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配伍干姜对干姜的辣椒素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附子配伍干姜对干姜的辣椒素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附子配伍干姜对干姜的辣椒素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2010年9月第33卷第3期Sep 2010,V o l 33,N o 3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 f Chengdu U n i versity o f TC M

重大课题专栏

附子配伍干姜对干姜的辣椒素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陈佳江 周静波 熊敏 彭成 郭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 610075)

摘 要:目的:研究附子与干姜药材不同配伍比例对干姜的热性成分辣椒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两药配伍使用的增效作用机理,体现中药药性中 热热配伍 理论。方法:采用ScienH o m e C 18色谱柱(250mm !4 6mm,5 m );流动相:乙腈 0 1%磷酸溶液 甲醇(55?44?1);检测波长:

280nm;流速

1 0mL /m i n ;柱温:30#。结果:在不同配伍比例中,干姜辣椒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干姜、附子配伍前后辣椒素煎出量的变化为两药配伍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附子;干姜;辣椒素;高效液相色谱中图分类号:R283 1;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0668(2010)03 0001 03

基金项目: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课题(编号:2006CB504705)

作者简介:陈佳江,男,1984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部道地药材药性配伍与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附子配伍干姜首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代表方剂为四逆汤、干姜附子汤。附子、干姜是温阳祛寒最常用的药对,历代文献所载含有这一药对的方剂较多,仅?方剂大辞典%就收录1563首含附子、干姜药对的方剂[1]

,附子、干姜比例从1?1

至5?3不等,配伍地位也有君臣佐使不同[2]

。附子辛温大热?本草经读%称赞它说:

味辛气温,火

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药品。 干姜辛温,?本草求真%中谓: 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用,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从药性配伍方面道出了 附子无姜不热 的道理[3]

本实验选取干姜附子最常用的1?1、1?0 5、1?2这3个配伍比例,以辣椒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比较干姜与附子不同炮制品在不同配伍比列下配伍前后辣椒素含量的变化,考察配伍对干姜辣椒素含量的影响,以反映干姜附子 热热配伍 理论下附子对干姜热性成分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附子与干姜配伍后药效增强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为发掘中医方剂配伍科学内涵提供参考。

1 仪器及试药

SH I M ADZ U LC 10ATVP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

本岛津公司);P H S 2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Sartorius 系列电子分析天平(瑞士);RE 52AA 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B (循环水

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对照品:辣椒素(110756 20061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试剂:甲醇为色谱纯,试验用水为重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药材:生附子、白附片、黑顺片购于四川江油恒源药业有限公司。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龙飞博士鉴定为乌头Aconitum cai m ichaeliD ebx 的侧生子根。干姜购于犍为干姜GAP 基地,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卫莹芳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干姜Z ingiber offiici n ale Bosc 的干燥根茎,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辣椒素7m g ,置25mL 容量瓶中,用甲醇适量溶解后,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含辣椒素0 28m g)。2 2 干姜水煎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干姜粗粉5g ,精密称定,加水50m L ,浸泡30m in ,煎煮30m i n ,趁热过滤,用适量水洗涤残渣3次,合并洗液和滤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

)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33卷

萃取3次,水浴挥干,残渣加乙醇定容至5mL,

即得。

2 3 生附子配伍干姜水煎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生附子粗颗粒2 5g、5g、10g,加

水10倍量,浸泡30m in,先煎煮30m in,再分别

加入已浸泡30m i n的干姜粗粉5g,再共同煎煮30

m in,趁热过滤,用适量水洗涤残渣3次,合并洗

液和滤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水浴挥

干,残渣加乙醇定容至5mL,即得生附子配伍干

姜0 5?1、1?1、2?1配伍溶液。

2 4 白附片配伍干姜水煎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白附片粗颗粒2 5g、5g、10g,制

备方法同生附子配伍干姜水煎液,得白附片配伍干

姜0 5?1、1?1、2?1供试品溶液。

2 5 黑顺片配伍干姜水煎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黑顺片粗颗粒2 5g、5g、10g,制

备方法同生附子配伍干姜水煎液,得黑顺片配伍干

姜0 5?1、1?1、2?1供试品溶液。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1 色谱条件

Sc i e n H o m e C18(250mm!4 6mm)色谱柱;

流动相:乙腈 0 1%磷酸溶液 甲醇(55?44?1);

流速:1 0mL/m i n;柱温:30#。

3 2 测定波长的选择

将辣椒素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

药典2005年版附录?A)测定,在波长200~800

n m进行全波长扫描,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故

确定280nm为测定波长。

3 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量取辣椒素对照品溶液2、4、6、8、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以辣椒素量与峰面积值作图,得线性回归方程:Y=136842X+ 1507 3,R=0 9998。结果表明:辣椒素在0 56~

