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政治最后四套模拟试题(一)

2013考研政治最后四套模拟试题(一)
2013考研政治最后四套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郑国有个人,白天在一棵大树下避暑乘凉,他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跟随树影而移动自己的席子,避暑效果颇佳。到了晚上,月亮升空,他想,此法既然白天有效,那么晚上用它来躲避露水定不会错。于是,随月下树影移动席子,结果,树影越远,他身上的露水也越重,最后衣服全都湿了,他还不知是什么原因。其中的原因所包含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

2.有两个大陆观光团到台湾岛旅游,路经一旅游景点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台湾赫赫有名的迷人酒窝大道。虽是同样的情况,两位导游却有截然不同的说法.从哲学角度说明

A.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B.面对不同的客观事物,意识也会有所水同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时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D)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比如职工参与决策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这些新变化表明

A.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开始显示出其优越性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消失

C.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没有根据的

D.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是需要漫长而曲折的过程(D)

5.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的是

A.统筹兼顾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经济社会发展(C)

6.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种“不够格”,主要是在

A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B社会经济制度方面不成熟

C.上层建筑方面不完善D思想文化方面不成熟(A)

7.张某自己有两套住房,一套住房自住,另外一套住房租给了别人,每月收取2000元的租金。张某获得的租金属于

A.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B.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

C.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

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B)

8.要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是

A.求真务实

B.与时俱进

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D)

9.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下列属于民权主义内容的是

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B.追求民族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

享(C)

10.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这个阶段的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的含义是

A.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包括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及自由民主权利等

B.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C.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

D.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主义论(C)

11.下列体现理想和现实关系的名言是

A.“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B.“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C.“只有知道了通往今天的路,我们才能清楚而有智地规划未来”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

12.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这句话表明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

A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B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C树立族自尊心和自豪感D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C)

13.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

特征,具有崭新的内涵。以下属于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的是

A.奉献社会 B.敬业奉献 C.诚实守信 D.服务群众(A) 14违约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有违约行为,违约造成了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存在过错。在违约责任的诸形式中.只有一种责任的构成要件需要同时具备以上几个条件,这一违约责任形式是

A.排除妨害

B.返还财产

C.支付违约金

D.赔偿损失(D)

1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16.日本逼迫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有附属岛屿,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C)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是两句中国传统的耳熟能详的俗语,但是.出

自新当选的习近平总书记之口,意义非凡.它是对全体共产党人的一种警示是对腐败分子的“亮剑”。

这两句俗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矛盾的斗争性决定事物发展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D) 18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前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沽;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A.是否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B.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C.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D.观念、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实际的变化(BC)

19.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都是生产活动的结果,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二者是人类劳动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B.二者都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价值的创造以财富的生产为前提

D.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源泉不同(ACD)

20.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漫长而曲折的,但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的前进性是任何力量都不

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上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能够

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B.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已经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D.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ACD)

21.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

导中同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其必要性是

A.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B.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同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C.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同

D.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

其统治的薄弱环节(ABD) 2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幸十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ABD)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始终没有变的是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D.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ABD)

24民主法治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其涵义是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C.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D.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ABD)

25 2010年6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共同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这是两会从2008年6月重启协商机制、先后签署12项协议后,经过半年时间5次平等协商,最终形成默契、积累互信的重要成果。这个几乎涉及经济活动方方面面的ECFA

A.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B.有利于加强两岸的政治互信

C.有利于台湾经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发展空间

D.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台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ACD)

26.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有

A.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实践的结合

D.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ABD)

2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

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D.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ABD) 28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

A.是敌后抗战的最好政权形式

B.抗日民主政府在下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

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l/3

C.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有利于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是以工人、农民为主,包括小资产阶级在内的工农民主政权(ABC) 29.1977年5月10日,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其原因在于

A.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相对的

B.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那回事情

C.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

D.真理是绝对的(ABC) 30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要坚持公平正义。下列关于公平正义观念表述正确的是A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程序公正比实体公正更重要

B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是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

C.从法律公正的山滴看,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从法律运行的环节看,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BCD) 31.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

质基础。社会经济权除了财产权之外,还包括

A劳动权B休息权C.人身自由权D物质帮助权(ABD) 32 2012年6月16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首次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27日,“蚊龙”号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创下了中国下潜深度最大的记录。这些成就

A.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步骤

B.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C.表明我国已经从太空大国和海洋大国变成天空强国和海洋强国

D.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BD)

33.上海合作组织之所以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于其探索并走出了一条新型区域合作之路,顺

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与成员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愿望相适应,创立了以“上海精神”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新合作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其中新合作观就是指

A.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的理念,坚持结伴不结盟

B.在涉及成员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加强磋商和沟通,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与

配合

C.坚定维护成员国土权、安全、发展利益

D.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兼容并蓄(AB)

三、分析题:(34~38小题,第34小题12分.第35、36、38小题每题10分,第37小题8

分,共50分)要求结舍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4(1.)

