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23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23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23《绿色蝈蝈》

李运

教学目的:1.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2.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内容,品味佳句。

3.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

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阅读能力及结合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时间:2014.12.15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采用猜谜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这里有一则猜昆虫的谜语,请看:谜面: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猜四种昆虫)。

谜底:蝴蝶,蝈蝈,蜘蛛,蜜蜂

瞧,这些小昆虫的日子过得多么舒服啊!我们想不想和它们交个朋友?

好,我们现在就一起去见一位法国朋友,见了外国朋友可要“讲文明,树新风”呀,你看,我们喊它什么?绿色蝈蝈,多亲切啊,我们见面就喊它哥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检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预习情况

2、作家作品介绍: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文学家、昆虫学家。代表作《昆虫论》用了28年时间完成。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的生活”的楷模。

3、自读课文

找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绿色蝈蝈这种昆虫的?重点写了哪个方面(饮食习性)?

叫声:沙哑、尖锐、急促、清脆、柔和(3)

外形:嫩绿、苗条匀称(4)

争斗:纵身追捕、开膛破肚(5)

饮食:酷爱甜食、昆虫、青草、同类相食(6-10)

居处:和睦共居(11)

4、根据以上信息对全文分段:(划分结构)

(1-2)引出主人公,引出下文

(3-11)具体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5、分析1-2段,思考:

说说“我”是谁?文章是怎样引出全文的主人公绿色蝈蝈的?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

“我”指作家法布尔;用蝉的休息,蝈蝈捕蝉,引出主人公—蝈蝈,这样写话题引出的十分自然,富有生活情趣,让读者印象深刻。

6、归纳本文主旨(中心)

本文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现出了作者尊重和关怀生命的人性美。

7、拓展延伸:

(1)思考:你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的这种现象?

(2)动物世界如此美妙,怎不令我们怦然心动,让我们畅谈自己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

8、课堂小结:

(1)总结中心。

(2)推荐同学看小说《昆虫记》,向大家读一段教参中的内容。

(3)给大家猜谜语: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做活,四姐做活不点灯(猜四种昆虫)

谜底:蜜蜂、蜘蛛、萤火虫、纺织娘(蝙蝠)

三、课堂作业

1、抄写字词三遍

2、理课后练习题和练习册

四、板书

1-2)引出主人公,引出下文

3-11)具体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声 形 斗 食

绿色蝈蝈

对蝈蝈的喜爱 对大自然的喜爱 体现出作者尊重和关怀生命的人性美 主旨中心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品味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3.丰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习重·难点 品味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学法指导 查阅资料,了解法布尔的故事,培养献身科学的决心,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反复诵读中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狩()猎扰()乱喑()哑喧()嚣 静()谧劫()掠喙()哀号()莴()苣()更生一chu()gōu( )火 d( )忌 shn( )吸 cun( ) 夺贪ln()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暗哑()惊慌失错()更生一踌()() 合睦共处()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的文章叫说明文。() 《绿色蝈蝈》采用平实性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蝈蝈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蝈蝈和螳螂一样,都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绿色蝈蝈》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周作人称赞法布尔的作品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的确如此,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⑴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找出最能体现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句子写下来。 ⑵画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和句子,抄在下面。 ⑶法布尔笔下的蝈蝈外形是怎样的?请找出课文原句进行说明。 ⑷除了写它的外形以外,课文还写了蝈蝈的哪些习性?重点写哪个方面?请结合课文中的句子作具体说明。 学习·研讨 练习·延伸 1.阅读《莺》,完成文后问题。

语文:上册第23课 绿色蝈蝈 导学案(有答案)

23、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课前诵读: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篝.火()(2)wú桐()(3)shòu猎() (4)喧嚣.()(5)yīn哑()(6)静谧.() (7)cuàn夺()(8)螽.斯()(9)吮.吸()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2)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3)一点儿也不拖拉,干脆果断。() (4)形容非常地慌张,以致一点办法都没有。() 3、本文中运用了很多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句并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1)句子: 作用: (2)句子: 作用: 课堂探究 4、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

