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发言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绩效

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发言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绩效
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发言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绩效

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发言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绩效

一、客观分析、理性评价我市财力水平。我市虽然人均财力较高,市本级财力相对较强,但整体实力明显不足。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量入为出,有保有压,强化节俭和绩效意识,集中财力办该办急办又能办的事情。

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在保重点、补短板方面精准用力。一是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培育源头活水。应挤出更多财力,加大对新旧动能转换,高端产业基地和集群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倍增效应。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采取贷款贴息、融资增信等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疏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二是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扶持力度。要逐步加大投入,发挥资金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益,重点加大对高端人才、创新成果和研发平台的支持。三是确保民生保障水平在全省第一方阵。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大民生投入,落实民生政策。四是着力补短板和弱项。(1)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2)学前及义务教育。(3)城建断腿。包括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管网配套特别是雨污分流改造,水系贯通,生态环保设施特别是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处理等。

三、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中央要求绩效评价要引入第三方评估,结果要公开,倒逼我们提高绩效和节俭意识。

四、高度关注、妥善应对油田改革可能对地方特别是财政的影响。要充分吸取中小学移交的经验教训,切实考虑地方承受能力。应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努力向上争取调整现行财税体制,实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三级分成,原油资源税省市总量分成,从更高层次上谋划油地融合发展。

五、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解决底数不清,监管不力,没有发挥应有效益等问题,当务之急是盘活政府经营性资产。

六、加强政策研究,善于运作财政。一是进一步理顺市和县区的财政体制,做到财权事权相匹配。二是落实好近期中央和省里出台的几项大的政策,包括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报告以及省委省政府刚下发的关于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十强产业集群的若干财政政策。

论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_本科论文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论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姓名: 00000000000 班级、学号: 000000000000000 系(部):经济管理系 专业:会计电算化 指导老师: 00000000 开题时间: 2009-6-4 完成时间: 2009-11-12 2009年11月12号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 (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2) 答辩申请书............................................................3-5正文.....................................................................6-20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 (21) 答辩过程记录表 (22)

课题论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一、课题(论文)提纲 0.引言 1.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1.1股权结构不合理 1.2债务结构复杂 1.3企业自有资本比例不当 1.4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2.影响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2.1企业内部因素 2.1.1、行业因素 2.1.2、资本成本因素 2.1.3、财务风险因素 2.1.4、企业控制权 2.1.5、企业资产结构 2.1.6、举债能力 2.1.7、企业管理者的态度 2.2外部因素 2.2.1、宏观经济环境 2.2.2、公司规模 2.2.3、税收因素

2.2.4、利率影响 3.结束语 二、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发展和体制转换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现。其中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过度负债成为威胁其生存的重要障碍。资本结构是企业理财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司治理的关键。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目前和将来的发展状况,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如何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水平,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 三、参考文献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变化情况和原因)一、引言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应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进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一般按照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类,并按照其分类指标进行研究:一是经济建设费,它是一种生产性支出,为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私人的产出能力;二是社会文教费,形成了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三是国防费,该支出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于安全的消费需要,是保卫国家安全及形成和平建设环境所不可或缺的支出;四是行政管理费,是一种纯消耗性的支出,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能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进而提高利润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五是其他支出,包括政策性补贴支出、车辆税费支出、债务利息支出、专项支出等 二、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附表1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附表2 各个时期财政分类支出结构 以上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 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 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 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理方面, 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

财政收支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思路

财政收支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 思路 一、当前XX 市财政收支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收入结构问题突出 从XX 年开始, 铜陵市国民经济开始了恢复性增长, 随后几年更是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XX—XX 年,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此基础上, 铜陵市财政收入也随之加快增长,XX —XX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但是收入结构却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即地方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XX年到XX年,该比重分别为% % % % % %,% XX年进一步下降为% (二)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其他各地财政相似, 我市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财政支出总量不足与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并存。一方面财政收入上划中央较多, 地方可用财力增长有限, 另一 方面部分单位花钱大手大脚, 财务管理松弛, 支出管理难以 控制。二是支出“越位”与“缺位”共存。一方面, 政府承 担事务较多, 一些应由市场提供和由社会负担的支出仍然背 在财政身上, 财政负担较重。另一方面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 公共事务, 财政力不从心。三是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尚 未健全。政府预算本是规范支出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一项