2 80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3 4 稳定性试验

取生附子配伍干姜(1?1)的供试品溶液10 L,分别于0m i n、30m i n、60m in、90m i n、120 m in进样,记录峰面积值,RSD%为0 2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h内稳定性良好。

3 5 精密度试验

取生附子配伍干姜(1?1)的供试品溶液10 L,在同样的测定条件下,平行测定5次,记录峰面积,RSD%为0 32%,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3 6 重现性试验

取生附子配伍干姜(1?1)的样品,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10 L,依次测定,记录峰面积, RSD%为1 96%,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3 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辣椒素含量的供试品溶液9份,分别精密加入标准品溶液3 2m L、4 0mL、4 8mL,照拟定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加样回收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9 89%,在95%~105%之间;RSD值为2 17%,小于3%,符合规定。

3 8 供试品溶液含量测定

3 8 1 干姜水煎液辣椒素含量测定

取2 2项下的干姜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计算辣椒素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干姜水煎液辣椒素测定结果(n=3)

批次123平均值RSD%辣椒素含量(%)0 3650 3540 3610 3601 55

3 8 2 附子配伍干姜水煎液辣椒素含量测定

取2 3~2 5项下的生附子、白附片和黑顺片配伍干姜溶液各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计算辣椒素含量,结果见表2及图1~图2。

表2 附子配伍干姜后辣椒素含量测定结果(n=3)

供试品

辣椒素含量(%)

0?10 5?11?12?1生附子:干姜0 3600 3780 4060 441白附片:干姜0 3600 3690 3840 397黑顺片:干姜0 3600 3720 3960 415

图1 辣椒素对照品H PLC图(a为辣椒素)

图2 干姜药材H PLC图(a为辣椒素)

4 小结

从表2附子配伍干姜后干姜辣椒素测定结果可知,与干姜单煎液相比,配伍生附子、白附片和黑顺片后干姜辣椒素的含量均有所上升,且上升的幅

(下转第29页)

)2 )

第3期

王筠等 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临床观察

痰热生风。中风醒脑口服液复元固本、逐瘀化痰、

泄热醒脑,切中病机,治之有效。

实验研究表明[11]

,中风醒脑口服液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家兔的颅内高压;能显著减少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水肿;能明显促进实验动物脑血肿的吸收,使其出血灶吞噬细胞数增多,说明其有增强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的作用,有利于病灶的修复;还能使实验动物海马区神经细胞数及神经细胞内的N issl 小体增多,表明该制剂有保护脑细胞作用,增强脑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功能;能明显改善实验动物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性、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益于脑出血损伤后脑血流供应和加速组织修复。中风醒脑口服液上述药理作用可能是该药有效防治脑心综合征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异常升高的重要原因。同时,中风醒脑口服液以人参为君药复元固本,人参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和心输出量,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等多重作用,其在治疗脑心综合征中起到了改善心肌代谢的重要作用。

本观察表明,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所致脑心综合征疗效肯定,治疗后心律失常、ST T 改变、心肌酶学异常、心功能异常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中风醒脑口服液不仅能积极治疗原发脑部病变,还能有效控制及纠正心肌损害,且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万荣开 神经科危重症监测治疗学[M ] 北京:人

民军医出社,2004:518

[2]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

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80

[3]潘守正 新编脑出血诊疗学[M ] 郑州:河南医科

大学出版社,2000:194 [4]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分标准[S ]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83

[5]T he cr iteria Comm ittee o f N ew Y ork H eart A ssoc i a

ti on 1994rev isions to c l assifi ca tion o f functiona l capacity and ob j ec tive assess m en t of patien ts w it h d i seases o f the heart [J] C irculation ,1994,90(1):644 645

[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家组 心

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 413 [7]胡维明,王维治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700问[M ]

第2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56

[8]S i ngh RB ,K arti k C ,O tsukaK,et al B ra i n hea rt con

necti on and t he risk o f heart a ttack [J] B i aned pha m acother ,2002,56(suppl 2):257 265

[9]P i ck Ex tracti on compli cation of severe head i n j ury [J] J

N eu ro sury ,1998,77:901

[10]宿英英,丁建平,王力红,等 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监

护与治疗[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6 [11]陈绍宏,张晓云 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

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2):793 794 (收稿日期:2009 03 15)

(上接第2页)

度与配伍附子量成正比,说明配伍生附子、白附片、黑顺片后对干姜辣椒素的溶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配伍比例为0 5?1、1?1和2?1时,配伍生附子的上升比例分别为5 00%、12 78%和22 50%;配伍白附片的上升比例分别为2 50%、6 67%和10 28%;配伍黑顺片的上升比例分别为3 33%、10 00%和15 28%,说明附子配伍干姜后能促进干姜中热性成分的溶出,辣椒素含量变化趋势见图3

图3 附子剂量与干姜辣椒素的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1]彭怀仁 中医方剂大辞典[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

