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文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文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方式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例句:

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自君之出矣》)

6.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杂诗》)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望湖楼醉书》)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例:

1.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3. 王勃《咏风》

肃肃凉风起,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

三、夸张

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例: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7.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益《宫怨》)

8.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四、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

“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清·徐兰《出关》),诗人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例:

1.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至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7.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丘逢甲《离台诗》)

五、衬托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第四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衬托了琴声的魅力。“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苏轼《阮郎归?初夏》),尾句以棋声衬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

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了鹰的形象。

又如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中写到:万千棵树上闪着红亮的灯光,晶莹耀眼;千家万户门前,红灯高照,灿若晨星;贵家公子驾着宝马雕车,一路香风四溢;娓娓引人的“凤箫”声,明晰夺目的“玉壶”灯,彻夜不熄的鱼形和龙形灯,街道热闹非凡;戴着“蛾儿”“雪柳”“黄金镂”首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游女们,像阵香风,带着盈盈的笑语,缕缕幽香,飘然而去了……诗人用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笔墨,极力渲染元夕的热闹景象,其目的却是为了从反面衬托一个冷的特写:“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由于上面烘托充分有力,故对“那人”的刻画虽然着墨不多,但他的品性,读者却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就是:自甘淡泊,不同流俗。这就是作品的主题所在了。这首词就是运用了衬托手法,前后刻画了两个对照鲜明的画面,但这两个画面主次地位却很分明,前面的画面实际上只是为后面“那人”的出现提供背景,作品的主题则完全是寄托在“那人”身上的。

六、顶真

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旋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

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例:

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垓下歌》)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诗》)

3.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

4.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蔡邕《饮马长城窟行》)七、双关

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如:“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第三句中“凉”字意义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例: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4.洞房昨夜庭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5.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张籍《酬朱庆余》)

八、通感(移觉)

也叫移觉,是把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如“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诗人用通感的修辞写了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林逋的《梅花》诗:“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香”是嗅觉,“压”是触觉,是嗅觉通于触觉,用的也是通感手法。再像“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香”是嗅觉,“暗”是视觉,是嗅觉通于视觉,突出香的清淡。杨万里《怀古堂前小梅渐开》:“绝艳元非着粉团,真香亦不在须端。”“真”是意觉,是嗅觉通于意觉。如韩愈《芍药歌》“翠叶红蕊天力与”,“温馨熟美鲜香起”,翠红是视觉,“温”是触觉,这是视觉通于触觉。韩愈的《南山诗》写南山的石头的各种形象,“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雉叫)”,“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或如火熺焰”。这就把写石头的视觉同

听觉(惊雊)、触觉(火熺)、意觉(相恶)相通,不光写出各种石头的形状,也写出诗人对各种石头的感情了。

例:

1.谭元春《舟闻》:杨柳不遮明月愁,尽将江色与轻舟。远钟渡水如将湿,来到耳边天已秋。

2.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 白居易《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

九、设问

借问话的语气来表达意念,可加强文句语势。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平调》)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十、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如王安石《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十一、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例析2: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例析1:①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例析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其他例句:

1.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白居易《慈乌夜啼》)

2.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3.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十二、比兴(兴、起兴)

“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西汉毛亨所谓“兴”,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就是由物象引发情思的作用,物象与情思不一定由内容上的联系,有时仅是音韵上的联系。《毛传》所说的“兴”,还有另一意义,是指一种复杂而隐晦的比喻。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其中大多数作品是用比兴的写法开头的。其中《周南·关雎》一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这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既是兴,又是比,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可见,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托寓、象征等作用,这本身就给诗歌的理解带来很大的空间。“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诗经·魏风·伐檀》内容是讽刺统治者不劳而食的,诗的每段开头都以砍伐檀树起兴。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十三、避讳

《修辞学发凡》解释说:“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格,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

