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被减数是多少的问题

求被减数是多少的问题
求被减数是多少的问题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数下册第 49-50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盒子里装着10朵小红花,18颗小星星。

生:数学书,1本数学本,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知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指着课题)

一、激趣导入(3-5分钟)猜一猜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师:我们来做猜一猜的游戏。

师出示纸盒,里面装着礼物,谁愿意上来抓礼物?

1.学生上台从盒子里抓出小红花,师告诉学生盒子里还剩几朵。

你能猜出盒子里原来有多少朵小红花吗?(多找几个学生猜一猜。)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找1个学生说一说。)

3.师小结。

二、互动探究(15----20分钟)

过渡语:小猴皮皮听说一(7)班小朋友学习很认真,也想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今天的新知识。你们欢迎吗?(欢迎!)课件出示:猴子图片咱们来比一比谁学得更好一些。有没有信心?(有)

谈话:大家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桃子)

谈话:对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皮皮和猴妈妈在果园里摘桃子的图片(一)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信息图):

1.提问:大家观察一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鼓励:看看哪个小朋友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问:哪位小朋友听明白了?

再问:谁能再说说你从这幅图里知道了什么?

(鼓励:老师希望其他的小朋友也像…一样,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奖他一颗善于观察之星)

2.指着图中信息提问:刚才小朋友找到图中两个数学信息,那小朋友们能用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多找几个学生提问题)(鼓励: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

3.谈话:今天我们先来解决“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完整的题目:)

4.师问:现在,哪位小朋友能把题目完整地读一读。

(鼓励:说得真好!

5.提问:怎样才能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呢?(此处板书:原来有多少)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看谁最爱动脑筋!

师巡视并倾听学生的说法。

讨论好的小朋友请向…学习。

6.全班交流:(此处要根据课堂生成灵活教学)

(1)问:哪位小朋友把想法说给大家听?(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鼓励: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这些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

(2)(师相机板书:23+5=28)

①追问:23+5=28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呢?

②根据回答板书:23下面写已采的;5下面写剩下的;28下

面写原来的。

(鼓励:说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他)

③问:哪位小朋友能连贯起来完整地再说一遍?

(师相机板书:“+”和“=”)

④问:哪位小朋友能像他这样再说一遍?(全班向他竖起大拇指)

(鼓励: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

7.师相机板书:5+23=28

8.师指板书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老师听明白了,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已经采下的23个和还剩的5个这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请同学们再和同桌说一说。

(二)指导写单位名称和口答

1.谈话:

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计算结果,在得数后面要注上单位名称。

(边说边在算式后面打括号)

提问: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板书:个)

2.提醒:小朋友们可要记住,今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不要忘记要加上单位名称呀。

3.问题都解决了,最后还要请小朋友们口头回答这个问题。看课件,老师来问,谁会答?

(课件:在问题的下面出示这句话:树上原来有28个桃。)

4.同桌练习问与答

三、迁移运用(15分钟)

过渡语:皮皮发现像这样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题目1:

(1)师读题,生边听边思考。

(2)提问: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本《数学故事》呢?

(3)指名口答列式。提醒学生写好单位名称。

(4)出示小猴皮皮的算式。

(5)师:希望小朋友们课后多读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你会发现数学很有趣。

2.课件出示:

(1)指名读题,生边听边思考。

(2)提问: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呢?

(3)学生自己列式。提醒学生写好单位名称。

(4)出示小猴皮皮的算式。

(5)师:我们平时玩游戏时,多玩一些向这一类的益智游戏,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3.

课件出示:

(1)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仔细观察这幅图。

(2)要求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知道已经吃掉的4个苹果,能求出来吗?

(3)为什么不能?因为缺少还剩的几个。

师小结:求妈妈原来买多少苹果?就是把吃掉的与剩下的合起来。

(4)指名列式。集体交流。

(5)师:春天气候干燥,我们要多吃水果,对我们身体很有好处。

4.除了刚才这几道题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如:老师口袋里有一些钱,用去了20元,还剩10元。你知道老师口袋里原来有多少钱吗?(学生答)小明有一些铅笔,借给小红2枝,还剩6枝,小明原来有几枝铅笔吗?(学生答)

你能举一些生活中得例子吗?(学生说,另一学生答)

5.过渡语:刚才表现好的小朋友有很多,老师奖励了许多的小星星。

请得到星的小朋友到台前来

课件出示:

老师奖励给小朋友________颗星,

还剩下_______颗星,

原来老师带来______颗星。

(1)你能求出原来老师带来多少颗智慧星吗?

