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关怀的视角看灾难性新闻定稿

从人文关怀的视角看灾难性新闻定稿
从人文关怀的视角看灾难性新闻定稿

从人文关怀的视角看灾难性新闻报道

专业:新闻学学号:030209250008

学生姓名:施丽指导老师:李云豪

摘要

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 当代新闻传媒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还是对自身

生存的考虑, 都自觉地在传播活动中注入了人文关怀,在灾难和突发性事件面前,可以更多地采用人文关怀来传递信息。真正好的新闻,不但能真实反映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反映对事物本身的一种关怀和思考,显现新闻内在的力量和魅力,传递它本质的信息。在灾难面前,我们需要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客观的镜头,主观的眼睛”,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渗透到新闻报道中去,才能引起人们去思考、去同情,或从心中感到爱的力量,本文着重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探讨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

关键词:灾难性事件人文关怀新闻报道

View the disastrous reportage from the terms of

human being care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s reform, no matter the contemporary news media is out of responsibility or consideration surviving to oneself to the society. They incorporate care to humane being into disseminative activities consciously. In front of the disaster and paroxysmal incident. We can adopt more care to humane being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A piece of good news, not only can reflect reality truly.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is to reflect to a kind of care and think about thing itself and show the power of news and glamour and manifest strength and glamour and transmit the nature of the news itself. In front of the disaster, what we need is not the rough of the disaster, but " objective scenes, subjective eyes ". Only do journalists permeate a kind of the feeling of compassion into news, it can rouse people to think, to sympathize or to feel the power of love in heart. The essay concentrate on in terms of caring to humane being to discuss the report of disastrous news events.

Keyword: Disastrous event humane being news report

序言:

灾难事件,以其“破坏性”、“突发性”和“多变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从历史上来看,古今中外的执政者历来都不敢轻视灾难事件的应对,有区别的只是重视的程度和应对的有效程度。对于新闻媒体而言,灾难事件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因而,快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既是新闻媒介报道竞争力的基本标志之一,也是提高主流媒体影响力的重要因子。在新闻历史的长河中,灾难新闻的报道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史上,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往往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倾向,即多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多报道领导,少报道群众;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体。

本文以“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去看灾难性新闻报道”为中心点,阐述了媒体在面对灾难性新闻事件报道中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对所存在的问题有个大概的梳理。

一、灾难性新闻事件与人文关怀

1.1 灾难性新闻事件

所谓灾难性新闻事件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因素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杜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 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无法预料,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与人类自身的安危息息相关。因此有关灾难新闻信息的传播,历来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而灾难性新闻本身天然所具有的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等特性,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诸多要素,自然也成为媒体关注与竞争的焦点。

1.2 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一种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残害,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进步的文化思潮。人文关怀起源于14 到16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是一种反对宗教蒙昧主义, 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进步的文化思潮。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及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体现人文关怀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 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毫无疑问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始终处于社会文化最敏感的前端,不可避免地要成为时代进步精神的积淀者和弘扬者。

人类出于生存本能的需要和猎奇心理,非常关注与死亡密切相关的灾难事件。因此,灾难报道往往是现代新闻媒体的重要传播内容。“灾难性事件由于突发性和破坏性,以及不能预料的严重后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因此,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应充分考虑灾难带给公众的不安、沮丧情绪,将人文关怀融入报道,使公众不仅关注灾难事件本身,更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应宣扬灾难性事件中体现出的人性美,从而使人类社会能够逐渐从灾难中逐渐得到恢复。可见,对于现代传播媒体而言,“人文主义关怀”正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基本传播素质。

新闻传媒自身的这种社会角色规定了在新闻传播中必须始终贯穿着人文关怀的精神。人文关怀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和切实维护报道对象的尊严和人身价值, 这是新闻传媒基本功能的回归, 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二、当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误区

应当承认,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 当代新闻传媒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还是对自身生存的考虑,都自觉地在传播活动中注入了人文关怀,也做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和努力。但也毋庸讳言,由于对人文关怀的认识缺乏科学和理性,新闻传媒现有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及受众的需求相比还是相当微薄的,既不充分又不深刻,不少新闻传播依然存在着人文关怀的缺失,还有些媒体则表现出伪人文、泛人文的倾向。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

2.1 对受众本位的误解

“受众本位”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

新闻传播的重心从传者本位转移到受众本位,应该说这是人文关怀的一大进步。但是, 一些传媒对作为受众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在实践中采取受众喜好为主的策略,专注于满足受众的感官需求,受众喜欢的就大量制作,受众不喜

欢的就减少或不作,认为这就是对受众的接近和人文关怀的体现。我们知道,人的本质规定性包括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有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作为社会人,必然会有自身的理性和情感的矛盾,有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有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周边环境的矛盾。人原本就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对于新闻传媒而言, 在传播实践中实施人文关怀就必须全面地看待人,人有时会被一时的欲望或邪念冲昏头脑,丧失正确的思维和判断力。如果新闻媒体想通过这些方面来吸引受众, 这并不符合人文关怀的宗旨。如对艾滋病患者与健康人结婚的报道, 就属此类。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的性质区别,受众的新闻需要同样也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1】。受众本位应该从人的合理需要和全面发展考虑,除了满足

受众的信息需求外,还要引导受众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在更高的层面上服务受众的发展和递进,这才是新闻传媒人文关怀中的应有之义。

为了杜绝一些新闻媒体错误地“迎合受众”现象,使新闻媒体既能在坚持自身原则、尽到媒体的责任的前提下满足受众的需要、引导受众需要,又能保证自身健康的发展,新闻媒体必须尽快地树立起理性的“受众本位”观念。媒体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且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2.2 把平民化等同于庸俗化

平民化是新闻传媒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视角选择,采取与受众平等交流的

方式以期拉近与普通百姓的心理距离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决不能把平民化与庸俗化等同起来。有些新闻传媒在走向市场以后,为了赢得受众的青睐,

把媒体完全当作企业来经营,把追逐商业利润当作媒体运行的指挥棒。为提高发【1】杨保军:论新闻需要的构成[ J] . 新闻大学, 2002, ( 秋季刊) .

