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系_淋巴系细胞

髓系_淋巴系细胞
髓系_淋巴系细胞

1.造血细胞: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广义地分为髓系和淋系两大类。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分化和发育为系定向髓系祖细胞(如CFU-GM,CFU-E,CFU-MK),髓系祖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发育为形态上可识别的髓系细胞(myeloid cells)。髓系在广义上包括粒系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和单核系细胞,是狭义的造血细胞,而把淋巴系细胞视为非造血细胞(见后)。应该指出,“myeloid cells”这个名词有两个不同含义:一个是指由髓系前阶段幼稚细胞分化的所有髓细胞;另一个含义是指粒系细胞,但常用的粒:红比例(myeloid:erythroid ratio)只表示粒、红系细胞增减情况,正常骨髓粒:红比例为1.5-3:1。

⑴粒系细胞:在关键性调节因子GM-CSF,G-CSF和IL-3和骨髓微环境作用下在骨小梁旁分化,增殖,发育成熟。成熟的粒细胞逐渐向小梁之间移动,所以,随着粒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组织学上可见越靠近骨小梁的粒细胞越幼稚,形成较窄的2~3层幼稚细胞带,越远离骨小梁越成熟。骨髓标本超微结构也显示未分化幼稚细胞靠近骨小梁(正常早期粒系生成的部位),支持这些的前体细胞来自骨内膜细胞。如出现原始粒细胞丛(3个)或簇(5个)远离骨小梁时,则称之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 )(图3)。(1) 粒系细胞有6个发育阶段,3个系列,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图3 骨髓活检组织小梁之间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视野中央可见 4个原始粒细胞。塑料切片 H-Giemsa-E 400×①原始粒细胞( myeloblast):在组织切片中原始粒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胞浆较少,嗜碱性,无颗粒。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有1~多个核仁,核膜厚,染色质淡染。表达CD34+,CD33+,

CD13+,HLA-DR+。这类细胞数目较少。②早幼粒细胞( promyelocyte ):形态学上基本上与前者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胞浆中出现粉红色细颗粒,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偏位。有核旁空晕及高尔基氏器区,染色质开始聚集,表达CD33+,CD13+,CD15+,CD34-,HLA-DR-。因嗜碱性颗粒溶于水,在切片上不能分辨出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从早幼阶段到成熟阶段,胞核形态变化与嗜中性粒细胞一致,胞浆充满粗大橘黄色的颗粒是其特点。过敏性疾病嗜酸细胞可明显增多,急性与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可见较多早幼嗜酸细胞。③中幼粒细胞(myelocyte)及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随着细胞发育成熟,胞浆嗜中性颗粒明显增多,核仁消失,核分裂停止,染色质逐渐增多,胞核形状由半圆形(中幼粒细胞)发育成肾形。④晚幼粒细胞,胞核比中幼粒小,最后形成杆状(bandform)及分叶核粒细胞(segmented form)释放入外周血或进入组织。

(2)红系细胞:红系细胞造血虽然没有粒系细胞造血那样复杂,但调节过程也是很复杂的,除生长因子(GM-CSF 、IL-3和IL-11)外,主要是红细胞生成素(EPO),它是一种诱导定向的红系祖细胞增殖发育成熟的蛋白质,是由肾细胞对缺氧反应而产生的糖蛋白,对红系祖细胞起着促分裂及生存的作用。EPO受体在原始红细胞上很多,但在成熟红细胞上缺乏。血红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起负反馈调节,使骨髓微环境减少红系细胞生成,红系中最不易识别的幼稚红细胞是原始红细胞,这些幼稚红细胞表达转铁蛋白受体和血型糖蛋白A。LCA和转铁蛋白受体抗原表达随着红细胞成熟而下降,血型蛋白表达仍很高。

只有中幼以上阶段红系细胞有核分裂能力,网织红细胞通过骨髓窦壁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成为成熟红细胞后可存活120天。在体内平衡状态下大约每天产生红细胞3~4×109

个/kg体重。原始红细胞逐步分化为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细胞。最终,核染色质凝聚、固缩排出,形成无核成熟红细胞。骨髓中有核红细胞随年龄变化较大,10%~40%不等。红系细胞有5个发育阶段,在组织切片中各阶段红系细胞的形态特点有:①原始红细

胞( pronormoblast):胞体大而圆,胞浆嗜碱性,核圆形居中,核膜薄,核仁1~3个不等,染色质颗粒不清,核切面呈淡灰蓝色。②早幼红细胞( Basophilic normoblast):胞体圆,核圆,居中。有时核周胞浆可见一圈线状空晕,染色质出现凝集,核染色深浅不一,胞浆

嗜双色。③中幼红细胞( polychromatophilinormoblast):胞体圆,核圆,居中。胞浆

红色,核染色质呈粗块状,龟背样,无核仁。④晚幼红细胞( 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胞体小,胞浆丰富,红色,核浓染,看不清染色质颗粒和结构,无核仁。切

片中不能见到网织红细胞(reticlocyte)。⑤成熟红细胞,胞浆嗜酸性,无核,在切片中见不到网织红细胞。

(3)巨核系细胞:①巨核细胞有两个显著特点与其它系细胞不同: a.过去文献报告认为巨核细胞从原始到成熟阶段一般不伴有丝分裂,而是经核内复制使胞核分叶增

多而无细胞分裂,即胞核倍体数增多,体积增大,核叶增多,胞核数量不增加;但从骨髓

组织学上是常可见巨核细胞核分裂的。 b.最早可在光镜下识别的原始巨核细胞为8倍

体(8N)细胞(而其它系细胞为2N细胞),因此,胞体较其它细胞大,直径约20~40μm,随着巨核细胞发育成熟而倍体数增多。如巨核细胞分化或发育异常,胞核倍体增多或增

多不明显,但胞核不分叶而呈单圆核巨核细胞,包括淋巴样小巨核细胞,也可呈多圆核巨

核细胞。常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前原始巨核细胞(巨核祖细胞)

是一种胞体很小,胞浆少,核圆,染色质细的巨核细胞,在细胞涂片上无形态特征性。除

表达HLA-DR外,这些细胞还表达CD34,CD33,及不同程度表达CD41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在电镜下于核周池及内浆网可测到血小板过氧化酶(PPO)。成熟巨核细胞从窦壁细胞

间隙伸出胞浆突起(伪足),这些伪足脱落形成血小板进入血液循环,巨核细胞也可进入循环。巨核细胞多在窦样结构旁,距骨小梁有一定距离,连续切片显示,在正常骨髓所

有巨核细胞均连续着窦样结构,并将其胞浆突起深入窦内皮细胞间隙,巨核细胞胞浆逐步

脱落形成血小板进入血液循环,巨核细胞就成为“裸巨核”。②巨核细胞的形态:正

常情况下,巨核细胞是骨髓三系细胞中数量最少的,体积是最大的,约占有核细胞的1%。在组织切片中巨核细胞有六种形态。 a.多叶核巨核细胞(multilobated nuclear megakaryocyte):胞体大小悬殊,胞浆丰富,胞核明显扭曲或分叶,无核仁。一般组织切片HE染色不见血小板,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可见血小板形成。 b.多核性巨核细胞(multinuclear megakaryocyte):胞体中等大小,两个以上的圆形核,互不相连,胞浆与染色质形态与单圆核相一致。 c.单圆核巨核细胞(mononuclear megakaryocyte):细胞直径大于20μm,其中又可分为小单圆核,中单圆核和大单圆核巨核细胞。胞体圆形或不规

