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的前前后后

玄武门之变的前前后后
玄武门之变的前前后后

玄武门之变的前前后后

唐高祖李渊共有二十二个儿子,但为窦皇后(也称太穆皇后)所生的只有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和四子李元吉。其他十八个儿子都是别的嫔妃所生。尽管窦氏去世时李渊还没有当上皇帝,但窦氏的正妻地位却是不可摇撼的。不管立嫡立长,李建成都当之无愧是李唐王朝的第一继承人。由于李玄霸早死,接下来的排位顺序才是李世民、李元吉。

据说李建成比李世民大十岁,那也就是说,在兵荒马乱的大隋大业末年,当李渊带着十九岁的李世民前往山西就任太原留守时,被留在河东看家的李建成已经快三十岁,当然可以独挡一面了。可李渊为什么不带上比李世民还小得多的老四元吉呢?

蔡磊:就因为不喜欢元吉的长相,窦氏就连奶也不肯给他喂,要不是李府帮工的陈姓老妈子心地善良,李元吉只怕那时就呜呼哀哉了吧?那一年同时被留在河东的,还有万氏(后被封为贵妃)所生的老五智云。老五不是嫡出,不为李渊所喜就更是极其正常的事了。

终于决定起兵了,李渊派人召建成兄弟赶赴太原,兄弟两人居然把时年十四岁的智云丢在河东不管不顾,结果智云被逮,押解长安后被隋将阴世师所杀。

自晋阳起兵至攻克长安,李建成的战功几乎与李世民一样。作为父亲的李渊对老大老二的使用也完全是按照通常的伦理原则,也就是兄在前而弟在后,没有职务的时候两人都没有职务——所以有段时间军中才以大郎和二郎称呼他们。

兄弟俩联手并肩打的第一仗是攻取西河之役。那实际上是李氏父子起事后的开山亮相之作,意义自然非同小可。首战大捷,如同吃了定心丸的李渊更加坚定了攻取关中的信心,这才建大将军府,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以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后来又是霍邑之战,两人依然是难分高下。

再后又是西渡黄河,分兵两路,一路由李建成、刘文静等率领数万大军,屯在永丰仓,任务是守卫潼关,防备东方之敌;另一路由李世民、刘弘基等率军数万,任务是从渭水以北向西发展,攻进长安的意思。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差别好像就是从此开始的:李建成要防备的东方之敌分别是河东的隋军屈突通和正在中原一带混战的瓦岗军与王世充。屈突通当时自顾不暇,无力西进;而瓦岗军和王世充又无意西进,所以李建成尽管责任不轻,却无法施展,也就失去了一次发展势力、罗织人才、扩大影响的大好时机。

李建成在潼关守着时,李世民却由渭北而西又渡渭而南,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沿途汇合了平阳公主、李神通等部队,当时只有两三万人的部队,到达阿城时部众已达十三万之多,到长安时已经快二十多万。后来李建成也到达长安城外,屯兵于长乐宫,但队伍并没有扩大多少。

但李建成几乎是立刻就扳回一分。这指的是长安攻坚战,李建成部负责从东、南两面攻城,李世民部队负责西、北两面。最后还是李建成这边从东边率先突破,攻城的首功是李建成这边,要说论指挥才能,李建成并不输李世民。

占领长安之后,李渊成了唐王,李建成成了世子,也就是法定的当仁不让的接班人。李渊日后称帝,李建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建国之后,为了扫除割据势力,巩固新建立的唐朝根本,他需要和当时各地割据势力进行战斗这个任务主要是由李世民完成的,李世民南征北战东西杀伐,仗越打越多,胜利越来越多,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但李世民也有马失前蹄功亏一篑的时候,例如刘黑闼的卷土重来。

那次残局是李建成出面收拾的,虽然初衷只是在于为自己制造政绩、捞取政治资本,和李世民一决高下,但他收拾残局的一仗打得的确漂亮,软硬兼施文武兼备,不仅平服了叛乱,也收取了人心,显得比李世民技高一筹。同时也是收拾刘黑闼的那次山东之行,让李建成有机会、有时间培植了一批自己的势力,例如隋末自称幽州总管的罗艺和后来的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都是那一次和李建成结识,并成为他的好友的。还有更关键的,就是那一次,李建成和他的四弟李元吉结成政治联盟,可能在打仗的间隙中两人说了很多知心话,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同盟,后来双双在玄武门外被杀。

到了武德四年(621),由于李世民一直在东征西伐,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取下洛阳之后,回到京城之时规格相当高,已经远远超过了作为一个皇子应该享受的规格。在那一天李渊下令,原有的官职已经不符合、配不上秦王的功劳了,需要重新设置一个新的官号,用来表彰秦王的丰功伟绩,他以这个理由设置了一个新的职位“天策上将”,位置比王公还高一些。这个职位本来就是特意为李世民设的,所以天策上将也就非李世民莫属,同时还“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置官署”,这已经是非一般的政治待遇了,甚至还特批李世民可以自己设炉制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可以自己发行钞票,这是一种非常大的经济上的好处了,政治上的好处有了,经济上的好处也有了,李世民享受的政治待遇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说还有谁不让他那么看得惯,应该就是李建成了吧。

李渊之所以会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破格奖励,应该也是在笼络自己的儿子,他应该是看出什么了,后来甚至让李世民东去洛阳,甚至可以“建天子旌旗”,享受天子的仪仗,像西汉时的梁相王那样,这次政策又是一次大的的破格奖

励了,但已经晚了,尽管父皇已经开出了这样的条件,但李世民依然不满意,而且时间对李世民来讲也来不及了。

那时候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府里设有长史、司马、录事、记室、参军等官职,实际上就是他的军事参谋机构。除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武将功臣外,李世民还以“海内浸平”为由,收罗四方文士,以“锐意经籍”、“讨论文典”的名义收拢了著名的“十八学士”,组成了政治上的思想库智囊团和咨询局。武的方面有尉迟敬德一伙,文的方面也有一伙人,文也好、武也好,李世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这些人对他唯命是从,甚至到了只知有秦王,不知有皇上的地步,秦王的教命能得到迅速贯彻,而高祖的诏敕反倒可以置之不理的程度。这样的秦王和天策上将难道能不让人心存疑虑乃至担心担忧心惊胆颤吗?

有大臣这样说了,“秦王恃有大勋,不服居太子之下。”这是大臣封德彝说的。“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这是李渊自己说的,这个儿子带兵带久了,在外专制,又被那些读书人教坏了,已经不是我昔日的儿子了,实际那些读书人也教不了他吧。

据载,早在文学馆还没有公然亮出旗帜,也就是还在平定王世充的时候,李世民就和秦王府记室房玄龄微服私访了一位能掐会算的道士。那道士在不知来人是谁的情况下,张口就问:“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道士又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你以后肯定会做皇上的,要爱惜自己啊。

李世民咄咄逼人,直接感受到最大威胁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唐太子李建成。

早在开国建号不久,李建成其实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秦王李世民的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现实的威胁。为了对付这种威胁,就要剪除秦王日渐丰满的羽翼,刘文静首当其冲。

刘文静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同时还是大唐开国初年只有裴寂可比的最大功臣。李渊晋阳举兵之时,刘文静是晋阳令掌管民政,裴寂则为晋阳宫监掌管财物,两人既是患难朋友,同时又都是晋阳举兵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人物。尤其刘文静,更是曾出使突厥,功莫大焉。到长安后论功

