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个人学习笔记精编知识点小抄掌握必过

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个人学习笔记精编知识点小抄掌握必过
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个人学习笔记精编知识点小抄掌握必过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中级财税》整体框架结构

第一部分 财政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第二部分 财政支出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三部分 财政收入

第三章 税收理论

第四~六章 我国的具体税收制度

第七章 税务管理 第八章 纳税检查 第九章 国债

第四部分 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

第十章~十三章

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1.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共计60分

2.多选题——谨慎性原则: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3.案例分析题: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案例分析题的主要出题范围:增值税、增值税VS 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小税种联合(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务管理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第一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掌握公共产品的概念: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掌握公共产品的特征:

(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二)受益的非排他性

(三)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长,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

(四)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核心特征:受益的非排他性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注意“混合产品”的概念,比如教育。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主要是就消费该产品的不同特征来加以区别的,并不是指产品的所

有制性质。

二、掌握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1.“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

2.掌握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产品缺失、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注意外部效应的概念: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者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以纠正和解决“市场失灵”这一问题来界定的。

第二节财政的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掌握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为政府资源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

(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

(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掌握财政资源配置方式

1.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

2.公共产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组成。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质上是财政运行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实质上涉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问题。

(三)了解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难点

(四)掌握解决公共产品效率问题的基本途径

资源配置效率完善民主、科学的财政决策体制

公共产品生产效率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确保公共部门的行为不偏离政府的意图

(五)掌握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

包括直接满足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等。

(六)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

部门之间的配置

体现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高低上

2.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主要是通过税收、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等手段和政策来实现

3.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1)调整投资结构

(2)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即调整资产的存量结构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一)掌握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

(二)掌握社会公平的准则

保证生存权准则;效率与公平兼顾;共同富裕准则

(三)熟悉社会不公平的原因

生产要素占有状况的不公平;制度不完善;个人及家庭状况的不同

(四)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

1.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就是社会公平的实施范围(1)在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初始条件的不公平(2)完善市场机制,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3)在个人偏好方面进行适当的干预——社会保障

2.财政的收入分配方式(1)在组织财政收入时要考虑社会公平

(2)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考虑社会公平:在提供社会公共劳务时要考虑社会公平;构建效率市场的制度体系;不断改善市场机制初始条件的不平等状况

(3)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切实实现

(五)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1)税收手段: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2)统一税制,公平税负

2.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1)税收: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2)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

三、经济稳定职能

(一)掌握经济稳定的含义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二)掌握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1.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逆经济风向行事

(1)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需求

(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

(3)社会总供求平衡时国家预算应该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作用

内在稳定器调节的最大特点在于无需借助于外力就可以直接产生调控的效果。(1)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2)在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的安排上,如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3.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1)购买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2.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1)补偿性支出(2)消费性支出(3)积累性支出

3.按照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1)预防性支出(2)创造性支出

4.按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1)不可控制性支出(2)可控制性支出

5.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1)一般利益支出

(2)特殊利益支出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流通、分配和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

(一)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的消费需求。

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减变动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掌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直接或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政府购买性支出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3.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

结构发生改变时

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购买性支出在总额上发生改变,而结构不变(1)购买性支出普遍增加时:促进社会生产增长——国民收入增加——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提高

(2)购买性支出普遍减少时:社会生产萎缩——国民收入减少——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下降

(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1)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者家庭,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

(2)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

3.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三)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比较

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1.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的影响不同直接间接

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间接直接

2.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约束较强约束较弱

3.对微观经济组织的预算约束不同硬约束软约束

4.执行财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第二节财政支出的规模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1.可以用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常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作为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

2.我国曾选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国民收入。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选用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分母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

3.了解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二、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1.掌握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财政支出无论是从绝对量上还是从相对量上来看,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熟悉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财政支出规模趋势的分析: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熟悉其具体内容。

注意: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内在因素中,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了公共收入水平,从而构成了政府扩大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

三、熟悉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1.从1978年至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2.原因 政策性调整 管理水平的原因 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统计原因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

财政支出必须讲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二、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一)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宽。 (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而必须确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的效益标准。

(三)择优的标准不同

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三、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和适用的领域

方法

适用范围

成本-效益分析法

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特别适用于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

最低费用法

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军事、行政、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公共劳务”收费法

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1.免费和低价政策

强制进行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等。

2.平价政策

公路、公园、铁路、医疗。 3.高价政策

适用于从全社会利益来看必须限制使用的“公共劳务”,如繁华地段的机动车停车收费。

公共定价法 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1)纯公共定价

(2)管制定价

1.平均成本定价法

2.二部定价法

3.负荷定价法

第四节购买性支出

1.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

2.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还有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等。

3.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张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一、行政管理费与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费支出

1.掌握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内容: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2.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类。

3.从世界各国的一般情况看,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

财政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的趋势

绝对量相对量

财政支出上升上升

社会消费性支出扩张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行政管理费增长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

