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版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2015年最新版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2015年最新版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绪论

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大学生活的变化?

1、生活环境的变化

2、学习要求的变化

3.社会活动的变化

大学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明传承创新等四大功能;学术资源相对丰富;培养方式和要求不同等特点。

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1.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

2.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3.积极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二、更新学习理念

1、自主学习的理念

2、全面学习的理念

3、创新学习的理念

4、合作学习的理念

5、终身学习的理念

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三、确立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正确认识德智体美的基本内容,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自觉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

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法律

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走什么路的问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解决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的问题。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当代大学生进得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长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打下基础。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学好科学理论

掌握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坚持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现实可能性

时代性

阶级性

实践性

超前性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特征:

稳定性

执着性

多样性

亲和性

层次性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应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发奋学习、刻苦专研、努力成才、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才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还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现实斗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一经诞生,便迅速与工人运动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一百多年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斗争汹涌澎湃,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理论变为社会实践。

4、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一种学说、一种制度、更是一种实践,需要千百万人一代又一代不懈地努力。

一切有志于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大学生,都应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导服务的政党,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坚毅品格和博大胸怀。

中国共产党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有一支集中了全民族先进分子的党员和干部队伍。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行动指南:中国行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一)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对立:1、用理想来否实现实。

2、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统一:1、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2、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

1.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2.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三)艰苦大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

艰苦奋斗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立志当高远

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塑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之一。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中国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3.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4.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强调要处理好物资和精神的关系,忠实发挥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

1、人有地域与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流血牺牲,长期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

(三)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这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方面。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时体现。

1.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4.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5.增强国防意识

6.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

改革创新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为:

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不到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二)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三)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

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

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第三章创造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树立正确人生观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是指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与人生观紧密联系: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1.人生目的: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PS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拥有积极态度错误的人生目的使人堕落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响。

4.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

1.价值: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

2.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3.人生价值: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4.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二、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三。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生活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人生价值的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的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四.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途径: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自我身心关系

身是心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

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内因: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生理上,已经进人生长稳定期;心理上,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状态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

外因:社会环境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学习负担和就业竞争造成的压力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个人与他人关系

交友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

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积极正面情绪消极负面情绪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道德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理论

1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2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意识的产生

3主观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的

如:私有制的出现,带来了道德观的变化;

私有制被推翻,公有制建立,道德观也必然发生变化。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 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

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2.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获得健康长寿

4.获得完善的人格

5.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6.获得成功的事业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的精神力量

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4.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五.道德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的道德

2.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第二节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民族性

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时代性。众性

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3.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4.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5.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六.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取其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坚持四个“有利于”分析、鉴别、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怎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2.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3.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4.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第三节

一.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2.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浴血奋斗,不仅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而且还逐步形成了优良的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3.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道德传统,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新时期的继和发展

4.中国共产党始终非常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

5.中国革命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从它形成的时候起,就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三、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1.“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的目标,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3.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利益的辩证统一。

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三. 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

集体主义道德的三个层次:

最高层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中间层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基本层次: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四.集体主义的完善

1. 从名义集体向真实集体的转化

2. 认同特殊境遇下的个人利益优先权

3. 集体利益指向与个人心理趋向的协调

4. 落实集体利益向个人利益的反馈

5.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1.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

2.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

3.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规范的体现和表达。它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

1.贯彻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2.融入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各个方面

3.贯穿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之中

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

4.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5.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6.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7.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8.自愿和参加学校雷锋活动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节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定位

公共生活

(1)范围 :社会生活

(2)性质 :开放性、透明性

(3)作用 :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私人生活

(1)范围 :家庭或个人

(2)性质 :封闭性、隐秘性

(3)作用 :影响到自身与家庭

(二)公共生活——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三)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1、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2、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四)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

1、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2、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

3、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

4、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

5、法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6、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道德:

1、产生条件:与人类社会同在

2、表现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3、调整范围: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

4、作用机制: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法律:

1、产生条件:与私有制、阶级、国家同在

2、表现形式: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作用机制: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没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

4、作用机制: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健全程度的标志。

政府控制:社会秩序获得的可靠方式

社会公平:社会秩序获得的基本标准

道德整合:社会秩序获得的根本出路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二节职业道德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职业的内涵:生活收入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实现自身价值