行赏,两人获得的赏赐比其他人都重,并且都要恕二死的特权。但也正是从进入长安开始,李渊对二人显得不那么一碗水端平了:裴寂除了做大丞相府长史,进封魏国公外,还赐给良田一千顷和一片上等宅院,并给食邑三千户;刘文静却只是转成大丞相府司马,封鲁国公,不见得有什么额外的赏赐。

后来的差距更是越拉越大。大唐建国后,裴寂成了尚书右仆射,也就是领班宰相。而且皇上还对他亲密无间,不仅经常宣他一同进餐,而且还每天都派人送御膳给他。裴寂打了败仗,皇上也只是轻描淡写数落几句,亲近程度丝毫不减。

但对刘文静就不一样了,建国后刘文静当的是门下省纳言,虽然也是三省宰相之一,但品级比裴寂低不说,而且实权也比裴寂小。后来刘文静又被派到李世民的西讨元帅府当司马,就在这个时期,他和薛举之子薛仁杲之战失利,被削官除名,直到后来和李世民一起平定了薛举势力后才恢复了爵位,但却远离了权力中枢,地位更是不好和裴寂相提并论。刘文静自然忿忿难平,每次上朝议事,总是要与裴寂勾心斗角一番,回家以后对着自己的柱子咬牙切齿一番,俩人之间的疙瘩自然也是越结越大。

恼怒之余,刘文静归咎于家宅不宁,请了法师来家中作法驱邪,说的也是裴济。不料却被自己身边一个失宠的小妾添油加醋加以告发,成了一桩惊动了皇上的大案。

按唐律,以杀人为目的的法事邪术,罪行轻于谋杀,可判死罪。此事可大可小,由于李渊早就对刘文静不感冒了,于是马上派人把刘文静抓起来,派人严审,参与审案的就有刘文静的死对头裴寂,这就让刘文静更难受了。

刘文静是李世民的老相识、新下属,李世民觉得自己对刘文静比较了解,所以比较理解同情。由于刘文静是秦王属下,所以李建成支持裴寂把刘文静除掉,刘文静就成了导火索。

刘文静自己的申辩倒是属于快人快语不藏不掖,他的意思很明白,皇上,我和裴济资历差不多,能力也差不多,都是一块儿起事,结果进城以后,皇上赏罚不公,对此我是发了些牢骚,但我也绝对没有想着造反,额肯定是冤枉的。李世民也帮着说情,和刘文静的说法一样。

但裴寂的说法却刚好反了过来,坚持认为刘文静就是造反,该杀,否则后患无穷。刘文静就这样被处死了,记得刚建国时刘文静和裴济都有大权,“恕二死”啊,但到底还是被处死了。时间是武德二年(619)九月。

“高鸟尽,良弓藏,故不虚也。”据说这是刘文静临刑前的悲叹。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已是并无新意的前人余唾,更何况那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同样都是大有功于大唐的人物,裴寂不就依然红红火火热火朝天吗?

还是对刘文静有些惺惺相惜之意的李世民不平则鸣,“任遇悬隔”一说,多少道出了些不为外人所知的苦涩辛酸。他有没有借题发挥,为太子不是自己而耿耿于怀呢?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兄弟,但日后一个南面为君,一个只能殿下称臣,早已有“功高不赏”之惧的李世民能没有些别的想法,能吗?

对于已经在朝野引起广泛关注的三个嫡亲儿子,李渊当然是了解的,而且他最开始也确实是比较喜欢老二,一开始打仗时也是把他带在身边,但对于后来建国之后,他处

理事情就不能再是以父亲的态度了,这是国事,所以他开始大搞平衡。

先让兄弟俩共同领兵,一左一右也就是一正一副,弟弟听哥哥的。兄弟俩各自统兵之后,从将佐兵卒到职衔名号都不偏不倚,儿子都听老子的。等到自己也位登九五面南为君之后,更是手心手背此消彼长均衡制约,那可是为了宗庙社稷江山永固。老大是太子,身居东宫,龙在潜邸,名正言顺;老二封秦王,为尚书令,“掌典领百官”,处群臣之首;

就连还是个顽劣少年的老三元吉,不仅被封齐王,而且还被当成一块并非无足轻重的砝码,被李渊左右把玩调来遣去,忽而追随秦王历经战阵,忽而紧跟太子讨伐叛逆,甚至就在秦王因功勋卓著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的同时,李渊又特将齐王李元吉任为司空,几乎与秦王并驾齐驱。

如此煞费苦心,自然是有不得不如此的苦衷。几乎是踩着表弟隋炀帝杨广的尸首登上大唐皇位的李渊,对当年隋文帝更换太子,结果导致杨勇、杨广、杨俊、杨谅等诸王

失和,最终形成大祸的往事肯定是清楚的,面对诸子纷争的局面,他不得不百倍警觉小心翼翼。

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李元吉也同时成了司空,是武德四年((621)十月的事。同年十二月,因刘黑闼起兵,李渊再次命令李世民与李元吉前往讨伐,次年四月,战事刚一平息,李渊就命令李世民“驰传入朝,乃以兵属齐王元吉。”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将将兵之帅与所将之兵分隔开来,皇上肯定是在忌讳什么。

后来又是刘黑闼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李建成主动请缨,虽然没有公开说出来,但深知太子心思的李渊当即照准,并让齐王李元吉随同出征。这是武德五年(622)十一月的事。也就是那次出征的时候,太子与齐王结成联盟,以共同对付李世民。如此结盟,当然不是出于一母同胞的手足之情,而是双方各有盘算另有所图,这才一拍即合的。

李建成是要除掉强敌,巩固自己的储君地位。李元吉则是耳闻目睹了兄长间的明争暗斗之后,开始有了非分之想。在他看来,“但除秦王,取东宫易如反掌耳。”这是他的如意算盘,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但劝太子早除

秦王,甚至还表示自己愿赤膊上阵,他对李建成说,我可以为你把这家伙杀掉,“当为兄手刃之!”说到做到,有一次李世民和李渊一块儿去他的王府,他竟然派了刺客准备暗杀。太子到底还是比他有些脑子,加之“性颇仁厚”,坚决制止,阴谋才没有得逞。李元吉恼羞成怒,埋怨李建成:我还不是为了你吗?和我有什么关系啊?他显得挺委屈。

这些事情李渊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依然沉浸于意在平衡的游戏之中。

到了武德六年(623)七月,为了防备突厥入侵,李渊派太子兵屯北边,以备来自原州之寇;同时命秦王驻并州,防备朔州方向的敌人。到了那年九月,太子回来了;到了十月,皇上下令让秦王也回来了。

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皇上的意思也明确鲜明:三兄弟各安其所,不要像前隋那样,自家兄弟杀个血海深仇,这是李渊的想法。同时他看着李世民军功越来越大,从此也再没让秦王率军征战,这样李世民也就没有了再建功勋的机会。同时出于一种担心,哪怕只是要去仁智宫避暑,三兄

弟里也要带走两个,留一个,意思是将三兄弟分开,以免他们闹事。

但就是这样,让他担心不已的事还是发生了,那一次李渊又带着秦王、齐王去仁智宫避暑,留下太子在京城看家的时候,结果庆州都督杨文干起兵造反了!