(2)问:你是怎样想的?

(3)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今天表现出色的小朋友!!!

四、比较总结:

问:刚才我们做的这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肯定:说得真好,这几个问题都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原来是多少。

追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师相机板书:→用加法计算)

五、布置作业(5分钟)

做补充习题P24(这些小红花奖给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加减法意义,及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在基础上学习的,它是求剩问题的逆思考。这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这与学生已有的一些经验(总认为剩下的情境用减法来计算)发生冲突,为了让学生很好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1.游戏引入,初步建立起求“原来有多少”这一问题的操作模式。 我首先在盒子中放一些小棒后问学生:“你知道里面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摇摇头,接着我拿出一些给小朋友,让小朋友数数已拿出了几根和还剩下几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现在可以知道原来盒子有几根小棒吗?你是怎么想的?通过把两部分进行合起来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从直观层面初步认识到求“原来有多少”就是把“已经拿走的”与“剩下的”合起来。 2.情境创设,再次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 在操作演示的基础上,呈现主题图,让学生试着用三句话来说说图意,对于其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行板书(已经、剩下、原来),在学生列式解答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反思: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28个桃在哪里呢?特别是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时特别有意思,有学生说:“如果没摘之前,篮子里桃也在树上。”其实学生的已是逆向思考的体现,通过反思交流这一思考过程,再次认识到求“原来有多少”就是把“已经采的”与“剩下的”合起来。 3.寻找信息,进一步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 在完成例题的基础教材为学生准备3个实际问题,这四个实际问题分别呈现了不同的生活情境,同时隐藏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中有剩下的一部分,也有已经完成的一部分,让学生经历“寻找(图中还告诉我们什么?)——叙述(三句话)——反思(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的过程,去初步体会到这些具体问题的情境不同,但都是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都可以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来计算。 思考::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在低年级教学中离不开“说”,让学生用三句话简单的话来描述条件与问题。一是通过说来理解题意,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这样就清楚这一实际问题中的条件与问题。二是通过说来简化问题。通过用三句话来简单描述,这样把情境中大量的无关信息进行过滤,仅存一些有用的信息。二是通过说不断感受关系。通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案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案设 计 教案设计说明: 是叶圣陶先生的名作。韵文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本课教案设计意在通过创设情境,在观看夜空美景的情境中识字,把孩子们带入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来表达他们脑海中的夜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有关星空及带有歌曲《闪烁的小星》《小小的船》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配乐)出示美丽星空图:一个小女孩儿坐在月亮上,一只手托着小星星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

(2)导问: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揭示课题。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件中月亮的形状,引导想象: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 (2)引出课题: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篇韵文,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小的船》。 3.读课题。 (1)教师指导正确读课题:“船”字谁会读?谁还想读?大家一起读。你们见过哪些船?教师出示各种船的图片,并相机指导学生认识“舟”字旁,了解带有“舟”字旁的字一般与船有关。 (2)导学: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你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小小的、很轻、很可爱……) (3)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小船的可爱,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4.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5.过渡: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插图,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现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晴朗夜空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文本、美丽的图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剪纸教学设计

