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品管圈

新生儿品管圈
新生儿品管圈

品管圈成员基本数据表

部门新生儿科组圈时间2013-7-20 圈名呵护圈辅导员姓名何彩娣圈徽圈员合计8名

圈名意义圈名为呵护圈,寓意呵护新生儿,从而呵护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家。

序号姓名职务学历

1 邱文波圈长4

2 本科副主任护师

2 车秋凡副圈长37 本科主管护师

3 周琪圈员33 本科主管护师

4 金海燕圈员33 本科主管护师

5 陈金萍圈员32 本科护师

6 茅晓红圈员33 本科护师

7 周文圈员33 本科护师

8 朱雪琪圈员30 本科护师

平均年龄34.6

主要工作新生儿临床护理

品管圈活动期2016年1月至于2016年6月

新生儿科第四期品管圈——第1次圈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6-1-218:00会议地点新生儿科示教室圈长邱文波记录人陈金萍

应到人数8实到人数8

出席者签名邱文波车秋凡周琪金海燕陈金萍茅晓红周文朱雪琪

缺席者签名出席率100%

本次会议内容本次会议主题确定主题

建议主题得票数结果病房陪人躺椅的管理0

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4确定主题降低费用登记的错误率1

导管滑脱管理2

规范护理文书1

决议事项经过讨论投票,并根据主题评分表的结果(详见附表),一致确定主题为: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选题理由:新生儿作为医院患者身份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语言表达及沟通的缺陷性,只能接受护士被动的识别。因此,新生儿佩戴腕带是产妇和家属辨认孩子的凭证,是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时的查对证据,是杜绝抱错婴儿严重事故的重要手段。

车秋凡、周琪负责拟定活动计划书,下次会议将进行讨论。

下次会议时间2016-2-1018:00

辅导员意见

下次会议地点新生科示教室

主题评价表

主题评价题目重要性院方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总分排名选定病房陪人躺椅的管理18 18 25 24 20 105 5

提高新生儿腕带正

确2使1用率

30 18 30 27 25 130 1 √降低费用登记的错误

18 27 25 26 15 111 4

导管滑脱管理30 27 25 28 16 126 2

规范护理文书18 28 25 27 15 113 3

评分方法分数重要性院方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

5 很重要非常符合可行尽快解决

自行能解

3 重要符合较可行下次解决

需一个部

门配合

1 不重要无相关不可行

半年后再

需多部门

配合

注:1、评分方法:优(5分),一般(3分),差(1分):每个圈员对每一主题及评价项目均要打分。

2、打分时应以表格“纵向”来评价,应先给主题一至五的“重要性”比较来打分,再针对主题的“院方政策”评价打分……以此类推。

3、各评价项目最后得分以平均分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选题理由:

新生儿作为医院患者身份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语言表达及沟通的缺陷性,只能接受护士被动的识别。因此,新生儿佩戴腕带是产妇和家属辨认孩子的凭证,是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时的查对证据,是杜绝抱错婴儿严重事故的重要手段。

新生儿科第四期品管圈——第2次圈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 2016-2-1018:00

会议地点 新生儿科示教室

圈长 邱文波

记录人 陈金萍

应到人数 8 实到人数

8

出席者签名

邱文波车秋凡周琪金海燕陈金萍茅晓红周文朱雪琪

缺席者签名 出席率 100%

本次会

议内容

根据车秋凡、周琪拟定的计划书,大家发表意见,加以修改。

决议事项

大家经过讨论,拟定了活动计划书,详见附表。

邱文波、金海燕负责:现状把握,下次会议之前将原因分析及各项数据统计完成。

下次会议时间 2016-2-118:00 辅导员意见

下次会议地点 新生儿科示教室

活动计划书

2016年1月2016年2月2016年3月2016年4月2016年5月2016年6月方法负责人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

题选定--- ---

脑力激荡

车秋凡

陈金萍

定计划书--- ---

甘特图

车秋凡

周琪

状把握--- --- ---

鱼骨图

邱文波

金海燕

因分析--- --- ---

-

脑力激荡

茅晓红

周文

标设定--- --- 邱文波

陈金萍

策拟定--- ---

脑力激荡

车秋凡

朱雪琪

策实施与检讨--- --- --- --- --- ---

PDCA

金海燕

陈金萍

果确认

--- --

-- 雷达图

邱文波

周琪

讨与改进------

脑力激荡

茅晓红

周文

新生儿科第四期品管圈——第3次圈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6-3-118:00会议地点新生儿科示教室圈长邱文波记录人陈金萍

应到人数8实到人数8

出席者签名邱文波车秋凡周琪金海燕陈金萍茅晓红周文朱雪琪

缺席者签名出席率100%

本次会

议内容

经过大家的努力,收集数据并统计,已将现状把握步骤中的各项按要求完成。确定了重点需改善的几个现状为:腕带脱落、腕带打印欠清,腕带佩戴不当、腕带遗留、腕带错戴。

决议事项

大家经过讨论,完成了状况把握,原因分析。

邱文波、陈金萍负责:目标设定,下次会议之前将拟定目标。

下次会议时间 2015-3-1518:00

辅导员意见

下次会议地点 新生儿科示教室

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

护士长每天对新生儿佩戴腕带的情况进行检查,出院新生儿,,在离院时检查

腕带是否存在遗留。通过调查,对照组175例新生儿中84例(48.0%)没有正确使用新生儿腕带,圈员运用鱼骨图从人、物、法、则四方面分析影响新生儿腕带正

确使用存在的

题见图1

腕带标识

腕带

系得手写字迹

打印

剩余腕带

缺乏责

产科腕

图1影

腕带正确使用的鱼骨图 表1对照组腕带错误使用

的情况(n=84)

项目

例数

百分率(%)

累积百分率(%)

