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

愤青的世界

——从社会心理学分析不理性爱国者

姓名:XXX

学号:XXXXX

所属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年5 月2 日

愤青的世界

——从社会心理学分析不理性爱国者摘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可知, 愤青们以爱国为理由进行的游行示威活动是一种集群行为, 这种集群行为刚开始被社会体系所约束, 愤青们被动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 但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 这种社会控制体系就可能解除, 从而产生直接的冲突, 造成社会控制机制失控的骚乱, 甚至游行示威时打砸抢烧。因此, 政府才会坚持暂时不批准任何游行活动的申请, 但同时,政府更应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有自己的主见和立场,不轻易被人鼓动;新闻媒体要正确、如实地做好宣传工作;政府也要正确处理好愤青闹事游行事件。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爱国、愤青、打砸抢烧

正文:

近几年,中日关系一直不冷不热。然而突然地,钓鱼岛这个一直存在的领土纠纷的地方由于日本政府的购岛计划被摆上台面。日本政府方面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态度和行为,让中方不满,也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纷纷用自己的行为表达不满——一众明星表示不唱日本歌,不代言日本产品,一些网友也纷纷表示抵制日货和组织上街进行反日游行。然而,自2012年9月15日起,人民们的反日游行开始出现不和谐的状况,在北京和长沙,部分游行者出现了暴力行为,广州发生了向日本总领事馆所在的建筑物投掷石块等破坏行为,让无辜百姓遭受损失,也为其所谓爱国行为寒心,让爱国变了味。

那一阵西安爆发的反日大游行,就实在耐人寻味。“因为抗议日本,堵塞的是中国的交通,砸烂的是中国的商店,浪费的是中国学生的时间,摧毁的是中国校园和中国警车,后者还是柳州五陵。”可见,不理性爱国者的行为已经给爱国披上了阴影,一提钓鱼岛就胆寒自己的车,一说反日游行就想到打砸抢烧,游行最初的爱国目的反而被掩盖了。因此, 我们不得不关注并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析其成因, 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理论基础

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现象一直备受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关注, 其学术渊源可追溯至19 世纪法国社会心理学家Le Bon (1896)对法国大革命中群众(crowd)非理性心理的系统阐述。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社会学家Park 和Burgess (1921)首先使用“集群行为” (collective behavior)一词标定群体类现象,后经Blumer (1951), Turner 和Killian (1957),Smelser 之手(1963), 集群行为逐渐成为社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20 世纪上半叶, 集群行为研究在保留社会心理学内核的同时, 不断向社会学视角转变, 但非理性情绪一直是集群行为研究的中心议题。

集群行为为形式多种多样, 诸如骚乱、示威、抗议游行和群众集会等, 但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卷入这些行为的人们目标和期望较为模糊, 对周围倩况不甚明确, 而社会控制软弱无力, 或恨本就不存在。

而骚乱是群体行动的一种常见形式, 是一种暴力和破坏欲的集体爆发。骚乱的产生常常是因为环境的突然刺激及愤怒、惊恐或受其他冲动的驱使所致。骚乱的程度常因环境刺激的

性质及阻碍人们愿望满足的状况而定, 如果刺激深切或环境状态严重, 骚乱则有可能发展成为暴乱。骚乱的人群是一些临时集合起来的人群, 他们的行为违背了社会常规, 但他们缺乏结构性、目的性和统一性。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也认为: 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系统, 而相互联系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紧张和冲突。冲突的起因是作为不平衡的社会系统中的下层成员, 对这一系统产生怀疑, 并起来进行斗争。在对影响冲突的各种变量的分析上, 他认为, 缓解社会不满的渠道越少, 转移不满的内部组织越少, 一般社会成员成为特权阶层成员的流动性越少时, 则这种冲突就可能越激烈, 并且冲突越是围绕着现实问题发生, 则其激烈性越大, 情感介入越多, 冲突越激烈。集群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它是社会互动的结果,集群行为是使社会分解成另外的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这个组成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关系, 进而建立新组织的过程。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一种反常行为。少数人是不可能有集群行为的。集群行为是自发的, 非理性的, 在行为过程中, 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 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发生集群行的人之间没有固定的联系,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只是临时采取大体一致的行为, 既无事先计划, 也无过程中的组织。集群行为常常是现场突发的群众行为, 由于某一因素的刺激,群众彼此相互在情绪上感染, 而引发类似的共同行为。集群行为的产生必须是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 人们形成了某种共同的感受, 致使原来可以松散的无组织群体产生一致行为的倾向, 当受到一定的因素诱发, 社会控制能力丧失的条件下发生的。