很多种同义的说法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在赵太后面前,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太后的死为“山陵崩”。李密《陈情表》中用“慈父见背”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的改嫁。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也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如生病说成“采薪之忧”(《孟子·公孙丑下》),意谓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出门采伐柴薪。上厕所被说成“更衣”。《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课文《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另一种避讳,即人物姓名的避讳。这里的所谓“避”,是指躲开,回避;所谓“讳”,是指忌讳、隐瞒。具体地说,是指对帝王、长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讳之。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必须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皇帝的名字,全国臣民都要避讳,叫做“国讳”,也叫“公讳”。另一种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叫做“家讳”,或叫“私讳”。

中学语文中遇到的避讳,一般都是“国讳”。比如,秦以前的皇帝,都要在每年的第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这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便称为“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出生在一月,便取名为“嬴政”。嬴政当了皇帝以后,便改用同音的“正”来代替“政”,“政月”改称“正月”。这还不彻底,后又改“正”的读音为“zhēng”,“正月”读成“征月”。汉文帝名恒,因为“恒”与“常”同义,于

是改“恒山”为“常山”,改“姮娥”为“嫦娥”。汉光武帝名刘秀,便把“秀才”改称为“茂才”。鲁迅《阿Q正传》中称赵太爷的儿子赵秀才为“茂才先生”,其源盖出于此。晋文帝名叫司马昭,“昭”字别人就不许用,于是古代的王昭君改称为“王明君”(“昭”与“明”同义)。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由此而来。唐代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杜牧《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两个“人”均为“民”。唐高宗叫李治,当时在行文中凡遇到“治”字都要改成“理”字(“治”与“理”同义)。柳宗元《郭橐驼传》:“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十四、对仗(对偶)

对仗现在称对偶,不过古代诗赋中的对仗要严格得多。不但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而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必须词性相同,意义相似、相反或相关,还要讲究平仄(即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平仄相对)。

对仗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⑴工对。工对要求对仗工整严谨。不仅同类词语相对,而且相对的词语范畴越小、关系越亲近、字面越对称,则对仗越工。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如天文、地理、植物、宫室等),自是工对。有些特殊的小类如颜色词、数目字、专名词等相对,尤见工整。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与地、诗与酒、

花与鸟等,也算工对。有些特殊语音的词语(如叠音词、连绵词)相对属于工对。如《滕王阁序》:“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已矣”与“丘墟”之间,表面上看不是对偶,其实它们之间是双声相对。“已矣”是双声,“丘墟”在古代汉语中均为“溪”母,也是双声,所以成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象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对了。

同义词相对不如反义词相对。《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因为它们是虚词,不算是缺点。再说,在一首诗中,偶尔用一对同义词未尝不可,多用就不妥。若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便叫做“合掌”,乃诗家之大忌。

⑵宽对。词性相同,但不同类别的词语相对,便是宽对。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等等。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

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颔联的对仗不像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

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⑶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也叫假对。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量词“几度”。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看上去,“牺牲”和“日月”不能相对,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但“牺牲”还有另一意义——古代把作为祭品的牲畜称为“牺牲”。这样,“牺牲”作为名词,就可以对“日月”了。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例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沧”对“蓝”。

⑷流水对,也叫串对。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在形式上是并列结构。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说,两句话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从语法上却是承接、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或仅是一单句。这叫流水对。如杜甫《九日崔氏蓝田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此为因果关系。白居易《古原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为承接关系。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此为转折关系。骆宾王《在狱咏蝉》:“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此为一单句。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举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为例说:这两联“好像不是对偶,实际上对得很工整,是流水对,是很好的对偶。因为对偶的好处是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但过于求均齐又怕呆板……流水对既有均齐之美,又自然而不呆板,意思联贯而下并不损害内容,所以是很好的对偶。”

(5)扇面对。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简称扇对,也叫隔句对。白居易《夜闻筝中弹萧湘神曲感旧》前四句:“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这实际上是一副上下联各十字平仄相同的对联。扇面对在诗里不常见,但在词里面,尤其如《沁园春》、《望海潮》等长调中却是常见的。如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就是著名的扇对。古代骈体文也常用扇面对。《与陈伯之书》:“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6)当句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例如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虎踞”与“龙盘”,“天翻”与“地覆”分别构成工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杜甫《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其中“吴”与“楚”、“东”与“南”、“乾”与“坤”、“日”与“夜”分别构成同类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说:“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如王勃《宴滕王阁序》一篇皆然。谓若襟三江带五湖,控蛮荆引瓯越,龙光牛斗,

