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心理旋转

学前儿童的心理旋转
学前儿童的心理旋转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7), 1005-1011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10.12677/ap.2018.87121

Mental Rot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Zhicheng Ze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Jul. 4th, 2018; accepted: Jul. 16th, 2018; published: Jul. 23rd, 2018

Abstract

Mental rotation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cognition. Since the early 1970s, re-searches have been deepening which focused on the mechanism, spatial represent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ntal rot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ceptual category of mental rotation, the age differenc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rrelative factors of this abilit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related researches.

Keywords

Mental Rotation, Preschool Children, Developmental Features, Influencing Facto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学前儿童的心理旋转

曾芷橙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8年7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23日

摘要

心理旋转在空间认知能力的结构中起着主要作用。从70年代初至今,研究者们对心理旋转的机制、空间表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着不断深入的探讨。本文主要对心理旋转的概念范畴、学前儿童心理旋转的年龄特征与性别差异、影响因素、心理旋转能力的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其相关研究的意义与教育启示。

关键词

心理旋转,学前儿童,发展特征,影响因素,教育启示

曾芷橙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空间认知能力的研究大多围绕视觉空间表象进行。视觉表象转换形式多样,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表象为基础的心理旋转。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是一种旋转二维和三位物体的心理表象能力。1971年,Shepard与Metzler二人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心理旋转时间与刺激物的旋转角度之间存在线性递进关系。后来普遍认为,心理旋转涉及较多的表象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个体空间表现的能力水平。

最新的定义表明,心理旋转主要指个体将诸如线条、轮廓等平面刺激表征转化为三维立体加工的心理过程(余兵兵,2017)。与言语、思维等认知能力不同,心理旋转不需要连续性的心理印记,而是通过表象思维将二维几何特征转化为三维空间特征。

国内研究者以51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的《空间认知能力倾向成套测验》考察空间认知能力的结构,发现其主要包括:图形分解/组合、数学关系形象化表达、心理旋转、空间意识、空间定向、图形特征记忆、以及图形特征抽象/概括等成分(李洪玉,林崇德,2005)。许多这类研究均表明,心理旋转在空间认知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70年代以来,心理旋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大多实验采用视觉图形进行:将图形作两维或三维空间转动,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其与另一图形是否可以重合。被试在比较时,通常要在头脑里将一个图形转到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然后做出是否“重合”的判断(Shepard & Metzler, 1971);或者在比较图形中选择一致的一项,比较被试的正确率、反应时。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转向这一能力的发展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对其年龄特征与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相关变量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这一领域研究的方法、意义与启示。

2. 儿童心理旋转的发展特征

2.1. 年龄发展

研究者在儿童“开始形成心理旋转能力的年龄”问题上未取得一致意见。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如Piaget和Inhelder就运用从不同视角想象或描述某一情景、物品的方法对儿童智力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儿童要到7-8岁(具体运算阶段)才开始有心理旋转的操作。他们基于这一结果,利用因素分析推论出空间认知能力独立于言语的发展。

国内研究者如蔡华俭、杨治良(1998)也证实,个体心理旋转能力约在10岁以后开始发展。林仲贤、张增慧和韩布新(2002)的研究中,7~8岁的儿童才开始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且操作水平不高,属于逐步发展。方富熹(1983)在研究4~6岁儿童的客体运动表象时也发现,空间想象能力在4岁儿童中普遍未得到形成、发展,即使训练也几乎没有改善。

然而,侯公林、缪小春等(1998)的一项研究发现,幼儿在4岁时已开始形成二维心理旋转能力。他们对3.5~6.5岁的幼儿进行心理旋转能力的测试,发现幼儿虽然在3.5~4岁这一阶段总体得分较低,但已接近及格线;到了4.5~5岁时,得分则明显上升,已高于及格线。

这也在大量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Lange-Kuttner & Green (2007)以5岁、7岁和9岁儿童为被试研究心理旋转的年龄。被试被给予3种情境:纸张和物体均可移动、仅纸张可移动、以及纸张和物体均不可移动,并被要求临摹经过旋转的物体。结果5岁儿童仅在纸、物均可移动时才能画出旋转的物

曾芷橙

体,而9岁儿童在均不可移动下也能很好地画出旋转物体。分析表明,5岁儿童其实已经具备了心理旋转能力,但操作水平还不高;随年龄增长能力得到提高,故9岁儿童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旋转能力。

另一项研究显示,5岁儿童即能正确地完成心理旋转,正确率非常高(仅在150?与180?的旋转角度下出错偏多)、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Perrucci, 2001)。

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幼儿在心理旋转测试中,受到任务的难易程度、对测试对象的熟悉程度等的影响。而不可否认的是,儿童时期处于心理旋转能力往前发展的阶段。目前普遍认为,学前儿童已基本具备心理旋转能力,可以单独进行系列心理操作。

2.2. 性别差异

关于空间认知的许多研究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存在优势(Maccoby & Jacklin, 1974; Andrisin Wittig & Petersen, 1979)。Perrucci (2001)的结果显示,5~8岁的男孩和女孩的心理旋转在正确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的,但是在速度上男孩比女孩的反应时更短;且在5岁到8岁的年龄段中,这种差异保持不变。

这种性别差异始于什么年龄尚不明确。一些研究认为,性别差异只在成年之后才出现(Maccoby & Jacklin, 1974),而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儿童身上也能发现空间认知的性别差异(Johnson & Meade, 1987; Andrisin Wittig & Petersen, 1979)。

