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讨_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野_张国平

苏州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讨_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野_张国平
苏州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讨_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野_张国平

2010年6月Jun.,2010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目前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研究主要从城市(城镇)与农村两个维度进行。然而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凸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求城镇、农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教育资源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本文拟结合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对这些问题作出思考。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新要求

从苏州城乡一体化实践来看,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目标来看,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城乡不断融合和趋同;同时,城乡一体化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呈现不同的特

征和路径选择。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战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施和体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主要是针对传统的二元结构社会提出来的,强调的是城乡之间,即传统的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强调的是教育资源在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之间公平有效的配置。然而,随着我国城乡户籍壁垒逐渐松动和社会流动增加,传统的二元结构理论已经出现明显的缺陷,不足以解释今日中国社会的现实。中国目前是“三元社会结构”。即在传统的城市市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出现了新的一极,即流动的农民工,他们既不同于城市市民又不同于农村居民,且人数巨大。[1]农民工群体的本质在于它是被排斥在正式的城市居民之外的非正式城市群体。因此,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不仅指城乡之间,还应该包括外来农民工子女,即城镇人口、农村人口与外来人口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和优质化。外来人口子女与流入地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要与流入地教育规划一体化、标准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评价一体化

苏州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讨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野

张国平

(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面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苏州在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方面存在外来人口子女人数

快速增长与本地教育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的不稳定与正常的教育秩序之间的矛盾、义务教育

公共产品的属性与地方政府承担财政责任之间的矛盾、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与苏州教育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针

对这些问题从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层面分别提出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外来人口;义务教育;苏州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94(2010)06-0028-05

收稿日期:2010-06-01

基金项目: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苏州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08-B-2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D/2008/01/002)

作者简介:张国平(1964—),男,江苏苏州人,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管理。

等,要从软件、硬件、经费、师资配置等各方面消除城乡差别、城际差别、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差别,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下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苏州市高度重视外来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外来人口也是新苏州建设者”的观念出发,把切实解决好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纳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基本解决了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在外来人口子女就学方面做到了“三个基本”:即基本解决了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基本做到了国家规定的“两个为主”,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吸纳为主,基本做到了对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教学与本市户籍学生一视同仁。但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仍然面临问题:

1.外来人口子女人数快速增长与本地教育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

随着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外来人口子女的就学人数迅速增加。根据苏州市教育局统计,从2002年到2006年,在苏州的义务教育阶段随父母进城务工子女就读人数,依次为109172人、131524人、153675人、163979人,截至2006年9月,苏州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子女学生数达21.7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33.2%,占全省的43%。2002年以来,外来人口子女学生数量年均增长18.7%,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如此庞大的学生数是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难以接受的,而且这种潮涌现象可能会持续几年或更长时间。因此,未来几年苏州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初中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将更为严峻。这不仅会影响到苏州基础教育布局调整的进程,影响全市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还会影响苏州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2.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的不稳定与正常的教育秩序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外来人口子女生源分布的地区不均。根据2007年11月的统计,平江、金阊、沧浪三个古城区的随父母进城务工子女学生数分别为8106、8004、6623人,而在昆山、常熟、张家港、吴江、太仓五市以及吴中、相城两区的人数分别是29032、34691、27796、27358、21031、19960和10293人。即使在苏州城区,也大多集中在靠近市郊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其次是在学段分布上,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据我们对张家港西张公办学校的调查,随父母进城务工子女学生所占比例越靠近低年级越高,一年级高达18.9%,而初三年级为1.7%。影响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孩子参加高考必须回到原籍,而各省(市)高中课程往往不同,因此,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读完初中之后,就会回到老家读高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很不稳定,常常更换工作单位,从而导致他们的孩子频繁转学。民工子弟学校每学期学生的变动率一般均在30%以上(指转入与转出)。由于外来学生流动性较大,难以预测,更难以规划,给各地教育发展计划的制订、教学人员编制的落实、教育设施设备的投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3.义务教育公共产品的属性与地方政府承担财政责任之间的矛盾

