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基础研究通过推进人类认知前沿有时可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人类面临的问题通过激发科学研究有时也推进人类认识前沿。遗传的科学问题与肺炎的医疗问题合力推动揭示了基因的物质基础。

科学前沿可以出现不同研究途径的意外交汇。从生物学功能的角度诞生了遗传学:1866年Mendel开创遗传学,1880年德国的Flemming 发现染色体,1902年德国的Boveri获得证据支持染色体为遗传的物质基础,1910年后美国的Morgan及其学生丰富和发展了染色体的遗传学说。而从生物的化学成分之角度出现了生物化学:1869年,瑞士的Miescher在研究伤口脓细胞化学成分的过程中发现核素,其后德国的Kossel发现了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二十世纪初美国的Levene确定以核苷酸连接为基础的核酸一级结构,瑞典的Caspersson等证明染色体含核酸和蛋白质,但当时研究DNA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专家以为DNA无特异性、缺乏信息携带能力。

1928年,研究肺炎致病性细菌的过程中,英国的Griffith分析不同类型病例分布后推测不同型的肺炎球菌可能会变化,之后设计实验发现了转化现象。1944年,美国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Avery、MacLeod 和McCarty研究转化的物质基础,提出脱氧核糖核酸(DNA)是改变细菌可遗传特性的转化因子。其后研究验证DNA的转化活性、证明DNA 有特异性、发现转化活性不局限于特定细菌的特定性状。

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的概念刺激进一步研究,最重要的是1953年Watson和Crick在Franklin和Wilkins对DNA进行X线衍射的基础上提出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分子生物学随之而诞生。

1核酸及其化学结构

1-1 核酸的发现

米歇尔(Johann Friedrich Miescher,1844-1895)出生于科学世家,父亲曾任瑞士的巴塞尔(Basel)大学生理学教授、舅舅Wilhelm His (1831-1904)为著名解剖学家。1868年春,米歇尔毕业于巴塞尔医学院后,因不感兴趣行医、自己听觉有问题、而舅舅认为“组织发育的剩余问题只能依据化学基础来解决”(Dahm,2005),米歇尔到德国图宾根接受科学训练。他在有机化学实验室工作一学期后转入Felix Hoppe-Seyler(1825-1895)实验室。Hoppe-Seyler乃时称“生理化学”(现称生物化学)的先驱,他发现血红蛋白的可逆性氧化、并命名(hemoglobin),他命名蛋白质为proteid(现称protein)。Hoppe-Seyler 建议米歇尔研究淋巴细胞的化学成分,米歇尔因难以从淋巴结获足够量的纯化淋巴细胞,转而研究可大量获得的白细胞,其来源为外科诊所绷带上的脓。

米歇尔起初关注白细胞的蛋白质,他意识到蛋白质和脂肪主要位于细胞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种物质被酸沉淀、加碱中和后再溶于水,其特性不同于蛋白质和脂肪,他认为是新的物质,并猜测来源于细胞核,从而命名为核素(nuclein)的物质。在偶尔发现后,他重新设计实验、改进方法,用硫酸钠分离而不损坏白细胞,摸索出分离细胞核的方法,用一定比例稀盐酸去除细胞质,再反复用水和乙醚洗去附着于细胞核的脂肪,最后得到较纯的细胞核制备。用一比十万的碳酸钠处理细胞核,可以得到“物质的黄色溶液”,加乙酸或盐酸得到沉淀,碱中和后沉淀可溶(Dahm,2005)。因为这一方法获核素量不多,他探索了第二种分类核素的方法,其中用胰蛋白酶降低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有足量核素后,他分析发现核素含碳、氢、氧、氮,而且含大量的磷,但不含蛋白质中常见的硫。从核素的溶解性和化学组成,米歇尔推测发现了新的物质。

1869年,米歇尔离开图宾根Hoppe-Seyler的实验室到莱比锡,在那里写好论文于当年投稿给Hoppe-Seyler主编的杂志,后者对米歇尔

的结果有怀疑,直到自己和另一学生重复米歇尔的实验后,

Hoppe-Seyler才同意在1871年发表米歇尔的论文(Miescher,1871),题目是“脓细胞的化学组成”(Dahm,2008),同期还刊登了Hoppe-Seyler本人及其学生Plósz的文章,两篇皆验证米歇尔的结论:Hoppe-Seyler完全肯定米歇尔的工作,并验证核素的磷含量高;Plósz 验证核素只存在于鸡和蛇的有核红细胞、而不存在于牛的无核红细胞。1871年Miescher回Basel,1872年接父亲和舅舅任过的教职。在Basel,他从莱茵河三文鱼的精子提取了大量核素(Miescher,1874)。他知道核素不仅在鱼,也在蛙、牛、鸡的精子中。1872年至1874年,他提出核素中的磷都以磷酸形式存在,核素至少含有四种碱基。

以化学分析为开端的核酸研究,起初不是为了特定生物功能的分子基础。Hoppe-Seyler认为发现细胞核的物质很重要,米歇尔认为自己发现的新物质其重要性不亚于蛋白质。米歇尔发现精子中有核素后,提出“如果单个物质可以是受精的特异原因的话,那么无疑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核素”。但他又觉得不太可能是一种物质,其原因之一是核素好像不可能有很大的多样性,难以解释个体性状的多样性(Dahm,2005)。

1-2 核酸的化学分析

Hoppe-Seyler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建立了德国首个生物化学系。1872年,Albrecht Kossel(1853-1927)听过Hoppe-Seyler的生理化学和病理化学课,1877年Kossel毕业于Rostock大学并考完行医执照后,加入Hoppe-Seyler的实验室,1878年开始发表有关核素的研究

1-3 核酸的化学结构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核酸生物化学专家为Phoebus Levene

(1869-1940)。他在俄国圣彼得堡念过军事医学院,因俄国排犹而随家人移民美国、在纽约行医,因感兴趣研究而在哥伦比亚大学注册念书,也设法获得研究训练,1896年在纽约州医院病理研究所生理化学实验室初次接触核酸。他多次到欧洲进修,曾到德国分别跟随Kossel和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mil Fisher(1852-1919)。1901年John D Rockefeller(1839-1937)斥资在纽约建立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相媲美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1905年Levene被第一任所长Simon Flexner 聘为助理,1907年成正式研究员、并负责化学部直至1940年去世。Levene一生发表过七百多篇论文,研究过核酸、蛋白质、氨基酸、脂、碳水化合物等。

Levene发现了核酸中的核糖(ribose)、脱氧核糖(deoxyribose),提出了核酸的化学结构(现称一级结构):DNA(当初谓“胸腺核酸”)由A、G、C、T四种核苷酸(nucleotides)共价键相连而成(Levene and Jacobs,1912,1929),RNA(当初谓“酵母核酸”)由A、G、C、U 四种核苷酸链接组成(Levene,1909,1917)。

