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漫谈

历史学习漫谈
历史学习漫谈

历史学习和教学漫谈

栖霞区教研室李传忠

历史学作为一门可以“资治”的科学,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李世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作为一门包罗万象、可以给人以启迪,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学科,受到很多伟大人物的推崇(马克思:我的科学只有一门,那就是历史。培根:读史使人明智。梁启超: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今日欧洲民族注意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历史作为一门课程,随着中高考方案的改变,也日益受到学校领导、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但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远没有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依然困难重重。如何教好历史课,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历史,更成为广大历史教师、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师的关注。所以我们有必要把有关历史学习的话题,再梳理一下。

一、古今中外学习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古今中外的很多学者都着力于对“学习”这一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学习理论。尤其是课改兴起以来,现代学习理论更是得以广泛传播。细看这些理论,各有侧重,各有长短,但究起精华,可以让我们获得这样一些认识:

1.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学习的重要因素

这里的核心是要注意动机产生于学习者本人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需要。所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和不断巩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永远是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元认知的培养应成为今后学习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元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知道”,知道自己拥有什么知识、经验和策略;二是“监控”,监控与使用自己的知识的某一部分,去应付某种特定的心智工作。元认识能力的发展可以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明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知识与策略就可以解决有关学习的问题。它主要表现为:1、在认知活动之前,规划活动的程序、预测结果、选择策略;2、根据计划,控制认知活动程序的执行,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进行的各种情况,发现认知活动中的偏差,及时修正和调整认知策略,控制无关因素对认知活动的干扰,确保认知方面和认各目标的实现;3、检查与评价整个认知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正确估价,发现问题,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换句话说,也就是学习者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怎样学,要达到什么水平,以及用什么方法检测自己的水平,如果未达到目标是什么原因,是不是该改变途径或者目标。这对于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帮学生了解并理解学习目标;注意不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学会善于阅读,

概括叙述、综合归纳、比较分析等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和掌控采用这些方法的时机;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发动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等手段努力促进学生的元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这要求我们确立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达成三维课程目标。

3.依据知识类型选择学习方式

不同的现代教学理论各自倡导不同的学习方式。实际上,学习方式的选择有多种因素需要考虑,其中之一就是知识的类型。从历史学科来看,知识可分为具体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知识两类,前者是指具体的历史时间、人物、现象等,后者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抽象的概括,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的认识,如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等等。对于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学习者只需要用自身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识方法去同化吸收它,而无需采用高思维参与的发现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如长征开始的时间,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等知识,如采用发现式学习方式只能是智力的浪费,而如遵义会议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如不采用发现式之类的学习方式那只能是死记硬背。所以,学习方式使用的是否合理,是看它是否与对应的知识相匹配。正因为如此,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应提倡的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思维参与为核心。

二、获得更加接近“历史”的知识,是学好历史的前提

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大多是指历史课程或历史学。实际上,首先存在的是客观实际存在的那些“过去的事实(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而我们今天所见的历史教材、历史著述这些用文字记载并叙述的历史,无不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能接触到的材料,作者本人的认识水平),也无不渗透了作者本人的意识观念(材料的选择、评价的角度等)。这或多或少地与客观真实的历史存在一定的差距。历史学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去接近客观真实的历史。当然作为一个基层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太可能有深入研究和考证的机遇,基本以教材为主要的学习媒介,但“理解和把握教材是认识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客体。”“历史”的这一特点至少对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1.仔细阅读,善于思考,从历史研究动态中获取更加接近历史的“知识”

首先我们要注意阅读教材。教材是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历史的依据,也是教师实施教学任务(与学生交往)最基本的中介。当然,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读一些原始史料和一些得到公认较好的历史专著也是非常需要的。我们在阅读教材时,要注意结合对《课标》的再学习,主要要理解教材体现《课标》的主要思路(基本线索、分期、阶段历史特征、每一课的核心及课与课间的关系――尤其是一单元内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教材中某些表述方法的改变。我们的一些教师,尤其是教龄稍长一点的“老

教师”,身上或多或少地会存有凭经验教学的习惯,有些教师备课时比较马虎,粗看教材叙述的史实是原教材有的,上课时就会凭着自己熟记的内容去讲述。但有时教材某些细节的变动,恰恰反映了历史研究的某些成果或体现了一种新的评价观。如“玄武门之变”,过去教材一度把李世民夺权描述成“正义之举”,是迫不得已的偶发事件。而现在的教材大字部分取消了“玄武门之变”的内容,小字的说法是“在继承皇位前,他经历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激烈斗争,最后夺得大权,迫使唐高祖传位给他。”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尊重历史原貌的说法。史料反映:李世民即位后,数次要看按中国历史传统皇帝本人也不能看的本人实录、起居注,最后看到后对“玄武门之变”的描述比较隐讳,直言“朕之所以安社稷,利万人耳。史官执笔,何烦过讳?宜即改削,直书其事。”经过唐太宗钦定的《高祖、太宗实录》把李建成、李元吉描写成为嗜酒好色、庸劣无能,嫉贤妒能、凶残暴戾之徒。章太炎曾指出:“太宗既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好在唐太宗还没搞“焚书坑儒”,时至今日,人们对相关资料研究考证后,已大致梳理出事情的原委。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应有评价。

对一些评价发生变化的历史事件,我们更要注意在教学时进行处理方法的变化。

同时要关注史学研究动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往往都会出现在相应的杂志上(或通过相应的网络搜索)。目前发行的教师教学用书辟有“史学动态”栏目,教师在备课时应予以高度的关注。另外本人最好订阅一本历史教学研究杂志以供学习,及时从史学研究动态中获取对课堂教学有效的素材,并可以此去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这样使自己在教学时能更从容、更自信。就能更好地把握对讲述讲解的程度。

2.要把求真、求实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立足点

在“一纲(标)多本”的背景下,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出不同特点,但由于种种原因,现行教材不完善之处仍然存在。教师掌握了更多的“接近”客观历史的知识,了解了更多历史研究动态后,不仅自身走上讲台时自信更强,同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来完善充实教材或修正教材。

案例一:海南三亚一教师在全国历史教学年会上,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高一)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有关“为什么张謇创办的企业到19世纪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几个学生的回答是:“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对华输出商品猛增,张謇资本不够雄厚,技术比外国差,中国军阀长期混战,不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教师肯定学生的分析,总结说:“张謇企业的兴衰是当时国内、国际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暂时放松和卷土重来,决定了张骞企业兴衰的时间表。”专家却对此提出了臵疑。理由是教材还提及了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以荣氏企业为典型。荣氏企业不仅成功地转向纺织业,面粉业也有发展,而同一时期张謇的企业却走

向衰败。“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对荣氏就没有影响吗?专家认为:我们中学的历史教学长期存在以空洞的概念代替客观史实的弊端。该教师将原教材的结论当成了客观存在的“历史”,不再追究根据。事实上,一战后民族工业的一些行业确实又面临欧洲商品的竞争,面粉业受到的冲击似乎最典型。但已积累了资本的民族工业也增强了抗冲击的能力,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一蹶不振,萧条下去,甚至还有一些新行业兴起。此时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保护民族工业的措施,民族工业有再次振兴的现象。再具体到张謇企业的衰落,重要原因之一是盲目扩张。他的目标是要把南通建成东亚第一个现代化城市。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从幼儿园到南通大学),还有养老院、公园、港口等。既有企业,又有公共事业,两者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公共事业又没有利润。到处用钱使张謇应接不暇、捉襟见肘。江浙财团乘虚而入,以控股的手段导致张謇走向衰败。