则形,胞浆较丰富,嗜酸性。核呈圆形,核染色质粗,不见核仁(图4)。这类细胞多见于MDS患者,也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白血病等。 d.小巨核细胞(micromegakaryocyte):胞体直径约在6-20μm大小,其中又可分为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在

涂片上较典型)。呈圆形,胞浆丰富可有突起,嗜碱性或嗜多色性,核染色质粗,丰富,分布均匀,核深染,核仁不明显,核无凹陷或分叶,CD41单抗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这类细

胞在正常骨髓中很少见。主要见于病理状态,尤其是在MDS时具有一定诊断参考价值。小巨核细胞增多是由于巨核细胞分化发育障碍所致。 e.裸核巨核细胞(denuded nuclear megakaryocyte):为衰老退化的巨核细胞。无胞浆,核多固缩,可见扭曲,折叠或分叶核等特点。这类细胞多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骨髓纤维化等。 f.无核巨核细胞:仅见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无细胞核。因在涂片中不易观察到这种现象,故可能是制片时

未切到细胞核所致。图 2-4 单圆核巨核细胞视野中央两个单个圆核巨核细胞,胞浆较

丰富,核呈圆形,无核仁。塑料切片 H-Giemsa-E 染色 400 ×

巨核细胞在电镜下有特征性的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免疫组化示CD41,

CD42(1/4的巨核细胞), CD61(在石蜡切片上也可测到)等抗原阳性。

(4)单核系细胞:单核系细胞与粒系细胞是同一祖细胞分化、发育而成的,其发育过程与粒细胞完全一样,胞体外形也相似,在PCF固定,塑料包埋病理切片中与粒系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胞浆无颗粒,核膜薄,核染色浅。在正常人骨髓中单核细胞数量较少,

无特定的分布位置。①原始单核细胞(monoblast):直径15~22μm,胞体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浅,染色质颗粒细致,均匀分布。核仁明显(1~2个),核膜薄,胞浆丰富弱嗜碱性,无颗粒。正常骨髓不易见到。②幼稚(前)单核细胞(promonocyte):直径15~25μm,圆形或不规则形,核有凹陷或切迹,其它特点与原始单核细胞相似。

③单核细胞(monocyte):直径12~20μm,胞浆丰富淡染,无颗粒,很容易与粒细胞相区别,核圆形者少见,绝大部分呈肾形、凹陷、切迹、扭曲、佛手状、胎儿状、分叶状与肥

胖的杆状,核染色质细,核仁明显,嗜酸性,核膜薄。单核细胞有酸性磷酸酶、过氧化酶、芳香硫酸酶、溶菌酶、非特异性酯酶及氟化钠抑制实验阳性。电镜下有游离核糖体,粗面

内质网,线粒体较多。免疫组化示CD14+ 、CD68+/- 、MAC387+/- 溶菌酶、α-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抗原阳性。

(5) 淋巴系细胞:正常骨髓中淋巴细胞数量是随年龄变化的,幼儿骨髓涂片细胞分类

淋巴细胞约占30%~40%,成人骨髓淋巴细胞较少,约占有核细胞10%~30% ,成熟和幼稚两者兼有,如造血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则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相对增多,甚至

成熟淋巴细胞高达80%以上。不能认为是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成人患者可见在骨小梁之间(非小梁旁)有淋巴细胞集簇、淋巴小结或淋巴滤泡,随着年龄增大,淋巴小结有增多趋势。此时需要与淋巴瘤累及骨髓相鉴别。成熟淋巴细胞,胞体较小,胞浆少,透明,

核圆,染色质稍粗,核膜厚,有或无核仁。淋巴细胞含有酸性磷酸酶和糖原( PAS 染色呈

大颗粒或小珠状阳性)是其特征。T细胞表达CD1、CD38、CD2、CD3、CD4/8、CD5、CD7、CD45RO等,但正常骨髓CD1、CD38是罕见的。B细胞表达CD22、CD19、CD20、CD21、CD23、CD45R及CD79等,但正常骨髓CD19+B细胞是罕见的。病理情况下淋系

和髓系细胞的抗原可出现共表达(coexpression)现象。

(6)浆细胞:浆细胞是淋巴细胞终末分化阶段的细胞,骨穿时多在骨髓小粒内,组织切片中可散在于骨髓细胞之间,亦可与巨噬细胞一起位于毛细血管周围,或沿血管旁排列

(偶尔在骨髓涂片中也可见此现象)。成熟浆细胞胞核偏位,核染色质凝聚呈块,分布在核

膜周边呈车轮状,无核仁,胞浆嗜碱性,近核侧有月牙状淡染空晕区,有时呈晚霞或火焰

状空晕。正常骨髓涂片中浆细胞不到有核细胞的1%,如≥3%、≤10%称浆细胞反应性增多。≥10%就可能是肿瘤性的了(如骨髓瘤等),如见到有核仁的浆细胞也可能是肿瘤性的

浆细胞,如见到核内包函体可能是感染了EB病毒。浆细胞表达CD38,K/L(胞浆阳性),很少表达成熟B细胞抗原。

(7)肥大细胞:在正常骨髓分类中少见,多集中在骨髓小粒中,HE染色切片不能辨认,因其颗粒不着色。在Giemsa染色切片易于识别,胞体呈多角形,胞核呈圆形,椭圆

或杆状,胞浆中含有大量紫红色的嗜碱颗粒,对甲苯胺蓝染色呈异染性(即胞浆颗粒呈紫红色)。它在骨髓腔中的分布不定,近骨内膜处数量较多,并存在于小血管外膜和淋巴小结周围,有时聚集一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疾病等肥大细胞可增多。

2.非造血细胞(1)巨噬细胞:来自单核细胞,无特定分布方式,胞体大,胞浆丰富,淡染,胞核较小,分化成熟。如吞噬异物便成为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因

在不同的部位以及因吞噬不同的物体而具有不同的名称或不同的形态,在骨髓常见吞噬含

铁血黄素(铁染色阳性),吞噬脂类物质胞浆呈泡沫状。巨噬细胞胞浆融合可成为多核巨噬

细胞。如较多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伴有血细胞减少等症状有可能为噬血细胞综合征。(2)脂肪细胞:来自未分化间叶细胞,胞体大,胞浆充满中性脂肪呈透明状,核被脂肪挤向胞膜而呈狭长弧形或无胞核(与切面有关),胞浆苏丹黑染色阳性。无胞膜的脂肪空泡

