疗时药物的起效时间匹配度极差,就会造成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规律[2]。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与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针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后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1.3±6.9)岁,病程4~20年,所有诊断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的标准。再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名,女18名,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2.4±7.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所有接受试验的成员都统一使用试验餐,其中包括面包100 g、鸡蛋50 g、猪肉50 g、水200 mL,然后进行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时由同一操作者进行,对其分别检测60、90、120 min各个时间段的胃排空率。而且同时还应该对患者在餐前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习题及答案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高血糖发病机制的是:( D ) A.胰岛素抵抗 B.应激 C.严重感染 D.肾上腺危像 E.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2、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 A ) A.腹部 B.大腿内侧 C.臀部 D.手臂 E.静脉给药 3、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 B ) A.诺和灵 R B.诺和锐 C.诺和灵N D.甘精胰岛素 E.甘舒霖N 4、下列哪项指标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月血糖控制不佳( D ) A.尿糖阳性 B.血糖>30mmol/L C.尿酮体强阳性 D.糖化血红蛋白A1为% E.基础血浆C-肽水平低于400pmol/L 【B型题】

A.阴离子间隙增大 B.血浆乳酸5mmol/L C.尿糖阴性 D.空腹血糖L E.血钠155mmol/L 5、高渗性昏迷( E )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 ) 7、低血糖昏迷( C ) 8、糖尿病( D ) 9、乳酸性酸中毒( B ) 【多选题】 10、下列关于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正确的说法是:( ABCDE ) A.解除应激因素 B.合理输注葡萄糖 C.静脉使用胰岛素 D.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E.一旦出现低血糖,静脉给予50%葡萄糖输入 二、简答题: 1、高血糖的危害: 答: 1.高血糖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2.高血糖也可降低补体的活性, 糖通过补体进行糖化作用, 和微生物竞争与补体的结合, 抑制调理作用。3.高血糖是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度应激状态下的高能耗、高氧耗和高分解代谢更加重了机体能量储备的耗竭, 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水肿、溶解和器官功能衰竭。 2、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机制: 答:高血糖是由于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引起的。1)升糖激素在应激状态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过度兴奋,促分解激素, 如糖皮质激素、胰升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多, 而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 胰升糖素/胰岛素比例失调, 从而使糖异生增加, 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加, 糖的生成速率明显增加。2)细胞因子在严重应激状态下, 来自不同组织的多种细胞因子对高血糖的产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知细胞因TNF-α主要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后信号的传导, 造成肝脏和骨骼肌对胰岛素耐受而使血糖增高。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 习题及答案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 姓名:科室:得分: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高血糖发病机制的是:( D ) A.胰岛素抵抗 B.应激 C.严重感染 D.肾上腺危像 E.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2、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 A ) A.腹部 B.大腿内侧 C.臀部 D.手臂 E.静脉给药 3、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 B )

A.诺和灵 R B.诺和锐 C.诺和灵N D.甘精胰岛素 E.甘舒霖N 4、下列哪项指标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月血糖控制不佳( D ) A.尿糖阳性 B.血糖>30mmol/L C.尿酮体强阳性 D.糖化血红蛋白A1为15.8% E.基础血浆C-肽水平低于400pmol/L 【B型题】 A.阴离子间隙增大 B.血浆乳酸5mmol/L C.尿糖阴性 D.空腹血糖9.1mmol/L E.血钠155mmol/L 5、高渗性昏迷( E )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 ) 7、低血糖昏迷( C ) 8、糖尿病( D ) 9、乳酸性酸中毒( B ) 【多选题】 10、下列关于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正确的说法是:( ABCDE ) A.解除应激因素 B.合理输注葡萄糖 C.静脉使用胰岛素 D.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E.一旦出现低血糖,静脉给予50%葡萄糖输入 二、简答题: 1、高血糖的危害: 答: 1.高血糖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2.高血糖也可降低补体的活性, 糖通过补体进行糖化作用, 和微生物竞争与补体的结合, 抑制调理作用。3.高血糖是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度应激状态下的高能耗、高氧耗和高分解代谢更加重了机体能量储备的耗竭, 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水肿、溶解和器官功能衰竭。2、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机制:

血糖达标的5个要点

血糖达标的5个要点 血糖一直是糖尿病患者看中的指标,如果波动过大会感到身体不适,甚至会有生命危险。糖尿病患者如果无特殊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为正常。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还需要注意哪些? 规律服药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药吃多了会伤肝、伤肾,所以能不吃尽量不吃,这是错误观念。长期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才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按时用药才能将“三高”控制在理想的范围,降低多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血糖自我监测 因人体血糖值一天24小时有不同的变化,最好养成天天监测血糖的习惯。血糖控制达标且稳定的病友至少一星期选2天测试早餐及晚餐的饭前和饭后的配对血糖,才能了解当餐的药物或食物量是否适当。 积极处理身体的不适 一旦出现头晕、发抖、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状(血糖值<=3.9mmol/L),应立即给予10~15克可快速吸收的糖,不然糖友有可能因脑部缺氧而造成脑部损伤。若有口渴、多尿、疲倦、视力模糊等高血糖症状,也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及时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适合自己的最佳控糖模式 与糖尿病为友,控制糖尿病,做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做一定不会成功,要积极面对糖尿病相关的管理问题,多学习糖尿病知识,多与糖尿病患者和医生交朋友,寻求家人的支持,必能找出照顾自己的最佳模式。 减少并发症的危险因子 肥胖是糖尿病患者最大的危险因子,体重过重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一旦罹患糖尿病必须先控制体重。足部问题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足部循环及神经检查,积极戒烟及控制“三高”,保护足部,可减少足部溃疡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患病率较高,且与微血管病变有关,所以每半年需至牙科检查。定期接受流感疫苗及肺炎链球菌疫苗注射,可减少肺炎等感染发生风险。

影响血糖的28个因素

影响血糖的28个因素 众所周知,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较大关系。有些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水平不高,血糖波动幅度却很大,同样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波动的时候,要迅速分析原因,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平稳。常见的影响血糖的因素,我们归纳了28条,患者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分析原因。 1、没按规定服药:服药需要定时、定量,减药过快、随意停药等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注意调药使用。 2、饮食:如果每餐饮食量过饱,会导致血糖升高,建议每餐饮食七八分饱。高脂肪、高盐分、高油脂的食品要尽最大努力控制。 3、运动不够或长期卧床不起:运动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运动量过小时起不到相应的降糖作用,运动量过,血糖也会因为应激、体内激素的变化,引起血糖升高。建议锻炼应在早晚饭后1小时开始,时间坚持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且要持之以恒。 4、天气和季节:天气突变,突然受冷热刺激,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可使血糖升高。主要是寒冷因素,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引起血糖升高;另外,此时身体的脂肪储藏速度加快,诱发高血糖。 5、失眠、嗜睡或早醒:失眠或嗜睡各占50%的比例导致血糖升高,失眠越重血糖越高。 6、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悲伤、愤怒等异常心态都会使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导致血糖的升高。 7、应激:人体处在应激状态下时会产生大量激素,包括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分泌水平升高,都会促使血糖水平随之升高。 8、便秘:便秘时,胃肠排空迟缓,食物成分的吸收增多,会导致血糖升高。 9、高脂血症:合并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人下降较慢,建议糖尿病人应保持胆固醇小于4.5,甘油三酯小于1.6,低密度脂蛋白小于2.0. 10、脂肪肝、肝炎、肝硬化: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可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 11、向心性肥胖:即常说的啤酒肚,建议男性腰围小于0.82米,女性臀围小于0.73米。 12、肥胖或超重:身体肥胖或超重均会使患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使血糖居高不下。 13、感冒:感冒、发烧等会让患者的血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再有,某些治疗咳嗽及感冒的药物中,有些成分可以升高血糖水平及血压水平。 14、吸烟:一般在服药30分钟内吸烟者的药物吸收率为1.2-1.8%,在服药60分钟内吸烟者药物吸收率为7-10%,不吸烟者为24-30%,建议糖尿病患者限烟并逐步戒烟。 15、喝酒:酒精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当人体血糖水平过低时,肝脏就会将所储存的糖原转换成葡萄糖,以供人体所需,而酒精有可能影响肝脏中肝糖原向葡萄糖的转换,因而血糖水平突然大幅度的下降。当然,糖尿病患者适量饮酒并不会带来任何严重后果,但是当您饮酒后,需要对您的血糖水平进行较为频繁的监测,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16、各类炎症:如果患者本身长期患有前列腺炎、关节炎、牙龈炎、胃炎、肠炎、角膜炎、结膜炎、空腔溃疡等慢性炎症,均会导致血糖升高,难以控制。 17、慢性疾病体力下降:慢性疾病体力下降可引起糖耐量减低,使血糖升高 18、各类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皮肤瘙痒等的急性发作,会导致血糖的暂时升高。 19、内分泌性疾病: 患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可引起继发性血糖升高。