材料1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新坦福太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这样说道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让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Reed大学在那时提供也许是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术字。因为我退学了不必去上正规的课程,所以我决定去参加这个课程,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我学到了san serif和serif字体,我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白间距还有怎么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那种美好、历史感和艺术精妙,是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我发现那实在是太迷人了。

当时看起来这些东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当我们在设计

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就不是那样了。我把当时我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我当时没有退学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这个我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MaC 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因为windows只是照抄MaC,所以现在个人电脑才能有现在这么美妙的字型。

摘自环球网

材料2

在阿里巴巴和淘宝网CEO马云眼里,做企业有生意凡、商人和企业家之分生意人是完全的利益驱动者,

为了钱他可以什么都做;商人“重利轻离别”.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是带着使命感要完成某种社会价值的。“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的只是钱,就永远不会成功,就永远不能成为企业家。只有当一个人想着去帮助别人.去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时候,才能真正成功。阿里巴巴和淘宝的目标不是赚钱.而是让我们的客户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够从阿里巴巴从淘宝赚到钱。”

马云表示:“全球化要有全球化的心去帮助当地的企业成功.去给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的生活,带去的东西是独特的才是全球化。中国未来的企业的发展全球化可能是蚂蚁雄兵,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形成是以中小型企业带队.在世界各地悄悄进村,打击目标,迅速占领全球市场。”

在马云的创业历程中.“2002年是阿里巴巴最痛苦的一年,当时,公司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活着’,但最后阿里巴巴挺了下来,很多人都知道我的座右钻就是永不放弃。”关于企业家素质,马云表示.”干任何事情必须有激情.没有激情什么事情也干不好。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的一条就是激情。有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说的就是这个。”

摘自《财富》

请回答:

(1)乔布斯的“直觉和好奇心”以及马云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对我们认识事物有什么

启示?

(2)结合材料,谈谈理论创新和蛮践创新的重要意义。

(3)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乔布斯和马云的成功对于我们实践活动的启示。

答案要点:

(1)第一,认识过程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着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第二,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第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②诱导作用:③激发作用。第四,乔布斯“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一方面指出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事物中的重大作用,但同时也对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有所夸大。

马云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虽然也强调了非理性因素的动力和激发作用,但也过于夸大了其作用。第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2)第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第二,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第三,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3)第一,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客观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第二,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第三,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第四,乔布斯的创新活动,正是遵循了实践基础上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因此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马云的创业观念重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发展做贡献,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尺度则一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功。

34(2).材料1

现代管理学之父被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更强的人.我们的公司就能成为巨人公司。”英国管理学家特雷默也说过:“最好能将人才的缺点也能利用起来!”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摘编自环球网

刘邦的知人善任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汉高祖用萧何治财政,用张良、陈平出良谋,用韩信征天下,部下的优点,都能被汉高祖挖掘出来。这是汉高祖用人成功的最大一个原因。韩信曾经对汉高祖刘邦说:“臣所将兵”,“臣将兵,多多益善”.而“大王能将将”。刘邦之所以能“将将”,就在于其能知人善任。人各有长短处.用人当取其长,舍其短。萧何能“镇国家扶百姓,结馈饷·不绝粮道”;张良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韩信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用其“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这些人的才能刘邦都能认识到,并且能根据各人的优点,委以重任。内政变于萧何,刘邦不干涉;军事托付给韩信,刘邦信之任之;谋略由张起、陈平来定.刘邦言听计从,他只要求自己在托局上把握好,至于细节问题,部交给臣下去做。

正因为此,刘邦能成就一番伟业。

摘自中人网材料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方、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请回答:

(1)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材料1中西方管理学者和刘邦的用人之道。

(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分析如何“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坚持全面的矛盾分析法.对事物作全面的分析。对待人才也是这样,我们既要看到一个人的缺点,又要看到其优点。“雇用比我们自己更强的人”和“将人才的缺点也能利用起来”的观点就是看到了人的优缺点两个方面一并善于利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既要坚持全面的看问题,还要明确矛盾是具有特殊性的,就是要看到不同事物、不同人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每一个具体矛盾中还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所以对待人才,既要看到其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同时还要明确他擅长于哪方面,看清主流,做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刘邦在对待萧何、张良、韩信的用人策略上,就是抓住了每个人的优势.做到了知人善任、用人所长、避其所短,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唯物史观主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并不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材料强调的人才战略.就是要具体分析对待个人及其发挥的应有作用,促使每一个人创造自己的历史。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可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起着特殊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只有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意愿的优秀人才才能对社会进步、国家强大发挥积极作用。

35(1)材料1

发展,往往来自对时代的回压.源于对矛盾的解决。城乡差距是当下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最大表现。在现代化征程上跋涉,瘸着腿走不好.更走不远。

“虽然GDP的增长、财政的增加,大部分都不来自农业.但农业不稳固、农村不发展、农民过不好,其他都是沙滩上的高楼,缺乏坚实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协调发展,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需要总搅全局的智慧。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中央连续出台9个“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十年孜孜以求求,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基础上,