专家指出:如果围绕张謇的企业衰败作进一步的探究(以荣氏企业的史实作对比,把国民政府的措施及其效果作为另一个背景),这节课一定会更精彩。

案例二:又是一场高中历史教学竞赛,这课是《美国的建立》

片段一:教师在用flash展现和材料展示后,明确“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国殖民地压迫之间的矛盾,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他还强调这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原因是根源。

片段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独立战争的开始、建军、建国、转折等等,播放《爱国者》片段,说明美国军民捍卫自由的不屈服的精神。然后重点解说《独立宣言》,说它:“规定了人们有平等、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

片段一专家评点概述:教师最后的解释,既不是美国人的认识,也不是中国学者认同的。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物质相当丰富,在政治上也有很强的自治能力。在法律上北美殖民地居民也是“英国人”。独立战争前大多数殖民地议会(从英移植过来)都享用立法权、财政权和部分行政权。议会与总督的斗争几乎与殖民时代相始终。独立的根本原因是北美社会的独立性、政治自主性,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独立战争前,殖民地并没有人提出任何反对殖民主义的理论。而“美国人”这个民族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正因为殖民地在政治上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战争一爆发,英国权威崩溃了,各殖民地马上成立了自己的政府,要求独立成为普遍的呼声。我们不能用亚洲殖民地的状况理解和解释北美殖民地。这不是一场“逼上梁山”的造反,更像是一场“儿大不由娘”的分家。机械搬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通病,在逻辑上似乎合理,这种合理恰恰是空洞的、没有史实依据的推理。

片段二专家评点概述:这样的解释不够全面,也不准确。《独立宣言》顾名思义是阐明美国独立的理由。《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阐述了民族自决的权利;阐述了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如果政府损害了人民的正当的权利,人民就有权利废除它,成立

新政府。继而列举了英国压迫北美人民的种种事实,说明他侵犯了北美人民的基本权利。最后得出结论,北美应独立,美国独立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宣言的中心思想。马克思称赞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是指它的理论基础。如果按照教师的解释,《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上述两个案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就其原因,或多或少地与上一个问题有关。历史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自己描述的每一句话都要有充足的依据(不能局限于教材),否则将后患无穷。(错误延续,尤其是对历史解释的错误将会影响人们对很多问题的价值判断。)

历史学科本来就应是实事求是,历史教学也要把内容的准确性始终放在第一位,因为偏离真实的教学,历史课根本谈不上启迪智慧。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史学研究不能实事求是,历史教学往往过于重视教法的改进。近二十年来,史学研究已把求真、实证作为普遍认同的规则。但历史教学中,求真、求实尚未形成普遍认识,我们要注意彻底摆脱极“左”时期的影响,牢固确立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底线的理念。新课标也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基本方法和学习习惯,强调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这一切,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在历史学习中,一定要用史实说话,有几分史实说几分话,不任意裁减史实,坚持孤证不为凭的原则。教师长期坚持这样做,必然还会给学生以人格的熏陶。

三、关注教学细节,努力提高教学实效

(一)关于“目标”

1.课程目标和课堂(时)教学目标

从学科教学来说,最高端的目标是课程目标,它是指该门学科作为学校课程所要承担的总任务和总目的,在《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就是冠以“课程目标”这个概念的。往下还有年级(板块、模快)目标、单元目标,最后是课(堂)时教学目标。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最直接的目标,是一节课的学习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它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导性的,可以抽象一些,而课时目标必须具体、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目标层次越往下越具体),但要符合课程目标的精神。设计课时目标就是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同时还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情(需要、程度、能力、环境),将目标细化,并努力做到严谨、规范、清晰、具体、科学、可测(有学习层次要求)。因此我们不必硬将课程目标直接下移到课堂教学目标中。一般来说,“三维目标”体现在每节课,应使学生在这几方面有所收益:(1)知识:理解和掌握了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2)技能、方法:学会或巩固了运用什么样的技能和方法来学习和探究历史;(3)能力:能力发展上有什么进步;(4)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思想、观念、认识等方面有哪些提升。

如:一教师为《郑和下西洋》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向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使学生了解郑和七下西洋的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进行多向的信息传递、调动并培养学生参与学习。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水平,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讲述明朝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外交的重要意义。

评价:一、虽然采用了课程目标的划分类型,但似乎还停留在“教学目的”的层面上,教学目标主要围绕教师自己怎么做,有意无意地将学生臵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还不够具体、详细和可测(尤第二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无法体现过程,“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目标吗?

另外,根据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包含学习主体(A)、行为(B)、条件(c)、程度(D),表明B的标准四个要素,重点要放在行为这个要素上。在实际的教学设计时,要完全按照这四个方面来表述教学目标是较为困难的,尤其是历史学科,因为在能力上、认识上、情感上等方面的程度标准是很难界定的。但一般来讲,目标的表述中主体必须明确,在一定的条件下的行为及内容是要具体表示出来的。如上例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可表述为:

(1)通过教师讲述郑和远航的经过(C),学生(A)能够概要(D)复述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B);

(2)提供郑和下西洋的有关史料(C),学生(A)能够从多方面(D)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意义(B)。

2.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

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新课改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引起的争议非常多,很多人非常不理解,认为: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结果,“过程”怎么会是目标呢?不少教师(包括一些优秀教师)在不得不书写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时,都作了一些这样的表述:“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课前搜集资料,课上问题讨论……”、“运用多媒体手段……”等,这里涉及到了方法,也反映了由具体教学活动构成的教学过程,但它们能称作“教学目标”吗?

实际上,我们谈论的“过程”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过程,如资料搜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等;二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等等。这样我们就会明白:“资料搜集、问题探究”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搜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

拿史料辨析来说,当我们在学习中面对一段史料时,就要思考:我们要指导学生辨析什么?如何辨析?从哪些角度辨析?第一步做什么?在美国的历史教学中,在分析一项历史文献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考虑:(1)作者是谁?(2)该文献写于何时?(3)在何处通过或颁布?(4)为何而写?(5)主要内容?(6)为什么该文献在整个美国历史背景中占有重要地位?概括起来,这里主要要辨析的是历史文献的内容、倾向和价值。辨析史料的过程(学习心理变化过程)是:获取有效的信息,考察作者的身份与写作时间、地点,辨析析文献的倾向性,分析其价值。如将其化为教学目标,可以作如下表述:体验从历史文献中获取有效信息、考辨历史文献的倾向性、分析历史文献价值的辨析过程,初步学习从作者身份、写作缘由等角度辨析历史文献倾向性的方法。

再如,评价历史观点。其思维过程一般是这样的:第一步,提炼观点。评论的对象?评论者的观点?有几个观点?各观点间的关系?第二步,判断表态:正确?错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第三步,叙述史实,也就是用史实来叙述评论对象的真实情况。第四步,分析根源。评论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从历史观点产生的根源来说,大致可归结为社会影响、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几个方面。这个教学目标又可作如下表述:体验从提炼观点、判断表态、叙述史实到分析根源的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学习从社会影响、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方面分析历史观点产生的根源的方法。

上面主要谈的是学习(心理变化)过程,但其中也蕴含着方法,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有相应的方法相伴。而且方法还与能力相关联,判断能力形成与否,要看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方法。

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一个很好的参照,那就是《课标》中的“教学活动建议”。《课标》中的“教学活动建议”大多与“过程与方法”目标相关。如“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是比较直接的表述。另外,像“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谈谈自己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之类所涉及的方面较多,教师需要好好谋划。在后例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对学生搜集什么资料、如何搜集资料,不作任何指导,任由学生天马行空,结果搜集到的大多是文字材料、二手资料;二、拿起材料就用,不用事实说话,不管证据力度如何,而是借后人的此观点驳斥后人彼观点,看似热闹,实则毫无意义,甚至会引起学生思维混乱,以为历史评价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口齿伶俐就行。教师对此若放任自流,不给予

点拨指导,会使学生增投机取巧之心,如此,怎能达到“过程与方法”目标?