法律制度, 是支出管理的基本依据, 但部分单位在执行预算中的随意性和预算约束软化的状况相当严重。此外, 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 即财政支出中法定支出膨胀, “以法压法” 、法与法“打架”的现象十分突出, 财政无所适从, 平衡压力加大, 这实质上也是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困难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未来一段时间改进收支结构的总体思路 (一)围绕实施铜陵奋力崛起, 建立健全财政收入稳定 增长机制, 打造“持续财政、优质财政”工程 积极创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建立健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主要是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和落实各项税制改革, 完善地方税收征管机制。全面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 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 实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健全科学的财政收入考核机制, 努力扩大财政收入规模, 提高财政运行质量, 形成具有良好的增长弹性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二)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健全财政宏观调 控机制,打造“发展财政, 协调财政”工程 不断丰富和完善财政调控手段, 充分发挥财政优惠政策和贴息、奖励、转移支付、担保等财政政策工具作用,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和财税制度创新, 支持生态和环境保护, 支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整合政府投资和各类支持经济发展资金, 支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的改进措施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 及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的改进措施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或者各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财政支出规模与财政支出结构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许多学者在研究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同时也研究了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2011 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16 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 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 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存在需求压力大,规模不断膨胀,收支矛盾加剧,框架不合理,财政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1)财政的支出范围不够规范。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打破了财政统收局面,但依旧存在往昔的国家承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现象,财政的支出范围并无相应的大幅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财政支出分配方式。具体表现是:财政的资源配置定位模糊,财政支出责任与职能范围没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2)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偏高。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内部框架不大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即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显然从公共财政总体上及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占比仍然较高。在经济事务上的财政支出,2008 年已达到21.2%,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最高,远远高于发达工业国家5%~10%。这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的经济事务支出占比有增无减。 (3)行政支出占比严重偏大。我国行政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美国、德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仅占财政支出的10%以下。行政支出的增长有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的一面,由于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以及普遍存在的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的浪费,以至于增长过快、占比过大。2005 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用于公车、接待的费用已经高达 6 千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全民教育投入的5 倍。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和公车治理力度的加大,行政管理费增长势头得从到遏制,2006 年到2009 年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占比趋于下降,但此后又有反弹。据估计,近两年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三公”支出每年高达 1 万亿元左右。过高的政府运行成本和过高的行政支出占比,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4)文教卫生支出占比上升缓慢且明显偏低。我国文教卫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多维持在较高水平,美国、日本更是占20%以上,而我国的这一占比较低,在4%以下。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的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可见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尚待提高。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支出程度较低的水平,占GDP 的比重仅为1.35%。 (5)农业支出实际占比偏低,调控不力。最近几年虽然中央对农业的发展一直比较重视,中央财政农业支出在本级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是上升的,然而不少地方财政则为了本地区经济的片面增长,一再减少对农业的投入,而主要把资金投入到投资少、见效快的其他产业上。又由于地方财政占比大,所以尽管中央一再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占比,但一些深入农村了解实情的人发觉,很大部分财政农业支出都是有名无实,没有真正到位,农业支出实际占比存在下降势头,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6)社会保障支出明显不足。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不足15%,处

运营公司务虚会发言稿

运营公司务虚会发言稿 运营公司务虚会发言稿 运营公司务虚会发言稿 刚哥 从商业逻辑上看,也就是从成本和收入这两方面上看,园区管理公司未来3年内经营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要对公司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从成本上看,在现有的园区企业服务的规模上,我们仍需要持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由于品牌形象提升的需要,这部分的投入又增加了经营成本。我们如果仅仅依靠基础物业服务和现有的公共资源运营,利润微薄,难以长久。 从收入上看,结构非常单一,物业费、能源费、租金和政策性资金。如果仅从物业费、能源费和租金上看,我们公司就和业主下设的一个物管部门无异。政策性资金又不能重复申请,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是园区管理公司初创期要活下去的权宜之计。 我们的资产依靠的是建设发展公司,我们的经营依靠的是天易集团的背景。那什么是我们自己拥有的? 我们应该拥有的,就是为客户服务而存在的价值。没有客户,没有满足客户的需求,就没有我们存在的前提。所有的硬件,包括厂房和生活配套空间,都是我们服务客户的载体。我们的服务对象不是这些载体,而是人。

