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8.2征税和纳税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8.2征税和纳税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8.2征税和纳税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所谓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的税法基本原则,即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国家则不能征税,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税收法定”原则体现了( )

A.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B.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点

C.税收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D.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解析:“税收法定”即依法征税,说明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重赋》中写道:“厥初妨其淫(加税),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犹豫)。”这首诗主要强调的是税收的( )

①无偿性②强制性③固定性④法制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犹豫)”,体现税收具有强制性,②符合题意。“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体现税收具有固定性,③符合题意。①体现不出。④不是税收的特征。

答案:C

3.“所谓税收就是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这句话表明税收具有( )

A.无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掠夺性

解析:“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说明税收是无偿获得的,故答案选A项。

答案:A

4.2014年10月11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有关政策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将煤炭、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税适用税率由5%提高至6%。上述规定是基于( )

A.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B.税收是国家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

C.税收具有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作用

D.我国税收具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

解析: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在征税之前相关部门规定纳税对象和相应税率,才能保证公民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故答案选A项。

答案:A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额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这一新政体现了( )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国家通过调整分配政策促进生产的发展③国家减少财政收入支持经济的健康发展④我国税务的征收有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中对小微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表明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体现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出此政策有利于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小型微利企业的健康发展,②④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体现不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③表述不科学。

答案:D

6.税收分为不同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以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是( )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行为税

解析: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所得税,是以各种所得额

为征税对象的税种;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行为税,是以纳税人

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答案:A

增值税作为一种“优良税种”,目前已被世界近200个国家广泛采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务院

确定的“十二五”必须完成的税改目标。据此完成第7~8题。

7.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体现了税收的( )

A.税率的调整

B.纳税人的改变

C.征税对象的变化

D.征税主体的变更

解析:增值税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营业税以营业额为征税对象,因此,营业税改征增

值税,体现了税收的征税对象的变化,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8.2015年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作为税制改革的重点,按照既定要求,营改增在今年将基本实现全覆盖。营改增基本实现全覆盖( )

①意味着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营额征税②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③能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④能直接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这样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环节的企业偷税漏税行为,因此可以减轻相关企业的税收负担,②③说法正确,①④说法错误。

答案:B

9.随着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国内汽、柴油价格也不断下跌。财政部决定自2014年11月29日

起提高汽、柴油以及润滑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消费税。这一调整有利于( )

①引导消费需求②扩大征税对象③促进节能环保④调节初次分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消费税以税法规定的特定产品为征税对象。即国家可以根据宏观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要求,有目的地、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以适当地限制某些特殊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故财政部提高成品油消费税,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需求,促进节能环保,①③符合题意。此次调整属于消费税税率调整,②说法错误。国家征税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④说法错误。

答案:A

10.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月收入低于3 5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薪族不再

缴纳个税,体现了“高收入者多纳税,中等收入者少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的原则。这表明,新税

法实施( )

①将大大降低我国的财政收入②旨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④可以防止

纳税人偷税漏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②③符合题意。目前个税在我国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较低,①言过其实。④属于增值税的作用。

答案:C

11.以下是个人所得税税率(工资、薪金所得税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1 500元的 3

2 超过1 500元至4 500元的部

10

3 超过

4 500元至9 000元的部20

4 超过9 000元至3

5 000元的部

25

按照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 500元)征收标准,太原市某白领扣除“五险一金”后的月薪为10 000元,每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

A.1 495元

B.595元

C.745元

D.2 500元

解析:10 000-3 500=6 500元,1 500×3%+3 000×10%+2 000×20%=45+300+400=745元。

答案:C

12.“你有情,我有情,依法诚信纳税献真情;你出力,我出力,促进民生发展齐努力;你受益,我受益,共享和谐社会最美丽。”这条税收宣传短信告诉我们(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③公民要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④公民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你出力,我出力,促进民生发展齐努力;你受益,我受益,共享和谐社会最美丽”,体现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①符合题意。“你有情,我有情,依法诚信纳税献真情”,表明公民要自觉

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B

1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一理念不仅仅在普通民众心中生根发芽,更在企业中发扬光大,并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普通民众能