再如后例,首先要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其次更关键的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这有三个关键环节:搜集哪些资料,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辨析资料。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资料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艺术作品和历史材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等等。还要告诉学生,资料不同,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样(搜索、调查、考察),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互相印证,实物材料和文字材料相印证,从而形成证据链。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搜集不同种类的资料,是获取有效信息、辨析资料价值和科学评价历史事件的重要前提。紧接着是辨析资料的价值。首先,我们要究问资料的出处、作者身份、立场、倾向甚至学识,因这直接关系到资料的可信度。其次要认真分析,这些资料能说明什么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说明问题?这其中还要要区分清事实和观点、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经过综合分析,最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活动目标可以这样表述:通过本课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网络查找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在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对洋务运动作出初步的评价。

一个首要的问题还是不能不提,目标确定时首先要明确这是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主要是思维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教师的“过程与方法”,教师的只能是手段,学生的才是目标。前者要服务于后者。这不仅要明确写在教学目标上,更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具体细节上,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的过程与方法。

如:“罗斯福新政”,一教师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措施时,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第一步,学生看书,教师提出问题:罗斯福与胡佛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得出结论: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的国家干预经济;第二步,提供材料,结合教材,师生共同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先谈新政的中心措施――工业复兴法,然后依次是金融业、农业和赈济。

在此教学设计中,材料丰富翔实,主干知识突出,师生互动良好,由于执教教师亲和力强,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不失为一节好课。但细细琢磨,尤其是从“过程与方法”目标去分析,此设计仍有可商榷之处。此设计主要着眼于教师的“教”。讲具体措施时,先讲工业复兴法,突出了主干知识。设计者是依据知识的重要程度来安排教学的。但初中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偏重于感性思维,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的思维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据此可将教学设计修改如下:

第一步,设臵情景:“在经济萧条、人心惶惶的动荡岁月,如果你是罗斯福,要实施新政,首先要干什么?”从而引出罗斯福的“就职演讲”和“炉边谈话”;第二步,提出问题:“经济危机范围广,危害大,百废待兴,千头万绪,应该首先从哪个领域抓起?为什么?”然后按金融、工业、农业和赈济的顺序依次分析新政的具体措施;第三步,以

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表象)为依托,来分析归纳新政的特点(本质)。

此改变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思维方法。如果学生遇到类似棘手的事,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是有讲究的。首先要让人们相信这个人,然后才会相信他做的事,所以要先讲罗斯福的“就职演说”和“炉边谈话”。为何将金融改革提到工业复兴法前?因为要解决经济危机首先要恢复生产(不能盲目)。而要恢复生产,首要的就是要有资本。设臵“首先从哪个领域抓起?为什么?”就是要观察学生是否善于抓主要矛盾,这又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第三步设计就是顺应初中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习惯。

(二)关于历史资料的运用

运用历史资料进行教学,是我们获得接近客观历史知识的好方法,也是近年历史考试中的常见主要题型。教学中运用历史材料的重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潜质。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三项心理特质:(1)思维的流畅性;(2)思维的变通性;(3)思维的新异性。而这都可以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解读和研习得到开发。阅读资料和对问题的独立自主的表述可以促进思维的流畅性。在科学的和有事实依据的前提下,充分驰骋自己的思想,有助于思维变通性和新异性的开发。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可分为由历史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和教师在教科书以外撷取的各种文字、图片、音像历史资料两部分。从资料本身来看,又可分为原始材料和后人对历史事件、过程的认识和评论两个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料时要注意:

1.要体现师――生――文本的互动

不应单纯地由教师宣讲引入的材料。一般可以先将材料展示给学生(对学生不易懂的文字教师要做出疏导性的解释),同时给出要解决的问题(也可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思考或者讨论的时间,然后由学生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口头加举手、书面)。最后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的总结,总结可以是结论性的(一般用于具有原则性的是非问题且具有某种程度的唯一性);也可以是开放性的,对于学生的答案予以简单的整理,不去判定谁是谁非,把问题留给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索。

2.选择的材料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更优化地实现和教学重点的突出

运用历史资料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典型的、信息含量大的,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更优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历史与社会》八下叙述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用了这样一段综述材料:

1937年7月到1938年3月,日本军费高达70亿日元,是1936年日本预算总数的3倍;黄金外汇储备由战前的388吨下降为25吨。加之美国对战略物质的限制,导致日本国内资源极为短缺。

在战线长达2000千米的正面战场上,200个师的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对峙。八路军、新四军开辟了华北、华中两大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相当一批力量。

结合以上材料,想一想,为什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中国很多地方后,战争却进入了相持阶段?

3.展示的材料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教科书中的材料,一般比较可信(同时注意教参的补充资料)。判断外选的材料是否可信,重要的渠道之一就是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对那些没有什么争议(或争议不大)的史实,或研究者比较一致公认的研究结论,我们可以视为可信度较高。

4.图片、影视资料的展示要精心选择,要善于开发资料中激发思维和情感的有效资源

反例:一教师展示汪精卫照片后的表述

改进的例子:西汉和亲:教师先以《白登之围形势图》绘声绘色描述刘邦白登被围,陈平解围的故事后,说:之后,高祖不敢再对匈奴轻率用兵,但是,该采用什么政策来维护边疆的太平呢?学生纷纷出谋划策:签约;给钱粮等……教师顺势引出“和亲”一词。并播放了《汉武大帝》中“南宫公主惜别家人”的片段:

临行前其母含泪为其梳头,母女、宫中姐妹哭做一团……,长安城外,坐在銮舆中的南宫不住的哭着喊娘,其娘摘手镯相送……汉武帝要见姐姐最后一面不停地跌倒爬起,满脸泪痕地跑……,出发之时,南宫撕心裂肺地喊娘,抓娘的手。车轮滚动,手渐松开。车队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大漠孤烟之中……

然后,教师就出示《西汉和亲情况》表,一一介绍……

课后有学生议论:南宫出塞如此悲伤?――没明白汉初和亲的特点。

修改:缩短片段,删去其母为其梳头的情节。师:让生臵身于南宫,体验为何这样伤心?少年汉武帝为何要跑来见姐姐一面,满脸泪痕?――难见亲人;本身不想?――师就不想去又加问知其去何地、嫁何人?……播放介绍匈奴人生活习性的片段,让生从衣食住行、生活条件、居住环境、性格特征和汉族人进行比较。再后,师又问:如果你是南宫,你愿意去塞外吗?会有哪些不适应?(生的回答多是物质上的)师:有没有想过精神条件呢?……师再问:南宫说,父皇不疼她,把她送往匈奴,可其母说,正是父皇爱她才让她,才让她担任这么大的责任。――问:什么责任?但她能承担起吗?两国交兵时,她到底站在哪一边?――夹缝中生存。师又从生与南宫年龄相仿的角度问:你这个年龄能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像南宫一样离开父母独立生存吗?难道他的父母就那么狠心吗?值此,师又播放了一片段:汉景帝独自一人站在山顶的凉亭,望着远方,老泪纵横。年少的武帝冲过来,怨愤地看着父皇。汉景帝潸然泪下,喃喃自语:“朕不是一个好父亲!”仰天长叹……师问:为何汉景帝不亲自送女儿远行?……除此外汉景帝还有什

