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府谷县鸿锋煤矿

二〇一七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府谷县鸿锋煤矿(加盖公章)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名单

前言

为贯彻执行煤安监行管…2017?5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的通知、陕安监?关于印发<陕西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和陕安监函?关于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宣贯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建设工作。

为高质量地搞好安全风险分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矿井上下所有主要作业场所和相关作业范围,进行全面排查和分级,针对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主要灾害和运输系统、构造、大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至灾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和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

目录

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1)

第一节煤矿概况 (1)

第二节煤矿自然安全条件 (2)

第三节煤矿生产系统 (9)

第四节煤矿安全管理 (10)

第二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概述 (25)

第一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及原则 (29)

第二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依据 (29)

第三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程序 (34)

第三章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76)

第一节矿井瓦斯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76)

第二节矿井水害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79)

第三节矿井火灾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83)

第四节矿井煤尘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84)

第五节矿井顶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86)

第六节矿井机电及提升运输系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88第七节其他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 (91)

第四章评估结论 (77)

附件:煤矿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第一节煤矿概况

一、企业性质、地理位臵、地形地貌及交通

矿山名称:府谷县鸿锋煤矿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

企业性质:普通合伙企业

法人代表姓名:石利兵

矿长姓名:袁瑞国

企业经营证照:

①采矿许可证:C6100002010071120071499

②安全生产许可证:(陕)MK安许证字[121105]

③矿长安全资格证:612723************

④营业执照:91610000681575597D

地理位臵:陕西省府谷县鸿锋煤矿(府谷县Z11整合区)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约5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府谷县老高川乡管辖。地理坐标在北纬39°14′25″~39°17′32″,东经110°33′05″~110°34′47″之间,是府谷县中汇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本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野大公路从鸿锋煤矿南部边界附近通过,建成通车的西(安)~包(头)铁路和神(木)~黄(骅)铁路,南与陇海线相接,北与京包线相连,向东有大秦、神黄两条西煤东运线与京九、京广线相接轨,形成了四周与全国运输网络的相互衔

接。该矿向西北直距鄂尔多斯市79.0km,向南直距神木县城51.0km。本区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地形地貌:该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端,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地貌单元属黄土梁峁区,地表被第四系黄土和新近系红土所覆盖,基岩在煤矿南部沟谷中局部出露,煤矿地势为北部高,南部低,最高处位于煤矿的东北部,标高+1385m,最低处位于煤矿的西南部大板兔川沟谷,标高+1175m,相对最大高差约210m。按形态和成因分类,区内地貌可分为二大类,黄土梁峁区及河谷区,其中以黄土梁峁区为主。见图1.3-1。

图 1.3-1 鸿锋煤矿交通位置图

二、井田、拐点坐标、面积

矿井井田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井田南北长5.8km,东西宽2.5km,面积约11.0855km2。采矿证批准开采煤层2-2、3-1、3-2煤层,开采煤层从上至下依次为2-2、3-1及3-2煤层。2-2和3-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 3-2煤层为局部分可采煤层。

拐点坐标详见表1.3-1。

表 1.3-1 鸿锋煤矿采矿许可范围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

矿相邻,南与恒益煤矿、华秦煤矿为邻,东部与和谐煤矿毗临。相邻矿井均为整合矿井,鸿锋煤矿开采2-2、3-1及3-2煤层,行政区划隶属府谷县老高川乡管辖。

三、开拓开采

2007年11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函[2007]167文件批复了鸿锋煤矿(Z11)资源整合项目。陕西省煤炭工业局以陕煤局发[2009]191号批复开采设计;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陕煤安局发[2009]221号批复安全设施设计;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8月15日。2012年6月,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以陕煤局复[2012]63号文对?府谷县鸿锋煤矿资源整合方案开采设计变更?进行了批复。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陕煤安局发[2012]

161号文批复了?府谷县鸿锋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开采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2012年9月,陕煤质监中心站发[2012]38号文对单位工程备案验收予以批复,通过煤炭工业陕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验收备案合格。

2012年11月,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陕煤安局发[2012]204号文批复了?府谷县鸿锋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安全设施设计(变更)?。 2012年7月,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对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备案登记,备案编号6018222012014。2013年10月29日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121105。2013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从此由基建矿井转为生产矿井。

