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电子课本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电子课本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电子课本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2-38,完成下列任务。

1)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2)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仍要低得多。

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陆地上著名的高原很多。我国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原是陆地上分布相对广阔的地形,占陆地总面积1/4以上。世界著名的平原有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等。

世界陆地地形之最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脉,东滨大西洋,面积达560万千米2。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东部,介于南纬之5°~30°之间,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脉,南连拉普拉塔平原,东临大西洋,面积约500万千米。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紧靠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长度近9000千米。

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全长约2450千米,宽200~350千米,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面积约337万千米,赤道横贯盆地中部。

1)读图2-38,判断A、B、C、D、E各点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

2)你还能找到其他世界地形之最吗?请在世界地形图上标注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3)认识家乡的地形。

(1)说一说,你的家乡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

(2)举例说明当地地形对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

4)利用沙土等材料,分小组制作陆地五种基本类型的地形模型,介绍本组的作品,并

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

海底地形

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原来,那里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

马里亚纳海沟

1951年,英国“查林杰8号”船在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发现了马里亚纳海沟。它为一条洋底弧形洼地,长约2550千米,最宽约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为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学看地形图

地理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地形图。有了合适的地形图,即使是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读图,了解那里的地形状况。

1)观察图2-48,说一说立体的地形是如何转化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

2)读图2-49、2-50,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图2-49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在图2-50上标注出其位置及名称。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4)在图2-50中设计不同陆高范围的颜色,并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相应的颜色。

3)制作地形模型。

(1)利用沙土等材料制作一座山地模型,要求做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地形部位。

(2)在你制作的地形模型上,用白色棉纱线表示等高线。

《中国地形》第二课时 详细教案

第二课时地形复杂多样(比赛用) 导入:[提问]什么叫地形?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学生回答) (提示)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叫地形。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 下面,就让我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欣赏我国美丽的风光。(展示图片) 好了,大家都看到了,我国不单地大物博,原来自然风景也是如此秀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要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两大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2)山脉纵横交错。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同学习我国地形的第三大特征:地形复杂多样。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P23,好了,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观察图2-9 中国地形,从图上找出我国有哪几种地形类型?(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很快就找出来了。在前面我们讲到的山脉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山地),对。这时我国五种基本地形具备齐全,那是哪一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呢? 哪位同学知道?(如果没学生知道)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地图册P13“我国各类地形面积百分比”图,一起来说,(生:山地)占比例最少是(生:丘陵)。以后上地理多用用地图册,你会发现更多秘密。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步,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第二点)。请同学们把地图册打开到P11,观察“中国地形”图。 (投影中国地形图)请同学们用彩色笔在P11的地形图上画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然后找出每一级阶梯上有哪些地形区?(要求学生一一记住以下地形区的具体位置)…… 第一级阶梯上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上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级阶梯上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1

地球的面貌(第2课时 世界的地形 海陆变迁)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2课时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 命题点一等高线地形图 (2018·聊城中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山谷 B、乙为山顶 C、该地为丘陵地区 D、甲、乙两地间相对高度大于500米 2、图中标出的几条支流中,有一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其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关于丙、丁两村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丙村交通更为便利 B、丙村水源更为丰富 C、丁村位于丙村的西南方向 D、两村都不可能发生滑坡灾害 (2018·潍坊中考)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为发展旅游业,在图中河流a-e段开设漂流活动项目.读图回答4~6题.

4、a-e河段落差可能为( ) A、300米 B、260米 C、200米 D、150米 5、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 A、a-b B、b-c C、c-d D、d-e 6、因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图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命题点二板块的运动 (2018·烟台中考)2016年4月10日起短短七天内,阿富汗、缅甸、日本、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相继发生了里氏7.0级以上地震.据此回答7~8题. 7、厄瓜多尔7.5级地震的震中位于该国西北部马纳维省.小强想查找该省的位置,最好选用( )