行量、收视收听率, 赢得广告客户,宁肯舍弃阳春白雪而甘为下里巴人,化新闻为娱乐,尽显庸俗之能事。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满足受众的感观刺激,如电视台竞相比乐,报纸纷纷争软; 某些传媒将名流的绯闻视为卖点大肆炒作等等。不仅缺乏对受众健康的价值观的引导,而且日益丧失了文化品位,滑进庸俗与无聊。表面看来是贴近了生活,实际上却是远离了时代。这样的平民化仅仅把受众看作是自然的人, 对受众的情感、观念和感受缺乏应有的尊重,其实质是传者本位思想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鲜明体现。从表面上看这是新闻传媒责任意识的严重缺失,从深层角度看则是对人文关怀理念的背叛。

例如:据《中国记者》杂志社报道:“被火车轧死的女大学生家属可能获赔17万元”。就在“韩国冷库爆炸案赔偿达成协议,人均赔偿195万”被国内一些媒体争相转载并引发一场关于死亡赔偿标准的讨论之后,这条关于“女大学生乘火车回家被挤下站台轧死”的死亡赔偿问题报道,又成了网站和一些传统媒体报道的“热点”。一些媒体不报道灾难发生的原因,总结如何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的教训,而是把目光投在能赔多少钱上。诸如“货车司机做好事免费运货交通事故致死赔偿19.5万”、“韩方死者赔偿金远超中方”、“员工试用期病发死亡,单位赔偿12万”、“煤矿工人死亡赔偿20万后的纠纷”、“病人被委托护理摔伤身亡服务公司一审判赔40万”。这种在灾难事件中首先把赔偿数额放在报道重位的做法,貌似对人生命的重视,实则是对生命的蔑视和亵渎,更是一种灾难报道的“庸俗价值观”。

作为传媒,究竟要向公众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在传播信息当中,又承担着怎样的社会责任?服务读者首先要尊重读者、研究读者,才能真正赢得读者。平民化、通俗化当然是赢得读者的一个方面,但如果将平民化曲解成庸俗化,把读者当成只是追求猎奇煽情的对象,渲染庸俗无聊的新闻,丧失了新闻报道的思想深度、社会意义,最终会带来负面效应,读者也将日益减少。

2.3 以肤浅的感情取代理性的思考

这种误区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社会新闻的一个特殊品种,灾难性新闻报道由于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受关注度。应该说媒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各种灾难性事故,及时准确地将事故真相传播出去并引导人们对事故原因进行理性反思,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受难群体的一种尊重和同情。但许多媒体在此类新闻报道中,由于在报道视角的选择上缺乏理性的思考,致使报道的重心发生严重的偏差。

例如,2010年5月23日2时10分,因连日降雨造成山体滑坡掩埋线路,由上海南开往桂林的K859次(编组17辆)旅客列车,运行至江西省境内沪昆铁路余江至东乡间(K699+700米处),发生脱线事故,机车及机后第1至9位车辆脱线,中断上下行线路行车。事故造成死亡人数19人,另有71人受伤接受治疗,其中重伤11人,轻伤60人。在此次灾难事件报道中,很多新闻媒体却只是一味的在报道事故发生后,上级领导如何指挥消防官兵进行人员营救及安置,和消防官兵是如何机智、英勇,很少有媒体去彻查事故背后真正的原因,引导人们去关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为什么山体滑坡没有人发现、没有及时的清理?这种避重就轻的报道,貌似尊重生命,其实是把媒体对受难群体应有的真挚的同情变得肤浅、冷漠和麻木。我国的灾难性新闻报道过分强调政府官员在灾难事件中的行动, 而忽略了广大灾民的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彻查导致事故发生的背后因素。对受灾的情况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无法引起人民的高度关注, 更无法引起人们的同情心。

三、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众多的灾难(尤其是自然性灾难)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所造成的经济、物质上的巨大损失也难以挽回,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痛楚、心灵上创伤的恢复却在很大程度上与媒体的作用正相关。恰当的处理灾难性新闻却可以转变受众的某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不安得到平静,恐慌得到理智。

在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文关怀理念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也逐渐成为灾难性报道追求的视角。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 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权益【2】。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 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 具有人情味, 充满感情地关注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有人把人文主义关怀誉为人类灾难的“温柔抚摸者”。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着时代、地域而不断发展,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 一是尊重人的尊严。因此,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 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

【2】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夏季号.

情状, 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近年《人民日报》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有一个明显的转变: 【3】报道角度从领导的角度开始向灾难事件中的受害人转变。报道视角从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开始转向处于灾难中的人的现实情况和不幸遭遇。《人民日报》是我国的国家级机关报, 它在灾难报道中新闻视角向“人”的转变,表明我国的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趋势。“5. 12 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以前所未有的透明、迅速、人文关怀和公民参与, 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3. 1 要客观地报道灾难事件本身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采集和提供充足、连续的信息,让受众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处的新环境及其行为规范,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舆论的重要引导。以往对灾难事件的非正常报道主要体现为夸大、渲染灾难事件以及过分控制灾难信息的传播等方面。我国媒体常以“社会稳定”为首要前提, 在灾难事件发生时控制信息的传播,即所谓“堵新闻”现象, 其结果是新闻媒体不能对公众提出安全警示, 因而难以有效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生更有甚者,把灾难事件的报道演化成对某些人或事物的“颂歌”, 忽视了灾难本身对社会的影响。这些对灾难事件的非正常报道, 其根本缺陷是忽略了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与舆论监督权。

在灾难新闻中, 知情权一般有两方面的体现: 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受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 二是遇难者亲属和灾难受害人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如果说一般受众仅仅是从一个较远的心理距离和比较宏观的层面来看待一场灾难事件的话,那么对于遇难者亲属、受害者以及灾难的当事人来说,他们则是以切身的感受和非常现实、具体的利益得失来面对这场灾难事件。因此,灾难新闻应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全方位的报道,它包括灾难形成原因的分析、抗灾救灾、责任追究、经验教训等。一般来说,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 拥有三个可报道的侧面, 即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而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受众均具有知晓的权利, 新闻媒体应满足大众这种知情权的需要。

例如:201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洪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媒介人员在社会中作为“社会公共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及时报道事件发生的细节和过程是新闻记者的重要责任。

【3】刘文莉:《灾难性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焦作大学学报》. 2009年03期.

贵州安顺市关岭县岗乌镇"6·28"滑坡事故发生后,记者赶到现场采访了解到,这起自然灾害共造成当地两个村民组38户、107人被泥石流掩埋。当晚19时30分许,记者到达位于贵州省关岭县与晴隆县交界处的光照电站时,因大雨天气造成通往这个村的公路多处塌方,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的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省长林树森下车后,立即步行前往灾害现场。6月28日,贵州安顺市关岭县发生滑坡事故,造成107人被埋。由于当地持续降雨、山体仍有继续滑坡迹象,救援人员称被埋村民生还可能性不大。类似的报道在这次洪灾中不胜枚举,我国的电视台、报纸及各大媒体都积极展开报道,通过前线的新闻记者提供源源不断来自灾区的最新消息,他们用镜头、画面、文字、声音跟踪整个灾情进展, 记录救援过程。实时更新洪灾中受灾的人数,及经济损失情况,滚动播出最新消息。对洪灾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阳光运作,民众知情权得到最大程度尊重。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该注意人文关怀与受众知情权、隐私权之间的平衡。媒体不仅仅是社会信息的提供者,社会议题的设置者,更是社会的守望者,其典论监督对受众的思想和行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社会的监视器,媒体有义务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保证受众获取信息完整。但有时为了实现对受众知情权的满足,媒体的人文关怀有时会与灾难者的隐私权发生冲突。因此,新闻媒体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应切实遵循客观与平衡报道的原则,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和追求轰动效应而失去了应有的人文关怀。如何在公众知情权和人文关怀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握的重要问题。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在避免伤害受难者和抓取新闻素材发生的冲突时,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公民,然后才是一个记者。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安全责任、道德责任、监督责任等。美国新闻摄影协会前任会长威廉.桑得斯说,“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