据说,事情的起因是,太子李建成为了对付秦王李世民的势力,开始私自招募各地和长安的骁勇两千余人守护东宫,分别屯守东宫左右的长林门,号称“长林兵”。杨文干曾经宿卫东宫,与太子关系密切,所以太子就趁皇上率秦、齐二王避暑之际,私下叫杨文干召一些健儿送到京师,用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结果此事被揭发,杨文干一看不行就举兵反叛,攻陷宁州。杨文干的叛变是秦王李世民领的军队镇压下去的。

发兵平叛之前,李渊和李世民有过一段对话,李世民说,杨文干这小子,派个什么别的人去随便就可以把他给收拾了吧。李渊和他想的不一样,这事儿万一和建成有关联,还是你去比较好,你回来后我就把你立为太子,我不会像隋文帝一样诛杀自己的骨肉,我会把他废了发到蜀地,那

个地方小,又好治理,以后他就是不听你的,你也好对付他。

后来李世民率军出发以后,由于李元吉和嫔妃为建成说情,加上大臣封得彝的说情,皇上最后才改变主意,仍以建成为太子,一场事变最终风息浪止,大家又暂且相安无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此时,突厥又侵入并州,突厥在隋唐两朝势力比较强大,可以说是非常持久的隐患,为了躲避这个,当时大唐朝廷有了一次迁都还是不迁都的议论,支持迁都的有李渊,李建成他们,坚决反对的只有秦王李世民,为了反对,秦王还和太子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执。其实所谓的迁都之争,包含的也是皇位之争,李建成怕的是李世民乘机独揽兵权无法制约;而李世民也想通过外作战的胜利,重振秦府雄风。

最后争议的结果是迁都之议不再提,皇上同时委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共同督军出兵,抵御突厥,老皇上这次又搞了一次平衡,既采纳了抗战的主张,又可以防止秦王独揽兵权,也算煞费苦心吧,

一场在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灯红酒绿掩饰下的比实力、比胆量、比谋略,甚至还要比耐心的争斗。争斗是漫长的,既满是机遇又危机四伏不无曲折。

李世民因为军功卓著,他的秦王府要比太子的东宫和元吉的齐王府神气的多得多!面对太子,秦王的不服之意就是想压也压抑不住。所以曾是东宫太子洗马的魏征才在刘黑闼二次反叛时,极力撺掇太子出兵以便与秦王争功,当时形势正如魏征分析的那样:“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

秦王的功劳已经很大了,中外天下都向着他,你只是因为年龄大,没有别的真才实学,别的丰功伟绩让天下人服你啊。

但后来的情况就渐渐不一样了。很可能是秦王咄咄逼人的不平之气让皇上意识到了些什么,更加留意在兄弟诸王之间大搞综合平衡,所以在以后几年的时间里,秦王李世民颇感失落,不仅没有新的征战建功的机会,还屡遭一兄

一弟的联手打压,对方成双成对,自己只能单打独斗,此消彼长,渐渐就处于下风了。

双方最先比的是各自的军事实力。与隋朝一样,唐代实行的也是全军皆农的府兵制,平时军队都在自己的屯种之地从事农业生产,同时进行军事训练。遇有战事,则由朝廷调派,战事结束后,兵归于府,将归于卫,谁也无权调动。这就使得不管是秦王李世民,还是齐王李元吉,甚至就是贵为太子的李建成谁也无法直接染指军队,所谓各自的军事实力,就是各家王府的宿卫人员了。东宫加齐府,私募骁勇多达数千人,而秦府“蓄养勇士八百余人。”李世民处于劣势。

再说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太子就是太子,每当皇上出外,留守京师的总是他。这样,身为储君的太子自然就是依附者众。李世民又不占优。据说,太子李建成曾经扬言,要是让秦王“留在京师制之,”不过是“一匹夫耳。”

还是据说,为了扭转自己的被动和劣势,李世民曾经想先发制人,去找灵州大都督李靖和行军总管李勣商量,两人因顾虑重重而不愿意干;就是被李世民引为心腹的房玄

龄、杜如晦开始也“不敢奉命”,以至李世民竟勃然大怒,要尉迟敬德拿佩刀“斩其首持来”。可见大家都认为李世民大逆不道犯上作难,弄不好就是在玩火自焚。

但李世民是铁了心要奋身一搏的。因为曾经担任过陕东道行台尚书令,所以他也没忘了在河南一带聚集势力,以形胜险要的洛阳作为据点,以便“一朝有变,将出保之”——此举与杨广当年将江都当做夺嫡不成另立门户的做法如出一辙——他并且委派将领张亮到洛阳,“统左右王保等千余人,阴引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同时命令温大雅坐镇洛阳,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温大雅“数陈秘策,甚蒙嘉赏”,显然是卓有成效。

李建成则根据魏征的建议,利用彻底平定刘黑闼叛乱的有利时机,广泛“接纳山东豪杰”,培植自己私人的地方势力。除了庆州都督杨文干外,还秘密派遣将领可达志跟燕王李艺联络,从那里征发幽州突骑三百,增补东宫诸坊的屯守部队。同时利用燕王李艺以及都督李瑗的关系,在河南发展自己的支持力量。地方势力值得重视,朝中大臣更是不容忽视的另一股力量,双方都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使得朝中形成壁垒分明的两大阵营。

李建成最重要的支持者是当时朝中深受高祖信任的大宰相裴寂。还有个一贯看风使舵“潜持两端,阴附建成”的封伦封德彝。这个人以前比较看好军功显赫的秦王,曾经数次在秦王面前献计如何对付东宫李建成,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开始力保李建成。据说有段时间,李渊对到底废不废太子很是一番踌躇,曾经问过他的意思,让封德彝劝住了,这事儿属于机密,当时大家都不知道,直到几年以后,封德彝死了之后,李世民才知道这件事儿。这个人一会儿在皇上面前力挺秦王,一会儿又力挺太子,属于见风使舵的分派吧。

支持李世民最力的朝臣是萧踽、陈叔达等人。和裴寂一样,萧瑀此人也深得唐高祖李渊的信任,因为他是隋炀帝的妻弟(萧妃之弟),但投诚之后,立刻就被封为礼部尚书、宋国公。但李世民上台之后,裴寂很快失势,萧瑀却因为当初力保秦王,依然受到李世民的重用,李世民甚至赞誉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在太宗一朝,他先后任晋州都督、左光禄大夫、兼领御史大夫,与宰相参与朝政,死了以后又被画影图形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死后还陪葬昭陵。

除了各自在大臣中寻找支持者以外,太子也好,秦王也罢,又都没忘了千方百计打击或者收买对方的属下。还要在后宫寻求各自的支持者。唐高祖晚年也是内宠多多嫔妃成群,太子由于长期留守京城,与后宫关系密切。同样的,李世民也少不了利用自己在外杀伐征战掳掠多多的条件,班师回京后也要去后宫走动并有所贡献,其意自然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有一次却出了麻烦。李世民先因军功赐给淮安王李神通几十顷良田美地,但被李渊宠爱的张婕妤之父凭借裙带关系,硬要李渊下敕给他。秦王令在前,皇上令在后,李神通不买帐,认为秦府的“教”比宫里的“敕”早,也应该有个先来后到。就这样,要地的妃子后来都完全倒向李建成一边。但西方不亮东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这边妃子倒向太子一边,秦王也有自己的本钱,宫里不就是那些事儿,除了吃吃喝喝就是争风吃醋,又有哪个是不爱银子的?秦王正好有很多银子,拿银子来贿赂这些人,对秦王不是小菜一碟吗?另外,别忘了,秦王还有个贤惠得很的