一个人的意识形态会改变命运,一个组织的集体意识形态会决定组织的决策理念和发展路径。 管理学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只不过西方学者和东方学者总结出来了企业管理的原理和实践形式。这些原理因为学术研究而显得纷繁复杂,其实,其核心只有四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确定目标,通过组织分工,由领导激励带领,通过工具控制的方法确保完成目标。战略属于计划,组织分工属于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类似于部队的后勤保障),领导涉及到激励和奖惩,控制就是排除干扰。形象一点说,管理公司就像是带兵打仗。打仗是只许胜,不许败。败了,就是死亡。 我建议公司所有员工多看书,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管理学、心理学、社会组织学、企业分析学、物流学、金融投资学、国际贸易、法律等等。 20xx年我们的定位是“夯实基础”,这个定位是准确的。我们有太多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四大业务板块(物业、运营、企服、孵化)要怎么做,要如何做,各负责人要管人理事,按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逻辑开展起来。如果没开展好,还是打乱仗,我们就没有建立起安身立命之本。接下来的发展就可能不太顺了。 战略发展部的定位是“总参谋部”,协助首长出谋划策,部署落实,确保打胜仗。换句话说,战略发展部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为公司增值”的宗旨展开。绩效管理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评估

财政政策三大工具

财政政策三大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三大工具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三大工具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 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 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 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 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 ①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剩的情况下,政府则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还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影响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实现政府的财政目标。 ②财政信用措施。 财政信用措施指政府运用信用原则所采取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公债、财政贷款(周转金)。 公债是财政筹集资金、调节经济、实现预定的财政目标的手段。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3

一、该期内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1、经济建设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87年到1990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有大幅度下降,1991年到1999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较为平缓,2000年到2005年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到2010年又逐年上升并与2000年大体保持水平。 2、社会文教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高,1991年到200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由小幅度增长,2001年到2009年有小幅度波动,2010年又有较大幅度增加。且2010年社会文教育是1978年以后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年。 3、国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国防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85年到1992年有小幅度上涨,1992年到993年有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10年以2000年为分界点有小幅度波动,其波动趋势是先下降在上升又下降且2010年国防费用是1978年以后最小的一年。 4、行政管理费用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9年有小幅度波动,较为平缓,1999年到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1年到2006年变化比较平缓,2006年到2008年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到2009年又一较大的趋势下降,2009年到2010年又有小幅度增加。5、其他支出 1978年到1993年我国其他支出费用占财政总支出逐年增加,1993年到199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01年缓慢增长,2001年到200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到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7年到2010年较为平缓,除了2009年。 6、总结 总之,1978年-2010年,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呈下降趋势的,而社会文教育费用却是呈上升趋势的,国防费用总趋势是下降的,行政管理费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其他支出的总趋势也是呈上升趋势的。 二、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与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财政变化的关系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总趋势首先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联系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而变化的,同时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变化的,虽然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式以及政府采用的

浅析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浅析如何调整与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是保证政权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实施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合理有效配置的主要手段。从理论上讲,财政支出可以使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得到最优化的配置;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劳务和补助所生产的利益在各个阶层的居民中得以分配达到公平状态,能恰当地符合各阶层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能适时有效地调节社会需求总量,防止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要真正使财政支出的这些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仅仅有赖于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更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而失衡的财政支出结构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当前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建设费比重偏大, 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已由1991年的42.18%下降到了2003年的30.06%,但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用过多,对竞争性领域过度介入,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侵蚀了政府的财力,使得用于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不足。 (2)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明显不足 1999 年我国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占财政支出的1.36% ; 2000 年为1.34% ; 2002 年为1.69%。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高达30%- 50%。同时,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于狭窄, 在城乡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保障支出偏低, 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市场化改革进程。 (3)科教事业投入仍不能满足“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1998- 2003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 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5%左右的水平。我国1999 年政府财政投入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NP 的比重仅为0.66%低于发达国家3% 左右的水平, 甚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4)国防费所占比重下降 1999 年我国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8.2% , 到了2002 年, 2003年均降为7.7% , 明显低于美国、印度和泰国。从绝对数来看, 我国国防经费只占美

浅谈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浅谈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手段,构建和谐社会也对财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一定制约,应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财政”。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和谐社会 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由此也决定了和谐社会内涵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之间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与之相配套。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体现着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1.公共财政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把公平、公开、规范的原则贯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保障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公共财政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公共财政所履行的收入和资源配置职能是以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的准确界定为前提的分配。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必须介入。因此,公共财政主要致力于解决资源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在解决市场失灵的同时防止行政失效。公共财政所追求的是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公共财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在;其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公共财政直接参与的重要内容;最后,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以及完善司法体制机制,需要公共财政发挥保障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公共财政而建立起的制度性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财政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制约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各项制度建设滞后,难免产生各种不和谐因素。诸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地区、城乡差别问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以上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务虚会发言稿