按照国际经验,义务教育主要由政府免费提供。但是,我国义务教育事实上被视为是一种地方性的公共品,因此,无论是经费投入,还是具体管理,都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主要由流入地政府承担。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我国各地对流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具体实施政策的差异,象苏州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如果对农民工子女实施比其它地区更为优惠的义务教育政策,势必会引起更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苏州,带来外来劳动力流入的“洼地效应”,这将给已面临日益沉重的外来人口压力的苏州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冲击。

苏州市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从表面来看,主要表现为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的需求与苏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其问题的实质是我国义务教育公共产品特性与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的地方分割体制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在目前地方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子女,尤其是农民工子弟义务教育的提供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激励机制。如果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不能为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提供财政转移支付,对流入地政府又缺乏硬性约束手段和刚性考核机制,地方政府在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博弈中就难免机会主义行为。

4.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与苏州教育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据调查,2007年苏州市共有民工子弟学校137所,由苏州市教育局正式批准的57所,在苏州市教育局备案的58所,剩下的22所属于没有批准、也没有备案的“黑户”。[2]苏州外来工子弟学校大多属“民办麻雀学校”,已严重影响到了苏州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办学条件简陋。多数学校教学装备设施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生均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人均藏书量等离《标准》有较大差距。(2)安全隐患较多。租用破旧廉价厂房,校舍无验收合格证,电线老化严重;食堂无卫生许可证,进货渠道不规范,小卖部无“三证”;多数校车以报废、拼装汽车为主,运送学生经常超载;学校多处城乡结合部,周边环境差,存在外部隐患。(3)师资参差不齐。师资来源杂,不少教师或学历不达标,或无教师资格证,素质参差不齐,整体质量较低,且师生比例失调。(4)管理比较混乱。有关部门对审批、备案的学校财务监管不够,自行印制收费收据、没有收支记录等混乱现象严重。课程设置不规范,随意性较大。[3]总之,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与苏州市公办学校有较大差距。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下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外来人口义务教育问题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外来工子女与城市少年儿童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将取决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转型的加快,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先行试点地区,应该在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方面进行探索。

1.从国家层面来看,加大国家和省级政府在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财政责任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农民工会更多地涌入城市,而且随着职业的变化在不同的城市间流动。因此,增加城市义务教育的供给是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最根本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提供义务教育更多的是中央政府的无限责任,地方政府负有的则是有限责任。

提高中央财政在义务教育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平衡地方差异。国家实施分税制以来,中央和省每年从地方抽走60%的税收。在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背景下,要求地方政府保证外来人口义务教育的经费似乎有点强人所难。改善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各地极端不平衡的状况,有力措施之一是必须以立法的形式加大中央及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对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程度形式、依据、用途和监督等以立法形式进行监督,以减轻县(市)级地方财政的负担。如在日本和英国,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要占义务教育经常性投资的50%左右。加大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可以大大减小我国地方义务教育投资水平的差异,促进各地区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中央对义务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也有助于相对贫困的流出地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吸引一部分流出人口的子女在本地就学,缓解流入地政府的压力。这是一种从根本上缓解流动儿童少年就学、解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

改革当前义务教育的投资方式。在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物品的生产环节,以提高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理论,政府可改变过去将教育经费直接拨给公立学校的方式,将经费分发到学生家长手中,由家长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学校,资源配置的效率会明显提高。有专家提出借鉴美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票证制,中央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可以向流动儿童颁发义务教育经费券,流动少年儿童在流入地就学后将此券上缴流入地政府,流入地政府向中央、省及流出地政府兑换相应的生均教育经费。当然,也可以由中央财政直接根据流入地接收外来人口子女免费义务教育的具体数目,经核定后,将相应经费转移支付到流入地政府的财政。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市进行了有益尝试,如浙江在全省实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卡”制度,让流动人口子女凭流出地教育部门开出的入学卡到流入地接受相应的义务教育。这种做法将户籍制度所形成的教育拨款的固定性与人口的流动性有机结合,减少了户籍制度对义务教育投资拨款方式的制约,同时又减轻了流入地政府为流动儿童少年兴办义务教育的财政负担,使中央政府、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为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提供经费的义务。

2.从流入地政府来看,要依法加强对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管理,积极扶持、鼓励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健康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和发

