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19.2一次函数19.2.2一次函数第1课时一次函数的概念教案新人教版

最新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19.2一次函数19.2.2一次函数第1课时一次函数的概念教案新人教版
最新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19.2一次函数19.2.2一次函数第1课时一次函数的概念教案新人教版

19.2.2 一次函数第1课时一次函数的概念

1.一次函数的定义及解析式的特点;(重点)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难点)

一、情境导入

1.仓库内原有粉笔400盒,如果每个星期领出36盒,求仓库内余下的粉笔盒数Q 与星期数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今年植树节,同学们种的树苗高约1.80米.据介绍,这种树苗在10年内平均每年长高0.35米,求树高(米)与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算一算4年后这些树约有多高.

3.小徐的爸爸为小徐存了一份教育储蓄.首次存入1万元,以后每个月存入500元,存满3万元止.求存款数增长的规律.几个月后可存满全额?

以上3道题中的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一次函数的定义 【类型一】

辨别一次函数

下列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是

( )

A .y =-8x

B .y =-8

x

C .y =-8x 2

+2 D .y =-8

x

+2

解析:A.它是正比例函数,属于特殊的一次函数,正确;B.自变量次数不为1,

不是一次函数,错误;C.自变量次数不为

1,不是一次函数,错误;D.自变量次数不为1,不是一次函数,错误.故选A.

方法总结: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k ≠0;自变量的次数为1;常数项b 可以为任意实数.

【类型二】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已知y =(m -1)x 2-|m |

+n +3.

(1)当m 、n 取何值时,y 是x 的一次

函数?

(2)当m 、n 取何值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解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m -1≠0,2-|m |=1,据此求解即可;(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m -1≠0,2-|m |=1,n +3=0,据此求解即可.

解:(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2-|m |=1,解得m =±1.又∵m -1≠0即m ≠1,∴当m =-1,n 为任意实数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得2-|m |=1,n +3=0,解得m =±1,n =-3.又∵m -1≠0即m ≠1,∴当m =-1,n =-3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方法总结:一次函数解析式y =kx +b 的结构特征:k ≠0,自变量的次数为1,常数项b 可以为任意实数.正比例函数y =kx 的解析式中,比例系数k 是常数,k ≠0,自变量的次数为1.

探究点二:根据实际问题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类型一】

列一次函数解析式

写出下列各题中y 与x 的函数

关系式,并判断y 是否是x 的一次函数或

正比例函数?

(1)某村耕地面积为106

(平方米),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 (平方米)与人数

x (人)之间的函数关系;

(2)地面气温为28℃,如果高度每升高1km ,气温下降5℃,气温x (℃)与高度

y (km)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析:(1)根据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 等于总面积除以总人数得出即可;(2)根据高度每升高1km ,气温下降5℃,得出28-5y =x 求出即可.

解:(1)根据题意得y =10

6

x

,不是一

次函数;

(2)根据题意得28-5y =x ,则y =-15x +28

5

,是一次函数. 方法总结: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关键是读懂题意,建立一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实例中的函数图象要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来确定.

【类型二】 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中

系数的值

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中,当

自变量x =3时,函数值y =5;当x =-4时,y =-9.求k 和b 的值.

解析:把两组对应值分别代入y =kx +b 得到关于k 、b 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k 和b .

解:(1)∵当自变量x =3时,函数值

y =5,当x =-4时,y =-9,∴

?????3k +b =5,-4k +b =-9,解得?

????k =2,b =-1.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就是将自变

量x 的值及与它对应的函数值y 的值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解答即可.