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理旋转不存在性别差异。

李文馥等人(1989)的研究结果表明,3~7岁的幼儿在心理旋转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林仲贤、张增慧等(2002)采用多套形状图形进行研究,发现儿童组、中青年组及老年组均未发现心理旋转能力的性别差异。在侯公林等(1998)对同年龄段男女童之间心理旋转的研究中,尽管整体得分上4.5岁前女孩的得分略高、5岁之后男孩的得分略高,但统计结果无显著性意义。

目前,多数研究者对心理旋转能力存在性别差异持肯定态度。进而,研究者对有可能造成儿童空间认知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先天和后天之争。先天因素论者认为,如基因遗传、荷尔蒙分泌等是影响不同性别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关键。而主张后天因素影响的则认为,社会化和早期生活经验(如游戏玩具)、空间活动、运动模式、处理策略等都可能导致性别差异。

另外,fMRI和EEG/ERP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旋转任务中的神经机制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可能在心理旋转任务中采用了不同的策略。Desrocher等(1995)用字母和PMA图形探讨心理旋转ERP的性别差异,潜伏期结果表明,女性对刺激的辨识开始得更早。

3.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心理旋转判断的结果同图形的旋转角度、图形的结构特性、材料的熟悉性、匹配图形的方位差、个体的智力因素以及运用策略等有关。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

心理旋转能力在各个年龄组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差异大小在不同年龄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是复杂的,个体的认知水平、策略的运用、经验因素、个体特征等可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在此,列举了影响心理旋转水平的几个因素。

3.1. 实验材料

3.1.1. 图形的形状结构

林仲贤等人的研究共采用12套图形样本,被试判断最迅速而准确性最高的是7号图形(属于四方形状,有明显的角度特征、边缘轮廓连线清楚,能提供明显的参照点特征),而判断最慢而准确性最低的是3号图形(属于圆心形状结构、角度不够鲜明,做心理旋转时缺乏鲜明的参照点特征,因此难度较大)。

曾芷橙

刘秀环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面对不同抽象水平的目标物,4~6岁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图像成绩最好,抽象图形次之,几何图形最差。其中抽象图形得分居中可能是因为这类图形有某种能被儿童理解的意义,从而影响加工和认知。

这类研究均表明,不同形状结构的图形对心理旋转的水平存在显著影响。

3.1.2. 色彩和材料熟悉度

研究表明,女孩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更多色彩倾向,对黄色与绿色表现出更强的心理旋转能力。同时,侯公林以旋转的米老鼠图形作为测试题目的研究表明,被试对刺激材料的熟悉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旋转的速度,越是熟悉、越能激发个体的兴趣爱好,水平就越高。

3.1.3. 旋转角度

从4~6岁儿童心理旋转的整体得分来看,在小于180?时得分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减少,在180?时得分最少,此后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刘秀环等,2007)。这一结果在大多数研究中得到了支持,同时也说明5~6岁儿童大部分已能运用心理旋转来完成任务,已经具有对各种图形的旋转能力。

3.1.

4. 图形维度

研究普遍证实,二维心理旋转比三维心理旋转难度更大,需要消耗更多认知资源。同时在心理旋转的性别差异上也存在这种维度效应。Collins和Kimura (1997)的研究中采用了1种三维的MRT任务、以及难度较小和难度较大的2种二维旋转任务。结果表明,难度较大的二维旋转任务中,性别差异程度与三维任务一样;而难度较小的二维旋转任务中,性别差异没有那么明显。

3.2. 儿童的媒体参与程度

宋静静与谷传华(2013)发现,4~6岁的儿童每天接触新媒体的时间远大于接触传统媒体的时间,且新媒体(电子游戏)使用时间和传统媒体(看书)时间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结果表明,儿童看书时间与0?、45?、90?、135?和所有角度总体正确数均负相关显著,而儿童玩游戏时间与0?、45?和所有角度总体正确数均正相关显著,表明看书时间和玩游戏时间对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有相反的预测作用。对于儿童,玩电子游戏能够提高心理旋转能力、看书会降低心理旋转能力、而看电视则并不影响。

4. 青少年心理旋转的相关

4.1. 人称角色转换

游旭群,王鹏,晏碧华(2007)采用实验方法,分别在水平面和冠状面内对第一人称角色和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进行对比研究。第一人称角色心理旋转下,个体以真实自我为中心,对自我或周围客体表征进行旋转;而第三人称角色心理下,个体身处于场景之外,操纵其内的“想象自我”或周围客体。

结果表明,空间表征转换的角色方式对心理旋转产生显著影响,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易于第一人称角色心理旋转,存在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且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在水平面和冠状面的旋转条件下均有出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Kosslyn的空间认知理论的“blink转换”与“shift转换”可以解释这种角色效应,blink比shift转换具有更高级的认知加工过程,所以对应shift的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相对更容易。

4.2. 智力

蔡华俭、陈权(2000)的研究表明,10岁以后的儿童,心理旋转能力与由瑞文测验得到的智商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对儿童许多方面的成长及未来成就有较好的预测效度。

曾芷橙4.3. 认知风格

宋纯政(2015)的研究将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被试与客体旋转结合起来,运用眼动仪和眼动技术记录眼动数据,探究两种场认知方式者的心理旋转能力。实验采用2(认知方式)*2(任务类型)*6(旋转角度)三因素混合设计,用三种常见的认知材料,字母、汉字、图形来做心理旋转测试。结果显示,场独立性比场依存性被试反应时短、正确率高,且总注视次数、眼跳次数更少。表明,场独立性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有较高的心理旋转能力。

5. 心理旋转的研究启示与现实应用

5.1. 心理旋转的研究启示

斯皮尔曼认为,智能是由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构建而成,空间知觉则属于特殊心理能力,由个体操作因素与结果维度组合而成。探究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有助于把握其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向,从而有效指导各年龄儿童的教育模式。学前儿童在空间表征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错过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将会阻碍各种空间能力的发展。所以,家长和老师需要摆脱传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至上理论,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充分发展儿童的空间表征能力,为智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2. 现实应用——干预训练