够形成这一社会共识,是因为( )

①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③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

民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要发挥财政支出的作用,公民必须自觉依法纳税;我国公民权利

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享受权利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故①②符合题意,应入选。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③说法不准确。④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答案:A

14.右面漫画中两面人的行为属于( )

两面人

A.骗税

B.欠税

C.偷税

D.抗税

解析:漫画中的两面人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这属于偷税行为,故答案选C项。答案:C

15.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指出,税务机关应当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或者退付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或者少退、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上述规定( )

①表明税收具有法制性②表明税收具有强制性③要求公民增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④会减少

税收收入影响国家财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纳税机关必须依法征税,《意见稿》要求税务机关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或者退付税款,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而要使税务机关做到依法征税,就要求公民增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③说法正确。加强税收征管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④说法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6.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深化税制改革,相继实施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同时,为保证国家税收的收缴,税务机关也加大了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惩处力度,震慑了违法行为,保证了税收任务的顺利完成。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上述减税政策的重要意义。

(2)运用税收的知识,分析加大对四种违反税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的经济学依据。

答案:(1)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同时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③对小微企业减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①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基本特征。加大对四种违反税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大对四种违反税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有利于加强对税收的征管,防止税收流失,保证国家财政收入。③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加大对四种违反税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有利于体现税法尊严,维护人民利益。

17.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14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已经开始。2014年度取得的各项所得合并计算超过12万元的市民,要在2015年3月底以前到地方税务机关或在网上办理自行申报手续。

(1)地方税务局为什么要开展2014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工作?

(2)公民应如何增强纳税人意识,自觉做到诚信纳税?

答案:(1)①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如果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

(2)①将依法纳税看成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认识到纳税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公民自身的切身利益。②将自觉诚信纳税看成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具体体现,把为国纳税引以为豪,当有应税收入时,应做到自觉诚信纳税。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结构框架(人教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有形的手)、市场(无形的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调节人、财、物等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优点: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配置资源,推动科学技术 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 △建立良好市场秩序的措施:(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的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 △缺点(局限性)——市场失灵:(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一是市场不能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二是不能让市场 调节(如枪支、危险品、麻醉品等)(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征信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3)经济活动者必须学法尊法守法 用法,并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3)必要性:P83第三段 作用。(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 △宏观调控:(1)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2)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 (1)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实现意义:这是中国 (3)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1)实现时间:2020年。(2)表现或特点:P86第二段。(3)新要求: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③资源节约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P44-45《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党和政府方面(参看笔记①②③);劳动者自身(参看笔记①②③) (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表现:生产全球化 △解决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矛盾需要社会合理配置资源 市场调节 市场秩序 范、道德规范等。△市场规则的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2)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 (3)载体:跨国公司。(4)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其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 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手段: 以经济手段(最常用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P44-45《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党和政府方面(参看笔记①②③);劳动者自身(参看笔记①②③) (1)地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 (2)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位置)、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攻方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本途径) 。 ②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是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 ③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5)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双刃剑”) (WTO ,1995.1.1,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界银行W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WTO ):(1)地位或作 (2)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重要的,包括最惠国国民)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3)我国加入世贸(2001.12.11)的意义: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 (详见P96第一段) (1)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2)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 (1)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加快转变 (详见P97第二段)(3)促进“引进来”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

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

高一政治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识记: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 2、理解:举例说明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适用: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 板书设计: (1)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同点 1、税收的基本特征见图表 (2)不同制度下税收的不同点 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的 (2)“取之于民”反映的是劳动者局部利益与我国税收的2、我国税收的性质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正确结合性质和作用(3)社会主义税收是“用之于民”的 (4)“用之于民”反映税收代表这部分社会产品 和国民收入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全体劳动 人民的利益服务 (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我国税收的作用(2)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杠杆 (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主要手段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方法:复习—导语—学生自学—讲解重点、难点—归纳小结—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什么叫税收? 2、税收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税收,那么,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税收的性质是不是都一样呢?我们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讲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课:(看书自学,思考题投影打出) ①各国税收有哪些共同点? ②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③我国税收的作用有哪些? 教学要点: 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板书)