Levene最早于1909年提出核酸的“四核苷酸假说”(tetranucleotide hypothesis),起初仅强调核酸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反驳其他人提出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假说(Levene,1919,1920a,1920b)。在他1912年提出DNA的结构时显示了四种核苷酸,但未提四种核苷酸的相对含量。后来四核苷酸假说被推广为DNA链中各种核苷酸的含量相同(A:T:G:C=1:1:1:1),是单调重复的分子、不太可能为信息的载体。

2 核酸与染色质

2-1 核酸的亚细胞定位

1914年,德国的Robert Feulgen(1884-1955)发现DNA在溶液中通过盐酸(暴露出DNA的醛基)和Schiff试剂(品红亚硫酸,可与

醛基反应)两步可显紫红色,RNA不能显色,后称Feulgen反应(Kasten,2003)。

1923年,Feulgen将这一反应引入组织化学:直接在生物的组织切片上进行反应,以此确定DNA在组织或细胞的存在部位。

1924年他和技术员Heinrich Rossenbeck以此方法检测多种动植物组织、细胞后证明DNA存在于细胞核,不仅动物细胞核、而且植物细胞核(Feulgen and Rossenbeck,1924)。

Feulgen也改变了前人误以为DNA(胸腺核酸)存在于动物、RNA (“酵母核酸”)存在于酵母和植物,而从酵母中提取DNA还要到1948年(Chargaff and Zamenhof, 1948)。

2-2 核酸与染色质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1910-1997)发现核酸对260nm紫外线有最佳吸收峰(Caspersson,1932,1936),Morgan 以前的学生Jack Schultz 与Caspersson用紫外检测将DNA定位于细胞核(Schultz and Caspersson,1940),他们还观察到果蝇唾液腺多线染色体条带变化后核酸含量变化、果蝇卵母细胞染色体数量变化可以改变核酸含量(Caspersson and Schultz,1938)。

Caspersson与同事Einar Hammarsten(1889-1958)合作分析染色体的核酸和蛋白质组分,用蛋白酶消化蛋白质后得到高纯度的核酸(Caspersson,Hammarsten,Hammarsten,1935)。他们观察到果蝇多线型染色体条带与核酸的关系非常逼近核酸与遗传的关系。

Hammarsten和Caspersson发现DNA不是短链、而是长链,分子量很大(50万到100万),所含嘌呤环和嘧啶环的平面与链的长轴垂直(Signer, Caspersson, Hammarsten,1938)。英国Leeds大学纺织物理实验室的William Astbury 通过X线衍射分析发现垂直于长轴的两个核苷酸之间距离为3.34?(Astbury and Bell,1938),Astbury认为核苷酸间距与蛋白质中氨基酸间距很接近可能非巧合、而说明核酸链与蛋白链之间有关系。

1942年,比利时的Jean Brachet(1909-1988)用染色方法证明DNA 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RNA在动物细胞质与核仁中(Brachet,1942;Thomas,1992)。他用吡罗红(pyronin)和甲基绿(methyl green)混合染料,甲基绿染DNA显绿色,吡罗红染RNA显红色,两者都染显蓝色。当时俄国移民美国在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工作的生物化学家Moses Kunitz(1887-1978)利用RNA酶(RNase,降解RNA)对热不敏感的特性,从牛胰腺提取到高纯度的RNase(Kunitz,1940)。Brachet 用RNase处理组织切片,可以去除RNA的染色、只显DNA染色。他发现染色体含DNA(可看到有条带的昆虫巨大染色体上DNA染色也呈条带,有些条带还含RNA),细胞质含RNA、且其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有相关性。

至1940年代初期,确切知道DNA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不过,染色体上即能检测到DNA、也能检测到染色体上的RNA和蛋白质,并不能仅仅由亚细胞定位确定DNA是遗传物质。

3 蛋白质与核酸

染色体既含核酸、也含蛋白质,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究竟是什么?

二十世纪上半叶,一般认为蛋白质很重要。1934年,英国的J D Bernal(1901-1971)和Dorothy Hodgkin(1910-1994)第一次获得蛋白质(胃蛋白酶)的晶体结构(Bernal and Crowfoot, 1934),显示蛋白质的结构复杂性。此前已知蛋白质生化特性和功能多种多样,人们易信蛋白质可以携带丰富的信息。

酶为生物催化剂的概念于十九世纪提出、到二十世纪初还争论酶是蛋白质还是其他分子。因研究叶绿体而获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犹太科学家Richard Willstatter(1872-1942)认为酶是蛋白质制备中的其他污染物质。其他科学家的工作,特别是1926年美国Cornell大学的James Sumner(1887-1955)和1930年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John Northrop(1891-1987)分别获得结晶纯的尿素酶和胃蛋白酶,证明酶的分子本质是蛋白质,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知染色体有蛋白质和核酸时,很多人怕再次犯低估蛋白质重要性的错误(Judson,1979)。

研究核酸的生物化学专家Levene认为核酸单调重复,最初以为就是四种核苷酸,曾以为核苷酸形成的链不长,但即使在Signer, Caspersson, Hammarsten(1938)确定DNA分子量很大、是很长的链以后,仍未及时改变核酸像淀粉一样不太可能携带信息的错误观念。

用染色确定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Caspersson、Hammarsten、Brachet皆未提出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Caspersson认为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可能是遗传物质(Caspersson,1936)。

1941年Schultz认为按遗传学的预计基因应该是线性、有特异性、存在于染色体上、能自我复制、同时能影响细胞的合成代谢,而核酸与蛋白的复合体(nucleoprotein)符合这些条件、应该是基因的物质基础(Schultz,1941)。他在分别讨论染色体的核酸和蛋白质时,认为蛋白质确实有特异性,而核酸是否有特异性尚不清楚:虽然一般以为核酸单调,他指出当时分析过结构的核酸只有来源于胸腺的,不能排除不同细胞的核酸有特异性的可能性。1943年,他指出病毒肯定有基因,从病毒、细菌到高等动植物都有核酸和蛋白质复合体,而它们都能复制,所以细菌是否有细胞核并不重要,有核酸和蛋白质复合体为基础的基因。他依据已知三种含氨基酸不同的烟草镶嵌病毒(TMV)所含核酸在当时检测显示很恒定,提出应该是蛋白质给予病毒特异性、而核酸不能(Schultz,1943),所以最接近提出核酸是遗传基础的Schultz因当时检测手段的限制退而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4 肺炎球菌的分型和分类