为脂肪滴而不是脂肪细胞。正常成人骨髓脂肪细胞数量与造血细胞数量约各占一半,如脂

肪细胞增多,造血细胞必然减少,反之亦然。骨髓病理学上以此来评价骨髓增生程度(见后)。(3)纤维母细胞及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又称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cell),来自未分化间叶细胞,胞体中等大,梭形,两端尖,核梭形,有核仁。纤维母细胞发育

为纤维细胞后胞体细长,胞浆嗜酸性两端有分叉,即形成胶原纤维,胞核细杆状,两端尖,无核仁。在胶原纤维形成之前已有网硬蛋白(reticulin)或网状纤维形成,由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构成的组织称纤维组织。骨髓坏死后、骨髓转移瘤、肿瘤或白血病放或

化疗后常引起骨髓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纤维组织增生主要受血小板释放的纤维母细胞刺

激因子及其它多种因子的影响。可用Masson三色染色法显示病理切片中的胶原纤维,呈

绿色。嗜银染色网状纤维呈粗细均匀的黑色发丝状。在骨髓活检病理诊断中常常根据网状

纤维稀疏密度进行分级:一般分为五级或“0~4+”(表1)。大部分正常人骨髓中网状纤维为0~1级,偶而也可有二级者。正常时网状纤维主要集中在血管周围。在评估骨髓中网

状纤维的含量时,上述部位的网状纤维应排除。骨髓纤维化是指骨髓中胶原纤维增多,单

纯网状纤维增多不称骨髓纤维化。为了避免混乱,在临床诊断中笔者习惯根据上述半定量

法区分,,把网状纤维在“+++”以上,并有胶原纤维增生占视野1/3 以上者诊断为骨髓纤维化或纤维化期。

淋巴样祖细胞分化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树突

状细胞。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完整版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 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西南大学《细胞生物学自主实验》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 析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2010级5班 校区编码:北区 姓名:陈建坤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四日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摘要】: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通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初步了解到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与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该实验采用人工离体培养的方法,采集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加有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72±2)恒温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和固定,获得大量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最后经过空气干燥法制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关键字】: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人工离体培养 一.引言: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将人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在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主要根据着丝点位置),对染色体进行分组、排队和配对。这对于探索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探讨动物和植物的起源,以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直到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对染色体本身的细致深入研究才成为可能。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人类G显带核型图谱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952年徐道觉用低渗法使细胞膨胀,使染色体充分分散开来。1956年,Tjio等用秋水仙素使细胞分裂固定在分裂中期,增加了细胞分裂相。之后,有科

髓系_淋巴系细胞

1、造血细胞: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广义地分为髓系与淋系两大类。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分化与发育为系定向髓系祖细胞(如CFU-GM,CFU-E,CFU-MK),髓系祖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发育为形态上可识别的髓系细胞(myeloid cells)。髓系在广义上包括粒系细胞、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与单核系细胞,就是狭义的造血细胞,而把淋巴系细胞视为非造血细胞(见后)。应该指出,“myeloid cells”这个名词有两个不同含义:一个就是指由髓系前阶段幼稚细胞分化的所有髓细胞;另一个含义就是指粒系细胞,但常用的粒:红比例(myeloid:erythroid ratio)只表示粒、红系细胞增减情况,正常骨髓粒:红比例为1、5-3:1。 ⑴粒系细胞:在关键性调节因子GM-CSF,G-CSF与IL-3与骨髓微环境作用下在骨小梁旁分化,增殖,发育成熟。成熟的粒细胞逐渐向小梁之间移动,所以,随着粒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组织学上可见越靠近骨小梁的粒细胞越幼稚,形成较窄的2~3层幼稚细胞带,越远离骨小梁越成熟。骨髓标本超微结构也显示未分化幼稚细胞靠近骨小梁(正常早期粒系生成的部位),支持这些的前体细胞来自骨内膜细胞。如出现原始粒细胞丛(3个)或簇(5个)远离骨小梁时,则称之为“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 )(图3)。(1) 粒系细胞有6个发育阶段,3个系列,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图3 骨髓活检组织小梁之间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视野中央可见 4个原始粒细胞。塑料切片 H-Giemsa-E 400×①原始粒细胞( myeloblast):在组织切片中原始粒细胞胞体中等大小,胞浆较少,嗜碱性,无颗粒。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有1~多个核仁,核膜厚,染色质淡染。表达CD34+,CD33+,CD13+,HLA-DR+。这类细胞数目较少。②早幼粒细胞( promyelocyte ): 形态学上基本上与前者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胞浆中出现粉红色细颗粒,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偏位。有核旁空晕及高尔基氏器区,染色质开始聚集,表达CD33+,CD13+,CD15+,CD34-,HLA-DR-。因嗜碱性颗粒溶于水,在切片上不能分辨出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从早幼阶段到成熟阶段,胞核形态变化与嗜中性粒细胞一致,胞浆充满粗大橘黄色的颗粒就是其特点。过敏性疾病嗜酸细胞可明显增多,急性与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可见较多早幼嗜酸细胞。③中幼粒细胞(myelocyte)及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随着细胞发育成熟,胞浆嗜中性颗粒明显增多,核仁消失,核分裂停止,染色质逐渐增多,胞核形状由半圆形(中幼粒细胞)发育成肾形。 ④晚幼粒细胞,胞核比中幼粒小,最后形成杆状(bandform)及分叶核粒细胞(segmented form)释放入外周血或进入组织。 (2)红系细胞:红系细胞造血虽然没有粒系细胞造血那样复杂,但调节过程也就是很复杂的,除生长因子(GM-CSF 、IL-3与IL-11)外,主要就是红细胞生成素(EPO),它就是一种诱导定向的红系祖细胞增殖发育成熟的蛋白质,就是由肾细胞对缺氧反应而产生的糖蛋白,对红系祖细胞起着促分裂及生存的作用。EPO受体在原始红细胞上很多,但在成熟红细胞上缺乏。血红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起负反馈调节,使骨髓微环境减少红系细胞生成,红系中最不易识别的幼稚红细胞就是原始红细胞,这些幼稚红细胞表达转铁蛋白受体与血型糖蛋白A。LCA与转铁蛋白受体抗原表达随着红细胞成熟而下降,血型蛋白表达仍很高。只有中幼以上阶段红系细胞有核分裂能力,网织红细胞通过骨髓窦壁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成为