甄嬛传是哪个朝代,甄嬛传的历史是真的吗-

甄嬛传是哪个朝代,甄嬛传的历史是真的吗? 甄嬛传是哪个朝代 清朝雍正时期。 甄嬛传的历史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甄嬛传》的电视剧是根据流潋紫的历史架空小说改编,历史架空的意思是历史上没有这样的朝代,完全是小说作者创造的一个世界。由于广电总局不允许电视剧架空历史,所以剧本将朝代套在了清朝雍正时期。 甄嬛原型简介 中文名钮祜禄氏 外文名Xiaoshengxianqueen 别名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692年11月5日 逝世日期1777年3月2日 职业妃嫔→皇太后 陵墓泰东陵 享年86 旗籍满洲镶黄旗 孝圣宪皇后(1692年—1777年),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人物生平

出身名门 孝圣宪皇后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她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一个曾祖父。而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 嫁入皇家 钮祜禄氏在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被指婚给当时26岁的胤禛,由于其父亲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当时胤禛的封爵是贝勒,所以当时钮祜禄氏是格格身份,也没有因生下弘历提升地位,十余年间皆号格格。 母凭子贵 康熙年间,雍正患上了时疫,病情非常严重,几乎丧命,钮枯禄氏侍奉殷勤,煎汤熬药,无不周到。雍正康复后,对其尤有钟爱。后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历于雍和宫邸。 弘历十岁时,随父雍正初侍康熙帝,宴于圆明园牡丹台,康熙帝

玄武门之变读后感想读书心得

玄武门之变读后感想读书心得 《玄武门之变》是讲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民争太子之位的故事。他们虽然是亲兄弟,但他们兄弟之间使用非常狠毒的手段互相残杀。有一次,齐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民假意请李世民喝酒,可是他们在李世民的酒里放了毒药,李世民本来也不会喝酒,喝了一点就倒下了,回去的时候吐了很多血,正好把毒药给吐出来,救了李世民一命。 后来,李世民为了当上皇帝,他在玄武门设计,安排了杀手,把太子李建民和齐王李元吉都杀死了。 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杀了他的兄弟,做了皇帝以后,把唐朝治理得很好,后来就有了“贞观之治”。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李建成和李世民开始了明争暗斗,李元吉则支持李建成。不但这两个人是李世民的死对头,就连宫中的妃子也与李世民作对。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但向唐高祖诬陷李世民,还数次想除掉他。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与李元吉丧命,李世民登上了太子的宝座。 这篇文章中的李建成,放不下心中的仇恨与嫉妒,到最后不但丢掉了太子的位置,连命也搭上了,实在是不划算。他当初下定决心

想超过李世民,如果采用正当的手段,最后的结局是另一番景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仇恨自己的对手,要感激。因为是对手让我们充满斗志,是对手让我们不敢懒散,是对手让我们生龙活虎,霸气十足。放下那颗仇恨的心,用正当手段赢得对手。 唐公李渊自公元618年打下天下开始,建成,元吉,世民三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建成和元吉在酒中下毒,想害死秦王世民。幸好秦王察觉了,躲过一劫。自此,三人之间的矛盾激化。 秦王手下的一帮大臣沉不住气了,劝秦王动手。秦王却犹豫不决。直到建成和元吉让一群猛汉奔出来时,秦王才动手剿灭敌军,先帝让出帝位。这就是唐太宗。 在读这篇文章时,我不禁为秦王捏了一把汗,也为他的犹豫不决而焦急,要是当时建成和元吉将秦王害了,那结局将不堪设想。也许是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关系,所以秦王再躲过一劫。 读完后,我已经置身于古代之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我在这奇妙的旅行中领悟到了许多。比如,防人之心不可无。也领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来之不易。

历史上有几个八贤王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有几个八贤王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提到“八贤王”三个字,我们会很快的想到杨家将、包青天的相关影视或者戏曲,那么八贤王指的是谁呢?历史上有几个八贤王,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上有两个八贤王,一个指的是北宋的八贤王赵德芳,另个一指的是清朝时期,《步步惊心》中所提到的八爷,即爱新觉罗.胤禩。接下里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这两个人。 北宋的八贤王 历史上的八贤王,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手执开国宝剑,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很受后人敬仰。他究竟是谁,始无定论,不过,从后来的南宋高宗赵构重立赵匡胤之后代为皇帝的史实来看,这个八贤王实际上就是赵匡胤要立的太子。 据山东的一些民间老艺人讲,赵光义杀赵匡胤之时,赵匡胤已经预感到了,所以,他事先先作了一系列的重要的安排以备不测。当他在血光之中临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问了赵光义这样的话,你杀了我不要紧,你把我儿德芳如何。赵光义心里多少还是意识到了一点手足之情,他保证说不会杀掉他的后代。于是,赵光义说,我当皇帝,封你子德芳为贤王。这里的贤王,实际上也就相当于辅政大臣。 可是,赵匡胤知道,赵光义心狠手辣,终究会除掉德芳,为了争取最大的可能,他说,这个王不能同于一般的王。赵光义说,他当然知道,就许诺让这个贤王享受八个王爷的俸禄,一个人领八个王爷的工资并且诏告天下。这实际上就是八贤王的称号来历。不过,赵匡胤还是不放心,就说,百年之后,你把皇帝位子当然是传给你的儿子,那我的儿子,也就是八贤王的位子也得代代相传。也就是说,赵匡胤的理想就是一代一个皇帝,然后跟着是一代一个八贤王,代代相传,不得违背。 宋朝八贤王是怎么死的?因太祖驾崩之时,宋皇后召他入宫,德芳深恐太宗皇帝追究此事,惶惶不可终日,加上唯一的兄长自杀身亡,心理受到了极大压力,终於一病不起。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去世,谥康惠,年仅二十三岁。 清朝的八贤王 《步步惊心》中的八爷,爱新觉罗.胤禩,康熙帝第八子,母良妃卫氏。年幼时书法差劲,康熙令书法家何焯为其侍读。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胤禩部署夺嫡,颇得朝野支持,人称“八贤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胤礽获释,胤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试卷语文

2016~2017学年南京玄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试卷 语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7分) 【追溯经典忆古昔】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⑴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⑵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其一) 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⑷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⑸,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⑹酒入愁肠,。(范仲淹《苏幕遮》) ⑺千门万户曈曈日,。(王安石《元日》) ⑻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⑼同为寄情山水,柳宗元欣赏小石潭里“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清新美好;欧阳修则钟情于琅琊山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自在悠闲。 【踏遍山水觅民俗】 民俗,顾名思yì(),是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随文人的笔触,驰骋南北,体验风土人情。萧乾青睐京城吆喝,招徕()客人,清脆悠扬,;沈从文醉心云南歌会,声韵如龙吟凤哕(),让人流连;琦君忆母亲酿造的家pēi(),唇齿留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谓“山川凝浩气,物华启人文”。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顾名思yì()招徕() 龙吟凤哕()家pēi() 3.用行楷书体将划线诗句抄写在田字格中。(3分) 山川凝浩气,物华启人文。 【穿越古今向未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身上之后永远不再隐退。…… 他把硬性的奏鸣曲典型化为表白情绪的灵活的工具。此外,还把另一个古老的曲体(变奏曲)改换了一副新的面目。……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都有谁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都有谁?玄武门之变经过 玄武门之变,当时的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和长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争夺皇位发生的事变。最终,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成为新任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一百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恭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之后,李世民跪见父亲,将事情经过上奏。三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 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赐实封一千户。”《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马。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从这两条可看出:杀建成、元吉时的实际操作人数应该在八十一人左右,这个数字包括唐太宗在内(如不是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人数就是十人之内)。事实上,当时的唐太宗是很凶险的,他不致丧命只是一些偶然性起作用。“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如果敬德来迟,历史将没有唐太宗。从李世民要亲自参与厮杀,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人数的少。 玄武门之变的过程