4-1 肺炎球菌的分型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的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和德国的科霍(1843-1910)创立了现代微生物学:继承前人积累确立了细

菌致病论(germ theory)、发现重要微生物、发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培养微生物学家。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但无典型的细胞核,所以称为原核生物(prokaryotes)。细菌细胞质外有细胞膜(plasma membrane),膜外有细胞壁(cell wall),有些细菌还有荚膜(capsule)。

细菌性肺炎长期困扰人类、在抗生素应用以前常导致死亡,二十世纪初美国每年因肺炎去世逾5万人。即使现在全世界每年也有上亿肺炎患者,肺炎是疾病导致儿童死亡的最大原因,每年近百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Henriques-Normark and Tuomanen, 2013)。1918年,著名内科医生William Osler(1849-1919)称肺炎为“人类死亡的罪魁祸首”(captain of the men of death)。肺炎可以通过空气传染,其流行为国家所关注。

1884年,德国的犹太医生Albert Frankel(1864-1938)发现肺炎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球菌可以分型,其中主要方法依据抗原性(antigenicity):二十世纪初可以针对肺炎球菌制备含不同抗体(antibodies)的抗血清(antiserum),含不同抗原的肺炎球菌与不同的抗体反应。德国细菌学家Friedrich Neufeld(1869-1945)提出这些抗体既可抑制特定类型的肺炎,又可用来将肺炎球菌分成I、II、III型(Neufeld and Levinthal, 1909,1912)。

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附属医院的Alphonse Dochez(1882-1964)发现肺炎球菌还有IV型,且IV型中还有多种(Dochezand Gillespie,

1913)。1913年Oswald Avery(1877-1955)加入洛克菲勒,1917年他与Dochez等发现IV型更多种类(Avery et al., 1917)。1922年,英国卫生部病理实验室的Fred Griffith(1879-1941)发现IV型中至少有12种不同的类型(Griffith,1922)。I型和II型常致病强,IV型致病弱、存在于有些正常人的口中,IV型内不同株的差异较大、有些也有致病性。一般来说,一种肺炎球菌只含这四型的一种抗原。

不同抗原型的肺炎球菌因何不同?1917年,Dochez和Avery发现肺炎球菌的抗原不是肺炎球菌细胞破裂后从细胞内掉到细胞外的物质,而是细菌表面的物质,可溶于培养液和体液(Dochez and Avery,1917)。Dochez一战入伍离开洛克菲勒,Avery实验室1923年至1934年一系列实验阐明肺炎球菌分型的抗原不是蛋白质、而是多糖(polysaccharide)(Heidelberger and Avery, 1923;Avery and Goebel, 1933; Goebel, Avery and Babers, 1934),这些抗原为细菌细胞荚膜的完整性所需,也就对肺炎球菌的致病性重要,Avery等的研究是免疫化学的重要工作。

4-2 肺炎球菌类的转换

细菌的类型能否变化?1887年,细胞免疫学创始人、俄国的Ilya Metchnikoff(1845-1916)发现炭疽杆菌在抗血清中培养后致病性降低。1915年南非的AR Friel发现肺炎球菌在抗血清培养后降低致病性并改变抗原性。1916年,Avery实验室的研究生Laura Stryker发现肺炎球菌的致病性经抗血清培养后下降,而进入动物体内可以恢复(Stryker,1916)。1921年,伦敦Lister研究所的Joseph Arkwright

(1864-1944)总结他研究的几种肠道细菌,它们有两种形态,根据表面光滑程度被Arkwright称为S类和R类(Arkwright, 1921)。

1922年, Griffith向英国卫生部报告1920年至1922年150例大叶性肺炎病人中肺炎球菌分型的情况(Griffith,1922)。1923年,Griffith 向卫生部报告,致病的(virulent)表面光滑(S类),不致病的(avirulent)表面粗糙(R类),它们有不同抗原性(可以分别有抗S的抗血清和抗R的抗血清)。在体外培养肺炎球菌时如有抗血清,肺炎球菌的致病性和形态会改变,从S类变成R类,还观察到R类变成S类(Griffith, 1923)。

1925年,洛克菲勒的Hobart Reimann验证在血清或胆盐、甚至一般培养基中培养I型S类的肺炎球菌后,致病的S类细菌有些变成R类,失去致病性、改变形态和抗原性,但在他的实验中R类无论在体外还是动物体内都不能变成S类(Reimann,1925)。霍普金斯大学的Harold Amoss也验证了Griffith的结果:致病类的I型肺炎球菌,可以在体外培养变成不致病类;但Amoss未观察到不致病类回复为致病类(Amoss,1925)。因为Reimann(1925)、Amoss(1925)用了分离的单菌落做实验,较Stryker(1916)和Griffith(1923)更有说服力,证明单个S类的菌变成R菌、而不是最初S类菌落中混有R菌个体。Reimann 还发现有些型的肺炎球菌也可以在动物(如兔、豚鼠、马,但非狗)体内从S类变成R类(Reimann,1927)。

5 肺炎球菌型间转化实验

1928年,Griffith在《卫生学杂志》上发表了细菌转化的论文(Griffith, 1928)。首先,他分析了1920年至1927年的流行病资料,发现如果将病例分成三个时间段(1920至1922、1922至1924、1924至1927),那么随着时间推移,感染I型和III型的人数无规则性变化,但II型的减少(从32.6%变为7.4%)、IV型的增多(30.0%变为53.7%)。

他注意到1922年的病例中单个病人可以同时携带不止一型的肺炎球菌。这是因为病人多次感染,还是只有一次感染一型的肺炎球菌、其后细菌在病人体内从一型变成另一型?1922年到1927年病人群体中观察到的趋势支持变型的可能,但仅从相关性进行推测,缺乏直接证据。

Griffith从1922年一位含多型肺炎球菌之病人的痰中获得I型肺炎球菌,接种老鼠可以致病,从老鼠中获得肺炎球菌再接种下一群老鼠,这样系列传代(serial passage),发现后来可以出现IV型的肺炎球菌,从而显示I型可以变成IV型。他再从多位病人获得I型肺炎球菌、在老鼠接种验证可以变成IV和III型,从多位病人获得II型肺炎球菌、在老鼠可以变成III型。

这时,他用典型的英国双重否定句:综合考虑可能性来看,型间转换假说的可能性似乎不比多重感染更不可能(on a balance of probabilities, interchangeability of type seems a no more unlikely hypothesis than multiple infection)。