常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方案

常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方案 常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方案 1.1惰性(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包括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毛细胞性白血病,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结内和结外粘膜相关性B细胞淋巴病),淋巴滤泡型淋巴瘤1/11级。 蕈样霉菌病/Sezary综合症。 1.1.1烷化剂类单药化疗 苯丁酸氮芥0.08mg~0.12mg/kg,po /d 或0,4~1.0mg,po,d1,28 天循环,环磷酰胺 (50-100mg,po/d;300mg/m2po,1-5d 和曲磷胺*,联合泼尼松同用。 1.1.2嘌呤核苷酸类单药化疗 克拉屈滨(喷司他丁)(通常4mg/m2i.v.每2周一次)或 氟达拉滨(通常25mg/m2i.v.30 分钟滴注,第1至5天) 1.1.3 COP (CVP) 环磷酰胺400mg/m2 i.v.或p.o.第1至5天 泼尼松100mg/m2 p.o. 第1至5天 长春新碱 1.4mg/m2 i.v. 第1天 每3至4周重复 1.1.4 CHOP 见 1.2.1 含阿霉素的治疗较不积极的方案通常并不延长中位生存期。故选为挽救治疗 1.1.5化放疗联合 1-11低度恶性淋巴瘤病灶区主疗联合COP/CHOP/Bleo化疗比单独病灶放疗有较高的完全缓 解率,低复发率和较长生存期。 1.1.6干扰素a 滤泡型淋巴瘤干扰素a联合化疗或诱导疗后支持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和增加生存时间 1.1.7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美罗华) Rituximab 375mg/m2 i.v. 第1 天 每周重复(4疗程) 可作挽救治疗或联用标准方案化疗(如CHOP)

淋巴细胞种类检测的方法和意义

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的标准方法是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目前公认的测定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T 淋巴细胞绝对数目的金标准。它是一种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流式细胞仪是集合了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仪器。随着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流式细胞仪成为日益完善的细胞分析和分选的工具。几乎临床医学各学科都涉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的应用,它已成为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们发现HIV病毒感染者由于CD4+T淋巴细胞的减少而逐渐发展成为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症(AIDS)后,流式细胞术由一种研究性的工具迅速发展成为常规临床诊断不可或缺的技术。在HIV感染者疾病进程观察、抗HIV病毒治疗时机的确定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的监测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绝对数目的变化对临床均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对艾滋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改善艾滋病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已先后从美国BD公司进口了110台流式细胞仪,目前已配备到全国25个省的疾控中心和医院,专门用于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目前国内三级以上医院的临床实验室绝大多数已开展了流式细胞分析工作。 淋巴细胞各亚群百分比的测定 影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因素有季节、昼夜差、某些并发症和皮质醇类药物等,而性别、成人年龄、紧张、生理性应激和妊娠对CD4

细胞数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由于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受变异影响较绝对计数小,故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有时比绝对数对临床更有意义。随着荧光素种类的丰富,可以同时对样本的多种淋巴细胞亚群和亚类进行测定(表10.4)。 1.实验原理 利用荧光技术,在不同的鼠抗人的抗体上标上荧光素,此荧光抗体就同人淋巴细胞表面的CD分子特异性地结合,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合分析软件的自动分析即可得出各亚群细胞的百分比。 2.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低速离心机(可调速;可放置12mm×75mm小管的转子),移液器及涡旋混合器,烧杯,量筒或移液管,可放置12mm×75mm小管的试管架。 PBS溶液:O.22um滤膜过滤。 蒸馏水:0.22um滤膜过滤。 NaClO3:滤纸过滤,清洗时请用蒸馏水10%稀释次氯酸钠,现配现用。 多聚甲醛:贮存液为4%多聚甲醛溶液,pH7.2~7.4,置于2~8℃保存。使用时,用PBS稀释为1%浓度,0.22/um滤膜过滤后使用,2~8℃保存可用一周。 3.实验步骤 1)取出流式试管进行编号。采抗凝血2~3ml(室温放置不超过6h),颠倒混匀,分别取100ul全血加入每支试管中,不要碰到管壁。

淋巴细胞的归巢

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淋巴细胞在中枢淋巴器官发育成熟后,经血流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并在全身和器官、组织以及炎症部位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淋巴细胞归巢(homing)是淋巴细胞迁移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1)淋巴干细胞向中枢淋巴器官的归巢(2)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的归巢;(3)淋巴细胞再循环,即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后静脉进入淋巴循环,以利于免疫细胞接触外来抗原,然后再回到血循环;(4)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的渗出。淋巴细胞是一个不均一的群体,可以分为不同的群或亚群。淋巴细胞归巢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同群或亚群的淋巴细胞在上述移行过程中具有相对的选择性,即某一特定的淋巴细胞群或亚群定向归巢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淋巴细胞归巢过程的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与各组织、器官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一般将淋巴细胞的粘附分子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lymphocyte homing receptor,LHR),而将其对应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分子称为地址素(addressin)。多种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有关(表2-8),但参与不同群或亚群淋巴细胞归巢过程的粘附分子是不同的,成为淋巴细胞选择性归巢的分子基础。 (一)T细胞前体向胸腺的归巢 对于骨髓产生的T细胞前体(Pro-T cell)向胸腺归位的机理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知T细胞祖细胞表达CD44与L-selectin分子,它们可能与T细胞祖细胞的归巢有关。此外,胸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一种被称为EA1的分子,可能起到地址素的作用参与T细胞的归巢过程。最近认为integrin中α6β1、α6β4对T细胞前体的粘附起重要作用。 (二)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的归巢 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的归巢主要有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结、派伊尔小结(Peyre's Patch)及脾脏的选择性归巢等几种不同的途径。

多发性骨髓瘤

第二十章多发性骨髓瘤 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主要侵及骨髓,导致骨质破坏的恶性浆细胞肿瘤。国内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较少,在欧美的发病率为2-4/10万,(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好发于老年人,40岁以下约占2%,男女比例为1.6-3.0:1。 疗效短暂,现有治疗手段难以达到治愈。近年来随着新药出现,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移植后的维持治疗延长了疾病控制和生存,改善了生活质量。 第一节诊断: 一、临床特征: (一)区域性表现: 1.骨痛:呈游走性或间歇性,常由活动引起。病情进展 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其 2.骨骼肿块、病理性骨折:局部肿块多见于胸骨、肋骨、 颅骨、锁骨等扁状骨。病理性骨折多见于胸椎下段和 腰椎上段、肋骨、锁骨等部位。 3.髓外器官受侵:肝、脾、淋巴结多见。 4.

5.神经系统病变。 (二)全身性表现: 1. 2.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合并白细胞 3.反复感染:为本病最主要死亡原因。肺部感染最常 见。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此外化脓性感染、泌尿系 感染、带状疱疹亦可出现。 4. (写症状) 5.淀粉样变:可引起舌肥大、心脏扩大、外周神经病变和皮肤苔藓样变。 二、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的表现: ⑴溶骨性改变, 骨质缺损,如头颅可见典型圆形穿凿样溶骨性改变; ⑵弥漫性骨质疏松; ⑶骨质疏松基础上合并病理性骨折,多见于肋骨、腰椎等; ⑷骨硬化极少见,多为局限性改变。 2. MRI:用于脊髓压迫患者或可疑孤立性骨浆细胞瘤患者的