出现哪些症状表明血糖控制不好已经恶化

出现哪些症状表明血糖控制不好已经恶化? 有时我们只治疗控血糖,定时吃药打胰岛素,但是这种目的具有片面性,以至于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高血糖而不自知,反而让糖尿病越控越严重了。我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我们的血糖已经异常了! 1、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较大。 长期高血糖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血糖控制越差,这些并发症出现得越早、也越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血糖波动的危害比持续高血糖更大。就像我们洗澡的时候,水温过高肯定不合适,但一会冷一会热的水温更让人难以忍受。所以,糖友不仅要降糖,更要稳糖。 2、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腹型肥胖等。与单纯高血糖患者相比,这些心危险因素越多,患者日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越高,比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3、反复发生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重度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严重感染等等。这些急性并发症反复发作,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预示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 许多糖尿病人害怕血糖高,对低血糖反倒不重视。其实,低血糖的危害较之高血糖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次严重低血糖可能造成心肌梗死、脑梗塞,甚至可能威胁糖友的生命,足以使患者一生的降糖努力付之东流。 感染也是严重影响糖友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因素。因为糖友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而一旦发生感染,又会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感染和高血糖狼狈为奸,使糖尿病病情进一步恶化。 4、已经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是否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糖尿病的主要危害也来自它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等,是造成糖尿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到这个时期,病人除了在降糖的同时,还要接受并发症的治疗。 总而言之,对于血糖控制一定要合理、全面、到位,理解降糖的控制标准,达到什么样