历史趣谈:历史上的柴郡主并未下嫁杨六郎 柴郡主也不存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的柴郡主并未下嫁杨六郎柴郡主也不存在! 导语:杨六郎杨延昭简介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 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名将杨 业的长子(小 杨六郎杨延昭简介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 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 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 为杨六郎。他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 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 兵护塞有父风”。 传说中杨六郎还是地位显赫的郡马爷,不过,其郡马身份问题,到 底是真是假,还值得进行一番探讨。 早期的几部杂剧,包括《谢金吾》、《活拿萧天佑》等都提到了杨六 郎的郡马身份,特别是《谢金吾》一剧说得更为明白。 至于杨六郎与柴郡主是如何结缘的,京剧《状元媒》有专门演绎。 该剧又名《铜台阵》、《杨六郎招亲》,1960年改编为《状元媒》,张君秋、马连良、谭富英首演,成为张派代表作。豫剧、汉剧、越剧也有 类似题材,有的称作《八贤王说媒》。 《状元媒》除了原有的八贤王等为人所熟知的人物之外,又增加了 一个新科状元吕蒙正。吕蒙正史上确有其人,曾三次为相,是宋朝的 生活常识分享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2学术观点: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

学术观点: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 对于玄武门事件,无论历史上的史官、学者,还是当今的史学研究者,都存在着各自的看法。在唐朝史官的记载中,把玄武门事件说成是正义的事情,而不是出于争权夺利。唐朝修史官总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加以丑化,对李世民加以粉饰。《旧唐书》写道:“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因忧启圣。运属于皇(唐太宗),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用定。”宋代以后,由于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观念的加强,对玄武门事件持否定态度的多了。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卷191,特加了案语:“立嫡以长,礼之正也。”认为唐太宗“推刃同气”,实在是“贻讥千古”的事,表示了惋惜。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更是大骂唐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当今学者对玄武门之变仍持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种宫廷内兄弟相残之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它是封建专制主义、包括皇权终身制和嫡长继承制的必然产物。对于封建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应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不能笼统地加以否定。其实玄武门之变还有立嫡以长还是以功继位的意义。嫡长制所确定的人选,往往不是贤才,未必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当然,李建成并不是旧史书所记载的那样残忍平庸之辈,他为人宽简仁厚,善于物色人物,在唐初统一战争中也立下了一定的功勋。但与李世民相比,无论是才能还是战功,都是差一段距离的。建成长期留守京师,缺乏远见和进取精神。李世民固然野心勃勃,但是那种雄心奋发、积极向上的气概为其兄弟所没有。他长期转战疆场,驰骋各地,深入民间,学会了一套老谋深算的本领。他战功显赫,凭借天策府和文学馆,尽力扩大政治影响。如果根据立贤的原则,李世民立为太子当更为理想。但是因长期的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矛盾只能通过宫廷政变方式来解决。因此,玄武门之变,一方面是剥削阶级自私本性的暴露,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是对嫡长继承制的一个挑战。李世民的胜利,对于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河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

河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测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20高一上·靖西月考) 据史料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 . 先代贵族 B . 少数民族首领 C . 王族 D . 功臣 2. (2分)(2016·湖南模拟)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38年“郑子产作丘赋”。对此,现代学者解释说:“丘赋是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 据此分析,子产推行军赋改革的进步性在于() A . 开创了赋役制度改革之先例 B . 为争霸战争准备了条件 C . 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税收入 D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3. (2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期中) 汉武帝时,“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官员的身份() A . 丞相 B . 郡守 C . 御史 D . 刺史 4. (2分) (2020高三上·长沙月考) 阎立本的《步荤图》反映了盛唐“万国来朝”的壮观场面。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则反映了盛唐时期,三教并立,宗教文化开放多元,佛教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渐中国化的景象。这体现了() A .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 . 绘画形式的多样化 D . 绘画内容的时代性 5. (2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期中) 据《高祖、太宗实录》记载,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秦王(李世民)将有天下”的传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兄弟借此状告世民。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写清朝历史的事迹

写清朝历史的事迹 关于写清朝历史的事迹有哪些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过许许多多贤哲志士、革命先辈、文学大家、科学巨匠……他们以崇高的信念、坚韧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创造出无数的丰功伟绩,他们自然也就成了享誉世界的“名人”。下面是的写清朝历史的事迹,欢迎阅读借鉴! 袁崇焕是皇太极的大敌。宁远一战,努尔哈赤就死在袁崇焕的红衣大炮下,此仇可谓不共戴天。皇太极日思夜想,决定设计除掉袁崇焕。 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宁远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一听说北京被围了,他就调集部队"勤王",亲率九千骑兵来保卫京师。皇太极一风袁崇焕被调到北京,正好施反间计。于是他几天没有作战,亲自布置了一个反间计。他抓了个明朝太监,关在一个屋子里,然后布置了两个将领:鲍承先和高鸿中,两个都是汉人,到这个屋子的隔壁高声谈论说:"这一次我们必胜了!"另一个则发问说:"为什么呀?袁崇焕可是非常厉害的!""呵呵,现在根本不必担心他了,今天早上,袁军那边过来人了,和大帅交谈了很久,这样里应外合岂不是马上就会取胜?"太监假装睡着,听了个清清楚楚,过了一天,皇太极亲审太监,也没问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就把太监放了。太监回到皇宫,报告了崇祯皇帝,本性多疑的崇祯皇帝顿时信以为真,向群臣宣布袁崇焕通敌!