腕带脱落 35 41.7 41.7 腕带标识不清 27 32.1 73.8 腕带佩戴不当 14 16.7 90.5 腕带遗留 7 8.3 98.8 腕带错戴 1

1.2

100

注:腕带脱落为系得过松;腕带佩戴不当为系得过紧致皮肤出现勒痕、腕带扭曲、没有双佩戴、剩余腕带过长(割伤皮肤);腕带错戴指医护人员为新生儿佩戴腕带时没有与家属进行双核对,造成腕带标识中母亲姓名、婴儿性别这两项尤其重要的内容填写错误(本例腕带错戴是医护人员将性别写错但及时发现纠正,没有给新生儿和家属造成伤害)。

新生儿科第四期品管圈——第4次圈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 2016-3-1518:00

会议地点 新生儿科示教室

圈长 邱文波

记录人 陈金萍

应到人数 8 实到人数

8

出席者签名

邱文波车秋凡周琪金海燕陈金萍茅晓红周文朱雪琪

缺席者签名 出席率 100%

腕带

过紧 没有

双出院未及

本次

会议内容

会议中根据上次现状把握的结果,大家讨论结合实际,将目标设定为(腕带错误使用占总检查数的比例)13%

决议事项

大家经过讨论,完成了目标设定。 车秋凡、朱雪琪负责:对策拟定。

下次会议时间 2016-4-218:00 辅导员意见

下次会议地点 新生儿科示教室 目标设定

根据目标值设定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以圈员能力为80%,计算出目标值(腕带错误使用占总检查数比例)=48%-(84%

×90.5%×80.0%)=13%。

新生儿科第四期品管圈——第5次圈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 2015-4--218:00

会议地点 新生儿科示教室

圈长 邱文波 记录人 陈金萍

应到人数

8

实到人数

8

出席者签名

邱文波车秋凡周琪金海燕陈金萍茅晓红周文朱雪琪

缺席者签名 出席率 100%

本次会议内容

提供车秋凡、朱雪琪的初步拟定的对策,大家一起讨论补充,完善了对策拟定这一步骤。

决议事项

大家经过讨论,完成了对策拟定。下次会议前由金海燕、陈金萍负责对

策实施与检讨。

下次会议时间 2016-4-1518:00 辅导员意见

实施对策

针对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五大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①加强医护人员对腕带标识制度的学习,认识到腕带标识的重要性;向其家属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告知为新生儿佩戴腕带的目的及注意事项。②选择防过敏、防水、1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韧性的可调节腕带,其两端有不可逆的一次性搭扣,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和正确性。③腕带上要注明新生儿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选择打印腕带,避免再用手写腕带信息。④腕带佩戴要松紧适宜,过松易造成腕带脱落,过紧对新生儿造成伤害。掌握正确的腕带佩戴方法,在系手腕带时应以能容下1指指尖为宜,转动腕带时腕带和新生儿皮肤有空隙又不能从手腕上脱落。系的时候认真仔细,避免腕带扭曲;实行手腕、脚踝双佩戴;剩余多出的腕带应剪掉,避免割伤患儿。⑤佩戴腕带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腕带标识上的每一个项目都经2名护士共同认真核对,核对无误后经家属确认后方可佩戴;作废的腕带要及时销毁以免带来隐患。⑥制定奖惩制度,由护士长随机抽查,一旦发现腕带松脱责任人扣1分,扣满5分者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反之,若是1个月内无一例新生儿腕带脱落则予奖励。责任人及时发现腕带脱落并予补戴的不予扣分。⑦产科转入患儿及时去除产科腕带。出院时当班护士负责将腕带取下销毁,若特殊原因没及时取下应电话通知家属。

新生儿科第四期品管圈——第6次圈会会议记录会议时间2016-4-1518:00会议地点新生儿科示教室

圈长邱文波记录人陈金萍

应到人数8实到人数8

出席者签名邱文波车秋凡周琪金海燕陈金萍茅晓红周文朱雪琪

缺席者签名出席率100%

PDCA已完成书面格式,同时大家发表意见,提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本次会议内容

通过这次会议讨论,完成了对策拟定与检讨。

决议事项下次会议将由邱文波及周琪提供总结这次主题活动的效果。

下次会议时间2016-6-218:00辅导员意见

对策实施与检讨PDCA 问题一:腕带标识不清

问题二:腕带脱落

问题三:腕带佩戴不当问题四:腕带错戴

问题五:腕带遗留

评价方

法 2016年4~5月(开展品管圈

活动

后),对观察组

腕带正确使用情况进

行调查。

并对两组调查

结果进

行比较。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观察组腕带正确使用情况 观察组21例(12.0%)没有正确使用新生儿腕带,具体见表2。

表2 观察组腕带错误使用的情况

项目

例数

百分率(%) 累积百分率(%)

新生儿科第四期品管圈——第7次圈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 2016-6-218:00

会议地点 新生儿科示教室

圈长 邱文波 记录人 陈金萍

应到人数 8

实到人数

8

出席者签名

邱文波车秋凡周琪金海燕陈金萍茅晓红周文朱雪琪

缺席者签名 出席率 100%

本次会议内容

通过这次会议,总结了这次主题活动的效果以及圈员的成长。

决议事项

下次会议将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讨论及改进。

下次会议时间 2016-6-1518:00 辅导员意见

腕带脱落9 42.9 42.9

腕带标识不清7 33.3 76.2

腕带佩戴不当 4 19 95.2

腕带遗留 1 4.8 100

两组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比较对照组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91例(52.0%),观察组154例(88.0%),两组比较,χ2=54.000,P=0.000。目标达成率=(84-21)/|(23-84﹚|×100%=103.3%;进步率=|(21-84)|/84=75.0%。

