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应急及处理常识

小儿发热常识及应急处理

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身体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种自动反应,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探讨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再来治疗,而不是马上退烧到正常体温。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一、正常体温与发热

正常新生儿肛温在36.2度-37.8度之间,腋下温度在36度-37度之间;新生儿肛温超过37.8度,腋温超过37度,即为发热。

根据发烧的程度,可将发烧分为四种:

低烧:指体温在37.5℃~38℃;

中等度发烧:体温在38.1℃~39℃;

高烧:指体温在39.1℃~40.4℃;

超高烧:体温在40.5℃以上。

小朋友发烧时只要精神及活动力尚佳,其实并不需要立即送医。小朋友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孩子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家长只需随时帮宝宝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即可。之后再找儿科医师检查,针对引起发烧,咳嗽、鼻水、腹泻或呕吐的原因来治疗。但若有热性痉挛病史的宝宝(4%幼童)则需积极的治疗或遇以下情况必须迅速就医:

1、面色苍白或发紫、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睡觉不易唤醒。

2、小儿腹痛、腹泻、大便带血。

3、小儿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4、高热尖声哭闹,无法安慰

5、头痛、喷射样呕吐、囟门凸起

6、体温>40度,退热无效

7、发烧超过72 小时

凡有以上情况,建议在24小时内立刻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二、小儿发热家庭处理方法(体温控制在38度左右即可)

(一)物理降温方法(1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1、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2.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宝喝温水。

2.温水擦浴,

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32~34度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冰水枕

热水袋内放入冰水,用毛巾包裹热水袋,放到小儿脖子后方给当枕头。但此法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4.酒精加温水擦浴

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5

5.退热贴

帖额头或者后颈上。

(二)药物降温(体温达摄氏38.5℃以上,物理降温无效时才开始服用,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3~6小时,不可同时服用2种退热药)

1、扑热息痛扑热息痛化学名为“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大于2个月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扑热息痛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严重者可有发热和黏膜损伤,剂量过大会损害肝肾功能。参考价:2元/瓶

2、泰诺林泰诺林主要成分为也是对乙酰氨基酚,但专为儿童设计了樱桃口味的滴剂和溶液,更易为患儿接受。其中泰诺林幼儿退热滴剂适用于0~3岁幼儿,泰诺林儿童退热溶液适用于2~11岁儿童。参考价:14元/瓶(15毫升装滴剂)17元/瓶(100毫升装溶液)

3、百服咛儿童百服咛为对乙酰氨基酚溶液,每毫升含对乙酰氨基酚32毫克,为澄清液体,具有芳香气,味甜。百服咛咀嚼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160毫克,为桔黄色片剂,含在口中迅速溶解,口感好,幼儿乐于接受。参考价:12元/瓶(60毫升装溶液)

4、美林美林为布洛芬的混悬液,每毫升含布洛芬20毫克,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美林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口服给药避免了传统的注射退热剂的弊病,带有水果味,口感极好,患儿乐于接受,具有安全、方便、痛苦少的优点。参考价:14元/瓶(100毫升装)

(三)其他方法降温

1、中药及中成药

A熊老师方子:柴胡藿香汤(药方开头写着柴胡、藿香的那付方子)

B柴胡注射液或者羚羊角注射液滴鼻

C清热解毒口服液、热炎宁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等,但太过寒凉,小儿建议不用,实在要用加姜一片。

2、推拿

开天门30次,分头阴阳30次,揉太阳30次,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属风寒感冒者,加推上三关300次,揉二扇门300次,拿风池3~5次;风热感冒者,加推脊300次。肺胃实热:清肺经300次,清胃经300次,清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运内八卦2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下六腑300次,揉中脘150次,揉天枢100次。

3、食疗

荷叶粥:白米煮粥,粥好放荷叶微煮即食。

绿豆粥:绿豆25克,米15克,白糖适量,煮绿豆和白米成粥,煮好后放糖食之。

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服。

生芦根粥:鲜芦根15克,粳米25克。芦根加水煎至一半纳米于汁中煮粥食之。

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和匀凉服,也可炖温服。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使用。

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小儿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在因素:0F O t S H M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小脚印亲子育儿孕期保健早教团购童品I7i"X5M3\ 三、其他因素:小脚印亲子论坛&g 9k#s E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小儿科主任宋文举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发烧不会“烧坏脑子”——退热是否必要 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小儿科主任丁绮文医师表示,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

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bb06.:l2p2n2f3N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她进一步强调,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父母只要知道如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妈妈社区| 快乐的育儿生活小脚印岁了y:_"Z 6f$t6d W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k H O h*{ 丁绮文主任说,因为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不过,多数医师和学者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代,造成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民间错误退烧观念和法——小儿发热护理的宜与忌

