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知识导引

第一单元知识导引

(一)重要知识点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筹备建国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内容

①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③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性质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建国盛况

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内容: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本政府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合法政府。举行盛大阅兵式;举行盛大群众游行

建国意义

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西藏和平解放

背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了西南各省以后,全国大陆只剩下西藏没解放了。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年

人物: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政府谈判。方式:和平解放

结果意义: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最可爱的人

中国出兵原因

(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①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经过:

开始: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战役: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上甘岭战役。

英雄事迹:

黄继光,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

邱少云,为保证潜伏部队安全,严守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

结果

胜利: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胜利原因:

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胜利意义:

保卫了中国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感想

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时间:1950~1952年底对象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

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成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三百五十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土地改革的意义

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经济方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剖析重、难点

1.什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与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来看,它完成了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实际上是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当时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条件,因为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解放,如西藏;第二,从参加的各个阶层来看,这次会议是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大团结的盛会,体现了人民民意,反映了新生的政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愿。

2.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即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真正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所以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3.中央政府为什么要一方面向西藏进军,另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这是由于西藏的特殊性造成的。在人民解放军向西北和西南推进时,广大西藏人民和上层爱国人士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渴望西藏早日解放,而帝国主义反华势力却指使和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帝势力拒绝解放,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来,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当时以摄政达扎为首的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拒不接受中央的和平谈判的召唤和耐心教育,阻止、扣留甚至杀害劝和代表,并部署武力与解放军对抗。为此,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10月实施了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同时在国际上加强外交斗争,揭露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西藏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内外交困,受到打击,达扎最终下台,第十四达赖喇嘛亲政。这时,在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僧俗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西藏地方政府便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团长的代表团赴北京进行和平谈判。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4.美国为什么要派兵侵略朝鲜?中国政府为什么派志愿军出兵朝鲜?

二战后,在美国和苏联的影响下,朝鲜半岛分别形成北部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南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两个政权。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于打击社会主义力量、遏制新中国发展的目的,控制联合国,组织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兵力,以美军为主,出兵侵略朝鲜。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力不强。而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为什么、凭什么参战?首先,根本的一点是,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正义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中国国家安全遭受了威胁,没有一个开展国家建设的安定环境。其次,朝鲜政府的邀请。再次,党和政府的决策英明,朝鲜多山,中朝军队扬长避短,发扬近战、夜战等特长,运用迂回包围、穿插分割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术,抑制美军先进武器的发挥。第四,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顽强作战。5.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什么是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获得了土地,土地的归属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即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在经济上彻底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对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更加拥护,所以说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同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也提高了,促进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原料准备。

最容易混淆的两点:

(1)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变,不过是由过去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当1953~1956年农业改造时,土地才公有制化。

(2)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它仅是封建制度的内容之一,封建制度由多项制度组成,如政治上有封建帝制,这在辛亥革命时已被推翻;经济上有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该制度也被摧毁。因此,从反封建角度上说,土地改革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三)学法指导

(1)学会表述历史。

首先从题中读取有效信息;其次,了解事件的诸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场合、结果、影响、性质等;再次,把握事件间的联系,一般而言,前一个事件的影响往往与下一个事件的背景相连;最后,组织语言,表达时注意思路清晰,有逻辑性。

【例】图说历史

下面三幅图是1949年10月1日新闻记者从开国大典现场发回的新闻图片。请你根据这三幅图片,写一则短文,向21世纪的中学生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并谈谈感想。【解析】图说历史是各地中招考试常用题型。首先从图中获取信息,结合已学相关知识,叙述史实经过。注意信息点之间的关系,就本题而言,三幅图所含信息是并列关系,放在一起较完整地叙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还有一类识图题,图中所含信息是前后延续关系,体现某段历史的发展进程。

【答案】谈感想,可以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角度谈。略。

(2)学会论从史出。

理解史料,提炼信息,分析史料,从中得到结论或结合史料论证某一观点,这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在考试中经常用在材料解析题中。

【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3)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解析】上述两则材料都是与土地改革有关的史料,第一、二问考查对史料的理解能力;第三问要求由史料分析得出正确的观点,是“论由史出”学习方法的具体运用。

解决此类材料解析题,可以采取三步走:第一步读问题;第二步带着问题读材料;第三步,联系已学相关知识解决新问题。

【答案】(1)封建土地制度。

(2)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

(3)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单元知识导引

(一)表解知识点

1.工业化的起步

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时间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底完成