(二)熟悉国防支出

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我国国防费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安排,实行财政拨款制度,按照《预算法》实施管理,国防费预、决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由国家和军队的审计机构实施严格的审计和监督。

二、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支出

(一)教育支出

1.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是一种混合产品。

义务教育:纯公共产品;

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混合产品。

2.从实践看,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般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当前教育支出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加大对初等教育的投资,提高初等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

(二)科学研究支出

用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支出(主要是基础科学的经费)由政府承担

那些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充分弥补成本的科学研究支出(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经费)可由微观主体来承担

我国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有所提高。

(三)卫生支出

1.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理由: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大外部效应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公平的收入分配。

2.熟悉世界银行提出的政府要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

(四)加强管理,提高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效益

1.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

2.改革和完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

3.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形式

新的管理形式改为“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办法。

4.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办法

过去经费分配一向采取“基数加增长法”,新的分配办法是在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实行“零基预算法”

5.多种形式发展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收支统一管理

三、财政投资性支出

(一)掌握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1.特点

非政府部门投资政府投资

盈利性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可以不盈利或微利,但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项目规模从事周转快、见效快的短期

性投资

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效益标准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

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2.影响政府投资与非政府部门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经济体制的差异

(2)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需要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进行。

3.掌握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二)基础设施投资

1.熟悉基础设施的特点

具有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征,这些特点决定了应该由政府支持基础设施投资。

2.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可以归类为混合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了解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注意其中BOT的界定。

3.掌握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是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的。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熟悉财政投融资的五个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主要为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应由政府预算投资形成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三)财政农业投资

1.了解财政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2.掌握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

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第五节转移性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内容

1.掌握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注意社会保障制度由德国的俾斯麦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首创

2. 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的内容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掌握其具体内容,注意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

注意社会保险的内容:

(1)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2)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式;

基金式: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两种。

我国目前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基本属于现收现付式。

(二)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三)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类型特点采用的国家

1.社会保险型政府按照“风险分担,互助互济”的保险原则举办的社会保险计划。受保人和雇主要缴纳保险费。受保人发生受保事故时,无论其经济条件如何,只要按规定交纳了保险费,就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险金。

2.社会救济型(1)受保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保障资金完全由政府从一般政府预算中筹资;

(2)受保人享受保障计划的津贴需要经过家庭收入及财产调查,只有经济条件符

合受保人的资格才享受政府的津贴。

澳大利亚和加

拿大的公共养

老金计划

类型特点采用的国家

3.普遍津贴型政府按照“人人有份”的福利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在这种计划中受保人

及其雇主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普遍津贴的资金来源与社会救济一样也完全由政

府一般预算拨款,与社会救济不同的是,受保人在享受津贴时并不需要进行家庭生

计调查。

新西兰的公共

养老金计划

类型特点国家

4.节俭基金型政府按照个人账户的方式举办的社会保障计划。在这种计划模式下,雇主和雇员都

必须依法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雇员的个人账户缴费。个人账户中缴费和投资

收益形成的资产归职工个人所有。当职工不幸去世时,其个人账户中的资产家属可

以继承。

新加坡、马来西

亚、印度等20

多个发展中国

家的公共养老

节俭基金型的社会保障计划与社会保险计划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受保人之间不能

进行任何形式的收入再分配,因而不具有互助互济的保险功能。这种保障计划虽然

没有任何收入再分配功能,但却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

二、财政补贴支出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与分类

1.财政补贴的性质

(1)财政补贴的主体是国家;

(2)补贴的对象是企业和居民;

(3)补贴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一定的政策,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

(4)补贴的性质是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补助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财政补贴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同属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

2.掌握财政补贴的分类,注意其具体内容

(1)按财政补贴的项目和形式分类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外贸补贴、房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财政贴息、减免税收等。

熟悉企业亏损补贴与价格补贴的区别。

(2)按补贴的环节分类生产环节的补贴流通环节的补贴分配环节的补贴消费环节的补贴

(3)按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生产补贴生活补贴

(4)按补贴的内容分类现金补贴——明补实物补贴——暗补

(二)了解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及其实际经济效应

三、税收支出

(一)掌握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1.掌握税收支出的概念: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放弃一些税收。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2.掌握税收支出的分类: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二)熟悉税收支出的形式

1.税收豁免;

2.纳税扣除;

3.税收抵免;

4.优惠税率;

5.延期纳税;

6.盈亏相抵;

7.加速折旧;

8.退税

作为税收支出形式的退税是指优惠退税。

包括两种形式: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

出口退税涉及的税种有:

退还进口税;

退还已纳的国内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等。(三)了解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财政支出的内容

类别内容

购买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行政管理费、国防支出、文教科卫事业费投资性支出基础设施投资、财政农业投资

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收支出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三章税收理论——整体介绍

第一节税收概述——介绍税收本质与职能

第二节税收原则——古典、现代税收原则

第三节税法与税制

第四节税收负担

第五节国际税收

第一节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本质

掌握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掌握税收的本质

作为权力主体的国家,在取得财政收入的分配活动中,同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二、掌握税收的职能