刘小飞(2012)针对5~6岁儿童,通过加强被试空间工作记忆能力,提高其表征转换空间信息能力,以期进而提高其心理旋转能力。实验筛选出64名局部加工策略优势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加强儿童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干预方案对5~6岁儿童二维、三维心理旋转能力的影响。

干预训练在心理旋转能力的前测结束一周后开始,采取集体干预形式,首先呈现图片,要求儿童被试整体地认真观察。随后图片消失,要求儿童基于心理意象用笔画出先前的图片,提高表征转换空间信息的能力。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对于每张图片,请每个被试说出它从整体上看像什么:如果有其他被试不认同,主试则指导该被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片;所有人都认同该观点后,主试才做出记录;当被试对该图不再发表观点时,换下一张图片。

结果显示,实验组二维心理旋转能力前后测差异显著,而控制组的前后测结果差异不显著。另外,在三维心理旋转上没有发现干预的显著作用。研究总体表明,对5~6岁儿童进行此类干预训练可以提高其二维心理旋转能力。这一研究提示了空间认知能力干预的一个方向,即通过集体探讨来实现对心理旋转能力的提高。

5.3. 教育启示

5.3.1. 根据儿童心理旋转的发展特征来设置课程

培养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应先了解其发展特点:3~4岁儿童不具有心理旋转能力,4~5岁儿童开始形成、存在个体差异,5~6岁儿童大多已具有心理旋转能力。由此,4~5岁可能是儿童心理旋转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空间知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于是在这一阶段,应该增加有关立体几何、空间的教学内容,提供适宜的材料以促进儿童发展。

5.3.2. 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

在学前儿童的知觉发展过程中,只有以形象、具体的材料作为工具,儿童才能够感知、体会与自己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旋转信息,家长、教师也能够体会心理旋转对学前儿童成长的真正意义。在学习和生活中,应采用加强儿童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干预,例如思考图形整理样貌、运用积木组建三维几何图

曾芷橙

形等,来促进儿童空间认知水平的提升,巩固与完善其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余兵兵,2017;刘小飞,2012)。

在幼儿教育中,结合使用各种类型的媒体。在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时,应区别对待,寻找到最有益的教学工具。而在促进个体的空间能力发展方面,我们就不妨以新媒体(电子游戏)为教学工具,在符合儿童的发展需要、喜好和接受水平的前提下,合理应用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5.3.3. 个性化教育

不同儿童形成心理旋转能力的时间不同,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不可歧视发展缓慢儿童,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水平,灵活实施学前教育。另外还需要关注个体差异产生的原因,尽早发现问题、适时干预,保障儿童的正常发展。

5.3.4. 儿童的媒体接触类型

不同的媒体类型对儿童心理旋转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幼儿所读的书多为图画书,是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使儿童在自然、快乐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并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不过,阅读虽然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幼儿的空间能力。相反,动作类电子游戏则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

因此,我们也应更为客观地看待电子游戏。其实电子游戏对个体的影响必然会受到游戏本身的特点和儿童接触电子游戏情况的影响。Gentile等人研究了电子游戏的影响方式,认为合理的电子游戏使用时间、积极的游戏内容、社会化的游戏情境、虚拟的三维空间结构和一定的游戏操作技巧,能够确保游戏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空间知觉能力和注意分配技能的提升有帮助。

5.4. 未来研究方向

关于学前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在心理旋转的影响因素与智力相关上的研究仍然不足。本文列举了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结果,如人称角色、认知风格等,也希望为未来更多关于学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影响与相关因素的研究作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儿童的心理旋转应考虑儿童的多种个体差异,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儿童期可能有最大的体现。未来研究者可以进一步在人格、家庭环境、文化等方面做更多的相关研究。同时,在实验材料的设计方面减少诸如言语发展、视知觉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关于阅读对儿童的训练作用,在心理旋转这里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虽然看书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空间认知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阅读会降低幼儿的空间能力。这一点值得进一步系统地验证,故未来研究可以对幼儿图书进行归类(动作图画书、纯叙事书等),区分不同情境来验证这个结果;同时,也可以探索电子游戏比阅读更能促进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原因。

参考文献

蔡华俭, 陈权(2000). 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性及其与智力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3, 108-110.

蔡华俭, 杨治良(1998). 对三维心理旋转操作任务特性的效应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2, 153-158.

方富熹(1983). 4~6岁儿童的客体运动表象的初步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 15(1), 72-81.

侯公林, 缪小春, 陈云舫, 胡世红, 徐微云(1998). 幼儿二维心理旋转能力发展的研究. 心理科学, 6, 494-497.

李洪玉, 林崇德(2005). 中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结构的研究. 心理科学, 28(2), 269-271.

李文馥, 徐凡, 郗慧媛(1989). 3~7岁儿童空间表象发展研究——并与8~13岁儿童空间表象特点比较. 心理学报,21, 85-93.

林仲贤, 张增慧, 韩布新(2002). 儿童、中青年及老年人心理旋转能力的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25(3), 257-259.

刘小飞(2012). 5-6岁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干预研究. 硕士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曾芷橙

刘秀环, 钱文, 林泳海(2007). 3~6岁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研究. 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版, 2, 40-44.

宋纯政(2015). 场认知方式对心理旋转影响的眼动研究. 硕士论文, 吉林大学, 长春.

宋静静, 谷传华(2013). 媒体对幼儿心理旋转能力的影响. 社会心理科学, 10, 43-48.