务虚会发言稿 上世纪有句经典的话:“20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虽然匆匆间我们已来到了21世纪,但这句话仍然适用。人才永远是公司发展、立足的根本。 一、加强人才储备,确保公司的人才深度 人才不仅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开发和新产品开发已成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不仅可以确保企业的生产正常进行,也为企业储备了有效的技术开发人才,成为技术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的基础。 人才培养是内部选拔的基础。企业应根据人才需求结构和储备人才的能力结构,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储备人才的素能,使各种人才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脱颖而出,发挥其骨干作用。 人才培养策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项人才培养,即针对专项需求在企业内 部选拔优秀的、合适的员工进行培养,择优而用;二是岗位培养,即通过岗位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本岗位员工工作技能和劳动生产率;三是委外培训,即请外部专家培训,或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培训班,形成自培、代培的继续教育工作机制;四是企业内部岗位轮换制度,即通过岗位轮换制度,实现企业内部的交流,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建立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二、推进薪酬改革、完善激励制度 薪酬的实质就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这是一个交易过程。既然是交易过程,那就有一个商品定价的问题。在处于市场经济的当下,商品的价格应该由市场决定。作为商品的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的卖价(工资要求),和作为用人单位用来购买劳动的买价(给出工资)都必须要有竞争力,否则,就不可能成交。也就是说,薪酬必须具有竞争力,或者说市场公平性。而合理的薪酬管理就是对这个竞争力的强有力把握。把握好了,才能招揽更多的人才,企业也才能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果把握不当,则可能将自己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人才拱手让人,大大损伤企业的整体实力。与市场接轨的薪酬才是留住人才的最基本保障。 激励制度的实质就是让员工觉得物有所值。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生产价值的肯定,能够大大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大大增强员工

论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1期(总第80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筹资方式日趋多元化,资本结构的优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筹资决策中的核心问题。企业资本结构一方面指企业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另一方面又指各种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在企业总资本与总负债中的构成状况。优化资本结构,科学管理,举债经营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为此,本文就资本结构优化各方面的问题做以下探讨。 一、资本结构的风险报酬分析 一般而言,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由于受市场竞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最终利益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企业要赚取更高的赢利,就要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企业只愿意承担较小的风险,则必须在盈利水平上做出牺牲,盈利与风险是对应的,这就是风险报酬的同方向变动特性。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企业风险按市场属性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普遍因素造成的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如通货膨胀、政治因素、经济萧条等外部因素,对所有企业都产生影响。非系统风险是指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风险,一般与企业的内部特定事件有关,如:营销策略、市场定位、财务安排等等。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风险按经营和财务属性又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风险,随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行业特性和时间特性。因此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确立具有重要影响。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一种非系统风险。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必须考虑不同债务水平下的财务风险。 二、影响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 从理论上讲,任何企业都存在最佳资本结构,但是,在实际中企业很难准确找到这一最佳点。而各种资本结构优化的理论也只是对企业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框架,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机械地依据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而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在认真分析研究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企业内部因素 1、行业因素。由于不同行业以及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政策大不相同,从而使各行业的资本结构也产生较大的差别。 2、资本成本因素。因为资本结构优化决策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使企业综合资本最低,而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又是不同的,资本结构优化决策必须充分考虑资本成本因素。 3、财务风险因素。企业在追求财务杠杆利益时,必须会加大负债资本筹资力度,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如何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是资本结构优化决策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问题。 4、企业经营的长期稳定性。企业经营的长期稳定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财务杠杆的运用,必须限制在不危及其自身长期稳定经营的范围以内。 5、经营风险因素。如果管理部门决定在整个风险不超过某一限度的前提下,降低经营风险,企业就必须承担较高的财务风险;反之亦然。因此,销售额的稳定性和经营杠杆这些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 6、储备借贷能力。企业应当努力维持随时可能发行债券的能力。为了储备借贷能力,企业更倾向于在正常情况下使用较少的借款,从而表现出完美的财务形象。就短期而言,这样做可能有利,但就长期而言,却并非较好的选择。 7、企业控制权。通常情况下,企业控制权因素并不对企业资本筹集产生绝对的影响,但当企业管理控制状况没有保障时,资本结构优化决策对企业控制权因素也应当予以考虑。 8、企业资产结构。不同资产结构的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能力不同,房地产公司的抵押贷款较多,而以技术开发为主的公司贷款就较少。 (二)外部因素 1、贷款人和信用评估机构的态度。贷款人和信用评估机构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认识上,而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筹资活动乃至经营活动。 2、税收因素。由于负债资本利息属于免税费用,因此企业所得税税率越高,负债资本抵税利益就越大,税收因素对增加负债资本的客观刺激作用也就越明显。 3、商业周期的影响。当整体经济处于复苏上升时,社会对各种产品的需求高涨,刺激企业提高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这样就必须增加流动资金,企业必须尽快筹资。由于权益性资金如股票等的融资时间长,会贻误战机。相反,发行债券或直接举债就快捷得多。 4、利率影响。企业举债经营时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当借入资金利率低于企业总资产收益时,支付融资成本后的剩余利润均归股东,即企业具有正的杠杆效应,权益融资供给减少;当借入资金利率高于企业总资产收益时,原属股东的部分利润被用于支付利息,此时对企业具有负的杠杆效应,将寻求其他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等。所以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企业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宏观利率时,企业总体债务供给量增加,企业债务比例上升, 论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康波涌 (湖南省塑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1) 摘要:本文从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资本结构的风险报酬特性、以及影响资本结构的诸多因素,对资本结构的优化途径作了探讨;在介绍了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上的一些共同点之后,提出了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资本结构;优化;办法 113