5、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6、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7、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8、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9、通过学习本文,你学习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有什么感想? 当堂检测 (一)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A、他正在津津有味 ....地读着一本新近出版的小说 B、遇到意外事情,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 ...。 C、军军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 ....的效果。 D、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稍逊一筹 ....的歌手了。(二)课内阅读 (1)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 (2)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 (3)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 (4)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 (5)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蝉肉的,…… (6)这一切都说明蝈蝈喜欢吃昆虫,…… 1、第(1)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环保蝈蝈》新课标教案.doc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新课标 教案- 绿色蝈蝈 [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教案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 一、情景导入 有条件的地方可捉来实物,没条件的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蝈蝈的外形特征方面作一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看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并比较与同学们的介绍有何不同。 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文中运用了描写性语言,将蝈蝈进行拟人化描写,写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引导学生对事物作生动介绍。 2.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明确: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3.学生相互介绍蝈蝈的特征。 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学生在研读讨论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拟人贴切自然,突出事物特征。 四、问题研究 有人说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不相吻合,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短文。 3.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布置预习 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2.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3.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6.第六组质疑。 二、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授课。教师相机加以点拨。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3课《绿色蝈蝈》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3《绿色蝈蝈》教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请大家欣赏一曲由昆虫演唱的“乡村夜歌”。请一个同学来读。 乡村夜歌 夏夜的乡村,那是个音乐的天堂,蝉“知了”“知了”唱着“热啊,热啊”,似乎在用歌声婉转地诉说,诉说着对生命的感悟。这边还未唱罢,那边乡村歌手螽zhōng斯、蟋蟀便挎着吉他和三弦来了,清脆地唱起来:“嘻刷刷,嘻刷刷……”青蛙也敲打着小鼓、吹起洋号,来上一曲现代摇滚,田间里的纺织娘沙哑地伴奏着:“轧织、轧织……”而蚯蚓也不甘示弱,在田间地头唱起“窸窣”的歌,那歌声犹如诗人在低吟。好一曲乡村夜歌。 师析:在这曲“乡村夜歌”中,我们赏欣到了众多的昆虫的声音,在我们将要学到的23课“绿色蝈蝈”中,我们还可以欣赏到“蝈蝈的歌声和乐段”。板书课题23 绿色蝈蝈。作者法布尔 二、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重点,涉及练习二) 2.品味课文精彩的语言,体会小品文生动活泼的笔法(也是本文写法特色,也是法布尔《昆虫记》的写法特色)(重点,涉及练习三) 3、学会一种开头方法:叙事性开头方法——通过叙述别的事,引出所要写的对象,达到点题的目的。(难点,涉及练习一) 4、学习作者实事求是、严谨实证的科学精神(涉及练习四) 三、检查字词预习 1.啄zhu?: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 2.蹬dyng:同“登”。 3.吮shǔn:聚拢嘴唇吸。

4.中旬zhōngxún:一个月的中间十天,即十一日至二十日 5.篝火gōuhuǒ:古指用竹笼罩的火,今指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6.梧桐wút?ng: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7.狩猎sh?ulia:捕杀或

绿色蝈蝈1

初一下册第27课《绿色蝈蝈》学案 1.了解法布尔及《昆虫的故事》的有关常识。 2.速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体会其作用。 4.感受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一、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 2.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二、整体感知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扰乱( ) 狩猎( ) 哀号( ) 喧嚣( ) 喑哑( ) 莴苣( ) 静谧( ) 篡夺( ) 劫掠( ) 酷爱( ) 妒忌 ( ) 窸窣作响( ) 吮取( )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 ( ) 毫不犹豫( ) 喙( ) 篝火( )螽斯 ( ) 窃窃私语( ) 更胜一筹( ) 嗉( )囊( )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篡夺: 3.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思路提示: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通常会写哪些内容呢?一般情况下会从(1)形态特征(2)生活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3)种类及分布等方面来写。 三、探究赏析 (一)深入理解 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 2.细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

七年级语文上册23绿色蝈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3 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蝈蝈这种昆虫。 2.学会筛选信息,体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法布尔的情怀 3.养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学会快速阅读课文帅选信息并概括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妙趣横生、生动活泼的笔法,了解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学法指导】 1.先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2.精读一遍教材《绿色蝈蝈》内容,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出你认为精彩的词句; 3.再针对预习案二次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有疑问的用红笔标出;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2.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蝈蝈这种昆虫。 2.学会筛选信息,体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法布尔的情怀。 一【自主学习】 1.①写出加点字的拼音:(金牌学案71页自主学习二)

