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中国·云南香格里拉东巴文化圣地——白水台纳西生态村项目选址:香格里拉三坝乡白水台滋吾村

项目实施单位:迪庆州文产办

项目承办人:中国·云南香格里拉东巴文化圣地——白水台纳西生态村建设筹备组

项目建设内容:建成纳西族生产、生活习俗、民族宗教、文化承传的东巴学校、民居接待、农家餐馆、展演厅、民间工艺美术

展销厅、东巴音乐茶室、文化研究及文化对外交流室等设

施,占地80亩。

项目概算和筹资方案:项目概算总投资2710万元,其中:已完成前期投资1000万元,拟争取省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争取银

行项目贷款710万元。

项目实施:项目立项建设后,由州文产办审核项目实施方案和设计方案,资金到位后,由州文产办按工程进展分期拨付补助资

金。

中国·云南

香格里拉东巴文化圣地白水台纳西生态文化村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概况总述

(一)香格里拉县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香格里拉县地处滇西北高原北部,青藏高原南延横断山脉云岭之中,地势北高南低,位于北纬26°52′—28°52′,东经99°29′—100°19′之间,距省会昆明700多公里。东面与四川省稻城、木里县和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毗邻,南与玉龙县隔金沙江相望,西与德钦、维西县相连,北与四川德荣、乡城县接壤。是连接滇、川、藏的重要通道,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腹地。县境东西宽88公里,南北长218公里,国土面积11613平方公里,是全省县域面积最大的县份,土地面积居全省127个县(市)之首,占迪庆州国土面积的49%,幅员广大,地域辽阔,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11人。境内最高海拔巴拉格宗雪山5545米,最低海拔金沙江出境处洛吉乡1503米,相对高差4042米。平均海拔3459米,主要地貌包括高原、宽谷、盆地、雪山、峡谷、草甸等,山地占全县土地面积93.5%。境内雪山耸峙,

山高谷深,森林茂盛,地形和气候错综复杂。香格里拉县属于北温带高原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地处云南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向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过度地带,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格外明显,年平均气温6.3°C,年降水量600—850毫米。高原地区平均气温5.5°C,最高值为25.6°C,最低值为-27°C,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14—17°C。年平均无霜期121天,年平均日照2180小时,由于气候及地形影响,植被、土壤、农作物、民族、畜禽品种呈垂直分布。土壤主要由页岩、泥岩、石灰岩等发育而成,主要植被有云杉、落叶松、山杨、杜鹃、箭竹、高山黄栎等,植被种类繁多,物种资源丰富。由于香格里拉境内独特的立体气候和特殊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动植物群落,造就了香格里拉神奇的自然景观。加之传奇美丽的多元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和谐共荣,为香格里拉发展旅游文化经济孕育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香格里拉县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汉时为牦牛羌地,隋属南宁州总管。唐初为吐蕃铁桥节度使地。吐蕃王朝崩溃,即被吐蕃边关所割据,元为宣政院辖地,明隶属丽江府,明末清初为蒙古硕特部和西藏葛厦政府联合管制。为宗建制,清雍正二年归划云南,先后在此设立州判、厅,1913年建县,1950年解放,属丽江

行署,1957年改隶迪庆藏族自治州至今。由于地处滇、川、藏交汇地带,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由滇入川进藏的重要门户、军事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之所发几易隶属,乃与其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和特殊地理位置相关。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演变,香格里拉成为了藏区与内地经贸交往的纽带,唐宋时期就发展成为进藏通印的茶马古道要冲,清廷在此设立贸易之后,商贾云集,一直发挥着滇、川、藏边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格里拉至北京、昆明、西双版纳、广州、拉萨、成都等航线的开通以及香丽、香宁、香稻、香乡等出境公路的先后贯通,香格里拉的特殊区位优势已日益显现出来。

香格里拉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同荣共居的和谐之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15.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9万人),辖7乡4镇,63个村民委员会(办事处),688个村民小组,818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藏族、纳西族、汉族、傈僳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普米族9个世居民族和其它民族共25种,其中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3%。