检查。 3. CT:可发现早期病变,也可用于髓外浆细胞瘤评估。(二)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分类应注意有无浆细胞,若>20%或绝对值>2×109/L即为浆细胞白血病。 2. 血沉:多数增快。 3. 血钙测定:10%~30%患者出现血钙增高。 4. 高尿酸血症: 大量瘤细胞分解引起,肾功能损害时更为显著。 5. 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增高的水平与肿瘤的活动 程度成正比,与疾病的预后、疗效及病情进展有关。6.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球蛋白测定: 蛋白电泳球蛋白区可见窄底高峰的单株Ig(即M蛋白),系因某种Ig呈单株性增高而其它Ig合成受抑,水平低于正常所致。免疫电泳可确定异常Ig的种类和含量,如IgG、IgA、IgD、IgE、IgM 及轻链κ或λ型。偶有双株型或非分泌型。 7.尿本-周蛋白:约90%患者尿浓缩法可查出阳性。 三、多发性骨髓瘤的组织学类型: 浆细胞骨髓瘤 非分泌型骨髓瘤

B细胞淋巴瘤分类

B细胞淋巴瘤分类

这个图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理解这十几个B 细胞淋巴瘤很有帮助。这个图有四层含义,另外根据这张图我还要谈到两个问题。 第一层含义:幼稚的B细胞最初是在骨髓里边,最初是干细胞然后往B细胞分化,是前驱的B 细胞,这个细胞中等大小、有个核仁。这种细胞如果分化成熟以后就迁徙到外周的淋巴组织里,比如:淋巴结、扁桃体等,如果我们用淋巴结做

一个例子,这个大的椭圆形就是一个淋巴结,那么,刚好成熟的淋巴细胞就是B1细胞,我们也叫做“童贞”细胞,就是没受到过抗原刺激的细胞,它是最小的淋巴细胞,迁徙到淋巴结皮质聚集成一堆,我们把它叫做初级滤泡,如果不受到抗原刺激,就一直呆在这里。一但受到外来抗原刺激,B1细胞开始分化,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往上,马上变成了大细胞,变成了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免疫母细胞实际上也是一种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只是形态比较独特,有个中位的核仁,胞浆比较丰富。另外,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也是一种大细胞,有多个核仁,核仁靠边,这种细胞是一种分裂状态,很活跃,当这些细胞进一步分化,可变成比如说:浆母细胞,再分化成浆样细胞、浆细胞,最后变成了浆细胞,(浆母细胞-浆样细胞-浆细胞),浆细胞是B 细胞分化的最后的一个阶段.是终末的细胞,是执行功能的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所以说,

浆细胞是B细胞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是第一个分化的过程.B1细胞受到抗原刺激,第二个分化途径,就是细胞变大,变成了滤泡母细胞,然后再进一步分化,很快!滤泡母细胞很短暂,它很快就分化成了中心母细胞,中心母细胞再进一步分化成熟变成了中心细胞,从中心母细胞的大细胞变成了中等大小的细胞、核不规则的细胞,这种细胞就相当于大细胞象是脱水、萎缩、皱巴才能够缩小,所以说,它的核是不规则的,我们看到那些中等大小、不规则的细胞就是中心细胞.当有了中心母细胞和中心细胞以后,原来的初级滤泡就有了生发中心,有了生发中心的滤泡就叫做次级滤泡.中心细胞如果跟抗原信息吻合上(通过树状突细胞把抗原信息传递给中心细胞),中心细胞就进一步分化就出去了、成熟了,如果中心细胞没有跟抗原吻合上,那么,中心细胞就凋亡了.所以说,在生发中心中我们可看到很多组织细胞吞噬了很多核碎片,这些核碎片就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 发表时间:2015-10-16T14:15:12.2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作者:赵洪力刘涛 [导读] 潍坊市潍坊中医院放射科山东潍坊 MR组织分辨率较高,在显示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明显优势,有助于疾病的定性及鉴别诊断,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依据。 赵洪力刘涛 (潍坊市潍坊中医院放射科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4年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8例。结果:发生于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2例,7例累及椎体及附件,5例椎体出现压缩骨折,病灶均有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形成,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均匀或不均匀,周围无明显骨髓水肿信号,硬脊膜局限性受压3例,1例环状压迫硬脊膜。结论: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关键词】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123-02 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SP)分为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 SPB)和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 EMP),是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恶性肿瘤。SPB较为少见,最常累及脊柱,尤以胸椎多见[1],目前多认为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不同,约2/3的SPB患者可进展为MM[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例脊柱SPB的MRI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 本组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46~69岁,中位年龄53岁。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病变相应部位疼痛,2例伴发下肢无力。化验室检查均属正常范围。经病理证实均为浆细胞瘤。 采用GE3.0T超导磁共振行轴位及矢状位扫描。扫描序列: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R600ms,TE15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2WI(TR4200ms,TE112ms),脂肪抑制快速反转恢复序列(STIR)T2WI(TR3800ms,TE110ms)。增强扫描采用静脉团注Gd-DTPA后行T1WI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扫描。 2.诊断标准[3] ①病变局限于一个或两个脊椎范围;②临床与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其他部位病变;③病理学诊断符合浆细胞瘤形态和表型;④骨髓穿刺浆细胞<10%;⑤无贫血、高血钙及肾脏受累证据。 3.结果 8例患者病变位于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2例,1例病变局限于椎体,7例同时累及椎体及附件,5例椎体见压缩骨折,病灶均有骨质破坏及范围不一软组织肿块形成,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周围未见明显骨髓水肿信号。MR清晰显示病变与脊髓关系,硬脊膜局限性受压3例,1例呈环状压迫硬脊膜。 4.讨论 4.1 临床特征与MR表现 SPB是一种少见肿瘤,来源于骨髓造血组织,约占浆细胞源性肿瘤的5%~10%。好发年龄40-60岁,比多发性骨髓瘤年轻十岁左右[4],好发于脊柱,以胸椎多见,本组病例与文献报道相符合。Mendenhall认为有明显进展的脊柱SPB约2~4 年可发展为MM。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相应部位局部疼痛。 4.2 MRI表现 MR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对于病变的范围,内部成分,周围结构改变显示较佳。总结本组病例的MR表现,并结合国内外SPB的MRI特征的相关报道,认为SPB有以下MR特征:①骨质破坏,局限于一个或两个椎体,边界欠清晰,周围无骨髓水肿;②软组织肿块形成,本组病例均形成软组织肿块,信号可均匀或不均,明显强化,Zazpe等报道SPB均形成软组织肿块,是继骨质破坏之后的第二个典型表现;③伴或不伴椎弓根受累,本组病例7例累及附件,考虑进展期椎弓根及附件黄骨髓转换为红骨髓,容易受累及;④椎间盘一般不受累及,信号正常。SPB信号各异,T1WI均为低、等信号,T2WI信号不一,可能原因:①不同年龄骨髓信号差异较大;②病变可能处于不同的进展期;③信号特点可能与残余组织的比例有关。 4.3鉴别诊断①单发椎体结核:临床多有低毒感染症状,低热,乏力,盗汗等,典型病灶内可见沙砾样死骨,多累及椎间盘,椎间隙变窄,椎旁脓肿形成;②骨巨细胞瘤:膨胀性、偏心性骨质破坏,可呈皂泡样改变,边界清晰无硬化;③淋巴瘤:骨质破坏多样,软组织肿块于椎管内围绕硬膜上下生长,明显大于椎体累及范围;④转移瘤:一般有原发病史,多累及椎弓根。 综上所述,脊柱SPB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组织分辨率较高,在显示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明显优势,有助于疾病的定性及鉴别诊断,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陶军华,曹和涛.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分析.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1):95-97,120. [2]Dagan R,Morris CG,Kirwan J,et al.Solitary plasmacytoma.Am J Clin Oncol,2009,32(6):612-617. [3]Alexiou C,Kau RJ.Extreamdullary plasmacytoma:tumor occurrence and therapeuic concepts[J].Cancer,1999,85:2305-2314 [4]Dimopoulos MA,Moulopoulos LA,Maniatis A,et al.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 and asymptomatie muhiple myeloma [J].Blood,2000,96:2037-2044.

