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

从综合的角度讲 我们认为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 简单地讲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 是指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 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组织成员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2.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人力资源的数量 对于企业而言 人力资源的数量一般来说就是其员工的数量 对于国家而言 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来计量。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 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两者之间关系 1 与人力资源的数量相比 其质量方面更重要。 2 一般来说 复杂的劳动只能由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从事 简单劳动则可以由低质量的人力资源从事。 3 经济越发展 技术越现代化 对于人力资源质量的要求越高 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要求人力资源具有极高的质量水平。 4 人力资源质量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强 而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较差 甚至不能代替。

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一种什么关系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联系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产生的概念 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 从这一点来看 两者是一致的。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大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根据的 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础部分 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 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区别 1 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 两者是不同的 2 两者研究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不同 3 两者的计量形式不同

4.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归纳起来 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性质 1 能动性 2 时效性 3 增值性 4 可变性 5 社会性 6 可开发性。

5.人力资源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力资源具有以下的重要作用 1 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 2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3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6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国内外从不同侧面 目的、过程或职能、体现形式、主体以及综合的观点等方面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阐释 综合起来可以归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出发来解释它的含义 认为它是借助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第二类。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或承担的职能出发 来进行解释 把人力资源看成是一个活动过程。第三类。主要解释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体 体现形式 认为它就是与人有关的制度、政策及管理实践等。第四类。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出发解释其含义 认为它是人力资源部门或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第五类。从目的、过程等方面出发综合进行解释。

7.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目标有哪些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是指它自身所具备或应该具备的作用 这种作用并不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言的 而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属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吸纳、维持、开发、激励。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应当从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来理解。最终目标是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而具体目标要支持最终目标的达成。

8.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1 人力资源规划

2 职位分析招聘录用

3 招聘录用

4 绩效管理

5 薪酬管理

6 培训与开发

7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8 员工关系管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 应当以一种系统的观点来看待 见下图P29

9.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是指它在整个企业中的位置。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2 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不了企业管理 不能解决企业管理的全部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1 有助于实现和提升企业的绩效。 2 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

10.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管理有哪些特征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组织战略为导向 根据组织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与管理措施 以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过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1 战略性 2 系统性 3 匹配性 4 动态性战略性 体现在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总体战略的匹配系统性 体现在以系统论的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匹配性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要求。动态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和灵活性 即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11.企业应该如何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企业在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可同时参考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 可以根据普遍性的观点 考虑究竟哪些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会对企业的绩效有明显的影响 其次 应该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 尤其是发展战略 在那些对企业的绩效有明显影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之间进行选择 最后 企业在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时 还应该考虑各种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之间的互相影响 并进行合理的组织 使得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之间能够互相支持 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1.X-Y理论和四种人性假设理论是如何对人性作出解释的

X-Y理论见前面沙因的四种人性假设:(1) 经济人假设(2)社会人假设(3)自我实现人假设(4)复杂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1) 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 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2)经济诱因是在组织的控制之下 因此人总是在组织的操纵和控制下工作。(3)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方式行事 总是力图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满意的报酬。(4)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 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 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人的感情。社会人假设:(1) 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2)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的结果 使得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 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的意义。(3)非正式组织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 因此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4)人们对领导者的最强烈期望是能够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自我实现人假设;(1) 人的需要有高级和低级之分 从低级到高级可划分为多个层次 人的最终目标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寻求工作上的意义。(2)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 实现自治和独立 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 以便富有弹性 能适应环境。(3)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 外部的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威胁 产生不良的后果。(4)个人自我实现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并不冲突 而是能够达成一致的 在合适的条件下 个人会自动调整自己的目标使其与组织目标相配合。复杂人假设:(1)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 工作的动机不仅非常复杂而且变动性也很大。(2)人的很多需要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形成新的需求和动机。(3)人们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4)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感到满足 是否肯为组织奉献 取决于组织的状况与个人的动机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5)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 会对一定的

管理方式产生不同的反应。

5.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何应用 生理需要 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求 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安全需要 不仅指身体上的 希望人身得到安全保障、免受威胁 还有经济上的、心理上的及工作上的等多个方面的。社会需要 有时也称作友爱和归属需要 是指人们希望与他人进行交往 成为某个组织的成员 得到他人关爱等方面的需求。尊重需要 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自我尊重是指对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独立权等方面的需求 他人尊重是指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承认。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是指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的一种愿望。应用 人们的这五种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的 满足的顺序也同样应该如此 在同一时间 人们可能会存在几个不同层次的需要 但总有一个层次的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这种就是优势需要 只有那些未满足的需要才能成为激励因素 任何一种满足了的低层次需求并不会因为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 只是不再成为行为的激励因素而已。这五种需要的次序是普遍意义上的 并非适用于每个人。

6 解释期望理论 并分析他在实践中有何作用

解释见前面作用 在绩效管理中 给员工制定的绩效目标要切实可行 必须是员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 要及时对员工进行绩效反馈 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目标。对薪酬管理而言 要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及时给予各种报酬和奖励 要根据员工不同的需要设计个性化的报酬体系 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

7.如何划分和辨别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主要是指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环境的稳定与否 可以划分为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按照环境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可以划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按照环境的内容 可以划分为物理环境和非物理环境按照系统管理学派的观点 可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划分为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对环境的分析和评价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环境的复杂性 就是说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因素的数量是多还是少 另一个是环境的稳定性 就是说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因素的变化是大还是小。

8.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主要有哪些因素构成

他们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 外部环境 指在企业系统之外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企业不能直接控制和影响 只能根据外部环境的状况以及变化来采取 1 政治因素 2 经济因素 3 法律因素 4 文化因素 5 竞争者

9.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环境主要有哪些因素构成

他们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 内部环境 指在企业系统之内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企业能够直接控制和影响。 1 企业发展战略 2 企业组织结构 3 企业生命周期 4 企业文化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着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应的措施.

1.人力资源管理着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哪些活动

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所从事的活动划分为三大类 1 战略性和变革性的活动 涉及到整个企业 包括战略的制定和调整、组织变革的推动等内容。 2 业务性的职能活动 包括前面提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 3 行政性的事务活动 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如员工工作纪律的监督、员工档案的管理、各种手续的办理、人力资源信息的保存、员工服务、福利发放等活动。

2.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着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

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认为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承担四种角色 业务合作伙伴、变

革推动者、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密歇根大学的戴夫?乌里奇教授也将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划分为四种角色 1 战略伙伴 2 管理专家 3 员工激励者 4 变革推动着

3.人力资源管理着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我们可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划分为四大类 专业和技术知识 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掌握与人力资源管理所承担的各类职能活动有关的知识 具备设计和制定各种人力资源制度、方案及政策的能力。专业知识是进行工作的基础 也是区别于其他管理人员的重要标志。经营或业务能力 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了解本企业所从事的行业 熟悉本企业所开展的业务 在制定政策和方针的时候 考虑企业的行业情况和实际情况。综合实施能力 主要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具备推行和实施各种人力资源制度及方案的能力。这种实施往往不是直接的 而是推动直线部门来实施 实施能力包括很多具体的项目 如沟通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及应变能力等。思想素质 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做决策大多设计员工的切身利益 掌握的信息也关系到企业和员工的秘密 因此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不能将个人因素牵扯进工作 工作中要遵守职业道德 不能违背职业操守。

