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低碳经济试题汇总(1)

最新低碳经济试题汇总(1)
最新低碳经济试题汇总(1)

一、

二、

十一、单选

1.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c)驱动型”发展阶段。(单选)

A生产B消费C要素D技术

2. 下列关于低碳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单选)

A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

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

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c)。(单选)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C仅发展经济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 (d)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单选)

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C技术进步与创新D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

5.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单选) A发展水平低B长期以煤炭为主C立法保障D技术水平低

6 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b)倍。(单选) A0.5 B2.2 C8 D10

7. 循环经济发展是以(b)为先导的。(单选) A先进的发展观念B先进的科学技术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D完善的市场机制

8. 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的技术是指(b)。(单选)

A绿色化学技术B新材料技术C生态农业技术D绿色消费技术

8. 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的方式没有(D)。(单选)

A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B大力发展风电C发展核电D发展火力发电

9. (A)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单选) A1993 B1994 C1995 D1996

10.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C )种受控温室气体。(单选) A4 B5 C6 D7

11. 非洲大陆有世界上最大的旱地,大约是(A )公顷。(单选) A20亿B30亿C40亿D50亿

12. (b)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单选)

A石油B煤C天然气D铁矿石

13.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不包括(d)。 A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财政购买政策 C财政补贴政策 D财政税收政策

14.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b)仍然占最主要部分。(单选) A石油B煤C天然气D太阳能

15. 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a)。A人口激增B过度开发C资源利用不足D产能落后

16. 气候变化是由(D )的变化引起的。(单选) A生态系统B环境系统C水系统D气候系统

17.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C)。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C仅发展经济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8.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不包括(D)(单选) A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B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C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D只需政府、企业做好就行了

19. 国内燃煤造成的(A)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钙D二氧化硅

20. 低碳模式的特征不包括(C)。(单选) A低能耗B低污染C低效率D低排放

2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不包括(D)。(单选) A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B产业结构调整缓慢C 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D具有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22. 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不包括(B)。(单选) A复杂性B不可积累性C广泛性D潜在性

23. 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A)。A煤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

24. (C)是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单选)

A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B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C能源利用指标分析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25. 太阳能的优点不包括(B)。(单选) A不受季节限制B方便便捷C没有区域局限性D经济环保

26. 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D)。(单选) A观念先行性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主体单一化

27. 煤的精细生产高效利用属于(A)。A降碳技术B零碳技术C消碳技术D高碳技术

28.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B)。(单选)

A低B高C无关D无法确定

29. 光伏产业的核心是(C)。(单选) A发展低碳技术B推进清洁生产C太阳能综合利用D降低能源消耗

30.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D)。(单选) A人口B环境C资源D科技

31.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d)。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可持续消费

32. (c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单选)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

33.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即(d)消费。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可持续消费”

34.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是(a)。A《循环经济促进法》 B《宪法》 C《环境保护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5. 地球表面(c )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A50% B60% C70% D80%

36.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d)A区域产业B城市基础设施C人居环境D社会生产

37. 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原则不包括(d)。A生态平衡原则B自我调控原则C整体效应原则D极力利用资源

38. (b)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单选) A保护环境B人口众多C发展科技D计划生育

39(臭氧)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单选)

40.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单选)

41. (1990年),国际热带木材组织第一个制订了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标准和指南。(单选)

42.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单选)

43.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44. 低碳经济的SWOT矩阵应用中,WO战略组合意即(产业结构调整)。(单选)

45. 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单选) A人生哲理B生态伦理C生态经济D循环经济

46. 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包括(B)。A充分的清洁性B相对的安全性C相对的广泛性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

47. 低碳模式集成体系包括理论集成和(现实框架)。(单选)

48. 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的时间跨度。(单选)

49.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即(经济消费)消费。(单选)

50. 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中,不包括(D)。A产业技术落后B“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C优

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D高水平竞

51.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单选) A大力发展科技B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C控制人口D发展教育

52. 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属于(零碳技术)。(单选)

53.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单选)

54. 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变化敏感性(增大)。(单选) 55. 太阳能的优点不包括()。(单选) A不受季节限制B方便便捷C没有区域局限性D经济环保

56. (光伏产业)是指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物质为核心,包括上游的硅材料制备及电池制造,中游的电池组件封装以及逆变器、控制系统和蓄电池等配套部件的生产以及下游光伏系统集成与应用的一个新兴产业。(单选)

57.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58.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单选)

59. (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60. (行政管理机制)作为对环境资源与环境功能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共机制,是解决全局与局部利益、公众整体与个体利益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具体方式。(单选) A法律机制B道德建设C文化建设D行政管理机制

61.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不包括(可过度开发原则)。(单选)

62. 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间的关系。(单选)

63.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单选)

64. 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论述,错误的是(D)。(单选) A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B可减

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C有助于降低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D提高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

65.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D)。(单选) A人口B环境C资源D科技

66. 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单选)

67. 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资源化技术)。(单选)

68.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单选)

69. 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D)。(单选) A观念先行性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主体单一化

70.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人)。(单选)

71. 以下属于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金属再生利用率)。(单选)

72. 自20世纪(90 )年代末,循环经济理念传入我国,国内有识之士开始研究循环经济并掀起了一股热潮。(单选

73.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单选)

74. 除南极外,(北极)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单选)

75.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不包括(D)。(单选)

A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B产业结构调整缓慢C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D具有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76. 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单选)

77.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操作性)即指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单选)

78.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正确)8. 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低碳技术创新)。(单选)

79. 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迪塞尔内燃机,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

80. 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500亿)美元。(单选)

81.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单选)

82. 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行动是从防止海洋(石油)污染开始的。(单选)

83. (企业)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单选)

84. (水电)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单选)

85. “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是在借鉴国外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不包括(D)。(单选)

86. 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500亿)美元。(单选)

87. 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单选) A7月B8月C9月D10月

88.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是(碳中和技术)。(单选)

89.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单选)

90. 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单选) 9. 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即(“恒温消费”)消费。(单选)

91. 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200年)。(单选)

92.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承受性)即指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单选)

93. 国内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单选)

94. 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变化敏感性(增大)。(单选)

95.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单选)

96. 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单选)

97.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单选) A政策支持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D总体技术水平落后

9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单选) A发展水平低B长期以煤炭为主C立法保障D技术水平低

99. 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指的是(恒温消费)。(单选)

10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单选)

101.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单选) A森林B海洋C陆地D山脉

102. (1978年)亚马逊流域8国签订“亚马逊河合作条约”,宣布为保护亚马逊河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103. (1990年),国际热带木材组织第一个制订了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标准和指南。(单选)

104. (C)不是三大光伏消费国。(单选) A西班牙B德国C中国D日本

105.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单选)

106.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2001 )年完成。(单选)

107.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单选)

108. 低碳模式集成体系包括理论集成和(现实框架)。(单选)

109. 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单选)

110. 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新技术属于(消碳技术)。(单选)

111. 工业化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实际上是(+15℃)左右。(单选)

112.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操作性)即指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单选)

113.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接受性)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单选) 114.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单选)

115. 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单选)

116.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单选) 117. 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营销模式是(产品营销模式)。(单选

118. 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会(增强)。(单选)

119. 早在公元前250年,中国人便发现(石油)是一种可燃的液体。(单选)

12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

121.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单选)

122.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单选)