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注:本教学设计参考王君老师课例——《松树金龟子》。想探讨仿制名师课例的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夯实字词基础,并能理解词语在文段中的作用。 2、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能捕捉文中的重点信息。 3、赏析文中拟人化的优美文字。 4、体会文章中反映出的科学精神。 第一部分导入 导入:大自然中的生命是多姿多彩的,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活跃的生命。关注生命,研究生命是我们许多科学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绿色蝈蝈》。请大家看看题目,为什么叫做“绿色蝈蝈”?叫“红色蝈蝈”行不行? (“绿色蝈蝈”指蝈蝈外表的颜色) [投影展示] 中国读者读《昆虫记》,其心智不仅透着《天工开物》与唐诗宋词般的聪敏灵睿,而且透着《周易》与《诗经》般的浑厚幽深。(生读) 师:同学们从这句话中看出《昆虫记》有什么特点? (《昆虫记》跟《天工开物》一样有趣,充满智慧;和唐诗宋词一样充满魅力) 第二部分初阶挑战 一、字词读一读(投影展示) 注意:老师故意弄错几个字音,请指出。 喧嚣.(xiāo)篡(cuàn)夺窸(xī)窣(sū)气氛(fèn) 吮(shǔn)吸哀号(hào)喑(àn)哑喙(huì) 二、学生谈谈读完全文后最有感受的句子。准确说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2、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猛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3、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三、教师口述三个句子,判断正误。 1、在静谧的夜里,蝈蝈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个声音极为嘹亮,和安静的夜晚极不相称。 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3、蝈蝈只喜欢吃肉,也爱吃甜食,它对其他食物是不屑一顾、毫无兴趣的。 第三部分中阶挑战 这篇说明文具体的说明了蝈蝈的哪些特征,并用文中词语简洁表达。 声:尖锐、喑哑、短促、清脆、柔和 形:嫩绿、苗条匀称 斗:纵身追捕、开膛破肚 食:酷爱甜食、昆虫青草;贪婪护食

绿色蝈蝈

《绿色蝈蝈》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概括内容,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 2.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比较贫困,靠业余自学,花了12年时间,先后取得双学士和博士学位,在中学教书20多年,同时业余时间对昆虫及植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发表过非常出色的论文,并将大量亲身观察所得写成了《昆虫记》,得到达尔文的肯定和帝国教育部的奖励。 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还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这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了解奇迹的创造者,我们在课外要阅读他的著作。 ●课文背景 作者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生观照虫性来反映社会人生,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这部书从而成为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 ●课文文体认识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了解绿色蝈蝈的一些习性,学会概括文章要点,理清说明的顺序,并学会观察,用流畅的语言描写观察所得。 ●课文主旨概括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了绿色蝈蝈的声音和食物及习性,告诉人们要拥有一颗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心。 【预习】 1、抄写课文后面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本课词语较多,请计算你抄写用时。 2、给下列字注音、解词。 注音:狩.猎喑.哑静谧.篡.夺窸窣 ..篝.火 解释:喧嚣:弱肉强食: 惊慌失措:静谧: 喑哑:

3、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习性写了蝈蝈的和。 4、如果你喜欢绘画,请在下面画一只蝈蝈。简笔画也可以,卡通蝈蝈也不错哦。 【课堂学习】 1、课文在写蝈蝈之前先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来引出蝈蝈这个说明对象呢? 2、说说蝈蝈的外部特征。 3、作者描写了蝈蝈的哪些生活习性?重点写了哪方面? 4、蝈蝈喜欢吃蝉的腹部,作者是如何研究这一问题的?对你有什么启发? 【课后作业】 检测题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的文章叫说明文。( ) (2)《绿色蝈蝈》采用平实性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蝈蝈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3)蝈蝈和螳螂一样,都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4)《绿色蝈蝈》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 2、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3、课外阅读《昆虫记》,做读书笔记。

初一语文第8讲学案-说明对象和说明特征分析

学习过程 一、复习预习 预习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结构。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说明文的概念和分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是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如:我们五年级所学的《鲸》)和事理性说明文(如:我们六年级所学的《只有一个地球》)。 按照语言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又叫平实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又叫生动说明文。 按写作目的不同可分为阐释性说明文(教材、考察报告等)、述说性说明文(人物经历、工艺流程介绍等)和实用性说明文(说明书)。 考点2 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