3. 2 要体现对“灾难中的普通人”的倾情关注

重大灾难,人命关天,领导救灾, 情理之中。反映党和政府的领导人组织救灾的话动, 给人以主心骨, 鼓舞人们抗灾救灾的斗志。但在报道中更要重视“灾难中的普通人”这一最能吸引公众视听的新闻要素。重视“灾难中的普通人”,真实地反映受灾民众的受灾损失状况、心理创伤、灾后生活状态、情绪心态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呼唤社会对他们的同情,从而安慰他们的心灵,抚平他们的精神创伤。

例如:在玉树在震中,武汉晚报曾报道玉树扎西大通村震后成平地,全村

120人遇难,其中一个受难的村民,震后幸存了下来,她右手吊着绷带,从医疗点换药回来,疲惫地坐在一块木板上,一开口眼泪就滑落下来。这个30岁的女人一家6口中有4人遇难,她说:“地震时我埋得不深,挣扎了出来。我急忙去挖家里人,挖了半天,右手使不上劲,才发现4根手指都被压断了。最先被挖出来的是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我相信,其他亲人还活着,又继续挖。挖出来6岁的大儿子,也死了,犹有余温的小脸上蒙满了尘土。我相信丈夫一定还活着,我刚出来时还听见他叫了两声我的名字,可是挖出来一看……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就是我3岁的小儿子。然而……”这时她已经泣不成声了,其实受难者及其亲属他们最不愿提及、最不堪回首的就是自己或亲人遭遇不幸的过程和悲惨细节, 事后对灾难过多的、不讲方式的描述和对受难者血淋淋的不幸和血腥场面的细节化曝光,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会造成“第二次伤害”。媒体应注意采写艺术,避免因不恰当的报道造成伤害。

人文关怀说到底是对人及人的价值的尊重,尤其是在报道普通平民、弱势群体时,更应该尊重他们的处境、他们的人格尊严,而不是借助报道之名谋“轰动”之效。我国弱势群体的数量庞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组成部分,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客观地展示其“弱”的目的,是让人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大多只停留在介绍他们受难的程度和生活的不幸,而忽视他们灾后生存状态的挖掘,深层次挖掘弱势群体与灾难斗争的顽强精神以及他们人性中的崇高品质,不仅是在精神上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更可以通过新闻宣传的启发、教育作用来鼓舞受众。

3. 3 要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

灾难对于人的警示作用是灾难新闻报道的意义所在,成功的、社会反响较好的灾难新闻, 往往都是能让人们尽量地长时间地记住灾难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教训,并让前事成为后事之鉴。为此记者总是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从对西方大量的灾难新闻作品的考察中, 我们发现, 媒体所关注的灾难中的生命个体大多集中在妇女、儿童和老人等身上,主要通过客观展示灾难中的这些弱者的悲苦, 来引发人们的关爱和同情,进而打动读者。但是近年来,一些媒体在处理灾难新闻报道时却走入“滥情”甚至无情的地步。

例如: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的一所学校遭一帮武装分子袭击,400多名师生被劫持为人质,后来俄安全部队采取强攻,恐怖分子引爆炸弹,导致338人死亡。全球各大媒体都做了详尽报道,在图片运用上,不少媒

体为了吸引眼球,都采用了同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名遇难学生被炸得已不完整的遗体。

从新闻角度看,这种处理或许可以给报纸带来短期的关注效应。但对于遇难者及其亲人而言,这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虽然事出异国,但我们在这种新闻的处理上也应该考虑大多数读者的接受程度。

相形之下,9月2日《三晋都市报》对这一新闻的处理就颇见功底,在图片处理上,选用了营救过程中,特种部队队员怀抱哭泣赤裸男童的一张照片,既恰当地避免了过于渲染血腥场面,也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在这些报道中,新闻媒体对弱势群体生命个体的空前关注、深切同情,让人们看到了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看到了灾难中对人类造成的创伤与毁灭。我们通过媒介再次看到了当灾难发生时这种对灾难细节的镜头式回放和追忆,让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会更为长久和深刻,使灾难新闻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并且对灾后受难者,倾注深切的关怀,呼吁社会的关爱和同情。

3. 4 要弘扬灾难中的人间真情

人们在经历了灾难后,身体和精神可能会受到极大摧残,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会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体现出来。灾难性新闻报道不能仅限于直面悲剧,应直面人生,客观的审视灾难,进一步发掘灾难中蕴涵着的更新鲜、更美好的主题,去换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张扬人性善的一面,让处于绝望状态下的受难者和受众体会到危难中的人间亲情以及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美好情怀,体会到人性的温暖和崇高。灾难性报道要求记者勇敢地扛起人性的大旗,以透彻的目光注视人类的生生死死,对处于极度绝望状态下的人类给以人文主义关怀,在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时候, 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等都会在瞬间得以表现。记者在采写这些重大事故的报道时,不仅要让人看到一个真实事件本身,还要对事件中的处于极度绝望状态下的人们给以人文主义关怀,让健在的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灾难新闻要通过寻找、发现灾难中的人间奇迹, 来展示生命的顽强。

例如:在玉树地震报道中,此类报道更是不绝于耳。玉树地震发生后,经央视报道“13岁小女孩被成功营救创造54小时生命奇迹”后,被电视台、报纸、网站相继发表,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在些灾难中,被埋在废墟下面54小时,当时气温在0度以下,她依靠顽强的生命意志坚持着,最终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又如:玉树地震中,结古镇新寨村郭吾社又一次创造了生命奇迹,祖孙俩被困

123小时获救,救护队员把四岁的孩子救出后抱在怀里。当场所有的救援人员都感动至极。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那些在灾难面前勇敢坚强的普通人。在这些报道中, 融入了大量的令人动容的细节描写, 与此同时, 反映灾难面前人性的真实。《强震来袭 900名师生创造“零死亡”奇迹》、《16岁藏族女孩用双手挖出9位亲人》、等新闻报道感人至深, 用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事迹,感染读者,也让受灾群众看到了力量, 树立起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信心。