123. 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124. 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1.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复杂过程是指()。 (C) 235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B )234

A系统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3.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不包括()。 (D )250-252

A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财政购买政策 C财政补贴政策 D财政税收政策

4.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A )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 B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5.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 )选择。 (B)91

A形式 B对象 C地点 D时间

6.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是()。 (D )109

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 B低碳发展 C节能减排 D碳中和技术

7. 低碳经济的SWOT矩阵应用中,SO战略组合意即()。 (A)118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结构调整 D国际合作

8. 低碳经济的SWOT矩阵应用中,ST战略组合意即()。 (B)119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结构调整 D国际合作

9.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B )

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B低碳发展C节能减排D碳中和技术

10.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 (D ) 313

A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B能源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1. 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 (D )

A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 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C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D低碳技术创新

12. 低碳模式集成体系包括理论集成和()。 (A ) 166-163

A现实框架 B操作规程 C法律体系 D领导结构

13.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D) 146

A“九五” B“十五” C“十一五” D“十二五”

10. ()不是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 (D ) 103-104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有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14. ( )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B) 182

A太阳能光发电 B太阳能热发电 C光伏发电 D风能发电

15. ()年4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B )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16()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 (C )13

A氧气 B氢气 C臭氧 D氮气

17. ()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 (A )9

A1993 B1994 C1995 D1996

18. ()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呈周期性出现。 (D)13页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19. ()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

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A 217

A循环经济 B低碳经济 C可持续发展 D绿色经济

20. (),国际热带木材组织第一个制订了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标准和指南。 (A )22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D 1993年

15.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 (A ) 9

A1995 B1996 C1997 D19988.

21.()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B)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

22. ()法、德、荷、瑞士等国签订了“保护莱茵河不受化学污染公约”。(C)17

A1974年B1975年C1976年D1977年

23. 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C )266??

A替代技术B减量化技术C再利用技术D资源化技术

24. ( )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A )25

A煤炭B石油C水电D核电

25. ()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D )209

A计划生育B发展低碳经济C发展循环经济D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6. (),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A) 11

A1997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6年

27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

A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 B过度开发 C人口太多 D污染严重

28.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使用,照彻了人类的漫漫长夜。 (C ) 25

A电灯 B煤油灯 C煤气灯 D甲烷灯

29. 把煤在汽化的条件下,或者是其他工业条件下,转化为清洁的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技术是指()。 (A) 171

A煤清洁技术 B煤替代技术 C煤净化技术 D煤转变技术

30.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D ) 25页

A发电机 B柴油机 C汽油机 D蒸汽机

31. 煤的精细生产高效利用属于()。 (A )

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 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

32. 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还要归于()。 (C) 189

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技术进步与创新 D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33.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重心要向()领域倾斜。 (A) 178

A消费市场 B生产市场 C研发部门 D销售部门

34. 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是在()时期。 (A ) 330

A“九五” B“十五” C“十一五” D“十二五”

35.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 (C )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C仅发展经济 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36.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是()。 (A)262

A《循环经济促进法》 B《宪法》 C《环境保护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7.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驱动型”发展阶段。 (C)148

A生产 B消费 C要素 D技术

38. 我国()对外依存度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我国能源安全。 (A) 135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

39.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位。 (B)

A一 B二 C三 D四

40. 全世界大约有()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 (A) 9

A1/3 B1/4 C1/5 D1/6

4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区。 (A ) 142

A北部 B中部 C南部 D东部

42. 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显示,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个。 (C )15

A100 B200 C300 D400

4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 (C)101

A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B引导社会能源需求 C调整能源结构 D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4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 (A )99

A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B调整能源结构 C遏制奢侈浪费 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45. 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即()消费。 (C )192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可持续消费”

46.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D )年完成。1页 (单选 ) A1988 B1989 C1990 D2001

47.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 (B)154

A低 B高 C无关 D无法确定

48.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A)95页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49. 下面不属于低碳社会评价指标的是()。 (D )321

A人类发展指数 B人均住房面积 C低能耗建筑比例 D人均生活碳排放

50. 当今世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措施不包括()。 (C)197

A世界性的计划生育 B控制人口规模 C只顾发展经济 D提高人口质素

51. 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产业,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 (C )143

A一 B二 C三 D四

52.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营销模式是()。 (B)324

A产品营销模式 B市场营销模式 C绿色营销模式 D持续营销模式

53.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A )4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

54. 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行动是从防止海洋()污染开始的。 (A)17

A石油 B废弃物 C酸雨 D飓风

55. 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 (C )3

A二氧化氯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56. 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论述,错误的是()。 (D )185页

A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 B可减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

C有助于降低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 D提高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

57.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是()。 (B)197

A大力发展科技 B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C控制人口 D发展教育

58. 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美元。 (D )9页

A110亿 B120亿 C130亿 D140亿

59. 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是指()。 (A )266页

A替代技术 B减量化技术 C再利用技术 D资源化技术

60. 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 (D )92页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环保消费

61.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即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 (C )95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62. 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 (A )3

A200年 B100年 C150年 D250年

63. 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C)14

A50% B60% C 70% D80%

64.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比重偏高。 (A ) A工业 B农业 C服务业 D第三产业

65.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 (D )195

A人口 B环境 C资源 D科技

66. 固碳技术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 (C)12

A二氧化氯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67. 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 (A )21

A15亿吨 B16亿吨 C17亿吨 D18亿吨

68.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种受控温室气体。 (C )11

A4 B5 C6 D7

69. 除南极外,()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D )13

A东极 B西极 C赤道 D北极

70. 自20世纪( )年代末,循环经济理念传入我国,国内有识之士开始研究循环经济并掀起了一股热潮。D (D) A60 B70 C80 D90

71. 大气中的水汽、臭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指吸收少),使地球表面()。 (A)

A升温 B降温 C不变 D未知

72. 国内燃煤造成的()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B)139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钙 D二氧化硅

73. 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间的关系。 (C )

A循环经济 B科技进步 C节能减排 D控制人口

74. 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 (A )2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未知

75 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的技术是指()。 (B) 311

A绿色化学技术 B新材料技术 C生态农业技术 D绿色消费技术

76. 下列关于低碳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 ) 159

A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

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77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产业,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 (C )

A一 B二 C三 D四

78 一句话,水污染是由()引起的。 (C )16

A战争 B自然活动 C人类活动 D自然灾害

79. 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美元。 (D) 9

A200亿 B300亿 C400亿 D500亿

80.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难以克服的问题不包括()。 (D) 156-157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人口基数大

81.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的是()。 (B ) 92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新领域消费 D可持续消费

82.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A ) 179

A石油 B太阳能 C风力能 D水力能

83.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不包括()。(C)214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可过度开发原则 D 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84. 属于低碳营销模式的是()。(D )324

A产品营销模式B市场营销模式C绿色营销模式D持续营销模式

85. 太阳能资源的特点不包括()。(单选D )

A清洁B无污染C可再生D有污染

86. 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会()。(B )14

A减弱B增强C不变D未知

87. 解决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加强和健全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因素的措施,不包括()。 (C )208 A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 B环境法律机制的调整 C多立法 D环境法律观念的进步

88. 清洁能源,包括()。 (C )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汽油

89. 近百年我国气候在变暖,以()最为明显。 (D ) 6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0.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即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D ) 95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接受性