徐孺陈蕃,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鹤汀凫渚,桂殿兰宫,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天高地迥,兴尽悲来,宇宙盈虚,丘墟已矣之辞是也。”

(7)掉字对。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与另一句一组相同的字作对仗。杜甫的七律中掉字对很多,用得很精妙,如《曲江对酒》的颔联“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出句中的两个“花”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鸟”字相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出句中的两个“峡”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阳”字相对。《贤文》里的“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两个“画”字与两个“知”字相对。掉字对实际上是“同字对”与“就句对”的结合,所以更能增加对仗工整的气氛,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显示其音律美。(8)错综对。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了位。如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颈联:“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这一联中“大鸟”与“老鹰”对称,可是错了位置。刘禹锡《始闻秋风》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这一联中“君”与“我”对称,也错了位置。有的对仗错位不只一字、一词,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这一联中以“六幅”对“一段”,以“湘江”对“巫山”,都错了位。诗人所以用错综对,一是为了押韵,如第一例;二是为了句顺,如第二例;三是为了迁就平仄,如第三例。

十五、用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用典就是运用典故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所谓典故是指“典例故实”,具体地说,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一般来说,典故都有确定的典源。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用得不好,便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枯燥乏味。《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结草”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说的是晋国的魏颗依照父亲魏武子清醒时的嘱咐,在父亲死后,把父亲的宠妾嫁了人,没有殉葬。宠妾的亡父为报答魏颗,在魏颗与秦国打仗时,结草把秦将杜回绊倒,使秦军大败。后遂用“结草”表示报恩。成语“结草衔环”(“衔环”是另一个典故)常用来表达对对方的感恩戴德。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三次把饭粒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诗人用这一典故,以周公殷勤待贤、礼贤下士之气度来勉励自己。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苇”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谁说黄河水宽阔?一支芦苇可渡过。)成语有“一苇可航”,意为两地相距不远。徐迟《黄山记》:“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爱用典故,常常一连使用数典,多数是出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难免堆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几乎始终在

用典中展开。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即刘裕、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廉颇的故事。这种用典也叫用事。这首词既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不方便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不明用典,有时很难读通原意。如袁宏道《虎丘记》:“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瓦釜”何意?如不明典故,很容易理解为一种普通的粗糙的乐器,而实际上是暗用《楚辞·卜居》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作为成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比喻有德有才的人得不到任用,无德无才的人反居高位。但在这里,“瓦釜”则比喻粗俗的歌声。这是典故的借用。

《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两句直译就是:“向夕阳西下之处远望长安,在云雾缭绕之间遥看吴郡。”表面上就是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往西可以望见长安,往东可以望见苏州。教参书认为“日下”源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参见《常用典故词典》,上海

辞书出版社),但光这样理解还不够,它只能说明上句,不能解释为何“日下”与“云间”相对。其实另有一典源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晋代文学家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两人互不相识,在张华(字茂先)家会面。张华让他们交谈,因为两人都有突出的才学,要他们别说平常的俗话。陆士龙拱手说:“我是云间的陆士龙。”荀鸣鹤回答:“我是日下的荀鸣鹤。”士龙、鸣鹤分别是二人的表字,构成了天然的对偶。因为风从虎,云从龙,所以才思敏捷的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荀隐是洛阳人,洛阳是西晋都城。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故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陆云是松江(今上海)人,因为这一副“对联”,后来上海得到一个雅称“云间”。也因为这副对联的有名,以“云间”对“日下”,成为诗家常用的骈语。由于用典,此二句就有了表里两层意思。表层就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如果知道陆荀之辩,就还知道作者借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而同时又流露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作者为怀才不遇而伤感,为前途渺茫而黯然,故而遥望京都长安如在天边一样遥远,指看吴会也似乎远在飘渺的云海之间一般虚无。这正是王勃当时对政治前途伤心失落情绪的真实表现。如果只是“西望长安,遥看吴会”,就不能传达出这种复杂的情感。用典的方法有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借用等种类。无论用事用句,使读者从字面上一眼可辨的,是明用;字面上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