展纳入苏州教育发展规划,促进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建议市政府及教育部门尽早研究外来工子女教育的规划问题,将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发展纳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将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起规划、一起管理,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各类、各层次教育互相衔接,使民办教育的发展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对民办教育的规划既要有近期规划,又要有中远期规划。

要促使民工子弟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要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举办者的思想教育,促使其在办学过程中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不能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社会效益。同时,要对民办学校在收费、课程设置、教育质量等方面加以规范,从制度上保证其正确的办学方向。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有效地促进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政府要帮助民工子弟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减轻经济负担。建议开展公办、民办学校“手拉手”活动,在教学、教研上互相交流,提高民办学校的质量;可将公办中小学更新后闲置的旧课凳桌、教学用具、实验仪器、图书、电脑等无偿赠送给经济型民办学校。建议房屋租赁管理部门考虑让经济型民办学校免交房屋租赁管理费用。要对照苏州市外来子弟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标准,对现有各类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评估定级。已经审批登记的民办学校要继续加以扶持、规范管理,鼓励其不断提高质量;对尚未审批登记但已招生开办的经济型民办学校,要对其进行甑别、指导和扶持,促其整改,使其尽快达标;实在达不到标准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取缔后,要帮助该校的学生分流到新的学校就读,防止学生失学。

进一步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管理队伍建设,适当增加教育部门社会力量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拨付必要的经费,对民办学校加强管理,做好审批、规划、督导、评估、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的自我管理队伍建设,组建外来工学校教育协会,以实现外来工子弟学校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在业务上实行公办、民工子弟学校一体化管理。建议教育部门在开展教研科研活动、评优评先、奖教奖学、学籍管理、督导评估、教师培训、教师业务考核等方面对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协助解决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社会保险以及部分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户口调入等问题。

3.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外来工子女课外教育环境

加强外来工子女的素质教育。面对外来工子女家长没有时间精力来辅导子女,只好把孩子关在家里或者放任自流的情况,充分挖掘本地的教育资源,多组织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为外来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校外教育,比如开设周末第二课堂。同时,街道社区部门分别开设家长学校、法制课堂等,利用社区的资源,来提高外来工子女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创造条件,使平时几乎不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流动青少年参加到街道的活动中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外来工子女在活动中施展个性,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向社会招募义工,在外来工聚居的社区开设“民工子女成长俱乐部”,组织外来工子女在假期参加一些趣味活动或兴趣课,解决这些孩子假日无地方可去的状况,也解决孩子无人照顾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活动帮助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素质。

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通过向外来工家长推荐一些家教方面的报刊、文章,组织一些小型的、非正式的教育咨询、讲座,让家长与教育专家、学校老师、儿童卫生保健医生等面对面交流,以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解决一些外来工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所碰到的实际困难。政府还可为他们提供一些如《新市民须知》等城市生活指导手册。

发挥社会工作机构的作用。可借鉴香港的做法:政府鼓励相应的社会工作机构在对外来工子女进行广泛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向他们提供适应期内的专项培训,包括语言、社会文化、政策法规等,为他们尽快融入大都市的生活,特别是心理上融入新的文化环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一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免费向外来工子女开放。

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是社会平等的一员,但要实现这一社会平等还“任重而道远”。各级政府要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促进流动人口群体平等融入社会,进而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在大力发展公办学校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民办学校义务教育的探索,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义务教育良好格局,为外来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4.

[2]lup.苏州行记6:参观东冉民工子弟学校[EB/OL ].人民

网,(2001-05-24)[2010-05-05].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7b2692064.html,.

cn/postDetail.do?id=2343070.

[3]关于推进苏州市区外来工子弟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EB/OL ].苏州政协,(2008-12-11)[2010-05-01].https://www.360docs.net/doc/7b2692064.html,/szzx/InfoDetail/?InfoID=90f6ce6b-0d2d-44ee-8a0b-7a2f6003d4c1&CategoryNum=003001.

的是要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学校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门的相互协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而也需要有校内交流的平台,以使研究成果能在校内共享。参考文献:

[1]刘献君.关于院校研究的几个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

究,2004(2):25-28.

[2]周川.院校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J ].高等教育研

究,2003(5):46-51.