讨论提高腕带正确使用率既确保新

生儿安全,避免

对新生儿及其

家庭造成伤害,对医院而言又防止医

疗纠纷和严重

事故发生。以

往,我科护理人员对正确使用新生儿腕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不够重视,尤其是新生儿腕带脱落、新生儿腕带标识不清以及佩戴不当这3个方面在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中达到了90.5%。通过鱼骨图原因分析就可以看出,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缺乏重视,同时也未能使家属了解腕带在医疗安全中的重要性,部分家属担新生儿科第四期品管圈——第8次圈会会议记

会议时间 2016-6-1518:00

会议地点 新生儿科示教室

圈长 邱文波 记录人 陈金萍

应到人数 8

实到人数

8

出席者签名

邱文波车秋凡周琪金海燕陈金萍茅晓红周文朱雪琪

缺席者签名 出席率 100%

本次会议内容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将这次主题活动讨论总结,并做改进,希望下次取

得更好的效果。

决议事项

下次会议将对下次活动的主题进行投票选择。

下次会议时间 2016-7-218:00 辅导员意见

心护理人员由于腕带佩戴不当会造成新生儿损伤,而自行将腕带剪除。因此,将“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定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品管圈活动让护士从被动工作者转变成实施管理的主动参与者,它是立足于平时工作中的小改进,是由点及面、由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的质量管理活动,其核心特点就是“自发组织”[4]。由于是自发产生,护士主动参与,与以往护理管理者实施的质量管理方式不同[5]。圈员们通过讨论找出了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主要原因,揭示平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为了确保这些对策能够很好的实施,还制定了奖惩制度。实施之初即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腕带标识制度进行学习,同时注重对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大家端正认识、统一思想,既避免了护理人员和产妇及其家属的不满情绪,又增加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佩戴腕带的技巧,避免给新生儿带来伤害,有效提高家属的依从性。统一腕带佩戴流程和检查奖励制度,使每名护理人员操作起来有据可依,避免操作失误。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每名圈员从自身做起,落实好制定的每项对策使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由52.0%提升到88.0%,目标达成率103.3%,进步率75.0%。实施了品管圈活动后,虽然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21例没有正确使用新生儿腕带。由此可见,应加强对腕带使用的日常管理,把腕带的使用管理纳入护理安全管理的监控范围内。护士长不定期对科室新生儿腕带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制定的措施执行不到位实行奖惩制度。只有形成制度并长期坚持,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臀红防治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臀红防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5-12T17:22:02.4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作者:刘建玲李瑜李媛媛[导读] 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新生儿臀红的发生率,提高无陪护病房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并集中培训,针对新生儿臀红现象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甘肃省天水市妇幼保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741000 【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新生儿臀红的发生率,提高无陪护病房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并集中培训,针对新生儿臀红现象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新生儿臀红发生率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为22.97%,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为9.4%;目标达标率为93.0%,进步率为59.08%;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臀红患儿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大大降低了新生儿臀红的发生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并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新生儿臀红;发病率;治疗时间 新生儿臀红又称尿布性皮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皮肤病[1]。新生儿的皮肤柔嫩、角质化不完全,皮肤角化层及真皮层屏障作用差,大小便次数多,有时尿布更换不及时,局部皮肤容易受到长时间的潮湿刺激引起红臀[2]。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与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时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损害往往与尿布覆盖部位一致[3]。新生儿臀红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新生儿臀部皮肤局部感染,严重时皮肤破溃、渗血、糜烂,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还会并发细菌和霉菌感染,少数病例还会发展成皮下坏疽、败血症。有的医疗单位甚至还出现过因为臀红引发医疗纠纷的案例[4,5]。因此防治臀红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的相关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科学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6]。该活动于二十世纪中期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开展,1993年国内医院开始零星开展品管圈活动,最早运用于护理质量的改善,由于QCC对质量与效率均有提升,现国内医疗界已广泛运用,西北地区是近几年才陆续开展了品管圈活动。我院新生儿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降低新生儿臀红的发生率”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1月住院新生儿148例及2015年01月住院新生儿149例设为研究对象,仔细观察每个新生儿,对符合新生儿臀红诊断标准的所有患儿的诊断时间、分度、治疗措施、预后进行详细记录。 1.2 新生儿臀红诊断方法 根据《儿科护理学》新生儿臀红的临床诊断标准[7],将新生儿臀红分为轻、重Ⅰ、重Ⅱ三度。轻度:臀部、会阴部皮肤潮红或有皮疹;重Ⅰ度:轻度症状加表皮浅表破溃;重Ⅱ度:臀部、会阴部皮肤破溃继发感染。每日观察并记录新生儿臀红发生的例数及程度。 1.3方法 1.3.1成立QCC小组,确立活动主题。我科有9名护士自愿参与成为QCC成员,推选出辅导员、圈长、秘书各一名,确立了圈名、圈徽、圈歌,由圈长负责QCC活动的统筹安排与追踪,辅导员负责督促、引导、协助QCC小组活动,圈员负责参与活动中的每个步骤,并按计划轮流负责每一阶段的工作。首先由QCC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8]提出了护理工作中存在且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通过投票评价法,最终确立关键问题“降低新生儿臀红的发生率”为本期活动主题,并遵照PDCA循环方法开展活动。 1.3.2病房调查,圈选要因。圈员们分析新生儿臀红发生的常见病因并制定了现状调查表,对2014年10月26日至2014年11月28日住院的148位新生儿进行统计调查,新生儿臀红发生率为2 2.97%。1. 3.3设立目标。根据现状把握调查表统计汇制出新生儿臀红发生之改善前柏拉图(见图1)。因引起新生儿臀红发生的原因以【大便次数多】、【皮肤防御功能低】、【更换不及时】、【护理不到位】为最多占79.40%,依80/20法则,此四大情况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通过圈员从业务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性、团结协作、执行力、带教能力、综合素质7个方面的自评,确定圈改善能力为79.97%,然后计算出改善幅度为63.49%,目标值为8.38%,即本次QCC活动目标设定为新生儿臀红发生率从22.97%降至8.38%。 1.3.4原因分析。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圈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各抒己见,并利用脑力激荡法,采用鱼骨图进行要因解析(见图2),新生儿臀红发生的主要原因共9项。再通过关联图和冰山图分析得出【大便次数多】、【皮肤防御功能低】、【更换不及时】、【护理不到位】是造成新生儿臀红发生的主因,并将这四点作为重点改善内容。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实践与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实践与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成立QCC小组,对我院69名需要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新生儿进行数据统计、问题解析、制定目标、采取措施。结果活动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由17.4 降至6.7 ,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工作积极性。 标签:品管圈;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对全部的新生儿进行普查,从而及早发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一旦确诊给予有效的治疗,可保证了患儿的健康成长。