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神来之笔”,为统筹城乡发展定位架构。

从“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到“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再是“以农言农”.不再是“工业优先、城市偏向”.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思想新理念,引领开启统筹城乡发展新纪元。

从彻底取消农业税到实行农业“四补贴”.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到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强农惠农富农,多予少取放活.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新政策新举措,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战略。但它绝非“削峰填谷”,而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并非城市对农村的单向度援助和帮扶.而是基于差异互补的共赢。

重庆市在统筹城,改革实验中打破城乡界限.让城市和农村资源双向流动.城乡优势在互动中实现互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如今工农城乡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对“三农”的拉动日益明显。这十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农业形势、农村发展对工业和城市的支撑日益突出。这十年,我国社会结构迎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粮食连年稳定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为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2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摘自《十八大报告》请回答:

(1)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神来之笔”.为统筹城乡发展定位架构。这些“神来之笔”包括哪些?

(2)如何理解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绝非“削蜂填谷”.而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

(3)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互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4)如何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答案要点:

(1)近10年来,我们陆续实行了取消农业税、建立粮食生产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制度,农民人均纯收人从2∞3年的2622元提高到去年的6977元,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政变了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率先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孩子不再交学杂费,而且享受由政府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还得到生话补助。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学费,涉农专业对所有学生免学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基本实现对农村人口的全覆盖。农村扶贫开发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贫困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我们又大幅度提高了扶贫标准,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这些“神来之笔”为城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而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而“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业反哺农业,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进人“黄金期”,粮食难产实现“八连增”,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工业反哺农业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3)①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②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③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④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5(2).材料1

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

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徽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夸.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摘自温家宝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2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摘自《十八大报告》请回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3)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深化计划、财政、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了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抑制通货膨胀,基本形成了开放条件下较为稳健的宏观调控体系。在长期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有效解决了投资过热、通货紧缩、金融秩序混乱、货币过量发行、物价涨幅过高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多次大起

大落的状况,保持了持续较快稳定增跃。

(3)①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②耍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③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④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⑤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

36(1)材料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太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

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

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摘自《十八大报告》请回答:

试述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完成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作出的贡献。

答案要点:

(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丰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4)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2)材料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

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争取民族独正、人

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

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走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摘自《人民日报》材料2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班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口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自习近平在十八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请回答:

(1)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这地斗争和探索有哪些?其成功和失败在哪里?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做出了哪些努力才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答案要点:

(1)这些斗争和探索主要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但是最终失败了,根本原固是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但是因为洋务运动的封建性,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并害怕人民群众,所以维新运动最终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根本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分不清敌友。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7(1)材料1

“正能量”成为今年国人语言舞台的主角或者语言生活的焦点,恐怕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你只要百度一下“正能量”这个词汇,就能立马弹出2080万个相关结果,足见其广为流行的程度。为什么一个原本的科技名词,一旦被延伸赋予“一切子人向上和希望、健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睛”的时候.就能成为大众的情人,为人们津津乐道爱不释口?诚然.“正能量”的瞬间爆发.可能源自数十位中国草根火炬手远渡重洋,在大西洋彼岸参与伦敦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他们中有凭借卖羊肉串的微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先后捐赠20多万元的阿里本江·哈力克;有因两次心脏停跳而被下了死亡通知书.但凭借顽强毅力击败病魔,24岁时成为交通系统最年轻的劳模,还多次配合公安机关破案.且面对失主重金酬谢一次次婉言谢绝的陶崇文。公众认为.这些火炬手身上所绽放出来的“正能量”价值,能够促使社会风

气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行,并能为每个人带来好运。于是一句名为“点燃正能量”的励志口号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成为2012年互联网最大规模的“事件”。几乎与此同时,在北京一场60多年未见的大雨抢险中。10万参与救援、排水的干部群众和无数爱心志愿者、交通参与者乃至普通市民所体现出的精神力量,也把“正能量”推向极致。

摘自新华网材料2

来自新疆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是“感动中国”2011年度获奖者,也是今年伦敦奥运会的中国火炬手。阿里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卖烤羊肉串.有人帮他算过一笔账,过去十年阿里木大概卖了至少三十多万串羊肉串,然而他把其中的十多万元钱捐了出去,先后救助了一百多个贫困的孩子。

现在.阿里木又成立了阿里木慈善基金,并号召更多人捐助失学儿童。在被选为伦敦奥运火炬手后,阿里木表示,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继续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

摘自新华网请回答:

(1)从“正能量”成为焦点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

(2)阿里木、陶崇文和北京大雨抢险中的爱心志愿者和普通市民所体现出的“正能量”

有哪些?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答案要点: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促进我国思想道德建设所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弱点,这些弱点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有阻碍作用。虽然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国道德的发展进步,在总体上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向的,而这些“正能量”正是道德进步的体现。