六年级剪刻纸教案 剪纸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锻炼语言组织,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 1、欣赏《老鼠娶亲》的剪纸动画。 这些故事中的形象是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 生回答:剪纸 2、同学们你们还在哪儿见过剪纸? 3、介绍剪纸的概念。 4、了解剪纸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1、故事引入 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三)、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四)、讨论、演示过程 (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主要人物)。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1、“怎样剪出漂亮的细节?”“这些花纹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欣赏剪纸故事,让学生对剪纸纹样有一个初步的了 解。 2、在示范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甚至可以选择课堂中某个学生作为剪纸的原形,通过关注该生的五官、衣着、神态、动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讲解,也可以征求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们认为比较好的纹样,对示范作品进行装饰,来拓宽学生的思维。 3、作品对比,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明白在同一个外形、同一个神态、同一个动态、在不同的纹样处理中可以取得的不同的装饰效果。) ③组合粘贴。 1、出示与故事相联系的其他人物或动物------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与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完善故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动态、神态、外形、纹样的处理和应用。) 2、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④添加道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二、难点:分析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起源 (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 1、在远古时代,开始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是哪个生产部门? 2、请你说说有关“神农”的传说。 3、P4学习思考: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二)讲解 1、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农业占经济的主导地位。 2、传说:①神农氏创制了原始的农具耒耜;②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反映了

中国的农业微课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 导入:在今天的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中国人见面最喜欢问什么问题呀?对,吃了吗?今天我也来问一下,早饭你吃了吗?吃的什么?你吃的东西是哪个部门生产的呢? 对,农业,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出示并板书:农业 首先请看本节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声朗读一下 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走进今天的学习 展示种植水稻,收获小麦,采摘水果,饲养牲畜,撒网捕鱼等农业活动图片 请大家根据这些图片归纳这些农业活动的共性,说一说什么是农业? 这几位同学归纳得都很好,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出示并板书: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民以食为家,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那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业取得了哪些成就,现在的发展状况又是怎么样呢?给大家2分钟时间,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出示:我国历史上农业生产有哪些突出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刚才两位同学归纳的都很好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农业非常落后,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但为什么我国农业还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我国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时间3分钟,3分钟后请各组发言人做总结发言 我国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农作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两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请大家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和图4-7 ,找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特点 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到位,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主要种植小麦,而且我们注意到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那我们这里种植的是什么呢?(冬小麦) 这样87页活动一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请各发言人总结一下组内意见,2分钟后作发言 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方,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能大量卖给其他地方,商品率很高,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商品粮生产基地 出示商品粮生产基地图 除了粮食作物,农作物还包括经济作物,那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展示图片,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 展示畜产品图片 你认识这些畜产品吗?你知道它们一般出产在哪些地区吗? 中国是世界上的畜牧业大国,中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出示中国畜牧业分布图 请大家看图,小组合作,每组一题,5分钟后上台展示 出示题目

剪纸里的故事

剪纸里的故事 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礼物,快看一看。 忍不住交流起来,都高兴地笑了!高高举起你手中的剪纸,我们互相看一下。 啊,我们的教室都成了剪纸的世界了!轻轻放下。 我们学了《姥姥的剪纸》,刚才又和剪纸来了个亲密地接触,这些剪纸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一说。 生:栩栩如生生:活灵活现生:呼之欲出师:好的。生: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生:鬼斧神工师:记忆非常高超生:情趣盎然师:好一个情趣盎然! 师:一把剪刀,一张纸,剪猫像猫,剪虎像虎,要什么就有什么,这就是咱们中国的剪纸,神奇不神奇?这堂课呀,就让我们一起来赏剪纸,写故事。 二、把课本打开,翻到第83页,认真读一读本次习作要求,你觉得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是 什么? 生:要想象力丰富。 师:要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剪纸里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还有谁来补充。 生:要多观察。 师:要仔细观察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基础。那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四幅剪纸作品吧!简单说说每幅作品大概的意思。 生1:这是一个孩子拉着两头昂首挺胸的骆驼往前走。 师:孩子拉着骆驼在行走。 生2:维吾尔族姑娘在跳顶碗舞。 师:跳顶碗舞呢,继续交流。 生3:一个男孩拉着老牛,牛背上坐着一个小孩子,表现出深厚的友谊。 师:好朋友互相关照。 生4:一个女孩子在蒙古包内看书。 师:一个小女孩静静地读书。 师:真不错,我们把四幅作品大概的意思说清楚了,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幅剪纸作品上。 仔细观察,加以想象,根据提示,具体地说说画面的内容,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交流,开始。 师:我们来交流。 生1:顶碗姑娘长得十分美丽,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身上穿着长长的舞裙,她的双手上下摆动,裙子随着轻轻摇曳,扭动着纤细的腰肢。 师:怎么样?谁能根据画面,结合提示,来评评她说得怎么样? 生2:她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比较好,但是没有加上背景。 师:她提这样一个建议,接受吗?思考一下,把故事背景融入进去。 生3: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一位美丽的少女跳着美丽的舞蹈。 师:把人物放到背景之中,人物形象就比较鲜活了,我提一个小小的建议:美丽的姑娘跳着美丽的舞蹈,这姑娘如何美丽?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生4:这位姑娘长得十分美丽,大大的眼睛,小巧的嘴唇。 师:大大的眼睛会说话,嘴唇小巧玲玲,这位姑娘就讨人喜欢多了。我们接着说。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青阳实验小学邓华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7~48页例3、“想想做做”第1~5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已经会解决求和,求剩余以及求一个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这里学习的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它是求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实质上是以另一个角度理解求和问题。学生开始学习这类问题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有用减法解决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逆思考经验,只要充分利用这种经验,学生就可以理解用加数求被减数的道理。学生学会了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就能更全面的理解加法的含义,加深对这几类实际问题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设想: 本节课程设计时力求做到轻、准、活、全,注重条理性和新旧知识间联系,让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掌握新知,巩固新知。注重层次性,让不同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收获。课程容量、难度适中,并有一定弹性。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方法并形成能力。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学会自主学习。以课本为主线,夯实基础;适当向课外延伸,延展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既会说也会写,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原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并能注明结果的单位名称,学会口答结果。 2.使学生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能根据数量间的联系说明思考的大致过程,初步积累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能按教材要求完成解题过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我设计的船》教案

