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参的特征与鉴别

野山参的特征与鉴别

田景鑫1,2 张 毅1,2

(1.辽宁省桓仁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辽宁 桓仁 117200;2.辽宁省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 桓仁 117200)

野山参的生态环境,使其形成了明显区别于栽培人参的植物外观特征。生态环境包括森林小气候、土壤特性、坡向和坡度、森林郁闭度和伴生植物以及原地性。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生存年限越长,野山参的野性越足,外观特征越是鲜明可辨。野山参长在大自然中,没有人工控制干扰,长得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它的形状特征,有些是广泛的个体差异无从把握,有些差异却很有规律。现在野山参已经非常罕见,但是野山参的鉴别方法大多适用于现在定义的林下参、山参及趴货。

总结我国长白山的老参农的实际经验,流传着一首识别野山参的歌谣:“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下,具此特征野山参。”歌谣从芦至须尾按顺序罗列了野山参的一系列典型特征。现介绍如下:…

1 根茎

根茎,也称地下茎,即主根顶端细长部分,俗称“芦头”。野山参根茎秋脱春生,年复一年,茎基残留,缓慢生长。由于生长年限久远,生态环境复杂,所以芦头长短不一,形态复杂多变。通常“芦碗”的数量是随着参龄增加而增加,一般一个芦碗可代表一年;芦碗数量多,表示生长年限长;芦碗排列紧密,表示是自然生长;如果芦头短、芦碗少,芦形明显细长,则说明生长年份短;芦碗分布稀疏,则有可能是人工覆土之故;如果出现“转芦”,则可能是生长过程中被移动了。根据根茎形态,可将根茎分为下列几种:…

(l)马牙芦:根茎上茎痕明显,稀疏而大,形如马齿状,多在根茎的最上段。(2)堆花芦:根茎上的茎痕排列紧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茎的中段或上段。(3)圆芦:根茎上的下段茎痕,因生长年久而长平,表面比较光滑,形如圆柱,故名“圆芦”,多在根茎的最下段。(4)线芦:根茎细长而较圆滑者称为“线芦”;较粗长而不太圆滑者称为“草芦”。(5)竹节芦:根茎在一定间隔处呈环节状突起,形如竹节,多在根茎的中下部。(6)二节芦:根茎上端形态是马牙芦,下段是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二节芦”。(7)三节芦:同一个根茎上具有马牙芦、堆花芦、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三节芦”。(8)雁脖芦:根茎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长受阻等原因,从某部位弯曲,形似雁脖,称为“雁脖芦”,也称“回脖芦”。

2 不定根

不定根,即根茎上长出的支根,俗称“艼”。其形状为中间粗,两端细,呈枣核状,俗称“枣核艼”。根茎基部着生的不定根,称为“护脖芋”;两个不定根对生于根茎两侧,称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茎(芦),统称为“艼帽”。依据艼的粗细老嫩,可大致判别野山参的年龄,艼帽的大小可判别土质的肥瘦以及是否动土移栽过。而艼的生长方向在鉴别工作中更为重要,它记载了重要的生物信息,小的野山参是直立而生,艼的方向始终自然下垂;移山参或趴货移栽时取平卧或斜卧,艼的方向是朝天上翘或平伸,如果是毛毛艼则说明年份很短;是鉴别野山参和其他参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3 主根

野山参主根称为“体”,野山参“体”的形态应以“灵”为美;“体”的质地以“老”为贵;所谓“灵”即“灵秀”和“灵气”,上品野山参看起来体态玲珑,野性灵气、参气十足。所谓的“老”即野山参的质地“够老”,生长年限长,内在品质好。野山参根据其形状可分下列几种体形:

(1)灵体:体态小巧玲珑,支根(腿)匀称,明显可分,多为2条,分裆自然,体短粗而质坚,支根短粗,须根细长。根形呈菱角形、元宝形或跨海形,称为“灵体”。(2)横体:主根短粗,两条支根分裆角度大,或有一条向横向伸展者,称为“横体”。(3)顺体:主根较长,圆柱形,支根顺直生长者,谓之“顺体”。如为1条支根者,俗称“赶山鞭”。(4)笨体:主根较长,支根2条以上,粗细不匀,主根和支根极不相称,体形蠢笨。(5)疙瘩参:主根短粗,近似圆球状,支根两条以上,长短不匀称,明显细于主根者,谓之“疙瘩体”。…