(2)阿里木、陶祟文和北京大雨抢险中的爱心志愿者和普通市民所体现出的“正能量”有:①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在为社会为他人多做贡献的过程中,在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人生的个人价值。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有利于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道德观,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③在实践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

(3)①在思想上提高觉悟.在行动上加大力度,加强道德建设,要做实功不要虚名,要日积月累而不能急功近利。②让法制建设成为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道德的后盾在法律.道德的底线在法律。使法律和德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是加强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③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37(2)材料l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的要求就越高。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摘自人民网材料2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因此,这项实施细则也被民间称之为“禁烟令”。然而,这“禁烟令”却并没有达到“令行禁止”效

果.在北京被调查的51家中式餐厅中,仅有10家餐厅“遵令而行”,实施了全面禁烟,25家餐厅却把这“令”当成了一张废纸,甚至连象征性的禁烟标志也没有一个,还有16家则对禁烟令来了个“半推半就”式应付,只在部分区域实施了禁烟。

摘自新华网材料3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日前通报。自去年3月1日公共场所控烟以来,共对48家控烟“问题”单位开出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控烟罚单,对6名违规吸烟的个人各处以50元至100元不等的罚款,罚款总额达12.06万元,处以警告并责令整改的单位6768家(次)。

另外,有关部门还对85名在运营出租车内违规吸烟的驾驶员分别处以50元至200元不等的罚款.控烟罚款总额为8600元。

摘自新华网请回答:

(1)“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针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应该如何来规范?

答案要点: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从道德角度讲,加大公共场所禁烟宣传力度,引导全民自觉参与到监督、约束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中去.同时也要加强对烟民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在公共场所吸烟是不文明的行为,并能自觉执行这一规范。从法律角度来讲,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公共场所禁烟表面上看是法律领域的事情,但更是一场“道德革命”,只有加强在道德领域的教育和宣传,才能加强公民的自觉性。

38(1)材料l

中共十八大11月8日在京召开,2309名代表和特约代表出席大会,而参与采访和报道这次大会的中外记者人数则达到了2700多人。

十八大新闻中心主任翟惠生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次参与报道大会的记者人数超过了代表的人数,这在党代会历史应该还是第一次。”

中共十八大新闻发言人蔡名照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目前报名采访十八大的注册记者共有2732位,比十七大时增加了约40%。报名采访十八大的境外记者人数较十七大有较大幅度增长。

据了解,大会采取多项措施向中外媒体开放,记者不仅可以报道十八托的开幕式.还可以参加闭幕式报道、现场旁听代表团审议。同时,大会新闻中心还举行多场记者招待会、集体采访、外出集体采访,记者可以申请代表个别接受采访。

摘编自人民网材料2

美国总统大选第三次辩论将于10月22日举行,《中国崛起》将成为其中一大主题。总统大选专题辩论“中国崛起”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中美关系上的头一回。

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大选演说以强调反共为主.多提苏联而很少提中国。70年代,美军胶着于越南战场开始视中国为亚洲共产主义代表,大选演说中,则兼提中苏。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新局面,于是八九十年代的竞选演说中,中国问题可自成一个段落了。成为辩论主题,是这次才有的。

“中国的崛起”成美国大选辩论重要议题十分引人瞩目。不过其实中国议题在美国大选中从不缺席。10月16日第二场辩论,奥巴马与罗姆尼在就内政问题的互相批评中,“中国”一词就出现了22次之多。

摘自新华网材料3

在过去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北京和华盛顿吸引了全球媒体的视线。中美领导人的换届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中美关系下一步会如何走,正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为什么中美关系的全球意义会如此显著,这是因为在当前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中美合作与协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中美两国正步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期。

未来的中美关系肯定还会有不少问题.还会有磕磕绊绊。但是,强化大局意识,双方就能够在寻找和维护最大共同利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任何有损基础、破坏框架的政策不仅损害中美关系和两国的共同利益.也不利于一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有问题,有麻烦.并不可怕,只要加强合作,不断扩大合作共赢的空间,就一定会创造更多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机会。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问题越是复杂尖锐越是需要努力推进合作。“设防”、“围堵”是短视之举,只会让麻烦变太、裂痕加深、互信减弱。

解决问题需要耐心与信心.需要着眼合作的勇气与胆识。建设好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要镜鉴历史,登高望远,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摘自《人民日报》请回答:

(1)如何理解“参与报道大会的记者人数首次超过了代表的人数”。且境外记者人数大幅度增长?

(2)如何理解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的主题是“中国崛起”?

(3)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如何构筑中美之间的这一关系?