游旭群, 王鹏, 晏碧华(2007). 不同平面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 心理学报, 39(1), 58-63.

余兵兵(2017). 学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发展探析. 河南教育: 职成教, 7, 98-99.

Andrisin Wittig, M., & Petersen, A. C. (1979). Variances and Anomalies. (Book Reviews: 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Functioning. Developmental Issues). Science,206, 50-52.

Collins, D. W., & Kimura, D. (1997). A Large Sex Difference on a Two-Dimensional Mental Rotation Task. Behavioral Neuroscience,111, 845.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10.1037/0735-7044.111.4.845

Desrocher, M. E., Smith, M. L., & Taylor, M. J. (1995). Stimulus and Sex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of Mental Rotation: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Brain and Cognition,28, 14-38.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10.1006/brcg.1995.1031 Johnson, E. S., & Meade, A. C. (1987).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Spatial Ability: An Early Sex Difference. Child Devel-opment,58, 725-740.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10.2307/1130210

Lange-Kuttner, C., & Green, H. (2007). What Is the Age of Mental Rotation? IEE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8, 259-26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10.1109/DEVLRN.2007.4354043

Maccoby, E. E., & Jacklin, C. N. (1974). 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 Redwood City,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errucci, V. (2001). Abilità di pianificazione e memoria di lavoro visuo-spaziale in soggetti di età scolare.

Shepard, R. N., & Metzler, J. (1971). Mental Ro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Science,171, 701-70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10.1126/science.171.3972.701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7273,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016983.html,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工具和任务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成熟期:0—18岁 学前时期:0—6岁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1、学前阶段是各种心理活动发生的开端。 2、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展过程: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 2、发展过程并非孤立进行,受遗传,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 1、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一)发展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的心理发展。 1、主要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2、心理的发生发展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的心理) 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支内容最为充实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二)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和基础。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三)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2、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作用在于揭示发展规律,为早期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以减少盲目性,提

东师2020年春季《学前儿童心理学》离线考核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主体我“主体我”是一个代理者(agent)、行动者、心理功能的执行者.“主体我”作为执行者,有一定的功能,如控制冲动、计划未来,监控并评价自己的进步、控制自我表现的方式. 2.社会性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的表现,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 3.关键期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 4.分离焦虑是指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依恋以后,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表现出的伤心、痛苦,并且强烈的拒绝分离。 5.想象个体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图像的形式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组织、加工,从而使个体建立新的图形模式,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6.儿童自闭症又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婴儿原始情绪有哪些特点? 观察和研究普遍证明,儿童出生后即有情绪,初生婴儿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舞动,都是原始的情绪反应。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倾向认为,婴儿天生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与爱,经典婴儿情绪发展理论的代表人华生还详细地描述了这些情绪的原因与表现: 怕。新生婴儿的怕主要由大声和失控引起。当婴儿静静地躺在毯上时,器皿落下、屏风倒落等等,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是人们对环境的一种高效而愉快的适应状态,是个体在适应环 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的状态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潜能而进行的系列教育活动。心理健康的儿童大致表现为:智力发育正常;情绪健康、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人际关系和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统一和谐;性格特征良好。 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深人了解其影响因素,对改善和促进幼 儿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生物因素 1.遗传 人的遗传基因不仅表现为在人体结构和机能方面有所不同,也表现为由 此引起的行为上的差别。 2·先天素质 儿童的先天素质是由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过程中复杂的环境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它主要是由妊娠期孕妇的疾病、用药、营养、环境污染、烟酒以及孕妇的情绪等对胎儿的影响造成的。 3·机体损伤 脑的损伤和疾病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又一因素。(二)心理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因主要有学前儿童的动机系统、情绪 倾向、行为习惯、认知能力、人格特征和早期经验等 工。 (三)社会因素 1.家庭

家庭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伦理 道德、生活方式等直接对幼儿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 (1)儿童的行为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从小衣食无忧,享受到家庭温 暖的儿童心理发展往往是健康的。而从小在物质上得不到满足、精神上饱受摧残的儿童,行为异常的概率往往较高。 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2)学前儿童在与家庭成员的相处中情感表达得最充分,对儿童健全人 格的发展至关重要。反之往往会引起种种行为问题。 刖丿L童社会化行为首先是在家庭中获得的。他们在家庭中获得各 (3)学一 种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培养,从而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等会使儿童的心理适应发生困难。此外,对儿童过分溺爱会导致儿童养成自私、任性、骄横、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倾向;对儿童要求过高过严、教养方式粗暴衢单等,则会造成儿童心理负担过重、自卑、冷漠、不合作等不良的心理倾向。 2·社会 幼儿园是儿童最早进人的社会环境,对儿童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师幼关系融洽与否往往影响儿童心理的平就如教师脾气粗暴、情绪反复无常,往往会造成儿童的心理紧张。一切不适合儿童身宓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会出现儿童不自信、胆怯、自卑等种种不良的心理问题。 另外,物质环境中的不当温度、光线、噪声、。污染等都会影响儿童的情 绪和行为。不良压力、环境过于单调或者过多的刺激等。会造成儿童心理紧张、不适应、寂寞等心理问题。 他们对情绪的认识水平不高,不能合理地进行宣泄。成人要善于进行疏导,引导幼儿学会用一些方式来宣泄自的不良情绪,缓解自己的压力,如倾诉、 运动、大哭等。幼儿园里可以设置一些心理角、心情小屋等,布置一些软靠垫、毛绒玩具或一些好吃的零食。让幼儿能够释缓自己的不良情绪。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一、儿童期及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材料,我们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的几个主要阶段:乳儿期(从出生到满一岁),婴儿期(从一岁到三岁),学龄前期(从三岁到六七岁),学龄初期(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 其他理论说法: 1、婴儿期(或称乳儿期) 0~1岁 其中可分为: 新生儿期 0~1月 婴儿早期:1~6月 婴儿晚期:6~12月 2、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 1~3岁 3、学前期(或称幼儿期) 3~6岁 其中有可分为: 幼儿初期 3~4岁 幼儿中期 4~5岁 幼儿晚期 5~6、7岁 4、学龄期 6、7岁~18岁 其中又可分为: 学龄初期 6、7~11、12岁 学龄中期 11、12~14、15岁 学龄晚期或青年期 14、15~17、18岁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定义 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注意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含义: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儿童的生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儿童心理上虽然有差异,但同一年龄段的儿童也表现出大体相同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所代表的是各年龄儿童的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4.强调的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本章所谈及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区别于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的心理年龄和他的生活的实际年龄,常常会有所出入。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稳定性 为什么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呢?主要在于它受下列因素所制约,而这些因素,从本质上没有改变。 ①儿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是有一个大致稳定的顺序和阶段。 ②人类知识经验本身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都需要经历相应的时间。 ③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2.可变性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描述