香格里拉是全省最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因物产丰富,素有藏区“如意宝地”之称,誉为“藏珠露宝”之地,归纳起来有六大资源优势。

生物资源香格里拉县由于垂直气候明显,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丰富,有着“动植物王国”、“天然高山生物园”的美称,这里共有菌类、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植物289科3870种;有哺乳类动物26科97种,两栖类5科,爬行类18种,鸟类40科170种,鱼类75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60多种。菌类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高级食用菌松茸、羊肚菌、鸡油菌等林副产品是香格里拉县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

旅游资源独特的立体气候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境内著名的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碧塔海、纳帕海、白水台、巴拉格宗以及美丽辽阔的高山草甸,冰清玉洁的高原湖泊、万紫千红的高山花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香格里拉丰富、多彩、神秘的民俗文化及旅游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考察、访问,神奇美丽的香格里拉已被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畜牧资源香格里拉县拥有广阔的天然牧场,总面积达503万亩,可利用面积占74%,可载畜12万头黄牛单位。全县拥有大小牲畜存栏35.5万头(只),主要品种有牦牛、犏牛、山绵羊、藏猪、藏狗、尼西鸡、桥头野猪等,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林业资源全县拥有林地面积113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6.63%,种类繁多,材质优良,用材林蓄积量6932万立方米,近年来,国家加

大了生态保护力度,生态保护完好,林副产品逐年增加,林业已成为重要的后备资源。

水能资源香格里拉县水能资源丰富,除金沙江纵贯全境外,拥有大小河流224条,金沙江支干流13条,总长620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210万千瓦,落差大,易开发,水电业正在培养成为全州、全县的支柱产业。

矿产资源香格里拉地处“三江并流”有色金属成矿带腹心地带,成矿条件好,是我省重要的有色金属采、选、冶基地之一。已知有金、银、铜、铁、钨等金属,已探明的格咱红山铜矿储量达46万吨,远景储量达100万吨以上。红山铜矿、普郎铜矿、卓玛铜矿已经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市场化程度低,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2、香格里拉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香格里拉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全县各族人民艰苦不懈的努力,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到2009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55125万元,递增13.6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达3509万元,年均递增9.62%,固定资产投资达37782万元,年均递增28.62%,农民人均纯收入2956元,增长6.44%。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由1995年的

31.9:39.8:28.3调整为34.5:17.7:47.7。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5508户,从业人员6079人,注册资金18098万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先后建成金沙江河谷农区的提灌工程,桑那水库建设工程,以及高寒坝区青稞商品粮基地、郁金香为主的花卉基地、干果基地、黑山羊基地、生猪基地等一批农产品基地。在沿江乡镇全面推广“种桑养蚕”项目。认真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天然林保护措施,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和强化污染治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粮食产量保持稳定。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安居温饱、异地开发等工程,采取小额信贷、部门帮扶等有效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支柱产业培育步伐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在1998年国家全面停伐天然林后,香格里拉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扎实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群,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地实现了财政转型,为母亲河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培植旅游、矿产、畜牧、生物、水电五大支柱产业。近年来,结合香格里拉县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实际,继承和发扬藏文化特色风貌,香格里拉县以特色旅游文化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以旅

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为基础,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从无到有,在香格里拉旅游文化品牌的推动下,年均递增25.4%,游客人数从1997年的22.67万人次上升到2009年的380余万人次,增长近10余倍,旅游社会总收入从11044万元上升到388290万元,年均递增28.59%。以红山铜矿开发为龙头,带动全县矿业的增长,发展了第二产业。把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加快品种改良、畜医网点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人工草场建设和高原畜禽产品加工业,提高畜牧产品商品化率。以高山花卉园区建设、野生菌类采集加工等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畜产品、花卉菌类交易市场,松茸加工和出口步入良好发展轨道,并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花卉产业以“公司+基地+农产”的形式发展迅速,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高原群众的又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城镇建设迈出步伐,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突出重点和特色,加快迪庆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县城建设,结合香格里拉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实际,继承和发扬藏文化特色风貌,以建没东部藏区物资集散中心、“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轴心区、香格里拉文化中心为目标,按照山水相间、城景交融、具有藏区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观光城市定位,不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城市面貌大有改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县城实