高中政治备课参考 税收的特征和意义

第四课第二节税收的特征和意义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意思就是说政府的存在和运作是靠赋税来维持质条件,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1.定义:税收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财物的一种形式。 2.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实现国家职能的财政,出现了税收。所以税收从本意上讲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财物的一种形式。它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 (1)行使征税的主体是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 (2)征税的对象为社会成员(公民个人和各类经济组织) (3)征税的行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1.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并非是自愿缴纳。税收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纳税人(包括法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强制性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即实现国家职能)的保证。 2.税收的无偿性 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税收的这个特征,是由国家财政的无偿性决定的。从税收的产生看,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料,而国家机器本身又不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不能创造物质财富,只能通过征税来取得财政收入,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种支出只能是无偿的,国家拿不出任何东西来偿还公民个人的缴纳的税款。 税收的无偿性,使得国家可以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安排使用。这种无偿的分配,可以贯彻国家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可见,税收的无偿性是至关重要的,体现了财政分配的本质,它是税收三个基本特征的核心。 3.税收的固定性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经济组织和个人应不应纳税、应纳什么税、纳多少税,这表明国家与纳税人的根本关系具有固定性。而纳税人只要取得了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或发生了应税行为,或拥有应税财产,就必须按规定的比例或定额纳税,不能自行减免和降低标准,这也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三)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框架全部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 商品含义:用于交换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有用性自然属性 价值:人类劳动社会属性 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质:价值尺度:价格、观念的货币 货▲ 流通手段:交换媒介、实在的货币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发展: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含义:实际发行量过多 纸币发行量 优点:实际发行量太少 币信用工具:信用卡(含义、优点)、支票(种类) 汇率(含义、变动情况、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就是什么(从不同角度瞧:起源、本质、职能) 树立正确金钱观如何获得(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如何使用: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供求影响价格:间接因素、如何影响、结果(买方与卖方市场) 影响价格正比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反比 (单位商品)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价值规律:内容、地位、表现形式 一般规律(需求法则)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影响生活必需品变化大 价格变动高档耐用品变化小 的影响对相关商品的需求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品)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供给法则) 格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其她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物价总水平扩大内需的措施 影响消费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收入 的因素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未来预期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前提基础) 社会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消消费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最常见)、贷款(含赊帐等)、租赁消费 类型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 费恩格尔系数(定义、变化的含义)▲ 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不健康)、求实心理(理智)▲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求)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求) 正确的消费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含义、特征、意义)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因)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 框架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总体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定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文化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内涵与特点特点是人们的一种素养:后天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 是一种精神现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实质),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过程中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的力量②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 史中。(1.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综合国力繁荣的重要体现。 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文化与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文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科技作用↑文化生产力作用↑ 化文化与相互影响(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相互交融(文化与民主政治交融;与国际政治交融) 作政治 [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世界反文化霸权主义]

用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措施: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 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综合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意义/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为综合国力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根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化特点潜移默化(过程)(影响思想和行为) 对深远持久(效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优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影塑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响人生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③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 点:财政与税收 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