控制血糖的五大要点

控制血糖的五大要点 自从我开了微博之后,除了减肥问题之外,问得最多的是如何通过饮食来控制血糖。这是一个好问题,因为血糖控制绝不仅仅是糖尿病患者的事情,很多空腹血糖正常的人,餐后血糖也会过高,而长期餐后高血糖水平会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幅度提高患糖尿病、冠心病的危险,也会升高患部分癌症的风险。 同时,把餐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里,也是预防肥胖和减肥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那些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实施同样节食措施时,减肥难度会比别人更大。 要想控制好餐后血糖的水平,就要弄清楚血糖上升到底和什么有关系。下面就是除了药物和胰岛素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和控制血糖有关的五大关键: 首先,血糖是哪里来的?是糖和淀粉(统称为碳水化合物)带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越大,升糖的潜力就越大。所以,控血糖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要吃过多的甜食和淀粉类食物。 如果做饭做菜做点心做汤的时候加入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多,其实已经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量,而且还会令人食欲大开,不利于控制体重。因此,要革除对甜味的癖好,尽量不吃加糖的食物。 同时,还要限制淀粉类主食的数量,除了米饭馒头面条之类食物限量吃之外,如果吃了甘薯、土豆、山药、芋头、藕、甜玉米、甜豌豆、嫩蚕豆之类含有淀粉的食物,都要相应扣减主食的量,保证一餐当中碳水化合物总量不过多。 其次,吃进去的到底是什么淀粉食物,含有什么抗营养成分,也同样地重要。由于淀粉的成分不同,消化难易会很不一样。比如说,大米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高,比较容易消化。而相比之下,绿豆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高,消化速度就比较慢。除了粘性食物之外,大部分杂粮、杂豆、薯类,都比白米白面的血糖反应低。所以,尽量远离精白细软的主食,是控制餐后血糖的第二大关键点。 另外,淀粉类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和抗消化物质的数量不同,也会影响到消化的速度。比如,豆类中含较高的单宁、植酸等物质,虽然人们往往会担心它们妨碍矿物质的吸收,但适当摄入时,它们和人体消化酶结合后会降低消化酶活性,起到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作用,对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是有益的。 日常我们吃的主食是什么?白米饭,白面包,白馒头,精白面粉做的包子、饺子、面饼、煎饼、面条,以及精白面粉做的饼干、面点、甜点、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等。如果不主动突破,即便看似品种繁多花样翻新,一辈子就只吃到精白米和精白面粉这两种主食材料。 第三,烹调加工方法是怎样的,有没有保留一点咀嚼性,这是控制血糖的第三大关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与其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原因死亡率较高相关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与其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原因死亡率较高相关(Diabetes. 2012 Mar;61(3):708-15. Epub 2012 Feb 7.) 题目: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情况与心血管死亡率(Glycemic Control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以前的观察性研究应用不同方法学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为由54757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年龄63±13年,男性占51%,非裔美国人占30%,西班牙裔占19%)构成的同时期队列研究,我们探讨了糖化血红蛋白和随机血糖的随时间推移对死亡率的预测能力。与基线糖化血红蛋白为7–7.9%相比(参考),糖化血红蛋白增至8–8.9、9–9.9及≥10%时的校正全因死亡率的危险比(HR)分别为1.06(95%可信区间:1.01~1.12)、1.05(0.99~1.12)和1.19(1.12~1.28),时间-平均糖化血红蛋白的校正全因死亡率的危险比分别为1.11(1.05~1.16)、1.36(1.27~1.45)和1.59(1.46~1.72)。在充分校正的模型中,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7–7.9%范围相比,当时间-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处于低范围(6–6.9%,HR1.05[95%可信区间为1.01~1.08 ];5–5.9%,1.08 [1.04~1.11]和≤5%,1.35 [1.29~1.42])时,死亡率呈对称性增加。与时间-平均血糖为150–175 mg/d(参考)相比,时间-平均血糖为175–199、200–249、250–299和≥300 mg/d时的校正全因死亡率的危险比分别为1.03(95%可信区间0.99~1.07)、1.14(1.10~1.19)、1.30(1.23~1.37)和1.66(1.56~1.76)。因此,MHD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8%或血糖

如何控制血糖 5个秘诀教给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如何控制血糖5个秘诀教给你导语:统计数据显示,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比例日益升高。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血糖指标可谓息息相关哟!在饮食结构日益复杂的今天,如何控制血糖 统计数据显示,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比例日益升高。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血糖指标可谓息息相关哟!在饮食结构日益复杂的今天,如何控制血糖水平变得尤其重要。今天就与大家分享5个控制血糖水平的健康秘诀。 这一统计也许太过惊人:到了2020年,每两个美国人中就会有一位是糖尿病患者或者前驱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偏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水平)。看到这个数字,你是否十分想知道如何控制血糖水平?还有一个好消息: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控制糖尿病让它远离自己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秘诀1:瘦身 多余的脂肪会令你的身体限制胰岛素的功能。 瘦身会提高胰岛素的活性,降低血液葡萄糖水平。研究建议糖尿病高发人群只需要减掉身体重量的5%,(例如,如果你重100公斤,那么减掉大约5公斤)就可以阻止或者延迟发病。 秘诀2:有规律的运动 研究显示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并且帮助降低血液葡萄糖水平。 不仅如此,运动同健康饮食密切结合可以实现瘦身的效果。坚持每天做适中的运动30分钟比如快步走。 秘诀3:选择全麦食品 选择全麦食品,比如全麦面包和全麦面条,大麦,玉米和燕麦,而不是那些精加工食品,会帮助你提高胰岛素的活性。 全麦食品会帮助你满足日常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女性25克,男性38克),与精加工食品相比,它们还会给你提供更多维他命,矿物质和其他促进健康的营养物质。 秘诀4:不要省略任何餐点 吃早餐会帮助胰岛素降低血液葡萄糖水平,有规律的三餐还会帮助胰岛素更好的工作。 秘诀5: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品,但要切记,混合的食物会改变血糖生成指数 生活知识分享