淋巴瘤的病理及分类

淋巴瘤的典型病理学特征有:①淋巴结正常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所破坏,被膜及其周围组织同样被侵及;②异常细胞的分裂指数增高。淋巴瘤是一组非均一性疾病,依据其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金奇淋巴瘤(NHL)。一、霍奇金病以细胞多样性及肿瘤组织中找到Reed-sternberg细胞为特征。1966年Rye会议将其分为4个亚型(表5-6-1)。以结节硬化型及混合细胞型最为常见,各型并非固定不变,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易向其他各型转化,结节硬化型较为固定。表5-6-1 霍奇金病的病理亚型Rye会议分类预后淋巴细胞为主型好,平均存活9.2年结节硬化型较好,平均存活4.2年混合细胞型较差,平均存活2.5年淋巴细胞减少型最差二、非霍金奇淋巴瘤其病理分类在1940年以前简单地分为三类,即滤泡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1966年Rappaport根据淋巴结病变是否有结节性,将其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又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成分进一步分类(表5-6-2)。晚近由于对淋巴细胞的成熟过程及各阶段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日益增多,发现从前分类中的网状细胞或组织细胞,绝大多数是转化中的淋巴细胞。真正的组织细胞淋巴瘤仅占NHL的5%。混合型是淋巴细胞转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同时存在。1980年提出了国际工作分类法(Working Famulation),是根据病理学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分成低度、中度及高度恶性(5-6-3)。此分类法与治疗反应关系密切,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在此基础上,1985年我国提出成都会议分类法(表5-6-4)。其与工作分类法相比,类型增加,免疫功能属性更明确,绝大多数病例能归入。目前我国正采用此分类法。表5-6-2 Rappaport分类法(1966)结节性型弥漫性型淋巴细胞分化良好性淋巴细胞分化不良性混合细胞性组织细胞性未分化型(包括Burkitt淋巴瘤)表5-6-3 国际工作分类低度恶性 A.小淋巴细胞型B.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C.滤泡性小裂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中度恶性D.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E.弥漫性小裂细胞型F.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G.弥漫性大细胞型高度恶性H.大细胞、原免疫细胞型I.原淋巴细胞型J.小无裂细胞(Burkitt)型杂类复合型、蕈样霉菌病骨髓外浆细胞瘤、不能分类表5-6-4 成都会议工作分类(1985)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小淋巴细胞性弥漫型裂细胞性无裂细胞性淋巴浆细胞性弥漫型裂-无裂Burkitt淋巴瘤滤泡型裂细胞性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滤泡型裂-无裂滤泡型无裂透明细胞性细胞性细胞性多形细胞性分化好髓外浆分化差髓外浆淋巴母细胞性细胞瘤细胞瘤(曲核与非曲核)蕈样霉菌病不能分类组织细胞性

血液、体液细胞以及有形成分形态图谱

所有分类共有11 个相册,230 张相片。 细菌图谱|16张 红系统|39张粒系统|53张血小板|5张淋巴细胞系|11张尿液图谱|64张粪便图谱|5张精液图谱|18张 关节腔积液|5张脑脊液图谱|3张其它体液图谱|11张最新更新情况,截止到2010-7-23 11:26:37 血液图谱共有5 个相册。

细菌图谱|16张 红系统|39张粒系统|53张血小板|5张 淋巴细胞系|11张 尿液图谱 白细胞管型(SM染色)白细胞管型(未染色)表层移行上皮细胞草酸钙结晶胆固醇结晶胆红素结晶非晶性尿酸盐非均一性血尿红细胞

胱氨酸结晶含铁血黄素颗粒含铁血黄素阳性细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尿液图谱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酪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粗颗粒管型 红细胞管型宽大管型蜡样管型(未染色)肾上皮细胞管型 透明管型(染色)透明管型(未染色)细颗粒管型脂肪管型 尿液图谱 磷酸钙结晶尿酸结晶三联磷酸盐结晶药物结晶(吡哌酸)药物结晶(磺胺甲基异造影剂结晶(碘番酸)造影剂结晶(泛影葡胺造影剂结晶(泛影酸)

鳞状扁平上皮(SM染色) 鳞状扁平上皮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层移行上皮细胞马耳他交叉现象尿白细胞(未染色)尿液中巨噬细胞尿液中巨噬细胞尿中酵母菌(未染色)尿中酵母菌(SM染色)尿液白细胞白细胞管型 扁平上皮细胞草酸钙结晶大圆上皮细胞胆固醇结晶尿液图谱

胆红素结晶 滴虫非晶体尿酸盐胱氨酸结晶尿红细胞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 酪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尿酸结晶肾衰竭管型尿液图谱

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透明管型尾形上皮细胞 鲍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化脓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图谱 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柰瑟氏菌淋病柰瑟氏菌 新型隐球菌荚膜(脑脊液标本墨 汁负染色) 红系统

淋巴瘤的分类

1、霍奇金病临床表现:①无痛性淋巴结肿大;②不同部位淋巴结肿大引起相应的器官压迫症状;③可伴有发热或不伴发热、消瘦、盗汗、皮肤瘙痒等全身症状;④随着病程进展,可侵犯腹膜后淋巴结,以及肝、睥、骨、骨髓等结外组织并引起相应症状。 2、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约发生于2/3的患者),结外病变可侵犯韦氏咽环、胃肠道、骨、骨髓、皮肤、唾液腺、甲状腺、神经系统、睾丸等。分别表现为局部肿块、压迫、浸润或出血等症状。20%-30%患者出现发热、体重减轻、盗汗等全身症状。(HCV是其病因之一) 【国内淋巴瘤分型方案】 1.B细胞系列淋巴瘤(1) B小淋巴细胞型淋巴瘤。(2) 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型淋巴瘤。(3)(大、小)核裂细胞型淋巴瘤。(4)混合细胞型淋巴瘤。(5)大无核裂细胞型淋巴瘤。(6)B免疫母细胞型淋巴瘤。(7)浆细胞型淋巴瘤。(8)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 2.T细胞系列淋巴瘤(1) 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2)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样T细胞淋巴瘤。(3)T免疫母细胞肉瘤。(4)透明细胞型淋巴瘤。(5)多型细胞型淋巴瘤。 (6)蕈样肉芽肿病-Sezary综合征-T细胞淋巴瘤。(7)T小淋巴细胞型淋巴瘤。(8)单核细胞型T细胞淋巴瘤(9)Lennert细胞淋巴瘤。 3.组织细胞肉瘤(1) 霍奇金病。(2) 未分类淋巴瘤。(3) 不能分类。 【淋巴瘤分期标准】参照霍奇金病的Ann Arbor分期标准。由于NHL多为全身性疾病,故临床分期不如霍奇金病时重要,也不必过于严格。 I 期:单一淋巴结区或单一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受累。 Ⅱ期:横膈同侧两个或两个以上淋巴结区受累。 Ⅲ期:横隔两侧淋巴结区受累,IV期: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广泛或弥漫必受累