展海霞,彭成 附子与干姜配伍组方分析及现代研究[J]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2(21,22):41 43

[3]纪涛,王常明 小议 附子无姜不热 [J] 河南中医,2008,28(6):9 10

[4]

黄齐慧,成明建,宋文霞 附子与干姜配伍前后乌头碱煎出量测定[J] 黑龙江中医药,2004,17(5):326 327

[5]

杨辉,吴伟康 四逆汤全方及拆方对心衰大鼠血液动

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 新中医,2001,23(11):75 77

[6]徐姗碚,陈长勋,高见平 干姜与附子配伍减毒的物

质基础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518 520 (收稿日期:2010 05 17)

)

29)

伤寒杂病论方剂.doc

《伤寒杂病论》部分方剂 1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 11 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 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 干姜附子汤方 :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 桂枝甘草汤方 :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 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 : 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 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 茯苓四逆汤方 :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 五苓散方 :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 茯苓甘草汤方 :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 栀子豉汤方 :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伤寒学堂——干姜附子汤

伤寒学堂——干姜附子汤 作者:李超 《伤寒论》六一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神农本草经》药解 干姜: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参照条文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大论篇第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伤寒论》二六九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燥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伤寒论》二三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伤寒论》二九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六零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伤寒论》六一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伤寒论》六九发汗,若下之,病人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见贤思齐,前贤注释: 黄元御:汗下亡阳,土败水侮,微阳拔根,不得下秘,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阳气归根,是以安静。温气脱泻,乙木郁陷,故脉象沈(沉)微而身无大热。干姜附子汤,干姜温中以回脾胃之阳,附子温下以复肝肾之阳也。 尤在泾:大法昼静夜剧病在肾阴,夜静昼剧.病在胃阳。汗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者,邪未尽而阳已虚,昼日阳虚欲复,而与邪争,则烦躁不得眠,夜而阴旺阳虚,不能与邪争,则反安静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身无大热,表无热也,而又无头痛恶寒之表证,其脉又不浮而沉,不洪而微,其为阳气衰少无疑,故当与干姜、附子以助阳虚而逐残阴也。 吕镇名:按下后则阴气盛而阳已虚,复发汗以散其阳,则虚阳扰乱,故昼日烦躁不得眠也,夜而安静,非吉兆也,止以入夜纯阴用事,而衰阳欲躁扰不能也。此法不用甘草,较四逆汤尤峻,取其直破阴霾,复还阳气,必审无呕渴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则烦躁的为虚阳扰乱之烦躁,乃可主以此方而不至误用也。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故用姜附助阳以配阴。(《伤寒寻缘》) 《医宗金鉴》:此承上条互详脉证,以出其治也。既下之以虚其里,复发汗以虚其表,阴阳两虚,阳无所附,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是内无阳证也;无表证,身无大热,脉沉微,是外无阳证也。表里无阳,内外俱阴,惟有昼日烦躁不得眠,一假阳证,则是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非相胜乃相离也,故以干姜附子汤,助阳以配阴。盖以阴虽盛而未相格,阳气微而自不根据附也。 思考 结合条文“不呕不渴无表证”及《伤寒论》二六九“无大热,其人燥烦者”,知下后复汗,三阳为尽,三阴受邪,即“阳气入阴故也”;以方辨证,更知阳虚无疑。一派辛温,附子生用,无甘缓,更无酸敛,峻补其阳,则知阳虚甚而病势急,亦知干姜附子汤之夜安,非是佳兆,较甘草干姜汤、茯苓四逆汤之烦躁更甚。结合《伤寒论》六零、六一所述,甘草干姜汤或为阴阳内外俱虚,峻补其阳者,或是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甘草干姜汤后继治以芍药甘草汤,干姜附子汤后或亦当补其津液“以配其阳”。 取类比象,干姜附子汤,急先锋是也,局势危而不待,故暂舍粮草辎重速去救援,然辎重必继于后,否则,虽小胜而全局危;四逆汤、理中汤,运筹帷幄,兵马粮草同行,身处困局而可步步为营,缓缓图之。 若读者能思附子生、炮之区别,收获亦多。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药对详解 导读: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之所以会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除认证欠准、剂量失宜、煎煮不当、服法欠妥、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当也属常见。故本文拟对历代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中关于附子的配伍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为充分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添一绵薄之力。 一、附子配干姜 附子长于回阳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干姜能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说:“附子无姜不热”。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减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减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阳证,常与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称为“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汤即姜、附、草同用,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温肾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乌梅丸虽用姜附,却旨在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证。 