采取新生儿的足跟血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与筛查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若采血失败会给新生儿造成痛苦,采血困难时用力反复挤压也会给新生儿造成痛苦,甚至有可能损伤局部组织,同时也会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应尽可能避免[1]。我院也曾经因为足跟采血一次失败引起过患者家属的投诉,因此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成为反应我科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或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2]。我科自2014年12月开始开展了以”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2月22日~2015年1月22日内需要进行疾病筛查的69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 QCC成立2013年05月建立品管圈,有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2名,并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员各自设定圈名、圈徽,经投票选定”大小圈”为圈名。 1.2.2主题选定和计划拟定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3]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评价法从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进行打分,分数最高者即为本期的品管圈活动主题。见表1。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为”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复采率”。选题理由:采血失败会给新生儿造成痛苦,引起家属的不满,同时也会影响护士工作效率。主题选定后由圈员商量讨论活动计划。 1.2.3现况把握设计疾病筛查调查表格,其中包括日期、采血人数、一次性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红臀的修复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红臀的修复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02-05T15:44:37.6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劳晓飞严玉丽钱丽燕 [导读] 新生儿红臀又称尿布性皮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皮肤病。 劳晓飞严玉丽钱丽燕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浙江桐乡 314500) 【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降低新生儿红臀患儿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圈员评分,确定“提高新生儿红臀的修复率”为活动主题,筛选出导致新生儿红臀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针对原因所采取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新生儿红臀修复率为目的进行实施改进。针对原因锁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新生儿红臀的修复率。结果新生儿红臀修复率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为4.8天,红臀修复率为76.9%,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为2.9天,红臀修复率为90%,目标达标率为131.2%,进步率为22.3%,红臀患儿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新生儿红臀的修复率。 【关键词】品管圈;新生儿红臀;修复率;修复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111-02 新生儿红臀又称尿布性皮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皮肤病[1]。新生儿的皮肤柔嫩、角质化不完全,皮肤角化层及真皮层屏障作用差,大小便次数多,有时尿布更换不及时,局部皮肤容易受到长时间的潮湿刺激引起红臀[2]。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与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时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损害往往与尿布覆盖部位一致[3]。新生儿红臀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新生儿臀部皮肤局部感染,严重时皮肤破溃、渗血、糜烂,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还会并发细菌和霉菌感染,少数病例还会发展成皮下环疽、败血症。有的医疗单位甚至还出现过因为红臀引发医疗纠纷案例[4][5]。因此防治红臀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品管圈是指由同一个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似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一个团体,自动、自发、自觉的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我院新生儿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提高“新生儿红臀修复率”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组圈与主题选定 2013年1月我科根据自愿参加品管圈活动,热爱集体,关心团队建设,能观察分析,出谋划策,责任感强的原则,成立了“无忧圈”组织。由8名成员组成圈员,选出圈长1名,内部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针对新生儿科存在的问题,经圈员对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进行投票评分,确定“提高新生儿红臀修复率”为本次的活动主题。在6个月时间中,我们按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这10大步骤实施活动,定期召开圈会并记录活动内容。 1.2现状把握 2013-7-15——2013-8-15 共收住新生儿住院患儿60人,入院时有红臀记录的为26人,平均修复天数4.8天,红臀修复率为76.9%。红臀患儿原因分析:使用恶劣尿不湿与纸巾,便后没有及时更换清洗,家属使用爽身粉不当,蓝光治疗,大便次数多和患儿消化吸收能力不同,从而造成红臀。 1.3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能力×圈能力),考虑到实际情况,将本次圈能力设定为80%,根据柏拉图博士的八二定律分析,将本次提高新生儿红臀修复率的目标值定位>90%。 1.4解析与对策拟定由“无忧圈”圈员采取头脑风暴,分析新生儿红臀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统一意见,运用鱼骨图进行特性原因分析。 1.5对策实施 1.51(1)对于使用恶劣尿不湿与纸巾的患儿,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建议家属提供优质的尿不湿、纸巾和湿巾,及时更换清洗臀部,氧化锌软膏外涂,必要遵医嘱使用百多邦软膏外涂;(2)对于未及时更换尿不湿而造成红臀患儿,q3h更换尿布同时加强巡视,发现解大便的及时清洗更换,勤涂护臀膏;(3)对于家属使用爽身粉不当造成红臀的患儿,告知家属使用爽身粉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臀部,待皮肤干燥后使用;(4)蓝光治疗及患儿消化吸收能力弱造成红臀的患儿,观察大便性状,遵医嘱使用肠道益生菌及口服思密达。 1.52制定新生儿臀部护理流程:规范洗手——评估患儿臀部情况——(1)皮肤正常或稍红——加强巡视,每次大小便后及时使用湿巾轻轻擦洗干净,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并涂氧化锌软膏后轻轻按摩,保护皮肤——选择大小合适、材质透气的纸尿裤及质地柔软的纸巾,操作时动作轻柔,棉签采用滚动式涂药膏以减少摩擦力,严格交接班并做好记录;(2)严重红臀,湿疹,皮肤破损等——选择大小合适、材质透气的纸尿裤及质地柔软的纸巾,操作时动作轻柔,棉签采用滚动式涂药膏以减少摩擦力,严格交接班并做好记录——通知医生,根据医嘱口服药物以减少大便次数。每次清洗臀部后外用百多邦或派瑞松软膏等——加强巡视,及时更换尿布。适当放松尿布包扎松紧度,利于透气——情况严重者置暖箱采取臀部暴露疗法,保持局部干燥——护士长每周检查执行情况。 2、结果 2.1有形成果评价利用201 3.9至12月份的数据收集计算出红臀修复率,9月份共收治患儿55人,红臀为26人,修复21人,平均天数3.3天,修复率80.76%;10月份共收治患儿52人,红臀为28人,修复24人,平均天数3.2天,修复率85.71%;11月份共收治患儿59人,红臀为19人,修复17人,平均天数3.0天,修复率89.47%;12月份共收治患儿73人,红臀为20人,修复18人,平均天数2.9天,修复率90%。 活动结束后按公式计算出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 目标达标率 =(改善后-改善前) / (目标值-改善前)×100%=(0.941-0.769)/(0.90-0.769)×100=131.2% 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 / 改善前×100%=(0.941-0.769)/0.769×100%=22.3% 2.2 无形成果评价对QCC手法的运用,对团队精神,责任荣誉,活动信心,沟通配合,促进脑力开发等项目进行评价,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3、讨论 3.1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通过“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新的品管手法,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还培养了圈员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圈员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营造了团队愉快的工作氛围,促进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6]。护