T淋巴细胞知识点总结

医学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T淋巴细胞知识点总结 2015-05-07 11:38:41| 医疗卫生人才网 推荐:中公医学网医疗卫生考试网 医学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一.T淋巴细胞的概述 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人体胚胎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 二.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膜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信号刺激并产生应答的物质基础,也是鉴别和分离T细胞的重要依据。 三.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和发育 包括三个阶段:早期发育、阳性选择、阴性选择。 四.T细胞的表面标志 指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包括:表面受体和表面抗原,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接受信号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鉴别和分离T细胞的重要依据。 1.表面受体 (1)T细胞抗原受体(TCR):由两条不同的肽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两种类型; (2)细胞因子受体(CKR); (3)绵羊红细胞受体; (4)丝裂原受体:T细胞表面可表达的多种可以与丝裂原结合的

分子,与丝裂原结合后可以直接诱导静息的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丝裂原对T细胞的活化诱导无特异性。PHA,ConA 是最常用的T细胞丝裂原。PMW除了可以诱导T细胞活化外还可以诱导B细胞。 2.表现抗原 (1)MHC抗原; (2)CD抗原。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方剂,大都由此衍化而来。 本文立足于考证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源流关系,探讨其组方配伍,采取“以功用类方”的方法,选择符合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功用和配伍用药特点的方剂,作为四君子汤衍化方。通过检索古今文献,从与四君子汤制方立论比较吻合的300余首方剂中,选择24首为代表方剂,按功用特点将其分为12类进行研究。本文对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作了简要总结,以期掌握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变化规律,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临床选用成方和创制新方的水平。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方剂,大都由此衍化而来。 本文立足于考证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源流关系,探讨其组方配伍,采取“以功用类方”的方法,选择符合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功用和配伍用药特点的方剂,作为四君子汤衍化方。

分析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治疗与预后79

分析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治疗与预后 摘要:目的研究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治疗与预后,并分析治疗对该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进行积极治疗,并且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患者年龄、性别和受累淋巴结数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患者无瘤生存期比常规化疗患者的生存期长,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淋巴浆细胞淋巴瘤而言,不应过于积极的治疗,需对患者临床 症状进行严密观察,必要时作出相应干预,开展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患者 生存质量。 关键词:淋巴细胞样;淋巴瘤;临床疗效;预后 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是一种相对少见 的血液系统肿瘤,这种疾病是LPL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很少有相关报告。本研究 为了分析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治疗与预后,对2010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 的50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10-78岁之间,平均年 龄为(50±3.5)岁。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Ⅰ期患者为5例,Ⅱ期患者为15例,Ⅲ为18例,Ⅳ期患者为12例。患者中有23例存在B症状,此外,对27例患者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有9例患者出现骨髓受累现象。其中有4例患者并发急性白 血病,所有患者均存在淋巴结肿大现象。 1.2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规定患者的无瘤 生存期为完全缓解(CR),患者从开始治疗直到死亡的时间或者末次随访时间为 生存期[1]。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直到2017年8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6个月, 最长随访时间为50个月。对50例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判断患者接受治疗之前,病情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治疗和预后的关系等。同时分析化疗对患者生存期 的影响[2]。 在50例患者中,本研究对48例患者采用联合化疗方式,化疗时间在2-4周 之间,间歇2-4周,将4-8周作为一个疗程。以患者病情为依据,对其实施不定 期化疗,直到患者死亡或者失访。以化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 常规化疗组(n=20)和强化治疗组(n=30)。其中常规化疗组平均每例患者化疗 5个疗程,使用COP方案:主要内容为:为患者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环磷 酰胺(CTX)600mg?m-2?d-1,此后为患者使用长春新碱(VCR)1.4mg?m-2?d-1 静注,通过口服的方式为患者使用泼尼松(Pred)60mg?m-2?d-1。强化治疗组, 平均每例患者化疗6个疗程,2个疗程应用COP方案,剩余4个疗程均使用CHOP方案,主要内容为,使用的是阿霉素(ADM)50mg?m-2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前1-8d,CTX、VCR、Pred用法和COP方案相同,BACOP方案主要是使用博来霉 素(BLM)5mg?m-2?d-1进行静注,从15d-22d,对CTX、ADM、VCR、Pred等药 物进行使用,使用方式和CHOP方案相同。部分是在COP基础上,适当增加阿糖

淋巴肿瘤的分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淋巴肿瘤的分类 导语:人的一生不可能庸庸碌碌或者没有任何的波澜的度过,如果有这样的人那真的是太幸运,当我们没有很好的补充营养或者不注意休息时,我们会患上 人的一生不可能庸庸碌碌或者没有任何的波澜的度过,如果有这样的人那真的是太幸运,当我们没有很好的补充营养或者不注意休息时,我们会患上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淋巴肿瘤的分类也有很多,如果患上也不要立刻对号入座,要先检查自己是属于哪种类型,然后对症下药,那么我们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淋巴样肿瘤(lymphoid neoplasms),指来源于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和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淋巴样肿瘤可发生在淋巴结、骨髓、脾脏、胸腺和结外淋巴组织等处。 由于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故淋巴瘤也被认为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生肿瘤性(克隆性)增殖的细胞为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等)及其前体细胞。淋巴样肿瘤可以看成是被阻断在B细胞和T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一阶段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性增生所致。由于淋巴样肿瘤是免疫细胞来源的,因此淋巴样肿瘤的病人常可产生各种免疫功能的异常。 淋巴样肿瘤的分类 淋巴样肿瘤分为两大类,即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后者包括前体B 和T细胞肿瘤、成熟(外周)B细胞肿瘤、成熟(外周)T和NK细胞肿瘤。并包含了以往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内。国外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淋巴样肿瘤(80%~85%)是B细胞来源的,其次为T/NK细胞源性

