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DP的终端性能自适应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8134779.html,

基于UDP的终端性能自适应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斌陈红梅张保平

来源:《计算机应用》2013年第04期

0引言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没有连接建立和连接终止的握手过程,所以UDP协议通信效率高,冗余性强,对个别数据包丢失不敏感,广泛应用于车辆检测仪、气象检测仪和情报板等工程类项目中。在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系统中,UDP协议经常在应用层面利用后向差错控制(Backward Error Control,BEC)技术实现对数据流的调节,以避免网络的阻塞。接收端采用与发送端“一次握手”的方式来确保每一个独立数据包的正确传输。如果接收数据包正确合法,接收端将回送确认信息(ACK)来传输下一个数据包;否则自动请求重发(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这一机制称之为空闲ARQ[1]。

空闲ARQ因技术简单而容易实现。但是,半双工的通信方式致使其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很低,在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较高的情况下尤为明显。相比之下,连续ARQ 克服了空闲ARQ停止等待的缺点,它允许发送端在收到ACK之前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也允许接收端连续接收[2]。然而在可变情报板系统中,负责数据接收的工控机配置情况差强人

意,与发送端相去较远。一些终端自适应协议(如RBUDP+[3]、RAPID[4]、PAPID+[5]、GTP (Group Transport Protocol)[6]、PAUDP[7]和RTsunami[8]等)已经考虑到终端的性能问题,它们根据终端系统的接受能力实时调整发送速率,从而获得更好的传输性能。这些协议在eScience等需要海量数据传输的科研应用中效果显著[9],而对于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小文件传输力不从心,因为在协议作出调整之前文件已经传输完毕,各种算法无用武之地。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与终端性能相关的若干影响因子,并针对终端性能瓶颈提出一种基于UDP的自适应传输协议。该协议无须用户干预,可根据系统当前状态配置参数,针对不同大小的文件区分对待,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数据可靠快速地传输。

1影响终端性能的若干因素

终端性能在本文中特指数据处理能力。当发送端与接收端数据处理能力极度不匹配的情况下,接收端不能及时读取UDP缓冲区,继而后到的数据包会将未及时读取的数据覆盖掉,最终导致接收端数据的丢失[10]。接下来通过数学模型准确地描述终端性能对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