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 唐洪涛

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唐洪涛 发表时间:2017-12-28T15:45:19.5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作者:唐洪涛张艳梅[导读] 有利于增强宣教活动的针对性,促使初产妇掌握更为全面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从而良好的实施新生儿护理。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初产妇104例,随机抽取52例作为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另5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观察宣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可明显增强宣教效果,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 胎儿娩出后,到满28d的时间段为新生儿期,该时期较为特殊,新生儿尚不具备发育成熟的身体器官,机体免疫力非常低,感染较易出现,家长必须要细心、认真的给予新生儿护理。目前,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程度比较低,尤其是初产妇,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护理人员应全面的讲解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以提升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不过,临床以常规方法实施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时,效果并不理想,产妇知晓率比较低。研究指出,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可提升宣教效果。本院以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中,获得的宣教效果较为理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初产妇104例,年龄23~31岁,平均(26.7±2.1)岁;分娩孕周38~41周,平均(39.6±0.7)周;自然分娩66例,剖宫产38例;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19例,大专15例,高中及中专27例,初中22例,小学及以下21例。纳入标准:(1)均为足月分娩,单胎头位;(2)围生期住院时间至少7d;(3)新生儿具有良好健康状况;(4)产妇无严重产后并发症;(5)均对本研究知情。随机抽取52例作为观察组,另5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初产妇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实施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产妇提出疑问时,护理人员给予详细解答。观察组应用品管活动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具体如下: 1.2.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组员共8名,4名产科护士,4名儿科护士,临床护理经验均超过3年,由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组长,活动主题确定为“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 1.2.2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结合新生儿护理工作特点,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的设计,发放给本研究纳入的所有初产妇,讲明调查目的及填写方法后,由初产妇独立完成,完成后当场回收调查问卷,针对问卷结果,归纳、总结每名初产妇存在的具体认知缺陷。 1.2.3对策拟定与目标设定 以初产妇具体认知缺陷为依据,针对性的制定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措施,明确宣教的重点内容,确定通过宣教显著提升初产妇新生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目的。 1.2.4具体实施宣教措施[1] (1)强化环节管理及健康教育针对性:每天下午2:30~5:30进行健康教育,并在下午给予新生儿沐浴,在沐浴时间,集中进行讲解示范,新生儿生理特点、母乳喂养知识等为基础护理知识为重点讲解内容,同时,讲解沐浴的步骤、作用等,增强产妇认知;(2)制定并示范标准护理操作流程:结合新生儿护理工作,将标准的护理操作流程制定出来,并展示给产妇,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同时,预防接种、新生儿体检等相关知识均详细的讲解;(3)培训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每周3次,内容为基础性的新生儿护理操作,护理人员示范一次后,由产妇亲自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施指导、纠正等,促使产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2.5效果维持 产妇出院后,电话随访每周1次,给予产妇相应的指导,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持续的提升教育效果。 1.3观察指标 利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产妇知晓新生儿护理知识情况,调查内容包含基础护理知识、新生儿生理特点、母乳喂养知识、环境护理知识、疫苗接种及体检知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利用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率

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率 发表时间:2015-12-01T10:59:13.3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作者:胡福华 [导读]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210048 新生儿期是婴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时期。 胡福华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210048) 【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方法:开展以“提高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活动程序,针对导致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低进行要因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家长对新生儿基础护理、母乳喂养方法、预防接种、环境护理知识掌握率显著提高,实施前后患儿家长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从44%提高到70%以上,提高幅度为26%。患儿家长满意度由80%上升至96%及以上。目标达标率为108%;进步率为59%;圈员8项能力自我评价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家长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满足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迫切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圈员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新生儿家长;护理知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332-03 新生儿期是婴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时期,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需求更为迫切[1-2]。我科于2014年8-11月开展以“提高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为主题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 我院为综合性三级医院,开设儿科病床32张,新生儿室10张,2014年全年入住新生儿1024例次。新生儿室护士7人,均为女性,年龄25~43(35)岁;学历:本科3人,大专4人;职称:高级2人,中级1人,初级4人。 2.方法 2.1 组圈 护理部指导开展品管圈活动,护士长组织全科人员系统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和手法。全体护理人员均纳入QC 小组,所有人员经培训考核均合格。圈活动特点:1)以解决家长实际问题,提高家长护理新生儿的能力、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为目的;2)遵循规定的工作程序;3)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2.2 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根据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提出多个备选主题和理由,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采用“5、3、1”评分,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得出“提高家长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2.3 拟定活动计划 根据活动步骤利用甘特图制作详细的活动计划表(附表1),时间是2014年7~11月,2014年8月为实施前,2014年9月为实施中,2014年10月为实施后,2014年11~12月效果维持中。每周不少于1次召开圈员会,时间0.5~1.0h。