二、游行暴乱发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游行中的暴力行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 由某种刺激引起, 并在一时表现出全体有相似行动的众多人的集合。这种集合是群体间紧密的接触, 能够产生激烈的互动。而且, 注意范围也变得狭窄,出现一种目光只视一点的所谓“隧道”现象, 不易接受其它刺激。因此, 容易造成群体成员之间思想和感情的一致。如此便为游行中的暴力行为的发生奠定了基础。1.参加游行暴力行为的人的社会心理学特征

参加游行的爱国者们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理智型。他们参加游行的确是效仿国外表达自己激愤之情的方法,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参加合法的游行示威,严格约束自己。

②从众型。人们有一种求得社会归属和他人认同的社会心理。他们参加游行很可能只是身边有不少人也参加了,为了获得认同感。他们的行为表现为随波逐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行为与大多数人的功利相一致。

③发泄狂热型。这部分人特别迷恋游行时热烈的气氛,他们一般是游行队伍里喊口号声音最大最响亮的,情绪也是最激动的,表现的心理因素不稳定, 游行中任何正常或不正常的事件均是他们关注的热点, 该群体是游行热烈场面的主力军, 再加上游行示威的种种社会问题的影响, 常常会出现过失的狂热行为, 也是影响游行秩序不稳定的关键群体。

④不法分子。他们大多怀揣个人目的,甚至可能是国外间谍,借助游行的特殊环境从事违法乱纪活动,鼓动众人情绪,扰乱社会秩序,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以上类型除不法分子之外的均属于爱国民众,怀揣满腔爱国情,对日方蛮不讲理的态度和行为以游行示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

2.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乃至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因为它是社会变革的核心机制之一。群体性事件则是当下我国典型的集群行为。所谓“集群行为”, 是群体成员参与为改善群体现状的行动, 是一种共同情绪影响下的个体行为。比如投票, 请愿, 罢工, 抗议, 示威等。最早关注集群行为现象的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Le Bon

(1895/1995), 他在著作中使用了“乌合之众” (crowds)一词, 对集群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Park 则首先明确提出了“集群行为”的概念。

在游行示威中, 群体的感情往往表现出冲动性和狂热性。在这种高度情感的支配下,人们的理智被冲淡了。此时,他们便会积极地寻求暗示,不加思索地加以模仿,就象一个受惊者,对危险迹象特别敏感,一旦寻得有拯救危险的暗示,便会立即作出强烈的反应。例如在反日游行中,一人叫喊,应者云集;一人冲上去,大家蜂拥而至。同时,高涨的激情也容易限制人们的眼界, 视其它刺激于不顾。在这样高度的暗示下,个人便失去分辨、判断能力, 极易产生将被暗示的感情转移到直接行为的倾向, 把异常激动的情绪发泄出来,变得完全不考虑行为的后广果。举例来说, 在1986年底大学生闹学潮的日子里,一些大学生出于逆反心理, 通过听“美国之音”来了解学潮的情况。这时, “美国之音”播报了我国大学生上街游行的消息, 并特地广播了美国青年是促进美国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评论文章。这种暗示对促使更多的学生参加游行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些头脑已热的学生受到加温催化后, 狂热地把这次学潮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壮举”,他们喊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口号,上街游行,企图“唤起民众”, 全然不顾对社会的影响和后果。