91. 碳金融不包括()。 (D) 289

A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交易 B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

C银行的绿色信贷 D低碳技术创新

92. 工业化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实际上是()左右。 (D ) 3

A+18℃ B-18℃ C-15℃ D+15℃

93. 当今世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措施不包括()。 (C )

A世界性的计划生育 B控制人口规模

C只顾发展经济 D提高人口质素

94.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 (D ) 311

A区域产业 B城市基础设施 C人居环境 D社会生产

95.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 (B) 5

A1~2℃ B3~4℃ C5~6℃ D7~8℃

96. 循环经济发展是以()为先导的。 (A) 245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

97.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不包括( )。(A ) 124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98. 气候变化是由()的变化引起的。(D)

A生态系统B环境系统C水系统D气候系统

二、多选

1. 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多选)

A推出环保合作倡议B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C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D以上都对

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多选)

A加强学校教育B开展在职培训C网络媒体宣传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3.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多选)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4.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abcd)。(多选) A厄尔尼诺B干旱C洪涝D雷暴

5.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多选) 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

6.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bcd)。(多选)

A大气环境B水体环境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7 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CD)。(多选) A理论障碍B观念障碍C管理障碍D制度障碍

8.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多选)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D以上都对

9.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多选)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10. 水污染主要来自(abc)。(多选) 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C农业废水D人畜粪便

11. 低碳经济是以(abc )为特点的经济形态。(多选) A低能耗B低污染C低排放D低效率

12.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

13. 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C低碳设备技术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

14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多选)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15.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多选) A被动力B源动力C主动力D协动力

16.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不包括(BD)。(多选) A认知性B持续性C可操作性D强化性

17.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BCD)。(多选)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D以上都对

18. 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多选) A复杂性B广泛性C潜在性D累积性

19.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ABCD)。(多选) A阳光经济B风能经济C氢能经济D生态经济

20. 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多选) A制定碳排放标准B开放碳交易市场C设立碳排放税制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21.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多选)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22. 富营养化是由于(CD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多选) A氢B氧C氮D磷

23. 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BC)。A生产的低碳化B分配的低碳化C消费的低碳化D投资的低碳化

24. “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B)。(多选) A经济系统B社会系统C生态系统D环境系统

25.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abcd)。(多选) A认知性B可行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

26 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abcd )。(多选) A水电B生物质能C太阳能D风能

27.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多选) 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

28.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多选) 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

29.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c)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多选)

A北京B上海C保定D西安

30.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abcd)。(多选)

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D完善科技法规

31. 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ABC)。(多选)

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C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

32.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ABCD )。A有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B有利于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有利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D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33.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多选) A被动力B源动力C主动力D协动力

34. “低碳”概念由(ABC )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多选) A低碳经济B碳生产率C碳关税D碳排放

35 低碳经济是以(ABC)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多选) A低能耗B低排放C低污染D低产出

36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ABCD)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多选) 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产业转型D新能源

37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ABCD )。(多选) A厄尔尼诺B干旱C洪涝D雷暴

38.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 AC)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多选) A立法B引导C执法D参与

39. 气候系统有(ABCD )。(多选) A大气圈B冰雪圈C生物圈D水圈

40.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 AC)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多选) A立法B引导C执法D参与

41.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42.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ABCD)。(多选) A损害生物B破坏自然生态系统C腐蚀建筑材料D腐蚀金属结构

43..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ABCD )。(多选) A雷雨B冰雹C台风D寒潮

44.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多选)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45.. 众所周知,(AB )产业属于低碳行业。(多选) A知识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产业密集型

4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ABC)。(多选) A政策支持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D技术先进

47.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ABCD )。A产生气候异常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C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D加剧水土侵蚀

48. 酸雨中绝大部分是(AB )。(多选) A硫酸B硝酸C盐酸D醋酸

49.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D以上都对

50.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多选)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

51.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AB)等方面入手。(多选) A设计B运行C经营D管理

52.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ACD)。(多选)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53.. 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ABCD)。(多选) A恒温消费B安全消费C可持续消费D经济消费

54.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AC)。(多选) A生产领域B转移领域C消费领域D出售领域

55.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ABC)。(多选) 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

56..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ABCD)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多选) A政府B企业C高等院校D科研院所

57.坚持“三高”原则,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三高”是指(ABC)。(多选)

A高起点B高要求C高效益D高效率

58.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 )。(多选)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能

59.. 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AB)。(多选) 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南极洲

60.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BCD )。(多选) A长江B滇池C巢湖D太湖

1.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 B C)156-157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A B C)235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高效化

3. 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A B C D)36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转型 D新能源

4. 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 B C ) 87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核能

5.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 (A B C D ) 129

A低能耗,资源节约 B低污染,环境保护 C低排放性 D清洁生产

6. 低碳农业要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的新路子。(A B C ) 103

A有机B生态C高效D复合

7. 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 B C)30页

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消费的低碳化 D投资的低碳化

8.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 (A B C )33页

A能源高效利用 B清洁能源开发 C追求绿色GDP D发展观的改变

9.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 (A B C D) 187-189

A产业技术落后 B低水平竞争C“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 D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10.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 B D )33页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设备更新 D发展观的改变

11. 低碳经济是以()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A B C)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D低效率

12.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A B C D) 44

A阳光经济 B风能经济 C氢能经济 D生态经济

13. 我国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形包括()。 (A B C)251-252

A物价补贴 B重大循环经济项目补贴 C税前还贷 D加速折旧

1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 (A B C D)265页

A精细生产技术 B替代技术 C减量技术 D再利用技术

1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中,主要包括的技术有()。 (A B C D)265页A精细生产技术 B替代技术 C减量技术 D再利用技术

16.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确定为()。 (A B C D)248页

A理论支持 B政策支持 C制度支持 D技术支持

17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 B D)116页

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法律保障 D技术水平低

18.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 (A B C D ) 258

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 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

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D完善科技法规

19.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 B C D ) 243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

20.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的基本形成条件包括()。(A B C D ) 245-246

A先进的发展观念B先进的科学技术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D完善的市场机制

2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 B C D )、268

A加强学校教育B开展在职培训C网络媒体宣传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2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A B C D )、232-233

A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B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C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D以上都对

2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 (A B C) 115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先进

24.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 (A B C D ) 171-173

A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C倡导低碳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 D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25.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指的是各类资源在()等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循环流动模式。 (A B C)219页

A生态系统 B经济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系统

26. 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动态运行模式中,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 (A C D)162页

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 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 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 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

27 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系统整体特性包括()。 (A B C D )159

A系统目标复杂多元 B系统要素互为基础 C系统层次有序众多 D系统运行动态演化

28.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 (A B C D)227-228

A有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B有利于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有利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D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29.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 (A B C)221页

A政府 B企业 C公众 D外资

30 循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包括()。 (A B) 154

A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 B金属再生利用率

C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 D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31基于应用太阳能技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创建“低碳城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哪几方面()。 (A B C ) A太阳能发电 B光热利用 C太阳能动力 D风能发电

32.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 (B C D )223页

A被动力 B源动力 C主动力 D协动力

33 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A B D )110页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 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

34. 富营养化是由于()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C D )16页

A氢 B氧 C氮 D磷

35.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 (A B C D)228页

A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B拓宽就业渠道

C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D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36. 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A C )103页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37. 以下属于温室气体的有()。 (A B C )3?????