《我设计的船》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船的分析,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掌握利用浮力设计船的方法。利用剪贴、插接等造型方法,创造性的设计一艘新颖美观并能平稳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2. 通过描述、讨论和评价等综合学习活动,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浮力的知识,运用浮力的科学原理和多种造型方法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和综合探索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浮力这一科学原理的兴趣,建立美术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中体会探究活动的愉悦和成功,养成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科学知识,学习利用可漂浮的废弃物设计船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浮力的科学知识,设计一艘新颖美观并能平稳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教学用具准备: 课件、各种废弃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浮力,导入新课 教师把一个球放入一盆水中,球浮了起来。 教师提问:球为什么会浮出水面?(浮力) 你们知道浮力是谁发现的么?(阿基米德) 二、小小实验,解开疑惑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于是把原木凿空,独木舟便出现了。(课件播放) 了解船的种类及不同的材质:竹筏——竹子、木船——木头、汽船——充气橡胶、轮船——钢铁等。 问:钢铁那么重,为什么也能浮在水面上呢? 实验解决。

小结:船在水中占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大于船的重量,这样的船就浮在水面上了。 板书课题:我设计的船 三、选择媒材,阐述理由 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做船身呢?谁愿意介绍一下你的材料。 1. 塑料瓶做船身。 2. 泡沫做船身。 请学生把自己选择好的材料放在水里试一试,感受一下浮力。 播放课件,请学生观察不同船的造型和功能,并欣赏作品,开阔设计思路。 四、教师演示,掌握方法 1.塑料瓶开口的方法 2.海绵纸剪贴与组合的各种技巧与方法。 3.怎样才能使船在水中保持平稳? 五、艺术实践 设计一艘新颖美观,并能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学生动手制作。 六、相互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看看哪艘船设计的最有新意,漂浮的最稳当。 七、课后拓展

湘教版八年级上农业教案完整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农业教案完整版 第4章第1节农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二、教学重点: 农业的概念、五部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我国畜牧业的种类,主要牧区的名称及优良畜种 三、教学难点: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综合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提问: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 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提问: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4.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广大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承转: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提问:为什么单位面积产量能大大提高呢? 展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图。然后小结: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人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在讲述“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时,可从有关媒体上查找一些具体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真实而具体的感受。 承转: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2.展示图片:“水稻收割”、‘小麦收割”。让学生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3.设问: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学生回答:不是。)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地方生产的呢?(学生的回答可能多样,教师略作解释,让学生初步了解商品粮基地的概念。)