A、世界地形图 B、南美洲气候图 C、南美洲交通图 D、厄瓜多尔政区图 8、小强将五次地震的位置标注在图上,他发现这些地震的分布有共同特点.这个特点是( ) A、都位于板块交界的地带 B、都位于世界高大山系上 C、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D、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018·扬州中考改编)读图,完成9~10题. 9、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 ) A、大西洋 B、阿尔卑斯山脉 C、地中海 D、红海 10、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至今它还在不断升高的原因是( ) A、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世界的地形知识点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理知识点 姓名:班级: 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叫相对高度。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地势起伏 平原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平坦广阔 高原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较高,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想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 米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4.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是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5、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6、海底地形:(1)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 200米以内。 (2)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3)大洋中脊:大洋中心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4)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7、等高线是指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8、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彩色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图图。

1、下图所示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拔高度 B、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平缓 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 3、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 B、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C、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 D、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 4、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A、洼地 B、谷地 C、鞍部 D、脊部 5、读下图完成问题: (1)三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 王村地处;余村地处;李村地处。 (2)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约是米。 (3)图中河流甲的流向是。 甲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亚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6.2 亚洲自然环境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两部分,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内容吗?(学生回答)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叙述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亚洲地形地势有何特点?(配合展示课件相应内容)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亚洲复杂的气候 (二)讲授新课 课件:投影图6.2亚洲的范围。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亚洲的纬度位置,并请一位同学说出亚洲兼跨的纬度。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不太准确或表述不明的情况,教师帮其指正,并与学生共同得出:10°S~70°N附近) 课件:原始五带划分图,并让学生指出亚洲所跨的温度带。 同学回答: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 教师:可见热带类的气候、温带类的气候、寒带类的气候在亚洲都可以找到。 板书:跨寒、温、热三带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各个温度带都有哪些气候类型吗?(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 活动:读图6.10回答: 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两地的气温状况,分析造成两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雅库茨克气温变化大,最低温在-40℃,最高温不超过10℃,而孟买全年气温变化不大,各月均在20℃以上。雅库茨克在寒带,孟买在热带,形成二者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课件:再次投影图6.2,让同学指出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的大洋及东、北、南三

面的气候类型。(学生回答) 教师:亚洲三面临洋,一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各地海陆位置不同。近海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就多,远离海洋的内陆,降水就少;近海而受不到海洋吹拂的地区,降水也少。因此,更加剧了气候的多样性。 板书:海陆位置不同加剧其复杂性 活动:读图6.10,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两地降水状况,分析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的省会,其全年降水变化大且集中在夏季;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其全年降水变化不大且各月降水都少,形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海陆位置不同。二者基本位于同纬度,但哈尔滨离海洋较近,能受到海洋上湿润气流的影响,而乌兰巴托深居亚欧大陆内陆,得到的海洋水汽少,所以全年降水很少。 课件:投影6.9亚洲的气候类型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图并回答: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回答) 课件:投影更正 活动: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哪种?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讨论) 教师提示:可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气候知识和图6.10中乌兰巴托和雅库茨克的图为例来总结。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活动:看看30°N附近地区的气候,回答: 1.30°N附近的大陆东岸,是什么气候类型? 学生回答:亚热带季风气候。 2.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呢? 学生回答:有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气候? 学生回答:高山高寒气候。 教师:可见,海陆位置不同,气候类型不同,同样,地形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板书:受地形影响,出现了高原山地气候