A甲烷 B臭氧 C二氧化碳 D氧气

38 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 (A B C D ) 230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

39. 以下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的有()。 (A B C )235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40. 以下属于循环经济特征的有()。 (A B C D ) 218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主体多元性

41. 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A B C D ) 15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

42. 以下有关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情况的论述,正确的是()。 (A B C D ) 277

A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B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

C第二产业增速加快 D优化调整的空间很大

43. 以下属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的是()。 (A B C)220页

A起步阶段 B发展完善阶段 C成熟阶段 D爆发阶段

44. 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实发展情况,在低碳汽车产业化上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维()。 (A B C D)179页

A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 B国家的扶持力度要紧跟产业发展的进程

C完善电动汽车产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D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

45. 气候系统有()。 (A B C D)2页

A大气圈 B冰雪圈 C生物圈 D水圈

46. 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B C D)19页

A自然原因 B过度放牧 C过度耕作 D大量砍伐树木

47. 酸雨中绝大部分是()。 (A B)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醋酸22页

48.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和影响有()。 (A B) 200

A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下降 B土地压力过大,加剧土地退化 C土地生产率提高 D可耕地增加49. 光伏发电无可比拟的优点有()。 (A C D )183

A充分的清洁性 B不安全 C相对的广泛性 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

50. 为实现有效调控,政府可利用的政策工具有()。 (多选 )

A明确产权 B征收税费 C财政补贴 D市场准入

51. 环境法的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表现为以下哪些方面()。 (B C D )209

A对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这种利益格局重新作出估价与衡量 B环境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C环境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 D环境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是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动力

52. 荒漠化是指在()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A B C D)18

A干旱 B半干旱 C半湿润 D湿润

53.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 (A B) 12

A植树造林 B采用固碳技术 C减少人口 D大量消费汽车

54. 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 (A B C D ) 26

A水电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 D风能

55. 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有()。 (A B C D) 189-191

A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调整光伏产业内部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D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突破

5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低碳经济的方式有()。 (A B C D ) 336-337

A调整能源战略,改变消费依赖 B制定发展战略,建立配套体系

C实行奖励办法,鼓励积极创新 D替代传统能源,推进清洁交通

57.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 (A B C) 12

A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 D减少人口

58. 践行低碳生活要()。 (A B C D ) 47 88

A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B杜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C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的面子工程 D低碳饮食

59.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 )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A C)

A立法B引导C执法D参与

60.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 B C ) 24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能

61 气象要素有()。(A B C )

A温度B降水C风D雷雨

62.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 B C D ) 197-198

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

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

63.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 (A B C D) 95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64.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B C ) 145

A北京 B上海 C保定 D西安

65. 光伏发电无可比拟的优点有()。 (A C D ) 183

A充分的清洁性 B不安全 C相对的广泛性 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

66. “低碳”概念由()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A B C)

A低碳经济 B碳生产率 C碳关税 D碳排放

67.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 B D ) 106

A整体效应原则 B生态平衡原则 C发展科技原则 D自我调控原则

68. 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政策手段有()。 (A B C ) 12

A直接控制 B经济手段 C鼓励公众参与 D减少人口

69. 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A B C D) 9-10

A海平面上升 B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C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D影响人类健康

70. 立法保障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我国颁布了()等法律。 (A B C D )

A《节约能源法》 B《清洁生产促进法》 C《可再生能源法》 D《促进循环经济法》

71. 共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是()。 (A B C D)265页

A替代技术 B减量技术 C再利用技术 D资源化技术

72. “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 (A B ) 240

A经济系统 B社会系统 C生态系统 D环境系统

73. 力行低碳消费需要( )。 (A B C D) 93

A进行观念破冰 B加强政府引导 C强化企业责任 D扩大公众参与

74. 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A B C D) 13

A人类皮肤癌增高 B农作物受害

C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D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75. 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要()。 (A B C) 105

A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

B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C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 D技术创新

76.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包括()。 (B D) 230

A理论障碍 B行政障碍 C管理障碍 D环境障碍

77. 下列关于低碳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B C) 159

A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

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

78. 政府要对()等方面实施有效激励与监督,协调消费者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利益矛盾。 (A B D ) 93

A消费对象 B消费行为 C消费时间 D消费“尾部”

79. 水污染可分为()。 (A B C D) 16

A石油污染 B热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盐类污染

80. 碳基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褐云、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A B) 24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 D氢气

81.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 (A D ) 207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 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82. 关于循环经济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各阶段起到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A B C) 223

A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B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公众、中介组织都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企业、公众、中介组织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D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政府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三、判断

1. 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正确

2.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错误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正确

4. 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

5. “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正确

6.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错误

7. 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正确

8.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正确

9.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正确

10.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错误

11.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错误

12.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错误

13.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正确

14.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正确

15.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正确

16.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正确

1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

18.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

19.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CO2排放,即减碳。正确

20.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正确

21.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正确

22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错误

23.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范式,具有局部性的意义。正确

24.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正确

25.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确

26“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正确

27.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错误

28.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正确

29.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正确

30.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正确

31.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错误

32.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正确

33.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确

34.20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正确

35.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市场机制。错误

36.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错误

37.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确

38.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正确

39.“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正确

40.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正确

41.“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正确

42.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正确错误

43.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错误

44. “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正确)

45.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确)

46. 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错误)

47 .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正确)

48 .低碳经济是消耗化石能源小、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正确)

49.国这样一个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是比较容易的。(错误)

50.二氧化碳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正确)

51.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低碳文化软实力的支撑。(错误)

52.发展低碳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

53.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正确)

54. 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正确)

55.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错误)

56.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错误)

57.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确)

58.未来的发展观应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为主旨,并以其作为衡量其它一切方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错误)

59.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正确)

60.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民间机构牵头,企业,社会团体,政府共同参与促进碳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正确)

61.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错误)

62.“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正确)

63.“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正确)

64.“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

放弃的过程。(正确)

65 .“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正确)

66.“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正确)

67.18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错误)

68.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错误)

69..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确)

70.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正确)

71.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正确 )

72. 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正确)

73.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正确)

74.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先进的发展观念。(错误)

75. 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

76.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错误)

77. 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正确)

78. 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错误)

79.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正确)

80. 天气是指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正确)

81.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正确) 6.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正确)

82. 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正确)

83. 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正确)

84.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正确)

85.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错误)

86.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可持续消费)。(单选)

87.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单选)

88.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错误)

89. 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错误)

90.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错误)

91.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正确)

92. “共生”是指经济系统内部各企业之间、社会系统内部各家庭之间以及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和谐共赢、共同生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确)

93.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错误)

94. 低碳概念是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下有利于工业化国家的策略,其用意是十分深刻的。(错误)

95. 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正确)

96.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正确)

97.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错误)

98. 低碳营销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错误)

99. 发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正确)

100.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错误)

101.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金属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CO2排放量其值越高说明废弃物利用效率越高,新资源的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判断) 102. 价格在营销组合中是最敏感、最重要的因素。(正确)

103. 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错误)

104. 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东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错误) 105. 社会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级形式。(错误)

106.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6 )种受控温室气体。(正确)

107. 空气污染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并主要分布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地区。(正确)

108.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正确)

109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正确)

110.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正确)

111.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正确)

112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正确)

113. 能源利用指标中,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错误)