十二月初一,崇祯皇帝假意召袁崇焕到宫里头议军饷,袁崇焕已经是马无料草、人无粮食,听说议军饷便不假思索领命前去。崇祯皇帝又以怕敌军突袭为借口,不开城门,而是让袁崇焕坐到一个筐子里头,拿绳把筐子吊到城上袁崇焕一进城立刻被逮捕,下锦衣卫狱。第二年八月十六,袁崇焕被处以"凌迟",被刽子手拿刀一片片片他的肉,片得身体和鱼鳞一样,鲜血淋漓。明代计六奇写的《明季北略》中讲了这个事情,片下袁崇焕一片肉,立刻就有人花钱买来,就着酒喝,边喝边骂。可怜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 清朝入关以后修明史,写到袁崇焕的传记时,翻出当时的满文档案来,此事才大白于天下。 努尔哈赤一生先后娶嫔妃十六人。其中的几个颇有故事。 叶赫纳喇氏孟古姐妹二人,是海西女真叶赫贝勒杨吉的女儿。当年,努尔哈赤在建州起兵时,叶赫贝勒杨吉对努尔哈赤颇有好感,说:"我有个小女儿,等她长大了一定要许配给你。"努尔哈赤问道:"欲结盟好,我可以迎娶您的大女儿呀,何必要等着小的呢?"杨吉说:"我的小女儿仪容端重,举止不凡,他许配你最合适。"努尔哈赤听后满意地点头称是。这个小女儿就是孟古姐姐。后来当其父被辽东总兵李成染所杀,其兄便携其投靠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欲统一女真时,叶赫部大为反感,亲家之间越发不悦。此时,孟古姐姐病危,思念母亲。努尔哈赤派人去请却遭到拒绝。不久,孟古带着深深的遗憾死去了。她生了一个优秀的儿子,那就是后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一、概括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背景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晋阳起兵是李渊本人的主意。但是《唐书》中却说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宠爱。世民功勋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让他取代建成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元吉共同谋划,并答应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为建成尽死效力,他们各自交结建立自己的党羽,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李世民。然而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曾怀疑关于建成、元吉的史料真实性。司马光认为:建成、元吉虽然是顽愚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杀,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可能被史官渲染、污蔑。 秦王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随着李世民在外屡立战功,威望日高,李渊先后封他为司徒(三公之一)、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乃至无可再封时,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他,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建成,且拥有众多支持者;秦王府内人才济济,与李世民的支持者们一起形成了秦王党,与太子党相抗衡。20世纪后,有很多历史学家怀疑高祖欲传位李世民、建成谋害李世民等传闻可能是李世民掌权后制造出来的,为的是使自己的政变和即位合法化。 三、参与人员 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史实性错误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史实性错误 《甄嬛传》改编自流潋紫所著的同名小说,该剧由郑晓龙导演,流潋紫编剧,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人主演,讲述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子的缩影,是一部宫廷情感斗争大戏。下面,列举剧中情节与史实出入较大之处:第一:历史上的“甄嬛”——钮祜禄氏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年(1697年),满洲镶黄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13岁入侍雍王府邸,名号为格格;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册为熹妃;雍正八年(1730年),晋熹贵妃;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弘历即位,尊封为崇庆皇太后,移居慈宁宫。 雍亲王登基为雍正帝,先封钮祜禄氏为熹妃,进而晋为熹贵妃。雍正元年八月(1723年),雍正帝密建皇储,将弘历名字书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弘历二十五岁即帝位,根据雍正帝遗命,母以子为贵,封熹贵妃为皇太后,此人便是剧中的甄嬛。 史实中的钮祜禄氏不像《甄嬛传》里那样命途多舛。史书上没有她拉帮结派的记载,她的父亲也没有遭受文字狱,她的得宠缘于对自己丈夫的关心。譬如说,有一次,胤禛染上了流行的瘟疫,病情严重、几乎丧命,钮祜禄氏侍奉殷勤、煎汤熬药,无不周到。因此胤禛康复后,对她十分恩宠。 弘历10岁时随胤禛初侍康熙帝,宴于牡丹台,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便接至皇宫去读书,亲自抚养,不仅称弘历的福气甚于自己,还声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因此,钮祜禄氏更得胤禛的恩宠。据中说弘历出生不好所以皇帝不喜欢他,说弘历的生母是宫女或是其他人,这些全见于野史,而历史上康熙可是非常喜欢弘历这个孙子的,也深受雍正偏爱,他能继位,是毋庸置疑的。 钮祜禄氏的一生贯穿于康乾盛世,享年86岁。生前儿孙满堂、享尽荣华,而乾隆的孝顺更可谓是有目共睹,他对母亲千依百顺、敬爱有加,那份真挚的母子深情着实令人动容。

玄武门之变评价(1)

玄武门之变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强盛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他在位期间所开启的贞观之治,让后世对他传颂千年。历史对他的描述大多是正面描写,但是唯有玄武门事变留下让人诟病的机会。 通过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不仅杀害了他的兄长和齐王,还将他的十个侄子也一起杀了。后世大多对他评价是残暴不仁,不顾手足情谊。比如王夫之所写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历史为后世文人所写,里面颇多腐儒之言,不能片面的通过道德层次来评价此事。所以,我将以玄武门之变的道德和对后代历史的影响方面对其客观论述:第一、道德方面 唐太宗杀害手足并不是残暴不仁,冷酷无情,而是由当时朝野 环境和自己生长环境影响。要知道在当时形势危急,所有参与事件 的人物都命悬一线,内心的道德谴责与生死存亡比较起来是显得微 不足道的。 成则生,败则死。兄弟相残,这是封建社会注定的悲剧,帝王 家是没有亲情,只有权利的纷争和人和人之间的怀疑。明朝朱棣靖 难之役,清朝康熙九子夺嫡,西晋八王之乱,这些都是兄弟之争的 鲜明代表。

第一点:身在帝王家一个人没有亲情很难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当他们生下来的时候,已经被自己的母亲慢慢的进行教育。告诉他们:如果你不能做皇帝,而你有这么大的才华,你就会被你的兄弟嫉恨,从而杀害,在这种大的生长环境下已经注定了这个悲剧。 李世民的哥哥对他并无温情一说,李建成与李文吉在战争后因为自己的功名不如李世民,就不断排挤李世民,在战争中也是借用李世民的名义来进行剥削民众。对于他们而言,李世民不像一个兄弟,而更像一个利用工具,根本没有亲情而言。西汉名臣晁错,楚汉名将韩信,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努力奋斗的人,却被当成一个利用的工具,最终被抛弃杀害。 第二点: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所作所为和李渊对于战后赏赐的处理不当推动了李世民的杀心。 在唐朝建立后,李渊作为唐朝的第一任皇帝,李世民在战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在收获了不少的军心与民心,在选取继承人时,理应偏向李世民,但是李渊却犹豫不决,将李建成立为太子,却将兵权给予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在建立唐朝的第二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军队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李世民的兵权,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才得到消息,最终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在面

2020届高三高考全国卷24省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秘密★启用前 高考全国卷24省4月联考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韩非在主张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更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这一主张反映了() A.百家思想在争鸣中不断融合B.新兴地主阶级积极有为的哲学观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逐渐形成D.法家建立大一统国家的主张 25.秦汉时女性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立户授田,为“女户”。秦汉算赋,以十五岁为限征收,秦汉的典籍中有不少“赐女子百户酒”的记载。这说明秦汉时期() A.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逐渐形成B.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土地兼并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不断形成D.女性经济活动是税收的来源之一 26.关于“玄武门之变”,北宋编纂《新唐书》载为:“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但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中记载的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害太宗,太宗反击获胜。这说明() A.“玄武门之变”有其历史必然性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确认历史的真相 C.还原真实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D.历史记述受时代影响而呈现主观性 27.手艺式手工业是明清江南市镇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手工业形式。手艺工匠拥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进行订货加工,其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人市场。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手艺式手工业() A.自然经济色彩相当浓厚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之一 C.工匠缺乏基本人身自由D.技术传承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28.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传教士李佳白提出:“中国立南北直省,环拱京师,外而督抚将军,内而阁部大臣,俱有专司,以上承天子,意美法良,诚不必如泰西君民共主,政多纷更也。”这一主张()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说明中国传统政体有一定合理性

魏征简介

諫臣明相魏征

内容提要:魏征是辅佐唐太宗创下贞观之治的大唐名臣,他一生向唐太宗进谏二百余事,数十万言,被誉为“千古谏臣”他的谏言对贞观时期国家的治理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魏征的身世及其对他以后的影响、魏征谏言唐太宗的具体事例以及魏征一些不为人知的事件三方面展开,来探讨极具传奇色彩的魏征。 关键词:谏臣明相魏征