成就

工业: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在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交通运输业: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1954年9月

制定机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

2.三大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民、手工业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形式:组织分散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经过:1953年开始,1955年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完成。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1954~1956年

形式:公私合营,赎买政策,这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项创举

经过:1954年开始,1956年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完成。

结果: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1)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质:三大改造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3.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探索

中的

良好

开端

与失

良好

开端

中共

八大

召开

背景

①国内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正确分析。②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

时间

1956年,北京

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失误

表现

①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失误

原因

①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影响

①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②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调整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

成就

和模

范人

成就

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英雄

模范

人物

“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

4.“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时间

1966~1976年

过程

开始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动乱表现

①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②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

抵制抗争

①“二月逆流”。②“九一三”事件,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③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工作,形势有了好转。④四五运动。

结果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性质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影响

①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②国民经济遭受到破坏,造成巨大损失。

③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教训

①社会主义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健全民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二)剖析重、难点

1.为什么“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解放前,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受帝国主义挤压,内受封建及官僚势力压迫,我国的现代工业很少,大多进口外国机器,经营些加工行业或机械修理行业,国家积贫积弱。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威胁,要

提高国家地位,就要发展工业,而重工业是工业的中心环节,只有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我们才可能生产制造现代化的机器和交通工具,如火车机车、汽车、飞机等;才能制造现代化的武器,来装备保卫祖国的战士,使国防更加坚固。同时,只有在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显著地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能够不断地增加农业和轻工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2.为什么“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建设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1)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如本溪、鞍山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煤炭保有储量约723亿吨。丰富的矿产储藏为东北发展重化工业提供了资源条件。(2)再就是东北地区原来就有较好的重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工业发展进程从清末开始,中日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竞相进入东北,设厂开矿,近代科学技术、生产设备和经营手段也迅速传入东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为战争需要,把重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力扩大生产,使重工业急剧膨胀。因此,相对其他地区而言,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较好。

3.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也即是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

4.什么是“公私合营”?为什么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53年底前,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的政策,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第二阶段是在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第三阶段是在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即按行业,不分企业大小同时实行公私合营。

这种最终通过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是新中国的一大创造。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民族资本家企业实行没收政策或打击镇压政策。为什么中国政府采取和平赎买政策呢?这是由历史与现实条件决定的:第一、民族资本家历史上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第二、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第三、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5.如何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

中国共产党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出发点是好的,它表明党力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打开新局面,表现了长期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后渴望求强求富的心理。但它却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凭热情和蛮干、瞎指挥,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更在宣传和实践中不恰当地强调了“快”,片面追求高速度。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只有重工业在冒进。大跃进运动背离了“八大”的正确的综合平衡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实践走向了本来愿望的反面。所以说是我国建设及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和挫折。

人民公社的最突出特点是:“一大二公”,实际上是搞平均主义。具体表现是:①规模大;②公有化程度高;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⑤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降低了共产主义的标准,助长了平均主义的倾向,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所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6.什么叫“文化大革命”?为什么毛泽东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哪些灾难?

“文化大革命”是以“革命”的名义进行的,但它不可能是一场任何意义上的革命,也绝不可能带来任何的社会进步。文化革命应该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在落后的国家还有一个扫文盲的任务。显然,“文化大革命”在这里名不符实,所以打引号。它实际上是一场内乱,一场由领导者(即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党内“左”的错误思想有关,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左”的错误发展,阶级斗争扩大化,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有走资本主义复辟道路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于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掀起一派打倒另一派,冲击党政机关,导致全国动乱。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遭受到破坏,教育事业遭严重摧残,带来诸多灾难。

(三)学法指导

1.史图结合学习法

“左图右史”是学习历史的传统方法。历史图承载了丰富、具体、直观、生动的信息,学会从图中获取历史信息,有助于我们感知感悟历史。历史图的种类包括:①地形图,主要有“战役或国家、国际形势图”,如《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成果或地区分布图”,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②场景图,如《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③人物图,如《焦裕禄》。④其他文献资料图。如《浮夸风》。⑤漫画,指能够反映历史时期特征、历史概念、历史过程的漫画。

【例】图说历史

(1)仔细阅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找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在工业和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2)你怎样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它对新中国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审题时,注意观察图中左下角“图示说明”部分,观察图中工业、交通分布情况,理清哪些是“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通过对比“一五”计划实行前后国家的交通、工业变化及其作用,谈感受。