4.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随着流程再造思想的推广和普及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一种以客户为导向、以流程为主线的新型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结构。 1 服务中心 主要完成一些日常的事务性工作 如手续的办理、政策的解答、申诉的接受等 因此对服务中心的人员素质要求相对比较低。 2 业务中心 主要是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职能活动 如招聘、薪酬、培训等 对业务中心的人员要求相对就要高一些。 3 专家中心 主要是出台相关的制度政策 向其他部门提供有关的咨询等 对专家中心的人员素质要求最高 必须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 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通过这种转变 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具有了清晰的层次 业务中心和专家中心的人员摆脱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纠缠 可以集中精力来进行高附加值的工作 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

5 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

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 因为 1 企业制定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 做出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必须反映本企业的实际 从而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要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状况和各部门的需要 这一方面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去调查研究 另一方面也需要各个部门及时准确的反映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政策和决策具有可行性。 2 企业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实施 单单依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不够的 还要各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这样 制定出来的制度和政策才能有效落实。

3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从而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是要贯穿于员工的日常管理之中 而员工是分散在各个部门之中 这就需要直线管理者能够承担起这部分的责任。

6.应当如何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绩效 评价人力资源部门本身的工作

1 由于人力资源部门的有些工作很难用定量的指标衡量 所以要借助一些定性的指标。

2 在使用定性指标时 应该给出每个指标的评价等级 并对每个等级作出定义 保证评价的公正性。

3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设置出许多指标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既便于操作又具有效度的指标。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 1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一般都很难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上 往往需要通过中间的变量加以传递或者转化。目前 一些学者开发了成熟的测评体系来对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进行测量 其中比较有影

响的有 人力资源有效性指数 人力资源指数。 2 另外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也可以转化为对中介变量的测量 常用的中介变量有 工作满意度 组织承诺等。

第四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1.什么是职位分析?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职位分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吧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作用:职位分析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依据,职位分析对企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

2.职位分析的步骤是什么?每一步需要完成什么任务?

(一)准备阶段:(1)确定职位分析的目的与用途(2)成立职位分析小组(3)对职位分析

人员进行培训(4)做好其他必要的准备

(二)调查阶段:(1)指定职位分析的时间计划进度表,以保证这项工作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2)根据职位分析的目的,选择搜集工作内容及相关信息的方法(3)

搜集工作的背景资料(4)搜集职位的相关信息

(三)分析阶段:(1)整理资料(2)审查资料(3)分析资料

(四)完成阶段:(1)编写职位说明书(2)对整个职位分析过程进行总结,找出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以后更好地进行职位分析(3)将职位分析的

结果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方面,真正发挥职位分析的

作用

3.职位分析的方法有哪些?每一种的内容是什么?

(一)定性的方法:1.访谈法2.非定量问卷调查法3.观察法4.关键事件法5,工作日志法6.

工作实践法

(二)定量的方法:1.职位分析问卷法2管理职位描述问卷3.通用标准问卷4O*NET系统

5.职能职位分析法6弗莱希曼职位分析系统法7职位分析计划表

4职位说明书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编写职位说明书?编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职位说明书由1.职位标识2.职位概要3.履行职责4.业绩标准5.工作关系6.使用设7 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8任职资格9其他信息组成

5.什么是胜任素质?什么是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指能将某一项工作(或组织、文化)中优秀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即鉴别性胜任素质;以及能将某一项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合格者与表现不合格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即基准刑胜任素质

胜任素质模型就是指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素质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

6.如何建立胜任素质模型?

1.确定绩效标准2确定效标样本3获取样本数据4数据处理分析5建立初步的胜任素

质模型6验证胜任数据模型

案例分析

1.素质模型在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员工关系协调者

2.华为素质模型的构建过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华为的素质模型就是在价值评价体系里构建的,由国外咨询公司协调搭建,经过“先僵化,后优化”的管理过程,成功地融入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华为坚持一种理念;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着丁当得到合理回报。

3.素质模型在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启示?

学习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第五章人力资源规划

思考题

1,、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它包括哪些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也叫人力资源计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指导下,对企业在某个时期的人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以满足企业对人员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质合量的人力资源保证,为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二)人力资源业务规划

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最主要的内容包括:(1)供给和需求的比较结果,也可以称作净需求,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出这一结果;(2)阐述在规划期内企业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各种人力资源配置的总体框架,阐明人力资源方面有关的重要方针、政策和原则,如人才的招聘、晋升、降职、培训与开发、奖惩和工资福利等方面的重大方针和政策;(3)确定人力资源投资预算。

人力资源业务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分解和具体,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接替和晋升计划、人员培训与开发计划、工资激励计划、员工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

2、人力资源规划具有什么意义?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如何?

(一)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保持人员状况的稳定

(三)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的开支

(四)人力资源规划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具有指导意义

(1)员工招聘主要依据就是人力资源规划的结果,其中包括需要招聘的人员数量和人员质量

(2)在需求预测出来以后,企业就可以根据预测的结果和现有的人员状况制定相应的员工配置计划来调整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以实现两者的平衡

(3)人力资源规划与员工培训开发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员工的质量方面

(4)在长期内如果需求小于企业内部的供给,就要通过对人员的解聘辞退实现供需的平衡

(5)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结果可以作为企业制定薪酬计划的依据

(6)在人力资源计划中,绩效考核是进行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的一个重要基础

3、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一)准备阶段:1、外部环境的信息;2、内部环境的信息;3、现有人力资源的信息(二)预测阶段

(三)实施阶段

(四)评估阶段

4、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人力资源规划有三点原则:

(1)充分考虑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

(2)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

(3)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

5、应该如何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

需求预测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

(2)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3)职位的工作量

(4)生产效率的变化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每一项分析都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多个因素同时作用,产生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供给预测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外部供给分析

(2)内部供给分析:1、现有人力资源的分析;2、人员流动的分析;3、人员质量的分析

与需求分析一样,上述每一项分析都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多个因素同时作用,产生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6、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方法有哪些?