114. 能源系数(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GDP年平均增长率),适合跨国及跨地区间的能源效率比较。但是该指标稳定性较差。(正确)

115.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错误)

116. 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正确) 117.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正确)

118.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错误)

119. 我国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低碳产业的发展。(正确)

120.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是有机结合的。(正确)

121.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正确)

122.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错误)

123.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正确)

124.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正确)

125. 低碳能源开发机制是发展低碳产业的基础和前提。(正确)

127. 发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正确)

128. 可持续发展最根本、最棘手的就是如何解决因化石能源无度利用导致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正确)

129. 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正确)

130.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正确)

131.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低下。(错误)

132.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可以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错)

133. 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错误)

134. 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错误)

135. 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正确)

136.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各国纷纷表明将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正确)

137.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正确)

138. 核能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是未来人类最适合、最可靠、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最持久的替代能源。(错误)

139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正确)

140. 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尽快改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高消耗、低效益和粗放经营的局面,坚持走资源低消耗、高效益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正确)

1. “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 (对 )30

2. 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错 )90

3. 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较长周期跨度与较短周期跨度的发展无关。 (错)160

4. 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错)

5.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能用开放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能源消

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对)87

6. 低碳消费不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错)

7.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对 )148

8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08万亿千瓦时/年,约占世界总量的1/6,平均功率为6.94亿千瓦。 (对 )107

9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

市场。 (对 )188

10 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 (对)331

11 我国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 (对)15

12.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但是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对 )

13.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错 )275

14. 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 (对 )262

15.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201

15.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错

16 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错)271

17.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

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对)217

18. 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183

19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比2005年下降70%-80%。 (错)334

20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对335

21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民间机构牵头,企业,社会团体,政府共同参与促进碳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对)113

22.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对209

23. 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之一。 (对 )99

24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错 )152

25.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对)280

26. 本世纪中叶,以碳排放有效降低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模式不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错98页

27. 环境问题是以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为特征的改变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性的质与量的变化。 (对)210

28. 由于气候变暖,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 (对 )5

29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45页

30. “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对 )92页

31. “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对 )324

32.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对 )157

33. “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对)92

34. 替代技术就是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等得以产生的技术。 (对 )266

36.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立法和执法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对)

36. 综合能耗强度这个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数据需求量不大且易于被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其缺点是过于笼统。 (对 )76

37.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 )18

38.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仅包括政府、企业。 (错 )

39. 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对 )108

40. 二氧化碳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 (对 4

41. 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属于零碳技术。 (错)315

42. 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 )

43. 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水体本地值和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破坏了水体原有的性质和用途。 (对 )16

44. 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海平面上升17cm。 (对)40

45. 自然界对人类的猛烈报复,说明人类再也不能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

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 (对)195

46.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对)91

47. 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 )171

48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对)335

49. 针对企业的制度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编制与统计考评制度、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对) 260

50. 水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类指标。

(对)154

51. 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错)

52. “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对) 92

53. 核能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是未来人类最适合、最可靠、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最持久的替代能源。(错) 141

54. 意大利广泛使用低碳经济这个词汇。(错)46

55. 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东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错) 6

56. 1999年后,意大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始实行“绿色证书”制度。每张证书有效期为18年。(错)49

57.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进一步

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协调统一,良性发展。(错) 220-221

58. 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对) 272

59. 能源利用指标中,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 (错) 154

60. 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敏感性则减小。 (错)2

61. 交通工具不是目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错) 174

62. 环境法的利益平衡中,首先应明确基本的环境公益和基本的经济公益应当满足的原则,建立基本环境公益的保障机制。 (对) 213

63. 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对 ) 13

64. 从消费的物质保证上看,消费决定于以增值价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即消费决定生产。错 90

65.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先进的发展观念。 (错 ) 90

66. 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 (对) 188

67.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机制、手段、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 115

68. 低碳营销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对)

69.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对) 11

70.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 (对 ) 154

71. 发展低碳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 )

10. 臭氧(O3)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它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对) 13

72. 18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错) 13

73.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各国纷纷表明将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 (对 ) 176

74. 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错) 93

75.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可以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 (错) 196

76. 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对 ) 208

77. 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尔赫尼斯就对石油可能改变地球气候做出了预测。 (错 )

78. 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 (错) 266

79. 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对)

80. 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低碳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错)

81.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 (对 )45

82. 2011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彰显出我国政府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决心。 (错) 295

83.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机制、手段、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 139

84. “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放弃的过程。 (判断 )

85. 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 ) 301

86. 本世纪中叶,以碳排放有效降低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模式不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错)98

87. 低碳能源开发机制是发展低碳产业的基础和前提。 (对 ) 270????

88. “可持续消费”,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 (错)

89. “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对 )

90. 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 (对 )

91.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 (对)

92.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对) 227

93. 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最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首次为发达

国家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 (对 ) 31、353页

94. 赤潮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错 )18

95. 芬兰是欧盟惟一的能源净出口国和最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国。 (错)56

96. 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

双方的协调发展。 (错 )195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专题讲座

内容提要

n低碳经济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n低碳经济的目标、途径和模式

n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n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n低碳经济与百姓日常生活

一、时代背景:经济面临的问题

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我国资源与能源状况

?矿业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

人均产量居世界第53位

2/3矿种短缺

?化石资源:原油储量占世界的2.43%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1.20%

煤储量为世界人均的45%

?淡水资源:相当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

110位,而消费量世界第一,占

总消费量的15%。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及在世界地位

传统哲学思想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主集会巴黎共识之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50年内地球上即将消失14处美景

n南北极:倒计时50年

n意大利:威尼斯倒计时40年

n马尔代夫:倒计时50年

n澳洲:大堡礁倒计时12年

n亚马逊热带雨林:倒计时12年

n法国:拉斯哥洞窟壁画倒计时15年

n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倒计时12年

n埃及卢克索神庙:倒计时42年

n瑞士冰河:倒计时42年

n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倒计时12年

n秘鲁:马丘比丘倒计时50年后

n中国敦煌:莫高窟倒计时50年

n中东:死海倒计时20年

n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倒计时50年

国际对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2),185国家参加。

1995年.柏林发达国家承诺,至2000年把CO2排放量恢复到1990年水准。

1997年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

§到2010年六种温室气体(CO2、CH4、NO、氢氟碳化合物、全氟化碳及六氟化碳)要比1990年排放量减2%。§与1990年比,到2012年欧盟削减5~8%

美国削减7%

日本削减5~8%

新西兰、俄国、乌克兰可持平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卷和答案最终版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的各方面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新文明、新时尚。 A、绿色饮食B、绿色生活方式C、网络生活方式?D、绿色建筑设计 2、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结构以( )为主的国家。 A、石油B、天然气 C、煤 D、太阳能 3、如果南北极两大冰盖全部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近()米。 A、50 ? B、60 C、70?D、80 4、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一种以( ),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A、适度节制消费 B、满足需求消费 C、超前消费? D、选择性消费 5、2011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强化( )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支撑作用。 A、创新? B、植树造林 C、减排? D、科技 6、不论是全球总量的减排还是各个国家的减排,都需要一个共同的基础——( )。 A、工业碳排放清单 B、污染物排放量 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D、统计报告 7、预计到205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 )以上,届时,城市规模和数量都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A、50%?? B、60% C、70% D、80% 8、( )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A、草原?B、森林C、河流 D、藻类 9、通常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用( )当量来表示。 A、一氧化碳B、臭氧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 10、碳中和又叫做碳补偿、碳抵消,指的是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后以( )等方式把排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以达到“零排放”的目标。 A、植树? B、减排C、技术D、改造 11、风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 )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太阳辐射热? D、海流运动 12、低碳经济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清洁低碳的必然要求,这也进一步说明,( )是未来能源战略的根本宗旨。 A、经济性 B、生态性 C、国际性? D、本土性 13、我国最大潮汐能发电站是( )。 A、浙江三门湾潮汐发电站 B、山东金港潮汐发电站 C、山东白沙口潮汐发电站 D、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能试验电站 14、第2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 )定为“世界环境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C、6月5日?D、6月30日 15、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历程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5月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 )。