·职业特点:专门性、稳定性、普适性

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活动中的法律: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本职范围内的法律规范。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服务群众: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奉献社会: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是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二、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

(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不仅是谋生手段,也是奉献社会、完善自我的必要条件。

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做好充分的准备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第三节家庭美德

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一)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尊重人格平等

·自觉承担责任

·文明相亲相爱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婚姻: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之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美德: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基本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二、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

(1)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2)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

(3)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二)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大学生婚姻观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1.谨慎对待结婚成家

2.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

3.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三、弘扬家庭美德

·认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营造良好家风

·遵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第四节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的特点:第一、实践性第二、综合性第三、稳定性

个人品德的作用

第一、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第三、个人品德是经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一)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这些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

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二)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学思并重的方法;

·省察克治的方法;

·慎独自律的方法;

·积善成德的方法。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三、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一)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二)脚踏实地,勇于担当

(三)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律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法律是由特定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二)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而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规范是风俗和习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于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作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手段和工具的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

奴隶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应,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

法律遵守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四个环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

(一)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二)法律执行——执法

(三)法律适用——司法

法律适用: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1.司法的主体:

人民法院-----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监督权

2.司法公正的意义: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公正是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的保障

(四)法律遵守———守法

1.守法的含义: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2.守法的两个方面: 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3.守法的主体: 一切组织和个人。

第三节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依法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1.国体: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三)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发展、民族团结。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四)我国宪法确立的进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全民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合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法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宪法相关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二)民法商法

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

而是以《民法通则》为基本法律,

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

(三)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四)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五)社会法

【自己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 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 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 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 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 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我们在大学阶段要良好的发展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我们也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我们要学会怎样做人、做什么样子的人,怎样的生活会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它是一门能够提高我们自身修养的课程,对我们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有重大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课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 我还记得我们刚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对这门课程是不屑一顾的,因为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门考查课而已,我们都只想到这门课程很容易通过,丝毫没有要想学好这门课的冲动。直到后来我们听了一节我们杨老师讲的课之后,对这门本来不是很看重的课有了浓厚的兴趣。在绪论部分,杨老师首先讲述了大学新生教育的内容。我们匆匆踏入大学校门,走在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中,一切都充满着迷茫,不知下一步该走向哪里。正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思修课的内容为我们这些孩子指明了方向,廓清了眼前的迷雾。讲课过程中,杨老师捡取了许多的事例来讲述我们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个具体、生动的事例作为珍珠,串联起来,授予我们每一位学生。这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目标都有了一个良好的认识,以及定义。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与法律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最后一个部分便是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复习资料

1.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理想的含义、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关系: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人生为什么需要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原因:是人生的精神向导,是人生的精神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领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4.爱国主义的内涵、时代价值?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解 內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理解: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5.怎样做忠诚的爱国者? 答: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6.何谓人生观?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答: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7.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是怎样的? 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8.什么是人生态度?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态 答: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考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代史).^ 第四分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表现: ●总体趋势:资本主义产生,封建制度解体,完成了由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过渡。 ●经济:手工工场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 ●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思想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开展 反封建斗争。 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知识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根本原因) 雇佣劳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强制剥削农民土地(eg: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15世纪 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手工工场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特点:手工劳动、分工协作]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 B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共性:确定的疆土; 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 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民族意识增强)

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政治上的统一) 二、君主专制 1、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2、形成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①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威,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②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③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历史作用 ①加强中央集权,大家地方割据势力。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发展迅速。 第三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A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社会根源:寻金热 ②诱因:《马克波罗行纪》 ③经济根源:15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发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获得更多货币。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建立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寻找新航路。 2、条件:地图学说日益流行 ①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图绘制技术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目录