预测需求的方法有:

(1)主观判断法: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由管理人员凭借自己以往工作的经验和直觉,对未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做出评估

(2)德尔菲法:指邀请在某一领域的一些专家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某一问题进行预测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的方法

(3)趋势预测法:指根据企业过去几年的人员数量,分析它在未来的变化趋势并依此来预测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需求量

(4)回归预测法:基本思路就是要找出那些与人力资源需求关系密切的因素,并依据过去的相关资料确定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一个回归方程,然后根据

这些因素的变化以及确定的回归方程来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5)比率预测法:基于对员工个人生产效率的分析来进行的一种预测方法

预测供给的方法有:

(1)技能清单:是指一个反映员工工作能力特征的列表,是对员工竞争力的一个反映,可以用来帮助预测潜在的人力资源供给

(2)人员替换:就是对企业现有人员的状况作出评价,然后对他们晋升或者调动的可能性作出判断,以此来预测企业潜在的内部供给

(3)人力资源“水池”模型:从职位出发进行分析,预测的是未来某一时间现实的供给

(4)马尔科夫模型:用来预测等时间间隔点上(一般为一年)各类人员分布状况的一种动态预测技术

7、应当怎样平衡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

(一)供给和需求总量平衡,结构不匹配:

(1)进行人员内部的重新配置

(2)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使他们能够从事空缺职位的工作

(3)进行人员的置换,释放那些企业不需要的人员,补充企业需要的人员,以调整人员结构

(二)供给大于需求

(1)扩大经营规模,或者开拓新的增长点,以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2)永久性地裁员或者辞退员工

(3)鼓励员工提前退休

(4)冻结招聘

(5)缩短员工的工作时间、实现工作分享或者降低员工的工资

(6)对富余员工进行培训

(三)供给小于需求

(1)从外部雇佣人员,包括返聘退休人员

(2)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

(3)延长工作时间,让员工加班加点

(4)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减少员工流失,同时进行内部调配,通过提高内部的流动来增加某些职位的供给

(5)可以将企业的一些业务外包

案例分析

1、信达公司的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是怎样的?

信达公司是的人力资源计划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互动的过程,从高级经理到主管层都参与其中,总共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计划:首先,市场部根据历史因素,总部战略以及市场调查情况等提出公司的战略,并提交给有不同职能经理组成的高级管理小组,人力资源主管也是这个小组的一员。然后,职能经理们开始共同讨论企业战略对各职能部门的影响。这种头脑风暴式的讨论结束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持续两天的管理层会议,会议将讨论企业战略中10 个左右的关键性方面,这些方面是公司总部提出来的,它们都非常简短,各地子公司在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时都要以此为指南。第二阶段:一系列的专

门小组会议。专门小组会议的核心成员包括: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管,人事经理,培训与发展经理,财务与行政主管以及首席会计经理。各部门经理要想专门小组汇报他们的人力计划(包括人数、未来一年的人员结构)、培训计划、资本支出以及IT 设备计划。第三阶段: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包括:(1)各单位部门人数;(2)加班时间;(3)预计人员流动;(4)激励计划;(5)培训计划;将参加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内部培训的人数;将参加部门培训的人数;将参加公司外部培训项目的人数。

2、信达公司的人力资源计划过程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哪些具有普遍性?哪些具有特殊

性?

(一)信达公司的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中有如下几个特点:(1)共同参与在实践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中,信达公司从高级主管到最高管理层以及所有部门都参与了。而为了提出一个完整的、彻底的管理计划,部门经理需要主管和助理经理为他们收集和提供信息;(2)全局观念部门经理们不只顾自己的资源和目标,所有部门都要顾及共同目标,因而其思考方式更具有战略性,各部门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资源,更好地处理公司需要和员工发展的关系,有的部门经理和其经理助理甚至和别的部门主管共同制定人力计划。(3)信息准确由于人力资源较早介入到战略计划阶段,所以人力资源部与企业保持一致性,同时也因此在通过这一过程中了解了一线经理是如何作业的,保证了来自各个基层面的信息的准确性。(4)商业意识由于人力资源部平时注意阅读市场报告和各部门的报告,平时熟悉一线部门的营运作业,平时注意考察组织的所有支撑部门,平时注意培训内部雇员通晓各个不同部门的职能和运作,所以人力资源部成员具有强烈的商业意识。(5)高层支持信达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对此次人力资源计划的全程支持令人力资源部很好地完成了人力资源计划。在人力资源部会议开始前,总经理会跟人力资源部对会议的分割、议程进行充分讨论并给与全力支持。通观整个人力资源计划过程,我们都看到了总经理那双无形的手推动着各个阶段的运作。

(二)信达公司人力资源计划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特点:(1)团队协作,信达的人力资源计划过程是一个团队协作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各个部门,高级主管和经理们都参与进来了;(2)专业精神,信达的人力资源计划过程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每个经理要在他的领域里是专家。

(三)信达公司人力资源计划过程中具有特殊性的特点:(1)公司管理层的“分权化和本地化”:管理层对下属只给予指导而不发布指令,各国的子公司可以自行制定战略计划,这使得公司能对本地市场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2)全面化:公司部门经理既要在他的领域里是专家,又要充分了解其他部门的运作,这样经理们能够从公司整体来考虑问题而不只看到自己部门。

3、信达公司为什么如此重视人力资源计划?

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力成本是信达公司仅次于航运成本的第二大成本项目,若人力资源部能够成功开发该人力资源计划,则使信达公司通过这个人力资源计划控制支出并最大限度地促进收入增长,最终将有助于形成公司在航空快运业的全球领导地位。

第七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1、什么是职业生涯?职业生涯发展有哪些理论

人们对职业生涯持有两种观点

从某一类工作或某一组织出发:将职业生涯看作其中一系列职位构成的总体。

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职业生涯是个人所经历的一系列独特的工作、岗位和经验。据此衍生出三种职业生涯观:(1)职业生涯提升观,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当个人在低位、金钱、权力等

方面有所提升的时候,才构成其职业生涯。(2)专业的职业生涯观,它强调职业生涯必须有专业化的特点,例如医生、律师被认为具有职业生涯,而文员则没有。(3)稳定的职业生涯观,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在某一职业领域或紧密相关的领域从事一种稳定的职业才算得上是职业生涯

职业选择理论

(1)帕金森的特质-因素理论

(2)霍兰德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

(3)沙因的职业锚理论

职业发展理论

(1)萨柏的职业发展理论

(2)格林豪斯的职业发展理论

(3)沙因的职业发展理论

2、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管理

○1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是一个人通过对自身情况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获取职业信息,选择能实现该目标的职业,并且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2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为了更好实现员工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寻求组织利益和个人职业成功最大限度一致化,而对员工的职业历程和职业发展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采取一系列的手段。

3、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其他管理职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初进组织阶段

(1)帮助新员工准确认识自己,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2)提供系统的入职培训。

(3)为新员工提供职业咨询和帮助。

(4)帮助员工寻找早期职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职业生涯初期

(1)建立员工的职业档案,详细掌握员工有关的信息。

(2)建立主管和员工的适时沟通制度或员工的个人申报制度。了解员工的感受和意愿等。

职业生涯中期

(1)用满足员工心理成就感的方式来代替晋升实现激励效果。

(2)安排员工进行职业轮换。

(3)扩大现有的工作内容。

(4)为员工提供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职业生涯后期

(1)提供心理辅导,做好思想工作。

(2)发挥余热,让老员工培育新员工。

(3)对于有特殊技能、特殊贡献、企业又缺乏的员工,调查员工的意愿,如果他们也希望继续工作,组织可以返聘,让他们继续为公司做出贡献。

(4)做好退休后的计划和安排。

4、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与职业生涯管理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1)详细的职位分析

(2)员工素质的测评

(3)与职业生涯管理相配套的培训开发体系

(4)完备的人力资源规划

(5)有序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等。

5、组织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1)举办职业生涯讨论会

(2)编制职业生涯手册

(3)开展职业生涯咨询

案例分析

1、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有什么特点

(一)针对性惠普能吸引来、保留住和激励起高级人才,不仅靠丰富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靠向这些员工提供提高、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其中帮每位员工制定令他们满足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计划。惠普公司开发的职业发展自我管理的课程,先让参加者用各种信度业绩考验的测试工具及其他手段进行个人特点的自我评估;然后将评估中的发现结合其工作环境,编制出每个人的一份发展途经图。惠普公司从哈佛MBA班到第二学年的职业发展课里学到六种工具,用在这门课的学习里来取得每人的个人特点资料。