2、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 3、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考点3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1、总分式 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3、并列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各层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的角度或者不同的类别。 (这三种形式并不是各自独立不容的,往往在一篇说明文中,这三种结构格式经常交叉使用。) 考点4 说明的对象及特征 说明对象是指在文中集中介绍的事物。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特征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抓住事物的特征要弄清作者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中,往往用一句话、几句话的形式将事物的特征介绍得明明白白。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常见的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有:(1)人物简介类:年龄、籍贯、学历、经历、性格、品质、特长。 (2)书籍介绍类:作者、写作时间、历史背景、内容提要、作品特点、社会价值。(3)序言类:写作意图、写作过程、内容介绍、作品特点、社会意义和评价。 (4)生物类:产地、类属、形态、习性、生活环境、饲养和培育。 (5)制品类:名称、类别、原料、形状、构造、制作方法、生产过程、规模型号、功能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6)自然现象及科学技术类:分类、形态、形成过程、性质、发展变化、益处害处及改进方法。 (7)生产实验类:原料、设备、工具、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实验结果、注意事项。 以上每项中的各点,在文章中不一定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写作需要,突出主要特征。 考点5 把握说明的对象或道理 阅读事物说明文,首先把握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要“三看”——看题目;看首段;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其次通读全文,了解重要信息,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一般要围绕三个问题来进行:A、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B、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C、从哪些方面对该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4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 水平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使用。 德育目标 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使用及表达效果。

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点。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孩提时代,知了唱歌、蟋蟀鸣叫、蜘蛛织网、蚂蚁运食,这些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是我们天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忙碌之中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昆虫记》就是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便是其中一篇。(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法布尔与《昆虫记》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

人教版语文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册《第18课 环保蝈蝈》生本课堂导学案.doc

人教版语文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生本课堂导学案- 18、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课前诵读: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篝火()(2)wú桐()(3)shòu猎() (4)喧嚣()(5)yīn哑()(6)静谧() (7)cuàn夺()(8)螽斯()(9)吮吸()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2)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3)一点儿也不拖拉,干脆果断。()

(4)形容非常地慌张,以致一点办法都没有。() 3、本文中运用了很多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句并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1)句子: 作用: (2)句子: 作用: 课堂探究 4、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 5、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6、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7、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8、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9、通过学习本文,你学习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有什么感想? 当堂检测 (一)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A、他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新近出版的小说 B、遇到意外事情,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 C、军军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稍逊一筹的歌手了。 (二)课内阅读

《绿色蝈蝈》优秀教案

18.绿色蝈蝈 法布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 3、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4、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21世纪教育网 1、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 2、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 2、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每天穿梭于这个城市,忙于紧张学习的日子里,是否还能记起,小时候,我们常听到知了唱歌、蟋蟀鸣叫,看到蜘蛛织网、蚂蚁搬家?这些都是自然界大家庭的丰富美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作者,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他把观察自然界的各种昆虫作为他毕生最大的爱好,对昆虫的热爱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在小镇荒地上开辟了一处旧宅,取了一个雅号——荒石园,栽花、种草,为昆虫营造一个美满的大家庭,日复一日地在园子里观察各种昆虫,并写下了不朽的科学巨著——《昆虫记》。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位作者与我们学过的哪位作家有着相同的特点?——对了,他与前面我们学过的《童趣》的作者沈复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善于观察、富有想象力、热爱大自然。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这位作者要向我们推出的是大自然的哪位主角呢?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师:今天要带领我们学习的这位作者有些特殊,他是法国的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家境贫寒,但从小迷上大自然中的花鸟虫草。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几经周折,历尽艰辛,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住所——“荒石园”中完成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观察昆虫所取得的成果,因此被称为“昆虫学家”。 2、初读课文

绿色蝈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下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21课《绿色蝈蝈》 编制人:冯英复核人:使用时间:2012.12月编号: 【学习目标:】 1.体会文中生动传神的语言。 2.学习法布儿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思维导航:】 1、朗读课文时,注意重点字词,注意语音语调,读出情感。 2、组内分工要合理,符合每一个人的特点,各尽其才。 3、分析时,可以利用中心句进行概括。从字词的准确使用、修辞方法的运用、描写的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素养天地:】讲故事 【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国著名昆虫学家,也是蜚声世界的()读物作家。作品(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嗉囊()喙()狩猎()喧嚣() 喑哑()沉寂()静谧()篡夺() 劫掠()酷爱()弱肉强食()螽斯() 窸窣作响()莴苣()哀号() 3、解释下列词语: 喑哑: 弱肉强食: 更胜一筹: 篡夺: 惊慌失措: 你认为很重要的词?()积累四字成语:() 【分析讨论】 (阅读指导:快速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示范:第1段:村里的人都去参加国庆,只有我一人倾听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第段: 第段: 第段: 【展示交流】 1、蝈蝈食物究竟是什么?