[3]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论[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

[4]周川.院校研究的职能、功能及其条件分析[J ].高等教育

研究,2005(1):40-46.

[5]潘懋元.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潘懋元卷[M ].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刘献君.加强院校研究: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54-58.

(上接第18页)

A Stud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n Suzh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ZHANG Guo-ping

(School of Management,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and in dealing with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om ?pulsory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n Suzhou,there exist the following contradictions: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nd the inadequacy of local education re ?sources;between the instability of these children staying at school and the normal education order;between compul ?

sory education as public facilities and the fisc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and between schools for these children and Suzhou education moderniz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many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related with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from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also at social level.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migrant workers;compulsory education;Suzhou

Institutional Research:Current Demands and Practical Reflections on

Newly-established Four-ye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EI Zhen-xin

(School of Humanities,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Abstract :Being a research paradigm in higher education,institutional research has drawn a lot of attention.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particular need to conduct institutional research into areas like institutional setup,research body,motivational system,and achievement exhibitions.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need to reflect on the existent practice and further rationalize relationships.By doing this,

institutional research can provide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Key words :newly-established four-ye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stitutional research;practical reflections

浅谈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

浅谈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 发表时间:2016-04-29T14:58:13.31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第2期作者:祝士伟[导读] 土地开发与整理是现阶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搞好土地权属管理,保障农民利益,确保开发整理后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巩固开发整理成果的必然要求。祝士伟黑龙江省肇东市土地勘测队黑龙江肇东 151100 摘要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土地开发与整理是现阶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搞好土地权属管理,保障农民利益,确保开发整理后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巩固开发整理成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研究 1. 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低,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不少开发整理项目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上, 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一边开发整理一边抛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2)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过程中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边退耕还林,那边毁林开荒;这里退耕种草,那里毁果园开发的怪现象,或者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只重视田块的方整,而忽视对河流、丘陵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其结果是短期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环境的恶化将逐步显现,致使所开发的土地再一次荒芜。 (3)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 (4)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应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目前,政府的投资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等等。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包揽土地开发整理所需的资金 2.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1)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2)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3)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体现政府行为的性质,兼顾市场选择,要从中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结合点。政府的目的是增地,企业的目的是增效,个人的目的是增收,尽管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以土地为对象,这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结合点。要围绕这个结合点,建立良性机制,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性。 (4)尽快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多为新手,素质不高,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一试题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下面说法正确吗?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明显 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长三角区域已经 正确 能够比较自由地流通。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2. 下面说法正确吗?双带就是指我们江苏这个沿海发展带 的和东陇海发展带,其中东陇海地区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 域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3. 下面说法正确吗?要推进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一是要加快 基础设施一体化,第二个就是要加快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体系的 正确 一体化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4. 下面说法正确吗?主体功能区规划它具有约束性,既要约 正确 束市场主体的开发行为,不用约束政府的行为。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

5. 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省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协调。区 域间功能服务和生态条件的差距还比较大,就是我们三大区域, 正确 分布还不够均匀,不够协调。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6. 下面说法正确吗?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江苏坚持一手 抓粮食高产制度的普及化,提高单产水平,稳定粮的食生产, 正确 一手抓高效农业规模化,大力发展适时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7. 下面说法正确吗?农业生产空间是叫两带三区。两带是指 沿江农业带和沿海农业带,三区是指我们的太湖农业区和江淮 正确 农业区、徐北农业区,就是苏北灌溉总渠,徐北农业区。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8. 下面说法正确吗?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地建设,要充 分发挥沿海深水港口、土地、岸线爱心资源比较丰富的独特优 正确 势,集中布局发展大型生化、钢铁、造船、汽车等联合产业, 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和积聚效应。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9. 下面说法正确吗?具有江苏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 的思路是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 升农业,我们努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 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保障这 五个一体化,这是工作思路。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10. 下面说法正确吗?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城市 特别是中小城市的落户条件,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城镇就近和异 地转移。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正确 √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生态旅游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发展模式调研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同时,也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城乡之间的差距(包括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基础设施的差距、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等等)也正在加速扩大,城乡之间的矛盾也越积越深。近年来,党中央之所以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提出要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广大农村应如何作为?本文以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发展生态旅游的实例,进行了调研和探索。现将主要成果报告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的背景、内涵及重要地位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源于上个世纪的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使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从而使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等方面逐步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我国城乡之间的各种经济、文化等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城乡一体化思想受到我国领导、学者和社会群众的普遍重视。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之后,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必