项目由原府谷县老高川乡炭窑渠煤矿与府谷县大昌汗乡兴昌煤矿(资源臵换)整合而成,整合区呈南北向近似梯形,面积11.0855km2,

2-2煤厚2.06m、3-1煤厚1.6m,3-2煤层1.04m属于局部可采薄煤层。2016年末剩余资源总量46.8Mt,可采储量20.10Mt。规模为0.90Mt/a,服务年限15.3a。

第二节煤矿自然安全条件

一、井田地质情况

1.地层特征

鸿锋煤矿位于神府矿区的东北部,依据地质填图及钻孔揭露,区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N2b)、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离石组和马兰组(Q2l+Q3m),全新统冲积层(Q4al)。现分述如下:

(1)三迭系上统永坪组(T3y):该地层是陕北侏罗纪煤田含煤岩系的沉积基底,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据区域资料厚度80~200m。

岩性为巨厚层状浅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楔状层理及块状层理。

(2)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本组地层地表无出露,区内普查阶段钻孔中平均厚度10~50m。在三道沟实测剖面上其全层厚度42.48m,岩性以紫红、灰紫及灰绿色泥岩为主,夹透镜状灰白色含砾中粒、粗粒砂岩及薄层粉砂岩。泥岩中含铁质结核、铝质鲕粒及粉砂岩团块,多为块状层理,底部发育不稳定砾岩,顶部有灰白色石英砂岩。与下伏永坪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3)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岩性是以灰色至深灰色粉砂岩、灰白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次之,少量为黑色泥岩及砂质泥岩夹炭质泥岩,含多层煤层。自下而上分为一~五段,井田内第五段遭受严重剥蚀,第Ⅳ、Ⅲ段局部遭受剥蚀,第Ⅰ—Ⅱ段地层保留完整,根据?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府矿区三道沟井田勘探地质报告?延安组总厚度63.11~275.47m。

鸿锋煤矿范围内本次补充勘探的对象为延安组第Ⅲ、Ⅳ段:

(Ⅰ)延安组第Ⅲ段(J2y3):本段除局部岩性为灰白色中粒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富云母细粒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夹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其余大部地段为灰色~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夹灰白色云母细粒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含3号煤组,分别是:3-1、3-2煤层。根据?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府矿区三道沟井田勘探地质报告?延安组第三段厚度1.63~74.79m,一般45m。

(Ⅱ)延安组第Ⅳ段(J2y4):本岩段厚度9.83~25.27m,一般厚21m,岩性以灰白色、浅灰色厚层状细粒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2-2煤位于此结构顶部,属很稳定的中厚煤层。

(Ⅲ)延安组第Ⅴ段(J2y5):该岩段厚度0~57.50m(含烧变岩段)一般厚27m。总体上北部厚南部薄,煤矿的西边界和东边界厚,北边界

和南边界薄。岩性主要为灰色厚层状细砂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及泥岩。风化后呈灰黄色,顶部灰白色,层位稳定。仅局部含1-2煤。

(4)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N2b):钻孔揭露厚度0~46.57m,平均厚度26.22m。岩性为棕红色粉质粘土及亚粘土,夹似层状钙质结核层,底部局部发育一层厚度1~3m的楔状砾石层,不稳定,砾石成份为砂岩、烧变岩等岩块,砂质充填,泥质胶结,又称之为“三趾马红土”。保德红土与下伏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5)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离石组和马兰组(Q2l+Q3m):区内厚度0~61.73m,平均23.85m。上部为灰黄色亚砂土,大孔隙,半固结,含星散钙质结核,亦具纵深垂直节理。下部为浅棕黄色亚粘土,其中夹多层古土壤层,含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分散状钙质结核,偶含动物骨骼化石及碎片。

(6)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岩性以灰黄色、褐黄色细砂、粉砂、亚砂土和亚粘土为主,底部多含有砂岩、粉砂岩角砾。厚度0~8m,一般3m。

2.构造特征

该矿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南西西,平均倾角1~3°的单斜构造,无大的断裂及褶皱发育,无岩浆活动痕迹。延安组地层向西南微倾,每千米降深6~8m。根据三道沟井田地质报告,煤矿的北边界发现一条断层:走向280°,倾斜188°~195°<65°~78°,落差0~29m,区内延伸长2.5km,该断层为一高角度正断层。根据三道沟井田二维地震勘探成果,解释推断区内小断层(点)1个,为正断层,走向NW,断层倾向145°<70°,呈高角度产出,落差8m,长度530m 左右。