心理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里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含义: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①动作发展正常②认知发展正常③情绪积极向上④人际关系融洽⑤性格特征良好⑥没有严重的心理及卫生问题 心理健康的特性:①相对性②连续性③可逆性④动态性 认知教育:认知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0-3岁] 1.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适宜的玩具与材料玩具与材料适宜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牢固的,无毒的,便于清洗的,有一定的体积)②孩子喜欢的(只要孩子喜欢就是好的,不是越贵越好)③多功能性④灵活呈现,数量是当(藏,换)⑤充分利用生活物件(药盒,个性特点,不同年龄差异)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坚持户外运动,扩大生活范围 3.鼓励,支持婴幼儿的自发探索(不贸然打断,干扰。成果欣赏并鼓励探索中有困难,鼓励,让体验成功快乐) 4.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游戏(符合婴幼儿感知认知的,循序渐进增加游戏难度。时刻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反应。同一游戏可以举一反三玩出新花样提起兴趣。游戏需反复进行认识红黄蓝) 情绪情感教育:注意问题:营造安全,温馨,愉快的心理社会环境(周围精神氛围,人际关系)妥善处理婴幼儿的消极情绪,帮助婴幼儿学习识别他人和自己的情绪,通过经常性的游戏促进积极情绪的发展。 3-6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立体型原则,活动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发展性原则,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结合(知行结合)原则。 认知教育应注意的问题3-6岁:树立正确的目标管,选择贴近幼儿经验的探究内容,提供机会扩大生活圈,累积丰富经验,注意幼儿多感官的参与,教给幼儿适当的方法,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家园合作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问题行为的定义:问题行为是指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妨碍其智能和人格的正常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或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系列行为。 问题行为与正常行为,异常行为:①正常行为:指个体所处的年龄段和社会文化相称的能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适应性行为。异常行为:严重偏离常态的障碍性行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 述 4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历程与一般特征,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表现。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表现。教学难点: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课外活动:到幼儿园观察婴班儿童活动的有意性和无意性程度。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其中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指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在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问题上,更应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谈话引入】“六、一”是儿童的节日,你们知道儿童是指哪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你们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时是属于哪一年龄阶段?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汇总

《学前心理学》教案 授课教师 一、学科性质:学前教育专业课 二、教材:陈帼眉编:《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课时:64课时 四、参考书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B. C?穆欣娜著,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M . B.加梅佐、M. B .马秋欣娜、T. C.米哈里契克:《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5、武久著,李静译:《孩子思维与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孟昭兰著:《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7、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学前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学习要求: 1、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3、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4、掌握并懂得运用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对象:0 ----- 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三、研究任务: 1、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表现(知其然) 2、揭示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机制(知其所以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二节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类型: 按研究时间分: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按研究范围分:整体研究(系统研究) 分析研究(专题研究) 按研究课题分:差异研究 相关研究因果研究

按研究任务分:双生子研究 跨文化研究 二、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结论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四)伦理性原则 尊重、有益、公正三原则 三、研究方法 按普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哲学方法(指导思想) 新生儿从几乎完全无能到人类心理逐渐完备的过程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只能揭示关系,不能揭示关系的性质 不允许从期待”出发,采用符合期待的结果 不能出示与教育目的相违背的问题 美国国家卫生部于1993年颁布了《保护人类被试行为规范回顾指南》,要求将实验对参与者可能产生的生理、心理伤害降到最小 2、一般方法观察法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章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评估 (第一周)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的掌握出生-1岁儿童身心发展评估 2.能够熟练的掌握1-3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评估 3.能够熟练掌握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评估 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评估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了解和运用如何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进行评估,能否灵活的运用于实际当中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出生-1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评估 课程导入 在讲述本章节内容时我们就以童童为原型,来展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奥秘。学生可以循着童童的身心发展轨迹初步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正确评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童童从出身之后,经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般而言,在学前期,我们把童童的少女心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出身-1岁、1-3岁、3-6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童童在身体动作、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心理能力和发展水平。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出生-1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评估方法。 课程内容: 一、出生-1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身体发展特点 1.生长发育非常迅速 2.身体动作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二)心理发展特点