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深刻表明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 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等多种措施,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认识 为了更好的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而生态旅游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一种绿色有效的发展路径。 (一)生态旅游以及农业体验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即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主要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

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将城市建设照搬照抄到农村,只要是城市有的,农村也一样复制,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盖高楼,追求外在形态的一样化,而农民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是增加了不少负担。这是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和做法,是一种形式主义。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非均衡发展形成的,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城乡一样化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并不是乡村仿造城市、乡村看上去和城市一样就是城乡一体化。现阶段,城乡并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乡村将随着城乡

解读4 城乡一体化 打造城乡融合功能完善的现代化苏州

解读4 城乡一体化打造城乡融合功能完善的现代化苏州 □本报记者陆晓华 ◎报告亮点 战略高度 城乡一盘棋,更高水平破解二元结构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苏州一贯以来坚持的发展方针,也是苏州的一大特色。进入新时期,苏州又以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来推动全局工作,城乡建设在一体发展中呈现新亮点,城乡结构由原来的二元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变。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4%和11.8%;初步形成以苏州市区中心城市为核心、5个县级卫星城市为枢纽、10多个中心镇为基础的区域城市群,城市化率提高到70.6%;建成万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18个,高效农业比重达59%。苏州成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和国家发改委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联系城市,基本建成城乡一体政策制度框架体系。 如今,在新形势下,我们又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看待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 城乡一体化,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城市做几件事,农村做几件事,而是着眼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站在城乡“一盘棋”的角度,整体布局,统筹安排,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全面整体提升。 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第十一次党代会,都把“城乡一体”作为建设“三区三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施战略之一,党代会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更高水平破解二元结构,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确保城乡一体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发展路径,是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通过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谋篇布局 “五句话”勾画“七个一体化”新格局 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既定,接下来关键是要理清、找准推进的路径和举措,来率先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七个一体化”新格局。党代会报告用“五句话”进行了谋篇布局。 富民优先是导向。苏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没有筑起城乡差距的鸿沟,苏州城乡居民的收入比连续多年维持2∶1低位运行,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最低的地区之一。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城乡居民富裕程度、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仍有差距,收入分配结构有待调整优化”。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通过加快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支持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措施,来切实改善和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科学规划是龙头。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动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系等规划相互衔接,促进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有机融合。就是要求我们以“山河重安排”的气魄和勇气,以大思路、大手笔整体谋划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 制度创新是关键。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路径有很多,但有一个工作前提是一样的,那就是“放手放开,先行先试”,允许试、允许闯、允许错了改,那就是鼓励和支持基层的首创精神。党代会报告明确:“凡是有利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事情都要敢闯敢创、先行先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 《区域经济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学生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年月号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课题背景 (2)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方法 (2) (四)文件综述 (2)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 (4)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4) (二)、目标的一致性 (6)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 (6) (一)、收入差距加大,给国家稳定带来隐患 (6) (二)、种植收益低,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6) 三、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7) 四、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 (一)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8) (二)开发自然资源 (8) (三)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9) (四)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9) (五)做好扶贫工作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韩春花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城镇化发展城乡壁垒

前言 (一)课题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研究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我国已经由传统农业国逐步演变为工业国,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打破城乡壁垒、消灭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如何在体制上和实践上取得突破、统筹发展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论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并且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展开对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区域发展的研究 (四)文件综述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卢济威陈屹峰吴其煊 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位于苏州市东部,东侧紧靠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西侧毗邻苏州古城,区内有作为苏州内环线一部分的东环路、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及中新路、三星路、机场路、金鸡湖路等重要城市干道穿越(图1)。