39.5℃以下 宝宝发烧处理方法

39.5℃以下宝宝发烧处理方法 孩子发热了怎么办?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 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然后再按摩。 有一次,一个5岁的男孩因吹空调受凉感冒发热,我教给他妈妈这种方法。过了3天,孩子的妈妈来找我,她说,按照我的方法给孩子按摩后,孩子的烧就退了,即使一天连续发烧3次,按摩都能管用,可后来发现孩子有点儿喘,又赶紧带孩子去医院输液了。我问她,你给孩子喝姜糖水了吗?她说没有。我说,孩子明明是吹空调受凉引起的感冒,你应该首先给孩子祛寒,让孩子全身暖起来再按摩,如果只是单给孩子按摩,按摩多了,孩子就容易气虚,这样孩子体内有寒,同时咳嗽再加上气虚,自然就喘了。第二天的治疗非常关键,如果治好了,病情就不会再反弹,孩子也不会再发热了;但如果孩子体内的寒湿过重,还没祛干净,孩子会在下午以后又烧起来。 上面说的是家长可以自行处理的小儿发热,但是有些情况是必须送医院的 孩子患感冒、发热后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呢? 1.高烧39.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5.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6.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一、临床有哪些退热药物 1、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2、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副作用相对较小。 3、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一般小剂量短时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临床常用赖氨匹林注射给药,见效快。但是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疾病)的现象屡有报道,需要密切注意。 4、尼美舒利,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退热效果相对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对也较大,特别是对肝脏的副作用屡有报道。 5、消炎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

引起小儿发烧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式

引起小儿发烧的常见原因及正确处理方式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急性发热在儿科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肠道感染、传染性疾病、川崎病等,其临床除了发热以外往往伴有不同的症状,如上呼吸感染多伴有流涕、喷嚏、轻微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常伴有较重的咳嗽、呼吸急促;肠道感染常伴有腹泻、腹痛、粘液便或脓血便;川崎病多伴有口唇干裂发红、眼结膜充血、杨梅舌、淋巴结肿大等;传染性疾病如麻疹、水痘病程中会出现红色皮疹、水疱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疾病的早期都与上呼吸道感染相类似,容易误诊。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一、一般小儿发热的处理原则 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

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另外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要特别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二、主要的症状及原因: 一)、主要症状: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二)、哪些原因会引起发烧

小儿发热辨证论治

临床治疗小儿发热多以外感、内伤两大类辨证论治。 外感者,发病急,病程短,治疗以驱邪为主要法则,邪去则热退。一般在发热时常伴恶寒,其寒虽得衣被不减,此为外感发热之特点; 内伤发热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不伴恶寒,若有恶寒则会得衣被而减,治疗当顾及阴、血、正气,即驱邪不忘扶正之意。 (一)外感发热 1 伤风发热:由外感风邪而引起。其症恶风,有汗,身热,轻咳流涕,舌苔白薄,脉象浮缓,法当祛风解表。方以杏苏饮、葱豉汤加减。药用苏叶、桑叶、杏仁、甘草、桔梗、陈皮、豆豉、生姜、连翘。 2 伤寒发热:由外感风寒而引起。其症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周身酸痛,鼻流清涕,咳嗽,舌苔白薄,脉象浮紧。法当解表散寒。方以荆防败毒散加减。药用芥穗、防风、羌活、独活、川芎、甘草、桔梗、生姜、葱白、白芷等。虚者加党参,高热者加柴胡。 3 风温发热:感受风温之邪而引起。其症发热,微恶风,不恶寒,轻咳,口渴自汗,舌质红,苔白薄黄,脉浮数。法当辛凉透表,发热甚者用辛凉重剂银翘散加减。药用芥穗、薄荷、甘草、桔梗、牛蒡子、豆豉、银花、连翘、黄芩、葱白、芦根。咽痛者加山豆根、干青果;低热而咳嗽重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菊花、甘草、桔梗、杏仁、豆豉、薄荷等。 4 伤暑发热:由于酷夏暑热所伤而引起。其症发热,头晕重,身困倦,口渴自汗,或汗不第二卷362出,舌质红,苔白滑,脉浮濡而数。法当清暑解表。方以新加香薷饮加减。药用香薷、藿香、炒扁豆、厚朴花、银花、连翘、黄芩、滑石、甘草。表虚者加南沙参;呕吐者加陈皮、姜半夏、川黄连;腹泻者加白术、茯苓、焦三仙等。 5 伤营发热:由于温热病由气分入营血所致。其症发热,烦渴喜饮,不恶寒,有汗,时有谵语,精神倦怠,目喜闭不开,舌质红绛,苔光少,脉细数无力。法当清热滋阴和营血。方以清营汤加减。药用生地、玄参、竹叶心、麦冬、川黄连、银花、连翘、丹皮、南沙参、鲜菖蒲、鲜荷叶、西瓜衣等。 6 湿温发热:由于湿温之邪不能发越于外所致。其症发热或发热午后较高,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不饥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细滑而濡数,法当辛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方以三仁汤加减。药用杏仁、白蔻仁、生薏仁、滑石、竹叶、姜半夏、通草、黄芩、厚朴花、大豆黄卷、连翘等。 7 黄疸发热:由湿热郁于肝胆所致。其症发热无汗,头晕,恶心呕吐,纳差,大便白,小便深黄不利,面目及一身发黄,舌苔黄或腻,脉浮滑而数。法当清热利湿退黄。方以茵陈蒿汤、四苓散加味。药用茵陈、炒栀子、黄芩、生大黄、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车前子、藿香、板蓝根、焦三仙等。