Griffith认为已有证据还不足以区分型变与多重感染两种假说,需要继续实验。

他发现,一般来说无论肺炎球菌依据抗原分型是哪种(I、II、III或IV),都有致病的S类和不致病R类。无论哪种抗原分型,其致病的S 类如果在老鼠传代接种,都可变成不致病的R类。也有两种方式可在体外培养让S类变成R类:一种是将某型的S类细菌(如I型的S类)在相应的抗血清中培养(如含I型抗血清),其后可获同型的非致病菌(如I型的R类);另一方式是不加抗血清,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传多代后也能从S类获R类。不过每次的菌株变化的情况不同、传代后的菌株稳定性也不同,有些变成R类后可以很快回复为S类,有些变成R类后很稳定、难以回复为S类。回复变化(reversion)只能在同一抗原分型之内,如:I型的R类变成I型的S类,不出现I型的R类变成II型的S类。保存在冰箱但未被允许生长分裂的肺炎球菌不出现R类和S 类之间的变化。

Griffith将II型的S类菌加热到100°C,灭活其致病性,而II型的R类菌已知无致病性,但II型的S类加热后、与II型的R类菌同时注射到老鼠时,可以致病、而且从患病死去的老鼠可获II型的S类菌。如果II型的R类与加热100°C处理的I型S类菌同时注射老鼠,结果

无致病性,似乎同型的S类加热灭活后可以转化同型的R类。但Griffith 用加热的I型S类菌与II型的R类菌共同注射老鼠时,可以致病,不过加热时的温度需要注意,60°C可以、而100°C会灭活I型S类菌的转化活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抗原型的肺炎球菌,在加热失去致病性后,仍可将另一抗原型中无致病性的R类细菌转化为可致病的S 类细菌。如果两类型都加热了,同时注射无致病性。Griffith用60°C和100°C加热处理过其他型的S类肺炎球菌,然后检测其结果。他发现多数型的S类都能转变其他型的R类(如加热的I型S类变II型R类为I 型S类、加热的II型S类变I型R类为II型S类、加热的III型S类变I型R类为III型S类、加热的I型S类变IV型的R类为I型S类),少数转化不行(如IV型的S不能变I型的R为IV型的S,但能促进I 型的R回复为I型的S)。一型的R类加热后不能转化另一型的R类、也不能促进另一型的R类回复为S类。

Griffith提出,S类的菌含S物质,S物质是蛋白质,它帮助制造细菌荚膜有抗原性的多糖。他当时认为,I型的肺炎球菌同时有I型和II型的S抗原,只是I型的细菌含I型的S抗原多于II型的S抗原,而R类的I型细菌其S抗原大多数变成了R结构,在加热后的I型S类细菌提供S物质的情况下,II型R细菌获得I型的S抗原、获得致病性,也可因加热的I型S类菌含少量II型的S抗原,后者转II型R类菌荚膜导致II型R类菌回复为II型S类菌。

Griffith的解释是从细菌抗原和致病性的角度,没有考虑遗传突变、回复突变和基因转导,但他一步一步从病例观察到提出和证明细菌转

化,做出了关键的贡献。可惜,1941年Griffith和同事一道逝于德国飞机轰炸。

6 Avery实验室的主线:诊断、治疗和预防

Avery实验室主要研究目的是在理解肺炎球菌的基础上,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细菌性肺炎,这些目的多数达到了、但时间不同,有些为几十年后他的学生的学生做到。

1877年出生于加拿大的Avery,十岁移民美国纽约,学过医但对研究更感兴趣,特别对危害人类的传染病(如肺结核)。1913年,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的院长Rufus Cole(1872-1966)看重Avery 在传染病方面的研究论文,请他加入洛克菲勒,Avery从此精力集中于肺炎球菌。

在理论方面,1916年Dochez和Avery提出“抗生长免疫”的概念(antiblastic immunity),认为抗体抑制肺炎球菌细胞内的酶活性,从而抑制代谢(Dochez and Avery,1916)。此理论当时就不为洛克菲勒内部其他学者(包括院长)所认同,一般认为抗血清导致细胞凝集后继发细菌生长减慢、代谢降低。Avery这次错误使他以后更为谨慎。

在诊断方面,Avery实验室从1923至1934年阐明细胞荚膜多糖抗原后,用细胞荚膜多糖抗原分型仍为今天追踪肺炎球菌的方法,到2013年知道有93型(Henriques-Normark and Tuomanen,2013),所以Avery的研究对诊断有帮助。

在治疗方面,Avery在发现荚膜多糖对致病的重要性以后,寻找降解多糖的方法,希望通过降解多糖、破坏荚膜来治疗肺炎。他于1927年在一次午餐时偶遇Rutgers大学毕业的研究生René Dubos

(1901-1982),Dubos来自有土壤细菌专长的实验室、原导师为Selman Waksman(1888-1973)。Avery与Dubos一拍即合,觉得细菌在土壤里应该分解,所以在土壤里有降解多糖的分子,几年后他们确实找到了降解多糖的酶(Avery and Dubos,1931),而且可治疗动物的肺炎。不过,用蛋白质性质的酶作为治疗药物,不如小分子的抗生素,所以未得到广泛应用。

在预防方面,1914年Wright等就曾为南非矿工制造疫苗以预防肺炎(Wright et al., 1914)。真正得到公认有效的肺炎疫苗是Avery的学生Colin MacLeod有独立实验室后于1945年制造的针对多糖的治疗性抗血清(MacLeod et al., 1945)。不巧正好抗生素被迅速推广,而青霉素成为治疗肺炎的标准药物,很多人以为无需疫苗预防,所以多糖的抗血清当时未得应用。但是,1964年MacLeod的学生Robert Austrian (1916-2007)发现细菌性肺炎仍有很高致死率(Austrian and Gold,1964),重新提出研发和使用疫苗的必要性。Austrian再度依据多糖抗原发明了多效价疫苗,成功地预防儿童肺炎(Austrian et al., 1976),这一方法也是迄今疫苗的主流,所以在预防方面Avery本人播种而结果于他去世二十多年后他的学生的学生。

Avery实验室有心栽花是诊断、治疗、预防,有些开了、有些没开、有些很晚开了。

7 Avery实验室的支流:转化和遗传

Avery实验室做转化实验初为无心插柳,最后成荫、成林…到今天是漫山遍野的万紫千红。

细菌转化实验是Avery实验室的支流。发现了现象最初不知其意义多大,断断续续地追踪,但最后意义远超出细菌性肺炎一种传染病,而是整个生物学的革命,也改观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1916年,Avery实验室的Stryker就知道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肺炎球菌的变化(Skryker,1916)。

1923年Griffith第一次初步报道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的肺炎球菌是S 和R类后,Avery实验室的Reimann于1925和1927年重复了Griffith 的研究结果(Reimann,1925,1927)。