2、治脾肾阳虚之慢性腹泻,如《附子配伍治六顽疾》治张男患慢性泄泻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党参15g,炒白芍15g,乌梅6g,苍术10g,随证加减,调治20多剂而获效。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温阳救逆 以四逆汤为代表方剂。在太阳病上篇,伤寒“重发汗,复加烧针”致阳气内虚者,应 用四逆汤以救逆。在太阳病中篇更是直接指出了附子“救里” 的作用,身体疼痛的症状 在太阳病多见,但亦有因少阴里虚寒所致,故单纯以四逆汤救里即可,虚寒得化,疼痛自解,四逆汤应用在其他篇章亦多是与此相类。附子在、四逆汤中的应用体现了《本经》中 对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的认识,里气虚寒,下利不止,外可见“身体疼痛”、“大热不去”、“四肢拘急、手足厥冷” 等病情,放胆应用四逆汤,用生附子配伍干姜、甘草t 温脾肾之阳救虚寒以止利。除热。正如陶节庵云“温经用附子,无干姜不热”, 尤其是生附子配干姜,透达阴寒,回阳救逆,其力精专。在干姜附子汤用以治疗“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汗 下之后阳气爆虚, 阴寒独盛,生附子。干去浓煎-次顿服,以救虚脱之阳。若阴寒内盛病 情人里渐深,出现阳气虚微,被阴寒格拒于外,形成内寒外热之时,仲景则以通脉四逆汤 处之,加大附子、干姜的用量,温阳通脉,当病情进一步深人出现“吐巳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时”,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治之。古人在注解此条时认为,阴 寒内盛格阳于外,以咸寒猪胆汁,引药人里,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或许有些牵强,猪胆汁在 这种病情深重的情况下应是直接发挥其治疗作用,而不是仅仅为引经佐使之药。根据现代 药理研究,猪胆汁含有大量胆汁酸、胆盐等,抗菌谱广,抗炎作用强,尤其是对消化系统 更为突出,口服后还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肠蠕动。在少阴病,出现下利脉微、干呕烦躁 之时,胃肠消化系统已经极其混乱,整体功能衰竭,此时应用附子井直接配伍口服猪胆汁,可破阴除寒救逆,并恢复病人的胃肠功能,助消化,促吸收,急危症时可保得病人胃气, 挽留生命。在白通汤中体现得更为明确,“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 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可以明显看出病情进一步加重,胃肠功能紊乱,此时加猪胆汁应该是直接来纠正胃肠功能,助正气的恢复。总结四逆、白通之类·应用,其一,可医恶寒、下利厥逆、脉沉微等全身性阴寒、功能衰退证候;另外对里寒外热、大汗出、大热不去、干呕烦躁等症,亦可回阳复脉,潜纳浮阳,如冬医宗金鉴诊所云“能 大壮元阳,主持内外,共招外热返之于内”,我们在临床中对于大热不去,兼见太阴、少 阴虚寒者,应用四逆汤类方,其退热之效确实可以一剂而愈。 二、温经散寒除湿痹 温经散寒除湿痹的作用多体现在太阳病篇、痉湿昭病脉证篇以及中风历节病脉证篇, 方剂有桂枝附子汤、自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附子汤。以桂枝芍药知 母汤为代表,“诸肢节疼痛,身体尴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 汤主之”,历节病程日久,风寒湿郁痹气血经脉,以附子温经散寒除湿,配伍麻黄、桂枝、白芍、防旧、知母、生姜疏通经脉、畅通气血阴阳,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扶正。病情轻 浅者仲景处以桂枝附子汤类温通经脉气血,桂枝辛温发散,通阳利水,行里达表,无所不到;附子温阳散寒,通行十二经脉,走而不守,二药相须为用,可作用于全身1 密滞不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只要用药正确、适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剂量超出医书记载几十倍都没有危险。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毛炜表示,根据文献,既有服用10克小剂量附子一次就出现中毒反应的报道,又有在抢救危重病过程中,24小时内用量超过500克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例子。其实剂量大小与会否中毒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中毒与否还牵涉到其他多种诱因,而且不同的药典记载的剂量范围也不同,暂没有统一结论。毛炜说。 她表示,中医界对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种观点:一种畏附子如虎狼,索性弃用此类药物;一种认为附子毒性剧烈,应当小剂量使用,如《中药大词典》中附子的用量为3克~9克;第三种观点主张根据病情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选择剂量,常用剂量在15克~60克;第四种是温阳派主张的超大剂量使用附子,特别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症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时,使用的剂量更大,起始剂量多在45克~75克之间。 导致附子用量差异巨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古今剂量换算 认识的不同。目前,药典、教科书多认为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时期的1两相当于现代的3克,但据现代一些医史学家的考

证,当时的一两应相当于现代的15。625克,两者相差5倍多。毛炜解释。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医家之间认识和经验的不同。 附子被中医奉为保命要药 据介绍,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味辛甘,性大热,有毒。主要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等地。早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它功效的记载: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由于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逐湿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温里补火要药,也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把附子、人参、大黄、熟地共列为药中四维,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药。 在现代临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压状态、冠心病及风心病和多种疑难疾病。据统计,在500张常用著名方剂中附子的使用频率为13。20%,是历代医家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常用药之一。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药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温肾补火,祛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为温里回阳,救逆固脱之要药。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本草经读》)。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虞摶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建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本草正义》曰: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重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真有寒,无可不治。” 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从上述昔贤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