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西起东环路,东至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北起三星路,南至机场路,主要对三星路、中新路、金鸡湖路、机场路两侧地区及东环路东侧地区进行设计研究,规划设计范围为63.5ha。 1、发展定位 苏州市在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城两区的格局:即整个城市由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构成。从宏观上来看,位于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之间的东环路地区,正是限定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城市区域的重要边沿之一。因此,作为一个城市界面,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城市意象是东环路地区的一个基本功能。 今后,苏州古城将以旧城保护、旧城改造为主要任务,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而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则发展成以生产为主,兼重服务的自我完善的独立城市区域,这一城两区将由东西向城市干道干将路—中新路所联系,因此干将路中新路已成为苏州城市的生长轴和发展轴,苏州城市这一沿东西轴向的主导发展模式在新编制的《苏州市总体规划》中也得到肯定。规划中的沿干将路—中新路的地铁轻轨系统也将使这一发展趋势得到加强。因此作为联系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的东环路地区,同时,也应把强化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主导趋势作为他的基本目标。基于上述认识,对于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应以城市界面作为其总体发展定位。这个定位包含二个层面: (1)城市景观层面: 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现代化工业区,有着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城市意象与之相称。对这一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而言,东环路地区是对它起限定作用的一个城市界面,因此它对塑造工业园区整体的城市意象有着重要意义,也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2)城市功能层面: 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是两个自我完善、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仅依靠一条城市干道和地铁轻轨系统是无法将其很好地联系起来,无法保证物质和住处在它们之间正常地流动和交换,更不能保持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的趋势。因此,有必要把它们之间的城市区域建设成良好的联结体,以保证城市职能延续、组织机制有序、区域交通顺畅和环境形态优美。根据以上定位,城市设计要对《苏州东环路地区控制性规划》作必要的调整。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东环路原规划设置内环高架路,这对工业园区的景观和形成区域次中心都带来不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仔细论证并与多方协商,将内环高架东移,与虞苏杭高速干道高架并道,平行布置,使东环路成为苏州新老区联系的景观廊。 其次,原规划土地使用以居住为主。城市设计定位要求在基地沿街地区增加商业、办公等服务性功能,特别是对东环路沿街和中新路两侧土地的使用性质作了较大调整。由于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以及为保证资金的投入产出平衡,增强开发的可能性,城市设计结合房地产市场调查适当提高了部分地块的开发强度。 第三,出于东环路地区的整体形态框架考虑,调整了控制部分地块的建筑限高,以获得预期景观效果。 2、目标与构思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萧山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总体经济实力强劲,区域发展能力迅速,民生改善不断提高。基于这样一个现实,需要进一步科学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法路径,建立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萧山结合实际,在2003年1月的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实现由强县市型向都市型的转变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的提出,使萧山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渐渐凸显。之后,在2003年7月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做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议,使全区基本形成(空间、经济、人口、社会、生态)五个一体化格局,并相继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按照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要求,以空间重组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空间融合和社会进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萧山地处钱塘江南岸,为杭州南大门,东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全区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户籍人口12022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929人。辖有22个建制镇,4个街道。城区4个街道总人口269964人,其中非农人口200953人。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88年萧山撤县设市时的7平方公里扩展到2001年撤市设区前的26平方公里,至2008年达到54.43平方公里,成为杭州实力最强、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区域网络化大城区的框架初步形成。200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6.5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重达到4.1:64.1:31.8。全年财政总收入126.8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18亿元。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5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69元,恩格尔系数0.35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87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87元,恩格尔系数0.349。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8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73.49平方米。城乡统筹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城乡统筹的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比较高,全区城市化率超过了65%,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80.24亿元,成为萧山经济的支柱,尤其是民营经济占到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奠定了坚实基础,使萧山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有了现实基础。 二、路径选择

苏州城乡一体化成就的调查

苏州城乡一体化成就的调查 以高新区浒关镇为例 一、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浒关镇是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成就的展示,贴地气地回答目前苏州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对策及建议。 二、调研过程 通过典型社区的居民委员会了解发展情况 进行样本容量为80份的问卷调查 采集可对照的照片信息 收集相关调查资料 三、苏州浒关镇城乡一体化现状 (一)成就及经验 1.成就 因为打破了城乡二元地域分割,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经济资源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再加之优化的结构布局,乡村地区全面小康加快实现,城乡居民都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1.1.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市域交通与环境基础设施,形成城乡无缝对接,助推