目录 内容提要 (2) 导言 (4) 一、选题背景 (4) 二、当代对魏征的相关研究成果 (4) 三、选题意义 (4) 第一章、魏征身世 (5) (一)魏征生平简介 (5) (二)魏征家世对其影响 (6) 第二章、魏征与唐太宗 (7) (一)唐太宗的个人魅力 (7) (二)魏征与唐太宗“过招” (9) 第三章、魏征对唐朝的影响 (11) (一)君臣间的利用 (11) (二)“跳槽”的艺术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导言 一、选题背景:魏征是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臣、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言敢谏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当代中国,虽然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在文化层面的东西越来越被人们忘记,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取而代之的是快餐文化,网络虚幻低俗的文化,所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显得极为迫切。本文通过对魏征的生平事迹的研究,考察魏征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成长为冒死直谏的一代名臣及其相关事例,来激励当代人们提高文化修养加强个人修养文化内涵显得极为重要。 二、当代对魏征的相关研究成果:当代学者对于魏征的研究主要可以总结为几点,分别为魏征的进谏艺术、魏征的政治主张研究、魏征的儒家思想及实践、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魏征的文学思想等,相对是比较全面的。 三、选题意义:通过对魏征的相关研究,不仅可以激励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加强个人修养文化内涵,对于国家而言,也能够较好地指导我国的廉政教育事业,推进我国廉政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历史上的八贤王是谁,八贤王的金锏的作用

历史上的八贤王是谁,八贤王的金锏的作用 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历史是无数的浪花,时间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时间是一座大花园,你是是繁星,时间是蓝色的天幕。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八贤王就是其中之一,本期民族文化为你解析八贤王的金锏作用。 八王爷,被人尊称“八贤王”,是古典文学名着《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三侠五义》和《万花楼》的人物。 熊大木《杨家将传》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后世的杨家将评书、戏剧中的“八王爷”则大多署名赵德芳,这是宋太祖的另一个儿子),太祖临终前传位给其弟赵光义,赐其子赵德昭金锏一把,朝中如有不正之臣得专诛戮,曾多次救杨家将众人。《杨家府演义》中的“八王爷”署名是赵德崇 八王爷,住在南清宫,妻子狄娘娘,其子为六合王,曾经在《三侠五义》里第一回出场,狸猫换太子的时候陈琳救下小仁宗抱到南清宫交给八王爷抚养,后来过继给宋真宗继承皇位,是三侠五义里的太上皇,养优处尊很少过问朝事,朝中没有大事不出来。 由文学衍生的京剧对八贤王的来历自有一番解释,程派名剧《贺后骂殿》便为此证。故事里的事如此这般:宋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弟即兄之位。匡胤皇后贺氏,让长子德昭上殿质问,光义大怒,要斩杀侄子,德昭气愤,撞死金殿。贺后带着次子德芳上殿责问。光义谢罪,赐贺后尚方宝剑,封入养老宫,加封德芳为八贤王。 在赵光义赐封赵德芳时有几句唱,很好的解释了八贤王的权力范围:孤赐你金镶白玉锁,加封你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再赐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压定了满朝的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尊,你是个八贤王,代管朕躬。不知道宋太宗这么做是出于内疚还是权力平衡。不管怎样,如此安排,我们得到了一个出彩的八贤王。民间也有一句很骄傲的歇后语,八贤王进宫——好难请。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小说《甄嬛传》中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XXXX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小说《甄嬛传》中的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姓名: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 专业: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 二○一三年六月

目录 论文摘要…………………………………………………………………………关键词…………………………………………………………………………… 一、后宫女性的悲剧命运……………………………………………………… 二、造成后宫女性悲剧的原因………………………………………………… 三、结论…………………………………………………………………………注释………………………………………………………………………………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后宫甄嬛传》向我们详细展现了那个年代对女性身心的压抑,深刻地揭示了在罪恶的封建制度下人性的扭曲和人的异化。甄嬛及其一同入宫的姐妹被封建制度和后宫生活所异化。甄嬛在现实的逼迫下,从一个单纯的少女一步步变成了工于心计、心狠手毒的后宫女强人,不可一世的皇后、华妃、安陵容都一一败在她手下,最终爬上了皇太后的宝座。但她的内心世界是极其孤独、极其悲苦的。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美的人、美的情愫被异化、被毁灭的整个过程。后宫中女性无一能够逃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戕害。 关键字:甄嬛传后宫女性悲剧探析

小说《甄嬛传》中的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现代小说作家吴雪岚以网络连载的方式创作了《甄嬛传》,作品从博客起家,靠点击率扩展影响,以互联网的排行榜赢家挣得出版界的青睐。此前,吴雪岚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中国的史书是属于男人的历史,作为女性,能在历史中留下寥寥数笔的只是一些极善或极恶的人物,像丰碑或是警戒一般存在,完全失去个性。女性的心理其实是非常细腻的,所以我极力想写下历史上那些生活在帝王将相背后的女人的故事,还原真实的后宫女子心态图。”在吴雪岚的笔下,后宫中那群如花似月的女子,或有显赫的家世,或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通过几位后宫女子的故事,揭示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与权力,不惜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的希望获得自由,有的只是单纯地希望得到皇上的宠爱,有的是为保全自己的地位,将青春和美好都虚耗在了这场永无止境的战争中,目的各不相同,结局也各不相同。 一、后宫女性的悲剧命运 1、甄嬛的命运。 甄嬛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本期待安稳度日,但偏偏嫁入深宫,被裹挟入一场无休止的女人之战。在屡遭算计几番忍耐后,她决定主动出击步步为营,可当她站到权利与荣宠的高峰时,却发现世事到头终成空。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了,不管曾经多少争斗杀戮都随风而逝,偌大的后宫只剩下她孤寂的身影。 甄嬛不愿嫁入帝王家,在选秀时故意打扮朴素,却因为天生丽质难自弃,再加上容貌神似皇帝挚爱——故去的纯元皇后,便注定了一生的命运。她的伶俐、体己、真知灼见则奠定了她在爱人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皇帝的一句“莞莞类卿,亦除却巫山非云也”终于让甄嬛知道,自己被皇帝如此宠爱,只不过是因为自己长得像纯元皇后罢了,只是别人的替身!知道自己痴心错付,于是对皇上心灰意冷,决意要出宫修行。经历感情低谷、潦倒生活的废妃甄嬛在清修时与果郡王相恋。但不久后,外出征战的果郡王就传出死讯,已有身孕的甄嬛决定回宫,不愿再“为人刀俎我为鱼肉”。果郡王死后,甄嬛对雍正已不再是男女间的怨念,而变成了无以复加的仇恨。为了复仇,甄嬛在雍正面前假装柔顺,暗地里却给其下药,最终与叶澜依合谋弑君。果郡王终究是不能与甄嬛在一起的,虽然他们彼此深爱,虽然他们有弹奏长相守与长相思的默契,最终只能被华丽的宫墙隔开,最后只能阴阳相隔,留甄嬛一人与冰冷的后宫相依为命。 最后终于扳倒皇上,成为了皇太后,她的一生其实是古代后宫女人的缩影。终究最后她也是一个千古伤心人罢了。 2、华妃的命运 华妃出身名门世家、美艳不可方物,倚仗专宠横行六宫[1]。只可惜她高调跋扈的背后缺乏足够心机和智慧的支撑,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前朝后宫权力游戏的一枚棋子——全心爱着的皇帝竟然是后宫里算计自己最深的那个。 华妃貌美,“一双丹凤眼微微向上飞起,说不出的妩媚与凌厉。体态纤秾合度,肌肤细腻,面似桃花带露,指若春葱凝唇,万缕青丝梳成华丽繁复的缕鹿髻。”[2]原著中,作者这样描述华妃。她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 01 看完了《喋血长平》之后顺路过来看了本片。两者的表达风格可谓一脉相承,镜头的运用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史料支撑的前提下,用有限的经费拍出了不亚于电视剧的场景画面,其中人物局部特写的镜头以及道具服装的展现尤为值得称赞。 与《喋血长平》叙事结构虽然雷同,但因为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性质的截然不同而使得纪录片本身的叙述重点完 全不一样。本片着重提到了围绕着皇位之争,李家三兄弟明争暗斗的大致过程以及玄武门之变前双方的政治局面,详尽分析了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二人会采取各自不同行动 的主观和客观原因,虽然其中不乏学者的猜测,但合情合理,使人信服。 值得关注的是,全片对于高祖李渊的刻画让我们很容易体会到这位宅心仁厚的皇帝父亲眼巴巴地看着两个儿子 争权时那种备受煎熬的为难之情,他的犹豫不决既值得同情又不得不说是造成之后手足相残悲剧发生的一大重要原因。个人觉得,对于这位晚年失意的天子的心理刻画以及将其视