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收费、罚款等。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财政支出分为哪些部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哪几种情况? (1)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分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框架全部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 商品含义:用于交换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有用性自然属性 价值:人类劳动社会属性 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价值尺度:价格、观念的货币 货▲ 流通手段:交换媒介、实在的货币 ▲ 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发展: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含义 纸币发行量 优点 币信用工具:信用卡(含义、优点)、支票(种类) 汇率(含义、变动情况、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是什么(从不同角度看:起源、本质、职能) 树立正确金钱观如何获得(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如何使用: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供求影响价格:间接因素、如何影响、结果(买方与卖方市场)影响价格正比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反比 (单位商品)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价值规律:内容、地位、表现形式 一般规律(需求法则)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影响生活必需品变化大价格变动高档耐用品变化小的影响对相关商品的需求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品)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供给法则) 格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其他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物价总水平扩大内需的措施影响消费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收入 的因素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未来预期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前提基础)社会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消消费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最常见)、贷款(含赊帐等)、租赁消费类型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 费恩格尔系数(定义、变化的含义)▲ 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不健康)、求实心理(理智)▲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求)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求) 正确的消费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含义、特征、意义)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因)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一、财政收支 1、财政收入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转到各项税收为主,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1)各项税收。税收收入覆盖全社会,具有稳定性。我国财政 收入从国有资产收入为除所得税外,税收不分盈亏,都按既定的税 种和税率征收。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 (2)专项收入。按照国家规定,某些指定来源和特定目的的专 项收入,有相应的专门用途,列收列支,专款专用,包括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这是一项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上述几种财政收入性质不同,政府收取的理由和方式不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减少了 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国民经 济具有收缩作用。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行使职能,对财政收入进行支付使用的各项支出。包括: (1)维持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军队警 察等政权机构的运行和发展,充全依靠财政拨款。 (2)支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3)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 (4)投资于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 (5)投资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例如军 工企业、航天企业、粮食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支柱产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等,只能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控股。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支出,都增加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 数量。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具有 扩张作用。 3、财政收支分类 (1)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从源头上确保中央财政收入占有合理比例,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根本保证。根据国际经验,中央财政通常占财政收入的60%,地方财政通常占财政支出的60%,中央财政收入的20%转移支付返还 地方财政。这种先集中、后返还的财政体制,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平衡地方财力,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2)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 从财政收支的用途上,可以将国家财政分为公共性财政与建设性财政。公共机构、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公共性财政,属于经常性 收支,包括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价格政 策补贴等,应当力求收支平衡,不打赤字。建设性财政是生产性收支,包括基础设施、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果出 现赤字,可以发行国债,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 (3)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 凡列入国家预算收支的资金,称为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 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 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 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政府性基金、附加收

【范文】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总 结 www.5y kj.co m 一、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转到各项税收为主,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各项税收。税收收入覆盖全社会,具有稳定性。我国财政收入从国有资产收入为除所得税外,税收不分盈亏,都按既定的税种和税率征收。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 专项收入。按照国家规定,某些指定和特定目的的专项收入,有相应的专门用途,列收列支,专款专用,包括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其他收入。这是除各项税收、专项收入以外其他各项收入的总称,包括利息收入、基本建设费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公产收入、罚没和追回赃物赃款收入、捐赠收入等。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这是一项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上述几种财政收入性质不同,政府收取的理由和方式不