3. 5 要为公众提供应对灾难的科学知识

例如针对近年来我国矿难事故多发的情况,新浪网开设了相关知识的专栏如“井下发生爆炸该如何自救”,新华网也开设了“救生常识”等栏目,普及民众对于灾难的知识。媒体的这些报道可以让公众了解灾难,能够在灾难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使灾难对人类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充分发挥媒体警示社会、推动预防的作用,这同样是人文关怀精神更深层次、更为积极的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渗透于当代新闻观念,是历史的进步。同样,人文关怀也是受众内心永恒的需求。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毫无疑问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这次国内媒体对“阜新矿难”的报道,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对人文关怀理念的接受,也为我国今后的灾难报道提供了很好的整体范式。

结论

新闻传播活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行为,报道者在采写、编辑、刊播新闻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道德意义是极为鲜明的。这就要求记者能够在从业的过程中自觉担当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将“人文关怀”的思想内化内心,这样在新闻处理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首先想到从“人”出发。

除了媒介本身外,还应该建构监督媒介的社会控制体系,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完善对媒介的监督制度。这些监督来自受众、政府、媒介行业内部人士、新闻批判者、学界等。只有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媒介监督机制,媒介内部的自我约束和调节,还有记者自身在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感悟,才能真正地将“人文关怀”融入内心,这样新闻媒介的大环境才会越来越有人情味,公信力也将逐步增强。

我们虽然强调并倡导新闻媒体需要有一种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但新闻媒体所包蕴着的这种人文主义关怀精神还是极其有限的,它的作用绝不是万能的。因为作为媒介的新闻传媒压根只能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中介作用。在我国,新闻媒体拥有自己的职责权域,既不能代替公、检、法等权力机关行使职权,也不能扮演慈善部门的角色到处替天布道、乐善好施。新闻媒体坚持正义、呼唤良知、伸张正气、关怀弱势群体等秉性和宗旨,只能体现在传播的手段和方法上,切不可感情用事。否则,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可能是,一方面会由于过于情感化而影响到媒体从业人员从事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对事件真相的探求;另一方面也会由于过于主观化和理想化而让媒体渐渐滋生一种“言语霸权”的意识,或者在社会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充当起“包青天”的角色,而这些显然又都是有悖于新闻媒体的本份与神圣职责的。我认为,新闻媒体在积极反映现实、干预现实的同时,还必须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大概才是它的真正定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莫凡. 试论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J ] . 新闻界, 2006,( 1 ) .

[2] 陈琳. 试论灾难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J ] . 商业文化(学术版) ,

2008,( 7 ) .

[3] 魏少华. 论灾难性报道的基本策略[ J ]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 ( 4 ) .

[4] 郝琳. 浅议中国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 J ]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 ( 1 2 ) .

[5] 张洁平. 四川地震掀起世纪采访风暴[ J ] . 亚洲周刊,2008 , ( 2 2 ) .

[6] 罗以澄,侯迎忠.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

学版),2005,(02):235- 239.

[7] 张淑美. 人文关怀: 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 J] . 新闻爱好者,2003, ( 11) .

[8] 杨保军. 论新闻需要的构成[ J] .新闻大学, 2002, ( 秋季刊) .

[9] 陈旭鑫. 从两会报道看网络新闻传播优势[ N] . 中华新闻报, 2004, ( 47) .

[10] 孙丽萍人文关怀的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 新闻大学, 2001年夏

季号.

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顾紧张但又充实的学习和开发过程,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及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从指导老师李云豪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受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在此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写论文阶段,李云豪老师几次审阅我们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没有他的指导,我们就不能较好的完成课题设计的任务。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这几年来对我有所教导的老师,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不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让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更教会了我做人处事的道理,在此表示感谢。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序言 (3)

1. 灾难性新闻事件与人文关怀 (3)

1.1 灾难性新闻事件 (3)

1.2 人文关怀 (4)

2 当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误区 (4)

2.1 对受众本位的误解 (5)

2.2 把平民化等同于庸俗化 (5)

2.3 以肤浅的感情取代理性的思考 (6)

3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7)

3.1 要客观报道灾难事件本身 (8)

3.2 要体现对“灾难中的普通人”的倾情关注 (9)

3.3 要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 (10)

3.4 要弘扬灾难中的人间真情 (11)

3.5 要为公众提供应对灾难的科学知识 (12)

结论 (13)

参加文献 (14)

致谢 (15)

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应体现在在哪里方面

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应体现在在哪里方面 人文关怀旨在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需求、权利以及价值进行关注和关心,既在生活上照顾患者也在治疗康复方面对患者进行专业指导,能够使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医疗机构提供的是医疗服务,其根本目的是祛除疾病实现患者的健康, 1、形成以医者需求为中心的观念, 1)医疗服务对象不仅是患了疾病的病人,还应包括亚健康的人; 2)医疗服务内容涉及到保健、咨询等各个方面; 3)医院除了治疗疾病,还包括满足人的保健消费需求; 2、转变医务工作者整体的观念 1)不把就医者当作求医者来认识,只认为病人患病后到医疗机构就医是来乞求医生治病。2)提供医疗服务方便、快捷、周到。亚健康状态的人就医时获取的服务主要是:健康检查、心理咨询、康复、保健、疗养、器官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对于健康人来说,其就医时对医疗服务满意与否主要表现在是否方便、有效。 3、满足就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即不断推出的新疗法、新技术来实现这一要求的。医疗服务项目同样存在着研发期、临床试用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研究如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新项目,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4、满足就医者对不同服务的需求。就医者的医疗服务需求都是不同的,医疗机构对不同的需求群体应提供能够满足他们各种需求的医疗服务。 影响医疗服务满意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1)医疗服务环境方面的因素,包括医院的环境与设施、医疗的各种标识、医务人员的服饰等;(2)医疗服务方面的因素:①医疗质量(包括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②服务(包括获取服务的便捷程度、配套服务的完善程

度、服务的及时性、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沟通技巧等);③医疗服务效果的快慢;④医疗服务的价格等。