三、板书设计 1.一次函数的定义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和联系

3.根据实际问题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

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而且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师生互动关系平等、和谐,所以能较好的完成知识传授与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函数-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函数习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图象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个数有( ) A.1个… B. 2个C.3个D.4个2.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函数关系的是() 】 A . B .C.D. 、 3.下列关系中,y不是x函数的是() A. y=﹣B . y= C.y=x2| D. |y|=x 4.下面每个选项中给出了某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选项是() A.y:正方形的面积,x: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B.} y:某班学生的身高,x:这个班学生的学号 C.y:圆的面积,x:这个圆的直径 D.y:一个正数的平方根,x:这个正数 5.如图中的每次个图是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四边形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每个图案中花盆的总数是S,按此规律推断,S与n的函数关系式是() [ A.S=n2B.S=4n C.S=4n﹣4{ D. S=4n+4 6.当x=0时,函数y=2x2+1的值是() A.1B.0! C. 3D.﹣1 7.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 x≥﹣2且x≠﹣1C.x≠﹣1D.x>﹣1 8.均匀地向一个瓶子注水,最后把瓶子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这个瓶子的形状是下列的() |

A.B.~C.D. 9.小芳的爷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某天他慢步行走到离家较远的公园,打了一会儿太极拳,然后沿原路跑步到家里,下面能够反映当天小芳爷爷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 .D. > A.}B .C.D. 11.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B=30°.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D的路线向点D运动.设△ABP的面积为y(B、P两点重合时,△ABP的面积可以看做0),点P运动的路程为x,则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 ] D . 12.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A.y=﹣8x B . y=5x2+6D.y=﹣﹣1 y=$ C. 13.函数y=(2﹣a)x+b﹣1是正比例函数的条件是() b=1C.a≠2且b=1D.a,b可取任意实数 A.a≠2^ B. 14.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大致是()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一)知识结构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 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对于实际问题,能“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二、基础知识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课堂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九课题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授课时间总共第()课时 目标要求知识 目标 1.初步了解正弦的概念;掌握正弦的表示方法。 2.学会根据定义求锐角的正弦值。 3.熟记30°、45°、60°角的正弦值,并根据正弦值说出对应的锐 角度数。 能力 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情感 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弦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教学手段经历探究,分析,归纳,应用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校本教研 小课题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板书板画设计 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定义: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 c a A A= ∠ = 斜边 的对边 sin 2 1 30 sin= ? 2 2 45 sin= ? 2 3 60 sin= ?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修改完善(一)引入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操场里有一根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小明站在离旗杆 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 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你想知道小 明怎样算出的吗? 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涉及到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直角三角 形中,它的边与角有什么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就会明白其中 的道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探究新知 (1)问题的引入 教师讲解: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 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 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 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教师点拨: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为,在Rt△ABC中,∠C=90°, ∠A=30°,BC=35m,?求AB(课本图28.1-1). 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那么需要准备 多长的水管??要求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寻找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共 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上面求AB(所需水管的长 度)的过程中,虽然问题条件改变了,但我们所用的定理是一样的: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 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1 2 .也是说,只 要山坡的坡度是30°这个条件不变,那么斜边与对边的比值不变.教师提出第2个问题:既然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斜边与对边的比值不变,那么其他角度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否也不会变呢??我们再换一个解试一试.?如课本图28.1-2,在Rt△ABC 中,∠C=90°,∠A=45°,∠A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案

《一次函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及意义;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分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从而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科学的思维方法。 4、法制目标: 通过对新知的应用,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教学重点: 1、一次函数解析式特点. 2、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联系规律。 教学难点: 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1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分析:从大本营向上当海拔每升高1km时,气温从15℃就减少6℃,那么海拔增加xkm时,气温从15℃减少6x℃.因此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y=15-6x (x≥0) 当然,这个函数也可表示为: y=-6x+15 (x≥0) 当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0.5km时,他们所在位置气温就是x=0.5时函数y=-6x+15的值,即y=-6×0.5+15=12(℃)。 这个函数与我们上节所学的正比例函数有何不同?它的图象又具备什么特征?我们这节课将学习这些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合作探究: 我们先来研究下列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1)、有人发现,在20~25℃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差。 (2)、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kg)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的值。 (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元)包括:月租费22元,拨打电话x分的计时费(按0.01元/分收取)。