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13T10:27:39.7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作者:李敏 [导读] 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 李敏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荆州 43402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分娩新生儿的初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晓率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基础护理、母乳喂养方法、环境护理知识、疫苗接种及体检意识知晓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甚佳。 【关键词】品管圈;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32-02 品管圈又称为质量管理小组。其是以提升品质为工作重心。以解决工作中所遇的各种问题,调动圈员的参与感与能动性为活动目标。通过品管圈活动可提升护理质效果。目前初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有待提高。而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又不理想。故本文借助我院妇产科分娩新生儿的初产妇43例,就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展开探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33.7±10.3)岁;观察组年龄21~44岁,平均(33.3±10.1)岁。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入选患者基本数据资料的比对,结果显示,两组数据比对差异性不明显(P>0.05),符合实验分组的比较标准。(1)纳入标准:纳入自然生产;剖宫产;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患者。(2)排除标准:排除经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窒息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产妇日常生活禁忌予以告知。叮嘱产妇提升健康意识。告知产妇正确的哺乳方式。及时纠正产妇乳头凹陷等情况。叮嘱患者多进食促进乳汁分泌的事物。做好环境护理工作。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告知产妇新生儿日常护理方式。为产妇分发新生儿护理知识宣传册。 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1)建立品管圈。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品管圈知识和护理技能。坚持护理人员自愿参加得到方式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选任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品管圈圈长。针对品管圈活动计划,活动目标,活动现状,当前问题,解决措施制定方案。(2)实施品管圈活动。第一,规范护理流程。针对环境管理,新生儿用品准备,新生儿脱衣服,观察是否存在异常,新生儿洗澡,新生儿物管护理,新生儿抚摸和换尿片等护理流程进行示范。提升初产妇护理认知。提升初产妇护理技能。第二,加强对初产妇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选用专家对初产妇进行护理知识讲解。通过透明玻璃操作示范正确护理方式。重点对新生儿基础护理工作进行示范。例如:穿脱衣服,沐浴抚摸等。护理人员还可通过各种方式对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开展经验交流会,针对分发的宣传册予以指导等。针对新生儿护理常识及护理技能予以现身说法。指导初产妇开展实践操作。如遇到操作不规范或出现问题的缓解可及时纠正。(3)检验品管圈活动。及时组织品管圈小组成员针对初产妇活动参与性及时间能力进行调查。针对活动组织反馈情况进行调查。确保活动的推行及目标的切合实际。(4)品管圈活动反馈信息。针对品管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上报。组织品管圈小组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进一步探讨。拟定解决对策。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组间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情况差异[1]。 1.4 评价标准 借助自拟产科健康知识问卷完成新生儿护理知晓率调查分析。新生儿基础护理包括皮肤护理,布置及环境,喂奶换尿布,留灯,沐浴等五项组成。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知晓情况越好。母乳喂养包括产妇个人卫生护理,清洁乳头护理,喂奶姿势,挤奶手法等五项组成。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知晓率越高。环境护理包括睡眠布置,室内温度控制,室内湿度控制,通风等五部分组成。总分100分,分属越高知晓情况越好。疫苗接种及体检意识包括疫苗信息,接种时间,接种地点,体检常规项目及体检地点五项组成。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知晓情况越好。评分>60分,即为知晓。知晓率=(知晓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护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晓情况决定了护理质量。良好的护理知晓率可帮助产妇更好的为新生儿提供优质的护理。而如若新生儿护理