低碳经济考试题库12套题

试题一 1.(2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 A.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 公平原则 C. 可持续发展原则 D. 无悔原则 2.(2分) 森林碳汇是指 A. 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B. 森林神态系统增加大气中氧气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C.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D.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氧气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3.(2分) 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 A. 《循环经济促进法》 B. 《节约能源法》 C. 《可再生能源法》 D. 《清洁生产促进法》 4.(2分) 低碳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即“碳生产力概念”。 A. 总体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B. 单位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C. 单位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D. 总体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 5.(2分)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A. 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和限制能源使用数量 B.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限制能源使用数量 D. 创造清洁能源结构和改变能源使用属性 6.(2分) 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 A. 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B. 进口食品 C. 进口农产品 D. 进口的低能耗产品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7.(2分)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理想轨迹是 A. 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下降 B. 在经济增长速度为负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上升 C. 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上升 D. 在经济增长速度为负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下降 8.(2分)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行为,除了需要法律规、规划引导外,更多的是需要 A. 科技发展提升经济发展作为引导 B. 提高工业技术作为引导 C. 公民素质提升进行引导D. 经济措施进行引导 9.(2分) 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 经济危机 B. 政治改革 C. 气候变化D. 经济全球化 10.(2分) 建筑能源消耗中,耗能最大的组成部分是 A. 农村生活炊用能耗 B. 房屋照明能耗 C. 北方城镇采暖能耗 D. 南方城镇制冷能耗 11.(2分) 碳生产力是指 A.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B.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C.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12.(2分)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能源活动 B. 自然灾害 C. 地壳运动 D. 农业活动 13.(2分) 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 A.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B.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D.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4.(2分) 先行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的阶

低碳经济试题及答案二

1.温室气体是指一系列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热红外线阻止其向太空辐射的气态物 物质的统称 正确√ 错误 2.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 非是发展权、排放空间之争 正确 错误√ 3.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 正确 错误√ 4.要强化节能目标的责任考核,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不仅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 对相应的监管部门都要追究责任,给予处分 正确√ 错误 5.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 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 正确√ 错误 6.低碳经济化则是指低碳技术、产业、低碳生活方式本身在技术上可行的同时 要实现经济上的可行性,既包括了更多的经济手段、措施激励,还应包括要让 其成为赢利的产业技术的目标 正确√ 错误 7.在工业结构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比重过高是制约低碳发展的 关键因素 正确

错误√ 8.世界正处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开端,这一新的科技革命由低碳技术驱动, 他要求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 正确 错误√ 9.政策保障是实施低碳系统工程的重要支撑平台,应主要从低碳政策体系、低 碳市场体系和低碳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低碳模式政策保障体系 正确√ 错误 10.能源结构向低碳化、多元化、均衡化有序的方向发展,既是能源战略转移的 核心问题,更是国民经济宏观战略朝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理性选择 正确√ 错误 11.未来,能源公司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都将以低碳为重点 正确√ 错误 12.为了达到清洁新能源的目的,氢的利用将充满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确√ 错误 13.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 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正确 错误√ 14.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

专业技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试题与答案单选

1.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交)易主体是 (A)欧盟各国的排放实体 (B)自愿加入的企业会 (C)附件1国家之间 (D)美国西部五个州内企业 2.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0]1587号),决定首先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城市的试点工作。下面哪个城市不是低碳试点城市?() (A)上海 (B)南昌 (C)贵阳 (D)保定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765年第一台()的诞生开始 (A)蒸汽机 (B)汽车 (C)轮船 (D)火车 2.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1.目前世界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是 (A)荷兰 (B)中国 (C)法国 (D)比利时 2.生态文明秉承()、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A)征服自然 (B)尊重自然 (C)掠夺自然 (D)1 1.()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A)低碳经济 (B)绿色经济 (C)循环经济 (D)传统经济

2.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以()为主 (A)水电 (B)火电 (C)核电 (D)风电 1.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前夕,中国政府提出要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 (A)16% (B)32% (C)40%~45% (D)45% 2.低碳生活是通过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保持 1.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对购买发动机排量1.6L及以下节能型汽车在全国范围内每辆补贴()元。 (A)1500 (B)3000 (C)6000 (D)10000 2.低碳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1.德国航空税的税收金额将取决于到最终目的地距离,到目的地距离在2500~6000千米的航班,将对每位乘客征收()欧元的航空税 (A)8 (B)25 (C)45 (D)60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二、选择题 (4) 三、多项选择题 (8) 一、判断题 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错误 2.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 公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正确错误 3.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非是发展 权、排放空间之争。正确错误 4.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正确错误 5.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减污与减碳 必须同时进行。正确错误 6.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7.低碳经济将是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确错误 8.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 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 9.低碳经济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碳排放问题,核心特征是“你碳排放”。正确错误 10.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正确 错误 11.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12.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 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 13.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提升能效技术、 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化。正确错误 14.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兴工业化道 路、建设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正确错误 15.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新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 生态双安全。正确错误 16.低碳经济建设化石能源利用,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正确 错误 17.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18.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区域的碳耗用量。正确错误 19.碳预算是指根据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发 展需求,减排目标等因子制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碳耗支出和供给计划。正确错误 20.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5A\是指认知性、可行性和(BCD)A、便利性B、可承受性C、可接受性D、可操作性 2、公民要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提倡(ABCD)、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使低碳消费方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A、健康消费B、安全消费C、绿色消费D、环保消费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而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这三大部门是指(ABD)A、工业B、交通C、旅游D、建筑 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ABCD)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调整能源结构C、遏制奢侈浪费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ABCD)的能力和水平。 A、能源管理 B、能源服务 C、能源监测 D、能源监督 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主要有技术创新和(ACD)A、产业结构调整B、低碳共同体C、国际合作D、制度创新 7、低碳经济的特征(ABC)A、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B、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C、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D、低碳经济具有公众性,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特征 8、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ABCD)。A、由投资拉动型

向技术进步型转变B、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C、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D、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9、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BCD): 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10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ABCD)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风能B、太阳能C、核能D、地热能 1、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的环节是(ABCD)A、原材料加工B、产品制造C、产品使用D、循环利用 2、《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那些活动的总称。(ABC)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 3、下列哪些行业属于重化工业?(ABC)A、石油化工B、钢铁冶炼C、水泥生产D 造纸 4、对环境法的生产力发展功能常见误区有(AB)A、环保与经济发展相互对立B、片面强调经济发展C、环境法能促进生产力发展D、环境法能促进发展绿色生产 5、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定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ABCD)A、观念先行性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效益综合性 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ABC)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