幻灯片 2 田崇稳1 田崇稳1

田崇稳, 2012-4-10

(二)综合性参加者观察和分析了自己总结出的资料,才从中认识到一些一般性规律。

他们先把六种活动所获的资料,一种一种地分批研究,分别得出初步结论,再把六种活动所得的资料合为一体,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三)独特性即自我管理,每人做好自我评估后,部门经理再逐一采访参加过此活动的下级,听取他们汇报自己选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并记录下来,还要写出目前在他们部门供职的这些人的情况与职位这信息便可供高层领导用来制定总体人力资源规划,确定所要求的技能,并拟定一个时间进度表。当公司未来需要的预测结果与每位学习参加者所制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对照后相符时,部门经理就可据此帮助他产部下绘制出自己在本公司内发展升迁的路径图,表明每一升迁前应接受的培训或应增加的经历。

(四)整体性每位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还得和绩效目标与要求结合起来,供将来绩效考评时用。部门经理要检测其部下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进展,作为考绩活动的一部分,并需要负责对他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与支持。

(五)层次性把自我评估当作职业发展规划的第一步。参加者观察和分析了自己总结出的资料,才从中认识到一些一般性的规律。他们先得把六种活动所获的资料,一种一种地分批研究,分别得出初步结论,再把六种活动所得的资料合为一体,进行综合

分析研究

2、对中国企业来说,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又

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可以借鉴的地方:1、惠普公司聚集了大量素质优秀而训练良好的技术人才,惠普能吸引来、保留住和激励起这些高级人才,不仅靠丰富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靠向这些员工提供良好的提高、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在现代社会名员工除了关注物质报酬外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员工就是因为看不到发展前景而离职,给企业带来损失,惠普公司针对员工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发展与成长的机会,不仅稳定了员工队伍,聚集了大量优秀而训练良好的技术人才,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为公司的光明未来做储备。

2、惠普公司的科罗拉多泉城分部开发了一种职业发展自我管理的课程,让参加者通过对个人特点的自我评估,更清楚地认知自我。从哈佛MBA班第二学年的职业发展课里学到六种工具,用在这门课程的学习里,来取得每人的个人特点资料。该公司通过举行这些活动,有助于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帮助员工使整个职业历程中的工作更富有成效,帮助员工更好地控制职业生活,实现工作家庭的平衡。

3、惠普公司举行的活动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所用的方法是归纳式的而非演绎式的。一开始就让每位参加者总结出有关自己的新资料,而不是先从某些一般规律去推导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这个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而不是从一般到具体。对中国企业来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演绎式的而非归纳式的。中国企业是先从某些一般规律去推导出每人的具体情况,从一般到具体,不能充分体现每位参加者的个性特点。而惠普公司运用归纳式的方法,可以让每位参加者自我剖析和自我认知。

4、每人做好自我评估后,部门经理再逐一采访参加过此活动的下级,听取他们汇报自己选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并记录下来,部门经理要监测其部下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进展。惠普公司实施上级对下级的监测,使员工更有信心完成目标。部门经理对员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是对员工未来职业发展的一种蓝图。

<二>对中国企业来说,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位参加者要对自己的配偶、朋友、亲戚、同事或其他重要任务中的两个人,就自己的情况提出一些问题,看看这些旁观者对自己的看法。惠普公司的自我评估带有个人主观因素,不够客观。惠普公司是美国企业,所以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应美国市场环境而生的,不一定都适用于中国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需要在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进,从而使其更适用于中国市场。

第八章培训与开发

1.如何理解培训与开发的含义?

答:培训与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的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或连续性的活动。

培训和开发的实质是一样的,都要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业绩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只是关注点不同,一个更关注现在,而另一个更关注未来。

2.培训与开发有什么意义?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培训与开发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绩效;

培训与开发有助于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

培训与开发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足感;

培训与开发有助于培育企业文化;

培训与开发有助于增进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原则:服务企业战略和规划的原则,目标原则,差异化原则,激励原则,讲究实效原则,效益原则。

3.培训与开发的步骤有哪些?

一、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就是用来确定培训是否必要的过程。

二、培训设计

(一)制定培训计划

(二)做好培训前的准备

三、培训实施

四、培训转化

五、培训评估

(一)培训评估的标准——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

(二)培训评估的设计

4.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对于培训需求的分析包括: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这三个层次,共同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培训

(1)组织分析:

组织分析是在组织层面展开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战略导向:

2.管理者、同事和雇员对培训活动的支持

3.培训资源:经费、时间、专业知识

(2)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于确定新员工的培训需求。

任务分析的结果也界定了在个人层面进行培训时培训内容的范围,这是设计培训课程的重要依据。

(3)人员分析:

人员分析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一是对员工个人的绩效作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确定

解决当前问题的培训需求。

2.根据员工的职位变动计划,将员工现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与未来职位的要求进行

比较,以确定解决将来问题的培训需求。

通过人员分析,确定出企业中哪些人员需要接受培训以及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

5.培训与开发的方法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在职培训:

1.学徒培训:

“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员工和新员工结成比较固定的“师徒关系”,师傅对徒弟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培训效果受师傅水平的影响,会影响到师傅的正常工作;容易形成固定的工作思路,不利于创新。“导师制”。

2. 辅导培训:

受训者以一对一的方式向经验丰富的组织成员进行学习,辅导者可以是企业的任何职位的人,但需要辅导者与受训者的兴趣必须一致,必须理解相互的心理。

3. 工作实践体验:让员工实际体验不同岗位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关系、问题、任务、需求等,来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主要有:工作轮换、临时派遣。

如工作轮换。通过调动员工工作职位的方式来进行培训。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通用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适合对专家型的人员进行培训。

二、脱产培训的方法

1.授课法:

可以同时对一大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成本比较低;

培训者能够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但要求受训者的同质程度比较高,单向沟通缺乏反馈,缺乏练习的机会。

2. 讨论法:

授课者与受训者共同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培训方法。

受训者能够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思考,有利于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但是要求参与讨论的人数不能太多,不利于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掌握,讨论过程容易偏离主题。

3. 案例分析法:

有助于解决现实的问题,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受训人员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案例的收集和提炼比较困难,对培训者的要求也比较高。

4. 角色扮演法:

提供真实的情境,让受训人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作出他们认为适合每一种角色的行为,表现出角色的情感,培训者在扮演的过程中给予指导,结束后进行讨论。

这种方法有助于改正过去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更适于态度类的培训,不适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5. 工作模拟法:

与实际的工作比较接近,因此培训的效果比较好,能够对培训的过程加以有效的控制;

可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训而造成的损失;

但是费用比较高,存在培训转化的问题。

适合那些出错的代价和风险比较高的工作,如飞行员的培训和管理决策的培训等。

6. 网络培训法:

利用网络进行培训,打破了培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训者和受训者不必再面对面地进行培训;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建立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成本比较高,并且对有些内容如设备的操作、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培训等并不适合。

7. 拓展训练:

利用户外活动来开发团队协作和领导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如攀岩、信任跳等。

案例分析

1.中兴通讯是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

充分调研,客观分析

在立项前会进行广泛的需求调研,从组织和员工两个层面来分析和评审培训需求。立项前,要对公司所有高层领导进行一对一访谈,对业务部门领导和专家访谈,与关键岗位的员工进行座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员工的需求。通过充分收集、分析各方信息和专业评审,最终确定与公司战略发展、与岗位能力要求强相关的核心关键能力和培训项目。我们认为只有在前期通过各种有效沟通和全面分析调研,变“资源推动”为“业务需求牵引”,才能确保每个培训项目的设立是公司业务发展的真正需要,才能保证每个培训项目的结果能够真正得到应用落地。培训的效果通过业绩提升得到真正验证。

除此之外,在立项阶段就明确了各项具体内容,如项目里程碑、项目的最终目标、最终验收标准和内容、项目管理和沟通的原则、项目存在的风险评估等,并且明确了项目经理、核心项目成员的责、权、利。项目目标严格按照SMART原则设定,具体、明确、可衡量,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避免流于形式。

2.中兴通讯在培训中,采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有事吗优势,又有什么不足?

分层培养,形式多样

目前中兴通讯的员工培训培养按照三级模式进行,即公司、体系、部门三级进行项目实施在培训形式上也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教学而是采用多种形式配合实施。除了公司集中的课堂技术培训外,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公司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如e-Learning、OJT(在岗培训)、以师带徒、行动学习、案例研讨和分享、轮岗等。

如“以师带徒项目”,以师带徒项目不仅能够帮助新人快速成长并达到岗位要求,也增加了优秀老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把自己优秀的岗位经验进行固化和传承,更使新员工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可谓是“多赢”。但是新人受师傅影响较大,且影响师傅工作。容易形成固定的工作思路,不利于创新。

又如工作轮换,丰富员工的工作经验,扩展知识和技能,胜任多方面工作。然而不利于某一专业领域的提升。

3、中兴通讯的培训有什么特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特点:中兴通讯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保障能力发展和提升项目实施:一是文化营造,包括高层关注、引导宣传、奖励激励等;二是制度保障,包括制度建立、实施考核等。

启示:员工能力关系到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是一件长期的需要坚持不懈进行的工作。中兴通讯的能力提升项目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和核心经营能力,针对公司关键岗位人员,不仅使新员工能够快速上岗并达到岗位技能要求,而且输送了大量的合格的后备人才,为公司未来的竞争提供了人才支持,最重要的是使公司在岗员工根据岗位要求不断提升自身各项能力,使培训与发展真正与业务结合成为业务单位的战略合作和支持伙伴,培训与发展的投资回报逐渐显现,这些对公司的意义和作用将是长远和不同凡响的。

第九章绩效管理

1、什么是绩效?如何理解绩效管理?

所谓绩效,就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则是指工作的行为。

绩效管理就是指制定与昂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保持一致,进而保证组织目标完成的管理手段与过程

2、绩效管理有什么样的意义?

(1)绩效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

(2)绩效管理有助于保证员工行为和企业目标的一致

(3)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4)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决策的科学、合理

3、如何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和绩效考核周期?

(1)绩效指标应当有效

(2)绩效指标应当具体

(3)绩效指标应当明确

(4)绩效指标应当有差异性

(5)绩效指标应当具有可变性

在确立绩效考核周期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职位的性质

不同的职位,工作内容是不同的,因此绩效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一般来说,职位的工作绩效比较容易考核的,考核周期相对要短一些,如工人的考核周期相对就应当比管理人员的短。其次,职位的工作绩效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比较大的,考虑周期相对要短一些,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如销售职位的绩效考核周期相对就应当比后勤职位的短。(2)指标的性质

不同的绩效指标,其性质是不同的,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一般来说,性质稳定的指标,考核周期相对要长一些;相反,考核周期相对就要短一些。例如,员工的工作能力比工作态度相对稳定一些,因此能力指标的考核周期相对比态度指标就要长一些。

(3)标准的性质

在确定考核周期时,还应当考虑绩效标准的性质,就是说考核周期的时间应当保证员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这些标准,这一点其实是与绩效标准的适度性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销售额为50万元”这一标准,按照经验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将考核周期定为1周,员工根本就无法完成;如果定为4周,又非常容易实现,在后两种情况下,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都是没有意义的。

4、什么是关键绩效指标?什么是平衡计分卡?

(1)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的指标体系

(2)关键绩效指标体现的是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

(3)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评价和管理员工绩效的可量化的和可行为化的标准体系

平衡计分卡以企业的战略和使命为基础,依托于战略地图中所描述的企业战略,对每项战略进行分解,制定衡量指标和目标值,同时配之以达成目标行动方案,形成一套对战略进行衡量考核指标体系。

5、绩效考核的主体有哪些?

绩效考核的主体包括五类成员:上级、同事、下级、员工本人和客户

6、绩效考核中的误区有哪些?如何避免?

(1)晕轮效应

(2)逻辑错误

(3)近期误差

(4)首因效应

(5)像我效应

(6)对比效应

(7)溢出效应

(8)宽大化倾向

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错误或者不当的行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完善的绩效目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考核标准应该具体、明确。第二,选择恰当的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应当对员工在考核指标上的表现最了解。第三,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例如强制分布法和排序法就可以避免宽大化、严格化和中心化倾向。第四,对考核主体进行培训。考核开始前要对考核主体进行培训,指出这些可能存在的误区,从而使他们在考核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避免这些误区。

7、如何进行绩效的反馈?

1) 准备绩效反馈所需的资料

主管与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提前准备员工的绩效评估表格与绩效评估报告。

2) 分析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

主管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分析员工绩效评估结果与上一绩效周期评价结果的特点,了解员工哪些素质得到了改善,还存在哪些素质的不足,员工绩效成果存在哪些特点,哪些主观因素对员工的绩效成果产生了关键影响。

3) 准备绩效反馈提纲

绩效反馈提纲是主管及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进行绩效反馈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提纲应清晰说明绩效反馈目的,先谈哪些问题,再谈哪些问题,绩效反馈提纲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联系性,尽量避免提出跨度比较大的问题。完善的绩效反馈提纲能确保员工正确的理解绩效评估结果,清晰的知道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与评价。

绩效反馈提纲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包括:

指导语:绩效反馈的目的及意义

员工绩效评估结果

员工本期绩效评估结果的特点(优势与不足)