品管圈活动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影响研究

品管圈活动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20T10:17:13.64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作者:伍敏 [导读] 品管圈又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是指由工作相关的人员组成一个互动的圈,发挥个人潜能和主观能动性。 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南永州 425006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初产妇进行常规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指导,研究组采取品管圈活动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指导,观察两组的护理知识知晓率与新生儿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护理知识知晓率及新生儿护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 【关键词】品管圈;初产妇;护理知识知晓率 品管圈又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是指由工作相关的人员组成一个互动的圈,发挥个人潜能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圈员的合作来达到改进质量的一种品质管理模式 [1]。由于产妇是第一次分娩,对新生儿的护理完全不懂,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护士来指导和传授,所以初产妇需要全方面的了解与学习新生儿的知识,使新生儿尽快适应外界的环境,保证新生儿健康的成长,据此,我们对70例初产妇采取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新生儿均为足月分娩且健康。研究组初产妇:年龄19~28岁,平均(23.5±5.1)岁;孕周39~42周,平均(40.5±1.2)周;剖宫产29例,自然分娩41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1例,大专22例,本科及以上17例。对照组:年龄20~31岁,平均(25.5±4.8)岁;孕周38~41周,平均(40.2±1.4)周;剖宫产31例,自然分娩39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8例,大专19例,本科及以上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初产妇进行常规新生儿护理知识指导,包括新生儿的哺乳以及沐浴方法等;研究组产妇采取品管圈活动,包括: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共8名成员,圈长由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其余7名组员由经验丰富的儿科护士和产科护士组成。 1.2.2 活动主题 活动小组的成员根据儿科方面的知识与产科护理的重点,把活动的内容列举出来,每个成员根据护理经验提出一个主题,然后所有圈员根据可行性为活动主题进行打分,把得分最高的“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2]定为活动主题。 1.2.3制定活动计划 根据新生儿科制定的新生儿护理流程制定新生儿护理问卷,内容包括让婴儿喝到纯母乳的哺乳方法、新生儿穿衣与换尿布等最基本的护理、消毒与清洁的方法及接种疫苗后该注意的地方等,调查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多少,记录初产妇在护理方面做的不正确的项目,根据护理中的不足制定改进的活动计划,活动时间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分多个阶段进行护理,每周要开一次圈员会,对自己负责的护理目标进行总结,把取得好的效果的措施分享个其他圈员。 1.2.4 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我们将对照组70例分娩后的初产妇进行常规的新生儿护理知识进行指导,在出院前,根据新生儿的基础护理知识制定掌握情况问卷,发给70例初产妇,收回7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完全掌握的占72.86%,不完全掌握的占27.14%,根据调查发现,初产妇对护理知识掌握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护士本人对新生儿的知识掌握不全面,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不够重视,对婴儿的生理现象如黄疸等症状判断不准确。 1.2.5确定目标 把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目标定为90%。 1.2.6活动实施 从调查问卷中分析总结新生儿护理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新生儿护理流程与产后护理流程,并做到每位产妇都有一名固定的护士进行护理指导:①根据护士的经验与能力,为护士开展新生儿基础知识的培训,让护士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模拟的方式为婴儿洗浴、抚触、脐部护理等,只有护士的沟通能力与专业知识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教育指导产妇。②建议产妇和新生儿住在同一个病房,护士能同时照顾新生儿和产妇,在产妇的床边给新生儿洗澡,给脐带消毒,穿衣服的顺序等可以一边护理一边向产妇讲解,并让产妇亲自给婴儿护理,不正确的地方,护理人员要反复示范,③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会出现黄疸等生理现象,教会产妇观察新生儿的脸部肤色,黄疸不严重时可以多喂水,如果黄疸加重,就要把婴儿带到儿科及时治疗,④在母乳喂养知识方面,在产妇分娩前,产科应每个月开一次孕妇课堂,把母乳喂养的知识做成手册发给产妇,有不明白的地方再播放视频,产妇分娩后,护士示范母乳喂养方法及喂奶姿势,让婴儿可以早接触母乳早开奶,对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护士要在当天反复示范并讲解,直到熟练掌握为止,把产妇必须掌握的护理知识制成有趣的动画光盘,出院后带回家,在不明白时可以随时观看学习。⑤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等,⑥观察新生儿乳房是否肿大,大小便是否正常等。 1.2.7电话回访 产妇出院后,通过电话的形式回访,询问产妇是否按照预先制定的护理流程来护理,产妇提出的问题要详细解答。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调查两组初产妇护理前后的知识知晓率[3]:满分100分,高于80分为知晓;②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4]:产后30天护士到初产妇的家中进行护理能力的调查,包括喂奶姿势、穿衣与脱衣、换尿布、脐部消毒等,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60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24小时内母乳吸吮率的影响