际面积由1985年的6.8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11.3平方公里,增长166%;县城规划区面积由1985年的l 8.6平方公里扩大到今天的23.6平方公里,增长127%;城市人口从1985年的l,4万人发展到今天4.3万人,增长307%,先后有四个乡设置为建制镇,城镇化水平达27%。

宗教有序。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和宗教工作,认真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迪庆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条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认真开展寺庙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旗帜鲜明的揭露达赖集团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分裂和渗透活动,确保了云南藏区稳定。

社会事业逢勃发展。全面普及了六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普九”工作稳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广泛开展,计生、卫生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各族人民充分享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全社会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宗教有序、自然和谐的大好局面,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藏区县(市)前列。

(二)项目区概况

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民族乡地处东经99°56′—100°19,北纬27°17′—27°43′之间,东与丽江隔江相望,南接本县虎跳峡,西与本县建塘镇、小中甸接壤,北邻洛吉乡。三坝乡总人口16800人,

共有11个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62.52%,是全省范围内除丽江玉龙县以外纳西族聚居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旅游圣地白水台被世界公认为纳西东巴文化发祥地,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纳西子民欢聚于白水台,载歌载舞,炊烟缭绕,商贾云集,游客漫山,一片欢腾,直到夜幕降临,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三坝乡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纳西东巴教的圣地,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活着的东巴文化——纳西象形文字。纳西东巴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字,祭师“东巴”书写经文的文字是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形态比巴比伦的楔文、古埃及圣书文、中美洲的玛雅文、和甲骨文都古老。至今人们还在运用、书写、认读,故被称为是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舞、东巴画、东巴吟唱、东巴服饰构成了完整的纳西文化,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独具一格,对研究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景观开发价值。白水台犹如苍茫林海中矗立着一块凝固的宝石,傲然俯视着白水台世代子民,被后人美称为“仙人遗田”。被誉为“世界花园之母”,“天然动物园”的哈巴雪山,离白水台仅30公里之遥,白水台通过旅游东环线南连哈巴雪山、虎跳峡、214国道,北连碧塔海、属都湖、天生桥、松赞林寺、香格里拉县城,在200公里范围内有着珍珠串似的景点景区,大大方便了游客的观光游览。

三坝乡国土面积960平方公里,境内资源极为丰富。山水田林布局别致,白水台与巍峨的哈巴雪山、十三郭原始森林、依史古雪山、天宝雪山、东坝白山为邻,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翡翠银丝般的小溪河流疏密有致地散布在山川峡谷之中,有安南河、白水河、吉那洛河、哈巴河、拉丁河等。动、植物资源丰富且属国家保护物种。一类保护动物金豹和野驴;二类保护动物小熊猫、红腹锦鸡和猕猴;珍贵动物水灵猫、大灵猫、黑熊、狼獾、穿山甲、弃狐、野猪、弃虎、黄鼠狼、花面狸、壕猪、灰尾兔、红腹松鼠、竹斑鸟等。植物资源更是丰富,三坝乡以“植物仓库”闻名于世,云海起伏间,密布的云南松、云杉和冷杉原始森林若隐若现,是我国西南著名的林区,山林中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云南八大名花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最为珍贵的绿绒蒿和二类保护植物的红豆杉以及白花杜鹃、黄杜鹃、红杜鹃等成片生长,繁荣富足。

自然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已逐步产生了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有哈巴雪山、黑海、黄海、冰川、尖山坪子、下虎跳峡、滑石板溶洞、白水台、阿明灵洞、白地田园风光、拉拖丽瀑布、熏洞、十三郭原始森林、白水台明代土司木高的摩崖石刻等。除此之外还有干海子、九子海、楚波、吉丁牧场、东坝白山纳西民居、民俗文化、渣日崖画。东巴文化为主的多元民族文化异彩飞扬,包括象形文字经书、