答案要点:

(1)参与报道十八大的记者人数超过了参加十八大代表的人数,且境外记者人数的大幅度增长说明“十八大”不仅仅属于中国的,而且也是属于世界的。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说明“十八大”不仅仅是中国的“主题词”,也是世界的中心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亚洲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新兴经济体的火车头,中国的声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世界的声音。

(2)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第三次辩论,主题是“大国崛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说明中国对美国来讲越来越重要,中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美关系是当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第二,中国的发展使得美国有了某种程度的担忧,害怕中国的强大会对美国的世界秩序造成一定的威胁。

(3)新型大国关系是指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相互信任。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平等互谅。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积极行动。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厚植友谊。

38(2)材料l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一个小贩的自焚引发了一场“蝴蝶效应”.其不仅导致该国执政23年的拳·阿里下台,更在整个西亚、北非地区激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被卷入其中.若干执政几十年的强人政权被推翻.而且这场动荡至今未完全“尘埃落定”。

在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阿拉伯动荡潮”之后。中东政治生态面目全非:囊尼斯、埃及、也门、利比亚等国已经“改朝换代”。叙别亚巴沙尔政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而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君主国则暂时安然无恙。在发生政局剧变的国家中.动荡烈度和强度也不尽相同:埃厦、宪尼斯等国政权交替以来出现重大流血事件;而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国的改朝换代,则演变成动用重武器对抗的全面武装冲突.凸显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丛林政治本色。

尤其是2011年3月北约发动的利比亚战争.标志着中东政治抗争开始变味,进入到西方武力干预、强行塑造地区格局的新阶段。表面上看.这场战争得到联合国授权,实际上既忽视了1973号决议关于发挥区域组织的精神,也超越了联合国1973号决议只授权建立“禁飞区”的规定。北约自称是为“防止出现人道主

义灾难”,但利比亚战前.国内冲突伤亡不过数百人.且局势已基本平息,而西方的狂轰滥炸及战端扩大,导致利比亚3万多人死亡,5万多人受伤,大量基本设施被破坏。因此它本质土是场非正义战争。利比亚国内矛盾本来远没到需要改朝换代的程度.但西方武力干预强行改变该国原有政治进程。使利比亚由一个生活水平居非洲第一的稳定富足国家陷入一片混乱,“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政局很可能成为西方的附庸和挺进非洲的桥头堡。

摘自人民网材料2

9月11日对美国来说.注定是个黑色的日子.在11年后的这一天,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班加西的反美抗议中遇袭身亡。而在此之前,埃及驻美使馆也爆发了抗议活动,反美情绪在整个伊斯兰世界里迅速蔓延。

如果说,引爆整个伊斯兰世界愤怒的导火索.只是一部有亵渎伊斯兰先知之嫌的电影,属于偶然事件。但我们透过表层事件看到.这种愤怒情绪并不孤立,仇恨的种子,早已深深埋下,埃及和利比亚等国家在经历去年的“民主”变革后,时差国的愤怒有增无减。希拉里在12日的讲话中煽情地自问到:“这(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怎么会发生在一个我们帮助解放的国豪,在一个我们帮助免遭摧毁的城市·”,而回应她的,却是全球反美浪潮的依旧涛声。

摘自人民网请回答:

(1)新干涉主义指什么?在北非西亚等国家的动乱中突出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新干涉主义的特点有哪些,

(2)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怎么会发生在一个美国帮助解放的国家,在一个美国帮助免遭摧毁的城市?

(3)针对阿拉伯世界的动乱,中国的主张有哪些?

答案要点:

(1)新干涉主义,指的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盟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模式。在北非西亚国家的动乱中,西方国家在对这些国家采取了干预行动,但是这种干预行动和以前的干涉主义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以联合国的名义发动战争;第二,全力扶植反政府力量;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配合军事打击;第四.直接插手利比亚“后卡扎菲时代”的政治安排;第五,英法同盟发挥了实质性的主力作用。

(2)阿拉伯世界反美浪潮的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影片炮制者狭隘的宗教与种族主义偏见造成了阿拉伯国家人民强烈不满。但其爆发的根本原因则是美国中东政策背离这一地区人民的利益诉求,失去了人心。美国奉行的新干涉主义的基础包括两个内容,人权高于主权和推行普适价值观。美国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不尊重别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尊重甚至诋毁阿拉伯世界的文明和传统文化.这一行径必将遭到阿拉伯世界的反对,

(3)中国的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心得到尊重.任何国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对其进行侵犯和破坏。中国主张国内各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议和冲突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一直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借口维护其所谓的民主、人权任意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疑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破坏了世界和平与稳定。其在西亚北非动荡中的种种行径表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一步加强,对世界的影响力仍在继续,弱小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更加难以保障。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1 / 13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15% B.75% C.100% D.125%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B.多放平衡,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31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3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 ) A.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 B.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C.不断发生量变的过程 D.波浪式发展的过程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2题: 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这表明( )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4题: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5题: 毛泽东完整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代表作是( ) A.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1940年《〈共产党人〉发刊词》 C.1945年《论联合政府》 D.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6题: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中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但是,把上述思想作为中国革命道路正式确立下来的文章是( ) A.1938年《论新阶段》 B.1938年11月《战争和战略问题》 C.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 D.1945年《论联合政府》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所以实行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原因在于(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我国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 B.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C.一边改造一边就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一搞工业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能完善成熟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单选题