十三中 初一地理 世界的地形 练习题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巩固基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789千米 B.8699米 C.8999米 D.11103米 2.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 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中国的大兴安岭 4.右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5.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 B.按一定走向有规律地分布 C.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D.海拔低,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6.某种地形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这种地形 是() A.洋盆 B.大陆架 C.大陆坡 D.海沟 7.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广大地区,称为()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8.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欧洲 B.南极洲、欧洲 C.南极洲、大洋洲 D.亚洲、大洋洲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所代表的地形是() A.山地 B.盆地 C.缓坡 D.陡崖 10.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 D.等高线向高出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11.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 12.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亚马孙平原—东半球 B.刚果盆地—非洲 C.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 D.科迪勒拉山系—亚洲 13.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 出来的,它在使用时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使用及如何阅读地形图; 能力目标:11、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2、 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 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 缓。 3、 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 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扌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1、 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 2、 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 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 作出来的。 教学难点: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 图是怎样制作出来 的。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地形剖面示意图、 各种教具使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兴趣, 有利于这节课的学习。 地形图是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气温图、降水量图的基础,必须扎实。山地的各个部分较抽象,需 要下工夫理解记忆。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1、 学看地形图 2、 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制作原理、着色规律、优点、缺点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1 ?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学训练读图能力。 2 ?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中的特征,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 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辨别方向、 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学训练读图能力。 2?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教学难点:11 ?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介绍学训练读图能力。 2 ?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中的特征,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 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 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3.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辨别方向、 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学情分析:学生自小学以来的学习习惯根深蒂固,只知道记忆、背诵老师教的、抄写的。没有自主学习的意 识,方法的掌握对以后 的学习至关重要,尤其是读图的方法,在地理课的学习中必须掌握。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世界地形说课稿

世界地形说课稿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世界的地形》,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说教材 《世界的地形》是对上节《地球海陆分布》的细化。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这一节内容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教材包括了三大内容,即“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陆地地形”教材首先从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作出了简略对比。对于各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要充分利用世界地形图,重点学习陆地上的两大山脉带,其他的让学生自主去收集有关的世界之最。“海底地形”部分通过图示形象地说明了海底地形的组成。“学看地形图”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以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读图、析图。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地形图的能力。由于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故确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1、通过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

2、通过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及如何从地形图上辨方向、量距离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着名的山脉带的分布规律,通过自主地学习能对照地图说出最着名的山脉、高原、平原、与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3、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图片、彩图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任务重,等高线地形图难度较大,教材是以学生读图比较一—获取知识—一归纳规律的线索来组织内容的。教学过程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要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读图法贯穿始终。各种图像通过课件演示出来,增强直观性。 二、说教法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2. 知道陆地地形的基本形态,学会区别高原与平原、盆地、山地与丘陵。 3. 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重点难点】 1.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点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自读课本27——31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和五种基本类型。 2. 陆地上的两大山脉带,一是,二是。 3. 海底地形有、、等几部分造成。 合作探究: 1.读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与区别,完成下表 2.观 察世 界地形图,你能说出下列“世界之最”吗?记下来与大家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世界之最”?与大家分享一下。

拓展提升: 材料一、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材料二、 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2.总结出材料二中几种地形名称的等高线特征。 ①山顶:闭合等高线的数值;②盆地呢?; ③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突出;④山谷: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突出; ⑤鞍部:之间的部分;⑥陡崖:等高线。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各种地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小——平原 B.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地面起伏小——高原 C.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较低——盆地 D.地面崎岖不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丘陵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在()大洲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3.在分层设色图中,通常用蓝色表示()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1)