产妇作为服务核心,助产士在分娩前后、分娩中以及产后均全程陪护,给予产妇分娩知识、技巧的指导、分娩过程的注意事项,并对照顾产妇情绪,对其心理精神上给予关心、支持,分娩全程鼓励、安慰产妇,使产妇充分感受到人性的关怀与安全感,提升产妇分娩舒适度,缩短产程。本组研究结果也表明,全程导乐分娩有效缓解了产妇生理与心理因紧张、焦虑产生的过度应激反应,提高了产妇自然分娩信心,而本次结果中观察组产妇分娩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胎儿窘迫发生率与剖宫产率也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郭斌宏等[3]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助产士全程为产妇提供导乐分娩服务不仅提升了母婴安全保障,同时也充分展现我 院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符合现代以人为本护理服务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晓丽.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75-76. [2]王萍,刘小平,钱雪英,等.导乐分娩对分娩过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9):555-556. [3]郭斌宏,徐玉华.全程人性化导乐分娩模式的实施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377-1379. (收稿日期:2015-05-19) (本文编辑:李惠敏) 品管圈是由工作在同一性质场所的人群自觉或自发组成的一个活动团体,通过全员参与、相互合作,采取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方法与管理模式对工作场所内出现的某一问题而制定改进措施或方法,使其达到预期制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1]。我科于2014年3~10月针对母乳喂养不足开展了以“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24h内母乳吸吮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次品管圈活动于2014年3~10月,分别收集2014年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及9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本科室24h内新生儿吸吮母乳率作为数据进行比较。 2.方法。(1)品管圈的组建。①我科于2014年3月成立了品管圈小组,护理部主任担任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圈长,其余9名成员为圈员。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5名;学历:本科5名,大专及以下5名。每2~3周组织召开圈内会议,每次会议1~2h。②经过各圈员的讨论确定品管圈圈徽、圈名(“爱婴圈”),我院是爱婴医院,而今年也是爱婴医院督查年,母乳喂养的成功显得尤为重要,从中也能体现母婴同室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做好早吸吮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2)确定主题。圈员以头脑风暴的方式针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6个待选主题,根据主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以及上级政策进行评分(评价法),最后以“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24h内母乳吸吮率”为最高分,确定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3)计划拟定。通过预估各步骤所需时间,讨论确定各步骤的负责人,并将内容绘制于甘特图中,放置于科室显眼的位置,以提醒各圈员的任务以及完成时间。(4)现状把握。经讨论绘制产后24h母乳喂养的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的各个环节,对可能出现影响母乳喂养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设计查检表,找出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可归纳为:①产后疲劳、疼痛、行动不便;②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认知不足;③产后24h乳汁不足;④产妇乳头凹陷或平坦;⑤产后使用药物;⑥缺乏家庭支持;⑦新生儿吸吮欲望及能力减弱;⑧新生儿含接困难;⑨缺乏家庭支持。数据统计的过程中,以新生儿24h内吸吮次数不足8次者定义为母乳喂养不佳,达到8次及以上者为母乳喂养良好,经统计母乳喂养良好率为34.74%。根据查检结果数据分析,绘制帕累托图见图1。(5)目标设定及解析。根据绘制的帕累托图可知产后24h乳汁不足、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认知不足、新生儿吸吮欲望及能力减弱占79.03%,根据“80/20原理”上述3个原因是造成新生儿吸吮不足的主要原因,确定本次主题的改善重点,并根据现况值、圈员能力,计算目标值为提高新生儿24h内吸吮率到68.26%,增幅为96.49%。针对找出的3个主要原因,圈员们集思广益,运用特性要因图法(即鱼骨图法),分别对其分析讨论,找出更具体的要因:①缺乏相关母乳喂养知识;②护士宣教不到位;③早接触、早吸吮不充分;④家属及产妇随意添加代乳品。(6)对策拟定及实施。针对制定的要因,从重要性、迫切性、圈员能力等各项目进行对策评分,根据“80/20原理”,确定了以下对策并予以实施:①加强护士母乳喂养的意识,对全体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培训,制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24小时内母乳吸吮率的影响 盛洁静常晓燕夏凤仙 作者单位:200011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十一病房 通信作者:盛洁静,Email:zxasjj_4160@https://www.360docs.net/doc/7f630409.html,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05-13T15:19:35.3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期供稿作者:梁礼莉许盼李洁闵丽华 [导读] 品管圈的精神在于主动参与,助产士在参与品管圈活动过程中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质量意识明显提高[6]。 梁礼莉许盼李洁闵丽华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产房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新生儿复苏质量的影响,解决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的问题。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活动开展前对影响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要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的改进措施。结果: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由活动前的15%提高到活动后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复苏质量得到了改进。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提升新生儿复苏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脉氧仪的使用率;新生儿复苏质量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1-0013-03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improving neonatal resuscitation time pulse oxygen meterthe use rate of Liang Lili,Xu Pan. LiJie .Min Lihua,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 The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Chengdu 61007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uality of neonatal resuscitation. To improve the neonatal resuscitation using the rate of the pulse oximeter.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Activities in the former effect on neonatal resuscitation using pulse oximeter to analysis due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neonatal resuscitation using pulse oximeter rate. Results Neonatal resuscitation rate by using pulse oximeter before 15% to after activities 6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QCC improve neonatal resuscitation using pulse oximeter rate ,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onatal resuscitation.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use of pulse oximeter rate;The service quality of midwifery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1]是指在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进行品质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小集团。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一个组织,持续不断地对工作场所进行改善与管理,形成自下而上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2013年8月-12月,我科开展了以“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品管圈概况 1.1 圈名 圈名“协力圈”,喻意着全体助产士齐心协力,各自发挥最大能量,共同为促进自然分娩、关爱产妇健康而努力。 1.2 人员组成 由产房9名助产士以小组形式自愿组织,年龄29~50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3人,护士2人。选出圈长1名,副主任护师担任辅导员。 1.3 活动步骤 制定工作计划、掌握科室内的问题、确定主题、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掌握改善主题的重点、制定目标、提出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效果维持、活动总结与发布。 2.方法 2.1 确立主题 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圈员针对本科室需持续质量改进的问题,通过脑力激荡法,小组全体成员从问题的紧迫性、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预期效果等方面分别用5分、3分、1分 3个等级打分,总分最高者确定为本次要解决的问题,即:提高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 2.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2.2.1现状调查本研究对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1~5月在我院新生儿复苏20例进行数据收集,脉氧仪的使用率达15%。 2.2.2原因分析列出特性要因分析图从人员、方法、环境、其他4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使用率低的因素,运用关联进行分析,最终确立导致问题的3个要因,即意识缺乏、培训不够、监管不严。 2.3 制定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及回顾性历史数据分析,经全体圈员讨论打分,确立了此次活动的目标,将新生儿复苏时脉氧仪的使用率提高22%。 2.4 拟定对策及实施 针对三个要因思考对策,全体圈员利用头脑风暴讨论出很多对策,按照可行性、经济性、自主性、长期性等指标评价,选出针对性最明显、执行性最强、有一定创新并具有长期可操作的对策内容,有的放矢,集中力量解决问题,以达到最佳效果。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新生儿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新生儿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新生儿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014年来我院分娩的174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品管圈活动将174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落实及护理记录书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1.0%(81/8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2%(69/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新生儿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标签:品管圈活动;新生儿护理;安全事件;护理质量 品答圈活动是指具有共同工作背景及兴趣爱好的人员组成团队,该团队组织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品管圈活动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效果[1],本文將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我院新生儿护理中,通过观察其对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74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男92例,女82例,日龄在3~25d,按照护理期间是否介入品管圈活动将174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监护人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89例,男49例,女40例,平均日龄(19.2±1.4)d,足产儿85例,早产儿4例,分娩体重(3.19±0.24)kg,胎龄在36~42w,平均胎龄(40.1±0.4)w,对照组85例,男43例,女42例,平均日龄(17.8±1.7)d,足产儿83例,早产儿2例,分娩体重(3.27±0.28)kg,胎龄在37~41w,平均胎龄(39.5±0.5)w,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整个护理期间未介入品管圈活动,观察组护理期间则介入品管圈活动,活动方法如下:成立活动小组,由我院年资较长护士担任活动小组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及工作安排;确定选题,本次品管圈活动经开会讨论决定选择新生儿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作为活动主要内容,活动选题确定后进行小组内部交流和讨论,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护理质量有较大不良影响的因素,并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对新生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安全事件、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等,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74份问卷,问卷发放率及有效回收率均为100%,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内容发现,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的护理过程包括水浴、腕带混淆脱落、进食、更衣等[2];对策拟定,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教育,由活动小组定期组织品管圈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教育,让活动小组成员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安全及质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意义,临床护理工作应以安全为基础,在安全前提下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定期举办护理经验交流,邀请专家或他院优秀的新生儿护士来我院进行经验交流,如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