员工对绩效评估结果的意见

员工绩效评估结果与上一绩效周期结果的比较(哪些素质得到改善,哪些素质需要提升)员工实际绩效与绩效协议规定的绩效目标的差异

产生绩效差异的原因

4) 实施绩效反馈过程

a. 制定绩效反馈计划

绩效反馈是个系统工程,企业每个员工都将面临这一问题。我们建议企业采取自上而下的顺序开展绩效反馈工作。对部门主管的绩效评估结果实际就是对部门整体绩效进行评估的结果。部门整体绩效与绩效目标之间的差异是由部门所有员工的共同作用形成的,自上而下的顺序制定绩效反馈计划,有助于从不同层面思考绩效问题,对造成绩效差异的原因进行详细分解。当然分解的目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发现导致绩效不佳的各种可能的原因,以便能够及时地扫除这些障碍,持续不断的改进员工、团队与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

b. 通知员工事先准备

通知员工准备进行个人工作总结与重点分析几个问题,让员工事先准备这些问题能够加速绩效反馈工作的进程,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员工准备的问题如下:

员工的自我评价(明确的优势与不足,需要用具体事例说明)

员工对绩效评估结果的意见

造成实际绩效与绩效目标差异的原因

本绩效周期获得了哪些显著的提升,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通过本绩效周期的工作,认为哪些素质需要提升(需用具体事例说明)

c.做好过程记录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对绩效反馈的过程进行记录。这些记录将作为为员工制定绩效改善计划及对员工进行绩效辅导的宝贵资料。

d. 达成共识是关键

绩效反馈除要明确告知员工绩效评估结果以外,还要与员工共同分析实际绩效与绩效目标差异的原因,主管与员工必须对这些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达成共识(主管支持与绩效改善)。

8、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哪些?每一种考核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比较法:1、简单、易操作。适用于作为奖惩的依据2、无法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3、无法对不同部门之间的员工做比较

量表法:1、具有客观的标准,可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考核结果的横向比较;具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可以确切地知道员工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和问题,有助于改进员工的绩效,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提供科学的指导2、问题是,开发量表的成本比较高,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指标和标准

描述法:1、提供了对员工进行考核和反馈的事实依据2、一般只作为其他考核方法的辅助方法来使用

案例分析

1、你如何看待平安保险采用的强制比例分配?

在我看来,让一个人待在一个他不能成长和进步的环境里才是真正野蛮的行径或者.假慈悲....杰克-韦尔奇+ q1 F5 ^; U/ P$ F s4 D. P

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绩效考评客观对某一时间段内员工或组织的工作过程、结果等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并且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绩效奖金分配、薪酬调整、岗位晋升、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促进员工或组织不断提高绩效水平,保证企业年度

经营目标及战略规划的落实。3 M% W! X5 c: r" V% Z# [ {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企业并不能有效利用绩效考评结果,致使绩效管理的功效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正确对待考评结果的强制分布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不少企业对于进行绩效考评结果的强制分布或多或少存在顾虑。

7 \- n% N! G& b; a2 v) ~

其实,考评结果强制分布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是利大于弊的。实施考评结果强制分布并非零和博弈,通过进行强制分布可以实现几方的共赢。

于企业,通过绩效考评强制分布,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绩效文化,建立起一个公正公平的管理机制,能够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应有效用。, Q& H- M/ k7 F+ p7 s$ b

于优秀绩效者或认真努力工作员工,通过绩效考评的强制分布,能够体现他们的工作价值,促进他们进一步地提高。

于较差绩效者,通过绩效考评强制分布,可以促进这部分员工改进自身工作,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或者,被淘汰出企业,在其他企业找到适合这部分员工发展的平台。

2、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平安保险对前线职位与后台职位是如何区别对待的?

一些后台职位的考核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考核指标依据公司当前的发展和需要而定,考核结果会结合主管的弹性评价,并和后台其它模块的员工进行比较。例如HR最近两年的首要任务是搭建完整的绩效管理平台和制度,并执行所有人的绩效管理(现在只有50%的员工进入这个绩效管理系统),因此其考核体系中会设有与之相关的指标;在整个HR模块中,绩效经理会和薪酬经理先比较,随后HR模块再和财务模块的经理比较。当然也有硬性指针,例如HR的工作任务是否完成,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目标是否实现,成本超标20%该项即不合格。

而前线职位,例如销售等,则以营业额为主要考核目标。例如分公司经理的几乎所有考核指标都和业绩有关,要求利润、营业额两手抓——没有公司以没有增长的利润或者没有利润的增长为目标,管理人员既要实现高利润下的高增长,又要实现高增长下的高利润,两者都得兼顾、平衡、保持平稳发展。不同子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考核指标会有所侧重,但这必须以盈利为底线。所有业务部门的考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必须符合考核的三大手段。

3、平安保险是如何保证绩效考核的透明性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首先,清晰评价标准:

对于各级管理人员,考核双方基于企业年度业务及财务预算,层层分解讨论形成具体清晰的问责目标,在有效支撑公司目标实现的同时,也成为双方共同认可的绩效评价依据;对于普通员工,公司建立了一套清晰、多维度、统一的绩效评价标准,每一维度都有详细的等级描述。

其次,加强过程管理:

平安通过月度“绩效日”制度,通过IT系统明确要求下级主管开展月度阶段性总结,上级主管定期审批辅导,并开展阶段性评价,从而有效加强了对过程的记录与管理,有助于提升年度评估的精确性。

第三、严格执行“铁律”

公司以“铁律”的形式,明确了绩效管理相关规则。无论哪一层员工都必须遵循此规则,有助于保证绩效管理体系的公平性、严肃性的有效确立。

第四、开放申诉通道

绩效管理体系中设计了申诉机制,员工如果认为绩效结果不公平,可通过集团统一申诉

邮箱提起申诉,将由专人按一定的程序受理。

最五、开展专项调研

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定期发起员工绩效管理调查,收集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种种建议,发现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优化和完善。