柳山镇中小学集体备课卡科目地理课时8 年级七 课题第三节世界的地形(1) 教学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能在相关图中识别。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特点。 3、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4、了解海底地形特征,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说出各地形类型的名称。 重点难点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2、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点 教学 方法 与手 段 直观教学法观察法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课内探究 备课区修改区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引出地形概念和世界的地形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27页掌握下列问题。 (1)称为地形。 (2)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___ _、__ __、 ___ ___、___ _、_______。 (3)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指地面某一个地 点高出_____的______距离。相对高度:指地面 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______距离。 2、学生自学后回答,教师做简单总结。 3、多媒体展示示意图读出甲、乙、丙三点 的海拔,计算甲乙两点、乙丙两点的相对高度。 4、过渡,多媒体展示五种陆地地形。 审查组组长签字备课教师签名:辛卫国使用教师 课 内 探 究 5、学生自学课本27--28页掌握下列问题。 (1)完成下表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度地面起伏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2)山脉分布的两大地带: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A、太平洋东岸的_______ 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_____山脉和南美洲的_____山脉 组成。B、太平洋西岸山脉带。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由 _________山脉、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山脉组成。 (3)说出几个陆地地形的世界之最。 6、学生自学后回答,教师做简单总结。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度地面起伏 平原低(200米以下)平坦广阔 地面起伏小 高原较高 起伏不大 边缘陡峭 山地 较高(500米以 上)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 平 丘陵较低 坡度和缓 相对高度 不超过 200米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湘教版中学地理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开始上课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能力目标: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情感目标: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实际形态也较熟悉,但是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具体特征,统计数字需要强调, 尤其是山地与丘陵、平原与高原之间的差别,可以利用剖面示意图辅助。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我们在地球上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而我们生活的陆地,比如我们周围,有上坡有下坡,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海平面那么平,有很多高低起伏。 讲授新课: 一.地形就是地表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 引出高度,并比较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 二.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表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总结作业情况 利用身边常识引 入,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教具吸引学 生注意力 提出疑问,启发学 生 绘制简单示意图, 表明海拔和相对 高度的意义及不 同 列举熟悉的地形 ——五种陆地常 见地形 通过读图分析 巩固 积极思考 尝试用以有的 知识自主解决 问题 阅读课文,初步 理解海拔、相对 高度的定义。 通过举例、板图 理解海拔、相对 高度的含义,区 分它们的差别, 熟练巩固 利用身边知识 举例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情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虽在小学有零碎接触一些地理知识,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特别是缺乏基本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图像,包括示意图、地图、景观图等。通过认真判读、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并应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三大学法,逐步掌握世界地形的有关地图和地理知识,落实教学主题。 一)、是自主学习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分层设色世界地形图、各种示意图和景观图来设置问题,1、引导学生能读懂地图,利用地图复习旧知识和理解新知识。2、引导学生层层理解五种地形的特点和两大山脉带的分布。 二)、是比较法:通过景观图的感性比较和列图表比较五种地形的异同,增加对世界地形的掌握; 三)、是讨论探究法:通过同学间的共同讨论以及野外调查,了解你的家乡的地形特点,以及这种地形给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哪些影响。 二、设计思想 【依据课标】 为满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新理念,根据课标,1、要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2、利用图表分析比较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 地形、分层设色、海拔、相对高度、高峻、山脉带 【教材内容简析与教材创新处理】 本课时主要是学习陆地地形和学会看分层设色地形图两大内容。根据“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这一观点,教师完全可以围绕一张分层设色的世界地形图来展开教与学,培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教材简要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和“学看地形图”三部分内容。 陆地地形。教材首先从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这点两组地形类型做出了简略的对比。盆地,为一种复合地形,由中部相对低海拔的平原或高原甚至地形略有起伏的丘陵与四周相对较高的山地、高原所环绕而组成。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幅地形景观图,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图文结合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全球陆地各种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在教材中以一幅“世界地形图”作介绍,重点展示陆地上高峻山脉主要分布的两大地带。具体的高原、平原和盆地等,课文只提及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请学生阅读地形图时注意,并形成初步印象。 海底地形。教材利用海底地形示意图,介绍了海底地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以及大样中脊。 学看地形图。主要通过实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教材通过展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地图,形象地说明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来历、特点及阅读的方法,以具体事例帮助学生“学看地形图”,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等高线和等深线,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变化,辨别山脊、山谷等简单地形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图片资料,掌握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形态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全球陆地各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重点掌握世界上典型的平原、高原、盆地及两大高山带的具体分布。 3.利用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海底地形,并对比分析海底、陆地地形的异同。 4.通过实例和实践。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过程、优点以及如何使用与阅读地形图。 5.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培养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基本概念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综合的方法,来总结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 2.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实物模型的制作过程、学会正确选择、收集、分析资料,培养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3.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重视地理学科的过程教学和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式和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过程教学,培养勤思考、乐动手、爱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角色体验,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陆地地五种基本类型的特征。 2.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原理。 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地地形要素和识别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2.运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判断地势的高低和坡度陡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自制多媒体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

中国地理空白地图

中国地理填图 一、 填写特殊的经线与纬线的度数 二、填写省级行政区简称 认读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记忆轮廓)