古诗词鉴赏中修辞手法.doc

古诗词鉴赏中以“修辞手法”角度设题,其答题步骤,如下: 1.先答出具体运用的修辞手法 2.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并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解答 3.最后点出运用该种修辞手法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范式: 本诗(或第某句或第某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种修辞的具体作用,注:用答题术语回答)写出了……..(对诗句的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往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的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 练习题: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问:“为问西风早晚回”一句,运用了那种修辞手法?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具体说明。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齐安郡中偶题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借代,排比,对偶,反复,顶真,互文,用典等。下面我们详细的解说。 一、比喻 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通俗点说,就是打比方,用另外一个事物来比这个事物。构成比喻的两者间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且二者间有相似性。比喻这个修辞格一般要具备本体、喻词和喻体三部分。通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使用比喻往往能突出事物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达到生动传神、具体形象的表达效果。 1、明喻 所谓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喻词,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有的省略比喻词,但都表示“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的意思。 例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西施,有明显是比喻词“比”。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表明西湖的美丽。 2、借喻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如李贺赞美端砚的诗句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直接用“紫云”喻美丽的端砚石料。 3、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例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此句中本体是君和妾,喻体是磐石和蒲苇,喻词是作。这里用磐石来比喻男子的敦厚,用蒲苇来比喻女子的坚贞。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表明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之间感情的深厚和笃定。 二、拟人 指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这里作者运用“护”和“排”这两个属于人特有的动作的词,使用拟人手法赋予“水”和“山”人的特点,把山水写的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更能体现出作者那种和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完整)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完整)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全部内容。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学习目标 1 回顾诗歌的表技技巧 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 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 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 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 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1. 用典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2比喻 【作用】 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 【术语】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3拟人 【作用】 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4双关 【作用】 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 5对比 【作用】 对比可以突出各自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 6夸张 【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7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南国烽烟正十年 举酒欲饮无管弦 8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主人下马客在船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用: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9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长的亡国之愁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10 叠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白头吟》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古诗十九首之二》 11 反复 采桑子(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 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12 顶真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生

参考医学 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通感、对偶、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 一、比喻 比喻:借助想象,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两种事物本质不同,但二者有相似点。 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答题模式: 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2、把……比作……,突出了事物的某一特点。 3、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例如: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问: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二、比拟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还有色彩鲜艳、表意丰富的作用。答题模式: 1、运用了拟人或拟物的修辞手法; 2、将……拟作……,物本无情,夸张地写出了物之特点,人之情感。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修辞手法

明修辞 1.比喻: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在古诗词里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比拟(移情):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运用比拟可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活泼有趣。“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把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放大”后突现出来,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4.对偶:即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语言整齐对称,语义集中凝练。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5、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诗人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6、顶真: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韵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7、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双关的作用是意在言外,含蓄蕴藉,风趣活泼。如“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第三句中“凉”字意义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如《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8、通感:也叫移觉,是把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预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2、掌握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答题步骤。 预习学案 (一)基础知识储备 常见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是: ⑴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 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⑵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⑶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 更突出、更鲜明。 ⑷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⑸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⑹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⑺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⑻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⑼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⑽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⑾双关的作用是使内容含量增加,表达含蓄委婉,有时幽默风趣。 ⑿互文的作用是内容丰富、相互补充,行文简洁。 ⒀顶针的作用是文气贯通,表达情感严谨周密,富有音乐美。 (二)答题步骤: 1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2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地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即此手法的作用)。 课堂探究学案 高考金题再现: 1、(09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09重庆)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