总之,煤矿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没有大的断裂,没有岩浆活动,属简单构造。

二、含煤地层特征及主要可采煤层情况

3.井田煤系地层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为煤矿含煤地层,该煤系地层自下而上分为Ⅲ~Ⅴ段,每段各含一个煤组,从上至下依次为2-2、3-1、3-2煤层,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是2-2、3-1,次要可采煤层是3-2。

(1)2-2煤层:位于第Ⅳ段顶部,为大部可采煤层,可采面积9.67km2,厚度1.72~2.83m,平均厚度2.15m,属中厚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1层夹矸,局部不含夹矸,夹矸厚度0.09~0.59m,多为粉砂岩,少量泥岩、砂质泥岩和细粒砂岩。埋深0~111.80m,平均70.56m,底板标高在+1244~+1216m之间。属稳定型煤层。

(2)3-1煤层:位于第Ⅲ段顶部,为大部可采煤层,可采面积10.64km2,厚度0.35~3.50m,平均厚度2.09m,属中厚煤层。煤层含1~2层夹矸,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其次为泥岩,厚度0.09~0.75m,煤层结构较简单。埋深0~134.38m,平均80.45m,北部3-1煤层埋藏较深,南部埋藏较浅,底板标高在+1222~+1195m之间。属稳定型煤层。

(3)3-2煤层:位于第Ⅲ岩段上部,煤矿南部可采,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面积2.30km2。煤层厚度0.25~1.13m,平均厚度0.55m,属薄煤层,煤层不含夹矸,结构较简单。埋深38.89~161.65m,平均107.98m,北部3-2煤层埋藏较深,南部埋藏较浅,底板标高在+1186~+1158m之间。属不稳定型煤层。

井田内各煤层均属特低灰分、中高挥发分、特低硫分、特高热值煤不粘煤。煤质优良,可作动力用煤、高炉喷吹用煤、碳化用煤、炼焦配煤、块煤炼块焦用煤、气化用煤、固体热载干馏等用煤。各煤层特征见表1.3-2。

表 1.3-2 煤层特征一览表

1.地表水系

本区属于黄河一级支流窟野河次级支流大板兔川的流域范围,虽然沟谷发育,但因气候干燥,降雨微弱、以致地表水流量有限,且多属季节性河流,较大的河流为南部的大板兔川,虽常年流水,但水量甚微,受降雨影响十分显著。煤矿地处大板兔川的上游,其支沟秦家沟、席麻沟与支沟羊路沟均为季节性沟流。

2.地下含、隔水层

根据地质勘探及相邻矿井资料井田主要含(隔)水层有:

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潜水(Q4al):分布于大板兔川两岸的漫滩、一级阶地及较大支沟中,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2~7m,岩性为粉细砂及砂砾石层。水位埋藏漫滩处一般在0.40~4.00m,一级阶地5~10m,富水性弱-中等均有分布。岩性为砂砾石及粉细砂,除接

受河水的渗入补给外,还接受两侧基岩潜水的侧向补给。据?三道沟井田勘探地质报告?钻孔抽水试验及民井简易抽水试验资料,q=0.074~0.624L/s.m,渗透系数K=0.478~35.94m/d。

2)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Q2l):主要分布于梁峁顶部及沟谷边坡地段,厚度变化较大,区内厚度0~61.73m,平均23.85m,岩性为棕黄色、灰黄色砂质黄土,结构中—稍密,具孔隙,发育垂直节理,地下水以孔隙水为主,但多呈疏干状态,通过地面调查,泉水出露很少,单泉流量0.014~0.260L/s。这些泉水流量极不稳定,据访问旱季水量趋减,甚至干枯。

3)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红土隔水层(N2b):厚度变化大,一般厚0~46.57m,平均厚度26.22m。岩性为浅红色—褐红色粘土,亚粘土,夹多层白色钙质结核,底部常见一层1~2m厚的砾石层,多已胶结成砾岩。红土裂隙中及砾岩中偶见泉水出露,实为黄土层潜水补给,单泉流量0.014~0.062L/s。该层红土致密坚硬,孔隙裂隙均不发育,为区内较好的隔水层。

4)侏罗系中统延安组裂隙含水层(J2y):延安组总厚度180m左右,顶部风化裂隙发育,风化带发育及分布主要沿沟谷露头向内侧和纵深发展,界面起伏与地形基本一致,粉砂岩、泥岩等风化后呈薄片状、碎块状,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细、中、粗粒砂岩,垂向上与粉砂岩,泥岩及砂质泥岩交替分布,总体岩体完整,结构致密,裂隙发育微弱,地下水极为贫乏。据石窑店井田1104水文钻孔抽水试验资料,3-1煤顶板砂岩承压水,含水层厚度4.07m,当水位降深11.91m,涌水量0.000414L/s,单位涌水量q=0.0000347L/s.m,渗透系数0.000182m/d,富水性极弱。