4 须

支根上生长的细根称为“须”或“须根”。老山参的须根上具有小疣状物,俗称“珍珠疙瘩”。须根可分为:(1)“皮条须”,即山参的须根,粗细较均匀,细长,清晰而不乱,柔韧而不脆,似皮条样,中下部缀有明显的“珍珠疙瘩”。(2)“水须”,在须根上生长的细小的吸收根,俗称“水须”,白色,细嫩而脆,多数在植株枯萎后而脱落,少数变为次生须根而继续生长。…

5 皮

主根的外层表皮,称为“皮”。皮的色泽,老嫩程度

第一作者简介:田景鑫(1973-),男,工程师;从事食品及参

茸产品检验鉴定工作。(下转122页)

-?178?-

强肥水管理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保证。除施足基肥外,一般在开花结果期重施追肥,苗期追肥可少些。

定植后结合浇缓苗水,每667m2施尿素5kg、生物钾肥2kg或磷酸二氢钾5kg,以后依苗情适量追施提苗肥或弱小苗重点施肥。一般在初花时,每667m2用饼肥25~30kg、复合肥15~20kg、尿素10kg,结合培土追施。结瓜开始后要持续供肥,待第一个瓜全部坐住并开始膨大时,浇水并随水追尿素10~15kg/667m2。当收获第二条瓜后,在距根部15~20cm…外穴施坐果肥,每667m2施氮、磷、钾复合肥20~30kg,以后每采收1~2次,就要追施30%~40%的人粪尿或复合肥10~15kg/667m2。结果盛期要增施2~3次过磷酸钙,每次10~20kg,防止早衰,延长采收期;如在盛果期追肥不足,则植株生长势弱,叶色偏黄,结瓜少,瓜个小,产量低,品质变差,苦味增浓。为保持、延长叶片有效光合期,减少病害的发生,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以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膨大。

苦瓜生长势强,水分消耗大,喜湿怕积水,整个生长期应保持田间土壤湿润,雨天及时排水,防止畦面、田沟积水沤根,引发病害。高温干旱时,特别是开花结果期,要及时淋水或灌水保湿降温。

4.2 中耕除草

苦瓜从苗期开始即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以防土壤板结。一般在定植缓苗后,深中耕,以保墒,并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之后,每次浇水后都应中耕1次,中耕近根处宜浅,远根处宜深,以利促根、护根。搭架后,当瓜蔓伸长达50cm以上时,根系基本布满全行间,一般不宜再中耕。

4.3 植株调整

苦瓜分枝性特别强,侧蔓多,且瓜蔓细长,为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和减少养分消耗,避免因大风使枝蔓损伤,必须及时整枝、搭架和绑蔓。

一般采用人字架,主蔓长到40cm时开始整蔓,摘除基部所有侧蔓,只留主蔓上架,同时进行绑蔓,以后每隔2~3d引绑1次,绑蔓时间以晴天的下午进行为宜,以免折断。中后期不再整枝,以充分发挥主、侧蔓的结瓜潜力,但需摘除下部衰老黄叶。生长中期如果瓜蔓过于疯长,则要及时摘心打顶,以抑制其生长,促进结瓜。

4.4 病虫害防治

苦瓜常发病有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为瓜实蝇。

4.4.1 白粉病在开花结瓜期间发病,在叶片上布满白色粉状物,使叶片失绿黄化,造成植株早衰。防治方法:当叶片上有白色粉状物出现时,应每7~10d叶面喷洒1次氰菌唑水溶液、锈宁水溶液或硫悬浮剂水溶液进行防治,连续喷洒2~3次。

4.4.2 疫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形状不规则,周缘不明显,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褐色。病斑可扩大至整个或大半个叶片,潮湿时,在病健交界处长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可用疫克或杀毒矾或金雷多米尔喷施。