么情感?……“叹的是无奈!无可奈何才让女儿去和亲。作为一个父亲,不能保护女儿,他觉得……”――师及时将话引向西汉早期和亲的特点:屈辱的,被迫的。其后才出示《西汉和亲情况》表……

聂幼犁评价:“这是故事与思考同在教学,是知识与方法共生的建构,是情感与理性交融的学习,是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情景运用和点化。”

(三)因果关系的分析

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各种联系是发展的主要因素。相应的因素组合以后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注意因果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是强化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1.区分不同类型的原因和结果

(1)原因:从来源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看可分为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索);从引发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主观原因是来自历史事物当事人方面的内部因素(内因),客观原因是指当事人之外的原因(外因)(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原因;国内国际原因;历史和现实原因等),历史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主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注意这一点可帮助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广泛、深入地去研究问题。

直接原因:表面上不经过中间事物,因一个偶发事件直接诱导一个结果的出现,所以它带有很强的偶然性,不具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这些原因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如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一战;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引发了鸦片战争)导致一个结果必然出现的原因就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具有本源性和不可替代性,它预示着历史事物的必然产生和发展方向。(如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新老殖民者的瓜分和争霸斗争的不可调和,必然要导致一战的爆发。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工业品需要寻找买方大市场的背景下,英国要把中国作为一个商品倾销地并由此引起的中英矛盾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现象都有根本原因,但不一定都有直接原因。有时没有合适的契机,事物循着自身的发展趋势就出现了。根本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性,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所以对根本原因的分析和把握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规律。这是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原因分析的重点。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是有机联系的一对概念。主要原因是诸多原因中起重要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次要原因是在诸多原因中重要性较差,不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通盘考虑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常常体现了对认识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两方面的要求。主、次要原因常常不止一个,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研究问题时,实际是对我们发散思维和钻研精神的有效训练和培养。

(2)结果:由原因而引起的事件和现象。又可划分: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必然结

果和偶然结果;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两个事件之间不经过中间事物而存在因果关系的是直接结果,两个事件之间经过中间事物的诱发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是间接结果。一个事物道理上确定不移的结果称为必然结果,不一定发生和出现的就称为偶然结果。事物引起的正面结果为积极结果,反面的称之为消极结果。(注意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结果)另外,还有“客观结果”,这是指非当事人主观期望的结果。它主要针对主观目的而言,实际上包含了前面的六种结果。

2.进行因果联系的分析

在历史学习中,揭示事物的因果联系是深入认识历史事物、形成科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发现历史规律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事物会有什么影响?甲事物与乙事物有必然联系吗?等等。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因果联系分析的主要方法:

(1)由果溯因。研究一个核心事件的原因,常采用这种方法。如秦为何能统一中国?五四运动为何会发生?追溯这些重大事件或重要现象的原因,第一步要搞清楚这些事件和现象的具体情况,含时、过程、内容。第二步再以上述基本情况为线索,考查与这些情况有关的此前发生的历史事物,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五四运动:理出运动本身的基本史实和线索后,溯因:运动前北洋军阀政府统治如何?一战前后中外关系怎样?工商学界发展情况和社会境遇如何?巴黎和会到底作出了哪些损害中国人民利益的决议?再扩大视野(运动前中外发生的大事)溯因:一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由因联果。方法与上面情况相似,只是思维方式相反。(举五四从每一原因去找对应的结果,在理出结果类型。)

(3)因果互证,形成因果链条。当研究某一较长时段历史时,不可能只面对一个因果联系的环节,我们应该搞清楚前后相继出现的一系列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这当中一定存在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链。这种分析稍嫌复杂,一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使用较少。

(四)概括与归纳

概括与归纳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此法,实际是在模拟学者的研究过程,这对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发现意识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1.分析事物的属性和找准关键词是正确概括的基本要素

概括的目的或是对事物的类型、属性进行提炼性的分析;或是对一较为冗长的叙述提炼为概要的阐述。因此分清事物的类型、属性,找准关键词是能进行正确概括的基本要素。如材料分析:“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在问及这提示我们:当今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如何提炼?

2.初中历史教学几种常用的归纳方法:

(1)从历史事物的某一方面特点归纳。任何一个历史事物都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许多方面,每一方面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小类。研究一个历史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实际也是对一类问题的归纳和概括。

(2)对一类事物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归纳。首先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时空内发生的相关历史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行归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同类历史事物或不同的历史事物的反证中,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认识。如早期资产阶级三大革命前期的斗争方式及结果……

(五)角色扮演和问题辩(讨)论

这是眼下常被采用的学习方式。角色扮演可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在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的驱使下,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明显。问题辩论可促进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化体验,发展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两者同时又是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一种经历。但此两种学习方式都需要事先的精心组织和准备和活动后的归纳提炼。

1.角色扮演:

(1)“角色扮演”的过程。教学过程大致如下:学前调查(了解学生初试状态和求知的兴趣点)――制订学习目标和角色扮演的活动内容――搜集、阅读有关角色的历史资料,加以体验和感受――做好活动准备,包括学生编写活动脚本、角色分配、自制简单道具、配乐等――课堂活动,包括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历史模拟场面、历史短剧、历史人物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深化历史认识。

(2)“角色扮演”的原则。在采用这一方式时,需注意以下原则:第一,注重课前调查,了解学习对象的学习需求,为设计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做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第二,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切不可包办活动的主要过程,要让学生在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搜集和阅读中,通过实践和活动的发现和探究,实现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第三、要注意贴近历史,遵循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科学规律。这里又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围绕意义建构的主题选择和组织材料;二是尽量提供客观性的资料,创设真实的情境,以便使学生发展自己的判断。第四、注意构建知识网络,深化历史知识,探寻历史发展规律。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巧妙提出问题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并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或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第五,这种学习方式,要适时、适量。

2.问题辩(讨)论

(1)辨(讨)论的形式: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班级辨(讨)论和小组辩(讨)

论。小组辩(讨)论可以原建制学习组(大多是对统一中心问题的讨论,需要制订小组主持人和记录人,要向全班介绍本组的各种观点,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以按不同的观点分组(主要用于辩论,小组成员都要为完善本组观点提供更多的论据,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宣讲本组的主要观点或担负与对方辩论的职责)。无论何种方式,都要考虑全员的参与问题。

(2)辨(讨)论的基本程序。一般有定题――课前准备――课堂辩(讨)论的组织――课后总结四个基本程序,其中,定题和课堂辩(讨)论的组织是两个最主要的环节。

(3)辨(讨)论的组织过程和需注意的事项

定题是关键性的第一步。需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具体性、准确性原则。题目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学生关注的问题。论题要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要具有历史的复杂性、多样性、争议性。像“文艺复兴是创新还是复古”就不具有争议性。

二、启发性原则。论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多选择一些评价性的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就把学生臵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臵上了。三、量力性原则。四、师生共同参与原则。

课前准备(主要指辩论题或需花点功夫讨论的话题)。这是基础。大约有以下几环节:公布论题(要有一定的提前量);材料的搜集(引导学生按组进行,教师也可提供一些补充性的材料);方法辅导(拟定提纲,材料搜集的范围,提炼论点,论据的针对性、可信度甄别,论证的要素,论从史出等);拟写提纲(准备辩词――强“论”――能说透彻本方的论点,寻找“辨”的角度――找对方论点的要害薄弱之处);场所布臵。很多辩论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是蕴藏在准备的过程中的。