2013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单选题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普遍状态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 【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

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D 【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 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答案】C

考研政治各科最后点题 马哲原理

政治:考研政治各科最后点题 马哲原理 2007年01月17日 16:03 来源:百灵教育 复习提要 【重点考点所在】重点是第三、四、五、六章,尤其是前三者。它们本身是该学科的重点难点内容;历年试题,尤其是辨析题和分析题这类主观大题也主要集中在这几章,这就更证明了它们应该成为复习重点。其他各章主要考到选择题,其中某些知识点和原理有出到大题的可能性。 『出题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出题特点有:①题干部分常用历史典故、科学事例、社会现实事例来命制,考察考生对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但一般而言,不直接涉及现阶段的方针政策事例,相对而言与社会现实保持一定距离;②只要把握好考点,选择题和分析题都可以在相对脱离题干和材料的情况下解题。选择题多数只要是选项正确的就考虑选。分析题更侧重于要求答出较完整的原理。 『06年、07年分析题出题特点』06年所有分析题的出题特点是:问到两个以上的问题,考察到两个以上的跨章节考点。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考察方向。07年很有可能沿用这种出题特点。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唯物史观的意义(选择题) 【96年理科第11题,97年文理科第11题】 第二章 唯物论 1、物质与运动、时空的不可分割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选择题) 【96年第1 题:“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表明惠能的观点是。06年第1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2、实践的定义、特点、形式等(选择题)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多年考到的选择题) 【02年文科第1题,理科第1题,03年第2题,04年第2题,05年第34题】 4、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非常可能的选择题) 【99年文科第2题,00年理科第1题,01年文科第2题,理科第3题,02年文科第16题,理科第17题,05年第1题: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其哲学上的含义是】 第三章 辩证法

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四)答案解析

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四)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的理解和运用。唯物主义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的路线,唯心主义则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自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心静自然凉"明显夸大了人的内心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2.【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只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因此,本题的选项C是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因果关系。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因此首先排除C项。地表干燥与沙尘暴是因果联系,是先有地表干燥才有沙尘暴,沙尘暴不会转化为地表干燥,两者不可能相互转化,故而B项也被排除。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有很多,题干提到了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地表干燥、土质疏松、大风等部分原因,至于其他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这表明产生沙尘暴这个结果的原因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以D项不正确,而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 4.【答案】C 【解析】产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5.【答案】D 【解析】题干主要是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便提上日程。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 6.【答案】C 【解析】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所以选项C为正确答案,A、B、D选项应排除。 7.【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来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里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就是指的各种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并不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性。

2020考研政治参考书选择推荐

2020考研政治参考书选择推荐 考研政治的参考书籍众多,比较好的、性价比比较高的有以下几本: 1.红宝书(官方出版,最全面权威,命题依据。) 2.命题人1000题(前命题人肖秀荣老师的经典之作,与考研真题相似度高,解析详细,正版书籍赠送选择题重点题目解题技巧。) 3.风中劲草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草根考研大神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历年考研政治大题对大纲解析进行浓缩后形成的一本重点突出、适合背诵的书,200页左右。) 5.肖秀荣的命题人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四套卷(八套卷考前一个月出版,结合着时政热点对分析题做了预测,适合从强化转向冲刺阶段的测试之用和分析题重点预测和初步背诵;终极预测四套卷的名气就不用说了吧。) 另外,蒋中挺老师的书不错,尤其是绝对考场最后预测五套卷,预测的也挺准。以上基本书如果能做到大港解析三遍以上,核心考点不错五遍以上,1000题三遍以上,并且分析题复习到位的话,及格一点问题都没有,冲刺高分也有很大可能,关键取决于你的决心和耐心。 红宝书(以下大纲解析同指)的重要性 许多复习考研政治的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红宝书的替代品,比如序列一。这样做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红宝书固然字数众多,晦涩难懂,但是毕竟由教育部主编,将近40大洋,这么高的代价自然是有其价值的。 1.便是最权威的命题依据。对教育部主编的考试大纲最为权威的解读和论述便是与考试大纲师出同门的大纲解析,因而作为命题依据的大纲最为权威的论述便是大纲解析。