四、填写五类地形名称 五、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七、填出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水电站的名称 (一)填写河流名称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11 ;12 ; 13 ;14 ;15 。 (二)填写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名称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L________________。 (三)填写湖泊名称 甲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 (四) 在图中填注“ ”符号所在的城市名称 铁矿产地 (及所在的省区名称): 1 ; 2 ; 3 ; 4 _ ; 5 ; 6 ; 7 :14__________________。 有色金属矿产地 (及所在的省区名称): 铜矿产地:8 ;9 ;铅锌矿产地:10 ;11 ; 钨矿产地12 ;镍矿产地13 ;稀土产地14 ; 汞矿产地15 ;锑矿产地16 ;金矿产地17 ; 锡矿产地18 ;铝矿产地19 ; 图例:铁 铜 镍 铅锌 汞 锑 钨 金 锡 铝 稀土 煤炭

十、填绘以下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三级阶梯分界、400mm等降水量线、800mm等降水线) 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并制作图例

初中地理_七上地理2.3(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 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上地理2.3(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准确判读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判读等高线地图,分析不同地形的等高线形态特征,增强绘图、用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用所学等高线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思考地形与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 1、通过读图指导来探求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2、举例研讨合作探究等高线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教法与学法指导: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形象、直观,把各种地形的实际形状与地形图紧密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播放电影《红河谷》片段,由当地人们不了解等高线知识引发后来灭顶之灾,凸显学习等高线的重要意义。 (二)自主学习 1、等高线定义:地图上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电脑演示]“等高线的绘制”。通过电脑演示和学生观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 [过渡]:有了等高线我们就可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了。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 (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 [电脑演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通过电脑视频演示和教师解说,使学生明白地形图是如何绘制而成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熟悉等高线地形图。 (2)、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解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说出图中等高距。(3)、闭合等值线极值判断规律:。 [教师精讲]等高线闭合弯曲出现的两种情况,分别讲解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判断方法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层层递进]深入讲解山顶的判断方法是大于大的并且小于附近图上最大值加上本图的等高距。 (4)、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有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等高线稀疏坡。 [电脑动画展示]陡坡缓坡不同的等高线形态,动画演示登山线路的选择,并解释原因。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地形部位 [电脑演示]对比各地形部位,进而分析各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怀化专版)2017中考地理命题研究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第2章地理的面貌(第4课时世界的地形)精讲精练

课时4 世界的地形 ,怀化知识梳理 世界的地形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 等高 线地 形图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等高线的特点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峰间相对较低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叠处 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及特征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直观表示某个剖面上的地势高低和坡度陡缓分层设色地形图 海底地形示意图 海陆变迁地表形态变化:“沧海桑田”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 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喜马拉雅山脉: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红海:板块张裂 世界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怀化考点突破

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1.概念: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2.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3.海拔和相对高度 (1)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2)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4.五种常见的陆地地形基本特征 类型相同点地形特点代表地形 平原 高原地表起伏 小 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米以下 世界上最大的平 原是亚马孙平原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 较陡峭。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山地 丘陵地表崎岖不平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海拔较高,多在500米以上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 雅山脉 海拔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我国的东南丘陵和辽 东丘陵 盆地多被山地或高原环 绕,中部相对低平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刚果盆地(扎伊尔盆 地) 5.陆地两大山脉带 (1)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二、海底地形

初中地理《1世界的地形》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的地形》,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世界的地形》是对上节《地球海陆分布》的细化。地形 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这一 节内容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 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教材包括了三大内容,即“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 地形图”。“陆地地形”教材首先从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 这两组地形类型作出了简略对比。对于各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要充分利用世界地形图,重点学 习陆地上的两大山脉带,其他的让学生自主去收集有关的世界之最。“海底地形”部分通过图示形象 地说明了海底地形的组成。“学看地形图”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以具体的事例 帮助学生读图、析图。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地形图的能力。由于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故确定等高 线地形图的判读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2、教情分析 1、心理和生理特征:从年龄特征来看,六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2 岁,他们刚刚接触地理, 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对于地理这门课充满兴趣。 2、知识现状: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初步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因此本节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运用已有知识和 方法来自主学习、分析归纳,从而提升学生认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多种能力。。 3、知识障碍:本节课任务重,等高线地形图难度较大,教材是以学生读图比较一—获取 知识—一归纳规律的线索来组织内容的。教学过程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要创设情景, 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 务。教学过程中读图法贯穿始终。各种图像通过课件演示出来,增强直观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能力目标: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23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