课堂讨论的组织: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做好讨论前的导入(把讨论的问题臵于知识的前后联系中,臵于特定的历史时代的大背景下,点明要讨论问题的中心),讨论中教师以民主的行为做好引导:尽可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要不断鼓励学生通过掌握的相关历史资料来说明问题。同时要注意允许各种言之有理答案的存在,不一定非要寻求绝对正确的完美的答案。各组发言后,如有可能,各组可对其他组的论点再进行组内讨论,提出本组意见,进行再次交流。对一些比较重要问题讨论,在全部讨论结束后,应要求每学生把己对议题的认识和参加讨论的心得写成小文章,在班级传阅或出专题墙报。

课堂辩论的组织:一般做法是先确定三方:正方、反方、评论(裁判)方,另设一主持人和计时员。辩论活动大致程序:(1)主持人宣布辩论主题,介绍辩论的正反方;(2)正反方做陈述性发言,阐明本方的观点;(3)正反方分别对对方陈述的观点进行质疑或反驳,使辩论充分展开;(4)正反方进行总结性发言;(5)评论方加入辩论,对正反方观点进行辩驳,是辩论扩展;(6)最后由辩论方讨论,决定正反方的胜负;(7)教

师对辩论活动进行总结。

辩论前要让辩论方明晓辩论的规则:正反方的发言要交叉进行;一个人不能连续发言;能尊重对方的发言,不许进行人身攻击等。

但必须明确:辩论具有竞赛和游戏的性质,辩论双方的观点是即定性的,在辩论时要固守(主要是训练思维运作和语言表达),它与讨论不同,它极力地扬长避短(讨论是取长补短),所以辩论时双方所持的观点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也就是说,辩论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发散思维、逻辑推论的比赛,是将争议的问题展开的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讲,辩论活动在历史教学中要慎用。

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适合自己的、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从三维目标角度衡量)就是可用之法。但教法中蕴含着众多的细节,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个细节,研究每一个细节,从细节中去寻找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那我们的专业化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再说一句:细节决定成败。

2007年8月24日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情景剧激发高中历史课堂趣味性

历史情景剧让高中历史课堂焕发生机 内容摘要:“历史情景剧”指的是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方法、技能和技巧及实验,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或方式。本文围绕历史情景剧运用的具体过程,从情景剧的分类选题,剧本编写的指导,探究情景设计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三个环节阐述运用的实施策略。关键词:新课程情景剧探究学习 2006年自新课程的春潮进入高中课堂以来,传统的教学目标已被代替,随之而来的是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如何去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个人认为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完成以上目标的关键所在。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者”;近代中国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则说:“我是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的一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的仅有个零了。”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是多么的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也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试想如果我们能把活生生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历史事件情境在课堂内再现,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一定能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校教研室和本组同事的支持与帮组下,让历史情景剧走进课堂并使之常态化。 一、立足教材,分门别类,精心选题 新课程的内容打破传统采用专题化设计,给予我们设计情景剧足够的空间与材料。教材的编写本身立足于一个“新”字,那么选材定题时也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必修史和选修史的内容处理以后,把选材于其中的情景剧分为人物篇、政治社会篇、经济生活篇、论学讲思篇和战争篇五大类。如必修史一专题一与选修四内容涉及很多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其中有像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奠基人——秦始皇、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先驱伟大国父——孙中山、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科学社会主义的发明者——马克思等等。教材中个个历史人物个人色彩鲜明,人物与时代相互辉映,都是人物篇中选材的不二之选。而必修史二中为我们展现了如:古代中国来百姓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近代西方航海家远涉重洋,探索新大陆,开辟东西文明交往新航线。这些则是经济生活

历史人物研究报告

历史人物研究报告 (文章一):名人调查报告张大千与喻培伦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我们都知道张大千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书法家﹑文学家﹑收藏家,美食家﹑旅行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学养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名人。而其同故乡的喻培伦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近代民主革命烈士,他自署名为“世界恶少年”,是历史上一个风云人物。特此我们小组对这俩位名人进行调查。 (二)、调查计划调查各种名人的事迹。 (三)、考察时间2xxx年3月3号 (四)、调查过程 1.上网收集资料2,在名人的故居进行考察张大千(1899~xx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xxxx人,祖籍xx省番禺,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三十年代,他艺术更是趋于成熟,工笔写意,俱臻妙境,于齐白石齐名,素有南张北齐之称。1936年他被聘为xx 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在xxxx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在此时创作了传世名作《中郎授女图》(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然而抗日战争爆发了,很快日寇就占领了北平,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在面对民族存亡的关

键时刻,大千表现出了作为一个中国XX的民族气节:他拒绝了担仸日华艺术画院院长及日伪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的职位,并拒绝了借出所藏明清书画。由于在言论上表示了对日寇侵略罪行的不满,被日本宪兵队关押了一个多月。随后他又回到了xx,这时的风格略脱八大山人、石涛的粗犷写意而趋于唐寅、沈周的细润华滋。中国文化是个自成体系的系统,但也吸收了一些外来文化。位于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的艺术宝藏,而驰名中外的敦煌壁画正是这一宝藏中的精华。中国的文化源头在哪儿呢?难道是在敦煌?这个问题始终萦绕着张大千。1942年,春末,他决定举家赴敦煌临摹壁画。在敦煌的生活是艰苦的,恶劣的气候条件,再加上住在与世隔绝的石洞子里对于一般人是无法忍受的,但对于一个艺术家却可能是有益的。大千在此时画风为之一变,他善用复笔重色,笔力也变得丰厚浓重。可以说在敦煌时期对他风格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考察莫高窟的壁画佛像,还对莫高窟进行了编号,成为了为莫高窟编号的第一人,为保存文化遗产做了积极的贡献。他还到达xx西宁,邀请藏族画师共同赴敦煌协助临摹工作。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对摹品的负责,每幅画上都注明了画家的名字,凡与他合作也注明了作者的名字,所以在他许多临摹的敦煌壁画中都标有番僧某某同画。两年后他结束了在莫高窟的临摹工作,同时开始了对安西xx窟的临摹工作. 在离开莫高窟后,他花了大量时间对十六国、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朝的壁画代表作及雕塑进行了临摹,共有摹品共记三百多幅。这一年八月,《张大千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着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着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一流 4、赫伯特·马尔库塞(Marcuse, Herbert 1989——1979)德国人,是“弗洛伊

历史课的精彩导入

历史课的精彩导入 一、以旧导新 这是一种由旧知推求新知,即从已知求未知的导入方法。它可由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入活动,也可由教师用讲述法总结旧知识而导入新课。例如,教师:“解放战争爆发于1946年6月。在战争的第一年,解放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通过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因此,战争进入第二年时,敌我双方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我军的变化,使我军有条件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外线作战,解放一些城市,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现在我们来学习‘挺进大别山’这一课。”上述采用了讲述法导入,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思索。由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抓住这种联系进行导入,就可以使新旧知识衔接得十分自然、贴切。揭示这种内在联系,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旧知识,也为接受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此外,有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并没有存在因果关系,但通过联想、对比之后,也可将这种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导入新课。 二、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法就是不借用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维重视并产生认知需要和学习期待,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技能。其方法有:通过交代新课学习内容、目的与现实意义导入;从课题出发,开宗明义地由课题内涵导入。如《人类迈进“电气时代”》一课,教师如能从解释“电气时代”这一概念破题导入新课,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课题”常常是全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历史内容的基本线索。对于那些内容极为复杂,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课,采取这种破题式的导入方法是特别有效的。 三、故事导入 “故事”,这里是指有史可据的具有真实性的历史故事。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饶有趣味的、娓娓动听的故事,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运用故事进行恰当的导入,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还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心理轨迹,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早已为学生所熟悉的许多成语故事,就是导入的好材料。如用“纸上谈兵”导入“长平之战”,用“三顾茅庐”导入“赤壁之战”……