2.最为权威的真题答案出处。既然大纲解析是最权威的命题依据,那么最权威的答案出处自然也就是大纲解析了。 3.知识点最全面。字数众多的一个好处就是知识点覆盖面广泛。 参考书选择的几点建议 1.适当参考经验分享帖子中所列书目,但不要盲从,一定要切合自身各方面实际综合考虑。 2.不能确定买哪一本时,花点时间到网上的各考研论坛里转转,到置顶帖里下载自己纠结的几本书的电子版,花点时间比对一下再 做决定。 3.书在精而不在多,选择基本经典教材多研读几遍远远强于什么都买的走马观花式的复习思路。 关于考研政治复习计划的制定和阶段性任务 哲学上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用在考研政治复习上,也是恰当的。 关于复习计划制定的几个考量点 1.自身性格。自己是那种做事很守时,每件事都能按时完成还是偶尔有拖沓,不一定能按时完成任务的类型。 2.复习时间的长短。复习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复习时间的充裕度,以及附带的心态的变化。 3.复习效率的高低。复习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复习政治通常所需花费的时间,因此也是考量的重要因素。 4.有无报辅导班。报辅导班的话,通常就无需考虑这部分,跟着辅导班进度走就可以。毕竟考研政治的复习已被各辅导机构开发的 很成熟了。 考研政治的复习和英语一样,一般都要经历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模拟三个阶段,因此复习计划也要相应的分为三个阶段。

2020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5)

2020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个说法在哲学上的意义是( )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能够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能够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动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实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 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理解的规律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3.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C。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4.在科学理解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这里称之为“超前反映”的意思主要是指( ) A。意识活动的对象性 B。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C。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D。意识活动的自控性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反映。具体来说,物质和意 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和意识之间存有质的区别:物质是客观实在, 意识是主观存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物质和意识也存有密 切的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与物质具 有同一性,意识能够达到对物质的准确反映;通过实践,物质能够变成 精神,精神能够变成物,即二者能够相互转化。 “富口袋”指创造物质财富;“富脑袋”指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 知识、技术和党的方针政策等。“富脑袋”对创造物质财富具有重要 的指导作用。所以“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体现了精神对物质能动的 反作用,说明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所以,选项B准确。选 项AD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理背道而驰,属于唯心 主义观点。选项C混淆了物质和精神的本质区别,也夸大了精神的作用,故排除。所以,本题准确答案是选项B。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性。但是,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 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 社会规律中,既存有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有着主观制约客观的 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能够以完全相同的 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 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理解社会规律比理解

2013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读(最终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TTYfEF7HgZ A.运动的普遍状态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 【解读】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TTYfEF7HgZ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TTYfEF7HgZ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D 【解读】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 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TTYfEF7HgZ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TTYfEF7HgZ 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TTYfEF7HgZ 【答案】C 【解读】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对于二者都是一样的,C为正确答案。TTYfEF7HgZ

201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的前提是() A.事物之间的区别 B.事物的相互过渡 C.事物的相互依存D.事物的相互转化 3.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这种情况主要说明,联系是() A.客观的 B.普遍的 C.复杂多样的 D.关系范畴 4.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A.联系B.发展 C.矛盾D.质变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肯定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依照唯物辩证法,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和运

动、变化、发展之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其中,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在本题中,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新旧事物之间转换的意思,体现了发展的实质的哲理。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最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会有以名人名言或诗句命制的题目,很多考生一见到这样的题目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解题头绪。其实,答这类题的时候并不要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通常可以通过找关键词和核心词的方法,快速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含义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如果世界上的`事物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没有相对的界限,那么,它们将是一团混沌,也就没有任何联系可言了。承认事物相互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决不能否认事物相互之间的联系,否认它们的相互过渡和转化。如果说,只承认事物的相互区别和界限而不承认事物的联系和转化,就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单选: 马原单选 1.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 A. 运动的普遍状态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衡量尺度 D. 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2.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A. 因果联系 B. 必然联系 C. 主观联系 D. 本质联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联系。 该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 3.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 A. 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 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 C. 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 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商品二因素。 该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对于二者都是一样的,C为正确答案。 4.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25万元,假定其资本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 100% B. 75% C. 50% D.12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剩余价值率。 该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m,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是

最新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的前提是( ) A.事物之间的区别 B.事物的相互过渡 C.事物的相互依存 D.事物的相互转化 3.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这种情况主要说明,联系是( ) A.客观的 B.普遍的 C.复杂多样的 D.关系范畴 4.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 A.联系 B.发展 C.矛盾 D.质变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肯定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依照唯物辩证法,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其中,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在本题中,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新旧事物之间转换的意思,体现了发展的实质的哲理。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最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会有以名人名言或诗句命制的题目,很多考生一见到这样的题目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解题头绪。其实,答这类题的时候并不要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通常可以通过找关键词和核心词的方法,快速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含义 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如果世界上的事物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没有相对的界限,那么,它们将是一团混沌,也就没有任何联系可言了。承认事物相互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决不能

2017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冲刺8套卷第三套分析题

34.(1)商贩和城管的换位体验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换位体验反映了对立面的同一,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如何理解城管执法必须讲究智慧、讲究变通?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城管执法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要讲究智慧、讲究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创新意识,从实践中汲取智慧。 35.(1)如何理解“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其主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加大投入,加强人才、专利、标准等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 (2)如何理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所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3)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努力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 第二,力争在重大项目、重大方向率先突破,积极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第三,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变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36.(1)指出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并说明它为什么能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阐述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重要作用及大革命的意义。