手工剪纸活动教案:彩纸变变变

手工剪纸活动教案:彩纸变变变 目标: 1.根据故事发展线索,大胆尝试、想象,剪纸各种物品。 2.初步学习脱稿剪纸,学会看图示剪纸。 3.感受故事里爷爷的聪明才智,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水平。 准备: 绘本PPT;彩纸、剪刀(人手一份)。 过程: 一、回忆绘本故事。 1.教师带领幼儿边看绘本PPT,边复述故事。 2.故事里的爷爷是一个怎样的爷爷?他把一条毛毯变成了什么? 二、根据绘本故事剪纸。 1.毛毯变外套。 师:毛毯怎样变成外套呢? 根据幼儿的叙述,教师在板书上画出剪纸的线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画的外套(大)师:老师为什么要把外套画这么大?引导幼儿观察约瑟的外套。 指导语:幼儿尝试剪纸,要把外套剪刀最大。 评价:幼儿展示作品,评价谁的外套剪得最大。 2.外套变背心。 师:背心跟外套有什么区别?

引导幼儿观察约瑟的背心,发现背心袖口的弧线,教师在板书上画出弧线。 指导语:幼儿尝试剪纸,教师启发幼儿怎样把背心剪得最大。 评价作品。 3.背心变领带。 师:领带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出示领带模板,引导幼儿观察领带的外形特征。 根据幼儿的叙述教师在板书上画出领带的线条。 指导语:幼儿尝试剪纸,教师启发幼儿怎样把领带剪大。 评价作品。 4.领带变纽扣。 师:约瑟的纽扣是什么形状的?在生活中,你看见过什么形状的纽扣? 指导语:请你剪出你最喜欢的、最大的一颗纽扣。 幼儿尝试剪纸。评价作品。 三、故事延伸。 1.有一天,约瑟的纽扣突然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幼儿猜测)2.出示PPT:原来地底下住着小老鼠一家,他们把爷爷剪下的零布拿回来,把自己的家装饰得非常温馨、舒适。 3.我们也把今天剪下的这些碎纸收集起来,也能够装饰很多东西呢。 结束:幼儿收集碎纸,整理材料。

中国的农业教案

《中国的农业》教案 王立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农业的基本概况; 过程与方法木目标:通过地图探索我国农业部门的分布,种植业的分布,提高读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的农业特点,形成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念。 【重难点】 重点:农业分布;难点:农业分布的原因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农业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读图分析法; 3.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导入在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我 们中国人见面之后最常问的 问题是什么? 那么我也问一下,大家都吃 了吗? 吃的什么呢? 那这些吃的东西都是由哪个 部门生产的呢? 农业,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内容《中国的农业》。回答:吃饭了 吗? 吃的。。。饭。 板书中国的 农业 一、农业的定义提问: 现在请大家说说在自己 的生活中有那些是来自农业 的呢 大家可以从三个角度来 考虑,吃、穿、用。 好了,现在请同学回答一 下。非常好。回答:书桌等等

总结归纳: 可见农业所提供的都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需的最近本的用品。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过渡过渡: 那么说了半天,到底什么是 农业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在书上 找一找这个定义。 请A同学来回答, 好,培养动植物的劳动部门 叫农业。 那么什么样的部门才能算是 农业呢? 只有和种某种植物,养某种 动物才可能算是农业。回答:动植物板书: 种植 养殖 定义总结: 按照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进 行同行或人工培育来获得产 品的生产部门就叫农业。 二、农业部门的分类请大家读农业地区分布图, 总结这些部门都分布在什么 地方? 读图归纳: 种植业分布: 种植业: 牧业: 林业: 渔业: 三、种植业的分布种植业是最主要的农业部 门。 从南北方农业分布图,找出 粮食,糖料,经济作物分布。 读图找出粮食 作物分布: 小麦水稻: 棉花: 甘蔗甜菜: 油菜: 从南北方作物分布图,填写 课本上秦岭淮河半杯农业差 别表格。 根据地图及其 说明,填写表格 题:横断山区农业垂直差异 的原因。 回答: 因为随着海拔 高度的变化,水 热条件出现巨 大差别。 四、因地制宜正是因为这样,农业的发展 要因地制宜。