39.5℃以下孩子发烧处理方法超实用全攻略不收藏会后悔滴

39.5C以下孩子发烧处理方法,超实用全攻略,不收藏会后 悔滴 经常会听到妈妈们着急的说伢又发烧了,孩子发热了怎么办?先别急,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 395C,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孩子如果 持续高烧,又没有精神,还是及时上医院看看。据所知,一部分发烧都可以在家就能处理好让孩子恢复健康的。俗话说: 发烧其实就是身体在抵抗病毒。最近也看到过这一句话: 5 年不发烧,得癌症的机率会很大。 吓死了。。我顶多就是鼻炎、感冒。是不是得去做个大检查。。。回到正题,一般孩子发烧后会有个规律: 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有朋友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一般表现为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万一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这个可以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 子也愿意吃。家长一天可给孩子喂2?3次,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小儿发热的诊断思路

三、小儿发热的诊断思路 (一)短期发热 1.病史要点首先考虑急性感染性疾病,注意各器官感染的症状询问,特别是呼吸道、消化道的症状。发热时的体温波动特点,退热药物的应用情况。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发热的伴随症状,如咳嗽,腹泻,腹痛,呕吐,尿急,尿频,头痛、惊厥等。 (2)是否出现皮疹,以及皮疹特点。 (3)发热时的精神、食欲等全身情况。 (4)传染病接触史,流行病学史。 2.体格检查全面、细致查体,注意查找感染部位,如有无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肺部啰音,有无肝脾肿大,颈部抵抗等。 3.辅助检查 (1)三常规:均应做血常规检查,细菌性感染时血WBC计数的临界阈值为<5×109/L或>(15-17.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甄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有诊断价值,其临界阈值分别为9.6×109/L~10.6×109/L。小儿的泌尿系感染症状不典型,常以发热为突出症状,故发热超过3天应做尿常规检查,必要时检查粪便常规。 (2)C反应蛋白(CRP):CRP明显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3)降钙素原(PCT):对于3个月以上患儿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脑膜炎时,PCT的判断价值优于CRP和血WBC计数;在发热起病12小时内预测细菌感染,PCT优于CRP。PCT是鉴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理想指标,细菌感染时PCT升高,临界值为2μg/L。 (4)腰椎穿刺:怀疑颅内感染时应该选择腰椎穿刺;当新生儿、1~3个月婴儿一般情况不佳,或1~3个月婴幼儿WBC<5×109/L,或>15×109/L时也应考虑腰椎穿刺。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之前。 (5)其他检查:根据病情选择胸部X片、血沉、血尿及粪培养等。 (二)长期发热 1.全面了解病史 2.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 (1)不可放过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体征。 (2)对一些特殊体征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如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啰音,局部叩痛等。 (3)某些容易被忽视的部位,比如口腔、咽喉、甲状腺、指端、外生殖器等。 3.辅助检查 临床上的检查项目繁多,应根据初步诊断有目的的选择检查手段。应首先检查血、尿、粪便常规及胸片、B超、血沉。 (1)感染性疾病:可根据情况选择血、中段尿、粪便或痰液等进行病原体培养;病原特异性抗体,PPD试验、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粪便涂片找真菌;痰、粪便找寄生虫卵;寄生虫抗原体检测,影像学检查找感染病灶等。 (2)风湿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抗体、类风湿因子;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必要时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检查等。