1.感知觉是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最先达到比较完善水平的心理能力 2.言语发展进入准备期 3.情绪,情感逐渐分化 4.依恋关系的建立 二、出生-1岁儿童身心发展评估 (一)动作发展 (二)认知发展 (三)语言发展 (四)情绪发展 (五)人际交往发展 第二节 1-3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评估 课程导入: 童童一天天长大,身心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前一段发展的基础之上,1-3岁期间,童童有如下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 一、1-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一)身体发展的特点 1.生长发育十分迅速 2.动作增多,逐渐熟练和复杂化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给出案例让学先自己说明童童具有怎样的心理特点,然后老师给予总结 1.出现思维能力 2.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 3.人际交往范围扩大 4.自我意识萌芽,进入“第一反抗期” 二、1-3岁儿童身心发展评估 (一)动作发展 (二)认知发展 (三)语言发展 (四)情绪发展

(完整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 1、概念: 发展: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儿童发展主要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以及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2 、研究任务:wwh 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年龄阶段);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预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3、近现代的儿童观 (1)近代:洛克:白板说; ①夸美纽斯:教育目的和作用:来世;原则:教育适应自然;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直观巩固量力系统循序渐进;《母育学校》西方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

②卢梭:性善论;自然教育理论(核心、目的、阶段、方法) ③裴斯泰洛齐:目的;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赫尔巴特: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教学体系(管理论;教学论;德育论)课程论(经验、兴趣;统觉) ③4 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理论(任务:家庭教育的补充;方法:自我活动、游戏、社会参与;课程:恩物、游戏、歌谣) ③5 蒙台梭利:儿童具有内在生命力、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内容:自由活动、感官教育、读写算、实际生活练习、自我教育;实施:儿童:作业;教师:有准备的环境杜威: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需要教育而适应社会。 ( 2 )现代:19 世纪后半期,德国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882 年出版《儿童心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专著。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的达尔文)掀起了儿童 研究运动。

(完整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历来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了解研究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 1、0—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系统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中外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活动。 3.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能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三)能力目标 1.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儿童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心理空间。 3.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自主学习新知识;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四)素质目标 1.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职业热情和爱心。

学前儿童心理学.pdf

学前儿童心理学辅导 安徽省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王结才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学前儿童指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婴幼儿,即0-6岁的儿童。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以个体发展为研究重点的发展心理学,可以细分为儿童心理学(以0-17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不同分支学科。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 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化的发生与发展,对一个人最终形成成熟后的个性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心理发展是个体在活动中整个反映结构不断改造更新的过程。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 保进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信息既是人类千百万年来进化的结晶,又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基础。 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我们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得到统一的,心理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先天程序的展开,也不能机械地归结为后天环境的复写。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又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 的。 (三)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都受遗传和环境 因素的影响,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 (四)关于关键期的概念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

(完整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2-精心整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2首页 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 2、讲授课题: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 【教学主要内容】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理论流派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理论流派 2、熟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理论流派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案、黑板、粉笔等 【教学后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2次课讲稿

【复习旧课】 一、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的实质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不同儿童的个别差异。 三、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1、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2、为一切从事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 一、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流派: (一)成熟学说 格塞尔(Gesell, A. , 1880-1961)是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研究的兴趣集中于生理成熟、成长和心理发展的同步关系。 格塞尔本人很少费神去注意其他人的观点,而是醉心于自己的研究。他的著作大部分是介绍自己的研究材料。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是对同卵双胞胎的对照性研究。他曾将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孩子作为被试,在不同的成熟期训练他们走路、攀登、滑旱冰等动作。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童没有达到明显的成熟准备之前,经验的训练是收效甚微的。即使在最初的训练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同样没有多大价值。到了一定的成熟准备期,从未接受过这种行动训练的孩子,只要略加训练就可以迎头赶上。格塞尔还认为,儿童的兴趣和活动是在逐渐扩大的,起初只是身体的自我活动,以后涉及社会环境。 双生子实验(P10)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 48 周起每天作 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到第 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 5 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 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这个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分析要点: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观点辨析】你认为以下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遗传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上中班了,老师应该教他多识字,多做数学题。” 实验说明的问题揭示了儿童发展的原则:发展方向、相互交织、机能不对称、个体成熟的原则、自我调节的原则。 实验说明的育儿观念: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 (二)精神分析学说: 精神分析学派简述 1、精神三种层次理论

2020年春季《学前儿童心理学》离线考核.doc

离线考核 《学前儿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主体我:“主体我”是一个代理者(agent)、行动者、心理功能的执行者。“主体我”作为执行者,有一定的功能,如控制冲动、计划未来,监控并评价自己的进步、控制自我表现的方式。 2.社会性: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的表现,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社会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性,如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3.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很难弥补。 4.分离焦虑:是指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依恋以后,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表现出的伤心、痛苦,并且强烈的拒绝分离。 5.想象:个体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图像的形式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组织、加工,从而使个体建立新的图形模式,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6.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 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婴儿原始情绪有哪些特点? 答:(1)怕。新生婴儿的怕主要由大声和失控引起。 (2)怒。限制活动会使婴儿激怒。 (3)爱。抚摸婴儿的皮肤,抱他,会使婴儿产生爱的情绪。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客观性原则。因为研究与被研究的都是“人”,都有主观意识,会使材料带有主观性,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特别强调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2)发展性原则。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一、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认识 1.对“学前儿童”的正确认识 1)学前教是指从出生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 2)幼儿教育是指3-6岁所实施的教育 2.《纲要》指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二、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情绪障碍等 三、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随着幼儿进入学前期(4-5岁),同伴交往逐渐成为儿童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下面根据幼儿日常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 1.小朋友不愿意上幼儿园——与同伴关系、教师评价有直接关系 1)同伴关系:指个体与年龄相仿者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人 际关系。 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社会地位的类型 a.受欢迎型儿童 b.被拒绝型儿童 (其自身特点为:积极主动、喜欢交往,但缺乏适宜交往策略,消极行为多) c.被忽视型儿童 (其自身特点:害羞、拘谨、退缩,不敢自我表现,社交能力弱,自己玩耍) d.一般型儿童 3)具体措施 (1)针对被拒绝型儿童的教育矫正 a.教导法:明确告诉幼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为什么 b.角色转换——移情:帮助幼儿理解对方的情感 c.创设情境:练习使用积极的交往方式