4.4.3 瓜实蝇又叫针锋,其成虫似苍蝇,在幼嫩的瓜果内产卵,为害果实,使果实发育受影响而变畸形,并提前转色,其后腐烂变质,还散发恶臭气味。防治方法:在幼瓜期用锐劲特水溶液,或农地乐水溶液,或20%速灭杀丁6000~8000倍液喷洒幼瓜2~3次,每4~5d喷1次,并及时摘除畸形果,集中园外烧毁或深埋。喷药一般在傍晚进行效果较好。

5 采收

苦瓜是以嫩果(瓜)为主要产品的,故在生产中应及时采收。一般开花后l2~15d达到采收期,当果实瘤状突起饱满、果皮光泽发亮、果实顶端颜色变淡时,要即时采收。如采收过早,果肉硬且苦味浓;如采收过晚,则瓜顶部变为黄色,苦味变淡,肉质老化变软,不易运输和贮藏,商品价值降低。

采收时间应考虑贮运性能,最好在晴天早晚采收,而中午、下午和阴雨天采收的苦瓜不耐贮运,应及时销售。

参考文献:

[1] 周雅芳,汪润生,李晓维.无公害苦瓜保护地栽培技术[J].农民

科技培训,2004,(11):28.

[2] 张延霞.无公害苦瓜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7,(6):

58-59.

[3] 刘洋.苦瓜温室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5):

17.

[4] 赵新宇.苦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7):38-39.

[5] 董红霞.长江流域大棚苦瓜提早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9,

(11):20.

与生长年限、地势、坡向、土壤、水分等条件有关。…

(1)老皮:表皮粗糙,黄褐色,无光泽。(2)嫩皮:表皮鲜嫩而细腻,黄白色而有光泽。(3)紧皮:表皮细腻,老嫩程度适中,外皮丰满,内在充实,黄色而无光泽。(4)锦皮:皮肉质地坚实,皮紧细腻,黄白色或金黄色,外皮似锦缎,故称“锦皮”。

6 纹

主根上部外表的环状横纹,俗称为“纹”。生长年限越久,横纹数目越多,越紧密;生长年限较短,其横纹浅而稀。根据主体上的纹理,可分如下几种:

(1)螺旋纹:横纹仅密环于主根上部,纹理细密而深,呈螺旋状,称为“螺旋纹”,为纯山参基本特征。(2)浮纹:横纹浮浅而稀疏者,称“浮纹”。生长年限短的山参,多显浮纹。(3)断纹:山参经移植后,横纹断开,断续延散到主根下部,称“断纹”。

(上接178页)

-?122?-

野山参的特征与鉴别

作者:田景鑫, 张毅

作者单位:辽宁省桓仁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辽宁,桓仁,117200;辽宁省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桓仁,117200刊名:

中国园艺文摘

英文刊名: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年,卷(期):2010,26(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李向高.孙桂芳.王丽娟野山参的鉴别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期刊论文]-中药材2002,25(4)

2.方土福试论野山参真伪鉴别技术[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3,15(4)

3.仲伟同.曹志强.冯家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标准编制说明[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8,20(2)

4.方土福林下山参的经验鉴别[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6,18(3)

5.娄子恒.金慧.王明芝.杨文志对山参分类和鉴别的探讨[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3,15(2)

6.廖爱岚.陈张勇浅析野山参的功效应用及鉴别[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2010,7(8)

7.田景鑫.张毅移山参的生长特性及其鉴别[期刊论文]-中国园艺文摘2010,26(5)

8.仲伟同.曹志强.冯家.吴信子.李震熊.王志举.潘琳珍.郭怡飚.杨仲英.于振江.曾祥云.李学军.杨文志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报批稿)[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7,19(3)

9.张贵友.王艳春.杨志春.董旭.高玉朋山参、园参、工艺参、常见伪充参的简单鉴别[期刊论文]-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12(7)

10.肖新月.张南平.林瑞超有关野山参质量标准的讨论[期刊论文]-中国药事2003,17(1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e15204207.html,/Periodical_zgyywz20100609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