2、蝈蝈捕捉蝉的一次战斗是如何进行场面描写的?有哪些词语用的比较好? 3、蝈蝈是如何和睦相处的?在哪段写出来的? 4、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对蝈蝈的习性有了哪些了解? 5、作者不断地改变对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拓展延伸】大自然是美丽精彩的。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画面,并就你最熟悉的来写一段文字,给我们作一介绍。 【盘点收获】 这篇科学小品文,妙趣横生。作者观察细致,文笔细腻生动,文中的蝈蝈活灵活现,令人喜爱。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的尊重与热爱,对()的陶醉与痴迷。 我的收获是() 【课后作业】 搜集一些你喜欢的昆虫的习性及图片,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18 绿色蝈蝈导学案

敦好初中导学稿 2012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绿色蝈蝈 主备人:侯文婷审核人:李辉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一、导预疑学 法布尔(1823~1915):法国作家、昆虫学家。1823年12 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 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 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 写《昆虫记》第一卷,到1920年他80岁时第十卷问世。 《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录了一些 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 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法布尔写《昆虫记》并不局限 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 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 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篝火()(2)wú桐()(3)shòu猎() (4)喧嚣()(5)yīn哑()(6)静谧() (7)cuàn夺()(8)螽斯()(9)吮吸()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2)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3)一点儿也不拖拉,干脆果断。() (4)形容非常地慌张,以致一点办法都没有。() 3、本文中运用了很多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句并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1)句子: 作用: (2)句子: 作用: 二、导问探学 4、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

18绿色蝈蝈教案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陕西省洛南县城关中学王三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锻炼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 3、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 浓厚兴趣。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且十分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阅读。为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人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真正地自主。合作式地进行学习。基于这一思考,将“整体感知”。“片段欣赏”、“独特感悟”这几部分共同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式] 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解决课后的 “读一读,写一写”。 2、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 一、导语: 昆虫的世界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昆虫呢?有哪一位同学阿以介绍一种你最熟悉的或者是你印象最深刻的昆虫给老师、同学们知道? 二、作家及作品 《昆虫记》: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似一个个小故事。以人性观察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整部作品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法布尔: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通农民之家。从小迷恋大自然。通过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著作《昆虫记》,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

2018-2019年语文版语文七下《鹤群》word学案

《鹤群翔空》学案序号: 备课:上课:课型:新授主备:徐勤明 清风吟诵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的基本情况;识记并积累文中的字词。 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领悟课文内容,学习叙述中融动态描写的方法。 3.学习鹤群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 关于作者: 江口涣,日本小说家,评论家,生于东京。主要作品有《海上浮舟》《火山下》。 小资料: 鹤:鹤是鹤科鸟类的通称,是一些美丽而优雅的大型涉禽,生活于平原水际或沼泽地带。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说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骥。中国传统年长的人去世有驾鹤西游的说法。 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的象征。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 学习过程: 一、预习作业 1、注音 湮.没()飓.风()翱.翔()剽.悍()绮.丽() 伫.立()漩.涡()冉.冉()俯.冲()悠哉.() 飏.()无济.于事()寡.不敌众()精疲力竭.() 2、解释成语 寡不敌众: 无济于事: 束手无策: 精疲力竭: 二、整体感知 文章描绘了几幅图画?可分几个部分?请用四字短语来概括每部分内容。 一(- ) 鹤群翔空二(- ) 三(- ) 三、合作探究 1、读课文,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妙场景。 思考:读完课文,鹤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这是一群____________的鹤”这个句式发言。

2、深入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画出文章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 2).画出文章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 3).画出表现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 3、在鹤鹰之战中,一开始写鹤群“立即崩溃”“惊恐万分”“陷入一片混乱”,这些描写是否破坏了鹤的形象? 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到因车祸倒于血泊中的人,或看见寒风中沿路乞讨的乞丐,或看见老人颤巍巍立于公共汽车中,人们一般作何反应。与现实比较,鹤群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鹤群翔空、鹤鹰激战、救助伤鹤场面的生动描写,表现了鹤群勇敢顽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鹤群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五、作业 请写出两个关于鹤的成语,并造句。 《绿色蝈蝈》学案序号: 备课:上课:课型:新授主备:徐勤明教师寄语:鸟儿有了要飞的冲动,就不甘于在地上爬行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1)如果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的,就采用“时间”顺序,可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2)如果是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的,就采用“空间”顺序。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3课绿色蝈蝈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23课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蝈蝈这种昆虫。 2.学会筛选信息,体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法布尔的情怀。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作者妙趣横生、生动活泼的笔法,了解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导学过程使用备注 一.课前自主先学 1.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词语,理解并会默写 (2)理清文章的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带着课后“研讨与练习”的问题阅读课文,并尝试回答。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评:以上任务完成好的有等级: 二.课中互动学习 (一)学习活动1:预习检测 任务1. ①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拼音: 喑()哑狩()猎满载()而归 气氛()吮()取窸窣()作响 劫()掠津津()有味 ②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óu mì xiāo cuàn cāng máng 更胜一 ( ) 静( ) 喧( ) ( )夺夜色( ) ( ) 活动指导: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小组加1分。 任务2.词语积累。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弱肉强食:。 喧嚣:。 篡夺:。 惊慌失措:。