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摘要]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能让让悲观者前行,让无力者有力。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报道的庸俗化、媚俗化、人文关怀缺失是媒体不成熟的现象,当媒体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的时候说明媒体的文明和成熟,本文从新闻报道的价值本位和社会价值层面出发,通过小悦悦事件的分析,探究人文关怀与新闻本位之间的密切关联,提出了我国的新闻报道应如何坚持和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关键词]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分析 As an example of the little yueyue event analysis reports embodiment of humanistic concern [Abstract]News reports reflect the humane care to let bears go on, powerless to powerful. In News reported in the reflected Humanities care, is modern civilization of requirements, is media by should bear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News reported of vulgarization of, and kitsch of, and Humanities care missing is media does not mature of phenomenon, dang media reported reflected Humanities care of when description media of civilization and mature, this from News reported of value standard and social value level start, by small yueyue event of analysis, research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摘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核封面 任课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注: 1、以提交课程论文、报告为考核形式的,填写此表; 2、填好签字后与提交材料一并送院研究生秘书处; 3、学位课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记分。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人文关怀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展开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它是从关心人的文化角度来关注社会。而灾难新闻是关于不期而至、破坏性的灾难事件的报道,报道的内容往往是人不愿看到的负面内容。因此,灾难新闻更应本着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才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关键词】人文关怀灾难报道 一、灾难报道 “灾难”作为一个人类并不想其发生的词,却总是时不时地在我们的周围发生。灾难,小到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幸去世,大到一个地区千千万万的人因为一场天灾遇难。灾难具有重大性,从而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因此,对于灾难的关注也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重点。那么,什么是“灾难报道”呢? 1.定义 灾难报道指的是关于天灾人祸的报道,包括各种灾难发生、发展、危害以及人类抗灾、防灾、救灾等题材、它的范围十分广泛。通常可以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社会灾难报道。 2.新闻要素 灾难事件一般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每个人都不愿面对的悲剧性事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会给人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其中的新闻要素也是灾难新闻的特点。 (1)急迫性 灾难新闻大多是突发事件的报道。比如:地震、瓦斯爆炸、车祸等。这种突发的紧迫性使得新闻传媒机构要立马组织、开展传播活动,向公众告知有关信息。(2)变动性 一般,一件危机事件的发生总是会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演变过程。比如一场大楼火灾的发生,从开始的发现到最后确定失火原因、死亡人员,所有这些信息都不是一次性能够收集完成的,所以新闻人员往往要一直关注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并将收到的最新消息告知公众。 3.人文关怀定义 人文关怀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展开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它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我认为,在灾难新闻传播中,更应关注人,尊重人。 二、灾难报道与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几层涵义:1、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2、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3、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4、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5、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6、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然而,我们发现,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维度被在一定程度上遮蔽起来了,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形象受到了误解。(一)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其人文关怀的维度是如何被遮蔽起来的?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的解释模式:第一种解释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不妨把这种解释模式称之为“工具论”。虽然这种理论承认马克思哲学追求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全人类,但它又坚持认为,第一,这个目标是长远的;第二,这个目标是通过长期的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人们在解释其学说时,通常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遗忘乃至压抑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的维度,而把其阶级斗争的属性加以强化域夸大,甚至干脆把它理解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或手段。更有甚之,人们干脆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纯粹的阶级斗争学说,并使之与人文关怀尖锐地对立起来,以致谁要谈论人文关怀,谁就是在曲解或非难马克思哲学。第二种理解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我们不妨把这种理解模式称之为“科学论”。诚然,马克思哲学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当人们仅仅着眼于从“科学论”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时,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也会被掩盖起来。因为“科学论”关注的仅仅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性,而对其他的重要待征,特别是人文关怀的特征,往往不予重视。此外,“科学论”还强调,在人类社会中唯一起作用的力量就是“规律”或“必然性”,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类活动,将别是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探讨和追求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总之,把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对立起来,并用前者去否定后者,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形象的扭曲。三种理解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我们不妨把这种理解模式称之为“实践论”。“实践论”是这几年最流行的理解模式。与上述两种理解模式相比,乍看起来,“实践论”是最接近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的,其实不然。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人们通常把生产劳动理解为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当然,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们也探讨了实践的其他形式,如科学实验、阶级斗争等。但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在马克思那里,实践的其他形式都是从生产劳动这一基本形式中引申出来的。其实,问题正出在这个共识上。人们通常以下面这种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即自由是对必然的理解,只要劳动者认识了外部世界的因果律,也就在劳动中达到了自由;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初探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初探 本文阐述了人文关怀的内涵,分析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意义、作用及误区,对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提出了几点建议。要提高新闻从业者的人文素养;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文情怀积极引导受众。 标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媒体公信力 一、关于人文关怀 1、人文关怀的涵义 人文关怀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为了反抗“神本主义”而提出。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来审视世界,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反对神道,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人文关怀体现着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尤其是人的心灵和情感。因此,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虽然人文关怀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是其“以人为本”的实质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大致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维护生活的多样性、包容性;尊重人的理性,敢于解剖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促进道德完善和社会发展。目前,人文关怀逐渐成为一种价值追求。 2、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作为大众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努力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更好履行媒体的职责。多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放下了以教育者自居的姿态,在新闻报道中充分考虑了受众的需求,媒体的人文精神也在此得以提升。 “关怀的理念深入到我国新闻人的意识中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的,而在2003年这种人文关怀的传播意识才算得到突破性的进展。”[1]2003年春,“非典”成为一个热词儿,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其极强的传染性和人类对其起因和治疗方法的未知,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政府和新闻传媒及时、准确、客观地对疫情进行通报、报道,表现出新闻调控理念的变化—从不断提高透明度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充分体现了政府和新闻传媒尊重民意、民权,关注民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从而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的里程碑。 此后,媒体对于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报道更加及时、公开、透明。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刺痛了全国人民的心。当时,央视和全国诸多媒体将信息公开、快速、透明地传导给公众,其一减少了重大事件突发时个别人的造谣惑众;其二通过大量的信息,降低了公众在不知情时产生的焦虑感和压力;其三,连续的报道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厚重的精神力量。应该说“汶川大地震”