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归纳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归纳 一.变量与函数 1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于x的每一个数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说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y叫做x的函数。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能够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全体。 (2)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使自变量所在的代数式有意义;二是使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实际意义。 (3)不同函数关系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①函数关系式为整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②函数关系式为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零的全体实数。 ③函数关系式为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的全体实数。3 .函数值:当自变量取某一数值时对应的函数值。这里有三种类型的问题: (1)当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2)当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就是解方程。 (3)当给定函数值的一个取值范围,欲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实质上就是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1)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 (2)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 (3)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 (4)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 2 .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点p(x,y)在x轴上→x为任意实数,y=0 (2)点p(x,y)在y轴上→x=0,y为任意实数 3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2)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3)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4 .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在线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在线→x=y. (2)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在线→x+y=0 5.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相同。 (2)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相同。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轴的距离为|y︱. (2)点p(x,y)到y轴的距离为∣x∣. 22(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 2.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x 轴上方的部分(射线)所对应的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十、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次函数 概念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一次函数.当b=0时,一次函数y=kx(k≠0)也叫正比例函数. 图像一条直线 性质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第一节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锐角三角函数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正切是生活当中应用最多的三角函数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和比例、图形的相似、推理证明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为一般性的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来看 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经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2、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看 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各边和各角的关系,能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推理证明能力。 3、从学生有待于提高的知识和技能来看 学生要得出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需要观察、思考、交流,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2)能运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的两边之比,表示物体的倾斜度、坡度等,能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正切的理解,能运用正切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2、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3、对坡度的理解并能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正切函数的理解。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教法采用的是情境引导法和探究发现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发新的认知冲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教师通过引导、指导、反馈、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使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案