西方音乐发展史及其代表人物

爵士乐 一、爵士乐的起源爵士乐(Jazz)以其极具动感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爵士音阶和不失章法的即兴演奏(或演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音乐领域各界人士的认可。它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为源头,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自从1917年第一张爵士唱片诞生以来,它便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爵士乐、30 年代大乐队演奏的摇摆乐、40年代的比博普爵士、40 年代末的冷爵士、50年代的硬博普、60 年代的自由爵士、70 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而后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爵士放克...... 一张张不同风格的爵士唱片汇成了一部爵士乐发展史。 1、爵士乐的来源--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布鲁斯(Blues) 布鲁斯是南北战争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 拉格泰姆(Ragtime) 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 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2、爵士乐的发源地 新奥尔良(New Orleans)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南部城市新奥尔良...... 二、早期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中期) 1、新奥尔良爵士乐 一般认为,新奥尔良爵士乐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但是历史上的第一张爵士 唱片问世于1917年,是由"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在新奥尔良录制的...... 2、芝加哥爵士乐 三、摇摆乐 20世纪30年代,一种由大乐队(Big Band)演奏的带有黑人风格,并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摇摆乐(Swing,例7)开始在纽约发展起来...... 四、比博普 ......比博普的旋律很不连贯,有时却又连续不断地往外迸射;节奏是支离破碎的;拍子是含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需要充分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全新的理念与视角,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与更新。本文主要以全面保护,永久保护的理念,由经济保障,法制建设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入手,对南京城的保护措施进行强化,并且以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南京的文化,社会以及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才能不断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 【标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 一、创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 (一)全面保护理念 无论什么样的城市都是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城市,因此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由整体出发,不仅是对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对周围山川风貌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归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之内。南京,自古以来其周围自然风貌就有“十里秦淮”以及“虎踞龙盘”等美称,因此需要将自然风貌保护与历史文化保护并举。传统的取土开矿以及城市建设等,时常出现幕府山,象山,郭家山等自然环境被破坏,今后需要做到历史文化名城周围自然风貌尽可能的保持原生态,同时加强对自然景区如玄武湖,雨花台等的人为保护。 而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本身的保护,则需要对以前将保护重点集中在文物个体的情况进行改变,进行整体文化保护,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分为历史文物,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格局,历史风貌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等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全面保护。并且注重加强对地下文物的保护,以防进行城市基本建设对地下文物的破坏以及非法盗取地下文物的事件发生。 (二)永久保护理念 目前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受到浮躁以及盲目模仿的风气影响,盲目的建设“罗马城”或是“巴黎城”,将历史文化名城搞的不伦不类,甚至找不到一处历史文化街区的存在。因此,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中,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抛除传统的城市更新就是拆旧建新,建起高楼大厦,霓虹灯以及立交桥。这样的错误思想直接导致在对旧城改造中,将富有特色以及文物特点的历史街区一概推倒建立起现代化的“水泥森林”,将历史文化名城弄的面目全非。因此,树立起正确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新观尤为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仅仅是文化,文物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交通,经济,城建以及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保存历史的延续性,让现代文化以及历史文化能够更好的和谐共存,并且创建出良好的人居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措施

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初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不胜枚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怎样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学生往往会凭借对电视剧或者文学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形象来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不善于在历史学习中,寻找评价历史人物的规律,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常常会错误地认识历史人物,就会误读历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为了实现新课标要示,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探究性学习强调将学生引导到问题情境中去,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这既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学会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以“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为例作了一些尝试,获得了一些历史教学感受。 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核心部分。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看,只有走进了新课堂,才是走进了新课程。 首先,对李鸿章的各方面分析,一是要了解其人生成发展过程和所处的历史背景;其次,要掌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从而把历史人物放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环境中去分析。促使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①选好课题,以“你最想研究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或“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为题,让学生讨论确定研究历史人物的对象。教师先介绍李鸿章的概况,根据学生对李鸿章的初步评价,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②依据争议的项目,分成若干小组,一组是对李鸿章积极评价为主;一组是对李鸿章的消极评价为主;另一小组是中性立场,或者说是李鸿章是近代史上的多面人,然后指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用史实加以说明。 ③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各自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或者任务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自主地搜集历史资料。教师鼓励学

初中历史兴趣小组课外趣味学习活动方案

初中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2017——2018学年度) 一、历史兴趣小组成立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现在在初中中考政史科目中所占的比重特别重要。所以对历史课程的学习也尤其重要,作为初中历史任课教师,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对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提高成绩,顺利参加中考都是有所帮助的。 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历史课的学习效果。因此,各年级历史学科教师都很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问题。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希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让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兴趣课外活动,置身于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事件中,让学生在创设的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使历史知识的抽象学习成为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为了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我,学生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活动所需的历史材料,这样就极大在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历史的兴趣会十分高涨。 二、动目的: 1、发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2、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兴趣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造历史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指导教师:支娅梅刘亚玲 四、组员: 八、九年级学生自愿报名,教师平衡各班人数,确定兴趣小组成员: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五、活动计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模板)

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 ——刘志丹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6年6月

1928年,由刘志丹等同志领导的渭华起义,是西北地区继清涧起义后规模最大的军队和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一次武装起义,是我党领导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伟大尝试。华起义的深远意义在于它用热血和生命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刘志丹同志正是吸取了渭华起义的经验教训,在党的领导下,成功地创建了西北工农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

二、提出三色论 所谓“红色”,就是发动组织工农群众,建立党所独立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刘志丹认为,人民军队是进行革命战争的骨干,必须走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才能使陕甘地区的革命斗争有光明的发展前途。他把分散的、弱小的群众武装逐步集中起来,先建立游击队,后上升为正规红军。这种办法与毛泽东建军路线是一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根据全国抗日救亡的新形势,率部同吴岱峰阎红彦等部会师,并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所谓“白色”,就是派共产党人到白军中开展兵运工作。这是刘志丹发展革命武装的大胆尝试。红石峡会议后,他返回家乡保安,采取合法的斗争方式,把该县民团改造成为党所掌握的革命武装。随后,他多次打入国民党军,以合法身份发展革命武装,多次被捕和关押。经党组织和南汉宸、杜斌丞等著名人士的营救而获释。刘志丹为了创建革命武装,以非凡胆略,一次次打入军阀部队,出生入死,毫不退缩,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本色。 所谓“灰色”,就是派人争取、教育和改造绿林武装,为创建人民军队准备群众基础和武装力量。这是刘志丹发展革命武装的一项成功实践。他认为,陕甘地区有许多绿林武装,其中不少人出身贫苦,侠肝义胆,由于生活所迫,铤而走险,被“逼上梁山”。他们同官僚军阀、地主豪绅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复杂。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改造,他们就有可能走上革命的道路。 三、创造三窟论 刘志丹是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他创造性地开辟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为探索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独特贡献。渭华起义失败后,他深深感到根据地对于革命成功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向井冈山学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经过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后来又采取“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说:刘志丹创建的陕甘边根据地,用“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出局面,这很高明。 四、实行正确的土地政策 刘志丹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领导这样的战争,必须把农民问题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引导与动员他们参加革命战争、建立革命政权。为此,他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世界历史著名人物一览表