最新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精品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 分析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财政支出在规模和结构上都有不同的变化。本文藉1950年到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总规模变化及支出各项变化的数据,并结合经济、社会、背景,对这些年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结构变化的原因作出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变化 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49~1977年;1978~1997年;1998~至今。第一阶段的财政支出处在百亿元的水平。1949~1952年三年间,国家实施一系列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的过渡时期。1951年和1952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很高,分别为 79.4%和41. 0%。1952~1957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在57年甚至出现了负数;1958~1960年,财政支出规模又以30%的增长率扩大,这与当时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有着直接的联系。1961~1962年的负增长与当时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由于大跃进导致的破坏影响,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来“八字方针”,大幅度压缩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并于1964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1966~1976年,在“文革期间”,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增长率,财政支出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1969年,财政支出的增长了46.95%,这是与同时期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相关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可以平衡收支,所以很多年份的财政支出都是和财政收入同增同减。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的规模保持在千亿元的水平。1978~1984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多亿元;1985~1989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多亿元;1990-1997年,保持在3000亿元~9000亿元以上,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亿元。增长的速度较不稳定的,1978年最高,增长率为33.0%,1987年最低,增长率为2.6%。1980年和1981年等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究其原因是在1979 1980两

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习题集..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单选题 1、我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 )设置三级科目。 A.支出功能 B.行业用途 C.政府职能 D.经济性质 【答案】A 2、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的类级科目综合反映了政府的( )。 A.具体事项 B.职能活动 C.收入数量 D.资金转移 【答案】B 3、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划分标准是( )。 A.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 B.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C.财政支出的规模 D.支出的具体用途 【答案】B 4、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资金来源)主要是( )。 A.税收 B.国债 C.收费 D.贷款 【答案】A 5、公式:1 1 1(%)----=?= ?n n n n G G G G G G 表示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D.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 【答案】A 6、公式 (%) (%)G D P G E g ??= 表示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D.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 【答案】B 7、公式 GDP G MGP ??= 表示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D.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 【答案】 C 8、我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11年)按支出功能设置三级科目,没有设置的科目级别是( )。 A.类级 B .款级 C.目级 D.项级