血糖控制调整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于2011 年5 月发表了《中国成人2 型糖尿病HbA1c 控制目标专家共识》, 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即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HbA1c 控制目标, 强调不要因为要求HbA1c 达标或正常化而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 或使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增加, 或使患者死亡等风险增加。虽然对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管理不可能以HbA1c 为目标, 而是以血糖为目标值, 该共识所提出的按病情分层及个体化原则仍适用。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变, 住院患者越来越多, 而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成人住院患者中高血糖较常见, 这些患者的高血糖管理目标制定问题亟待解决。 2009 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 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联合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 针对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提出了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2011 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 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这些权威指南与我国住院患者情况不甚一致, 如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轻者比例较高, 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医院治疗, 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较多, 往往为作术前准备等, 因此患者病情差异很大。 实际上不论高血糖还是低血糖, 都可影响住院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了较合理地解决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问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制定了个体化的血糖管理目标。 一、共识要点 (一) 证据等级 参照ADA 的证据等级分级标准, 标注于相应推荐后的括号中。 (二) 住院高血糖诊断标准 患者住院期间任意时点的血浆葡萄糖水平>7.8mmol/L(E 级)。 (三) 高血糖管理总体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达标;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 尽量避免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另一方面, 不能因采用宽松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四) 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1.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FBG) 或餐前血糖(PMBG):6~8mmol/L;餐后2h 血糖(2hPBG) 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0mmol/L。 2. 宽松控制:FBG 或PMBG:8~10mmol/L;2hPBG 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2mmol/L, 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 3.9mmol/L。 3. 严格控制:FBG 或PMBG: 4.4~6.0mmol/L;2hPBG 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6~8mmol/L。 (五) 不同病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建议 1. 非手术住院患者: (1)新诊断、病程较短、无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非老年(﹤65 岁) 糖尿病患者: 若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患者) 等不良反应, 且有医疗条件和健康需求, 依从性

控制血糖五驾马车

控制血糖五驾马车 (一)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且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因此糖尿病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应用饮食治疗。按患者的体重计算热量,按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提供饮食,发放各种食品热量等量交换表,为患者进行举例,督促患者进行饮食治疗。说到底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 1.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十大要点 (1)学会计算一天需要多少热量,如何将能量转换成你所想要吃的多种食物。 (2)忙里偷闲学点常吃食物的营养成分,生的变成熟的,重量应增加或减少多少? (3)吃饭的技巧:定时、定量、定餐。 (4)学会食品交换份法,让你的一日三餐有滋有味。 (5)菜肴烹制要清淡,咸中有“危”。 (6)最好不要招惹酒和零食,它们给你的只有能量。