生活同质化。 作为苏州城的出入关卡,浒墅关原本位居一隅,和苏州城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现如今,浒墅关虽已经褪去了历史上交通要塞的功能,新的交通枢纽集结地却已然形成。 高铁、地铁、有轨电车在这里汇聚。沪宁铁路、京沪高速、绕城高速与31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穿镇而过,沪宁铁路在镇区设有车站。现规划的有轨电车2号线,和在建的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都经过浒墅关镇,大大提高了居民的交通。 公交网络连接市区,黄金中环线穿城而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镇内交织。 另外,上海、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然在这里贯通。 1.2.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浒关镇率先实现了社保并轨和居民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一体化。 2017年,按照商业保险运作的城乡社会保障覆盖全镇,例如,惠丰社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月标准已达到每人每月700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乡并轨,每月1200元退休金,每年增速10%,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不受

2020-浅谈城乡一体化下的小学教育

浅谈城乡一体化下的小学教育 一、惠民县小学教育城乡差距分析 (一)师资力量城乡差距巨大 农村小学生师比为平均为13.6,县镇小学生师比为14.9。农村学校因学生不足、班额小,师资数量相对县镇而言较为缺乏,特别是部分学科教师,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配备不全。从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反映的师资水平,县镇学校远远高于农村。据调查,惠民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人,本科及以上143人,专科及以上46人;高级职称及以上29人,中级职称及以上72人,中级职称以下91人。惠民县辛店镇中心小学教师中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16人,中专学历7人。可见,县镇小学师资水平的人员配备、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均远远好于农村小学。 (二)教学条件城乡差距明显 惠民县教学资源配置农村小学均落后于县镇小学,小学教育整体投资水平较低,城乡差距显著。县镇和农村学校生均图书蔵量分别为14.0册和8.3册,农村学生生均图书为城镇学生的58.8%;县镇和农村学校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分别为3751元和1774元,农村学生生均固定资产总值为城镇学生的47.3%。体育用场面积、理科实验室仪器,县镇所有学校全部达标,达标率100%;农村小学达标率分别为47.5%和86.9%。