B细胞淋巴瘤分类

这个图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理解这十几个B细胞淋巴瘤很有帮助。这个图有四层含义,另外根据这张图我还要谈到两个问题。 第一层含义:幼稚的B细胞最初是在骨髓里边,最初是干细胞然后往B细胞分化,是前驱的B细胞,这个细胞中等大小、有个核仁。这种细胞如果分化成熟以后就迁徙到外周的淋巴组织里,比如:淋巴结、扁桃体等,如果我们用淋巴结做一个例子,这个大的椭圆形就是一个淋巴结,那么,刚好成熟的淋巴细胞就是B1细胞,我们也叫做“童贞”细胞,就是没受到过抗原刺激的细胞,它是最小的淋巴细胞,迁徙到淋巴结皮质聚集成一堆,我们把它叫做初级滤泡,如果不受到抗原刺激,就一直呆在这里。一但受到外来抗原刺激,B1细胞开始分化,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往上,马上变成了大细胞,变成了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免疫母细胞实际上也是一种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只是形态比较独特,有个中位的核仁,胞浆比较丰富。另外,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也是一种大细胞,有多个核仁,核仁靠边,这种细胞是一种分裂状态,很活跃,当这些细胞进一步分化,可变成比如说:浆母细胞,再分化成浆样细胞、浆细胞,最后变成了浆细胞,(浆母细胞-浆样细胞-浆细胞),浆细胞是B细胞分化的最后的一个阶段.是终末的细胞,是执行功能的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所以说,浆细胞是B细胞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是第一个分化的过程.B1细胞受到抗原刺激,第二个分化途径,就是细胞变大,变成了滤泡母细胞,然后再进一步分化,很快!滤泡母细胞很短暂,它很快就分化成了中心母细胞,中心母细胞再进一步分化成熟变成了中心细胞,从中心母细胞的大细胞变成了中等大小的细胞、核不规则的细胞,这种细胞就相当于大细胞象是脱水、萎缩、皱巴才能够缩小,所以说,它的核是不规则的,我们看到那些中等大小、不规则的细胞就是中心细胞.

2016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一览表

骨髓增殖性肿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1阳性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纤维化前/早期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明显纤维化期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慢性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NOS 骨髓增殖性肿瘤,无法分类 肥大细胞增多症 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CM)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ISM)* 冒烟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SM)*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伴相关血液学肿瘤(SM-AHN)**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ASM)* 肥大细胞白血病(MCL) 肥大细胞肉瘤(MCS) 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1异常,或伴PCM1-JAK2的髓系或淋系肿瘤伴PDGFRA重排的髓系或淋系肿瘤 伴PDGFRB重排的髓系或淋系肿瘤 伴FGFR1重排的髓系或淋系肿瘤 临时病种:伴PCM1-JAK2的髓系或淋系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 / MPN)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1阴性 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 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RS-T)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无法分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伴单系病态造血的MDS 伴环形铁粒幼细胞的MDS 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单系病态造血的MDS 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多系病态造血的MDS 伴多系病态造血的MDS 伴原始细胞过多的MDS 伴孤立del(5q)的MDS MDS,不能分类 临时病种:儿童期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

伴胚系素因的髓系肿瘤 事先无疾病或器官功能障碍的伴胚系素因的髓系肿瘤 伴胚系CEBPA突变的AML 伴胚系DDX41突变的髓系肿瘤* 髓系肿瘤与生殖倾向和预先存在的血小板紊乱 伴胚系RUNX1突变的髓系肿瘤* 伴胚系ANKRD26突变的髓系肿瘤* 伴胚系ETV6突变的髓系肿瘤* 伴胚系素因和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髓系肿瘤 伴胚系GATA2突变的髓系肿瘤 骨髓衰竭综合征相关的髓系肿瘤 端粒生物学紊乱相关的髓系肿瘤 神经纤维瘤病,努南综合征或努南综合征样疾病相关的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唐氏综合征相关的髓系肿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和相关肿瘤 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急性骨髓系白血病 AML伴t(8;21)(q22;q22.1); RUNX1-RUNX1T1 AML伴inv(16)(p13.1q22) or t(16;16)(p13.1;q22); CBFB-MYH11 APL 伴PML-RARA AML伴t(9;11)(p21.3;q23.3); MLLT3-KMT2A AML 伴t(6;9)(p23;q34.1); DEK-NUP214 AML 伴inv(3)(q21.3q26.2) or t(3;3)(q21.3;q26.2); GATA2, MECOM AML (原始巨核细胞) 伴t(1;22)(p13.3;q13.3); RBM15-MKL1 临时病种: AML伴BCR-ABL1 AML伴突变的NPM1 AML伴CEBPA等位基因突变 临时病种: AML 伴RUNX1突变 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相关髓系肿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NOS AML微分化型 AML不伴成熟型 AML伴成熟型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急性原始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 纯红系白血病 急性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全髓增殖伴骨髓纤维化 髓系肉瘤 唐氏综合征相关髓系增殖 暂时异常的髓系造血 唐氏综合征相关髓系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图谱收集

典型的M2a 颗粒粗大,密集,染深紫红,内外浆和“材捆细胞”明显 临床特点:1常见于成人 2纤维蛋白原减低及出血发生率高 3对全反式维A酸治疗反应好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占AML的5-8%。其中98%以上具有t(15;17),其它为17q21/RARα基因的变异易位。t(15;17) (q22;q21) /AML主要见于中年患者,常伴DIC,临床出血重,早期死亡率高;FAB 分为M3(粗颗粒型)和M3v(细颗粒型)两型。M3的核形和大小不规则,常为肾形核或双叶核;胞浆内充满粗大的嗜天晴颗粒,部分细胞胞浆则充满细小的粉尘状颗粒;Auer小体粗大,常呈“柴束状”,电镜表现为六边形的管状结构;MPO染色强阳性;近25%的患者AE染色弱阳性。M3v白血病细胞无颗粒或少颗粒,多为双叶核形,易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混淆,但仍可见少量的白血病细胞有典型的M3细胞特点;患者WBC常显著增高,MPO染色强阳性,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同;ARTA治疗复发的患者异常早幼粒细胞的胞浆常呈强嗜碱性。白血病细胞均匀一致地高表达CD33,CD13的表达程度不一;HLA-DR和CD34一般阴性,CD15常为阴性或弱阳性,且不与CD34共表达;也常共表达CD2和CD9。M3和M3v都有特征性的t(15;17)和PML-RARα融合基因,少数患者因复杂易位而检测不到t(15;17),但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t(15;17)/AML对ATRA极为敏感,采用ATRA、As2O3或蒽环类药物治疗能取得良效。 t(11;17)(q23;q21)、t(5;17)(q35;q21)和t(11;17)(q13;q21)是APL的少见变异易位,分别形成PLZF-RARα、NPM-RARα和NuMA-RARα融合基因。PLZF-RARα阳性的APL细胞形态特点为:核形较规则,胞浆颗粒较多,常无Auer小体,假Pelger-Huet核细胞多见,MPO染色强阳性;与典型的APL不同。t(5;17)的APL 细胞多为粗颗粒型,少数细胞呈细颗粒型,且无Auer小体。PLZF-RARα+ APL对ATRA无反应,而在t(5;17)APL则可取得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