(7)在外用餐时,要管好自己的嘴,做到不超量,不偏食,更不要苛刻自己只吃一碗面,要牢记食物多样和每餐不能少膳食纤维。 (8)不要道听途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病情总结一套饮食治疗计划。 (9)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10)鼓励亲人家属都来关心并监督你完成饮食治疗计划。 2.饮食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无论是1型还是2型,要达到控制血糖的目标,一定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也就是三餐定时,保持饮食均衡,从而达到控制控制血糖、降低体重以及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目的。 血糖和食物,对于食物的总体结构应遵照以下“饮食金字塔”。油脂类---奶类,豆类---鱼禽肉蛋等---蔬菜水果---谷类。 1)、每天需要进食金字塔内的五大物质,包括谷类、奶类、肉类、菜类及水果,以利于吸收不同的营养素。 2)、注意塔尖的食物要少吃,例如脂肪、糖及油类,至于鱼类及肉类也需要注意,不可过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调查与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对血糖控制不佳状况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1月~12月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老年患者,选取的对象总量共14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1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结合随访的方式共同进行。结果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情况的出现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有密切关系,其次,患者不规范用药、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饮食控制不当等因素也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情况的重要原因。结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控制不佳情况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组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加强自我管理,学会自我调节,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标签: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对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以及水平的不断加快和提高,患有糖尿病这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的患者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且这种病症的发生率和年龄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因此,老年人患糖尿病的几率也是更大的[1]。糖尿病的一大症状就是血糖的不稳定,这会导致眼、神经、心血管及感染等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这样的并发症又在很大的程度上会致残和致死。因此,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对接受糖尿病治疗的150例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控制不佳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就整个研究的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为了使得研究的过程以及结果更加的真实有效,本研究选择了2013年1月~12月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老年患者140例并对其血糖控制的情况实施问卷调查,意欲明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中选择的140例被试都是经过严格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确定为糖尿病患者的人员。其中,120例患者确诊为Ⅱ型糖尿病,Ⅰ型的糖尿病患者有20例;男性患者有60例,女性患者则是80例;服用了胰岛素的患者有30例,口服了降糖药物的患者有40例,口服了两种以上降糖药物的患者则有50例;在这些病患中,大专学历以上的有60例,中等文化的则有50例,小学文化的有30例。 1.2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由被试患者的责任护士对其实施问卷调查。其中,调查的内容包括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使用的降糖药物名称、剂量以及使用方法或是否按医嘱用药,在住院期间饮食的结构、饮食规律合理与否,就医情况,自我控制能力有无并发症,在住院近期的情绪变化等方面。 1.3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软件SPSS.17对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从差异统计学这一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果所测的P<0.05,就说明是有差异意义的,否则就没有意义。 2结果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 习题及答案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姓名:科室:得分: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高血糖发病机制的是:( D ) A.胰岛素抵抗 B.应激 C.严重感染 D.肾上腺危像 E.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2、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 A ) A.腹部 B.大腿内侧 C.臀部 D.手臂 E.静脉给药 3、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 B ) A.诺和灵R B.诺和锐 C.诺和灵N D.甘精胰岛素 E.甘舒霖N 4、下列哪项指标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月血糖控制不佳(D ) A.尿糖阳性 B.血糖>30mmol/L C.尿酮体强阳性 D.糖化血红蛋白A1为15.8% E.基础血浆C-肽水平低于400pmol/L 【B型题】

A.阴离子间隙增大 B.血浆乳酸5mmol/L C.尿糖阴性 D.空腹血糖9.1mmol/L E.血钠155mmol/L 5、高渗性昏迷(E )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A ) 7、低血糖昏迷(C ) 8、糖尿病(D ) 9、乳酸性酸中毒(B ) 【多选题】 10、下列关于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正确的说法是:(ABCDE ) A.解除应激因素 B.合理输注葡萄糖 C.静脉使用胰岛素 D.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E.一旦出现低血糖,静脉给予50%葡萄糖输入 二、简答题: 1、高血糖的危害: 答:1.高血糖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2.高血糖也可降低补体的活性, 糖通过补体进行糖化作用, 和微生物竞争与补体的结合, 抑制调理作用。3.高血糖是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度应激状态下的高能耗、高氧耗和高分解代谢更加重了机体能量储备的耗竭, 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水肿、溶解和器官功能衰竭。 2、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机制: 答:高血糖是由于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引起的。1)升糖激素在应激状态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过度兴奋,促分解激素, 如糖皮质激素、胰升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多, 而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 胰升糖素/胰岛素比例失调, 从而使糖异生增加, 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加, 糖的生成速率明显增加。2)细胞因子在严重应激状态下, 来自不同组织的多种细胞因子对高血糖的产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知细胞因TNF-α主要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后信号的传导, 造成肝脏和骨骼肌对胰岛素耐受而使血糖增高。