小儿发热的处理

小儿发热的处理 1. 许多家长看到小孩子就很着急,急着给小孩子喂退烧药,其实,小孩子发烧并不都是坏事,不要急着退烧,要分清低热中热和高热。 还有夏天由于天气很热,许多小孩子常常是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别以为都是暑热造成的。只要孩子不想吃饭,懒得动弹, 就要怀疑是否发烧,用体温计测一测,一旦发烧就应引起注意,及时查找原因。 2. 小儿发烧最常见的原因还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如果热度在39摄氏度以下,家里还可以对付。 让孩子多睡觉,多喝水,吃点感冒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不必太紧张。孩子高烧在39摄氏度以上,剧烈的咳嗽,则应怀疑是小儿肺炎, 应立即送医院求治。许多人以为肺炎是发烧“烧”出来的,这种看法不对,因果关系颠倒。 对付小儿发烧,目前一般家庭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服用退烧药物,二是采取外部降温。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值得提倡。发烧是人体与病菌 抗争的一种免疫反应,病菌在相对高温下容易被杀灭。许多人有“发热恐怖症”,家长往往怕儿童烧出什么毛病来,不时地给孩子服退烧药, 结果,即使暂时降了下来,一会儿也会再度上升。正确的方法是应及时给孩子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充足的水份。如果确实需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也要按医生的处方严格执行。 3.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因体温中枢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小儿正常体温在36—37度之间,早晨3—6点稍低,下午5—7点稍高。体温在37—38度之间为低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发热是身体对细菌或病毒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正常发育,体温不超过38一般 不要急于退热,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如果盲目急于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就要在医生 指导下退热。有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他危险。因此, 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小儿,一旦高热就应立即给予退热处理。 4.一般39以下物理降温,但是个别有高热惊厥史的38.5或38.7以下就要物理降温。但是刚开始发烧,部分宝宝往往全身发抖,手脚冰冷、脸色苍白, 这时,可以用热水袋,电热褥等在床上加温后让孩子安睡。有以下几点: a.环境:清洁、安静,室内温度要适当,室温过高不利人体散热,会增加患儿烦躁,过低则易使小儿受寒,一般室内以20℃左右为宜; 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将患儿转移到其他房间),避免对流风。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切忌关门闭户,对通气欠佳的居室应开电扇, 气对流(注意不应对着孩子直接吹),有助于小儿热降温。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儿的休息。 b.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温患儿每1—2小时测一次。用退热药后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 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 c.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伴有腹泻的患儿注意留大便标本化

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

老中医经验 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 苏州市中医医院(215003) 符 虹 提 要 从疏风解表、清灵透达,清气透热、通腑泄热,芳香宣化、分消利湿,清热平肝、镇惊熄风等方面,总结了金老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并强调在治疗的同时需结合消食导滞、平肝熄风法以防小儿厥变。 关键词 小儿 发热 疏风解表 清气通腑 芳化分消 平肝熄风 金绍文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主症之一。本症与小儿素质、病邪性质、季节变化、病变部位、病程长短等密切相关。已故江苏省名老中医、儿科主任医师金绍文行医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金老治疗本症重在辨证,抓住主症,大胆投药,屡奏奇效,现简介如下: 1 疏风解表 清灵透达 风邪初感,有风寒、风热之别。风寒表证,见发热、畏寒、清涕、肢楚,金老善以荆防风、柴胡、羌独活温散寒邪;喷嚏、鼻塞、清涕甚,常以生姜3片、葱白3个;小婴儿以葱白炖奶点鼻,宣通鼻窍;寒象甚,闭汗,则以麻桂相合以发表散寒。然中病即止,投以1~2剂,汗出热解,即以停服,不以一再取汗而伤其阴。 风热表证,见发热、微汗、咽痛、浊涕,金老多用荆防风、薄荷、白蒺藜、淡豆豉以疏散风热。白蒺藜乃金老善用之品,认为白蒺藜入肝经,不仅可以解表散热,还有疏散肝经风热之功,对于小儿发热易动肝风之证,尤为适宜,有未病先防之意。 麻疹初起,发热出疹不畅者以浮萍、蝉衣、西河柳、芫荽等疏风透疹;疹出密集、高热,以紫草、赤芍、银花等清热凉血。金老认为紫草不但有清热凉血之效,还可以作为麻疹的预防之品。 风热而热象甚,咽喉肿痛,加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等,金老认为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力大,而苦味较之芩、连少,故小儿易于接受。见乳蛾脓点,投以牛蒡、马勃、桔梗、生草,尤擅用蝉衣、僵蚕以清热散结。 例11王某,男,5月。1985年2月12日就诊。 发热1天,体温39℃左右,鼻塞、喷嚏、流涕、咳嗽,二便调,咽红。舌边尖红、苔薄,脉浮数。证属风热上扰,肺卫失宣。拟疏风清热。药用: 荆防风(各)10g,豆豉10g,薄荷3g(后下),牛蒡10g,野菊10g,银花10g,双钩钩10g。 服药2剂后体温退净,稍咳,以原方去豆豉、双钩钩,加杏仁10g、桔梗3g、甘草3g。更进2剂后痊愈。 按:此为感冒初起、邪郁肺卫之证。清?叶天士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肺为清虚之脏,位居上焦,小儿脏器清灵,易虚易实。治疗肺卫之证,药应以清轻之品,亦吴鞠通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理。风热之邪袭表,肺卫失于开合,阳气内郁而发热,金老以牛蒡、荆防风、豆豉等轻清疏散之品治疗,用药清灵透达,使风邪从上而散,郁热从表而发,邪去热退,实为轻可去实之意。 2 清气透热 通腑泄热 小儿阳气旺盛,感受邪热,易入阳明,出现胃家实热之证。金老在患儿出现高热烦躁、口渴溲赤、舌红脉大之际,即从阳明经证论治,投以白虎汤,酌加银花、芦根、野菊花等;渴甚加天花粉、葛根;高热、面赤、牙龈红肿、口腔糜烂,用玉泉散以清胃泄热;丹皮、赤芍、生地以清血分之热;蒲公英、板蓝根以清热解毒;发热伴见腹痛、泄泻、肛周灼热红赤、口渴、溲赤,以葛根芩连汤治之;若壮热、有汗、腹胀、大便干结不通、矢气频频,或见咽喉肿痛,金老擅用凉膈散以清热解毒、通腑泄热,或以生军10g(后下)、玄明粉10g(冲服)。往往大便得通,身热即降。 例21姜某,男,2岁。1986年4月14日就诊。 发热1周,午后热甚,体温最高达3918℃,咽痛,烦躁,腹胀,大便4日未解。苔薄黄,脉数。体检: T39℃,咽红,扁桃体不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发现。胸片正常,血肥达氏阴性。证属热郁气分,肠腑燥结。治以清气泄热通腑。药用: 淡豆豉10g,山栀10g,银花10g,连翘10g,杏仁10g,枳壳实(各)10g,生军10g(后下),玄明粉10g (冲服),板蓝根15g。