灾难应急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灾难应急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灾难性事件作为突发性新闻,其社会关注度极高,也是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灾难报道极易对受害人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和二次伤害,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透过近期南方冻雨和98年特大洪水报道的对比即可看出媒体通过人文关怀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转变观念等多种措施,相信我国灾难报道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灾难灾难新闻人文关怀 [正文] 灾难是指由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员财产损毁的现象。用“多灾多难”形容中国一点也不过分。笔者查到一个1993年的资料,“自1949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5”。灾难一直离我们很近。 如今灾难性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报道中通常都会派出精兵强将,争分夺秒“抢新闻”。灾难新闻不同于其他的新闻体裁,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挑战:第一大挑战即信息高度“碎片化”,每个记者看到的都是自己眼前的一点东西,无法做持续的观察;更严重的挑战是记者面临的恶劣的工作环境;第三大挑战即灾难时期的宣传禁令比往日更多,宣传部门恨不得连下12道金牌,召回记者,此时的新闻报道有许多人为设置的禁区。所以说灾难报道非常不易,发出有深度、有内涵的灾难报道更加不易。 一、灾难新闻采写要求、报道方式的特殊性 灾难新闻具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灾难大多突如其来,需要记者呼之即来。其次,灾难新闻具有严肃性和客观性,灾难本身具有悲惨性,灾难新闻则应起到传播灾情、争取救援的重要作用,人命关天,必须客观、真实、准确,马虎不得。灾难新闻还有科学性的要求,灾难发生后,媒体必须通过报道澄清人们认识上的愚昧和麻痹,力戒迷信等非科学色彩,通过对专家的采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4180596.html,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作者:谢彬 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7期 【摘要】灾难性新闻采访报道时,新闻工作者应注意遵守新闻的操守、职业道德,要尽可能的给予遇难者及家庭宽广的人文关怀,真实客观公正地将灾情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告诉给广大的受众。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采访 目前,灾难性新闻越来越频繁地见诸于各家媒体,随着环境的逐步宽松,类似的报道可能会越来越多。作为媒体,特别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各级党报党刊理应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然而,由于灾难性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性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形的公开展示,有可能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因此,媒体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面对“报道,还是不报道”、“先报道,还是先救人”、“以人为本,还是以新闻为本”等选择时,该如何把握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灾难新闻采访和报道中违背职业准则现象 也许大家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上海《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的一民工家属时,该民工的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因获悉儿子去世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记者采访。记者退出后,村委会负责人陪同当地领导和一群记者浩浩荡荡来到该家,硬是冲进家门。领导在老太太的极度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的记者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痛苦镜头和画面。①在这场“采访,还是不采访”的选择中,李宁源失去了一次新闻报道的机会,却坚守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与其相比,硬冲入罹难者家中的记者无异于一群野蛮的掠夺者,在“深挖”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后扬长而去,留给罹难者家属是永远的痛楚。 此外,无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为了追求最佳效果,人为地摆拍和导演,诱导当事人回忆伤心往事、陈述痛心的遇难经过等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曾经在采访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初级中学3名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到河边洗手,一名学生不幸滑入河中,另外两人施救也被带入河里,结果3人先后遇难。事情发生后,学校和当地党委、政府立即组织救援。新闻单位事后获悉这条新闻,纷纷前往该学校采访,为了表现当时的抢救场面和另外两名学生的救人义举,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于是,这里可能就要涉及到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伦理学、新闻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又都归属于“人文主义关怀”的大旗之下。因此,本文着重就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一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灾难新闻与人文主义关怀 在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史上,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我国新闻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往往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倾向,即多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多报道领导,少报道群众;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体。这种倾向在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印证。新闻中虽然也看到了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但这种关怀是一种政治关怀和物质关怀,缺少的却是人文主义关怀。 什么是人文主义关怀呢?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着时代、地域而不断发展,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因此,在西方大众传媒大量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尤其是灾难新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解读主要围绕这两层含义进行。①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着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 灾难性事件(感性世界)带给人的情感情绪反映 心理世界的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拷贝世界)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不安得到平静,恐慌得到理智,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②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实际上就是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的灾难新闻。因为“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作为灾难性事件载体的灾难新闻,其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人文主义关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表现 人文主义关怀被人们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因此,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无私与智慧等人性的光辉。考察近十年来国内外灾难新闻的报道实践,笔者发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一直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并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摘要:本文简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以及人文护理的重要意义和工作重点。培植人文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改善护患关系乃至医患关系的重要突破口。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注重体现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人文精神,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贯穿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人文精神的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

目录 1 护理中体现人为关怀个人理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人文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运用 (3) 2.1 人文护理的专业体系 (4) 2.2 人文护理的理念体系 (6) 3人文护理的实施 (7) 3.1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 (7) 3.1.1营造舒心的医疗环境 (7) 3.1.2创建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 (8) 3.1.3构建医患、护患以及病人家属间良好的人际氛围 (8) 3.2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服务 (8) 3.2.1推行心理护理 (9) 3.2.2加强健康教育 (9) 3.3强化人文知识学习、倡导科学护理观 (10) 4 小结 (10) 参考文献 (11)

1 护理中体现人为关怀个人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积极应对“入世”后医疗市场形成大市场、大竞争的格局,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呢?针对以上的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为病人提供更为专业,更为科学的服务,使病人的满意率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病人的诊疗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其中。转变观念,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把病人当亲人。患者入院时有人热情相迎,出院有人笑脸相送;处处尊敬患者,服务细致周到。让病人看明白病,费用明白是关键,是让病人享有知情选择权的重要体现。常用药品及价目公开、住院费用“一日清”和电脑触摸查询系统的开通,使患者不再是”雾里看花”,消除了交糊涂费、花冤枉钱的疑虑,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进一步明确责任护士的职责,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努力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转变服务理念和护理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介绍入院须知,做好导诊导检服务,合理安排护理时段。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实行事先告知制度。检查前后,手术前后,护理工作做到有解释、有指导、有效果。病人出院时,送上一份“健康联系卡”。做好出院前的再次沟通,把病人送到病区电梯门口。实行这一工作模式后,住院病人在整个住院过程中都感受到浓郁的亲情,住院病人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实施人情化管理,使病人有“病房是一个舒适的家”的感觉。在抓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把情与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同情心爱心的驱使下,恰到好处地进行管理,让病人在住院期间感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张浩田411051摘要: 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 灾难性报道新闻比较差异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 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 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 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 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

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 9。 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 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 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 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News”一词。 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 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 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灾难新闻报道问题和案例