1928年Griffith经典的转化实验发表前,德国柏林细菌研究所的Neufeld访问Griffith实验室得知其结果并进行了重复(Downie,1972),同年Neufeld发表验证文章(Neufeld and Levinthal, 1928)。1927年10月离开纽约到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的北平协和医学院内科任副教授的Reimann,很快在北京继续肺炎研究,1928年10月提交的文章于1929年发表(Reimann,1929):他验证了Griffith的结果,而且用Reimann于1925年发现的不能自身在体外或体内变成S类的I型R类细菌,用Griffith的方法可以被转化为S类细菌,其抗原型取决于用来做转化的加热处理过的S类细菌的抗原型(I、II、III)。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及答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A.用14C和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解析: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是DNA特有的元素,而C、H、O是它们的共有元素,不能区分DNA和蛋白质。 答案:D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A.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 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 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 D.将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 解析: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在转化中的作用,清楚地看到了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蛋白质不能使其转化。 答案:D

3.(2013·浙江金华十校一模)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析: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所含遗传物质不同导致的;肺炎双球菌有自己的核糖体,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蛋白质高温变性的原因是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肽键依然存在,而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的实质是与肽键反应。 答案:A 4.用DNA酶处理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 B.这个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这个实验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时也证实了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但这不是该实验的目的。 答案:A 5.(2013·浙江宁波一模)人们对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利用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高中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 1、(4分)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通过指导__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2)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与DNA的复制不同,这一过程的特点是以DNA的__________链为模板,以__________为原料且以__________替代T与A配对。 (3)②过程称为__________,需要的“搬运工”和细胞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__(直接/间接)控制。 2、(4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等位基因(用Ii、Aa、Bb表示)控制。基因控制花瓣色素合成的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酶1、酶2、酶3能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是因为它们具有各自特有的_______。 (2)在基因控制酶合成的转录过程中,存在RNA—DNA的杂交区域,此杂交区域含有DNA的_______链(写链的名称)。 (3)正常情况下,上图示意的红花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种,而基因型为IiaaBb的红花植株中有少部分枝条开出了白花,推测可能是由于形成花芽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也可能是因某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出现了基因型为 的花芽细胞。 (4)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重复)或者数目变异,出现了基因型为IIa aBbb的开粉红色花的植株,这是因为花芽细胞中b基因数多于B基因数时,B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植株属于哪种变异类型? 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①测结果: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请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杂交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3、(5分)关于细胞内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B.两条链同时作模板进行复制 C.子代DNA分子由两条新链组成 D.形成的两条新链碱基序列相同 4、(5分)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3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120 个 B.280 个 C.210 个 D.60 个 5、(5分)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6、(5分)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在双链DNA分子中A/T的值不等于G/C的值 C.DNA复制不仅需要氨基酸作原料,还需要ATP供能 D.DNA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发生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7、(5分)对下图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C是含氨碱基 B.图中D是核糖核苷酸 C.图中F是DNA D.图中G是蛋白质 8、(5分)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病抗倒伏小麦,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利用了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原理 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利用射线、亚硝酸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 D.如果要最短的时间获取抗病抗倒伏小麦应该选择诱变育种 9、(5分)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种核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中的嘌呤碱基数都等于嘧啶碱基数 B.遗传基因在①上,密码子位于②上 C.②是由①转录而来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讲解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 1、通过总结前人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和思路。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掌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特点 R型菌——无荚膜,无毒性,菌落粗糙(rough) S型菌——有荚膜,使人或动物患病,菌落光滑(smooth) (2)体内细菌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斯) 要点诠释: ①实验内容: 注射结果

第一组:无毒R 型活菌 小鼠 不死亡 第二组:有毒S 型活菌 小鼠 死亡 第三组:有毒S 型活菌 有毒S 型死菌 小鼠 不死亡 第四组:无毒R 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 型菌 小鼠 死亡 S 型活菌 S 型活菌 ②结果分析 第一组实验结果说明R 型细菌没有毒性 第二组实验结果说明S 型细菌有毒性 第三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 型菌没有毒性 第四组小鼠死亡,证明R 型细菌能转化为S 型细菌,说明S 型细菌含有促使R 型细菌转化的物质。 ③实验结论 S 型死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3)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1944年·美国·艾弗里) 要点诠释: ①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 型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他们将提纯的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 ,R 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 型细菌,并且DNA 的纯度越高,转化就有效;如果用DNA 酶分解从S 型活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②分析结论:DNA 能够引起可遗传的变异,DNA 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稳定才能行使遗传功能。 (4)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者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其同事 培养细菌 用小鼠(体内) 用培养基(体外) 注射 加热 结果 注射 结果 注射 结果 分离 培养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第1节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二...》459北师大教案设计

- 1 - 课题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3.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预习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第16--18页,独立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和预习自测,用时10~15分钟; 2.不会的或有疑问的地方用双色笔标出,留到课堂解决;3.正课结束后及时整理导学案,进行纠错反思。 Ⅰ.教材助读:基础知识梳理 一.减数分裂的发现及概念 1.发现 生物学家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在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2.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一次,而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细胞的减少一半。 二.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

1.场所: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中的曲细精管中形成的。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后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由一个着丝点连接。 3.过程:当雄性动物性成熟时,睾丸里的一部分____________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再经过__________的变形,就形成了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 ⑴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同源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进行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作染色体。 ②联会及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④结果: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使得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得到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总数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题及答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的基体 D.细菌的拟核2.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 A.32P B. 35S C.32P 和35S D.二者都有 3.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明了它的化学成分是()A.DNA B.蛋白质 C.多糖 D.脂质 4.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及蓝藻都含有的是() A.核酸 B.细胞膜 C.染色体 D.DNA 5.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实验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6.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乙 B.RNA甲和蛋白质甲 C.RNA乙和蛋白质甲 D.RNA乙和蛋白质乙 7.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8.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两栖类动物蝾螈内脏中提取DNA注入到许多金鱼的受精卵中,孵出的鱼苗约有1%在嘴后长有蝾螈特有的一根棒状平衡器,这一实验表明了DNA A.能够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 B.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D.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9.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 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 A. 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10.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1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证明() (1)DNA分构的相对稳定性 (2)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4)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5)DNA是遗传物质 (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1)(2)(3)(4) B.(2)(3)(5) C.(1)(4)(6) D.(4)(6) 12.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RNA的酶及遗传信息载体两重性与生命起源