唐为勇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唐为勇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发表时间:2013-11-21T10:58:37.64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周密[导读] 《内经》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发热是外感的主要症状,解表退热就是其治疗的方法。 周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299)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0-97-01 唐为勇教授运用自拟的疏解合剂将疏散与和解的功效融合,以扶正达邪为目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了显著疗效。 唐为勇教授系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终身教授,曾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唐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他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儿童心理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唐老师临证学习,收获颇丰。现将唐老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与同道分享。 1 概述 发热是小儿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造成诸多变证、影响儿童生命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小儿的肌肤娇嫩,肌肤藩篱不密,卫外机能不固,故常常突然发病,而且传变迅速,甚者热盛动风以至神昏抽搐。发热常持续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病后又常因正气受损,抗病能力低下而催患他疾。小儿发热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其中以外感发热更为多见。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唐老师运用自拟的疏解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了显著疗效。 2 病因病机 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 [1] 主要是感受外邪和正气虚弱。感受外邪以风邪为主,并常兼四时之气和时行疫毒,但一般以风寒、风热二者最为常见。若四时之气失常,非时之气夹时行疫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外邪侵犯人体,是否引起发病,关键在于正气之强弱。当小儿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失司而外邪侵袭时,则易感邪发病;若体质偏弱,卫表不固,稍不谨慎,吹风受凉后,则可见体虚发热。正如《幼科释谜·感冒》云:“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 府不闭,腠理常疏,虚邪贼风,卫阳受扰。”小儿先天禀赋各有差异,最易内外因相结合而引起发病。 《婴童百问》云:“……然肺之气,应于皮毛,肺为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所以小儿外感之证主要病位在肺,亦常累及肝脾等脏。小儿肺脾常不足、肝常有余,故每易出现感冒夹痰、夹滞、夹惊。唐老师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限之体,外感风邪,传变迅速,易入里化热,或热为寒闭,寒热夹杂。小儿卫外不固,易受四时气候、冷热变化而发病,日久则正阳虚损。因此小儿发热重在辨清寒热、虚实。 治法和方药 《内经》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发热是外感的主要症状,解表退热就是其治疗的方法。唐老师自拟的疏解合剂将疏散与和解巧妙融合,以扶正达邪为目的,在疏解的同时顾护正气,托邪外出,“正气盛则邪无所依”。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此方能快速退热,疗效显著。此方的主要组成有荆芥、防风、紫苏、藿香、佩兰、厚朴、香薷、半夏、茯苓、党参、柴胡、黄芩、甘草等。方中重用荆芥、防风、紫苏、香薷等辛温之品,具有良好的温散、发汗解热之功效。又因感冒常夹湿夹滞,加用藿香、佩兰、厚朴、茯苓之品芳香开窍,渗湿宽中,既有助于辛温表散之剂功能的发挥,又有助于正阳腾越,助长达邪之力。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外感风邪,传变迅速,太阳表证时间甚短,易向少阳、阳明传变,这主要由于正阳虚损,不能御邪之故,所以方中重设党参、柴胡、黄岑、半夏等小柴胡汤之主剂,增强和解之力,设防于表里之间,以防外邪里传。党参性甘平,补中益气,扶助正阳;柴胡、黄芩性凉,清热解毒,与辛温之品同用,则温凉兼施,阴阳并举,起到疏散、和解之双效。此乃古方联合使用之妙矣。 4、典型病案 患儿顾某,男,4岁,于2013年3月6日初诊。患儿发热5天,体温波动于38-39°C之间,无汗少咳,畏寒,口唇淡,手足冷,胃纳少,尿少便干,舌红苔薄白,脉浮。查体:T38.6°C,神清,精神一般,咽稍红,双扁轻肿,两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罗音,心腹无殊。全身未及皮疹。血常规示:白细胞5.8X10 9/L,中性粒细胞:43%,淋巴细胞:56%,C反应蛋白<8mg/l。胸片示:两肺纹理增深。中医诊断:感冒。证属外感风寒,内传少阳。治拟疏风解表,和解少阳。处方:荆芥、防风、紫苏、藿香、厚朴、半夏、茯苓、太子参、柴胡、黄芩(各)10克,甘草6克。共3剂,每日1剂,少量多次温热服用。患儿服药后第2日,体温下降,第3日体温正常。复诊:患儿热退,偶咳,少流涕,夜间有汗,饮食二便无特殊。舌淡苔薄白。处方:太子参、柴胡、黄芩、紫苏、陈皮、半夏、桂枝、白芍(各)10克,生姜3片,红枣5个,甘草6克。共3剂,每日1剂,服法同前。3剂后痊愈。 【按语】该患儿因外感风寒,表不得解,邪速内传少阳,形成半表半里之证。少阳为枢,邪入少阳,则枢机不利,正不胜邪,邪气内入,而寒热往来。唐老认为由于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不能只发汗以解表,亦不能攻下以治里,唯用疏散与和解并用,设防于表里之间,扶正达邪,以防外邪再入里。故方选疏解合剂,3剂后热退,又于小柴胡汤加桂枝、白芍来调和营卫、温通心阳,病乃瘥,不复来。参考文献: [1]汪受传.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509.