绪论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P1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进入了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世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新时代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P3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务实综合基础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决定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理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奉献祖国、奉献人们、尽心尽力、勇于承担,讲求奉献,实干进取;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有为善为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做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人的本质是社会一切关系的总和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法制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律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的素质、修养的能力,对保障人们崇尚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要点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1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 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 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大学生成为做有理想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究奉献,实干进取;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5.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总之,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6.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7.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8.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补考试卷 1. ( 单选题)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格言说明了同学们应培养的优良学风是()。 (本题4.0分) A、严谨 B、求实 C、勤奋 D、创新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这是唐代思想家韩愈的名言,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得分:4 2. ( 单选题) 创新学习的基础是()。 (本题4.0分) A、标新立异 B、求真务实 C、开拓创新 D、博大精深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得分:4 3. ( 单选题) 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本题4.0分) A、实践性 B、预见性 C、层次性 D、科学性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得分:4 4. ( 单选题) 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本题4.0分) A、信仰 B、理想 C、志向 D、意志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 得分:4 5. ( 单选题) 钱学森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表彰时,他 这样说:“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在这里‘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对钱老这段话的理解是()。 (本题4.0分) A、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B、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理应为全人类服务 C、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联系 D、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得分:4 6. ( 单选题)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本题4.0分)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卷(有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A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注意: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每道答案前标明试卷纸上的题号。 一、简答题(3题×6分=18分,在以下四题中选做三题) 1、《参考消息》2011年6月10日第14版撰文称,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被很多人视为是一个没有理想主义的时代,但现在有人认为中国理想主义思潮在中国重新回来了。请以此观点为基础,简要分析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我们经常提到“爱国主义”一词,请简要谈谈该词中的“国”有哪两种不同的解释。 3、试简述“我爸是李刚”的用语表达的理念,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有什么冲突? 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无效情形及后果。 二、辨析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或是否合理,并给予说明、解释,4题×7分=28分,在以下五题中选做四题) 1、求神拜佛也是一种信仰。 2、大学生若不对社会作出贡献便不具有人生价值。 3、恋爱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4、“法不禁止即可为”的观点具有片面性。 5、被告人黄杰(15岁)在上学途中见同学王某骑车驶来,想与王某开一玩笑,就趁王某骑到身边之时,将一树枝扔进王某自行车的后轮,结果由于车轮被缠绕,王某翻车倒地,头部撞上坚硬的石块,当即昏迷。黄杰立即打电话给120,将王某送往医院,后王某因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黄杰对被害人王某应负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三、论述题(2题×12=24分,在以下三题中选做两题) 1、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走报效祖国之路? 2、有人主张“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如何认识这种观念,请阐释。 3、运用你观察到的真实生活情境,论述法律与人情的关系。 四、材料题( 1题,共15分) 目前在我国公共生活领域,道路交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据统计,我国现有机动车近两亿辆,拥有驾驶执照者近一点五亿,公共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一个公共问题。 请阅读以下两份表格,回答问题。 表一:《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 表二:某市交管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统计数据 有专家指出,在公共道路交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私事,却折射出一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的呼唤也是法律的要求。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1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3、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三是(公私兼顾,不损人利己)。 ⒉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⒊民事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实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两类:一般诉讼实效期间为(1)年;短期诉讼时效为(2)年。 ⒋行政拘留处罚,一般区分为(5日以下)、(5日以上10日以下)、(10日以上15日以下),并规定合并执行最长( 二十日)。 ⒌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权益争议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可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知识产权)、⒍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物权)、(债权)、 (继承权)、(人身权)。 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⒏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具有崭新的内涵。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 ⒑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 (讲程序)、取向。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讲法律)、(讲证据) (讲法理)。 ⒓对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的认同,反映的是个人对祖国的(归属感)和( 荣誉感)。 ⒔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履行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⒕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⒈中华民族历来有一种为了国家、社会或民族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对于国家、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忧患意识。下列古训中体现了这种精神和意识的是( D) A.欲当大任,须是笃实B.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C.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⒉法律的实施包括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其中,法律适用的主体是(A ) A.司法机关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D.社会团体 ⒊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做到相同的情况相同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这集中体现了(D) A.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要求B.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D.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要求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

(完整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 A.理想 B.信念 C.人生观 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 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 A.片面性 B.政治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 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D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D ) 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救亡图存 B.加强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和平 C.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地位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C ) A.功利主义 B.爱国主义 C.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6.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C ) A.自然观 B.历史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 7.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 A )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8.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C )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 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 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B )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评价功能 10.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的 方法叫作( A ) A.慎独 B.学思并重 C.积善成德 D.由学而进 l1.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C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D.为人民服务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D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3.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爱惜财物、合理支出、不浪费。这是家庭美德中( D ) A.尊老爱幼的要求 B.男女平等的要求 C.夫妻和谐的要求 D.勤俭持家的要求 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 C ) A.经济生活 B.私人生活 C.公共生活 D.文化生活 15.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 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 A ) A.文明礼貌的要求 B.爱护公物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1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 不假公济私等。这是职业道德中( C )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诚实守信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版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整理版