RNA的酶及遗传信息载体两重性与生命起源 潘正军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223001) 1953年https://www.360docs.net/doc/6718141362.html,ler的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上可生成简单的小有机分子。而根据Fox等人的大量实验,原始地球上这些简单的化合物可以合成更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现代分子生物学阐明,核酸、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核酸是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而蛋白质是执行功能的分子。只有当核酸和蛋白质系统获得信息贮存、自我复制、变异以及在选择下适应进化的能力时,才可能出现生命。在生命起原中是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质?这曾被人认为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蛋鸡悖论”。目前,有一系列的实验证据支持了生物大分子起源之初是“RNA世界”之说(G ilbert,1986)。 1 RNA功能的二重性 1.1 RNA与酶 1981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Cech的研究组证明四膜虫rRNA前体能自动切除413个核苷酸的内含子,这一过程完全没有蛋白质参加,称之为自我拼接。Cech首次提出了ribozyme这一名词,用以指具有催化功能的RNA。1984年美国Altman证明,细菌加工t RNA的酶RNAaseP中的RNA单独也能切断t RNA前体的5′-末端,只需提高Mg2+浓度。Cech与Altman发现RNA具有催化功能而获得了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Cech证明,rRNA还具有核苷酸转移酶、磷酸二酯酶、RNA限制性内切酶、磷酸转移酶等多种活性。后来又发现不少RNA具有催化功能。1989年Uhlenbeck实验室人工合成具有催化活性的由19个核苷酸组成的寡聚核糖核苷酸。 RNA具有酶的催化活性,动摇了以前认为核酸缺少一种催化能力和最早出现的是蛋白质的说法,改变了人们“只有蛋白质才具有酶的活性”的传统观念。1.2 RNA与核糖体 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人所共知的,RNA占核糖体的60%,长期以来它仅仅被看做是r蛋白的组织者,即形成核糖体的内部结构框架和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RNA配对碱基有关。但在对r蛋白和rRNA进行大量研究特别是利用化学方法和遗传突变株来研究r蛋白的功能以后,人们对于r蛋白是否具有催化蛋白合成的活性提出了疑问:(1)很难确定哪一种r蛋白具有催化功能。(2)多数抗蛋白质合成抑制的突变株,并非由于r蛋白的基因突变而往往是rRNA基因发生了突变。(3)在整个进化过程中,rRNA的结构具有更高的保守性。Noller 等(1992)用化学手段处理大肠杆菌50S的大亚单位,去掉与23SrRNA结合的各种r蛋白,结果发现得到的23SrRNA仍具有肽酰转移酶的活性,能催化肽链的合成。最近有人用人工合成的大肠杆菌的23SrRNA在没有任何核糖体蛋白存在的情况下,实验中仍具有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链的能力。这些重要发现不仅推动了对核糖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对于弄清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最初形式有所启示。 根据一系列的实验结果,人们推论最初的蛋白质是由原始核糖体合成的,这种原始核糖体主要由RNA 构成,形成一种RNA催化剂自我催化系统。某些原始的RNA可能结合氨基酸而作为原始t RNA,原始的mRNA也是由原始的rRNA分化出来的。也就是说,在生命起源中先形成RNA,RNA既具有遗传密码功能,又具有催化功能,然后才产生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比起RNA这类分子具有更大的催化动力,从而取代了绝大部分RNA酶的功能。 1.3 RNA与DNA RNA的信息功能人们早已明了,在由达尔文式的分子水平的适应性选择和RNA分子的突变中,核糖在第二位脱氧生成脱氧核糖,由此产生的DNA链比RNA链稳定,DNA链由于自身的特点可形成双链,而双链比单链更加稳定,且DNA链中胸腺嘧啶代替了RNA链中的尿嘧啶使之易于修复,作为遗传物质载体有可能贮存大量的信息并能更稳定地遗传。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调整,遗传信息就由DNA承载,性状由蛋白质体现,RNA起着遗传信息表达的中介作用。 1.4 RNA与病毒 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外壳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关于它的进化地位目前虽有争论,但引人注意的是类病毒(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分子构成)的存在,是否也证明了RNA分子功能上的特殊性?如果单纯讨论病毒自身的进化,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先有类病毒,再演化为RNA病毒,最终衍生为DNA病毒? 目前,研究者倾向于他感作用的机制及在植物区系中的作方面的研究,但对他感物质的产生和释放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苔藓、蕨类植物他感作用的探讨还应加强;涉及微生物的他感作用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杂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深入研究而达到无杂草栽培的目的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及答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概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2.能够概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 3.了解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原因。 4.掌握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设计思路。 二、自主学习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本42—43页第五段内容,并仔细看图3-2实验过程,8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1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________”。自主学习指导(二) 认真阅读课本43页第六段—44页第二段,5分钟后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3.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填空 (1)原理:对S型细菌的成分提取、分离、鉴定,并与____________混合培养,以观察各成分的作用。 (2)过程 (3)结论:________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特别提醒】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只提出“S 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并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 是遗传物质。最终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是艾弗里。 2.格里菲思实验第4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和艾弗里S 型菌的DNA +R 型活菌培养 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R 型和S 型都有,但是R 型多。 3.S 型菌的DNA +DNA 水解酶+R 型活菌――→培育 只有R 型细菌,该实验是从另一个角度进 一步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为了证明DNA 的水解产物——脱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 尽管此实验可以证明该问题,但不是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自主学习指导(三):认真阅读课本44页第三段—45页内容,并仔细观察图3-6实验过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复习过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汝南二高孙亚楠 1、知识与技能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培养 (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遗传的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1)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 (2)探究科学发现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话显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生命之所以能够代代延续,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绵绵不断的向后代传递,前面我们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着重分析的是染色体的行为及数目的变化,可见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染色体主要由什么物质组成?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才是遗传物质? (二)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现在大家都认为遗传物质是DNA,但这一结论是由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质疑与探索才得到的。 指导学生读教材思考: 1.在20世纪早期人们普遍认为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2.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 讲述: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处于主导地位。 科学家是如何认识DNA是遗传物质的呢,让我们重温科学家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吧。 过渡:20世纪中叶,人们发现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20-3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这种观点正确吗?如果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它是什么物质呢?在生物学中我们通过做什么确认这个问题?(实验)下面我们一起沿着科学家探索真理的足迹重温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安排学生浏览课本) (三)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实验 菌落荚膜毒性 R型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 S型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 (1)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因为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2)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设疑: 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S菌的化学成分很多,要找到转化因子,最关键的思路是什么?如果让你来设计实验来进一步探究“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你将如何设计实验? (提示:设计思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他们各自的作用) 2、艾弗里的实验——寻找转化因子 在分析格里菲斯的实验设计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该实验的设计是否严谨,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1)设计思路;把各种化合物分开,单独观察,确定唯一变量。 (2)把由S型细菌中分离,提取出的各种成分,单独作用于R型细菌。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学案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学习目标】 1.理解染色体的结构。 2.掌握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类型、特点。 3.通过学习各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提高生物学素养。 【学习重点】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类型、特点。 【学习难点】 染色体的结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寻找证据——阅读 阅读课本P40页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DNA与蛋白质结合构成了丝状的染色质,进而又形成染色体的结构,说明了什么问题? 2.染色质和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知识巩固 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在分裂间期为丝状结构,易被斐林试剂染色 B.染色体在分裂期形态固定 C.分裂中期的着丝粒上有两条染色体