(一)财政职能(收入职能)

税收是各国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二)经济职能(调节职能)

(三)监督职能

第二节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概述

1.熟悉制定税收原则的依据

政府公共职能;

社会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状况。

2.熟悉税收原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税收原则

威廉·配第最早提出税收原则一词

著作:《赋税论》和《政治算术》税收原则:公平、简便、节省

亚当·斯密代表作:《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税收原则:平等、确定、便利、最少征收费用

瓦格纳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税务行政原则

二、掌握现代税收原则

财政原则(1)充裕原则;(2)弹性原则;(3)便利原则;(4)节约原则——节省税务行政费用经济原则(1)配置原则;(2)效率原则(重要)

公平原则在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1)普遍原则

(2)平等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判断“境遇”的标准一般包括受益标准和能力标准

测定纳税人纳税能力强弱的标准:收入、财产和支出

第三节税法与税制

一、税法概述

(一)熟悉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熟悉税法的渊源

税法属于成文法,而不是习惯法。税法的渊源主要就是成文法。税法的非正式渊源:习惯、判例、税收通告等。

(三)熟悉税法的效力与解释

1.税法的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2.税法的解释

(1)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可以作为办案和适用法律、法规的依据

(2)行政解释则不具备与被解释的税收法律、法规相同的效力,不能作为法院判案的直接依据(四)熟悉税法的法定主义原则

该原则的实质在于对国家的权力加以限制。

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课税程序合法原则。

二、税制要素

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熟悉其他构成要素

(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

税法上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征税对象(征税客体)

①国家征税的标的物,它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

②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体现了征税的广度,反映各税种具体的征税范围。

③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所依据的标准

(3)税率

税率体现征税程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掌握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差别;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和应用

(4)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分为税基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

①税基式减免

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减税免税。注意免征额与起征点的异同。

②税额式减免

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

注意税收支出(税式支出)的概念:由于税收优惠而造成的政府税收损失。

三、熟悉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

1.法律级次分类

类型制定机关具体内容

(1)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

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

立法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暂

行条例

(2)税收行政法规国务院实施细则(3)税收地方性法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4)税收部门规章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

(5)税收地方规章地方政府

2.熟悉我国现行税收的税种分类

类别

具体税种

(1)货物和劳务税类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2)所得税类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 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等

(4)资源税类 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 (5)行为、目的税类

印花税、城建税、车辆购置税、烟叶税等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对税收进行分类

交易过程 资产持有过程 所得形成过程

销售方

购买方 房屋 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

契税、印花税

房产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 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 土地使用税 有形动产 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关税等

车辆购置税、烟叶税等

车船税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第四节 税收负担

一、税收负担概述

(一)掌握税收负担的概念,注意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 (二)熟悉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2)国民收入负担率

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1)企业(个人)综合税收负担率

(2)直接税负担率 (3)企业流转税税负率 (4)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三)掌握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税收负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2)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3)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膨胀时期提高税负;萧条时期降低税负 税制因素 (1)征税对象 (2)计税依据

(3)税率

(4)减免税 (5)税收附加和加成

二、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一)掌握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注意税负归宿是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

(二)掌握税负转嫁的形式

方式解释

1.前转又称“顺转”。前转是税负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通的形式。

2.后转又称“逆转”

3.消转自我消化税款。消转是一种特殊的税负转嫁形式。

4.税收资本化也称为“资本还原”,是指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品的交易中。

名义上税款是由买主缴纳,实际上则是由卖主承担。

(三)熟悉税负转嫁的条件

1.商品经济的存在

2.自由的价格体制

(四)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1.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征税较易转嫁

2.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较易转嫁

3.流转税较易转嫁

4.征税范围广的税种较易转嫁

第五节国际税收

一、国际税收概述

(一)熟悉国际税收的概念

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二)国际税收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方面的问题。

二、税收管辖权

(一)掌握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及确定原则

属地主义原则和属人主义原则,其中属地主义原则是各国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最基本原则(二)熟悉税收管辖权的种类

1.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也称为地域管辖权——按属地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

2.居民管辖权——按属人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

(三)税收管辖权的选择

多数国家,同时实行属人和属地两类税收管辖权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一)国际重复征税及其产生的原因

国际重复征税是国际税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核心内容。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2018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版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经济基础》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线() A. 向上平移 B. 向右平移 C. 向左平移 D. 向下旋转 2.下列经济业务中,属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的是() A.企业取得银行贷款 B.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现金 C.股东投入资本 D.企业销售商品取得现金 3.从某单位所有在职员工中,随机抽取300人进行抽样调查,来研究该单位在职员工中亚健康人员占比情况,该项调查的总体是() A.随机抽取的300名在职员工 B.该单位所有在职员工 C.该单位所有亚健康在职员工 D.被调查的300名在职员工中的亚健康员工 4.关于政府多年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编制多年预算,一般采取逐年递推或滚动的形式 B.多年预算必须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C.多年预算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D.多年预算每3到5年编制一次 5.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中,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的过程属于资金循环中的()过程。 A.生产 B.供应 C.销售 D.投入 6.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划分,现代会计可分为()。