2005年考研政治最后冲刺成功十二套卷(一)

2005年考研政治最后冲刺成功十二套卷(一) 第一部分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一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 年的血战。” 这是 A. 唯心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夸大偶然性的观点 D. 夸大必然性的观点 2.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3. 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A. 信息的产生过程 B. 信息的传播过程 C. 信息的反馈过程 D. 信息的接收和保留过程 4. 超额利润是 A. 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B. 商品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 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的差额 D. 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5.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一般以 A. 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扩大再生产为前提

C. 简单再生产为前提 D. 资本周转速度加快为前提 6. 毛泽东强调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中共六大 D. 遵义会议 7.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 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使用“统一战线”概念的是 A. 毛泽东 B. 瞿秋白 C. 蔡和森 D. 邓中夏 9.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完全建成和完全巩固所需要的首要条件是 A.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 不断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D. 有效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0. 被称为是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的新中国农村第三次重大改革是指 A. 农村税费改革 B.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D. 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11.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由 A. 党的十五大首先提出 B. 党的十二大首先提出 C. 党的十三大首先提出 D. 党的十四大首先提出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主观题答案解析

34题:(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4分) 答案:(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两事例体现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认识对实践能动的反作用(或指导作用)1、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着实践的进行,使实践具有了自觉的能动性。人的实践是一个主动改造对象的能动过程,而要能够主动有效地改造对象,就必须首先对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有所认识。正是理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赋予实践以自觉的能动性。2、通过已有认识确定人实际的需要对实践过程起着导向作用。同动物单纯的生理需要不同,人的需要是一种被理解的自觉的需要。通过对人实际需要的自觉认识,正确制定实践目标使实践具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避免了实践过程的盲目性和单纯经验的狭隘性。3、认识对实践的可行性论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浪费。实践是人同对象的一种客观的物质交流过程,也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运用过程,只有通过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而对实践的可行性作出必要的论证,才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取得成功。4、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深入认识和理论创新而不断调整实践过程,从而引导实践向纵深发展。实践所能达到的程度与人对对象的认识程度是一致的,只有不断加深对对象的认识才可能不断加深对对象的改造。认识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和发展认识,而不断发展的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不断进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统一起来。5、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两面性。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有可能导致实践失败。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自己的设计"向"改变生活"的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实践在认识指导下进行,要把源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实现认识飞跃到实践的决定性环节。所以"设计"一定是为了改变生活,也一定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 35、(1)后陈村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证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2)第一个村监会的建立对推动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启示? 答案:(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政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2)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的主要内容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制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36、(1)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分)(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分) 答案:(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2018考研政治绝对考场最后五套卷.lnk

2018考研政治绝对考场最后五套卷 卷一: 34.(1)材料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哪些原理。 答:其一,体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 各个侧面及其本质暴露都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 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制 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通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材料一恰好说明了人们 对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其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 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从客观 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 性。材料中的产品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未能通过验收,专家组现场测产,都体现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2)在失败的成果里蕴含了成功的种子体现了什么样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充满着矛盾,而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着的统一,即他们是相互对立的,但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成功与失败的就是这样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失败就无所谓成功。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同样成功之后的骄傲也会转化为失败。在失败的果实蕴含着成功的种子。 (3)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屠呦呦团队是如何让古老的中医药建立新功再创辉煌。 答: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创新。创新推动人类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既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成果。 35 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新时代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文化自信。答: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当前,与我国经济是发展水平相比,文化相对落后,文化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很 不相称。与一些文化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清醒认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013年考研政治分析题重点总结

文章来源:万学海文 1.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和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实际上是否定道德的历史和发展。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虚无论”只承认中国传统道德的个别性和特殊性,而否定其一般性和普遍性,实际上割断了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请回答: (1)如何评价材料中提到的两种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观点?(5分) (2)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有什么特性?我们对其应持的态度是什么?(5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2012,皮鞋很忙……这是目前网上热传的段子,它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有些淡淡的悲凉。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 摘自凤凰网2012年6月8日 材料2 “2011年,侦破食品安全类犯罪案件5200余起,抓获涉案人员7000余人,28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缓。”这一食品安全整治的“战绩”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在对“整治风暴”拍手称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食品安全问题多发频发的担忧,对保卫餐桌更加强烈的期待。 摘自《辨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和材料2,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不利因素。(4分)

2013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完整版)

2013考研政治参考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1、C.运动的衡量尺度 2、D.本质联系 3、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4、D.125% 5、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A 社会效益 7、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8、A.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9、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10、D.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1、B.诚实守信 12、C.改革创新 13、B.社会价值 14、C.司法调解 15、C.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16、D.以和平方式调解或解决国际争端或局势 二、多项选择题 17、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18、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社会X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9、A.资本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值 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0、A.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B.职工终身雇佣制度 D.职工持股制度 21、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C.改革有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 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22、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C. 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D.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3、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C.独立自主自办教会 D.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24、A.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区域间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C.不同区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 25、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