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7092613.html,

浅议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郝运梅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04期

[摘要]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对学生每一次积极的发言都应用期待的眼神或适度的诱导进行激发,有赞许的目光或适当的表扬给予激励。一旦学生获得了这种期望的信息,便会产生积极的“鼓励”效应,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心理上的动力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兴趣引导激发

数学知识给人的感觉是抽象难懂,内容枯燥无味,因而许多学生不喜欢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学数学的潜力,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就变得更加重要。在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点上,我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1 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一般都感到新奇、有趣,有迫切的学好数学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1 创设故事和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听故事,做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愿意参加的一种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或比赛等形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从而让学生在讲故事或做游戏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理解数学。

2.2 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质疑是学生动脑的一种表现方式,还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还要启思、设疑,引导学生在明白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的质疑,可以让大家遇到了“认知冲突”,产生解疑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经历和智力也会达到了最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质疑,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2.3 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悬念设置于课始,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学生好动、好奇、好胜,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悬念的设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究兴趣,自然的进入学习之中。创设悬念情境能激发求知的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诱之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