A.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B.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 C.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 D.行政会计与企业会计 7.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大于1 B.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等于1 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应等于1 D.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应大于1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目8.若要定量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并预测一定收入条件下的人均消费金额,使用的统计方法是()。 A.相关分析 B.平台分析 C.回归分析 D.描述分析 9.甲向乙借了300元钱,同时甲又为乙修好了笔记本电脑,修理费恰好是300元,则甲乙之间的债权债务可以()。 A.抵销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10.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能够可靠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会计上称为()。 A.利润 B.价格 C.投资 D.费用 11.关于扣缴义务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人不能成为扣缴义务人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一)(0137)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科,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及其应用,既研究农业生产力的组织,又研究现代农业中生产关系的协调。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较多、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要求学习者有较广阔的视野,理论联系实际学习。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农业经济学是农学专业自学考试的专业课之一。可以对农学专业其他专业课学习奠定经济学基础,并在农业技术知识中融入经济学意识与思维。学习农业经济学的任务和作用是:阐明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规律性,并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和完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措施。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的要求是:在认识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及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基础上,掌握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资本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运动规律;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与管理,特别是农业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化、生产布局与结构,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农业综合开发的原理及其组织实施。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本专业课开设课程联系紧密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是农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课,学习农业经济学之前应先修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完整题库500题含答案

2019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题库 5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瓦格纳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理论的观点是()。 A.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B.非均衡增长理论 C.政府活动扩法则 D.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正确答案:C 2.我国的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等课税项目采用的是()的形式。 A.从价税 B.从量税 C.营业税n增值税 正确答案:B 3.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财政资金支付,这种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是()。 A.财政预算 B.财政收入 C.财政支出 D.财政分配 正确答案:C 4.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是()。 A.国民总收入 B.政府的举债规模 C.公众的财富总量 D.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 正确答案:D

5.进步部门与非进步部门的差异来自()。 A.机器设备和劳动投入不同 B.机器设备和资金投入不同 C.技术和劳动发挥的作用不同 D.市场发挥的作用不同 正确答案:C 6.下列财政支出分类方法中,能够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是()。 A.按政府职能分类 B.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 C.按支出经济分类 D.按支出能否直接得到价值补偿分类 正确答案:C 7.()认为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A.皮考克 B.瓦格纳 C.斯曼 D.鲍莫尔 正确答案:B 8.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 A.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管理支出 D.经济管理支出 正确答案:A 9.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是阻碍()的关键因素。 A.联合融资

2016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麦克利兰三重需要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理上过分提高的人常常勇于挑战自我,选择高风险的目标 B.成就需要高的人常常勇于挑战自我,选择高风险的目标 C.成就需要高的人通常只关心自己的工作业绩,单不一定能使别人干得出色,所以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D.权利需要高的人喜欢竞争,希望通过出色的成绩来匹配他们渴望的地位 【答案】B 2.“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这一说法代表的观点属于。()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B.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奥尔德佛的“挫折—退化”观点 D.麦克利兰的三重需要理论 【答案】C 3.关于领导者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领导者不一定需要熟练掌握他所管理的团队的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B.管理层级越高,越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工作中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C.组织中较低层次的领导只要带领下属完成工作目标即可,不需要人际技能 D.领导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组织行为来发展 【答案】C 4.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者与情境因素之间是否搭配,对团队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费德勒提出的情境因素中不包括()。 A.领导与下属关系 B.工作结构 C.职权 D.工作环境 【答案】D 5.小张发现,他的领导在做决策时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讨论,而且擅长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决策风格属于()。 A.概念型 B.指导型 C.分析型 D.行为型 【答案】A 6.组织结构设计的特征因素不包括() A.关键职能