【答案】(1)工业成就:东北建成鞍山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交通成就:建成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

(2)“一五”计划期间,新修的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史料学习法

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史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教材中的一切观点都是由史料分析得来的。因此,对于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观点(包括历史意义和影响)的学习,可以结合史料进行分析理解。史料一般有:①文字类,如数据、语录、史书陈述的史实等;②图片类的,如历史图像、历史漫画等;③实物类,如文物、遗址和遗迹等。

【例】阅读下列材料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

时间

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

1952年

20.6%

78.7%

1956年

85.6%

14.2%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表格表明我国社会性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仔细审题,表格中包括时间、经济结构比重的变化:1956年与1952年相比,公有制经济开始占主体。进一步分析,在这个时间段内,国家发生了什么大事与这一变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主要原因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了,即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的任务,公有制经济开始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开始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2)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体验探究学习法

历史不可能重新发生,如何体验历史?可以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走访调查、手工制作等活动形式,模拟历史场景、走近历史、体验历史,从而达到感知、感悟历史。中国现代史更适合我们用走访调查的方式来体验,因为它在时间上离我们很近,我

们的长辈都经历过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及“文化大革命”,通过访问他们,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这些历史,得到探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但是要注意,长辈口述自身经历的“历史”,需要我们结合史书记载或实物资料辨析论证进行整理,因为个人记忆中的内容不一定都是清晰的、全面的、客观的。

【例】某班同学在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之后,准备进行一次有意义的调查,重点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遭受破坏的情况。下面是某小组

尚未完成的一份调查提纲,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调查提纲

(1)调查方式:走访和查阅资料等。

(2)走访对象:、、等。

(3)资料来源:、、历史书籍、。

(4)需要调查的问题:①;

②。

(5)(请你再补充一项该活动的任务)。

【解析】本题题干中已明确了调查的主题是“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遭受破坏的情况”。需要确定调查的对象,从年龄上来说,应当是那些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调查的问题应当紧扣调查主题。【答案】提示:(2)走访对象:长辈(父母、爷爷奶奶)、老师等,至少是1966年以前出生的、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3)资料来源:网络、电影、“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报纸、毛泽东语录等。(4)问题: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都参加了哪些活动?等。(5)可以写“调查报告”。

【人教网】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12716504.html,/czls/js/tbjx/tbjxycp/8x/201008/t20100827_810513.htm

一、知识导引

(一)表解知识点

1.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

届三

中全

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

(2)邓小平与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主要

内容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民主

法制

建设

加强

背景

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全国人大也加紧了全面的立法工作。

重大

措施

(1)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消“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影响

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2.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对内

改革

目的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解放发展生产力。

第一:

农村

改革

开始时间

及地区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重大措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第二:

城市

改革

开始时间及重点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面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加快改革步伐

背景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措施

(1)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2)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对外

开放

经济特区建设

目的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过程

建立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发展

(1)继续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2)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3)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意义

经济特区的创设,扩大了对外贸易、对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格局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过程

主要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十二大

(1982年)

强调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1987年)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的战略部署。

南方谈话(1992年)

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主要内容

(1)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

(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3)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理论形成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四大

(1992年)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五大

(1997年)

主要内容

(1)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2)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意义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二)剖析重难点

1.“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要求纠正“左”的错误,根除不良影响,但是一些领导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持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实质上仍是“左”倾错误的表现,反对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

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认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

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展模式。

3.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主要体现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建国初期,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这种吃“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无法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一批农民率先把村里的土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得到推广。这种体制实际上就是由集中经营、平均分配到分散经营、按劳分配的重大调整。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建国初期,所形成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新形势下城市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取代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并改变原有的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对外开放的含义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对这一新格局该怎样理解?