5)烧变岩裂隙潜水:该矿烧变岩均在侵蚀基准面以上,富水性较弱。

3.地下水补给、迳流与排泄

本区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决定了各类地下水补、迳、排条件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1)潜水:上部各潜水含水层均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第四系松散层易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其次,还接受河谷两岸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它与河流地表水存在互补关系。河谷区潜水主要以潜流形式向河床排泄,并在一级阶地河漫滩低洼处形成湿地。

大气降水是黄土梁峁区潜水的唯一补给源,由于受沟谷水系控制,迳流方向总趋势是从地势较高的梁峁顶部及斜坡向沟谷坡边岸、沟谷中心运动,在谷坡下部和底部以潜流形式排泄。

2)承压水:区内承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和潜水补给。部分地段承压水顶板被沟谷切穿而混入潜水,其次使承压水沿弱含水层或透水“天窗”顶托补给潜水。

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矿井涌水量

该矿井田水文地质勘探类型系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即二类一型。井田内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裂隙承压水,富水性弱,充水通道为采矿后形成裂隙带。矿井充水强度随采矿深度、范围等增大而增强。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为25m3/h。

根据?府谷县鸿锋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该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5.充水因素分析

1)充水水源

(1)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补给来源,因此,矿床充水都直接或间接与大气降水有关。故大气降水为矿井充水的间接水源。

(2)地表水

矿区内地表水主要为小墩沟,如果煤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延伸不到地表,就不会与地表水沟通。但是冒裂带的高度如果延伸到地表,地表水就可能成为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

(3)地下水

煤系地层含水层时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侵蚀基准面以上2-2、3-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水量小、富水性若,在局部地带,煤层开采后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与风化裂隙潜水沟通,使其成为直接充水水源。

2)充水通道

鸿锋煤矿无断层充水通道,无封闭不良钻孔,矿井主要充水通道为采矿冒裂带导水通道。

3)充水强度

区内第四系冲、湖积层潜水富水性不均,黄土隔水层厚度变化较大,并存在透水“天窗”,煤层顶板基岩厚度变化也较大。有利于矿井充水的各种因素往往是集中发育,即愈是基岩薄弱区,黄土层厚度亦薄,潜水富水性愈好,大气降水易于汇聚;反之基岩愈厚,上覆松散层富水性亦若,黄土层也厚,不利于大气降水汇聚。

当松散层潜水和风化层富水性一定时,冒裂通道大小和多少决定了充水强度大小。

6. 矿井涌水量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为25m3/h。

三、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 根据?府谷县能源局关于2016-201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府能局发[2016]183号,鸿锋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27m3/min,相对涌出量为0.18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27m3/min,相对涌出量为0.18m3/t。鸿锋煤矿为低瓦斯矿井。

2.煤尘

根据2012年3月20日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2-2煤层爆炸性试验火焰长度大于40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90%,2-2煤层煤尘有爆炸性。报告编号SMAJ/MZ-12021。

3.煤的自燃倾向性

根据2012年3月20日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2 -2全硫Std 0.31%,吸氧量Vd 0.99cm3/g,2-2煤层为Ⅰ类容易自燃。

4.地温及冲击地压

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冲击地压现象。

第三节煤矿生产系统

一、生产系统简况

采矿证批准开采煤层2-2、3-1、3-2煤层,开采煤层从上至下依次为2-2、3-1及3-2煤层。2-2和3-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 3-2煤层为局部分可采煤层。矿井工业资源/储量43.56Mt,矿井生产能力

0.90Mt/a。矿井安全生产许可证能力0.90Mt/a。

1.开拓开采系统

该矿采用斜井开拓,工业场地建设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主斜井担负矿井煤炭提升运输任务、兼进风与安全出口;副斜井运行防爆无轨胶轮车承担矿井人员、物料及设备运输任务,兼进风与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

矿井含可采煤层3层,分别为2-2、3-1、3-2煤。采用分煤层划分水平开拓全井田。一水平开采2-2煤,二水平开采3-1、3-2煤。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时矿井开采一水平2-2煤,开采水平标高+1231.0m。