人物剪纸教学设计

人物剪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锻炼语言组织,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 1、欣赏《老鼠娶亲》的剪纸动画。 这些故事中的形象是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 生回答:剪纸 2、同学们你们还在哪儿见过剪纸? 3、介绍剪纸的概念。 4、了解剪纸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1、故事引入 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三)、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四)、讨论、演示过程 (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主要人物)。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1、“怎样剪出漂亮的细节?”“这些花纹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欣赏剪纸故事,让学生对剪纸纹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示范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甚至可以选择课堂中某个学生作为剪纸的原

形,通过关注该生的五官、衣着、神态、动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讲解,也可以征求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们认为比较好的纹样,对示范作品进行装饰,来拓宽学生的思维。 3、作品对比,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明白在同一个外形、同一个神态、同一个动态、在不同的纹样处理中可以取得的不同的装饰效果。) ③组合粘贴。 1、出示与故事相联系的其他人物或动物------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与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完善故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动态、神态、外形、纹样的处理和应用。) 2、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④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 (五)、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在这些故事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纹样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 (六)、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七)、欣赏评价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A、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B、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美术图案剪纸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剪纸中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美术学段小学年级五年级下册 单元第六课教材版本2014年11月第1版课程名称剪纸中的故事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要求学生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划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和了解的故事,借以抒发内在蕴涵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形式的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造型表现基础,动手操作能力也相对来说比低年级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本册教材中经过前期的《剪纹样》、《剪纸人物》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的人物的剪纸方法。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抓住人物的动态特征,剪制出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 2.了解中国民间的和现代的剪纸文化,感受不同的剪纸文化背景及其朴实纯真的魅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剪纸人物形象生动,纹饰合适、美观。 教学难点: 人物组合或道具、场景添加有故事性。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 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 它特别在什么地方?教师口述“我帮老 爷爷推车”剪纸故事。 课件出示画面 (二)故事交流1.在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值得 回味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并用两三句话句话写 下来。 实物投影展示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并能注明结果的单位名称,学会口答结果。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能根据数量间的联系说明思考的大致过程,初步积累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标注单位的习惯;口答的习惯,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激趣导入 1.师生谈话: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想要吗? 师:想要的小朋友坐端正了,开动你的小脑筋。谁今天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2.师生活动(准备10个笑脸胸针放在一个盒子里) 师: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在这个盒子里抓礼物。(请两个小朋友把盒子里的礼物全部抓光) 师:现在盒子里还有礼物吗?盒子里的礼物被分成了几部分? 师: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个笑脸吗?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生:因为刚才小朋友抓出来了____个,老师又告诉我们盒子里还剩____个。把这两部分加(合)起来就是原来盒子里的笑脸个数了。) 师:你真棒,大家一起表扬表扬他。谁还想来说一说。(指名1-2位学生再说一说。) 3.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个笑脸,就要把**抓出来的和**抓出来的两部分合起来。 (师将抓出的笑脸放回盒子里) 4.谈话:小朋友们还想不想得到老师的礼物,(想)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样的简单实际问题,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老师还要给他奖励的。板书课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主动思考,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可爱的小猴子皮皮将和我们一起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咱们来比一比谁学得更好一些。有没有信心? 师:看,猴妈妈带着皮皮正在做什么?(摘桃子。)

农业教案教学文档

第一节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教学指导: 农业是和我们每个人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业。既然如此,在“农业”一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农业,了解农业。 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为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提问: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 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提问: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4.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