D.纺锤丝附着的位置是着丝粒 2.下面有关核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小体是随体的一种 B.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C.核小体含有DNA和蛋白质 D.每个螺线管体中有6~8个核小体 3.下列关于巨大染色体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含有特别大的DNA分子 B.螺旋化程度远大于一般染色体 C.染色质丝多次复制而不分开所造成 D.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在电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染色质丝呈念珠状,其中的这些小珠子叫做() A.基因B.着丝粒 C.核小体D.芽球 5.下列关于染色体四级结构模型的理解,与之不符合的是() 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 B.染色质丝是一级结构 C.螺线管体是细胞分裂时开始形成 D.超级螺线体就是四级结构 6.依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位置的不同,可将染色体划分为几种类型() A.2 B.3 C.4 D.6 7.在高倍镜下可见到什么上面有许多横纹() A.人的唾液腺染色体 B.人体肌细胞染色体 C.玉米染色体 D.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

高中生物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高中生物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 1、(4分)下图中A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B~F是A的各分裂期图。请分析回答: (1)以上A~F细胞有可能同在该动物的_____________(器官)中观察到。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的细胞是___________。 (2)B细胞处于___________期,含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E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理论上这种动物可产生___________种卵细胞。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依次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4)A在形成图中卵细胞的同时,还伴随形成三个极体,请画出它们的染色体组成。 _____________。 2、(4分)己知某雌雄异株植物(2n=16,XY型)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过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从基因结构上分析,基因B与b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欲测定该种植物的基因组序列,需对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测序。 (3)假如基因A(a)、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白花、粉花和红花植株若干,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是B还是b,则需选择_________进行杂交,然后观察后代的表现型,若后代___ ______,则酶B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 (4)假如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酶B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现有甲(含基因B的纯合白花雌株)、乙(纯合粉花雄株)、丙(纯合红花雄株),请设计实验判断基因B/b的位置(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 ①实验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基因B/b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3、(5分)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倍增 B.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C.细胞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基因重组 D.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始终为染色体的2倍 4、(5分)基因型为AaX b Y的男性,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基因型为AAaX b、aX b、Y、Y的4个精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B.非洲人和欧洲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导致其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周期不同 C.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出现异常 D.在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 5、(5分)人类性染色体的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位于Ⅲ区域 B.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Ⅰ区域 C.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Ⅲ或Ⅰ区域,但不可能位于Ⅱ区域 D.位于Ⅱ区域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一致 6、(5分)小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芳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B.小芳的弟弟和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C.小芳的母亲肯定是纯合子 D.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4 7、(5分)如图为两只果蝇的体细胞示意图。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基因型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均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B.图示基因型的果蝇作为亲本杂交不会出现BbDdrrX E Y后代 C.图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若右图Y染色体含有基因e,其遗传方式与常染色体的相同

22知识讲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通过总结前人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和思路。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掌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高清课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03849 肺炎双球菌转化验】(1)肺炎双球菌的特点 R型菌一一无荚膜,无毒性,菌落粗糙(rough ) S型菌一一有荚膜,使人或动物患病,菌落光滑(smooth) (2)体内细菌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斯)

:* K J 要点诠释

①实验内容: 第一组:无毒R型活菌注射一小鼠结果一不死亡 第二组:有毒S型活菌注射一一小鼠结果 第三组:有毒S型活菌加热有毒S型死菌注射.小鼠结果*不死亡 第四组:无毒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小鼠结果■死亡分离■型活菌培养■型活菌 ②结果分析第一组实验结果说明R型细菌没有毒性 第二组实验结果说明S型细菌有毒性 第三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没有毒性 第四组小鼠死亡,证明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含有促使R型细菌转化的物质。 ③实验结论 S型死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1944年?美国?艾弗里) o%s啊繭的蛍口施或 要点诠释: ①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他们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 化就有效;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②分析结论:DNA能够引起可遗传的变异,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稳定才能行使遗传功能。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金万枚 巩振辉 李桂荣 张桂华 (西北农业大学 陕西杨陵 712100) 提 要 对现有主要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它们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鉴定 人们可通过有性杂交,物理化学诱变或自然变异来创造新物种和新品种。但常常存在着杂交不亲和或杂种不育而造成的生殖隔离,也存在诱变的非定向性。采用遗传转化技术,将所要求的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株,并通过对转化植株的鉴定选择,从而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新品种或新物种。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和转基因植株的鉴定是植物遗传转化的重要环节。关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9770522。 优质小麦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其次要有较强的生活力,保证营养生长健壮。 3.3.2 播种 研究表明,适当晚播和增加密度能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小麦品质。根据我省实际,关中优质专用小麦播量应控制在每亩6~8kg,渭北应控制在9kg。播期可依据实际情况较当地常规适播期推迟2~3d。提倡机械以精量半精量播种。 3.4 灌水 灌水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比较复杂,尤以抽穗至成熟期间影响最大,此期灌水会降低蛋白质含量,对沉淀值等加工品质也不利,但如果氮量充足或灌水与施氮结合则蛋白质含量不下降或下降很慢。因而施肥上的前氮后移也为后期合理灌水提供了条件。中国农业大学曾研究出一套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春季可只灌一次,并将灌水时期移至孕穗期;若特别干旱,可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这种灌水制度与前氮后移的施肥方法配合起来,有利于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3.5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栽培能使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对品质的影响这方面研究还较少。陕西省农科院小麦中心的初步研究表明,小麦覆膜后籽粒容重有不同程度提高;蛋白质含量与正常露地播种没有差异;覆膜不影响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干、湿面筋值和沉淀值;但不同生态类型品种之间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值和沉淀值存在较大差异。优质专用小麦可以采用地膜栽培,但不应忽视地膜覆盖后对小麦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比如植株增高,应采取化控措施,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喷施壮丰安防止倒伏;再如部分病虫害发生的提前与危害加重问题,应及时开展病虫防治,减少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同时提供麦收前一个月揭膜,减少地膜污染。 3.6 病虫害防治 优质专用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应尽量减少化学药品残苗,不要影响食用品质。应坚持综合防治的原则,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防治次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收获前20d以内严禁施药;使用农药增效剂,提高防治效果。 3.7 收获 收获是优质专用小麦栽培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比较关键的环节。要做到单收、单贮、单独销售,实现优质优价优加工。