老年住院患者产ESBLs-ECO的检测与耐药性研究

?588 窑西南国防医药2017年6月第27卷第6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咳嗽消失率均明显提高袁咳嗽症状评分显著改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说明采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咳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咳嗽症状,缩短咳嗽消失时间,疗效优于单一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李周,陈苗.慢性咳嗽病因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3):279-280. [2] 刘维英,余勤,岳红梅,等.兰州地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 因[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62-367. [3] 李丽.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 医药指南,2016,14(10):27-27. [4] 疏欣杨,张纾难.慢性咳嗽中西医研究进展概述[J].世界中医 药, 2014, 9(8): 974-977. [5] 侯安存.慢性咳嗽及燥咳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15,24(1):112-114. [6] 李明心,张维录.用中、西医从病因与发病机制浅谈论治慢性 咳嗽[J].黑龙江中医药,2015,44(2):11-12. [7] 刘学芬.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20(8):1028-1031. [8] 赵力.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 24(2):454-455. [9] 吴瑶,王飞,黄琴,等.慢性咳嗽的中医脏腑论治[J].四川中医, 2013, 31(12). 39-41. [10]杨春艳,张爰华,张俊国,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体会[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11):31-32. [11]龙全江,徐雪琴.干姜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加工炮制研究文 献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29(1):82-83. [12]梁学清,李丹丹.细辛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 报(医学版),2011,29(4):318-320. (收稿日期:2017-04-12) 老年住院患者产ESBLs-ECO的检测与耐药性研究 高弘 [摘要1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感染产E SB L s-E C O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老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696株E C O中的产E SB L s-E C O检出率、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检测结果。结果696株E C O中,共检出393株产E SB L s-E C O(56.47%),IC U、急诊科、肿瘤科检出率居前3位,分别为25.70%、16.03%和14.25%;尿液、痰液和血液标本检出率居前3位,分别为33.08%、20.87%和13.49%;产E SB L s-E C O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最高为98.47%,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头孢唑林耐药率均高于90.00%;产E SB L s-E C O与 非产E SB L s-E C O均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耐药率均低于3%,产E SB L s-E C O对临床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较高耐药率,且显著高于非产E S B L s-E C O(P<0.05)。结论产E SB L s-E C O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并加强IC U、急诊科、肿瘤科等科室的监测,以减少产E SB L s-E C O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关键词]老年;医院感染;超广谱茁-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 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0188(2017)06-0588-04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7.06.017 Det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ESBLs-ECO production in senile hospitalized patients Gao Ho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 Daxian People's Hospital,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ESBLs-ECO production in senile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s. M eAods The detection rat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detection results of the ESBLs-ECO production in the 696 strains of ECO from senil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5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e Among the 696 strains of ECO, 393 strains with ESBLs-ECO production (56.47%) were detected. The detection rates in ICU,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Department of Oncology "were the top three, 25.70%, 16.03% and 14.25%,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s in urine, sputum and blood samples were the top three, too, 33.08% , 20.87%and 13.49% ,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the resistance of ESBLs-ECO production to sulfapirazinmetossina/trimethoprim was the highest, 98.47% , and those to gentamicin, tobramycin, piperacillin and cefazolin were higher than 90%; both ESBLs-ECO production and non-ESBLs-ECO production were sensitive to Imipenem and Amikacin, with a 作者单位院635000四川达州,达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卢崇汉医案