仁怀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理科学案 初备人:罗世杰郑鹏飞年级学科备课组:七年级 共备时间:年月日 课题 2.3 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课型 学习目标1、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制作。 2、正确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及制作(重点)。 3、会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读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重点、难点)。 学习流程课前浏览学案,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注意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所有1.2.3.4学生完成活动1、2.、4。5.6号尝试完成活动3. 整体分工主要方法 学习流程 知识点1:【等高线的特点】 等高线是陆地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我们把相邻的海拔相同的点用平滑的 曲线连接起来就成了等高线(结合课本P39 图2-48 等高线示意图)。 学点训练: 读下图,完成1—3题: 1、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如图中A点与____点海拔相同,都为 ________米;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等高距,如B与C的相对高度、C与D的 相对高度都为_______米。 3. 根据等高距,可以估算等高线之间某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上图中E点的海 拔范围应该为_______米至_______米。 学 法 指 导教材助读自主学习

知识点2:【陡坡与缓坡的判读】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愈;等高线越密集,则坡度愈(见下图)。 学点训练: 图2为图1地形所画等高线地形图,据图,从图2中________(A或B)点登山比较容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3:【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的形态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的地表形态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 1、山顶:用“______”符号表示,等高线闭合曲线中,中心数值____(高或低), 四周数值______(高或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曲线中,中心数值____(高或低),四周数值______(高或低)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图表、资料、生活实例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教师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1.影响气候主要因素。 2. 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气候的反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设计情境式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设计探究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展示交流完成。 【教学准备】 (1)投影片(或印发学案)、有关图片、挂图、搜集的资料、生活实例等。 (2)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每组8-10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方法1: 世界上的气候千差万别,热的地方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冷的地方呼出的气可以变成冰,极端干旱的地方几乎滴雨不见,过于潮湿的地区几乎天天下雨。世界的气候为什么差别这样大呢?你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方法2: 展示各种气候类型区自然景观图片,说一说这些景观分别反映了哪种气候类型? 既然存在这么多气候类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气候差异如此之大呢?这节课咱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生听,激起探究兴致。 生欣赏 思考、判断、回答。 学习任务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学习提纲”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纬度位置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_, 高纬度气温____。 海陆位置一般来说,沿海地区降水____, 内陆地区降水____。 地形地势 地势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____________; 迎风坡降水__,背风坡降水__。 合作展示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展示《赤道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温曲线图和降 水量柱状图》,读图分析: (1)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差 异? 1、读图、分析、比较、小组讨论。 2、找生展示,交流。 赤道地区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赤 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世界地形教案

世界地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4、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教学重点】: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3、识记特殊的地形区。 【教学难点】: 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海拔与相对高度、五种陆地地形的异同点,课采取比较法,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要鉴别地理事物的异同,最好的方法是把它们放在一块比较。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地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分布、大小以及洲界限,那么,大洲表面和大洋底部的外貌形态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是平坦还是高低起伏呢? 学生:高低起伏的,(其它回答)。 老师:恩,是的,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干点和看法,但高低起伏是对地表形态最好的形容。那么我们首先用三分钟的时间来给大家看看世界有哪些地形,这些地形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放视频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世界的地形是不是高低起伏以及多种多样的呢,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凸起的,有的是凹陷的,我们就把这些地球表面上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探秘世界的地形。(板书:第三节:世界地形) 刚刚老师已经提到什么是地形,有哪位同学记得吗? 学生:是地球表面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的总称。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棒。地形就是地表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的总称。一定要记住是地表各种各样的高低起伏的形态。(边讲边板书:一、地形概念地表各种各样高低起伏) 地表的高低起伏是在陆地上能看见的,但是还有一些被海水淹没,存在于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