高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1.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解析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A错误;每种氨基酸可能有一种或多种转运RNA能转运它,B错误;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并转运该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C正确;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上,D 错误。 答案 C 2.下列各项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图示,属于翻译的是( ) A.RNA→DNA B.DNA→RNA C.RNA→蛋白质 D.RNA→RNA 解析翻译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答案 C 3.如图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某个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d是核糖体,e是mRNA B.该图表示蛋白质合成中的转录过程 C.a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 D.c转运的氨基酸所对应的密码子是GCU 解析图中d为核糖体,e为mRNA,A正确;图示表示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程,B错误;a是多肽链,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C正确;据图可知,c转运的氨基酸所对应的密码子是GCU,D正确。 答案 B 4.下图为中心法则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B.②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C.③表示翻译,需要蛋白酶参与 D.④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解析③表示翻译,需蛋白质合成酶参与,不是蛋白酶。 答案 C 5. DNA的一条链的一段碱基排列顺序为“—CTCGAT—”。以其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则此段mRNA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由左至右为(遗传密码对应的氨基酸分别为CAU:组氨酸;CAG:谷氨酰胺;CUA、CUC:亮氨酸;GUC、GUA:缬氨酸(起始);GAG:谷氨酸;GAU:天冬氨酸)( ) A.—亮氨酸—天冬氨酸— B.—谷氨酸—亮氨酸— C.—谷氨酰胺—缬氨酸— D.—缬氨酸—组氨酸— 解析DNA模板链为“—CTCGAT—”,转录形成的mRNA为“—GAGCUA—”,此段mRNA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由左到右为—谷氨酸—亮氨酸—。 答案 B 6.下列关于氨基酸、tRNA、遗传密码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多种遗传密码决定,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 B.一种遗传密码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C.同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与tRNA的种类一一对应 D.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一一对应 解析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遗传密码,可能由多种tRNA转运,A项正确;一种遗传密码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与一种密码子配对,因此其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同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与tRNA的种类一一对应,B、C项正确;终止密码不能决定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因此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D项错误。 答案 D 7.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起始密码子对应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处于图中a的位置 B.密码子位于结构③上 C.②上碱基改变可能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D.结构①沿着②向右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脱落

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知识总结基础梳理

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类型 2. (1)过程及结果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方法 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

(2)过程与结果 (3)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深度思考]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是否所有物质都永久丧失了活性 提示不是。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 (2)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知识点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2.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3.实验过程

(1)标记噬菌体 (2)侵染细菌4.实验结果分析

含35S噬菌体+细菌 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 在上清液中 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 胞,留在外面 [思维诊断] (1)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2013·海南,13D)( √)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Ⅱ,5改编)( √) (3)噬菌体的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2012·上海,11D)( ×) (4)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2012·山东,5B)( ×) (5)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011·江苏,12D)( ×) 知识点三生物的遗传物质 1.R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1)过程 ①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叶出现病斑 (2)结果分析与结论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自我复制,并控制其遗传性状,因此RNA是它的遗传物质。 2.完善下表中生物体内核酸种类及遗传物质类型 感染烟草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优质课)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首先是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呈现了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的问题:“ DNA 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介绍了20世纪早期人们对于遗传物质的推测,在此基础之上教材详细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节是在学习了遗传的细胞基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等内容之后,从分子层面上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为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本内容的两个生物学经典实验,不仅向学生展示了生物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的重要的作用。 课标对本内容的要求为“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近几年的高考考纲知识点为“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要求为II级。课标和考纲对此均做了较高的要求,其原因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总结两个经典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②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含义 确立依据: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本节内容包括两个人类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此外,本节课的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重要的生物学事实,应当让学生理解。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两个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确立依据:本节内容以遗传物质的本质的探究历程为主线,以学生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为重点,让学生们从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目标 ①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 ②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确立依据:本节教材介绍了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史本质的认识,特别是这些内容中所体现的生物学思想、技术手段促进科学的发展等观点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3、重点与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点)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点与难点)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实验设计思路(重点与难点) 确立依据:重要的生物学史实是生物科学素养的的组成部分。本届内容涉及到的实验都不能动手完成,要理解实验并得出结论,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对逻辑思维的要求也比较高。高一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较少,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限。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教案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教学目标】 1.理解染色体的结构。 2.掌握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类型、特点。 3.通过学习各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教学重点】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类型、特点。 【教学难点】 染色体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基因组大约有3×109个碱基对,每个碱基对长约0.34nm,理论上这些碱基对的总长度约为100cm,而人的细胞直径为10~20μm,这就意味着细胞核里的DNA或者以散乱的细丝状存在,或者被浓缩成其他的形式。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传递遗传信息时,在细胞内必须有序地排列才能准确地传递给子代。那么,DNA在细胞核里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样的?又是以哪种形式向子代细胞传递的呢?(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DNA和蛋白质的结合构成了染色质与染色体 在细胞分裂间期呈丝状,又叫染色质。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就会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具有一定形态的染色体。细胞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形态最为清晰。 指导学生阅读第41页并观察图3-2从DNA到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在本子上用箭头图解形式对染色体结构进行归纳。(提升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检查学生对染色体结构的认识情况。) 思考并回答: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每个基本结构单位又由什么构成? 提问学生:核小体是怎样构成染色体的?(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图,并对其进行讲解。)让归纳得较好的学生将自己归纳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并对其进行表扬。激励归纳不出来的后进学生。 (二)染色体的结构有助于DNA在子细胞中均等分配

1.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多媒体展示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1)着丝点所在的缢缩部分是主缢痕。 (2)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两个部分:长臂(p)和短臂(q)。 (3)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中期所观察到的染色体是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均包含有两条成分、结构和形态一致的染色单体。 2.染色体的类型(展示幻灯图片) (1)中着丝粒染色体 (2)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3)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4)端着丝粒染色体 3.染色体的特点 (1)同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大小都比较稳定; (2)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大小有很大差异,具有物种特异性。 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往往不同。 提问:如果你要观察染色体形态,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好观察?(知道观察染色体形态,是用大的好。同时引入下一个问题---染色体大小的表示方法。) 提问:染色体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染色体的大小用染色体的长度来表示。)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染色体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最为清晰 B.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区域,又叫做主缢痕 C.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长臂和短臂两部分 D.果蝇的染色体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好材料 2.下面有关核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核小体是随体的一种 B.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C.核小体含有DNA和蛋白质 D.每个螺线管体中有6~8个核小体 3.下列关于染色体四级结构模型的理解,与之不符合的是(D) 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 B.染色质丝是一级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