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高二语文张春峰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进入作品,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指作者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特殊手法的总称。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四个方面。其中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考察的频率最高。 今天我就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在高考中的考察做简要的阐述。 2011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卷,有13套试卷的古诗鉴赏题涉及修辞格。有的试题是直接发问,设问方式为:①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四川卷)。②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辽宁卷)。 ③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广东卷)? ④“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江苏卷)? 更多的试题是间接发问,设问方式为: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某些诗句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遇到这种答题范围比较大的问法时,首先还是要考虑是否有修辞手法,如果有要先分析修辞手法,然后再分析其他的像表现手法等。如上海卷“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对于修辞手法题的答题思路为:(1)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2)这种修辞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修辞的好处。简单用几个字概括就是:判定+举例分析+点作用。 高考古诗鉴赏题已涉及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用典、借代、衬托、、顶真、通感等。 下面我就高考古诗中最常出现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四种修辞手法说一下我的认识。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我们刚刚讲过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这是以春水喻愁的名句,化抽象的愁思为有具体形象的春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一般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不能拒绝比喻这种修辞,因为它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 二、拟人。

(俺的定稿)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 (1)

一、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 概 念 说明例句赏析 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 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 弦,一弦一柱 思华年。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 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 想象的景事互相映 衬,交织在一起表 达同一样的感情。 寒蝉凄切,对 长亭晚,骤雨 初歇。……竟 无语凝噎。 上片除“念去处千里烟 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 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友 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 的心情,是实写。下片 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 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 的心情,是虚写。虚实 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 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 诗句两种,用事是 借历史故事来表达 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 的某些问题的立场 和态度、个人的意 绪和愿望等等,属 于借古抒怀。引用 或者化用前人诗句 目的是加深诗词中 的意境,促使人联 想而寻意于言外。 ①想当年,金 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②过春风十 里,尽荠麦青 青。 ①辛词除了作者回忆43 年前南下的经历外,全 是用事。“想当年…… 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 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 南宋王朝的主和派屈辱 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 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 复中原的决心。 ②“春风十里”引用杜 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 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 况,是虚写;“尽荠麦 青青”是写词人今日所 见的凄凉情形,是实 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 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昔盛 今衰的感慨。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 之有关的另一事 物,或把事物中类 似的特点联系起来 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 高,万条垂下 绿丝绦。不知 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 刀。 贺知章的《咏柳》由柳 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 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 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 新颖形象,一改杨柳只 抒离情的象征义老调。 想象人们在已有的材料 和观念基础上,经 过联想、推断、分 析、综合,创造出 新的观念和思维过 程。 湖光秋月两相 和,潭面无风 镜未磨。遥望 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 螺。《望洞 庭》 刘禹锡选择了月夜遥望 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 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 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 于纸上。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 使甲的特点或特质 更加突出。有正衬 和反衬。 ①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郞赤 壁。 ②今夜鄜州 月,闺中只独 看。遥怜小儿 女,未解忆长 安。香雾云鬓 湿,清辉玉臂 寒。何时倚虚 幌,双照泪痕 干。 ①苏词要塑造的人物形 象是周瑜,却从“千古 风流人物”写起,由此 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 少豪杰”,最后才集中 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 瑜在作者心目中的地 位。 ②杜甫《月夜》的颔 联、颈联写妻子的美 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 的心情。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 方面的描写形容, 以突出形象,加强 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 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 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古诗词修辞手法培训资料