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小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一旦突然高烧上了 39 ℃,就容易出现双眼上翻、紧咬牙关、全身痉挛甚至丧失意识的 症状,这有个医学名词叫 “ 小儿高热惊厥 ” 。家长往往吓得魂飞魄散,恨不得瞬间飞到医院。 可行动再迅速,从家里到医院少说也要十几二十分钟,有些等 120 来急救的,时间可能花得更多。在这么漫长 的等待里,如何给孩子适当的护理,从而稳定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呢? 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 儿喂药 ( 防窒息 ) 。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 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 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 冷敷 ——— 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 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 ——— 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 利散热。 温水浴 ——— 水温 32~36 ℃,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 5~10 分钟为宜,要 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药物降温

——— 口服退烧药,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第五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 3-5 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 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子恢复意识后前往医院。经护理,即使患儿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到医院 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但患儿持续抽搐 5-10 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 送医院。就医途中,将患儿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患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

发烧处理办法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生病。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为此,家长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家长除按医嘱治疗并护理病儿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热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2.发烧是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C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C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3.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 4.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5.保持大便通畅。 宝宝发烧应急3要素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小儿发烧怎么办之6招简单正确的退烧法(学习资料)

小儿发烧怎么办之6招简单正确的退烧法 宝宝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发烧的症状发生,有的父母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求医问诊;有的父母,则只求孩子迅速退烧,吃的、塞的通通来,事实上,过与不及,对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种负荷。 哪些原因会引起发烧——识别孩子发烧“假”现象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小儿科主任宋文举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发烧不会“烧坏脑子”——退热是否必要 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小儿科主任丁绮文医师表示,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她进一步强调,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父母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 丁绮文主任说,因为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

《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汇总

《吴门治验录》-金绍文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主症之一。本症与小儿素质、病邪性质、季节变化、病变部位病程长短等密切相关。已故江苏省名老中医儿科主任医师金绍文行医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金老治疗本症重在辨证,抓住主症,大胆投药,屡奏奇效,现简介如下: 1.疏风解表清灵透达 风邪初感,有风寒、风热之别。风寒表证,见发热、畏寒、清涕、肢楚,金老善以荆防风、柴胡、羌独活温散寒邪;喷嚏鼻塞清涕甚,常以生姜3片、葱白3个;小婴儿以葱白炖奶点鼻,宣通鼻窍;寒象甚,闭汗,则以麻桂相合以发表散寒然中病即止,投以1~2剂,汗出热解,即以停服,不以一再取汗而伤其阴。 风热表证,见发热、微汗、咽痛、浊涕,金老多用荆防风、薄荷、白蒺藜、淡豆豉以疏散风热。白蒺藜乃金老善用之品,认为白蒺藜入肝经,不仅可以解表散热,还有疏散肝经风热之功,对于小儿发热易动肝风之证,尤为适宜,有未病先防之意。 麻疹初起,发热出疹不畅者以浮萍、蝉衣、西河柳、芫荽等疏风透疹;疹出密集高热,以紫草赤芍银花等清热凉血。金老认为紫草不但有清热凉血之效,还可以作为麻疹的预防之品。 风热而热象甚,咽喉肿痛,加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等,金老认为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力大,而苦味较之芩、连少,故小儿易于接受见乳蛾脓点,投以牛蒡、马勃、桔梗、生草,尤擅用蝉衣、僵蚕以清热散结。