世界历史着名人物一览表 (7--1) 国 别 重要历史人物 英国20人 1、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着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是最早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 2、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戏剧大师。23年间创作了37部剧本。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等。 3、克伦威尔(1599~1658)。英国历史上“常胜将军”、独裁者。 4、艾萨克·牛顿(1642~1727)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科学上三大成就是: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 5、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之父。代表作《国富论》。 6詹姆斯·瓦特(1736~1819)。蒸汽机发明家。除了发明蒸汽机外,还发明了液体比重计、信件复印机等。 7、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着名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是凯恩斯有效需求思想和最优化储蓄思想的革命性先驱,还是地租理论的先驱,还是现代避孕技术的开拓者。代表作《人口论》。 8、迈克尔·法拉第(1791~1867)。电磁学理论先驱。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证明磁场可以产生电流的科学家,也因而被认为是原始电动机的发明家。 9、波西·比西·雪莱(1792~1822)。英国卓越的政治诗人、哲学诗人、抒情诗人。恩格斯说他是“天才的预言家”,马克思说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代表作《西风颂》。 10、查理·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奠基人。生物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经过22年的潜心研究,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11、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着名女作家。代表作是带 有自传色彩的《简·爱》。 12、佛罗伦萨·南丁格尔(1820~1910)。英国着名护士。冲破名 望世族的世俗观念,从事护理职业终生未嫁。在英俄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1910年去世后,国际红十字会把南丁格尔的生日确定为国际护士节。 13、亨利·福特(1863~1947)美国福特公司创始人、汽车大王, 商界奇才。 14、伯特兰·罗素(1872~1970)。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之一。一生勤奋,写出上百部着作和数千篇文章,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作家。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5、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首相、民族英雄。与斯大 林、罗斯福并称为二大战“三巨头”。 16、亚历山大·弗莱明(1881~1955)。英国着名细菌学家。因发 现青霉素(盘尼西林)而获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 17、约翰·凯恩斯(1883~1946)。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 主义创始人。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刺激消费、刺激私人投资、国家直接投资等),避免失业和经济危机。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国外着名历史人物一览表(7--2) 国 别 重要历史人物 英国20 人 18、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英国着名作家。人性回归讴歌着、性爱描写大师。精品包括《儿子与情人》、《虹》、《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等。 19、贝纳德·洛·蒙哥马利(1887~1976)。英军统帅,二大战英雄。“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克星“沙漠之鼠”(蒙哥马利)。1941年被任命为盟军集群司令,参与了诺曼底登陆战役指挥。(诺曼底登陆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

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

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 王晶晶 (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7)07—0250—01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元朝时称大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了。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对大都做过详细描述。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后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得政权后,将首都迁到这里,故称北京。明朝时,还一度称北京为京师。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北平这一名称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改用的。北伐战争后,陈立夫曾在南京办了一份《京报》。这份民间报纸很敢说话,销路很好,其销出的份数比《中央日报》还多。有一天,陈立夫忽然想到首都既决定在南京,北京这一名称应更改,以免残余军阀再图在那里起野心设政府。于是,他让《京报》罗时实执笔,写下了《正名之重要》一文。国民政府采纳了陈立夫的建议。其实,历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称早已有之。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才改名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 上海是我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可在远古时期,这里却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春秋时期,吴王曾在此建了一个馆舍,取名“华亭”。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贵族黄歇的封地。三国时,东吴孙权在这里建起了水师基地,那时这里还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到了唐朝,当时的吴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即今上海松江区)。那个无名小村落也有了华亭海的名称。这应是上海最早的名称。到了宋朝,这里的经济得到发展,成了国内外贸易的集散地。南宋咸淳元年即公元1265年,开始在这里建镇。那时,吴淞江,即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称上海浦,一条称下海浦。建镇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镇名为上海镇。这就是上海地名的来历。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设上海县。1927年改为上海特别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中央直辖市。上海的简称“沪”和“申”也是有来历的。先说“沪”。“沪”原是一种捕鱼工具,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民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沪拦住。古时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当时上海所在淞江口处正是喇叭形的海湾。所以,人们便将到处插有“沪”的、又被称作“渎”的淞江口一带称为“沪渎”,这一带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沪”也成了上海的代称。说起上海“申”的简称,它与战国时期受封于这里的楚国贵族黄歇有关。黄歇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他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名。当时的黄浦江还是一条无名之河,河中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常常泛滥。黄歇带领百姓进行开浚,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造福于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不仅为他建了庙宇,还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所以,上海“申”之简称,是对黄歇造福上海百姓的纪念。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脍炙人口,朱雀桥、乌衣巷这两个南京的老地名也由此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记忆中。在南京这个有近2000年历史的“十朝古都”,像这样的老地名还有很多。史称金陵地形如“龙蟠虎踞”。据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此地,曾登上石头山(今清凉山),驻马观察南京的地理形势,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述。所以这两地就借诸葛亮的“龙蟠”、“虎踞”命名。古代,人们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因此,长干里频繁出现在文人的诗歌中,代表着极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马”的典故,被传为美谈。同时,长干里还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相传明太祖朱元 (下转244页) 250

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以对毛泽东的评价为例 作者:郭婷 [摘要]历史人物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与研究相关历史。笔者探讨科学的历史人物评价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和理论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对毛泽东的评价为例,简要介绍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历史人物科学的评判不仅是历史事件的鉴定,更有利于历史的发展和实践。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价毛泽东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别优秀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 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对一个历史时期的评价,需把其放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上评价。历史人 物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代表的阶级利益,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当时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利 于人民群众的福祉,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本文主要以对毛泽东的评价来简要介绍 唯物史观的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关于毛泽东,古今争议颇多。不少学者不断揪住毛泽东在探 索社会主义革命中所犯的错误不放,认为他的过大于功,这带有个人主观臆断的评价在很大程 度上有失客观性,以至于古往今来很多人对毛泽东有太多飞误解,而忽视了他应有的贡献。但 邓小平曾对毛泽东做了最公正的澄清“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分析历史的 复杂北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的、科学的、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对待历史,对待历史 人物”。 一、历史分析法评价历史人物 怎样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前提。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在这个问题上 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唯心史观强调英雄史观,认为个别英雄人物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这种漠 视人民群众的力量,相信宿命论的观点,违背了唯物史观客观性的特点。唯物史观,特别是关 于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基本原则为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去评价,唯物的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根本的首要的就是历史分析法。 1、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 没有脱离整体而存在的人,评价历史人物亦是如此。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单单是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孤立的、片面的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一叶障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 泽东是犯了错误,我们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一定会纠正毛泽东所犯的错误。但我们不能把 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个人品质上。我们应综合的看待问题,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些错误不 能归结为个人的错误,同时是受到林彪、江青、“四人帮”等因素的影响,况且人非圣贤。我 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对中国的历史贡献。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在教学法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老师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历史课尤其如此。因为,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不存在于今天,给予人以陌生感;而学生年龄又小,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或抽象地理论灌输,或者单纯画几条杠杠,写几句结论,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烦腻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完成历史学习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想。 一、设计精彩的导语: 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的效果,都与教师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所以一堂成功的历史课,首先须看课堂导语是否精彩。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作用。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地选择材料,设计导语。设计的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这一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我在讲《鸦片战争》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我们知道1997年7 月1日,我国全国欢庆,这是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终于结束了英国统治香港百年的历史。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香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英国是哪一年侵占香港的?是如何进一步步侵占香港的?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果在教学中能运用电视、投影、录音、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多媒体手段,由无声变有声,由无色变有色,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如我在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利用多媒体把《时局图》充分展示出来:一条红肠代表德国流到了山东,一只黑熊代表俄国吼叫着占据了长城以