d.及时强化:当儿童在真实交往中出现积极交往方式时,应给予鼓励 (2)针对被忽视型儿童的教育矫正 a.培养自信心:给予其表现才能和选择决策的机会 b.成功的经验体验:开展积极的协作游戏,让幼儿体会活动合作的乐 趣 c.充分理解尊重幼儿,满足其安全感 (各位家长可根据上述描述,再加上积极与幼儿园老师沟通,来判断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以便及时帮助处境不利的孩子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2.孩子是幼儿园里的“小霸王”——幼儿攻击性行为 1)出现的原因 a.本能 b.挫折:幼儿长期的挫败感 c.社会学习 d.社会认知歪曲 2)影响因素 A.儿童自身 a.生理因素(长得高,身体壮) b.气质特点(胆汁质、多血质等) c.自控能力 d.即时情绪 B.父母家庭 a.父母行为:榜样作用 b.家庭情感氛围 c.父母教养方式 d.家庭的社会阶层、经济状况、家庭结构 C.同伴 a.幼儿的观察学习及模仿

《学前儿童心理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镜像自我 答:镜像自我是从外界(可观、他人)得到的关于自己的印象为社会自我。镜像自我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他人关于自己外表、形象的印象;第二是他人对自己外表评判的印象;第三是某些自我感觉。 2.空间知觉 答:空间知觉是指对客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的知觉。 3.记忆的精确性 答:记忆的精确性是记忆的品质之一,是对事物的正确无偏差的记忆。 4.抽象逻辑思维 答: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所见蝗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5.最近发展区 答:最近发展区是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6.个性

答: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幼儿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 答:(1)激发幼儿的求知欲。(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3)开展多种形似的活动。(4)锻炼幼儿的发散思维。 2.简述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 答:(1)注意障碍难(2)活动过多(3)冲动任性(4)心理改变 3.幼儿注意范围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答:⑴生理方面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⑵病理方面⑶饮食与环境方面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环境污染造成血液中铅含量过高也有影响。⑷家庭方面教养态度与家中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极大,也常是影响孩子最主要的因素,但“当局者迷”,往往无法客观地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4.婴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指标是什么? 答:(1)对特征的识别。(2)对于模仿实验者演示的动作感到苦恼。(3)控制性微笑。(4)向成人发号施令。(5)