例1 王某,男,5月。1985年2月12日就诊。 发热1天,体温39℃左右,鼻塞、喷嚏、流涕、咳嗽,二便调,咽红。舌边尖红、苔薄,脉浮数。证属风热上扰,肺卫失宣。拟疏风清热。药用: 荆防风(各)10g,豆豉10g,薄荷3g(后下),牛蒡10g,野菊10g,银花10g,双钩钩10g 服药2剂后体温退净,稍咳,以原方去豆豉、双钩钩,加杏仁10g 桔梗3g甘草3g更进2剂后痊愈 按:此为感冒初起邪郁肺卫之证。清〃叶天士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肺为清虚之脏,位居上焦,小儿脏器清灵,易虚易实。治疗肺卫之证,药应以清轻之品,亦吴鞠通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理风热之邪袭表,肺卫失于开合,阳气内郁而发热,金老以牛蒡、荆防风、豆豉等轻清疏散之品治疗,用药清灵透达,使风邪从上而散,郁热从表而发,邪去热退,实为轻可去实之意。 2.清气透热通腑泄热 小儿阳气旺盛,感受邪热,易入阳明,出现胃家实热之证。金老在患儿出现高热烦躁、口渴溲赤、舌红脉大之际,即从阳明经证论治,投以白虎汤,酌加银花、芦根、野菊花等;渴甚加天花粉葛根;高热、面赤、红牙龈肿、口腔糜烂,用玉泉散以清胃泄热;丹皮赤芍生地以清血分之热;蒲公英板蓝根以清热解毒;发热伴见腹痛、泄泻、肛周灼热红赤口渴溲赤,以葛根芩连汤治之;若壮热有汗、腹胀、大便干结不通、矢气频频,或见咽喉肿痛,金老擅用凉膈散以清热解毒、通

小儿发热应急及处理常识

小儿发热常识及应急处理 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身体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种自动反应,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探讨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再来治疗,而不是马上退烧到正常体温。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一、正常体温与发热 正常新生儿肛温在36.2度-37.8度之间,腋下温度在36度-37度之间;新生儿肛温超过37.8度,腋温超过37度,即为发热。 根据发烧的程度,可将发烧分为四种: 低烧:指体温在37.5℃~38℃; 中等度发烧:体温在38.1℃~39℃; 高烧:指体温在39.1℃~40.4℃; 超高烧:体温在40.5℃以上。 小朋友发烧时只要精神及活动力尚佳,其实并不需要立即送医。小朋友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孩子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家长只需随时帮宝宝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即可。之后再找儿科医师检查,针对引起发烧,咳嗽、鼻水、腹泻或呕吐的原因来治疗。但若有热性痉挛病史的宝宝(4%幼童)则需积极的治疗或遇以下情况必须迅速就医: 1、面色苍白或发紫、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睡觉不易唤醒。 2、小儿腹痛、腹泻、大便带血。 3、小儿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4、高热尖声哭闹,无法安慰 5、头痛、喷射样呕吐、囟门凸起 6、体温>40度,退热无效 7、发烧超过72 小时 凡有以上情况,建议在24小时内立刻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二、小儿发热家庭处理方法(体温控制在38度左右即可) (一)物理降温方法(1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小儿发热的诊断思路