启示:平安的绩效管理有一套严密的日常管理体系,通过机制的约束保证绩效管理过程、结果的公平性,并促进目标的有序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 第一章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在实践中必然是外部途径与内部途径的统一,即一方面需要进行例行的外部行业选择和对行业竞争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又需要依靠不断苦练内功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只有两者兼备的企业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2、企业核心能力 典型代表 麦肯锡公司:核心能力就是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同时,核心能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一线执行能力构成。(洞察预见能力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独有的数据、产品的创造性、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等) 国内的李悠诚等人的观点:核心能力就是无形资产,核心能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获得的能力。 识别某项因素是否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准的四个特征: 第一、价值性。(价值=收益/成本) 第二、独特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的差异性,是解释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第三、难模仿性。 第四、组织化。 核心能力: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 3、核心能力的来源————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是指一个公司两种无产自产的经济价值,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 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协同工作而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资本形式,它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和公共关系系统之中。 人力资本,是指蕴藏于组织中、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个性、内驱力、团队意识等各种因素的集合。 4、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从内涵与外在特征把握其特征) 5、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 A、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 a、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主要指企业家和企业中的知识工作者) b、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持续性地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念基础,即企业的使命、追求和核心价值观;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即企业的市场与客户) c、人力资源价值性的其他表现。 B、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与独特性。 稀缺性,主要是指由于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导致的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是独特性的重要前提。 C、人力资源的难以模仿性。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着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着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着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说明 一、题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题,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20分 3.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6题,24分 4.归纳/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题,20分 5.情景模拟题:共1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四个选项为单选题,五个选项为多选题;问答4分。 6.案例分析:16分 二、答题要求 1.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3.判断并说明理由:要求先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对的和错的都要说明理由。 4.分析/简述题: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和整理要点,然后根据要点内容简要展开说明 5.情景模拟题: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四个选项为单选题,五个选项为多选题,将答案写入括号内。问答题4分,为开放式问题,同学可以根据情景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6.案例分析题:根据案例问题回答,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三、复习要点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4分)(先判断对错,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X,并说明理由) 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人口的总和。 (X)理由: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口的总和。 2、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战略实现的有力保障,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X)理由:企业战略对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理由:不公平的心理主要产生于所得报酬相对量的比较 4、工作规范又称岗位规范或者任职资格,是根据工作分析所提供的信息,拟定任职者的资格,列举并说明具体任职者的个人特质、条件、所受教育和培训等。 (√)理由:工作规范的定义 5、所谓关键事件,就是对企业员工有重要意义的职务背景关系及相应的行为。 (X)理由:关键事件就是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有重要意义的职务背景关系及相应的行为 6、职位是指工作中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最小动作单元。 (X )理由:工作要素是工作中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最小动作单元 7、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是实现组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过程。 (√)理由: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表明这句话的正确性 8、组织中可能会出现某类人员供不应求,而另一类人员供过于求的失衡现象被称为结构性失衡,这种现 象在组织快速发展时期尤为突出。 (X)理由:结构性失衡现象在组织稳定发展时期尤为突出 9、招聘的机会成本是指因招聘不慎,须重新再招聘时所花费的费用。 (X )理由:这是指招聘的重置成本 10、“一个岗位宁可暂时空缺,也不要让不合适的人选占据”体现了招聘工作应遵循的全面性原则。 (X)理由:体现了招聘工作应遵循的标准性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大版第三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 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W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3、人力资本的概念:舒尔茨,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或者质量表现 出来的资本,是通过投资才能获得的。 4、人力资源的性质:①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②时效性③增 值性: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而增值④社会性:社会政治文化不同,人力资源质量也不同⑤可变性⑥可开发性 5、人力资源的作用:①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②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 量(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人力资源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③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6、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 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践的管理活动。求人、选人、育人、用人、激励人、留人 7、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①人力资源规划: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 给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制定出平衡供需的计划②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位分析(对组织内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给出确定的任职资格)。胜任素质模型(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素质的组合)③员工招聘:招募、甄选、录用④绩效管理:对员工工作作出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建议。⑤薪酬管理:确定薪酬的结构和水平,实施职位评价,确定福利待遇⑥培训与开发:建立培训体系,实施,反馈⑦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对自身情况客观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获取职业信息,选择能实现该目标的职业,并制定行动计划和方案⑧员工关系:各主体之间围绕雇佣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8、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 (一)X理论:对人性的传统假设: ①大多数人生性懒惰,逃避工作 ②大多数人缺乏上进心责任心,不愿负责任,宁可让别人领导 ③大多数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 ④大多数人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 ⑤大多数人欺软怕硬,畏惧强者,安于现状 ⑥大多数人工作时为了钱,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⑦只有少数人能克制自己,原理承担责任 (二)Y理论: ①并不是天性不喜欢工作,工作可能是满足也可能是处罚,执行或逃避视情况而定 ②大多数人愿意对工作、他人负责,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该完 成的目标 ③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表现控制的愿望 ④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会接受职责,还会谋求职责 ⑤所谓的承诺与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报酬是直接相关的 ⑥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人的思维都有独特的合理性 (三)X理论-Y理论:

马克思课后题答案

绪论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P26-27、P29)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训诂学试题(1)汇总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音韵学_、_文字学_、_训诂学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正义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释玄应,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释慧琳,凡一百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期末要点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 1、约翰·R·康芒斯是第一个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人。 2、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3、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包括先天的体质、后天的体质)、智能素质(包括经验知识、科技知识——通用知识、专用知识)、非智力素质(心理素质、积极性)。 4、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有三种形式:教育和培训、迁移、医疗保健。 5、人力资源的性质(给出描述会判断) 1)能动性:人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 2)时效性: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的倒“U”形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3)增值性 4)社会性:人的体力和脑力明显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社会属性。 5)可变性 6)可开发性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德鲁克首先正式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怀特·巴乔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职能加以论述。 2、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3、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区别(P42表2-2) 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1)管理视角:视员工为负担、成本视员工为第一资源 2)管理目的:组织短期目标的实现组织和员工利益的共同实现 3)管理活动:重视用、轻开发重视培训开发 4)管理内容:简单的事务管理非常丰富 5)管理地位:执行层战略层 6)部门性质:单纯的成本中心生产效益部门 7)管理模式: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8)管理方式:命令式、控制式强调民主参与 9)管理性质:战术性、分散性战略性、整体性 4、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间的关系(见P51图2-8)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是其他各项职能实施的基础。绩效管理在整个职能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1、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四种角色: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变革推动者。 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整体把握) 1、人力资源外部的环境包括哪些?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因素 政治环境一般并必能直接作用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但是能够影响到整个企业系统,进而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能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活动。工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影响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会通过不同层次的劳资协商和集体谈判,可以影响或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决策,从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 2)经济因素 经济体制的不同会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不同。计划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决策都是由政府做出的,企业更多的是执行政府政策,企业多数执行政府的政策。市场经济下,政府不再统一制定各种具体的人力资源的政策,不再对人力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而是由企业根据内外部的各种因素来自行做出决策,职能性和战略性工作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前景,从而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则要考虑外部劳动力市场状况。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也是影响企业各个职位具体薪酬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招聘录用、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招募者在招募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例如我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就是( C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中的德尔菲法是属于( B ) A、定量预测方法 B、定性预测方法 C、经验预测法

D、工作研究法 3、美国学者斯潘塞博士提出了“胜任力冰山模型”,认为胜任力由“水面上”和“水面下”两部分构成,以下不属于“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下”的是( D ) A、分析决断力 B、人际洞察力 C、自信 D、知识与技能 4、( C )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 A、误差 B、效度 C、信度

D、效标 5、( A )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的依据,它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各项职能管理活动的方向。 A、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B、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C、招聘与甄选 D、人力资源供需预测 6、在外部招聘途径中,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经营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招聘有赖于( B ) A、广告 B、猎头公司 C、就业服务机构

D、校园招聘 7、以下不属于面试优点的是( D ) A、适应性强 B、可进行双向沟通 C、有人情味 D、容易数量化 8、在面试过程中,若面试官提问“你能否谈谈过去的工作经历与离职的原因”或“请你谈谈你昨天向你们格式总经理辞职的经过”,这属于面试种类中的 (A ) A、行为面试 B、情景面试

C、结构化面试 D、压力面试 9、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主旨有两个:系统思考和( A ) A、持续改进 B、绩效反馈 C、制定计划 D、自我审查 10、基于标杆的绩效管理中( B )是将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环节为标杆,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和超越。 A、内部标杆 B、竞争型标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与答案