各种宗教仪式、绘画、音乐舞蹈、民风民俗。还有伊斯兰寺庙、彝族的“毕摩”文化、傈僳族文化等。

改革开放以来,三坝民族乡的交通、能源、通讯逐步得到改善,交通从土路变成砂石路,从砂石路变成柏油路。油路里程从零变成200多公里。虎跳峡——哈巴雪山——白水台——碧塔海——松赞林寺的香格里拉旅游东环线油路已修通。水能资源正在得到有序开发。通讯已开通程控电话139、130、小灵通。距香格里拉县城90公里。虎跳峡60多公里,丽江80多公里,大理200多公里,区位优势比较突出,每年到此旅游的游客已经超过100万人次。白水台纳西生态村就在香格里拉东环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地带。随着虎跳峡电站、国道214线、丽迪铁路的规划和建设,玉龙县大具金沙江箱形拱桥的修建,三坝将成为全州重要的综合开发集镇,成为由丽入香的第一道门户。而且这里气候宜人,空气质量良好,不受气候等限制,适合四季旅游,可以有效弥补香格里拉冬季游客不多的不足。

二、项目提出的依据和背景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十七届五中全会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

《迪庆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中共迪庆州委、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迪庆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香格里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香格里拉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宏

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人民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贫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上,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

香格里拉地处进藏通印的枢纽地带,通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各族人民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并存,文化多元化特点突出。自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吐蕃王朝时期开始,藏文化就在迪庆一带传承和发展,并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迪庆藏民族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风情和文学艺术等。香格里拉县不仅有藏、傈僳、纳西等9个世居民族创造的多民族文化,还有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

教等多宗教、多教派并存共处。多宗教并存、多民族共融的文化特色,体现了东西文化荟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多元、包容的特点。进一步保持和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对于增强香格里拉文化吸引力,提高旅游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和宏扬这一独特民族文化,对于宏扬民族精神,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目前国家已将川、滇、藏生态旅游区列入全国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迪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重大的机遇。“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为打造香格里拉知名品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根据《迪庆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香格里拉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香格里拉县环境、资源特点,经济结构和现实生产力水平,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的总体趋势,着力培育文化旅游业,全面提升文化生态旅游业,牢固树立“旅游兴县”理念,充分利用“香格里拉”品牌,举全县之力培育和发展精品旅游业。建设虎跳峡、哈巴雪山、碧塔海、白水台为重点的精品旅游区,挖掘并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景区级别,提升品牌形象,构造天界神川精品旅游景区。提升旅游业文化含量,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不断挖掘“香格里拉”和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利用香格里拉多元文化和“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优势,创建

一批“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工艺之乡”和“特色文化之乡”。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民间艺术展演业,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引进高水平的文化经纪人,有效开发香格里拉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推出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艺术精品和文化品牌。挖掘传统工艺,大力推进旅游商品开发,发展适销对路的具有浓郁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形成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底蕴的多种层次的旅游商品系列。

东巴文化圣地——白水台纳西生态文化村的建设,对于发掘古老东巴传统文化,拯救濒临灭绝的文化,宣传东巴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演变,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丰富香格里拉文化内涵,扩大香格里拉文化影响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拟建设的东巴村将按照东巴祖先生活演变的不同时期,按照纳西族生活的原样修建东巴民居,陈列古时的生产生活用品,展示各东巴支系生活的演变及现状,向世人展示这一古老民族的历史起源、演变及现代生活方式,融百姓生活、民间舞蹈,民族建筑、生活用品展示、东巴经师生活、东巴经师佛事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民族村,让广大游客在游览虎跳峡、哈巴雪山、白水台等自然风光的同时,充分领略纳西族这一云南独有民族的生活全貌,真正感受回归自然,避开现代文化渲染的城市喧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特别是游人在离开丽江进入香格里拉,享尽了多姿多彩的藏文化之后再次感受与之不同的