三、小儿发热得诊断思路 (一)短期发热 1.病史要点首先考虑急性感染性疾病,注意各器官感染得症状询问,特别就是呼吸道、消化道得症状、发热时得体温波动特点,退热药物得应用情况、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发热得伴随症状,如咳嗽,腹泻,腹痛,呕吐,尿急,尿频,头痛、惊厥等。 (2)就是否出现皮疹,以及皮疹特点。 (3)发热时得精神、食欲等全身情况。 (4)传染病接触史,流行病学史。 2.体格检查全面、细致查体,注意查找感染部位,如有无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肺部啰音,有无肝脾肿大,颈部抵抗等、 3.辅助检查 (1)三常规:均应做血常规检查,细菌性感染时血WBC计数得临界阈值为<5×109/L或>(15—17.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甄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有诊断价值,其临界阈值分别为9、6×109/L~10、6×109/L。小儿得泌尿系感染症状不典型,常以发热为突出症状,故发热超过3天应做尿常规检查,必要时检查粪便常规。 (2)C反应蛋白(CRP):CRP明显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3)降钙素原(PCT):对于3个月以上患儿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脑膜炎时,PCT得判断价值优于CRP与血WBC计数;在发热起病12小时内预测细菌感染,PCT优于CRP。PCT就是鉴别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得理想指标,细菌感染时PCT 升高,临界值为2μg/L。 (4)腰椎穿刺:怀疑颅内感染时应该选择腰椎穿刺;当新生儿、1~3个月婴儿一般情况不佳,或1~3个月婴幼儿WBC<5×109/L,或>15×109/L时也应考虑腰椎穿刺、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之前。 (5)其她检查:根据病情选择胸部X片、血沉、血尿及粪培养等。 (二)长期发热 1.全面了解病史 2.全面详细得体格检查 (1)不可放过身体得任何一个部位,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体征。 (2)对一些特殊体征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如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得心脏杂音,肺部啰音,局部叩痛等、(3)某些容易被忽视得部位,比如口腔、咽喉、甲状腺、指端、外生殖器等。3.辅助检查 临床上得检查项目繁多,应根据初步诊断有目得得选择检查手段、应首先检查血、尿、粪便常规及胸片、B超、血沉、 (1)感染性疾病:可根据情况选择血、中段尿、粪便或痰液等进行病原体培养;病原特异性抗体,PPD试验、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粪便涂片找真菌;痰、粪便找寄生虫卵;寄生虫抗原体检测,影像学检查找感染病灶等。 (2)风湿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抗体、类风湿因子;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必要时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检查等。 (3)恶性肿瘤性疾病:B超、CT、MRI、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骨髓、淋巴结或其她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

古中医的高招小儿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古中医的高招小儿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最新版)★(转) ★小儿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最新版)★ 小儿发热的原因: 小孩子发热主要是由于各种诱因(如受凉、食积、中虚等)导致阳气在体内郁滞,不能正常宣发流动而引起的。常见原因多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内因引起的发热主要有三种:一是手厥阴心包经相火不降,特点是手心热;二是足少阳胆经相火不降,特点是头身热;三是食滞内热,特点是全身热。 对于第一和二点原因引起的发热,多无明显诱因,宝宝常常无缘无故就病了,或者现于宝宝过于劳累之后,根源是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只要补中气就好了,最平稳的方法就是喝白糖水或黄豆浆。 对于第三点原因引起的发热,多现于宝宝饮食过量,或者平时就有食滞,只要消食导滞就好了,最平稳的方法就是用淡豆豉煮水喝。 外因引起的发热分为伤寒(包括伤风、伤寒、伤湿、伤燥等)和温病两类。外因发热其实也可先按照内伤发热的方法来治疗(原因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详说了),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及时处理,都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效果不好则需要配合以下方法:伤风引起的发热,是风邪引起肝木(主荥血)的疏泄过盛所致,多伴有鼻塞、流涕、干呕、出汗、怕风等症状,用桂枝汤治疗,或用黄豆、黑豆浆等。 伤寒引起的发热,是寒气引起肺金(主卫气)的收敛过度所致,多伴有头痛、身痛、无汗、恶寒等症状,用麻黄汤加减治疗,或用葱豉汤、生姜红糖水等。 伤湿引起的发热,常在淋雨或洗澡后出现,多伴有受寒症状,用上述伤寒的方法,加上茯苓、泽泻等渗湿药。 伤燥引起的发热,常在秋季出现,多伴有干燥症状,用人参败毒散效果最好。 温病发热,其实应属内伤发热,是在中虚不足的情况下伴有肝胆相火上逆的症状,宝宝多表现出精神不足、困倦嗜睡等症状,只要舌胎不厚腻,脉大的用乌梅汤治疗,脉小的用三豆饮加减治疗。 小孩子发热时,不要太紧张,急着用退烧药或抗生素都是错误的,对小孩子的体质损害很大,很多宝宝退热后出现腹泻、厌食、出汗、遗尿、甚至惊厥等,都是发热处理不当的结果,所以千万要注意。先认真回忆可能引起宝宝发热的原因,然后根据表现出的不同症状选择试用以上方法,配合小儿推拿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只要宝宝手脚是温的,就不用太担心。如果小孩子精神可以,饮食也正常的话,都可以先试用这种方法—— 1、用10克冰糖或10克白糖和20粒黄豆煮水一点一点喂给她喝,不能加盐; 2、同时配合以下治疗发热的小儿推拿常规方法: 第一:顺时针揉按大拇指指腹500下,注意这里是揉按不是推, 第二:食指的指腹,从食指的指根往指尖方向推300下, 第三:无名指的指腹,也是从指根往指尖方向推300下, 第四:在前臂内侧(即手掌这一侧),从腕向肘窝方向推800下。 这些方法,对刚开始发热就及时处理效果很好。 小孩发烧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果出现手脚冷或其他症状,最好还是找医生诊治,不要耽误了病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