心理史学与历史人物研究

2000年第4期(总第129期) 学 习 与 探 索 Study&Exploration No.4,2000 G eneral.No.129 心理史学与历史人物研究 林 泽 荣 (哈尔滨学院历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去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应注意心理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物个性对历史产生的影响,个体心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及群体心理的分析。同时,在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时应注意个体的阶级性,搜集充分的有关历史人物个体心理材料,关注那些变动着的心理、生理因素对人物行为的影响和个人之间不同的差异。 关键词:心理史学;心理分析;个体心理;历史人物 中图分类号:K03;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0)04-0125-03 将心理学与历史学相结合创立心理历史学的是奥地利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的继起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取得了颇为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由此,心理史学呈现出一片诱人的前景。 1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人是具有高级思维活动的“万物之王”,具有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尽管现代人和古代人 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心理状态也不会完全一样。但是,人们的心理状态仍具有共通性。人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目标在行动,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2](P243)由于人类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认为,历史的问题是一个心理问题。正如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所说:“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心理上的事实。”[3]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考察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时,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状况,包括人们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情感等方面的状况,因为这些都同当时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对这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人们才能真正弄懂历史。 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去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应该注意哪些呢? 首先,注意心理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的心理状态不是凭空而来的,资产阶级史学家往往有意拔高心理作用而忽视社会环境,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印第安人有一个苏族(sioux)部落,为人慷慨,对财物十分大方。因为白人侵入北美以前,苏族人生存空间辽阔,食物来源丰富,他们不懂吝啬,并将这种性格特点体现在育儿方式中,他们总是给婴儿充分的任意吮吸母乳的机会,直至幼儿长到喜欢吃其他食物时才断奶。这样的育儿方式逐渐地潜移默化地使下一代人继承了苏族人慷慨大方的品格[4]。由此可见,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物的心理特点同其所处的经济、文化生活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密切关系。正是由于自然界赐予了苏族人丰富的 收稿日期:2000-02-27 作者简介:林泽荣(1949-),男,上海人,哈尔滨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从事西欧中世纪史及史学理论研究。 ? 5 2 1 ?

广东历史上著名人物概况

广东历史上著名人物概况 广东地处祖国的南大门,处于远离中原的山陬海隅。在古代,它是以百越民族为主体的,相对落后于中原华夏民族的区域,经过漫长的民族大迁徙、民族大融合,逐渐变为以迁徙而来的汉民族为主体的社会区域。广东文明也伴随着民族迁徙经历了从“蛮荒”到中原文明逐渐输入,民气民风渐开,进而逐渐与中原文明同步发展,再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的漫长的历史过程。这种演变的过程,既有体现移民文化的时代特色,也有受地理环境和外来文明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文化的特色,这些特色为层出不穷的人物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从而涌现出一批批既与中原文明有相通、相似之处,又有地区特点的风云人物。 一、古代部分 广东地区最早的著名人物,见于文献记载的,从秦代开始。秦始皇遣军征服岭南后,镇守岭南的任嚣采取战抚并重的策略,以“和辑汉越”为宗旨,从而使祖国南疆顺利地统一到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中。任嚣之后,署理南海郡尉的赵佗努力调和岭南各民族、各部落之间的矛盾,稳定社会,建立南越国。汉王朝建立之后,赵佗虽然对内仍行帝制,对汉却称臣奉贡。这样,既有利于岭南的安定与开发,也利于中原文明的源源不断输入。可以说,在岭南早期开发阶段,赵佗在安抚与治理地方、处理与中原的关系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为岭南的和平稳定与开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被称为开拓岭南的先驱。 东汉至两晋时期,中原政权更迭,战祸频仍,中原士族士人为躲避战火纷纷南迁而来。岭南相对安定的局面和开发中的环境为这批南来士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如东汉末及东吴时期在交州开展前所未有的学术活动的从政名儒士燮家族,在广州开讲学之先河的虞翻,皆为一时之俊彦。葛洪在广州写《抱朴子》,总结了晋代以前的神仙理论与方术,又炼丹于罗浮山,成为中国道教史、化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番禺学者杨孚撰写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岭南的地方风物志《异物志》,向世人揭示岭南别具特色的风物与风貌。 从东汉末的纷争到隋朝建立之前,中国政局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长时间

浅谈中国地名文化

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地名是各民族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语言符号,除了表示城市、农村、河流、山脉、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以外,地名词与社会、文化历史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它的词义往往既反映着人们对地形、地物及地理位置的具体认识,同时也反映着该地的历史人文的变迁。而这一切都是借助地名的语音特点和词义特点来表现的。所以,汉语中的地名,也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通名和专名原始人类同地名是无缘的,地名应该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的产物。最早的地名大约就是借用图腾的名称,这从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名可以推断。比如云南彝族,曾以虎为图腾,哀牢山有彝村就名“罗摩”(母虎),山岗就叫“纳罗”(黑虎),意谓母虎族、黑虎族居住的村落、山岗(参见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又云南有“鹤拓”一名,据张了先生伊鹤拓”考说》,其起源就与白族先民的鹤图腾祟拜有关。汉民族的历史地名也留下了图腾的痕迹。如山西汾河一名,就因一个一度定居此地的崇拜风鸟图腾的部落而得(王克林《汾河释名》),“风”,古与“风”通假,则也可读如“分”“汾”。不过由于时世迁易,比较难于考证罢了。 现代汉语的词汇在数量上是以双音节为主的,但在历史上却经历了一个从单音节到双音节的发展过程。汉语地名词的发展也不例外。商代和周代的地名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如商代七次迁都,七个都城名都是单音节的:毫、嚣、相、邢、庇、奄、殷。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名也还是单音节占优势。但到了汉代,单音节的地名就不多见了。现代汉语中的地名一般都是由专名和通名构成,所以至少是双音节的(一些书面语中的简称如沪、津、京除外),甚至也不乏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六音节等多音节的地名,如石家庄、羊肠子沟、大秃顶子山、一三五食宿站。这说明,地名词在语音上的演变过程与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汉语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而且专名在前,通名在后。比如江苏省、南京市中的“省”、“市”就是通名,放在最后;而“江苏”、“南京”就是专名。由于地名是中性词,所以不包含“老”、“小”、“阿”这样富于感情色彩的词头,也不用叠音和虚字。通名和专名一般都是有着特定意义的实词类。 汉播地名起名根据不同性质粗略可以分成三大类 (1)自然地理环境的通名,如:山类:山、峰、岭、冈、坡、丘、陵、高原、山脉水类:水、河、江、湖、泊、溪、池、潭、沟、浦、海地貌类:岛、港、湾、洲、角、屿、半岛、盆地、沙漠 (2)人类居住聚落建筑的通名,如:聚落类:乡、村、庄、镇、巷、街、道、路、弄、胡同、坊口、条、新村 建筑类:楼、台、亭、阁、城;寺、庙、宫、观、店、堂铺、集、墟、场、市、店 以上如“寺”、“庙”等多属各种宗教的建筑物名,历史上由于宗教信仰的繁盛也常用来做地名通称。“道”、“路”在古代曾经一度作为行政区划的通名,近代起演变成街道通名。 (3)国家行政区域划分的通名 中国的行政区划,在漫长的历史上,变化很大。先秦代诸侯鼎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古中国为:十六郡,郡的下面设县,这是最早的全国统一的行政区汉承秦制。唐

历史人物评价

对曾国藩的评价 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毛泽东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蒋介石黄埔建军时,也将他的《爱民歌》印发学生演唱,收效甚大。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国国情,写一篇《讨粤匪檄》,使许多知识分子脱去长衫,率瓴黑脚杆的相实农夫,投到湘军的旗帜之下,同太平军作战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三、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五、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六、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