农业经济学考点

农业经济学考点 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机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过程。 石油农业:农用能源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建立在依赖石油基础上的农业,包括以石油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农业化学化等。 可持续农业:采用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目标在环境方面、伦理方面以及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长远的和不可接受的变化的新型农业系统。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既定的技术条件和其他的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一定程度之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农业土地资源:指在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提供场所和主要营养来源的地面表层。集约经营: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级差地租:等量资本投入到条件较优的土地上,或者生产率不同的各个资本连续投入到同一块土地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人力资本: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待未来有所收益而所作的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果农业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成比例,以致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负值,那么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分为常年性的剩余和季节性的剩余。前者是常年都处于闲置状态的劳动力,后者是指在农闲季节多余的劳动力。 农产品差价:同一种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的差额,包括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和批零差价。 剪刀差: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二者的差额呈剪刀状的变化趋势。 农业生产结构:在一定区域内,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及其产品品种的构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构形式、地位作用和规律运动等。 农村产业结构:在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构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 农业合作经济: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其相关产业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合起来,在有关技术、经济参数上相互协调,实行一体化运行的经营方式。 工农产品比价:指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价格比例关系,即用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可以换的多少工业品。 规模经营:农业企业改变规模狭小的分散经营,根据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等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2012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中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具体由企业总体战略、企业业务战略和( )组成。 A.企业竞争战略 B.企业事业部战略经济师报名时间 C.企业发展战略 D.企业职能战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企业战略三个层次: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 2.企业战略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产生,并加以推进和实施,这种战略实施模式为()模式。 A.指挥型 B.转化型 C.增长型 D.合作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增长型模式的特点是自下而上 3.利润计划罗盘是罗伯特.西蒙斯提出的以后总基于企业战略的业绩绩效模式,其构成为利润轮盘、现金轮盘和()。 A.资产轮盘 B.负债轮盘 C.销售利润率轮盘 D.净资产收益率轮盘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利润计划轮盘包括利润轮盘、现金轮盘和净资产收益率轮盘 4.根据迈克.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在行业中普遍存在五种竞争力量,分别是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和()。 A. 供应者的谈判能力 B. 生产者的谈判能力 C. 销售者的谈判能力 D. 使用者的谈判能力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五力竞争模型包括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的谈判力和供应商的谈判力 5.某行业的市场趋于饱和,内部竞争异常激烈,许多小企业逐步被淘汰,行业由分散走向集中,按照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该行业处于()。 A. 形成期经济师教材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成熟期的特点: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小企业遭到淘汰。[Page] 6.为了扭转亏损,某家电生产企业将旗下的洗衣机事业部整体出售,这一做法表明该企业采取的战略是()。 A. 放弃战略 B. 暂停战略 C. 转向战略 D. 清算战略 参考答案:A经济师考试 参考解析:只把某一个事业部出售而不是整体出售叫做放弃战略 7. 在造船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某造船厂除仍承接鸳鸯石油运输船的生产业务外,开始承接建筑工程和石油勘探设备的钢结构加工业务,这一做法表明该造船厂实施的是()战略。 A. 水平多元化 B. 垂直多元化 C. 同心型多元化 D. 非相关多元化经济师论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同心多元化,都是服务的石油这个行业,以石油这个行业为核心。 8.在公司制企业中,作为股东会议的常设权力机构,代表股东利益进行重大决策的是( )。 A. 董事会 B. 监事会 C. 经理 D. 工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董事会是法定常设机构,代表股东进行决策 9.根据我国公司法,参加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活动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的主体称为( )。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合伙人 D. 发起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察发起人股东的含义,承担设立责任 10.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 )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 A. 个人资产

2016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试题

2016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考题及答案 1.某化妆品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的销量,拟定了新的市场营销策略,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从企业战略层次分析,该企业的此项战略属于()。 2.A.企业总体战略 3.B.企业紧缩战略 4.C.企业稳定战略 5.D.企业职能战略 6.答案:D 7.2.企业高层领导决定企业战略,并强制下级管理人员实施,这种战略实施模式为()模式。 8.A.指挥型 9.B.转化型 10.C.增长型 11.D.合作型 12.答案:A 13.3.下列企业活动中,属于价值链主体活动的是() 14.A.生产加工 15.B.企业基本职能管理 16.C.技术开发 17.D.采购 18.答案:A 19. 20.4.某型号智能手表的业务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都低,表示该智能手表处于波士顿矩阵图的() 21.A.幼童区 22.B.明星区 23.C.瘦狗区 24.D.金牛区

25.答案:C 26.5.某自行车生产企业为提高主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大营销宣传,采用多种促销手段,发现潜在顾客,提高产品销售额。该企业采取的成长战略是() 27.A.市场开发战略 28.B.新产品开发战略 29.C.产品渗透战略 30.D.成本领先战略 31.答案:C 32.6.某餐饮企业通过连锁加盟方式与多家餐饮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该战略联盟属于() 33.A.技术开发与研究联盟 34.B.营销联盟 35.C.产品联盟 36.D.产品协调联盟 37.答案:B 38. 39.7.关于企业经营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40.A.企业经营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41.B.企业经营决策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42.C.决策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主体 43.D.决策树经营法适用于明确型企业经营决策 44.答案:D 45.8.根据我国公司法,关于发起人股东的说法,错误的是() 46.A.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必须一半以上在中国有住所 47.B.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 48.C.自然人发起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9.D.发起人对设立行为产产生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50.答案:B 51.9.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

03172农业经济学(二)