剪纸教案

课题名称蝴蝶翩翩飞 教学时间 第周授课教师纪君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独立完成对称纹样--蝴蝶的设计、剪纸。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和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培养剪纸的兴趣; 情感目标了解剪纸的用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家乡自豪感;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和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能独立完成对称纹样--蝴蝶的设计、剪纸。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和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能独立完成对称纹样--蝴蝶的设计、剪纸。 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课堂小记) 创设情境 讲授新课 艺术创作 1今天我们都带来了剪刀、彩纸要学剪纸,你们知道剪纸是用来干吗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常用剪纸:窗花(装饰窗户)、喜花(喜事装饰)、实用图样(服装、鞋帽等纹样)等。 3出示"蝴蝶剪纸"作品范例,问:漂亮吗?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巧手剪出比老师漂亮的作品。 1蝴蝶五彩缤纷,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谁来说? 2讨论后得出结论:对称、三部分组成(触须、身子、两对翅膀)。 3出示图片剪纸蝴蝶和现实生活中的蝴蝶,“能说说剪纸中的蝴蝶和日常生活中的蝴蝶有什么不同吗? 4教师总结:我们设计图样的时候,可采用写实、概括、夸张等手法。 5学生独立设计。在一张对称折叠的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轮廓,引导孩子的发散思维。 6尝试剪纸 (1)将自己设计的图样按轮廓线剪下来。展开后,自己想想那些地方可以修改会更匀称,更漂亮。同桌或小组交流讨论。 (2)除了外轮廓的修改,在蝴蝶的身上是否可剪点图案呢?学生各自尝试。交流,看看谁挖的"洞洞"漂亮。 (3)小结剪纸常用的符号及用刀技巧: 纹圆点、月牙纹、柳叶纹、锯齿纹、水滴纹、花瓣纹

(4)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把一只蝴蝶剪好? (5)总结、提示剪纸的方法:先构图,剪纸时一般先剪图案内部的小块地方,再剪大块的,最后剪外轮廓。 1独立练习,根据今天学的方法,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对称蝴蝶纹样的剪纸。 2交流、展评。 谈话激情,简介剪纸。 出示蝴蝶学生观察,发现蝴蝶的体态美色彩美。通过问题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发现剪纸蝴蝶的造型特点。 板书设计蝴蝶翩翩飞 对称 三部分组成:触须、身子、两对翅膀 设计图样:写实、概括、夸张

一年级数学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设计 主备人:卞丽备课日期:4月29日使用日期总课时数:

质量的第一步 从您的用心开始 ! https://www.360docs.net/doc/7b2688046.html,

教学设计 主备人:卞丽备课日期:4月29日使用日期总课时数:

质量的第一步 从您的用心开始 ! https://www.360docs.net/doc/7b2688046.html,

教学设计

第三种: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④在第三种算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般计算方法。 刚才某某同学利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 算,这种方法是我们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2、出示情境图。 (1)指导看懂图意: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 (2)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3=() (4)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 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 54-20=() 86-50=() 54-2=() 86-5=()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比较。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算式解答。 交流时,提醒单位名称,让学生尝试口答。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 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质量的第一步从您的用心开始!https://www.360docs.net/doc/7b2688046.html,

中国的农业,教学设计

(完善版)八年级地理上《农业》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2.阅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3。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形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 2.教学难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影响农业类型布局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图文、活动、阅读资料等,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通过问题引导、图表分析、综合比较,了解农业的重要作用及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PPT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从数字中国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形成感性认识. 教师:食物是人的生存之本,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每天消耗的食物量更是惊人,那么如此重要的食物来自哪个经济部门呢? 学生回答预设:农业。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二)讲授新课──识农业,说农业 活动一:

教师: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请大家阅读课文,说一说什么是农业? 学生回答预设: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是生物本身。 教师:结合图说出农业的主要部门。 学生回答预设: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资料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农业的概念和分类.】 教师(小结):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这是广义的农业,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教师:大家阅读资料“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了解我国的现代农业. 教师:你的早餐吃了什么?除了“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还需要农业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预设:衣、住、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农业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示意图,请同学们读图(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寻找证据,证明这个说法。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读图验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二: 教师:让学生读“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回答问题: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里? 2.东部和西部各有哪些农业类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 4.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 5.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6.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东西部农业差异:

《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剪纸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剪纸相关视频、图片; 学生:各色纸张、剪刀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并和同学展示作品。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怎么分工) 3.师生示范剪刻步骤。 (1)随意剪出外形。 (2)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中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 (3)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答:胶涂在底纸上。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4)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答:添加背景、道具等。 四、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五、合作完成剪纸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评价 1.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2.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