————————————————————————————————作者:————————————————————————————————日期: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整理版(09秋行政管理农)09.12 本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要求学员在全面复习基础上,掌握最基本的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并能运用它们联系实际分析解答相关问题。在此,将有关考试事项告知如下: 一、考试形式:闭卷,时间90分 二、本课程考试类型及分值 (一)客观题:判断题(每题2分,共34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二)主观题:问答题(每题8分,共32分),案例分析题(19分) 三、复习范围 (一)判断题(正确的“√”,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34分) 1.在我国,法律只能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定程序制定。(√)(P15) 2.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原则上仍受中国法律保护,同时也有遵守中国法律的义务。(√)(P11)3.外国人在中国领域的行为一律应适用中国法律,中国法律既保护在华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又依法处理其违法问题。(×)(P11) 4.法对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的一切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就是指一个国家所有的法律均在全国范围内有效。(×)(P11) 5.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在古代已经出现在有的国家。(×)(P26) 6.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凡与宪法相抵触的内容都不发生法律效力。(√)(P27) 7.我国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37) 8.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而且每个选民所投的选票效力都相等。( √ ) (P37) 9.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国家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42) 10.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P28) 11.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宪法。(×)(P28) 12.在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32) 13.在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P32) 14.在我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选民投票直接选出的。(√)(P38)15.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P49)16.行政法是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门法之一,它与民法、刑法一样,有完整统一的法典。(×)(P62)17.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P64) 18.国务院是是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P69) 19公务员对所在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P81)20.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P94) 21.在民法缺乏具体规范时,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司法机关处理各类民事纠纷的依据。(√)(P99)22.在我国,所有的公民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P1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感想体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 崭新的大学生活让我们这些还有点朦胧的新生感到新鲜却又不知所措,在学习、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去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但是,人的思想总是随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的经历而丰富的,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学习的感受,所见所闻所思,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追求。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使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其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可以分为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三个部分。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在适应转变、健康成长部分,是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在树立理想、把握人生部分,是树立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和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提高修养、完善人格部分,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思想道德修养》课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蓝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论述题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 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 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3、理想的类型:①、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 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 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Eg:马克思主义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1)理想与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目标。②、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7、如何正确立志?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 8、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②、坚定的 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③、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9、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错误认识,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两种错误认识,有一种认识偏向,是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①、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三、第二章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 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④、爱自己的国家。 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 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完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完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型一、材料分析题1、奥运会之后,北京的鸟巢与水立方成了旅游的热门景区,在随后几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报载最高的旅游人数一天达50多万。然而,一些不自觉的游人把“鸟巢变成了垃圾场”,有一些人在草地席地而坐,一些废弃的包装纸或塑料袋散落在青青的草地上,显得格外扎眼。“鸟巢”旁的广场上的照明灯1周就有20余盏被毁,外围还存在偷灯现象。问: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果你是游客,你会怎么做?答题思路:结合社会公德的内容并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作答。1、这种现象说明了方便与道德在冲突的时候,如果道德不受约束,方便将占领主动权,人的社会责任感会逐渐丧失。2、自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会成为肆意妄为的行为,也说明了

人的素质并非仅仅是自觉可以维护的,当有不和谐的现象发生时,就会连带其他的不和谐发生。3、如果公共管理很到位,草地上一点垃圾都没有,那么第一个乱丢垃圾的人就会考虑不破坏这种和谐,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素质,然而这个和谐是短暂的,清理与管理的不及时,会致使偶尔的破坏因素出现,这时自觉性的道德在不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就会爆发而产生连锁反应,也就是一个人扔大家就都图方便,自觉的人当然还会是大多数,但是仅仅靠这些大多数已经无法维持那种和谐了。联系实际而言,一个在中国肆意妄为的人,到了美国,德国、香港等地,照样规规矩矩,因为那里抓到了破坏规矩的人会罚的很严重,比如酒后驾车,那么你将受到法律制裁、经济制裁,法律上可能让你一辈子都不能再考驾照,发现违章一次就是几百美元、英镑等,甚至让你蹲几个月监狱,一罚款不光经济受到损失,连你的档案上也会记载你哪天在哪里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