1 前列腺增生肥大 江某,男,56岁,日本官员。1988年7月19日就诊。 患者有前列腺增生肥大症,排尿困难已经有6年了,近2~3年加重,曾在北京、日本、美国用西医进行治疗,因怕手术而无结果。又在日本、北京服用中药,吃了100多付通利渗湿的中药,仅开始有一点疗效。后求治于卢氏。现症见:每天下午频繁地上洗手间,小腹膨胀,小便细小、时间长而慢,一个晚上要小便15~16次,基本上无法正常地睡眠。察舌体胖大、质淡、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苔白滑腻,脉沉缓、重取无力。证属肾阳虚衰,水湿留滞。治宜温阳行水、利水。方有真武汤化裁。药用: 制附子75g(先煮2小时),生白术15g,茯苓25g,仙灵脾20g,生姜 60g。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吃了3剂以后,小便通利,夜尿减为每晚2次,但仍感觉排尿的力度欠佳。上方加桂枝25g,再服3剂。 三诊:服药后,有效,上方加砂仁15g。共吃30剂中药,排尿正常,精力增加,每晚夜尿1次。随访:第二年随访没有出现反复。 【按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很多人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不但病人治好没有信心,就连医者也会说没有什么好办法。卢氏研究认为此病多为肾阳虚损证,可在临床如何抓住辨证的关键点?如何判断它属于少阴阳虚呢?卢氏认为可以从舌、苔、脉三者来确定。特别是本例患者脉沉缓无力,就此一点可判断为少阴阳虚,属于阴寒阻滞,这是一种极为可靠的辨证依据。再看舌淡、苔腻白滑、边有齿痕,这些都是阳虚不化,寒湿阻滞的有力证据,特别是苔白腻是寒湿阻滞下焦的一个表现。这些特点都是阳虚之辨证证据。 2 暴哑 某男,56岁,教师。1988年12月7日就诊。 患者在1月前因下雪穿衣少而受寒,出现头痛、项强、恶寒,吃了3次感冒西药后,大汗出后头痛减轻了,但第2天说不出话,声音完全哑了。在当地医院就治几个星期,没有好转。现症见:患者体质比较壮实,但一副倦容,想说话发不出声。用手写出:头痛、项强、身痛、微微恶寒、咽痛,察舌质淡红色,苔白润,脉沉紧。证属寒中太少两经,治用宣肺、温肾、暖脾,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药用: 制附片75g(先煮2小时),麻黄15g,细辛15g,生姜6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吃1剂时病人出了一身大汗,随之全身症状迅速减轻,能发出了点声音,吃2剂过后,全身症状消失,声音恢复正常,但仍感到乏力。前方去掉麻黄、细辛,加仙灵脾20g,砂仁15g。又吃2剂,体力完全恢复,共服药4剂病愈。 【按语】患者虽然看来身体强壮,但毕竟已过中年,阳气渐落,这是生理现象。由于突然受寒,病由太阳直达少阴。太阳少阴互为表里,太阳膀胱在表,少阴肾在里,少阴肾已有不足,加之过度发汗,所以少阴肾阳更损,肺窍闭塞,声音难以发出。卢氏认为其病机核心是少阴经脉凝滞所致,因足少阴肾经上贯舌咽,经脉凝滞而导致暴哑。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太少同治,治寒而用大剂量一派火热之药,真乃一炉火也,尽显“卢火神”特色。

1附子配干姜附子配伍汇粹

1 附子配干姜——附子配伍汇粹 1 附子配干姜——附子配伍汇粹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本草经读》,能上助心阳通脉,中温脾阳健运,下补肾阳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为温里回阳,救逆固脱之要药。虞摶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建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本草正义》曰: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重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真有寒,无可不治。”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 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

“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从上述昔贤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心目中地位之重。 自汉张仲景以降,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 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之所以会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除认证欠准、剂量失宜、煎煮不当、服法欠妥、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当也属常见。故本文拟对历代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中关于附子的配伍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为充分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添一绵薄之力,不当之处,尚请贤达指正。