为玄武门之变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的历史观点是本纪录片 最大的亮点。 如果说为权争斗的兄弟俩各自所承受的痛苦与牺牲 都是咎由自取,那么这位一心期盼着天下太平,家庭和睦的老人还真是令人同情让人唏嘘呢。 02 话说之前吐槽了一大堆有关纪录片<激变玄武门 >的这个那个,其实也不是个人没事找事的抓着点儿细节便说了又说,实话说从服饰和家具上看,前前前些年央视拍的那部电视剧<<唐明皇>>,刘威主演的那个,都比央视拍这部纪录片靠谱呢。 当然,这篇文纯因为本人的发散思维作祟,下边两段原本是上文的一部分,但一来越写越长,二来实在和前篇主题对不上,所以干脆另辟新篇了。下面上主菜:焗法国螺丝走起来。 每个朝代都是先盛后衰,同样的,各种奢靡之风、享乐之风等四风问题也通常在朝代中后期发力,现在总推崇明清家具,其实你看那些受追捧的家具大多都是明代中后朝,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发端、经济快速发展那会子的出品,你说明朝早期,且别说朱元璋同志是苦出身,穷孩子,过的节俭。 你看朱棣那会儿,一是花钱的地方多,大规模拆迁、建设新北京,远征漠北,铸钟编书,七下西洋搞外宣外联同

玄武门之变看李世民

蓄谋已久的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战功最多,势力也最盛;但由于中国皇朝历来的地长子继承制,李建成名正言顺地取得了皇位的继承权,被册封为太子。这也就为宣武门之变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认真地分析玄武门之变的整个经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宫廷政变与权力之争。 一,收罗天下人才,以丰满羽翼 李世民是个极有政治头脑的人,他深刻地认识到大批的人才对于谋取皇位的重要性。于是,整个的统一战争的过程就成了他聚笼大批文人武士、极力丰满羽翼的过程。 通过长期的南征北战,李世民的麾下逐渐凝聚了一大批忠心的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这就为他日后的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实力保证。 正如尉迟敬德曾经跟李建成的使者说的:“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对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个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呢。”拒绝了太子的千金贿赂。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出李世民对于人才的收买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二,致力舆论宣传,以天下收买人心 李世民又是个极富深谋远虑的人,他清醒地认识到嫡长子继承制之于中国民众的深刻影响。于是,他总是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来丑化太子的形象,以美化自己,为最后的玄武门政变以及篡取皇位,准备舆论基础和民意支持。 李世民通过自己的私人舆论宣传机关,极力地向公众透露这样的一种信息:李建成、李元吉知道唐高祖宠爱一些妃子,就经常在这些宠妃面前拍马送礼,讨她们的欢喜;而李世民却没有这样做。例如李世民平定东都之后,有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宫里的珍宝,还为她们的亲戚谋官做,都被李世民拒绝了。于是,宠妃们就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的好话,讲秦王的短处。唐高祖听信宠妃的话,跟李世民渐渐疏远起来。以达到丑化太子势力集团,美化自身形象的目的。 李世民还通过他的私人舆论宣传机关,向社会公众传递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因忌恨李世民屡立战功,千方百计想除掉李世民。如‘有一次,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去喝酒。世民喝了几盅,忽然感到肚子痛。别人把他扶回家里,他一阵疼痛,竟呕出血来。李世民心里明白,

帝王真相

帝王真相 丁辉 《民主与科学》双月刊(九三学社中央主办)2010年第5期 现在一打开电视,“明君圣主”满天飞。其实,揆诸中国历史,“明君圣主”向来是稀罕物,百不生一;但若论古代皇帝的刻戾忍杀,无赖凶顽,中国皇帝却可拔得头筹无疑。如今要想从中国古代那么多皇帝中找一个真正的“仁慈”的君主,竟难过披沙拣金。当然,也不是全无斩获。比如说宋太祖赵匡胤。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唐太宗李世民与宋太祖赵匡胤并提。其实,赵匡胤的仁慈与宽厚岂是屠兄、杀侄、逼父的刻戾忍杀的李世民可堪比伦! 王夫之《宋论》中有一段话:“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后周柴氏手中夺得政权,做了皇帝。循中国历史故例,本当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可赵匡胤终其一生,对柴氏一门优礼有加。临终尚不忘以“政治遗嘱”的形式提醒后世嗣君不可亏待柴氏后人。对异姓旁人尚能如此宽厚仁慈,千载而下,犹让人怀想高风,唏嘘不已。只可惜悠悠数千载,赵匡胤这样的皇帝只是凤毛麟角。公元626年,李世民为争做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禁锢高祖李渊,以“太子、齐王作乱”为名擅杀李建成、李元吉。这种为了皇帝这个“鸟位”,父子反目、同胞相残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太多了,可谓“罄竹难书”;更为残忍的事情还在其后。据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太子、齐王伏诛后,他们的儿子,自然也是李世民的亲侄儿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计十人(以李建成、李元吉的年龄推算,十人中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岁,最小的尚在襁褓之中),“俱坐诛”,可谓“斩尽杀绝”!而高祖李渊其时尚在帝位,坐视其孙伏诛,竟不能援手一救,赵翼由此推论:“高祖亦危极矣。”李世民就这样当上了大唐帝国的皇帝。电视剧《贞观长歌》里的唐太宗李世民照例是文韬武略、文治武功更兼爱民如子,我们有理由一问:一个连至亲骨肉都不爱的人,何爱于民?亦曾有人提出要把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和文化评价分开来,就李世民而言,屠兄、杀侄、逼父是道德评价;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丰功伟绩是文化评价。我是断断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所谓“文化”,即“以文化成”,人端赖文化脱离动物的野蛮状态,人也端赖文化优越于低等动物,现在,至亲骨肉相残,且斩尽杀绝,无所不用其极,此举禽兽尚且不为,为之蒙羞的岂不正是人类的“文化”?更为可怕的是,李世民并非中国历史上的特例,弑父屠兄、骨肉相残,夺取帝位的事,一再发生,几成历史的常态,构成中国历史上一个个深重的污点! 赵匡胤“政治遗嘱”的第二条“不杀士大夫”,更堪称“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与锋芒”。赵匡胤虽出身“赳赳武夫”,却厌弃刀兵,定下偃武修文的国策。赵匡胤不仅自己未杀过一个读书人,还把“不杀士大夫,不杀上书言事之人”作为“遗训”告诫后世子孙,遂使有宋一代,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尊重读书人的朝代,王夫之说“终宋之世,文人无欧刀之辟”,绝非妄断!相应地,有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