(1)含义:①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②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有本质区别。即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的。

(2)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条件,是强国之路。

(3)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①首先建立经济特区:在广东、福建两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实行优惠政策。②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③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91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

(4)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理解:全方位是指不论对资本主

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物质文明坚持开放,在精神文明方面也坚持开放。多层次是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沿边城市以及内地等多种开放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它开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中,一方面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很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逐步摆脱贫困、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6.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括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基本任务、完成任务的方法、奋斗目标等内容。两个基本点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四项基本原则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反过来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学法指导

1.字头浓缩记忆法

如对5个经济特区的记忆,可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提取浓缩为:“深珠汕,厦海”。

2.列表记忆法

如建国以来党的重要会议表。

【人教网】原文地址:http一、知识导引

(一)表解知识点

1.民族团结

民族团

民族

区域

自治

的实

民族数量

56个

分布格局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提出建议

中共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实施过程

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重大意义

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是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

族共

同发

发展政策

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主要表现

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的发展;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

两制”

的构想

形成背景

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主要内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重大意义

指明前景,赢得好评。

香港和

澳门回

归祖国

联合声明

中英、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分别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胜利回归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重要意义

洗雪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的交往

海峡两岸的交往

推进祖国

统一大业

基本方针

解放初期,党和政府明确指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定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确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打破隔绝

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

成立两会

中国台湾、大陆分别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汪辜会谈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八项主张

1995年,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日益密切

的交往

交往密切

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二)剖析重难点

1.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使自治权利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遵循党的方针政策。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我国的一级地方政府。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实行的区域自治,而不是脱离一定地域的所谓“民族自治”,不单纯以人口比例为依据。人口较多的民族可以自治,人口较少的民族也可以自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一个民族全部居住在一个地区的情况极少。在此情况下,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利。

(1)有利于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族权利。

(2)有利于捍卫国家统一和边防安全。

(3)有利于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国两制”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②实行两种制度,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③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④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

“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3.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刷了一百多年前殖民侵略带给中国人民的耻辱,推进了国家的统一大业。香港回归的实现,也为“一国两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有利于促进澳门的回归和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4.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

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不断适时地调整对台方针政策。从1949年10月至1955年4月,强调“武力解放”台湾。1955年5月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放”。1979年1月1日,随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随后,邓小平访美时强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就在实际上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1992年,两岸达成共识,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5年初,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加快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建议和主张,提出了许多新的创造性设想。

(三)学法指导

1.开展社会调查,了解一下你所在学校师生或社区居民的民族构成

安排此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同学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开展调查活动,分别了解本地区的民族构成情况,了解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如节日、服饰、艺术等,看看身边少数民族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直接感受民族团结的氛围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例】制作表格列出所在学校或社区居民的民族构成情况。

【答案】提示:根据具体情况制作表格,填写数字,并对百分比等数据进行简要统

计。

2.运用分析、讨论法学习历史

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意义,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国情的处理民族事务的正确道路。

【例】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B.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

C.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D.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

【答案】A 3.识图学习法

学习本单元,可以利用丰富的图片资源,感知历史、亲近历史,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例】仔细观察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说明:红底、白色紫金花),说明其深刻的寓意。

【答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旗、花分别采用红、白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

【人教网】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12716504.html,/czls/js/tbjx/tbjxycp/8x/201008/t20100827_810507.htm://www .pep一、知识导引

(一)表解知识点

1.钢铁长城

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

和空军的

建立

人民

海军

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建成北海、东海、南海舰队;研制多种舰艇(如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组成海军部队的多兵种。

人民

空军

人民空军在陆军基础上建立,在抗美援朝中取得辉煌战绩;自行研制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等。

导弹部队

的发展

初步

建立

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发展

壮大

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成立初期

的外交

外交政策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的告示。初期成就

建国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建交;美国等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主要内容

周恩来首次提出。周恩来与印度、缅甸领导人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五项原则内容的变化完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历史意义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出

席万隆会

时间地点

1955年,印尼的万隆。

主要内容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历史作用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外交事业的发展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

背景条件

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

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基本过程

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历史意义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基本过程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重大意义

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

中日建交

主要内容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时间地点

2001年10月,上海。

主要内容

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通过《上海共识》。

主要特点

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二)剖析重难点

1.为什么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空军?

原因:历史教训:第一,近代史上,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外国侵略者都是从海上侵入中国的。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这是导致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第二,建国初期,国内、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在负隅顽抗;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妄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

现实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海、空军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对中国来说,保卫领海,保卫领空,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安全环境,需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为什么要研制尖端武器?

新中国建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不断对中国施以核威胁和核讹诈,包括威胁用原子弹攻击中国境内的战略目标和朝鲜境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中华民族、给新生的共和国带来了严重威胁和压力。面对当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争取战略主动,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正式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6年,中央军委决定研制自己的导弹。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