1、不尊重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 表现:许多媒体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事故,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沉默或者回避,比如政府干预,没有对灾难事故予以或者迅速作出反应,媒体的这种“失语”现象是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表现。媒体的“失语”现象在SARS事件中尤为典型。 案例:2003年,在SARS传播的初期,我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无一例外的集体性“失语”。2003年2月初的广州,尽管从2002年的11月起,非典就开始在广州周边的城市流行,抢购板蓝根、食醋报道在广东、内地流传,但主流媒体一直没有给予正面报道。当广州市内大规模传言四起的时候,主流媒体依旧保持了不应有的沉默。3月间,广东一家报纸有关“非典”的报道被认为不合时宜。直到广州市召开了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后,媒介才‘开始较为系统、正面地回应大规模的传言,并对SARS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报道。3月26日,新华社称北京输入性非典型肺炎得到有效控制—这是首次有关北京“非典”的官方报道,而北京当地媒体依然保持沉默。4月3日,举行的首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打破了传媒集体失语的状态,专题、专版纷纷上马。’2008年的南方雪灾的报道前期,媒体对信息披露滞后,轻描淡写的报道导致灾情未得到充分反映,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 .2、灾难新闻报道缺乏科学性 表现:陕西宝鸡出现的神婆“作法”、“避邪”防“非典”:香港庙宇因SARS来袭,香火格外兴盛;在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传言一位过世多年的高僧托梦:黑糯米煮水饮下可抗SARS,一时坊间所存黑糯米被抢购一空,狮城米贵,诸如此类屡屡发生。而某些媒体对谣言、错误的防制措施不加批判反津津乐道. 3、灾难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要求媒体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以及灾难中的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 (1)掠夺式采访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小悦悦事件"电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2012-02-14 15:40: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新闻记者》杂志供稿 2011年10月13日,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2辆车3次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了国人的震惊和反思,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司机的凶残、路人的拒救,交织成面色冷漠的众生相。而阿婆陈贤妹的援手让极度冷漠的社会有了一丝温暖,以朴素的悲悯情怀挽住气若游丝的生机。个体境遇是世态的微观映射,“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席卷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报道中,同样也凸显出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收视率,在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本文以国内数十家卫视为观察对象,以10月16日至23日这段时间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观察样本,对此试加分析。 1.新闻采访缺少换位意识 电视采访最大的特点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的。作为采访记者,职业决定其已经习惯了镜头前的交谈,有的记者就忽略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往往开门见山、劈头盖脸地向对方发问,常常弄得被采访者手足无措、狼狈不堪,根本无暇认真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因此,电视新闻采访学当中提倡换位意识,所谓换位意识就是要求采访记者首先要考虑和尊重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感受(有些批评或揭露性采访除外)。综观小悦悦事件中的人物采访,很多记者恰恰缺乏这种换位意识。 在此次事件中,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小悦悦的父母了。在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和《米线社区》的新闻画面中一度出现两位哭泣的镜头,特别是作为母亲,曲女士曾敲打自己,长跪不起。然而,我们的记者却一遍又一遍地提问为什么没有看管好孩子甚至是事发几天后还有记者问她当天的情形,这无异于再次揭开别人的伤疤,在其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曲女士表示已经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形。如果不愿开口就不要进行采访,强行采访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还会对受访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 另外,对陈贤妹老人的采访也有失人文关怀。一是媒体过度采访。陈贤妹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农家妇女,老人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上电视,甚至成为“名人”。尽管这位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的阿婆表示,“这只是件小事情,我当时只想帮一下,没有想太多,没什么好讲的。”但多处画面中可以发现,她在接电话的同时,还在众媒体的包围当中,一支支话筒还在对着她。她自己都向记者表示这已经干扰到她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为了回避采访,她的儿子刚把她接回清远老家,第二天又被政府“请”回赶去接受颁奖。二是媒体不当评论。有人质疑她三拒政府慰问金的目的是想出名。当有记者问她是否是炒作之举,这位老人表情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一)灾难性报道关涉政府公信力 所谓新闻传媒公信力指社会公众对于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传播方面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权威性等的总体评价。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突发事件的报道大大增加,反映出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政府在信息公开透明上出现了较大的飞跃。在以民族国家为主题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政府是网络时代的最终把关人。甬温动车事故中政府在整个新闻报道中起着舵手,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当然,政府的新闻宣传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原则的,具体包括: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政府有什么样的媒介观,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广大人民群众接收到的信息。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事故灾难,无论出于良心道义还是出于社会公正,利用灾难进行宣传和感动是必然行不通的。雷击还是天谴,无论是气候影响了通信还是上帝拨动了铁轨,也就是说,无论怎样解释这个事故,这个事故的发生都不能再归结为“技术”或者“自然”了,都不能用简单的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宣传来取代事故本身的震撼和愤怒。这正是灾难美学和公众期待的落差所在。从灾后救助到灾后重建,从社会性的慈善救助到政府性的物资调配,一场灾害,往往成为考察一个国家资源操控能力和权力道德水平的特殊视角。灾难到来之时,也就到了人类生存的“临界时刻”,在这种情景中,我们的政府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灾难,将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为今天的受众已对新闻事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于是,总理所说的“回答”,也就不仅仅是解释,也是反思、问责和调整。简单地说,这次动车事故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必须用整个社会体制的自省来回答。政府这个强势把关人也无法控制。 对于铁路部门来讲,事故频发民众怨,不能只用表歉意托词来敷衍。当事故发生后最重要的不是急于去推卸责任,而应当是认真查找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切实保障高铁生命线的安全运行。换句话说,应对危机忙公关,不如把善后工作做实在。出现故障并不奇怪,让人担忧和后怕的是事故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铁路的运营管理究竟以公众利益为重,以乘客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还是只维护铁路本身的利益,尽心竭力围绕着不可能完美无瑕,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可能出现故障的高铁打转,以至于面对问题时甚至不惜文过饰非,拖延塞责。进入“后高铁时代”,相关部门要做的是给中国高铁开一份体检报告,正面回应和消除公众对高铁安全的担忧。 政府在灾难事件中的积极作为,是灾难新闻中引导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这 些报道,缓解了灾难带给公众的心理压力和恐慌,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也使社会舆论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二)灾难性报道要平衡正负面宣传 在甬温动车事故报道的新闻话语运作中,绝大部分是“正面宣传”的角度,以发挥“喉舌”的舆论导向功能,灾害报道,包括政府的重视、采取的措施、干群的奋战等都从这种角度的切入。例如:《全力做好甬温线特别重大事故处置工作》、《温家宝到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和《第一批冲上去救人的大多是打工者》。但同时也体现出了监督功能的缺失。关于动车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这个事故给死者家属带来的创伤报道的都很少。有些人认为,正面宣传不能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否则有损正面宣传的效果。实际上,这种想法恰恰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增强宣传效果。记者和编辑忽视事物的两重性,只讲好的,不提问题,即只颂扬人生之善和党领导如何抢险救灾,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使新闻的可信性降低。《南方都市报》的《动车荒唐追尾,三问出事原因》、《恢复秩序高于抢救生命,是令人心寒的价值莽断》、《谈判格局不对等,霸道赔偿何谈抚慰人心》等深度灾难报道不仅

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

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 摘要:灾害事件的报道主题是引领导向、消除疑虑、传播信息、服务大众。新闻记者除及时、客观、真实的地报道灾难、科学理智的分析灾难外,还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去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简单的说,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查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 对于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的现状认识,学界基本存在较为一致的看法。新闻在报道灾难性事件中对于人文关怀的体现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灾难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方面的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追求轰动,漠视生命。学者任冬梅对于此现状举了这样的例子: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的一所学校遭一帮武装分子袭击,400多名师生被劫持为人质,后来俄安全部队采取强攻,恐怖分子引爆炸弹,导致338人死亡。全球各大媒体都做了详尽报道,在图片运用上,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都采用了同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名遇难学生被炸得已不完整的遗体。从新闻角度看,这种处理或许可以给报纸带来短期的关注效应。但对于遇难者及其亲人而言,这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 第二,隐匿消息,剥夺受众的知情权。学者饶瑶举了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1976年7月29日,即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对这场灾难进行报道。该消息对灾情的报道极为简略,只有十几个字的概括陈述,灾情等内容被彻底地忽略了。学者陈南、周毓也指出:“非典”初期之所以在广州引起一片恐慌,就是有关部门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进行了隐瞒,剥夺了受众的知情权。而受众的优先知觉又容易被诸如此类的灾难性新闻激起。小道消息四起,没有权威部门的证实势必引起人心惶惶,有些不法商贩甚至乘机散布谣言,在混乱中大捞一把。 第三,深度报道与后续追踪不足。学者郭伟以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为例,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次印度洋海啸的报道从最初的发布伤亡情况、记录幸存者逃生经历、追踪紧急救援进程扩大到质疑预警机制的缺失、预防传染病和瘟疫、呼吁全球赈灾等与海啸相关的更广阔范围,但是具有调查分析性质的深度报道比较欠缺。此次海啸过后的相关善后工作理应在媒体的配合报道下迅速展开。同时,公众得知灾难的消息后慷慨解囊,捐款人需要知道他们的钱