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二)课程代码:0317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熟知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农业宏观调控的意义与方法等内容,为今后从事农村社会化服务工作打下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覆盖面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实际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和完善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措施。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熟悉农业经济学的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并能正确表述;正确理解农业经济学的经济范畴、基本原理和农业经济运行规律;正确分析和阐释农业经济学的各种理论问题;运用本课程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和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的有关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农业经济学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与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财政与金融、税收基础、经济法,及畜禽产品特色加工等专业课程知识有密切联系。 二、课程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农业经济学的对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特点,中外农业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对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等有全面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识记:农业,农业的特点理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的地位 (二)(次重点)识记: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方法理解:农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一般)识记: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理解:中外农业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农业生产方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方式的含义,熟悉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农业生产方式 理解: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基本规律 应用:理论结合实际地分析我国现在所处的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发展阶段 (二)(次重点)

中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指南完整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指南完整版 考试简介 2013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介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1993年1月,人事部下发了《人事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专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3]1号),决定在经济专业人员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县设置考场。 考试科目 2013年经济师考试科目 初级和中级均2个科目,具体是: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注: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邮电、房地产、旅游、建筑等12个专业。 考试时间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设在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分在两个半天进行,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 2013年经济师考试定于11月2日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上午9∶00-11∶30专业知识与实务(初、中级)

下午2∶00-4∶30经济基础知识(初、中级) 报考条件 初、中级经济师报考条件: (一)报考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二)报考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 2、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3、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4、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 5、获博士学位。 (三)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正规学历前后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时间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 (四)按照原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号)的规定,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可由学校统一持能够证明考生本人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报考经济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 报名时间 经济师考试报名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至7月份进行,各地具体报名时间不一,可登陆当地人事考试中心网站查询报名通知。 报名流程 第一步:阅读报名文件查看报考条件 第二步:登录报名系统填写个人信息 第三步:再次登陆报名系统查看审核结果。 成绩查询 根据往年情况经济师考试成绩一般会在考后两个月内公布(次年1月中旬),有些较慢

2016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

2016年中级经济师《中级财税》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采取的方式是()。 A.企业采取自我约束方式 B.政府采取非市场方式 C.个人采取自我约束方式 D.政府采取市场方式 【答案】B 【解析】市场失灵问题,个人和经济组织是无能为力的,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财政介入,用非市场方式解决市场失灵。 2.财政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是()。 A.实现社会财富在地区之间的合理分配 B.实现社会财富在居民之间的公平分配 C.实现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合理分配 D.实现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 【答案】B 【解析】财政收入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3.财政的可控制支出是()。 A.债务利息支出 B.基本建设投资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失业救济支出 【答案】B 【解析】按照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财政支出分为可控制支出和不可控制支出。不可控制支出一般包括两类:一是国家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的个人享受的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如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生活补贴,另一类是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项目,如债务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 4.关于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不断增长是由政府活动不断扩张导致的 B."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认为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增长是同步的 C.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支出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 D.经济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公共支出的侧重点是社会福利 【答案】d 【解析】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将经济的发展划分为早期、中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用经济发展阶段论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1)早期阶段:政府投资一般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在这一阶段公共部门须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社会基础设施。 (2)中期阶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3)成熟阶段:公共支出逐步转向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使得公共支出增长速度加快,甚至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5.关于"公共劳务"收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政府通过制定价格,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B.政府通过制定收费标准来达到对财政支出备选方案的筛选,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C.高价政策可以抑制消费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保险真题及答案

2012 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保险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60 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0 分。) 1、风险管理的技术分为()两种。 A.转移型和自留型 B.财务型和转移型 C.控制型和财务型 D.控制型和转移型 标准答案:c 2、主要承保企业、机关、团体、家庭、个人以及各种组织,在固定的场所因其疏忽、过失行为而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所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是指()。 A.雇主责任保险 B.公众责任保险 C.产品责任保险 D.职业责任保险 标准答案:b 3、投保人是指与()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A.被保险人 B.保险人 C.受益人 D.保险代理人 标准答案:a 4、保险人是指与()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合同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受益人 D.保险代理人 标准答案:a 5、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人要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A.支付保险赔偿金 B.支付一切勘查费用 C.支付诉讼费用 D .支付施救费用 标准答案:b 6、保险合同成立要求,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 A.达成协议 B.进行协商 C.提出问题 D .表明态度 标准答案:a 7、在保险市场上,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由进出,这是()的保险市场。 A.寡头垄断模式 B.垄断竞争模式 C.完全垄断模式 D.完全竞争模式 标准答案:d 8、保险供给弹性具有满足保险需求扩张倾向的特征,这说明保险供给弹性是()的。 A.为0

C.一般 D.很大 标准答案:d 9、财产保险的补偿功能表现在通过补偿,使被保险人的财产或利益()。 A.获得额外利益 B .部分恢复 C.完全恢复 D .恢复到损失前状态 标准答案:d 10、下列标的中属于不保险财产的是()。 A.文件 B .矿井内设备 C.珠宝 D.建筑物 标准答案:a 11、利润损失险的保险金额是按照本年的()来确定的。 A.销售收入额 B.营业收入额 C.净利润额 D.预期的毛利润额 标准答案:d 12、根据CIF 价格条件有关卖方责任的规定,卖方必须向信誉卓着的保险人投保平安险或水渍险,保险金额应包括CIF价另加()%勺加成。 A.1 B.15