盘区布臵采取大巷式布臵方式,即大巷兼作盘区巷道,垂直大巷布臵回采工作面。全井田按煤层划分为6个盘区,2-2煤层划分2个盘区,目前开采2-2煤一盘区11207工作面。3-1、3-2煤层尚未开拓开采,设计划分4个盘区。开采位臵由近及远,煤层由浅及深的原则,采完上层煤,再采下层煤。

矿井主要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井底主要布臵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水仓、消防材料库等硐室;盘区大巷中部设永久避难硐室。

井底主要巷道及交岔点以锚喷支护为主,硐室采用砌碹支护。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目前矿井现开采一水平,在2-2煤一盘区布臵一个11207综采工作面,掘进方式采用炮掘掘进,目前无掘进工作面。

2.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回风斜井安装2台FBCDZNo.24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配套YBF2-355L1-8电动机,功率2×160kW。

矿井采用主通风机反转方式反风。

采煤工作面采用矿井全负压“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井下有风门、密闭、调节风窗、风桥等通风设施。

3.瓦斯、煤尘防治系统

根据?府谷县能源局关于2016-201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府能局发[2016]183号,鸿锋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27m3/min,相对涌出量为0.18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

0.27m3/min,相对涌出量为0.18m3/t。鸿锋煤矿为低瓦斯矿井。

(1)瓦斯防治系统

矿井设有通防科和通修区,负责矿井通风、瓦斯等管理和技术业务工作。

矿井装备了KJ83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采掘工作面、总回风巷的瓦斯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监控。监控室配备了值班人员,每日打印瓦斯监测日报表报矿长、总工程师审阅。井下安排有电工负责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制定了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检查制度。配备有全职瓦斯检查员7人。井下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臵地点、有人作业的地点都纳入了检查范围。

井下爆破作业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矿领导、科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电钳工、安全员下井携带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井下掘进工作面安装风电、甲烷电闭锁装臵,采煤工作面安装甲烷电闭锁装臵。

(2)煤尘防治系统

根据2012年3月20日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2-2煤层爆炸性试验火焰长度大于40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90%,2-2煤层煤尘有爆炸性。报告编号SMAJ/MZ-12021。

矿井地面设高位消防水池2座,其中主水池200m3、备用水池200m3,合计容积400m3,供水管路采用DN108无缝钢管。沿主斜井敷设下井。

矿井防尘(消防)管路系统和井下生产用水为共用系统,水源采用处理后的井下水,不足部分由地面供水系统补充。

井下带式输送机巷防尘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其他巷道

防尘管路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配备洒水软管;各卸煤点、转载点设喷雾设施,进、回风巷设净化水幕;综采工作面安设有架间喷雾,采煤机有内、外喷雾;掘进工作面设有风流净化水幕等防尘设施。

矿井共设臵隔爆水棚11组。其中主要隔爆水棚6组,辅助隔爆水棚5组。主要隔爆水棚采用吊挂式GBSD-80型水袋,容积为80L,辅助隔爆水棚选用GBSD-40型水袋,容积为40L。主要巷道隔爆水棚400L/m2,辅助隔爆水棚200L/m2。测风站12处,测尘点12处。洒水喷雾装臵12处,净化水幕位臵6处。

制定并落实了定期冲洗巷道和清扫巷道的制度。采掘工作面工作人员均配带防尘口罩,减少呼吸性粉尘吸入量。

该矿制定了综合防尘措施及防尘检测制度,设有防尘人员2名,配备3台GCG1000型直读粉尘测定仪对粉尘进行定期检测。

4.防灭火系统

根据2012年3月20日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2 -2全硫Std 0.31%,吸氧量Vd 0.99cm3/g,2-2煤层为Ⅰ类容易自燃。

矿井设有消防、灭尘共用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供水管网系统。制定了外因火灾防灭火措施和内因火灾预防措施。设臵有井上、下消防材料库。

矿井采用以黄泥灌浆,喷洒阻化剂为辅的防灭火系统及束管监测系统。

地面黄泥灌浆站设在工业广场北侧的山坡上,主灌浆管路采用DN108无缝钢管垂直主斜井打钻敷设下井。喷洒阻化剂装臵由DH-40/2.5型阻化剂喷射泵和储液箱组成。对采空区和工作面四线(工作面胶带运输巷、工作面辅助运输巷、始采线、停采线)喷洒阻化剂。矿井配臵1套JSG9型矿井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12芯束管。通过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