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支付系统清算方式发展分析及风险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5286063.html,

国际支付系统清算方式发展分析及风险控制作者:赵培欣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06期

【摘要】支付系统清算方式的设计原则主要满足两个方面要求,一是要保证参与者的结算风险低、二是要降低参与者流动性成本。国际上支付系统清算方式的发展正是这两个相对矛盾的指标不断融合推进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国际主流支付系统清算方式的发展历程,提出新发展趋势下支付系统风险控制建议。

【关键词】支付系统清算方式风险控制

支付系统是由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安排。随着科技进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密切依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不断更新换代,支付系统的清算方式也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历程。

支付系统清算方式的设计原则主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保证参与者的结算风险低、二是要降低参与者流动性成本。正是这两个相对矛盾的指标不断融合推动了国际主流支付系统清算方式的不断发展。

一、延时轧差净额清算(DNS)

延时轧差净额清算(DNS)是指银行把每笔支付信息传送到一个中立的清算中介,并事先同意在发生支付义务时不立即进行清算,而是在约定的清算周期内让某些往来支付相互抵消,在指定的清算时间,通过中央银行清算账户只清算差额。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际主流大额支付系统基本上采取的都是DNS清算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在日间进行结算的中央银行存款额度,但是由于从发出支付信息到最终清算时间上的延迟,结算风险也就随着收款者不能收到应清算数额的可能性增强而加剧。

二、实时全额清算(RTGS)

鉴于DNS方式所带来的高结算风险,以及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更倾向于选择实时全额清算。RTGS方式是指对每笔支付信息,都会同时产生中央银行清算账户的借记和贷记,在整个营业日内连续地、逐笔地处理支付指令,所有的支付指令均是最终的和不可撤销的。RTGS大大降低了支付系统结算风险,但对清算银行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RTGS开始全面代替DNS,成为主要国家银行间的大额交易的清算方式。瑞士国民银行经营的瑞士同业清算系统(SIC)1989年投入运行,为银行同业资金转移提供全额、实时、无透支的支付清算服务。英国的大额支付系统CHAPS于1996年由延时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