中级经济师年度考试《金融专业》试题(doc 12页)

中级经济师年度考试《金融专业》试题(doc 12页)

../temp/...../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5.收购黄金外汇是中央的基本业务。如果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基础货币量()。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6.倡导“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是()。 A.货币学派 B.银行学派 C.凯恩斯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7.在项目融资的贷款协议中,贷款的完全追索权一般发生在()阶段。 A.项目论证 B.项目开发建设 C.项目转让 D.项目经营 8.下列关于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权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时间上的有限性 B.资金使用上的有限性 C.金额上的有限性 D.对象上的有限性 9.下列各项中,不适合项目融资的是()。 A.收费公路项目 B.能源开发项目 C.汽车组装项目 D.污水处理项目 10.证券化是指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越来越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的过程,最初证券化就是指()。A.MBS B.ABS C.融资证券化 D.资产证券化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试题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 业考试试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考题及答案 1.某化妆品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的销量,拟定了新的市场营销策略,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从企业战略层次分析,该企业的此项战略属于()。 2.A.企业总体战略 3.B.企业紧缩战略 4.C.企业稳定战略 5.D.企业职能战略 6.答案:D 7.2.企业高层领导决定企业战略,并强制下级管理人员实施,这种战略实施模式为()模式。 8.A.指挥型 9.B.转化型 10.C.增长型 11.D.合作型 12.答案:A 13.3.下列企业活动中,属于价值链主体活动的是() 14.A.生产加工 15.B.企业基本职能管理 16.C.技术开发 17.D.采购 18.答案:A

19. 20.4.某型号智能手表的业务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都低,表示该智能手表处于波士顿矩阵图的() 21.A.幼童区 22.B.明星区 23.C.瘦狗区 24.D.金牛区 25.答案:C 26.5.某自行车生产企业为提高主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大营销宣传,采用多种促销手段,发现潜在顾客,提高产品销售额。该企业采取的成长战略是() 27.A.市场开发战略 28.B.新产品开发战略 29.C.产品渗透战略 30.D.成本领先战略 31.答案:C 32.6.某餐饮企业通过连锁加盟方式与多家餐饮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该战略联盟属于() 33.A.技术开发与研究联盟 34.B.营销联盟 35.C.产品联盟 36.D.产品协调联盟

37.答案:B 38. 39.7.关于企业经营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40.A.企业经营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41.B.企业经营决策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42.C.决策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主体 43.D.决策树经营法适用于明确型企业经营决策 44.答案:D 45.8.根据我国公司法,关于发起人股东的说法,错误的是() 46.A.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必须一半以上在中国有住所 47.B.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 48.C.自然人发起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9.D.发起人对设立行为产产生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50.答案:B 51.9.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 52.A.个人资产 53.B.家庭资产 54.C.实缴的出资额 55.D.认缴的出资额 56.答案:D 57.10.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由15名董事组成,根据我国公司法,该公司董事会的决议必须至少由()名董事才能生效。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农业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农业经济学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专门研究农业领域中各类经济问题的的部门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包括农业生产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两者相互之间的运动规律。 2.农业的概念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第一产业。从本质上看,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和自然力,通过自身的劳动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 3.农业再生产得基本特征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 4.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及农业的多功能性 一,从农产品对人的重要性来看,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三,农业是工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在向人类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的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非商品性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包括生态环保功能,社会稳定功能,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 5.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 恢复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1949-1952年间,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恢复和提高,1954-1956,毛泽东提出的“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思路,到1957年,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跃进”和恢复时期(1958~1965年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可概括为“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年以“农业学大寨”运动方式、扣政治帽子、行政压制、形式主义等手段推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领导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0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生产责任制、市场化改革、农业技术进步、增大农业投入 新世纪以来(2000 ~农业生产组织开始社会化 6.三农问题的基本涵义 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7.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二三产业