(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心理案例分析题汇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一、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参考答案: 1.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2.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4.以过多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 二、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 2.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展自我的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三、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 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 四、小明在家里能说会道,想要干什么表达得一清二楚,还能把一家人指挥得团团转,甚至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但一出家门,到了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人时,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不敢当众说话,见人直往爸妈身后躲,要是爸妈不在身旁,还会害怕得大哭…… 分析小明的这种心理并提出教育措施。 参考答案: 小明的这种表现就是俗话说的“窝里横”,大多发生在2-6岁的孩子身上。 原因:1.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有关系;2.在外面感觉害怕,从心理学上说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由于缺乏外界的联系,在陌生环境就不知所措了。 措施:1.改变溺爱的教育方式,停止对孩子的过度保护;2.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宝宝进行比较;3.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4.有足够的耐心。 五、常有家长问,“孩子都上大班了,可还是那么胆小。见什么怕什么。前几天带他去公园玩滑梯,他愣不敢上去,好不容易抱上去了,他又不敢往下滑,吓得哭起来。惹得周围人议论纷纷,我们做家长的挺不好意思的。可这孩子天生就胆小,又有什么办法呢?” 试分析孩子胆小的原因。提出家庭教育中的措施。 参考答案: (1)分析原因:孩子胆小是常见的,并非天生的,也容易改正,关键是搞清楚孩子胆小的原因。 如父母溺爱,过度保护;父母斥责,过度刺激;孩子身体虚弱,缺乏信心;个性内向等。 (2)措施: 父母溺爱,过度保护而胆小的孩子,就需彻底消除对他的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 因自卑而胆小怕事的孩子,应多加鼓励、耐心帮助,避免斥责、嘲笑等消极刺激; 因体弱多病而缺乏信心的孩子应多锻炼身体,多参加户外活动,多交往,从而在身体和心理上适应环境,勇敢起来; 培养良好的个性,多参加同伴活动。 六、闹闹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无论参加什么活动,他都十分积极主动,精力旺盛。闹闹平时做事很急,想干什么就立即行动,想要的东西也必须马上得到,否则会坐立不安。闹闹做事有闯劲,但时常马马虎虎。闹闹待人大方,热情直率,爱打抱不平。他喜欢别人听从他的支配,否则便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事后虽也后悔,但到时总是难以克制。 (1)根据闹闹的上述行为表现,你认为他基本上属于什么气质类型?为什么? (2)谈谈应如何根据幼儿4种不同的气质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 七、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 康概述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健全状态。 2、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指的是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寻找对心理产生有害作用的根源,增进人的心理效能及适应、改造社会的能力。 3、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4、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念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 皮耐尔,1972年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提倡心理健康的历史起点。 比尔斯,美国人,本世纪初现代心理健康的发源,《一颗失而复得的心》,1908年5月发起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美国“康涅狄克州心理健康协会”。1930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会上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健康委员会。 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曼提出的: (1)完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够 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 估计;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 际; (4)能与现 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护人格的完整与 和谐; (6)具有从 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 (8)适度的 情绪控制与表达; (10)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 (11)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能恰如其分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6、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四个判断标准: (1)统计学标准:将“正常”看作平均状态,分布在中间的正常,两端者异常。 (2)病理学标准:将“正常”看作不存在心理病理问题。 (3)理想状态标准:将“正常”看作理想状态,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达到。 (4)适应过程标准:是主要标准。这一判断标准将正常人的生活看作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心理健康者不断地学习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这种判断标准强调变化的重要性,认为健康的人常以各种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行为模式和应 付策略,以便更好地适应环 境。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能 适应环境,就被视为异常, 7、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的标志: (1)智力发展正常—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思维的核心。智力明显低于 同龄儿童平均发展水平的 儿童心理也会不健康。 (2)情绪反应适度— —良好的情绪状态表示人 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平衡状 态,使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 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儿 童对待环境中的各种刺激 能表现出适度的反应,并能 合理地发泄消极的情绪。情 绪太易变,反复无常,情绪 的表现于内心体验不一致 或与外部环境不协调,都是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3)人际关系融洽— —儿童与别人的人际关系 是条常常会导致儿童产生 各类问题。心理健康的儿童 乐于与人交往,善于理解别 人,接受别人,也容易被别 人理解和接受。 (4)行为统一协调— —心理学家伯纳姆认为,健 全的人格就是统一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心理 活动和行为方式能基本处 于和谐的统一之中,反之, 则会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 (5)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最核心、最本 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 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 了的行为方式之中。,心理 健康的儿童一般具有热情、 勇敢、自信、主动、慷慨、 合作和城市等性格特征,反 之,则会表现出、自卑、孤 僻、胆怯、执拗、依赖等等 不良性格特征。 8、学前儿童心理保健 的意义: (1)培养健全的人格 ——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发挥学前儿童的更大心理 效能。 (2)增进和维护健康 的心理。 9、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的内容: (1)改善家庭、托幼 机构和社会的自然与文化 环境 (2)对学前儿童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 (3)对学前儿童进行 行为指导、心理辅导和心理 治疗 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 理健康的因素 1、影响健康的理论模 式: (1)霍门——健康的 生态模型,将健康看作遗 传、环境、自身和经验交互 作用的结果。 (2)布鲁姆——将影 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保健设施的易获得程 度、生物学因素(包括生理 和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四 个方面, HS=f(E+AcHs+B+LS)。 (3)英格尔——基于 系统方法的生物-心理-社 会模式,是学前儿童心理健 康因素论中最具影响力的 理论。 2、从生物、心理、社 会的三个维度理解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的意义在于:从注重生理原 因到注重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以系统论观点揭示各种 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所产生的影响。 (1)生物纬度——包 括遗传因、神经类型、生理 生化和免疫特征等。 (2)心理纬度——包 括认知、情感、人格特征、 行为习惯、个体生活经验、 价值观和信念等。 (3)社会文化纬度— —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文 化、经济状况、人际关系、 社会地位和教育等。 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 健康的生物学因素:遗传因 素、先天素质、机体损伤或 疾病、生理发育迟缓、生化 改变。 4、三类遗传: (1)直接遗传——由 于遗传因素而引起的行为 异常。 (2)间接遗传——由 于某一遗传性而间接引起 的行为异常。 (3)轻微遗传——某 些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遗传只起轻微的作 用。 5、先天素质:先天的 解剖生理特点,是遗传基因 和胎儿发育过程中环境因 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6、机体损伤或疾病: 机体(特别是脑)的损伤或 疾病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 健康的重要原因。 7、生理发育迟缓:由 于生理机能受损而造成的 发育迟缓现象。 8、生化改变:中枢神 经系统对大脑功能的重要 影响。 9、先天素质中胎内环 境对胎儿的影响。 孕母营养状况、患病或 用药状况、情绪状态、环境 污染、放射线、烟酒等。 10、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 康的心理学因素:需要、动机、 自我意识及情绪。 11、从学前儿童的需要、 动机、自我意识及情绪等侧面 综合分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 系。 (1)需要——人在生活中 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 的一种内部状态,是机体自身 或外部生活条件要求在脑中的 反应。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 (2)动机——是需要的外 在表现,它推动人为满足某种 需要而积极活动,使人的活动 的内在原因。动机冲突是心理 冲突的核心内容,有四种类型: * 双趋式冲突——鱼和熊 掌不可兼得,都想要,只能选 其一。 * 双避式冲突——蛀牙痛 苦,看病也难过,都不想,必 选其一。 * 趋避式冲突——想做好 事又怕人讥笑;;想参加竞赛又 担心失败。 * 双重趋避式冲突——新 单位福利好人际不适应,原单 位人际好福利差。 (3)自我意识——是人对 于自身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 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 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 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 节等方面。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和理 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 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 越接近,个体的适应就越好, 心理就越健康。 *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与其 本身实际情况愈接近,知觉防 御现象愈少,行为适应愈好, 防御现象愈少。学前儿童总是 根据成人的评价爱和态度来评 价自己,有时在与他人的比较 和交往中认识自己,有时则在 分析自己的行为结果中认识自 己。所以,要公正客观地对儿 童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我评价从简单 到复杂,从外部到内部,由浅 表向深层次方向发展。自我评 价中出现的偏差包括自我评价 过高和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 健康发展。 *自我调节:个体根据环境 的作用促进原有的心理状态发 生变化并有创新,以适应和改 造外界环境的变化。 (4)情绪:广义的指个体 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态度的 态度体验;狭义的指短暂而强 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应。 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学前儿童的 行为适应,提高他们的学习能 力和水平。 12、挫折对人的行为的作 用和影响: 人在某种动机的驱使下所 要达到的目的受阻就会产生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