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减少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国民经济具有收缩作用。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行使职能,对财政收入进行支付使用的各项支出。包括: 维持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军队警察等政权机构的运行和发展,充全依靠财政拨款。 支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 投资于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例如军工企业、航天企业、粮食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等,只能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控股。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支出,都增加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具有扩张作用。 3.财政收支分类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从财政管理体制上,可以将国家财政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按职能划分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 修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人教版)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4、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8、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唯物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认识论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020-2021年高一政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案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 纳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也称纳税主体。 从民法的角度讲,纳税人分为自然人、法人。自然人是指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他们以个人的身份来承担法律所规定的纳税人义务。居住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外国和无国籍的居民也属于自然人,他们依法对所属国和所在国家负有纳税义务。法人是指具有能够独立支配的财产、并能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单位、团体等社会组织。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总之,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按税法规定只要负责有直接的纳税义务,就是纳税人。纳税人的法律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谁应该交税、由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问题。 以上我们从概念上分析说明了什么是纳税人。而在实际生活中,纳税人都是具体的,是同一定的税种相联系的。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所以,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税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体系中的具体税收种类。每个税种都由纳税人、征税对象、征税项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计税依据、减免税和违章处理等具体要素构成。税种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不同。1994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性的税制 改革,改革后我国的现行税制由23种税组成,其中主要的税种是: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实用文档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 2. 我国的主要税种 1)增值税 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如,增值税就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可以是商品、所得、财产,也可以是资源。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每一种税款都有特定的征税对象,征税对象规定了不同的税种的征税领域,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增值税对增值额征税,它是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首先采用的。后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增值额就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例如,在生产领域,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就是v+m这两部分。增值税就是对这个增值额征税。不论产品的生产环节有多少,每个环节也只对增值额征税。所以,它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促进生产企业化的实现。这就是增值税这一税种的作用。 教材中的辅文是增值税如何计算的例子。这里假定服装厂购进原料价值850元,这些商品的生产厂家是第一个生产环节,都是增值额,需缴增值税是850×17%=144.5元。这里的假定是为了简便地说明问题,实际上850元的销售额不可能都是增值额。这样,服装厂实际付出的货币是994.5元,即商品价值850元加增值税144.5元。这表明,144.5元的增值税由卖方缴纳,但实实用文档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经济生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课标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 收课标版 一、单项选择题 2010年我国中央财政安排35亿元资金,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的财政支出() ①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②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③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④会形成货币购买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中的支出属财政支出,②④说法正确,故选D项。 答案:D 2.材料表明() A.财政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强制手段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可以有利地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D.财政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解析:A项错在“强制”,C项题目中未涉及,D项不如B项具体。 答案:B 3.2009年下半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重点继续投向基础设施建 设和社会公益事业领域。上述材料表明()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起决定作用 ②财政支出的重点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的 ③要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④国家的政策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基础性作用不等于决定作用,①说法错误。③说法不符合题意。 答案:D 4.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应() ①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②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③减少财政支出④减少税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拉动经济增长。故选C。 答案:C 5.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特大型矿坑、深部采空区治理的支持力度。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企业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这说明 () 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财政在平衡地区差异方面有重要作用 ④财政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物质保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财政对经济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某地一民营企业因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地政府对该企业主以重赏,奖励50万元的别墅一套,并宣布此奖免征个人所得税。对该政府的做法,正确的评价是() A.税收是缴给国家的,该地政府作为国家机关有权这样做 B.该地政府这样做,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C.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该地政府说了不算 D.给民营企业主发重奖会加大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和稳定 解析:A、B、D说法错误;当地政府的做法能从一定程度上起到奖励先进的作用,但这50万元奖励按法律规定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C 7.关于上题中的个人所得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是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B.其纳税人仅指从我国境内取得收入的个人 C.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D.是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的一个税种 解析:D项是征收增值税的意义。A、B项观点片面,应选C。 答案:C

2018届高三政治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八) 财政与税收 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八)财政与税收 [易错澄清练] 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点拨:财政收入多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但并非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税收具有固定性,但不是说税收是绝对不变的。(√) 3.经济发展过热时,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来刺激社会总需求。(×) 点拨:经济发展过热时,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 4.财政盈余越多越好。(×) 点拨:财政盈余并非越多越好,财政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营改增”积极的效应是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点拨:“营改增”不是增加新的税种,而是已有税种之间的替换,并没有拓宽财政收入的来源。 [小题提速练] 6.(2017·四川宜宾模拟)2016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正确体现这一政策及效果的传导过程是() ①减税降费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③效益提高④成本降低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解析:选D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减少税收降低费用,这会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有利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降低,提高经济效益,故正确体现这一政策及效果的传导过程为②①④③,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7.在应对经济新常态过程中,国家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税收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下列对税收与财政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高水平的税收,更有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②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与税收之间相互制约 ③增加财政收入,要以税收不损害经济活力为限 ④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

2019-2020年高一政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人教版

【教学目标】知识:识记:纳税人的含义;我国的主要税种及纳税人。理解:纳税人的含义及 决定因素;每个人都与税收有密切关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运 用:剖析一些主动纳税和偷税漏税的事例,说明公民应树立纳税人意识的 必要性。 能力: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 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觉悟:使学生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认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作为纳税人应维 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关心税收的作用,增强其责任心。 【教学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的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的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的意识。 【教学手段】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1、税收与我们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2、纳税人 (1)定义:(2)决定因素 3、我国的主要税种: (1)增值税(2)营业税(3)消费税 (4)企业所得税(5)个人所得税(6)关税 4、税收制度: 5、自觉树立纳税人的意识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纳税人”意识 【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ADBBBBCA 1、就税收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不同税种而纳税人可能相同 C.增值税的纳税人只能是法人 D.消费税的纳税人只能是自然人