附子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小结

附子在伤寒论中的配伍小结 附子乃药中猛将,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仲景在《伤寒论》中但凡危急时刻往往用之。《伤寒论》中应用附子的方剂凡二十方,此外在小青龙汤、四逆散和理中丸方后加减法中运用附子者亦有三处。其中太阳病篇涉及论12条、方11首,阳明病篇论1条、方1首,太阴病篇论1条,少阴病篇论l0条、方8首,厥阴病篇论5条、方3首,霍乱病篇论4条、方3首。 《伤寒论》中以生、炮附子为纲,分别形成了系列配伍和方剂。 1 凡用生附子必配干姜。 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伤寒论》中回阳救逆所用者皆为生附子,且必配于姜。二药相合成仲景回阳救逆之底方,并以此发展成四逆、白通两大系列方剂。 1.1 干姜附子配甘草善能救逆以干姜附子为底方,合炙甘草为四逆汤。 凡少阴病寒化,证见脉沉细,但欲寐,四肢厥逆,发热、头痛,身体痛,或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肢拘急,或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皆可用之。若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此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需加大附子干姜用量,此之谓通脉四逆汤。若上证不解,更见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真阳大虚欲脱,真阴将竭,残阴不敛颓阳之象,急急于上方中更加猪胆汁半合,反佐兼引余阳归于阴中。是方名日通脉加猪胆汁汤,亦救危之名方。若四逆汤证见下利不止,或利止脉不出者,气随津脱,可于上方之中加人参一两,即为四逆加人参汤,兼有益气固脱之功。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下利不止,或利止脉不出,兼见小便不利,少腹拘急水气不利症状者,急在四逆汤中加茯苓四两、人参一两(即四逆加人参汤再加茯苓四两),回阳救逆,益气利水。以上为生附子在四逆汤系列方中的应用规律。 1.2 干姜附子佐葱白专治戴阳 白通汤系干姜附子汤加葱白四茎而成,主治少阴病下利,脉微。317条方后云:“面色赤者,加葱九茎”,白通汤中有葱白,可知白通汤证必有戴阳,此为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主要标志,因此白通汤堪称戴阳证之主方。若病势危急,格药不进,反见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可于白通汤中加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滋阴养液,甚者从之,从阴引阳——此为白通加猪胆汁之妙用也。 2 炮附子随证配方,变化多样附子炮制之后力量由峻而缓,回阳救逆功效减弱,温阳散寒之力增。附子大辛大热,力专性纯,以温阳散寒为主效,配伍在不同方剂中均可补原方之不足,发挥自身作用。如附子与桂枝汤及其类方的配伍,附子与泻心汤的配伍等。此外,附子亦与某些药物组成药对,成为组方的核心。 2.1 与桂枝汤及其类方合用,散寒逐湿,调和营卫 桂枝汤是调和阴阳的经典方剂,凡桂枝汤证而见卫阳不足或脾阳虚者,皆可配伍附子。太阳中风发汗过多,心阳大伤,桂枝证兼见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可与桂枝汤加附子,即桂枝加附子汤。若微恶寒者,上方去芍药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如果寒湿相搏,阳虚较甚,出现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加重桂枝和附子的用量便是桂枝附子汤;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又当去桂枝加白术四两,方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即为甘草附子汤,功可解表散寒,除湿止痛,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强心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采用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观察到口服附子粗制剂后,动物血清有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肌收缩速度的作用,给药2小时后含药血清作用达高峰,表明附子煎液中确合强心成分,并且此成分口服有效。附子用药过量可引起心律不齐。 从附子中提取的去甲乌药碱(dmc)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也有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在浓度降低至 10-9g/ml时,对蟾蜍离体心脏仍有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呈量效关系,在 10-9- 5 ×10-8g/ml范围内,可使心收缩幅度增加 22%- 98%,心排出量增加15%-80%。麻醉犬和豚鼠静脉滴注去甲乌药碱每分钟2μg/kg,可使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lvp)分别上升 12%和58%,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 max)分别增加 73%和 26%。静脉滴注戊巴比妥钠,或用n2饱和的灌流液灌注,均可形成急性实验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去甲乌药碱可使衰竭心脏收缩幅度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去甲乌药碱对离体和在体心脏,正常和衰竭心脏,均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研究认为,去甲乌药碱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其强心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附子注射液或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及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降低,此作用可被心得安所阻滞。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研究证明,去甲乌药碱是降压有效成分,具有兴奋β受体及阻断al受体的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有效成分。 抗休克 心肾阳衰证所见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与现代医学的休克相似。所以附子回阳救这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如参附汤、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体克、心原性休克及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等均能提高平均动脉压,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率。对内毒素休克大能明显改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对缺氧性、血栓闭塞性休克等亦有明显保护作用。抗休克的有效成分除与其强心的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相关外,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亦有强心升压作用。 由此可见,附子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强心,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关。 抗心律失常

第十章干姜附子汤类方

第十章干姜附子汤类方(转载) 一、干姜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干姜9克附子(生用)9克 【方解】干姜、附子均属温中祛寒药,但干姜偏主寒饮上逆,而附子偏主寒饮下迫,二药合用则温彻上下,因成温中逐寒的重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注解:下之则虚其里,复发汗又虚其表,今其人昼日烦躁,夜而安静,非其虚烦不得眠的栀子豉汤证甚明。不呕则无关于少阳证,不渴则无关于阳明证。又无表证,当亦无关于表不解的发烦躁,而脉沉微、身无大热,故肯定为阴寒极虚的烦躁,因以干姜附子汤主之。 按:里阴证而烦躁不宁,多属极虚寒的险恶征候,若待至呕吐、下利、四肢厥逆则往往不治。三阳证亦均有烦躁,一一详审给以除外,此从侧面辨证的方法。证候反映较少,不易从正面判定者,常用此法,学者当仔细体会。 【辨证要点】四逆身冷脉沉微者。 二、四逆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干姜8克附子(生用)6 【用法】水煎温服。强人可酌增姜附量。 【方解】此即甘草干姜与干姜附子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证。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注解: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为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若不差,即指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脉沉不解而身疼痛者,此是虚寒在里、血气外郁的证候,故宜四逆汤以救其里。 按:本条所述的身体疼痛,纯由于里气不振、血气外郁所致,已无关于表证,故谓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故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注解: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虽有表证亦宜四逆汤急温其里,缓则吐利厥逆等险恶证候随之而来。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于呕者,不可吐也,当温

伤寒杂病论方剂

《伤寒杂病论》部分方剂 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1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附子配伍41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41药对详解 附子配伍41药对详解 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本草经读》),能上助心阳通脉,中温脾阳健运,下补肾阳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为温里回阳,救逆固脱之要药。虞摶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建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本草正义》曰: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重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真有寒,无可不治。”