2011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减污与减碳必须同时进行 正确 错误 2.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 正确 错误 3.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 正确 错误 4.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区域的碳耗用量 正确 错误 5.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 正确 错误 6.要强化节能目标的责任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不仅对未完成目标的地区,对相应的监管部门都要追究责任,给予处分 正确 错误 7.发展低碳经济是我省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速度和质量双增长的最佳路径和重要的操作平台 正确 错误 8. 联合履行和“碳减排”贸易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 正确 错误

模拟在线考试Page 2 of 8 正确 错误 10.低碳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1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虽然在全球分布不均,但却都是可再生能源 正确 错误 12.低碳经济强调建设化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型清洁能 源 正确 错误 13.风力发电作为清洁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电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正确 错误 14.地热能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源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正确 错误 15.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中更是以煤炭为主 正确 错误 16.气候变冷是全球最大的环境问题 正确 错误 17.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在于发展中国家。 正确 错误 18.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 正确 错误 19.亚洲四小龙的实践表明在特殊的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无法实现跨越发展。 正确 错误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汇总2013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汇总2013

低碳经济试题汇总2011-09-05 06:46 一、多选 1. 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 (多选 ) A推出环保合作倡议 B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 C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 D以上都对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多选 ) A加强学校教育 B开展在职培训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 3.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多选 )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4.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abcd)。 (多选 ) A 厄尔尼诺 B干旱 C洪涝 D雷暴 5.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多选 ) A更具有科学性 B更具有全面性 C更具

有可操作性 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 6.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bcd)。 (多选 ) A大气环境 B水体环境 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7 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CD)。 (多选 )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 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 8. 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BCD)。 (多选 )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 9.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多选 ) 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10. 水污染主要来自( abc)。 (多选 ) 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 C农业废水 D人畜粪便11. 低碳经济是以(abc )为特点的经济形态。(多选 )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D低效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

2015年常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 济最全题库) 1.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到零。(对) 2.云南省是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省份。(对) 3.东京市政府定下目标,要以2000年为基准,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错) 4.丹麦松德堡市的“零碳项目”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该地区建筑的零碳排放。(错)第七章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以上属于节能产品。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我国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一级能效比() 3.4。A.大于 B.小于C.等于D.大于等于 3.据测定,电器设备在热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左右。 A.10% B.20% C.30% D.50% 4.全球人均碳足迹约为()。A.3.9B.4.0C.4.2D.4.3 5.()已经被确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A.测定“碳足迹”B.“熊猫标准”C.“地球一小时”D.“世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多项选择题 1.以下行为中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居住小户型 B.电器不用时候保持待机C.购买棉质衣服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E.选择自行车出行 2.低碳社会方式的价值体系包括()。A.生态文明的环境观 B.生态文明的物质观C.生态文明的效率观D.生态文明的公平观E.生态文明的幸福观

3.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能耗包括()。A.照明B.办公设备C.家用电器D.交通客运E.采暖判断题 1.“追求生活的便利”是低碳消费观的一部分。(错) 2.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产品。(对) 3.“碳足迹”是通过估算个人或机构的“碳排放量”来定量衡量个人或机构行为的环境影响。(对) 4.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很好的低碳生活方式。(错) 《低碳经济知识读本》试卷B及答案一、填空题 1、;二氧化碳当量 2、韩国 3、法国 4、气候变化法、低碳经济法、清洁能源法 5、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交通 1、是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温室气体。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2、被称为“环保总统”。 3、最早提议征收低碳关税的国家是。 4、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颁布促进低碳以济发展的相关法律,从类别上可以分为和。 5、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和。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A 5、D 6、D 7、C 8、C 9、D10、C 1、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之争。A、发展权B、生存权C、生产权D、消费权 2、全球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A、美国B、乍得C、挪威D、中国 3、首先制定在宇宙中收集太阳能计划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日本D、印度 4、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A、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C、俄罗斯D、印度 5、到2008年底,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位。A、一B、二C、三D、四

2013年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2013年度低碳经济公需科目90分以上卷 选择题 1.碳生产力是指 A.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B.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C.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2.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 A. 1989年的海牙会议 B. 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 C. 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 D.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3.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增强主要来自于 A. 发展中国家 B. 工业发达国家 C. 农业发达国家 D. 发达国家 4.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 气候变化 B. 经济危机 C. 政治改革 D. 经济全球化 5.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 A.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B. 贴息、直接补贴 C.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D.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6.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 A. 国际经济地位之争 B. 发展权之争 C. 生存权之争 D. 国际政治地位之争 7.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 A.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B.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C.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8.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 资金—交易 B. 限额—交易 C. 商品—交易 D. 基准—交易 9.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 A. 南京环境交易所 B. 沈阳环境交易所 C. 上海环境交易所 D. 北京环境交易所 10.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A. 日本 B. 南非 C. 韩国 D. 巴西 11.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地壳运动 B. 农业活动 C. 自然灾害 D. 能源活动 12.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 A. 《可再生能源法》 B. 《清洁生产促进法》 C. 《循环经济促进法》 D. 《节约能源法》 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 A. 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 B. 共同但有区别 C. 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 D. 共同没有区别 14.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政府资金扶持 B. 健全的法律保障 C. 双重收益模式 D. 资金回收周期短 15.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A. 石油能源

低碳经济考试题目及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题目及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1.(2分) 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 气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 A. 拉尼娜现象 B. 海滨气候现象 C. 热带海洋气候现象 D. 厄尔尼诺现象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2.(2分)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放在 A. 产业经济部门 B. 教育部门 C. 宣传部门 D. 农业部门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3.(2分) 解除“碳锁定”的根本途径是 A. 开发或大规模使用低碳或零碳技术 B. 以石油等替代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能源 C. 增加农业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D. 增加森林或草原面积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4.(2分)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A. 《马拉喀什协定》 B. 《京都议定书》 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 《蒙特利尔议定书》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5.(2分) 各种运输方式中,完成等量的换算周转量所要消耗的能源最多的是 A. 海运 B. 铁路 C. 民航 D. 公路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6.(2分) 森林碳汇是指 A. 森林神态系统增加大气中氧气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B.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C. 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D.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氧气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7.(2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 A. 可持续发展原则 B. 公平原则 C. 无悔原则 D.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8.(2分)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增强主要来自于 A. 发展中国家 B. 农业发达国家 C. 发达国家 D. 工业发达国家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9.(2分) 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 A. 贴息、直接补贴 B.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C.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D.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10.(2分) 属于2007年宾格曼《低碳经济法案》内容的是 A. 向清洁能源转型 B. 设定减排目标,产生配额 C.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D. 规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11.(2分) 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都需要协调和发挥各种政策措 施,以下措施不恰当的是 A. 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 B. 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管理 C. 通过财税引导进行经济激励 D. 通过相关规划进行强制规范

2013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

1. 2. 正确 错误 2.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 正确 错误 3.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 正确 错误 4.欧盟的排放要求低于《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是独立的减排制度 正确 错误 5.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碳消费大国,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大 正确 错误 6.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清洁机制( 正确 错误