19.2.2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详案 【设计说明】. 一次函数是中学阶段接触到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学习是建立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变量与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的.一次函数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一次函数的有关概念,本课是在学习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概念是在观察一类具体函数的解析式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得到的函数模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能结合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写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能辨别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3.初步体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 难点: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课前准备】 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什么是正比例函数?能举例说明吗? 2、购买一枝钢笔需5.6元,付款总数y(元)随所购枝数x(枝)的变化而变化,用解析式表示为:. 3、问题: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师生共同分析:从大本营向上当海拔每升高1km时,气温从5℃就减少6℃,那么海拔增加xkm时,气温从5℃减少6x℃.因此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6x(x≥0) 当然,这个函数也可表示为:y=-6x+5 (x≥0) 当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0.5km时,他们所在位置气温就是当x=0.5时函数y=-6x+5的值,即y=-6×0.5+5=2(℃). 这个函数叫什么函数,它与我们上节所学的正比例函数有何不同?我们这节课将学习这些问题. (二)探究新知 4、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请写出函数解析式,这些函数解析式有哪些共同特征? (1).有人发现,在20~25℃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单位:℃)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差. (2).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单位:kg)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再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的值. (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单位:元)包括月租费22元和拨打电话xmin的计时费(按0.1元/min收取). (4).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长方形的长减少xcm,宽不变,长方形的面积y(单位:cm2)随x的值而变化.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可以得到这些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1).C=7t-35.(20≤t≤25)(2).G=h-105. (3).y=0.1x+22.(4).y=-5x+50(0≤x≤10). 教师引导观察后请学生代表归纳:它们的形式与y=-6x+5一样,这些函数都是常数k与自变量的积与常数b的和的形式.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19.1.2函数的图像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19.1.2函数的图像教案 【教材分析】 1.理解函数图像的意义, 教学目2.学会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画函数图像. 3..学会观察、分析函数图像信息. 4.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并利用它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标 【教学流程】 环节导学问题师生活动 情境引入 自主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写出正方形的边长x与面积S 之间的关系式,你能想到更直观地表示S 与x的关系的方法吗? (1)正方形的边长x与面积S的函数 关系是什么?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 么? (2)计算并填写下表: (3)如果我们在直角坐标系中,将你所填 表格中的自变量x及对应的函数值S当作一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尝试解决 引入新课 答案:(1)函数关系式为S=x2, 因为x代表正方形的边长,所以 自变量x>0, (2)将每个x的值代入函数式 即可求出对应的S值. 填表略 (3)这样的点有无数多个,如 探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即可在坐标系中得果全描出来太麻烦,也不可 究 合作交流到一些点. 大家思考一下,表示x与S的对应关系 的点有多少个??如果全在坐标中指出的话 是什么样子? 能.我们只能描出其中一部分, 然后想象出其他点的位置,用光 滑曲线连接起来. 自【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主探究 合作交流 归纳: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 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 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 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图中的曲线 即为函数S=x2(x>0)的图象. 函数图象可以数形结合地研究函数,给 我们带来便利. 尝试应用1 在下列式子中,对于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 唯一的对应值,即是函数.画出这些函数的图 象: (1)y=x+0.5 (2)y=(x>0) 【问题2】 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 映了日照市的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你从图象中得到了哪些信 息? 【例1】 思考、尝试回答,引导学生从两 个变量的对应关系上认识函数, 体会函数意义;可以指导学生找 出一天内最高、最低气温及时 间;在某些时间段的变化趋势; 认识图象的直观性及优缺点;总 结变化规律……. 由图象可知: 1.这天中凌晨4时气温最 低为-3℃,14时气温最高为8℃. 2.从0时至4时气温呈下 降状态,即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 下降.从4时至14?时气温呈上 升状态,从14时至24时气温又 呈下降状态. 3.我们可以从图象中直观 看出一天中气温变化情况及任 一时刻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 考、参与其中,讨论、交流.掌 握观察图象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图象、寻找图象信 息,特别是图象中有两段平行于 x?轴的线段的意义. 答案:1.由纵坐标看出,菜地 离小明家1.1千米;由横坐标 看出,小明走到菜地用了15分 钟. 下图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菜地浇水,2.由平行线段的横坐标可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看出,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10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分钟. 3.由纵坐标看出,菜地离 玉米地0.9千米.由横坐标看 出,小明从菜地到玉米地用了 12分钟. 4.由平行线段的横坐标可 看出,小明给玉米地锄草用了 18分钟. 1.菜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走到菜地5.由纵坐标看出,玉米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常量与变量 杭信一中何逸冬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常量,数值发生改变的量叫变量。 实际上,常量就是具体的数,变量就是表示数的字母。(注意“π”是常量) 二、自变量与函数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x每取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 ....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把x叫自变量,y叫x的函数。 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函数关系就是“看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是否有惟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三、函数值 如果x=a时,y=b,那么把“y=b叫做x=a时的函数值”。 四、表示函数的方法 方法(一)解析式法。 方法(二)列表法 方法(三)图像法 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允许取值的区域,叫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一)对于解析式 1、解析式是整式。自变量取一切实数。 2、自变量在分母。取使分母不等于0的实数。 3、自变量在根号内 (1)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自变量取一切实数。 (2)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取使根号内的值为非负数的实数。 (二)对于实际问题 自变量的取值要符合实际意义。 在一个函数解析式中,同时有几种代数式时,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是各种代数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 例:求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要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意义, 必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说明:求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七、函数图象的画法步骤 (一)列表。 (二)描点。以对应的x、y作为点(x,y),把每个点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三)连线。把描出的点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用平滑的线 ....连结起来。 八、正比例函数 1、定义: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是常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 2 、图象:是经过(0,0)与(1,k)的直线。 3、性质: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九、一次函数 ()定义: 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因为当b=0时,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 2.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x 轴交点 的横坐标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 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x 轴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案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函数概念的进一步理解的过程,能把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关系用一次函数的形式刻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难点 会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用函数关系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2.教学器材:直尺、多媒体等. 3.教学课件: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打出) 问题1:小明暑假第一次去北京.汽车驶上A地的高速公路后,小明观察里程碑,发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5千米/时.己知A地直达北京的高速公路全程为570千米,小明想知道汽车从A地驶出后,距北京的路程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以便根据时间估计自己和北京的距离. 问题2: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用钱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己存有50元,从现在起每个月节存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1)找出问题中的变量并用字母表示,列出函数关系式. (2)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各有什么限制? 以上这些问题,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教师最后总结一次函数的概念.(板书) 二、合作探究并归纳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关系式的结构特征,引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学生回答,且互相补充)老师最后归纳: 一次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b kx y+ =的形式,其中b k,为常数,0 ≠ k.特别地,当0 = b时,一次函数kx y=(常数0 ≠ k)也叫做正比例函数. 三、练习 1.仓库内原有粉笔400盒,如果每个星期领出36盒,求仓库内余下的粉笔盒数Q与星期数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今年植树节,同学们种的树苗高约1.80米.据介绍,这种树苗在10年内平均每年长高0.35米,求树高(米)与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算一算4年后这些树约有多高. 3.小徐的爸爸为小徐存了一份教育储蓄.首次存入1万元,以后每个月存入500元,存满3万元止.求存款数增长的规律.几个月后可存满全额? 4.以上3道题中的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四、小试牛刀 1.下列函数关系中,哪些属于一次函数,其中哪些又属于正比例函数? (1)面积为10cm2的三角形的底a(cm)与这边上的高h(cm); (2)长为8(cm)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L(cm)与宽b(cm); (3)食堂原有煤120吨,每天要用去5吨,x天后还剩下煤y吨; (4)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行驶的路程s(千米)和时间t(小时). (5)圆圆的半径面积Scm2与r(cm); 2.已知函数y=(k-2)x+2k+1,若它是正比例函数,求k的值;若它是一次函数,求k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函数的图像 讲义