3.环境与场所诱发集群行为

在游行示威的大队伍里,每个人都不那么显眼,这时候个人在群体中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国人有个思想叫“法不责众”,就算做了一些违法的事,比如砸毁他人的私人财产等,要惩罚也是群体受罚,担到自己头上的责任就小。此外,一是在群体中觉得自己是个匿名者,外人不知道自己的庐山真面目,这就助长了个人的冒险心理。二是在游行队伍中,自我被熔化在群体里,个体缺乏个性特征,从而让他们的情绪、思想和活动保持一致,行为难以自我控制。

这时候,只要有一个人激烈而大声地提出抵制日货,砸毁日货,并扔出第一块石头,哪怕只是指甲盖大的石子儿,在游行中本身就情绪激动的人就会大声应和,并做出相同的反应,而由于人群密度大,情绪和行为的传播和互相感染力很大,人们的情感和行为很快统一,并作出连锁反应和循环反应,整个群体都会迅速激愤起来,从而做出过激行为,包括打人、砸车、烧店等。尽管在游行开始阶段中, 爱国民众是在社会控制体系的约束下, 被动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 但一旦这种社会控制体系解除, 延续的不同个体心理倾向情感和已经形成的集群行为相遇, 彼此的激化, 就会产生直接的冲突, 造成社会控制机制失控的骚乱,甚至球场暴力打砸抢烧。

三、结论、建议和对策

社会心理学有一种理论认为: 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与一切动植物的攻击性一样, 是一种保护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而我们这个社会之所以时常出现一些不安宁状态,与人类的这种时时可能释放出来的天然的攻击性有关。行为学家证明:光靠压抑、控制人类的这种攻击性, 只能收到局部的、暂时的效果,而且这种压抑和控制长久找不到一条适当的发泄渠道,反而会合聚下来,突然爆发出人们难以预料的严重事件。因此,一直不批准游行的申请只能作为一时之策,怎样引导爱国青年的理性爱国才是最重要的。对此,我认为以下对策值得参考和借鉴:

1.政府和游行的组织宣传者要做好在游行人群中的宣传工作,引导民众理性爱国。

抗议日方的购岛行为和无理态度本属于个人行为,但当爱国人士聚集到了一起,上街游行示威,在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客观上又成了一种社会行为。因此,政府和组织游行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爱国者理性爱国,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精神文明形象,对内团结一致,将矛头对准那些对我意图不轨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

2.新闻媒体要正确、如实做好桥梁工作。

新闻媒体是民众了解、掌握游行动态的主要渠道,尤其是网络媒体,因此,各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上要把握尺度,引导民众理性爱国,切忌误导、煽情、激化民众情绪。

3.加大游行路线上的警卫防护力量,消除隐患

游行示威的行动本来就是很难用常理控制的,适当的武力约束可以警醒群情激愤的人不要做过激的事,除此之外,游行前规定固定路线,沿路设置警卫也是必要的。

4.在游行开始地点设置安全检查,净化游行队伍

在游行路线的开始地点设置安全检查,防止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从根本上杜绝太过激的行为发生,造就和谐社会。

5.正确及时处理游行中出现的暴力打砸抢烧事件

当游行队伍一旦出现群情激昂、哄闹现象,应该立即正确引导宣传导向,注意说话态度温和,不要强制命令,遏制消极因素及事态发展,从而稳定游行民众情绪,将事态及时平息。

我国现在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的社会环境稳定,因此,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不让不理性的爱国者破坏社会秩序,而要“防患于至, 易于求患”,提倡理性爱国,采取措施防止不理性行为发生,让我国健康发展,用强大的国力震慑在国际舞台上的“跳梁小丑”才是正理。

参考文献:

[1]陈浩,薛婷,乐国安.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27-136

[2]吴增基.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375-376

[3]赵建安,张鲲.足球赛场球迷骚乱和暴力成因的社会心理学探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6):112-114

[4]阮如钧.学潮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5]张书维,王二平.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动员与组织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30-17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