活动指导:解释正确的小组加1分。 任务3. .整体感知:粗读课文,用红笔标出“蝈蝈”的外表特征与生活习性。再精读一遍课文内容,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出你认为精彩的词句。 活动指导:内容概括合理的小组加1分。 (二)学习活动2:研读课文 问题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问题2: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问题3:找出作者在文中对蝈蝈的不同称呼。②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称呼? 问题4:品味语言:法布尔在文中对绿色蝈蝈的描写细腻、生动,对昆虫有着深厚的感情,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作者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来表达这种感情? 反思: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绿色蝈蝈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18、《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理解积累词语,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2、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法布尔: 《昆虫记》: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喧嚣劫掠静谧吮取喑哑狩猎嗉囊螽斯下颚 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2、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3、研读课文第9段,归纳这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什么生活习性?说明蝈蝈属_ _(A.食肉B.食草 C.杂食)性昆虫。 4、“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1、《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笔法特点。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的文章叫说明文。() (2)《绿色蝈蝈》采用平实性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蝈蝈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蝈蝈和螳螂一样,都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4)《绿色蝈蝈》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2、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4、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冬日闲趣养蝈蝈 自清代时起,皇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蝈清脆的叫声,特别是在冬季里。每逢雪天,他们都要聚集在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这个习俗历经百年延至今日,如今竟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乐事。 说起冬天养蝈蝈,寇金宝老先生要算是其中最正宗的一脉了,100多年以来,寇家积累了不少饲养蝈蝈的经验,并且代代相传直至今日。寇先生告诉记者,凡是能在冬天饲养的蝈蝈,一般都是经过人工繁殖培育出来的。每年的8月至9月底,寇先生都要前往山区收购一大批成年的母蝈蝈(也叫驴驹,尾部有一根长长的产卵管,无翅,不会鸣叫),带回饲养基地,交配后,在土中产卵。10月初,新孵出的幼虫最需要精心的照顾,它们一般吃一些涂裹了黄豆粉的胡萝卜,环境温度和日晒量都会影响到蝈蝈将来的颜色和体形。这些幼虫到了11月初,基本上结束蜕变,进入成虫期。简单地说,成年蝈蝈根据颜色、体形,大约分为

《绿色蝈蝈》导学案(1)

《绿色蝈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生速读课文和搜集、筛选信息的水平,口语表达水平。 2、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创造性地使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3、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科学小品,又称知识小品。它是一种科学普及性的短小精悍的短文,融科学知识于文章中,使读者长知识,广见闻。本文就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 《绿色蝈蝈》的作者是国学家。选自《》,他用毕生的精力写了一部《》,而且为了写这部著作,在荒石园度过了最后的35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读准下列词语: 喧嚣.()劫.掠()静谧.()吮.取()喑哑 ..()篡.夺() 鸟喙.()莴苣.()狩.猎()嗉.囊()螽.斯()下颚.()篝.()火钳.()子踢蹬.()螳.()螂.()唾.()液更胜一筹.() 3、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③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合作探究 5.认真阅读课文,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6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展示交流 7、作者持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8、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请再读课文,自由质疑,四人一组讨论:“我喜欢(文中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因为。” 9、2、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些什么方法(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反馈练习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______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2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于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能够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③燕于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绝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是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1、解释文中加粗成语的含义。 妇孺皆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段①的空缺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A.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B.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最善于飞行的成员。C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飞翔技能最高的成员之一。D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3、阅读语段②,简述“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的原因。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或拟人的语句品味其作用。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动物,结合自己平时对它们的了解,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并试着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口头介绍它们的某个特点。 反思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