民族生活方式,将是别有一番从未有过的清新,给游人留下终身难忘的回忆与遐想。

三坝乡部分地区土地相对平整,开发条件好,地处金沙江边及未来丽迪铁路沿线,是丽迪铁路进入迪庆州的第一站,此项目自2006年筹备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建成水电路和部分标志性建筑,完成前期投资1000万元,并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为进一步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纳西文化生态村整体功能有重大作用,拟争取省州立项和建设资金支持。

三、东巴村建设的主线及设计形式

(一)突出一条纳西族迁徙路线

纳西族是一支从河湟流域一带从北向南迁徙的民族。把每个阶段时期,用实物比例的建筑手法,囊括纳西民族迁徙时期的各种文化表现,着重体现人与自然共处的种种痕迹。整个建造根据纳西民族迁徙时期的递进演变过程划分,可以清晰地沿着历史的足迹寻访纳西先民的进化轨迹。实施方案中用东巴经文的表述形式,把迁徙路线地名逐一制图,并加以注解。

(二)突出纳西民族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

l、游牧时期

主要体现:游牧时期生活、生产、居住环境、文化习俗与宗教信

仰。

2、狩猎时期

主要体现:狩猎时期生产、生活、居住环境以及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习俗。

3、农耕定居时期

主要体现:农耕时期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的出处和来历。

(三)将东巴村建成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和睦共处的纳西族原生态文化村

1、保留古纳西建筑风格。

2、原汁原味地保留纳西先民的衣、食、住、行。

3、原始地保留纳西人的文化传承和宗教信仰。

4、具体做法

东巴村把散失在民间的东巴传承人寻访回来,进行东巴文化传承教育和宣传,把在民间的艺人、东巴后代、民间工艺师、社会有志待业青年吸纳进来,发展80-100名的民间文化人(不含管理人员)。以重复过去真实的生活为表现形式,演绎古纳西族生存状态,其中包括民风、民俗、宗教文化,把东巴村打造成世界上惟一活着的纳西族历史博物馆。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方案

(一)建一座古老的东巴文化村

建设一条以观赏古老图画文字,了解纳西族迁徙的历史地名;一条以祭天、祭自然神为主的东巴祭祀活动的传统演绎场地;拟建一个百余户古老木楞房群,展示内容主要以纳西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民族宗教、文化承传(东巴学校)、民居接待、农家餐馆、展演厅、民间工艺美术展销厅、东巴音乐茶室、文化研究及文化对外交流室等,占地80亩。

(二)项目概算总投资为2710万元

1、策划、规划设计预算:100万元

2、征地80亩:80万元

3、通电、通水、通路、通讯及垃圾处理排污设施:500万元

4、古村落恢复100户:800万元

5、展演中心1500平方:150万元

6、餐馆800平方:80万元

7、展览馆2800平方:280万元

8、音乐茶室500平方:50万元

9、工艺美术展销部500平方:50万元

10、文化交流室200平方: 20万元

11、民居接待设施:400万元

12、绿化、围栏、标牌:100万元

13、其它:100万元

(三)项目选址

项目拟选在著名景点——白水台滋吾村,这里地势平坦,植被良好,环境宜人,东观峡谷日出,南品白地田园风光,西望神奇白水台,北赏雪山松柏。整体环境天地人和,四周被森林环抱,环境优美,该选址完全符合未来三坝纳西民族乡城建规划。

五、项目负责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迪庆州文产办。项目资金到位后,由文产办审核项目实施方案和规划图,并根据项目开展进度分期拨款扶持。

项目承办单位:香格里拉东巴文化圣地——白水台纳西生态文化村项目筹建组。

六、资金筹措

总投资2710万元,其中:已完成前期投资1000万元;拟争取省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争取企业贷款710万元。

七、银行还款措施

目前香格里拉县的年客流量约380万人次,随着东环旅游线公路路面等级的不断提升,加上大具金沙江大桥的修建,三年内进入白水台景区的游客将达100——150万人次。国道214线、丽迪铁路建成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