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 ‘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 从上述昔贤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心目中地位之重。自汉张仲景以降,历代善用附子之医家举不胜数,近代更有以附子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吴附子(吴佩衡)、李附子(李彦师)、附子先生(傅梦商)等,他们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疗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发挥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医林佳名。然则,附子性大热,力峻猛,有大毒,临床应用顾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屡见不鲜,故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者。故恽铁樵曾说附子“为最有用亦

附子与干姜配伍增效减毒作用机制研究概述_奚丽君

[收稿日期]2008-04-29◆综 述◆ 附子与干姜配伍增效减毒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奚丽君1,陈卫平(指导) 2 (1.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46;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R 282.71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08)09-608-03 [摘 要]通过分析附子、干姜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初步解释了附子的毒性、药效作用,以及干姜的药效作用,同时结合目前研究成果,阐述附子干姜配伍增效减毒作用机制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配伍的 内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附子;干姜;配伍;机制分析[A 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m a j o r c h e m i c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 d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o n o f t h e R a d i x A c o m i t i L a t e r l -i s a n d R a d i x G i n g e r ,i n i t i a l l y e l u c i d a t e dt h e t o x i c i t y o f R a d i x A c o n i t i L a t e r l i s ,a n dt h e p h a r m a c o d y n a m i c a c t i o n o f t h e R n d l x A c o n i t i L a t e r l i s a n d R a d i x G i n g e r ;c o m b i n i n g t h e m e a r e s t r e s e a r c h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e x p o u n d e d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c o m p o n e n t s a n d t h e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o n o f R a d i x G i n g e r o n r e d u c i n g t h e t o x i c i t y a n d i n c r e a s i n g e f f e c t o f R a d i x A c o n i t i L a t e r l i s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y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r e s e a r c h t h i s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f u r t h e r .[K e y w o r d s ]R a d i x A c o n i t i L a t e r l i s ;R a d i x G i n g e r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中药配伍研究一直是中药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通过配伍趋利避害,是中药配伍的一大特色。对于具有毒性的中药,通过配伍不仅可以减小其毒性效应,又不失其药效作用,故增效减毒是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方面,也是中药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的附子、干姜药对就是这类配伍的代表。附子温补少阴真火,干姜“具火性于土中,宣土用于金内”;附子善走,过于发散;干姜偏于守中,“止而不行”。以干姜之“止”抑制附子之过“行”,两药相伍,走而不守,有利阳热布达周身。所谓“有姜无附,难收斩将搴旗之功。有附无姜,难取坚壁不动之效”,故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1] 。两药常常出现在各类方剂中,如《金匮要略》20首方中,含附姜的就有10首,足见附子、干姜配伍符合中医“七情和合”理论和组合法度,具有紧扣病机、功用专一、 药简力宏、疗效确切的特点[2] 。1 附子毒性及药效作用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就附子所含的生物碱类来看,双酯型生物碱毒性最大,单酯类生物碱毒性较小。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包括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水解产物。其中,次乌头碱是附子的主要双酯型生物碱,而毒性最强的是乌头碱。乌头碱和中乌头碱对热不稳定,加热易水解为毒性较小的物质,故可作为配伍减毒机制分析的基础。 双酯型生物碱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表现为引起心律失常和抑制呼吸,其机理包括直接作用及中枢作用两方面。乌头碱对心脏的毒性以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且 为多源性。其导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是作为钠通道激动剂,使钠通道易于激活导致后除极和快速性心律失常,这是其正性肌力作用的机制[3] 。另有研究发现乌头碱还具有明显的钙通道阻滞作用,可能与其导致心律失常有关[4] 。另一方面,乌头碱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为:首先兴奋-麻痹感觉神经,其次是兴奋胆碱能神经和呼吸中枢,出现一系列胆碱能神经M 样和N 样症状,最终因呼吸麻痹 和中枢抑制导致死亡[3] 。 附子对神经、循环、泌尿系统以及代谢等均有治疗作用[3,5] 。①强心作用;②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③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④镇静、镇痛 作用,与乌头碱能抑制兴奋在神经干的传导有关;⑤对免疫系统作用。 由此可见,附子本身主要活性成分既是药效作用的主要成分,也是毒理、药理成分,同时亦是影响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借助现代科研手段来阐述通过配伍减弱其毒性,发挥其药效,做到趋利避害的内在机制是目前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目标。2 干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干姜主要含姜萜酮、β-没药烯,α-姜黄烯等挥发油成分,还含辛辣的姜辣醇、姜酮、姜酚等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干姜与生姜成分无殊,主要含挥发油和姜辣素, 并认为姜辣素可能对乌头碱有制约和解作用[6] 。故干姜、生姜同为解毒药,干姜与附子配伍可以抑制附子毒性。 干姜在方剂中自身的药理作用表现为:①姜对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和改 善脑循环等方面[7] 。②干姜提取物能改善心衰兔的心肌 · 6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