函数的图像 知识点一 函数图像的定义 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 ,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像. 【例1】已知点A (3,b )在函数42-=x y 的图像上,求b 的值 【例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恒定的速度行驶,但行驶至途中自行车发生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了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骑车的速度,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小明这段行程的是( ) 【类题突破】 1.下列各点:①(0,0);②(1,-1);③(-1,-1);④(-1,1),其中在函数 2x y x =+的图像上的点(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给出的四个点中,在函数y=3x+1的图像上的是( ) A .(1,4) B.(0,-1) C.(2,-7) D.(-1,2) 3..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如图,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注满水的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把水全部放出.下面的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h 和放水时间t 之间的关系的是( ) 4.某物体从上午7时至下午4时的温度M (℃)是时间t(h)的函数:35100m t t =-+ (其中t=0表示中午12时, t=-1表示上午11时,t=1表示13时),则上午10时此物体的温度为℃ 知识点二 函数图像的应用 【例3】小强骑自行车去郊游,如图表示他离家的距离 (千米)与所用的时间 (小时)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小强9点离开家,15点回家. 根据这个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到离家最远的地方需几小时?此时离家多远? (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时间多长 (3)小强何时距家21km? 【类题突破】 1.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给出下列说法:①他们都骑行了20km;②乙在途中停留了0.5h;③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④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三军受命,我解放军各部奋力抗战在救灾一线.现有甲.乙两支解放军小分队将救灾物资送往某重灾小镇,甲队先出发,从部队基地到该小镇只有唯一通道,且路程为24km.如图是他们行走的路程关于时间的函数图象,四位同学观察此函数图象得出有关信息,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3..如图是甲.乙两个施工队修建某段高速公路的工程进展图,从图中可见施工队的工作效率更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9.1.1 变量与函数 教案

19.1.1数量与函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概念 2、会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学习重点: 概括并理解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应关系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常量和变量,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常量?生:变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 常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 问题:购买一些作业本,单价为0.5元/本,总价y元随作业本数x变化,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并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y 生:常量是0.5 变量是:X 和 y 式子表示为:Y=0.5x 【合作探究】 问题1、下面各题的变化过程中 (1)、每个问题中各有几个变量? (2)、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1、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s km,行驶时间为t h 解:存在两个变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S = 60 t S 随着 t 的变化而变化,s 是怎样随着 t 的变化而变化呢,能用数值加以说明吗? 师生活动 小结: 当 _____确定一个值时,_____就随之确定一个值。

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 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y元,y的值随着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2)y=10x 当 x 取定一个值,y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分别为10 cm,20 cm,30 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3)S =πr 2 当 r 取定一个值时,s 有唯一确定值与之对应 4、用10 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 m,3.5 m,4 m,4.5 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4)y = 5-x 当 x 取定一个值时,y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师生活动: 归纳:1 每个变化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变量 2 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确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也()。 问题2(1)下图是体检时的心电图.其中图上点的横坐标x表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它们是两个变量.在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吗? (2)在下面的我国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与人口数 可以记作两个变量x与y,对于表中每一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说出(1)中时间与生物电流的对应关系,(2)中年份与人口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体会变量之间的的单值对应关系。 【教师精讲】 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与y,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如果当x =a 时,对应的y =b, 那么 b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 a 时的函数值 (注:一一对应,即一个自变量x的值,只能对应一个函数y值。) 【分组讨论】 上面四个问题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自变量的函数? 【探究与讨论】 下列各式中,x是自变量,请判断y是不是x的函数? 1.y= 2x