高中作文素材 体现人文关怀的写作素材

高中作文素材:体现人文关怀的写作素材 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作文素材:体现人文关怀的写作素材,供大家参考。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 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因为你们还不懂得付出,所以收获并不多。”听了这句话后,我真的觉得很惭愧,自我呱呱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数,而别人为我付出的则是多不胜数,例如父母为了养育我而付出,老师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们的付出都不渴望回报。而我们呢?不但没有付出,还希望收获。当我们看到别人受到表扬的时候,也 异的成绩,但自己却没有努力学习。 如果这种喜欢“不劳而获” 人都不想要这个“球” 这么一丁点的爱心呢? 会有什么人做这件事呢? 超越自我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学踢双飞,有人教我怎样踢,还有人教我手脚怎样配合。历经了千辛万苦,我终于学会了踢一个双飞,我练了一个多月的双飞,却怎么也突不破一个的记录。在大家的鼓励下和我不断的努力下,我又一口气连跳了17个双飞,连自己也简直不敢相信。同学们都为我鼓起了掌。这是我第一次超越自我,超越我心中的极限,我觉得我学习也应该像跳绳一样,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极限。 成功的动力源于拥有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和抛开自我,我眼寻求生命的直谛。没有生活目标的人,生活的层面十分狭隘。他们总是只关心自己,只关心眼前的一点利益。这种人就像井底之蛙。胸怀大志的人所显露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他们勇于超越自我,全力以赴圆自己心中的梦。

也许你只是一块矗立山中,终日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丑陋不堪而无声无息,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被人遗忘在那里,可你长久的立在那里,便是你永恒的骄傲。 也许你是一朵残缺的小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只是一张发黄的纸,一块染色的布,但因为有了你,世间多 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只要你拥有勤劳的双手,充满智慧的头脑。你就能战胜自我。你就能超越自我! 让我们都超越自我,做一个超越自我展望生命的人,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很踏实! 中国反击“相貌歧视”第一人 秋子,女,23岁,河南商丘人,艾滋病公益活动志愿者。2006年11月,她应聘到上海一家培训机构当英语老师。因为被该机构下属一学校负责人认为“长相有问题” 秋子因此被称为中国反击“相貌歧视”第一人。 她要向用人单位索赔精神损失费。 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相貌 问题” ‘不’的权利!平等权利的获得,需要斗争争取。”

浅析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期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 挑战,而灾难新闻报道则直接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将人文关怀渗入灾难新闻报道,可以有效缓减甚至消除受众的消极情感和情绪,从而产生积极的良性的言与行。近年来,灾难新闻报道渐渐改变了早期的弊端,回归人性,凸显人文关怀。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报道观念和某些思潮的影响,现有的人文关怀还显得相对薄弱,有待于新闻工作者挖掘探索,更好地服务受众。 一、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一)注重事件措施,淡化个体命运。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损失最惨重的是受难者,心灵最脆弱、最需要关心的也是他们。而某些灾难新闻只注重事件措施的报道,“官味”十足,“政绩”十足,却淡化了最需要关注的灾害人的个体命运,缺乏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有些报道只见“配角”不见“主角”。当灾难不幸降临的时候,相关新闻报道里出现的却是一些毫无生命意义的冷冰冰的数字,以及罗列着的一大堆当地大小官员的名字。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 (二)抢抓新闻“噱头”,漠视个体灾难。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某些灾难新闻为追求轰动和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本位效应,把直播场景选择到最直观、最悲惨的“第一现场”,与灾害本体“零距离”接触,捕捉并放大灾害人最悲恸的惨烈场景。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所谓“新、奇、特”,在报道中加入了许多“噱头”,极力渲染灾难事故的刺激、惨烈、暴力、残酷、恐怖、血腥等消极的一面,对于灾难的教训、灾难对人的伤害只字不提。 (三)追求低俗趣味,缺失道德品位。 在西方新闻界,一向有“坏消息就是好新闻”的说法,对新闻媒体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①灾难新闻报道向“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有些编辑记者以暴露、猎奇、片面吸引受众为目的,把灾难新闻当成招徕受众、增加“卖点”的“好”机会,在报道中采取了突出、渲染灾难事件离奇性、煽情性元素的操作方式,不惜笔墨去“展示”悲剧全过程。这种追求低俗趣味的猎奇心理报道出来的东西让人感到没有人情味,没有道德价值,不仅缺乏职业道德,更是违背了人性的基本准则。 (四)停留表层报道,忽视舆论导向。 有些灾难新闻报道只停留在悲剧性事件的表层上,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忽视正确的舆论导向。灾难新闻报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制造鼓舞人们上进的精神氛围,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使人真正成为媒体关怀的主体。 二、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回归 (一)从政治关怀向普通民众回归。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对灾难事件往往是不报、少报或报喜不报忧,灾难新闻的报道成为当时国内新闻的一块“禁区”。这种报道理念一直到2003年“非典”危机,才促使灾难新闻报道有所突破。2003年4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准确掌握疫情,如实报告并定期对社会公布,不得缓报、瞒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当日下午召开的介绍中国“非典”的最新疫情和防治情况的新闻发布会的实况录像,并宣布从4月21日起,将原来的5天公布疫情改为每天公布一次。这实质是从政治关怀向关注普通民众回归的标志。“也许这次事件,是中国政府透过媒体开始强化知情权并进行理性传达的一个切入点或者说是序幕。”②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不到10分钟,国家地震局迅速通过媒体发布了消息,使公众在第一时间知道了真相,避免了恐慌发生,每日公布伤亡、失踪具体人数,大量镜头从“官本位”理念转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普通民众的悲恸及坚强、卑微及伟大、牺牲与奉献,给受众强烈的心灵震撼。 (二)从新闻诉求向新闻本质回归。 传统的新闻诉求,是为了配合国家政权,政府把新闻媒体当作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新闻媒体成为社会权 浅析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02 业务研究 业务探求 杨小瑾 38总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