7.目前太阳能发电只占可再生能源的千分之五;居四大可再生能源的末位 正确 错误 8.《京都议定书》成功之处在于:一是规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综合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发达国家首先承担二氧化碳减排责任,而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责任 正确 错误 9. 联合履行和“碳减排”贸易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 正确 错误 10.在工业结构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比重过高是制约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 正确 错误 11.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模式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在国民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正确 错误 12.世界正处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开端,这一新的科技革命由低碳技术驱动,他要求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 正确 错误 13.中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第二大国 正确 错误 14.低碳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15.能源结构向低碳化、多元化、均衡化有序的方向发展,既是能源战略转移的核心问题,更是国民经济宏观战略朝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理性选择 正确 错误 16.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是无限的 正确 错误 17.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正确 错误 18.地热能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源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正确 错误 19.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在于发展中国家。 正确 错误 20.亚洲四小龙的实践表明在特殊的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无法实现跨越发展。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瑞典科学家提出,全球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应该限制在百万分之350,而目前已达到百万分之 A.365 B.375.5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错误 2.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公针对温室气 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正确错误 3.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非是发展权、排放空间之 争。正确错误 4.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正确错误 5.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减污与减碳必须同时进行。 正确错误 6.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7.低碳经济将是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确错误 8.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 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 9.低碳经济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碳排放问题,核心特征是“你碳排放”。正确错误 10.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正确错误 11.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12.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 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 13.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化。正确错误 14.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 文明的必然选择。正确错误 15.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新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 正确错误 16.低碳经济建设化石能源利用,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正确错误 17.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18.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区域的碳耗用量。正确错误 19.碳预算是指根据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减排目 标等因子制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碳耗支出和供给计划。正确错误 20.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21.碳交易既提供了绿色GDP、生态环境补偿的依据,又提供了进入可操作性的途径。正确错误 22.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正确错误 23.欧盟的排放要求低于《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是独立的减排制度。正确错误 24.美国众议院在09年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提出征收碳关税的条款。实质上是让减排成为 一个强制执行的东西,这是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原则相符合的。 正确错误 25.中国农业资源总量虽然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正确错误 26.中国在201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拜谢国。正确错误 27.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市场的最大障碍是光伏发电电价太贵。正确错误

低碳经济测试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B) A.天气 B. 气候 C.气温 D.水汽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 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C ) A.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D.化肥农药等物质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 )A.亚洲B. 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4.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 D) A.补助金制度B.“绿色证书”制度C.特别折旧制度D.“领跑者”制度5.欧盟唯一的能源净出口国和最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国是。( C ) A.冰岛 B.挪威 C.丹麦 D.瑞士 6.目前世界上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有着“风电王国”美誉的是丹麦。( B) A.荷兰 B.丹麦 C.中国 D.沙特 7.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是( D ) A.《节能法》的出台 B.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C.“低碳技术计划”的公布 D.“福田蓝图”的提出 8.最早发现于南美,被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渔民们称为“圣婴”的气候现象的是( A ) A.厄尔尼诺 B.拉尼娜 C.蝴蝶效应 D.飓风 9.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C )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10.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A )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产业革命 1、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2、“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 C )。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 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 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B )。 A、低碳发展 B、节能减排 C、碳中和技术 D、扩大碳汇 4、低碳经济是一种具有低能耗、低污染、(C )的节能环保型经济形态。 A、低消费 B、低碳汇 C、低排放 D、低代价 5、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 A )为根基。 A、大众的消费模式 B、观念破冰 C、政府的引导 D、企业的推动 6、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能用开放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 D )保持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A、产业结构调整 B、清洁能源发展 C、气候变暖 D、生态环境 7、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题答案)

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 B. 气候变化 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 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 B. 5 C. 6 D. 7 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 B )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BDE )。 A. 水汽 B. 二氧化碳 C. 臭氧 D. 甲烷 E. 氧化亚氮 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 BDE )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澳大利亚 E. 俄罗斯 3. 低碳转型的推力是( ABCDE )。 A. 保障能源安全 B. 避免碳锁定效应 C. 提升国际竞争力 D.实现可持续发展 E. 应对金融危机 判断题 1. 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对) 2. 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错) 3.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生存权之争。(错) 4. 产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对) 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C )。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2. 发达国家中,( D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3.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 C )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 B. “V”形 C. 倒“U”形 D. “U”形 4.( D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 B. 资源禀赋 C. 消费模式 D. 技术进步 多项选择题 1. 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 BCD )三种原则。 A. 国际合作原则 B. 国际公平原则 C. 人际公平原则 D. 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

低碳经济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减污与减碳必须同时进行 正确 错误 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增加新能源、清洁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使用比列,提高能源效率 正确 错误 3.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非是发展权、排放空间之争 正确 错误 4.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区域的碳耗用量 正确 错误 5.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清洁机制( CDM)项目,我省名列全国第一 正确 错误 6. 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是:履行职责、清洁发展机制、“碳减排”贸易正确 错误 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正确 错误 8.低碳经济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碳排放问题,核心特征就是“低碳排放” 正确 错误 9.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 正确 错误 10.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正确 错误 11.未来,能源公司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都将以低碳为重点 正确 错误回到顶 部 跳到底 部

12.化石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 正确 错误 13. 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之差的热能 正确 错误 14.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 错误 15.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 正确 错误 16.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严控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 正确 错误 17.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 正确 错误 18.中国光伏产业需要的硅材料主要依靠进口,拉高了光伏发电的成本。正确 错误 19.到2008年,我国森林总碳储量达78.1吨。 正确 错误 20.中国同时面临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1997年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的12年间,全球气温平均升高了 A.0.3摄氏度 B.0.4摄氏度 C.0.5摄氏度 D.0.6摄氏度 22.城市人一年的碳排量可以被多少棵大树吸收 A.10棵 B.15棵 C.20棵 D.25棵

低碳经济 试题 答案

1 1 2008年英国斯特恩新报告提出了苛刻的温室气体稳定浓度目标为()ppm。(分值:2/ 得分:2) 350—400 400—450 500—550 450—500 2 ()是一国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分值:2/得分:2)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低碳产业发展水平 低碳技术发展水平 低碳能源供应体系 3 2008年6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报告的核心观点:2050年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必须控 制在()吨二氧化碳当量,GHG浓度需稳定在()ppm,以谋求气候安全。(分 值:2/得分:2) 2,450 3,450 2,400 1,400 4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左右。(分值:2/得 分:2) 20% 15% 10%

25% 5 科技进步和()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分值:2/得分:2) 体制创新 制度创新 机制创新 观念创新 6 我国基本国情和()决定了我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方面存在着特殊的困难。(分值:2/ 得分:2) 发展内容特征 阶段性特征 发展方式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 从长期看到()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完全脱钩。(分值:2/ 得分:2) 2050 2040 2045 2030 8 ()是国际安全的核心要素。(分值:2/得分:2) 气候安全 外交安全 政治安全 军事安全

9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森林覆盖率达到()左右(分值:2/得分:2) 20% 10% 25% 15% 10 ()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分值:2/得分:2) 消费方式创新 增长方式创新 能源供应体系创新 技术创新 11 我国政府是在()年9月8日首次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能源技术。(分值:2/得 分:2) 2007 2004 2006 2005 12 2007年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首次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适当的 国家减缓行动,但这些行动应当是可测量、可报告和()的。(分值:2/得分:2) 可核实 可借鉴 可统计 可比较 13 大多数的发达国家认为他们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比发展中国家()。(分值:2/得分: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