1.1《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tan 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坡比)等. 3.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来解释身边的事物,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活动内容:观察梯子的倾斜程度 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我们经常听人们说这个梯子放的“陡”,那个梯子放的“平缓”,人们是如何判断的?“陡”或“平缓”是用来描述梯子什么的?为了描述梯子的这种倾斜程度,先给大家介绍三个简单的概念:倾斜角,

铅垂高,水平宽. 1.图1—1和图1—2中,这里摆放的两个梯子,你能辨别出那一个比较陡一些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2.图1—3中,这里摆放的两个梯子,你能辨别出那一个比较陡一些吗?你又是如何判断的? 对于图1—3,学生可能难于下手,这时老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即比较表一中的1t 与2t 大小,当12t t >、12t t <、12t t 时,借助几何画板直观的验证梯子的倾斜程度,以突破学生认识上的障碍.(为了方便研究,表格中的数据精确到十分位) 活动目的:先让学生从图1-1和图1-2中直观感受梯子的倾斜程度,再让学生理性思考该如何寻找方法判断图1-3中梯子的倾斜程度. 这样学生会感到知识 图1— 1 图1— 2 图1— 3 表 1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9.2.2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能结合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写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能辨别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 难点:含参数的一次函数求参数的值. 【课前准备】 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什么是正比例函数?能举例说明吗? 2、购买一枝钢笔需5.6元,付款总数y(元)随所购枝数x(枝)的变化而变化,用解析式表示为:. 3、问题: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师生共同分析:从大本营向上当海拔每升高1km时,气温从5℃就减少6℃,那么海拔增加xkm时,气温从5℃减少6x℃.因此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6x(x≥0)

当然,这个函数也可表示为:y=-6x+5 (x≥0) 当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0.5km时,他们所在位置气温就是当x=0.5时函数y=-6x+5的值,即y=-6×0.5+5=2(℃). 这个函数叫什么函数,它与我们上节所学的正比例函数有何不同?我们这节课将学习这些问题. (二)知识讲解 4、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请写出函数解析式,这些函数解析式有哪些共同特征? (1).有人发现,在20~25℃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单位:℃)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差. (2).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单位:kg)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再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的值.(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单位:元)包括月租费22元和拨打电话xmin的计时费(按0.1元/min收取).(4).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长方形的长减少xcm,宽不变,长方形的面积y(单位:cm2)随x的值而变化.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可以得到这些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1).C=7t-35.(20≤t≤25)(2).G=h-105. (3).y=0.1x+22.(4).y=-5x+50(0≤x≤10). 教师引导观察后请学生代表归纳:它们的形式与y=-6x+5一样,这些函数都是常数k与自变量的积与常数b的和的形式.

八年级下数学解题技巧专题:函数图象信息题

解题技巧专题:函数图象信息题 ——数形结合,快准解题 ◆类型一根据实际问题判断函数图象 1.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同学们凝视着冉冉上升的国旗.下列哪个函数图象能近似地刻画上升的国旗离旗杆顶端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2.(2017·牡丹江中考)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等腰三角形顶角度数y(度)与底角度数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类型二获取实际问题中图象的信息 3.明君社区有一块空地需要绿化,某绿化组承担了此项任务,绿化组工作一段时间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绿化组完成的绿化面积S(m2)与工作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绿化组提高工作效率前每小时完成的绿化面积是【方法12】() A.300m2B.150m2 C.330m2D.450m2 第3题图第4题图 4.(2017·河南中考)如图①,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②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 5.(2017·西宁中考)首条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铁线——宝兰客专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宝兰客专的通车对加快西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运行期间,一列动车从西安开往西宁,一列普通列车从西宁开往西安,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一下探究:【方法12】 【信息读取】 (1)西宁到西安两地相距________千米,两车出发后________小时相遇; (2)普通列车到达终点共需________小时,普通列车的速度是________千米/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