绪论 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作为历史发展主要动力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与其历史任务相适应的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失业,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无情的经济战争,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及其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幽灵般的国家(如黑手党、贩毒集团等等),国际法以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于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并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人民一举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6]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12《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2016年下半年《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1. ( 单选题 ) 绩效评估的效度是指( )的准确程序。(本题1.0分) A、评估测量 B、评估形式 C、评估指标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1 2. ( 单选题 ) 人口资源指地球上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人口数量。(本题1.0分)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1 3. ( 单选题 ) 对职务描述书编写的要求没有以下哪个()。(本题1.0分) A、清晰 B、具体 C、简明扼要 D、详细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1 4. ( 单选题 ) 知识型员工是指具有一定知识的员工。(本题1.0分)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1 5. ( 单选题 ) 以下选项不属于人力资源的特性的是(本题1.0分) A、双重性 B、能动性 C、持续性 D、自然性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1 6. ( 单选题 ) ()作为一种特殊的培训方法,其精髓在于“以动作和行为作为练习的内容来进行设想,”即针对某问题采取实际行动以提高个人及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 1.0分) A、案例分析法 B、行为模拟法 C、角色扮演法 D、头脑风暴法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 7. ( 单选题 )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必须与公司的()一致。(本题1.0分) A、业务规划 B、培训开发规划 C、晋升规划 D、战略规划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1 8. ( 单选题 ) 培训发展循环的首要环节是(本题1.0分) A、培训制度 B、培训程序 C、培训需求分析 D、培训评估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 9. ( 单选题 ) 生产过程中,员工可以自行设定目标,获得各种反馈信息,这种工作设计的措施属于(本题1.0分) A、工作满负荷 B、工作丰富化 C、横向扩大工作 D、纵向扩大工作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1 10. ( 单选题 ) 不属于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的是(本题1.0分) A、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条件 B、改进企业计划的全过程 C、提高各级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水平 D、对人员及其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11. ( 单选题 ) ()是指一些工作性质相同,而责任轻重和困难程度不同,所以职级、职等也不同的职位系列(本题1.0分) A、职位 B、职务 C、职业 D、职系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1 12. ( 单选题 )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本题1.0分) A、法律规范 B、义务 C、权利义务 D、权利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 13. ( 单选题 ) 下面属于绩效考核的方法是(本题1.0分) A、关键事件法 B、德尔菲法 C、马尔科夫法 D、点数法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1 14. ( 单选题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本题1.0分)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doc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1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1、相关概念: 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就是管理的成本收益。(选择题) ②效率通常是指某种活动功率的高低、速度的快慢。 ③效益通常指的是某项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即生产出的老偶的那个成果与劳动耗费之比。 ④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就是在增加社会福祉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使人力资源的投入与 产出比最大化,从而达到组织所期待的目标。P4 ⑤从本源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P4 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 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内在本质:招人—六人—育人—用人(核心)P5 ⑦人力资本产权是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

称。(分为所有者产权,归人力资本载体所有;以及经营产权,归企业或使用单位所有。) ⑧人力资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P9 2、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多选题):①自有性②生物性③时效性④创造性⑤能动性⑥连续性 3、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和基本功能: ①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多选) ②基本功能:获取、整合、保持、评价、发展。(多选) 4、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资源投资为主线,研究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事的相互关系,掌握其基本理念和管理的内在规律,为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和改善职业生活质量,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管理效益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简答) 5、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传统与现代人事管理)的区别: (1)传统人事管理将事作为重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自身的财富; (2)传统人事管理将人视为组织的财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自身的财富; (3)传统人事管理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就是市场运行的主体;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答案(题目书 P 23) 1. 答: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②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 答: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 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①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②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要努力做到:①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②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 A. 《毛诗诂训传》 B.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C. 《说文解字》 D. 《尔雅》 2.魏晋隋唐时期是() A. 训诂的产生期 B.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C.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D.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3.《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梅膺祚 C. 段玉裁 D. 戴震 4.《墨子间诂》属于() A. 传注 B. 章句 C. 义疏 D. 集解 5.《释名》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刘熙 D. 黄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 2.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 3.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训就是,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 4.声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5.从训诂的体式来看,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叫,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的传住的一般叫。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乾嘉学派: 2.《经籍纂诂》: 3.以形说义: 4.义训:

5.同源词: 增字足义: 四、说明下列各例属何种训诂方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2、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 3、二足以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4、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诗政训传》) 5、天,颠也。(《说文解字》) 6、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礼记》) 7、采,采取也,从木从爪。(《说文解字》) 8、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者,得也。(《庄子·齐物论》) 9、乱,治也。(《尔雅·释诂》) 10、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课之绣。(《诗政训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义界的实质、原则是什么?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2.通释语义与随文释义的区别是什么? 3.解释?望文生训?的含义,并说明产生这一训诂弊病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卷参考复习资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卷参考答案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注意:本试卷共四题。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在题 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C.人性化 2.C.艺术性 3.D.企业精神 4.A.经济人 5.C.直线经理 6.B.为事择人 7.A.明确某项工作或职务的职责和权限是什么 8.C.工作规范 9.C.有利于组织健全人事制度 10.B.工作规范的内容比较简单;是工作说明书的一个重要部分 11.A.工作分析 12.D.工作设计 13. B.职务丰富化; 14. B.战略规划应先于人力资源规划 15. D.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16.B.绩效考核为管理者批评、处罚下属提供了一个机会 17 .C.在大型的组织中,员工业绩的评价者最好是组织的最高管理层,而不应是员工的直接领导者 18. A. 强制分布法 19. C.外部公平性比内部公平性更重要,内部公平性比个人公平性重要 20.B.配置率 21.A.招聘备择方案 22. B.由直接主管人员进行评价 23. C.岗位在组织与企业中的地位 24. B.建立绩效标准—正式评估—考绩分析---结果反馈 25.C.行为基础型; 26. C.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满足感,不属于报酬 27. B.激励性 28. B.内部公平性 29.D.培训开发是密切组织与员工关系的需要 30. B.间接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A.保证在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B.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导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D.可满足员工的需求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B.吸引前来应聘的人员越多越好 C.录用的人员学历越高越好 3. A.有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能够促进组织中现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B.可以利用已有人事资料简化招聘、录用程序,节约人力、财力等资源 D.可以控制人力成本,减少培训期和费用 4. A.补充初级岗位员工 B.获取现有员工不具备的技术 C.获得能够提供新思想的并具有不同背景的员工 5. A.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团队取向 B.有高度责任感和纪律性 C.并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 三、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何区别? 答案要点: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1)认识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观念上经历了从成本到资本、从被动到主动、从经济人到复杂人的变化。(4分) (2)基本职能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观念上经历了从事务性到战略性、从重使用到重开发、从技术成分低与专业性强等一系列变化。(3分)(3)工作方式上的变化。(2分) 2.简述绩效考核的过程。 答案要点:(每点回答,必须略加解释,才能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过程:(1)建立共识(2分) (2)成立考核评审委员会(2分) (3)确定考核指标体系(2分) (4)实施考核(1分) (5)公布考核结果(1分) (6)跟踪改进(1分) 3. 简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原理。 答案要点: (1)要素有用原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中,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关键要为它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2分) (2)能位对应原理:具有不同能力特点和层次的人,应安排在要求相应特点和能级层次的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相适应。(2分) (3)互补增值原理:通过个体之间取长补短而形成整体优势,实现组织目标最优(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