复习讲座:活跃在高考中的古诗词修辞方法 2008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卷,有13套试卷的古诗鉴赏题涉及修辞格。有的试题是直接,设问方式为:①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四川卷)。②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辽宁卷)。③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广东卷)?④“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江苏卷)?有的试题是修辞格出现于选择题的选项中,如“B.颔联‘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有的试题是需了解句中的修辞格才能准确理解诗意,如“落红铺径水平池”(山东卷)。更多的试题是需要考生通过分析诗中的修辞格来答题。如“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上海卷)高考古诗鉴赏题已涉及的修辞格有:比喻、借代、对偶、用典、夸张、衬托、比拟(拟人)、对比、叠字、顶真、通感等。由此看来,高考复习中,需引导考生梳理、运用修辞知识来阅读、赏析古诗。为此,本文除简介必要的修辞知识外,还选编适量的例句(附译文和简析),供考生开阔视野、激活思维、训练迁移能力用。 一、比喻 (一)明喻所谓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喻词,有的省略比喻词,但都表示“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的意思。 ①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楚辞·九歌·国殇》) ——旌旗漫卷,遮蔽了太阳,敌军就像天上的乌云,人数众多;勇猛的战士呵,争先冲杀,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 按:把敌人比做天上的乌云,既写出敌人人数众多,又表明形势危急。 ②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我的心像一根磁石做的针,不指向南方永远也不肯罢休。 按:这两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 ③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白云飘浮如同你漫游的思绪,太阳缓缓而落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 按:这里的比喻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诗人用飞飘无定的“浮云”喻游子之心,用缓缓西下、依依不舍的“落日”喻故人之情;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④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孟郊《同年春燕》) ——愿永远具有金石那样坚强的意志,不要有所动摇。 按:“金石志”是定名式,充当定语的喻体“金石”,直接用在本体“志”的前面;形象地表明意志很坚强。 (二)暗喻所谓暗喻,将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语气更肯定,感情更强烈。 ①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你应当做高山磐石,我应当做河边蒲苇。 按:刘兰芝把焦仲卿和自己分别比做厚重不易转移的磐石和坚韧的蒲苇,表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②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无名氏《步出城东门》) ——但愿与友人化为一对黄鹄,一起展翅高飞返回故乡。 按:诗人让诗中思归不得归的“我”,愿化为展翅高飞的黄鹄,益增其孤独悲凉。 (三)借喻所谓借喻,即诗中借喻体代指本体。 ①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从这里分别后,你将独自踏上

(精心整理)古诗文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方式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例句: 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自君之出矣》) 6.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杂诗》)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望湖楼醉书》)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例: 1.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3. 王勃《咏风》 肃肃凉风起,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古诗词中的11种修辞手法及其鉴赏举例

古诗词中的11种修辞手法及其鉴赏举例 一、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例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例3】“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苏轼《江上看山》)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例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

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例5】“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析】这首诗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古诗诗赏,主要是拟人。 【例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析】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例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析】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

古诗文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文中常见得修辞方式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得修辞手法常见得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一、比喻 比喻就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得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得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得房檐与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得平静。 例句: 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自君之出矣》) 6.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杂诗》)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就是雄雌?(《木兰诗》) 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望湖楼醉书》)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

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得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得作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得高兴心情。“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得人情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例: 1、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3. 王勃《咏风》 肃肃凉风起,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 三、夸张 夸张就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得需要,对事物得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得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就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012浙江)未展芭蕉(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问: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分析: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2012江西)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问:(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分析: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又如: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指精良的武器。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问:(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分析:借代‘“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音乐,均属借代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最新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教师版)

语言文字运用之诗词修辞 一、考点分析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是“语言文字运用”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其中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14年江苏高考第二个选择题考查的是诗词中的对仗手法,与对偶修辞的考点几近相同,15年江苏又继续考查诗词中的比拟手法,因此,诗词中的修辞成为近年来热门的考点,这也涉及到“古代诗文阅读”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考点。我们专门以此为专题进行复习,辨析诗词中各类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这五种,排比和反复并不多见,此外,互文、双关、对比、设问、反问也比较典型,所以,本专题主要辨析诗词中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互文、双关、对比、设问、反问这十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高考真题剖析 1.(2015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B 【解析】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A.东风就要手持着刀儿尺儿,裁剪出万丝翠柳、千树红花。 C.有情的芍药含着伤春的眼泪,无力的蔷薇躺在清晨的枝头 D.诗人把南风写成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推开门不停地翻着书,突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现了诗人的欢愉和闲适。A、C、D三句分别将东风、芍药、蔷薇、南风拟人化,这容易辨别的。B句有点难度,难在考生对“见”与“闻”的主体到底是“谁”,容易混淆,如误解为“浮萍”与“小艇”,则此句就会被判为拟人句;其实联系上下句,在浮萍的空隙之间出现了山的影子,小舟归来,触动的草声依稀可闻。“见”与“闻”的主体应为船上的人,因而此句不存在拟人修辞手法。 2.(2015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答案】B 【解析】A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此题虽然考察的是对意象的理解,但其实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辨析。 3.(2014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 A. 水面风回聚落花 B. 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A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1、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