血糖控制不好5个原因

血糖控制不好5个原因 血糖控制不好总是有波动,尤其是在吃饭前后,或是你的糖化血红蛋白超标了。这样一些列的情况说明你的血糖控制的不好,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找原因。 是否有不良情绪 心理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都会引起升糖激素(如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因此,保持情绪稳定十分重要。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是否每年检查身体 你平时可能记得药没了要去开药,而忽略了每年定期要做检查呢?你是否认为检查花钱多,没必要做呢?其实糖尿病病友更需要定期细致的检查,全面了解身体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因为很多疾病是自己无法感知的,或者能够感知时已经很严重了,依靠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饮食控制欠佳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不管病情轻重如何,不论是否使用降糖药物,都需要饮食控制。饮食治疗有助于控制体重、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降低血糖、减少降糖药物用量。血糖轻度增高的糖尿病人,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注意控制饮食,胡吃海喝,即便增加药

量也难以使血糖维持正常。但饮食控制绝不等于“饥饿疗法”或是“严重偏食”,这样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者饥饿性酮症。 最近运动少了 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等)可以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以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运动还有利于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此外,运动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减少血糖波动,因此,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对血糖的控制。运动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此外,不要做高强度的无氧运动,后者反而会升高血糖。药的用法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各异,使用不当,事倍功半。例如,磺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再如,根据药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药需一日三次服用,有的每日一次即可。短效制剂应当一日三次餐前服用,如果每日1~2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长效制剂每日服用一次即可。

自我血糖监测的五个误区

自我血糖监测的五个误区 2014-04-21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误区1:测血糖只测一个“点” 降糖治疗必须针对24小时的各种血糖异常情况来进行。如果脱离血糖检测,治疗将变得很盲目,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很多患者只检测早餐前后的血糖,而人体内的血糖实际上24小时都在变化。在临床可以见到有的患者以空腹血糖高为主, 有的以餐后血糖高为主, 有的以上午血糖高为主, 有的以下午血糖高为主, 还有的以夜间血糖高为主, 因此监测血糖的时间点就非常重要。对于什么时间测定血糖, 目前并没有绝对的规定。为了了解病情,一般医生会推荐一天测定7 次血糖。7 次血糖一般是指三餐前及餐后2 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还有临床使用较多的4 次血糖, 通常是指早餐前、早餐后2 小时、下午4:00-5:00及晚餐后2小时或睡前血糖。对于反复出现早餐前高血糖的患者, 需要加测夜间血糖, 一般选择夜间2:00-3:00这一时间段测血糖。糖尿病患者感到不适, 有急性并发症预兆时, 应立刻检测血糖。在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最好采用24小时甚至72小时连续血糖监测。 误区2:血糖检测频率过高或过低 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血糖检测方法是有创的, 频繁地采集血样会给患者增加精神负担和压力。一般来说, 只有一部分患者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每天检测4 ~7 次血糖,这些人包括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 住院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 合并其他急性疾病空腹血糖高的患者。对于大多数病情稳定的患者来说, 可以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 老年内分泌科田慧主任的血糖监测三部曲进行,每天测定, 但可跳着选择, 比如, 今天测定早晚餐前和早餐后2 小时血糖,明天测定早中餐前及午餐后2小时血糖, 后天测定早餐前和三餐后2 小时血糖; 待血糖控制平稳后, 再减少监测频率,每周监测2 ~3 天; 血糖控制达标后, 在不随便改变饮食配比的情况下, 每周测定2 ~5 次血糖, 可选择不同时点。尤其在变换生活方式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来说, 血糖检测要更频繁, 即使病情稳定也需要至少每周检测一次完整的4 ~7 次血糖, 具体请咨询内分泌专科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