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中级人力资源(完整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中级人力资源(完整版) 点击进入:2016年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专题 2016年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麦克利兰三重需要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理上过分提高的人常常勇于挑战自我,选择高风险的目标 B.成就需要高的人常常勇于挑战自我,选择高风险的目标 C.成就需要高的人通常只关心自己的工作业绩,单不一定能使别人干得出色,所以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D.权利需要高的人喜欢竞争,希望通过出色的成绩来匹配他们渴望的地位 2.“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这一说法代表的观点属于。()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B.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奥尔德佛的“挫折—退化”观点 D.麦克利兰的三重需要理论 3.关于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一定需要熟练掌握他所管理的团队的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B.管理层级越高,越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工作中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C.组织中较低层次的领导只要带领下属完成工作目标即可,不需要人际技能 D.领导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组织行为来发展 【答案】C 4.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与情境因素之间是否搭配,对团队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费德勒提出的情境因素中不包括()。 A.领导与下属关系 B.工作结构 C.职权 D.工作环境 【答案】D 5.小张发现,他的领导在做决策时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讨论,而且擅长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决策风格属于()。 A.概念型 B.指导型 C.分析型 D.行为型 【答案】A 6.组织结构设计的特征因素不包括() A.关键职能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重点 第一章导论 1.农业概念: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的特征:①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根本特性)②是一种经济再生产 ③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 3.★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①产品贡献②要素贡献③市场贡献④外汇贡献 4.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①环境功能②社会功能③粮食安全功能④经济功能⑤文化功能 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农产品供给的含义: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 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农产品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一般情况 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3.★影响农产品供给变动的因素 ①其他相关农产品价格②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③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④农产品生产者数量 ⑤农产品商品化程度⑥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⑦其他因素政府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等 4.★农产品需求的含义: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 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5.农产品需求规律:一般而言,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与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 价格上升,购买量减少,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 6.替代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7.收入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货币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改变农产品的购买量,从而达 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8.★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②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③中间需求的变化④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⑤消费者的偏好与消费观念⑥消费者的文化习俗⑦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⑧政府的消费政策 9.农产品供给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 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10.★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①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②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③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④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11.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 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12.★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②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③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④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⑤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13.★“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 14.蛛网理论 (1)收敛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则小于 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 (2)发散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 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发散型的 (3)封闭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这 种蛛网就是封闭型的 第三章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答案及解析 全科中级经济真题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商品或服务中,适用增值税税率为9%的是() A.销售小汽车 B.基础电信服务 C.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D.增值电信服务 【答案】B 【答案解析】考核第14章。通过口诀“电信行业很特别,基础是9%,增值6%”可做选择。本题中销售小汽车、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增值电信服务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 2、2012-2018年期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的时间序列如下: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点序列 C.时期序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答案】B 【答案解析】考核第27章。本题是外汇储备总量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因此属于绝对数时点序列。 3、为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需要查阅的会计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 B.收入支出明细表

C.利润表 D.现金流量表 【答案】A 【答案解析】考核第30章。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本题通过“资产结构”即可选择资产负债表。 4、通常情况下,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指标是用()计算的GDP。 A.虚拟价格 B.不变价格 C.现价 D.基期价格 【答案】C 【答案解析】考核第8章。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2)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5、下列统计量中,适用于测度分类数据集中趋势的是() A.均值 B.标准差 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C 【答案解析】考核第24章。众数适用分类数据、顺序数据;中位数适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均值、标准差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2016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所导致的风险属于() A.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整,管理失误或者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参见教材P156。 2.在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知道货币的功能通常由()掌握。 A.中央银行 B.财政部门 C.财政性银行 D.商业银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供给机制。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控。参见教材P136。 3.下列财务指标中,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盈利能力的是() A.净资产收益率 B.营业利润率 C.资产周转率 D.主管业务净利润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盈利功能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部分的盈利能力,也叫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或净资产利润率。参见教材P251-252。 4.下列合同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A.买卖合同 B.抵押合同 C.委托合同 D.保管合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合同的分类。保管合同、借用合同等都属于实践合同。参见教材P252。 5.线性回归模型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是() A.最大二乘法 B.最小残差和法 C.最大残差和法 D.最小二乘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最小二乘法。对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参见教材 P198。 6.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美元按照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B.实行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C.国际收支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来解决 D.国际收支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评价来解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参见教材 P169。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最新整理)

2002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评卷人:傅晨成绩: 一、填空(50分) 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的。请列出至少三个反映了这一发展的概念:白色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陆地或露地农业)。(3分)(还有:农村传统副业独立成为农村农林牧渔服务业;旅游(观光)农业) 2、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2分) 3、我国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俗称家庭承包制。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3分) 4、世纪之交,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农产品供给结构过剩,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4分) 5、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政策。1985年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订购,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经历了数次改革,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指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6分) 6、9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三个: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意在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7分) 7、改革初期,我国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战略上选择了不同于经典刘易斯模式的做法,其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个选择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也存在弊端,主要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8、近10年来我国农民负担较为沉重。请列出农民负担沉重的至少三个主要方面:费重于税、收费不断攀升、农民负担不均。(3分)(还有:农民负担现金支出压力大;农民暗税负担依然沉重) 9、2001年,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安徽省全省推开,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一项改革”。(3分) 10、列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至少三种主要类型: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基金会。(3分) 11、广州天河区的股份合作制以最具典型意义的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著称,它最初的股权由集体股、社员分配股和个人现金入股构成。目前被取消有股权是集体股,因为其产权依然不清。(5分) 12、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规定把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分为两类,即“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区分的基本依据是对农业的支持措施是否直接转化为农民的收入,是否扭曲贸易。请分别列出一个上述政策的具体例子:农业科研和价格支持。(5分) 13、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规则的目的是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请列出它的至少3个主要规定:市场准入、削减国内支持和削减出口补贴。(4分)(还有:合理的卫生检疫) 二、简答(30分) 1、从贡献论的角度,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10分) 一、从根本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由农业所生产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的,即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