【答案】C 9、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下列不产生效益的是()。 A.经常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利息支出 D.净贷款 【答案】C 10、下列不属于经常性支出项目的是()。 A.公务员的工资人员经费 B.公用经费 C.资本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答案】C 11、下列不属于经常性支出的项目是()。 A.办公费 B.人员工资 C.基建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答案】C 12、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税收,另一种是()。 A.收费 B.投资利息收 C.国债 D.贷款 【答案】C 13、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A.国防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捐赠支出 D.建筑水利工程支出 【答案】C 14、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补助支出 B.捐助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答案】D 15、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国防支出 B.补助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债务利息 【答案】A 16、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建筑水利工程支出 B.财政补贴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答案】A 17资本性支出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债外,主要来自()。 A.税收 B.使用费 C.国债 D.投资利息 【答案】A 18、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A.建筑水利工程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补助支出 D.国防支出【答案】C 19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A.修建铁路工程支出 B.国防支出 C.文化教育卫生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答案】D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措施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措施 1.财政支出结构的涵义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不仅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以及政府职能和公共政策的重点,更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政策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开始从功能型向管理型、技术型转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较小结构不尽合理导致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地方财力薄弱,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配置好有限的财政资金具有特殊意义。 2.影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 2.1社会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的预期目标应该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许多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之间,对经济增长相关性存在差异。但是也普遍认为,维持性的行政性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经济性和公共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因此,在安排财政支出总量和项目支出结构时,应高度关注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适时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才能达到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 2.2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当前公共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致使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等存在诸多不和谐。公共财政最为重要的职责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社会事业发展离不开教育、卫生、科技、体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这些方面投入大都具有公共特性,在财力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应突出重点,尽可能多地将财政资金满足这些社会事业的需要,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公民的幸福指数。 3.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措施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建立的财政收支活动的一种新机制和新体制。合理界定政府间职能和财政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安排财政资源,具体如下: 3.1科学合理确定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界定是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根本因素,因此,要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能,在此基础上确定财政支出范围,科学确定的政府职能前提下,财政支出范围就会确定到正确的领域。确

办公室务虚会发言材料

办公室务虚会发言材料 办公室务虚会发言材料 办公室务虚会发言材料集团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作为代表站着这里,和大家共同谋划集团下一步如何发展、如何做大、做强、做优。下面,我就“如何给企业绘制战略执行管理路线图”作简单发言,谨供大家参考。 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缺乏愿景和战略 - 的企业就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而企业在最初的成长过程中,流浪汉都是在追逐目不暇接的机会。”但是当市场资源减少,企业从游牧式的经营方式转向耕作式的时候,战略的重要性日趋显著。这也是今天我们在这里参加务虚会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在此,就我本人在学习和实践中一点体会谈一谈感想。 企业的愿景和目标制定后,并不能根治企业经营中散漫、目标不明的顽症。据统计,企业有效的策划并且得到有效执行的,这种战略实施率不到10%;而大约70%的战略执行失败不是因为战略不好,而是因为执行不到位。这几年,我在大众品牌经营中也深深体会到:上海大众一整套的管理程序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已经成为众多汽车品牌中的标杆。他们不但重视战略如何制定,而且更关注企业运营的流程和标准的评价体系。全国有五百多家经销商,发展的水平、经营的效益也是参差不齐。对于战略和执行,我们要两者兼顾,不能只重其一,否则将会带来后果不堪设想。只重战略,忽略执行,就如同建设

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只重执行,忽略战略,好比在搭建永远无法达到登天目标的天梯。 一个企业必须能够清晰地描述战略,全面地评价战略并有效地管理战略,避免走上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道路。这样才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战略执行系统。譬如,我们企业面对远景与战略时,在内部流程管理中,我们的经营效率、经营利润如何?在企业发展中,我们的员工愿望如何?在面对市场和客户,我们以何种形象展现?在财务角度上,我们以多少成果展现给股东及投资方? 年初,我们的所有企业都会制定宏大的目标和策略,并决定推动组织变革。但是到了各部门员工那里,变革的热度立刻降温,各部门员工每天的工作依然如故。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策略不见动静,绩效也不见上升。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策略目标未能转化成各部门员工日常工作的内容及努力方向,没有把策略目标落实到位。只有把策略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与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企业才能有效地整合分散资源,并改善绩效。那么,如何把策略和员工的有效执行联系起来? 策略目标是大愿景,如何有效执行,依赖于各阶层员工是否了解大愿景。员工们大部分时间都是投身于自己的日常工作,他们需要知道这个大愿景和他们的日常工作有何关联。美国著名将军艾森豪威尔曾经在他的回忆录中指出,他在1944年下达进攻欧洲的命令后,发现自己已经无事可做。除了不时去检视战情外,他主要的工作是思考:万一进攻失败,接下来该怎么办?若非常成功,下一步又该怎么做?艾森豪威尔将军的经验为企业提供了两个重要启示:第一,高层管理者应该并且必须把大部分时间和心力花在策略思考上;第二,为了使高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