(三)教育投入乡镇差距较大 惠民县小学校舍总建筑面积为17.30hm2,小学在校学生 6.28万人,生均校舍面积2.75m2,远远低于7.43m2米/生的全国平均水平。生均校舍面积不达标,校舍存在安全隐患,农村地区尚有部分小学亟待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学生宿舍及其配套设施、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教学技术装备落后。 (四)农村生源流失问题突出 惠民县城乡小学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十分严重。根据惠民县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惠民县全县小学正常转入44人,转出96人,分别占全部小学人数的0.11%、0.24%;初中阶段转入164人,转出276人,尚有辍学125人,分别占初中阶段学生总人数的0.17%、0.28%、0.13%。生源的流失使农村中小学校面临许多困境,尤其严重的是部分学校面临着无生可教的地步,甚至被迫撤并。 二、惠民县农村小学空间布局特征 (一)农村小学分布密度差异显著 惠民县农村小学空间分布不均。各镇小学数量最多的是胡集,全镇16所小学,其次是石庙,全镇13所小学,还有李庄、何坊,全镇各有10所小学。小学数量最少的是麻店,全镇仅4所小学。全县共有小学114所,平均每个小学服务的区域面积为12km2,服务的自然村数量为11.3个,服务的人口数量为5629.9人。除县城外各乡镇每个小学服务的区域面积为11.75km2,服务的自然村数量为10.67个,服务的农村人口数量5110.9人。县城小学服务人口数量最多,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浅谈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浅谈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发表时间:2019-08-01T15:44:00.6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作者:张桂平[导读] 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遇到的问题入手,结合笔者的项目参与实践,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312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的政策,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战略下的新型城乡关系。其中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不仅有助于缓解和解决乡村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乡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遇到的问题入手,结合笔者的项目参与实践,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城乡一体化 引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农耕文化流传下来的传统和习惯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乡愁是最容易引起我们共鸣的情感记忆。然而在城镇化浪潮的推进过程中,乡村发展滞后,乡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面对乡村发展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1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上,打破固有模式,通过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化培育,实现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 (1)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绿色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绿色发展。 (2)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城乡联系日益紧密,城市为乡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乡村为城市提供粮食、农副产品等;另一方面,城乡空间界限日益模糊,很多城市居民居住在乡村,在城市上班。 (3)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推进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旅游扶贫的精准路子。 (4)推进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产业基础,很多农业生产的本身就构成了乡间的景观或者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推进乡村农业发展走入现代化。 2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2.1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投资渠道单一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项目广泛,乡村生态环境修复、乡村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投入资金需求量大,资金紧张,配套困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首先,资金来源过于单一,政府财政投入是建设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政府负担很大。其次,村集体建设自筹的资金十分有限。乡村的集体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很难确保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第三,当前企业和社会资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参与仍然非常有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项目投入资金大,回报期长,经营风险高,无法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最后,农村信贷融资未能满足需求。农村金融合作社资金薄弱,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服务,难以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巨大资金需求。此外,我国乡村集体资产股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作为抵押贷款给银行,融资渠道不畅通。 2.2缺乏科学规划导向,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目前,大部分美丽乡村规划都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与当地生态环境,文化元素和产业特色的融合。同时,乡村规划对乡村的资源优势、民俗风情、历史沿袭、文化遗产等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难以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 2.3乡村特色支柱产业缺少支持 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乡村的外观得到了进一步的美化,生活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依然薄弱,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缺乏持续强大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载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基础。实现乡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一、二、三产业的一体化和发展,强化集体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美丽乡村建设理念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致力于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在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及其意志的同时,突出了乡村地区的特点,并在保护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乡村生活环境的顺利改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前进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以下三个基本理念。 3.1 乡村宜居理念 一方面,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坚持乡村宜居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充分尊重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把村民的满意程度作为最高的评价标准。积极推动乡村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活动。另一方面,乡村地区有自己特定的自然条件,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地和水域等景观,创造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在美丽的村庄建设中,要坚持宜居的理念,充分尊重乡村现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充分体现乡村的特色风貌。 3.2 乡土文化理念 传统的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既能满足乡村文明的美貌要求,又能有效提高乡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进程。在美丽的乡村建设中,保留当地传统优秀文化,是对民俗文化的充分尊重,是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及其特色,可以促进特色文化村建设和生态文化基地建设。 3.3 生态环保理念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背景

1995年版总体规划图 附件二: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 区位 1 ● 原规划编制过程 1 ● 规划调整的原因 2 ● 规划调整思路 2 ● 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2 ● 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2 ● 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3 中新合作区总体规划图 5 中新合作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6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一、 区位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西距苏州市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75公里,包括一区、二区、三区三个组成部分,由西向东顺序展开。本规划的范围为其中二、三两区,位于中新合作区东部。 二、 原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编制过程 1994年—1995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199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4—1996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初步报告》(二期、三期的用地总范围即为第二区、三区的用地范围,二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北部,三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南部)。 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与以后陆续编制的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等组成了完整的规划系列,对园区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被实践证明是一个高水平的规划。

1995年版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1995年版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三、规划调整的原因 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来自周边地区激烈的竞争,促使园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其空间发展结构,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2、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园区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促使园区在区域协调和自身功能完善等方面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3、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形势迅猛,园区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近两年园区土地批租速度明显加快,在项目选址、建设控制等方面极易对规划产生冲击;另一方面,新进项目数量多,投资额高、用地需求大,对园区建设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4、园区首期建设基本完成,二、三区开发已全面启动,一些近期建设项目逐步明确,急需规划的宏观把握和详细指导。 5、根据《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备忘录》的要求,每5—10年应调整或修订一次规划。 四、规划调整思路 立足宏观背景的思考,在深入分析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园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对首期规划全面检讨的基础上,调整总体布局规划,进而完善园区的功能结构、交通体系、绿地系统以及基础设施规划等。 五、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1、规划指导思想: 体现“总体框架不变”的原则,反映整体协调的规划思路,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园区发展目标: 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 有吴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新城区 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化园区 六、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1、进一步确立园区作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拓展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发展空间,承担起苏州市部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职能,进而提升园区的国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