2、我国税法规定的主体除法人外,还包括( ) A.企事业单位 B. 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 C.驻外中资机构 3、下列属于我国开征的主要税种有:( ) ①增值税②营业税③消费税④农产品特产税⑤个人所得税⑥关税⑦企业所得税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⑥⑦①②③⑤⑥⑦ 4、征收营业税实行的税率是( ) A.定额税率比例税率 C.累进税率 D.差别税率 5、对于个人提供或转让商标权而取得的收益征税属于( ) A.营业所得税 C.转让收益税 D.增值税 6、国家税务部门对企业所得进行征税的对象是( ) A.企业总产值企业纯收益额 C.企业上缴国家利润的一部分 D.生产经营的总价值 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 ) A.基本权力 B. 道德行为基本义务 D.社会责任感 8、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属于( ) B. 纳税人的基本义务 C.纳税人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 D.税法监督部门的责任 二、不定项选择题:BCD D ABC ABD 9、开征增值税的意义在于( ) A.有利于扩大国家征税的范围能够避免对企业经营重复征税 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能够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行为 10、依据我国税法规定,下列对纳税人理解正确的( ) A.没有经济收入的人不能成为纳税人 B. 只要有经济收入的人就是纳税人 C.亏损企业不能成为纳税人 11、我国开征的营业税( ) 税源广,是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税种 主要是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对象和第三产业征收 实行比例税率 D.有些情况下也实行累进税率,营业额高课税重,营业额低课税轻 12、树立“纳税人”意识就要( ) 视纳税为公民的社会责任

高一政治依法纳税(三)

高一政治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教学设计 溧阳光华中学政治组时志华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联系,依法纳税是公民 的基本义务,能够区分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 骗税、抗税。 【能力目标】剖析一些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事例,说明公 民城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纳税光荣,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等行为 是违法的、可耻的。 2、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法、讨论法、观察法,辅之以 问题教学法、导读法。 3、教学工具:多媒体 4、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税收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回忆 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税收有哪些特征?什么是增值税?它的 征税对象、纳税人、计税方法分别是什么?有何优越性?什 么是个人所得税?它的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特点分别

是什么?有何优越性?(生答)略 二、导入新课 【师】回顾上一节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计税实例材料,并思考: (1)布的增值税应该由谁缴纳,结果是由谁来承担的? (2)服装的增值税应该由谁缴纳, 结果是由谁来承担的? (3)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者与承担者一致吗? (学生讨论回答) 三、讲授新课 (一).纳税人和负税人 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师】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什么是纳税人?(生答)投影:纳税人概念(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 务的单位或个人) 【师】纳税人不仅包括个人(自然人),还包括单位(法人)。大家能否举例子看看哪些税种的纳税人是个人,哪些是单位?(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师】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是否就一定承担所有的税款呢?(生答) 【师】不一定。也就是说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什么是负 税人? 投影:负税人概念(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2、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投影)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八课 国家财政与税收练习-word文档资料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国家财政 与税收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若撇开其他因素,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下列传导路径中正确的是 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通货币量减少——平衡供求——CPI回升 ②全面实施营改增——企业税负减轻——扩大投资——刺激经济 ③提高个税起征点——税后实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生产 ④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大优质商品有效供给——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需求量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下列传导路径中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 ①营改增一减轻企业税负一降低经营成本一提高经济效益 ②多地提高房贷利率一增加购房成本一减少投机炒房一抑制房价上涨 ③着力保护企业产权一稳定投资预期一企业投资增加一激发经济活力 ④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增加货币流通量一激活资本市场一提升股市信心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 3.为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某市进一步提高大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养老金发放标准,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市民更放心去追求体验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举措传导路径符合题意的是 A.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居民购买力上升→消费需求增加 B.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家财政支出增加→居民劳动报酬增加→居民购买力提高 C.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未来收入预期更加乐观→居民消费欲望增强→消费水平提高 第 1 页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