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易错题押题卷1 解析版

高三地理易错题押题卷1

组卷人:付华平

第Ⅰ卷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30°N)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60°,沿虚线L2坡度为4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假设太阳直射点每天南北移动的纬度相等,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正午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日期最接近()

A.6月上旬B.9月中旬 C.11月下旬D.12月中旬

2.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应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A.甲地;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挡观日出的视线

B.甲地;坡度陡,观日出的视野更开阔

C.乙地;夏季日出东北,观日出视线更佳

D.乙地;比甲地日出早,观日出效果更佳

【答案】1、C 2、A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虚线L2坡度为45°,该地纬度是30°N,结合图中指向标,L2坡是阳坡,一年中正午吸收太阳辐射最多时,应是直射坡面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约是15°S,离11月下旬最近,C对。9月中旬太阳直射赤道附近,距离较远,B错。12月中旬,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距离较远,D错。6月份直射点在北半球,距离较远,A错。

2、夏季日出东北方向,根据指向标,乙地有山脊阻挡,看不到,C、D错。甲地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挡观日出的视线,A对,与坡度陡关系不大,B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日出日落时间。

下图示意我国陕西、新疆、青海三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A.青海、陕西、新疆 B.新疆、陕西、青海

C.新疆、青海、陕西 D.陕西、青海、新疆

4.①省区在6月份日照时数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 B.海拔高 C.晴天多 D.白昼长

5.影响②、③两省区日照时数冬季差异大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天气情况 D.昼夜长短

【答案】3.C 4.D 5.B

考点:日照时数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

当下低碳出行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国产自行车纷纷陷入“低价、低档”的泥潭难以自拔时,总部设在昆山的某知名自行车品牌(台资企业)用了10年多时间在中国建立了700家专卖店、700家店中店,销售量从15万辆猛增到现在的近600万辆,年营业额近50亿人民币。下图为该知名品牌自行车的配件来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促成该知名自行车品牌提档升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燃料 D.劳动力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用自行车可提高远距离出行效率②自行车出行可降低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

③自行车出行既缓解交通压力又利于健康休闲④自行车企业对零配件的优化采购,可提升产品质量

A.①②③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6、B

7、B

考点:产品提档升级的主导因素,自行车出行的优势。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A. 水稻

B.油菜

C. 棉花

D. 小麦

9.图中①、②两地同时成熟,但①地收割较快的原因可能是()

A. 劳动力充足

B. 机械化程度高

C. 市场需要量大

D. 天气有利于收割

【答案】8.D 9.D

【解析】

试题分析:

8.从图中可以看出,6月16日成熟待收获的地区主要位于渭河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说明该农作物可能是小麦。

9.①、②两地分别位于河南南部和江淮平原,两地人口均较多,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与河南相比,江苏机械化程度较高;6月份,河南雨季尚未来临,可能天气晴朗,而江淮地区易受准静止锋影响而形成梅雨天气,降水多,因此造成两地收割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状况。

考点:我国的区域差异、农业区位因素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S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读表完

10.

A.广西 B.云南 C.湖南 D.福建

11.与江西省竞争关系最激烈的省区是( )

A.广西 B.云南 C.湖南 D.福建

【答案】10.B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10.根据题干的提示,可知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互补性结构关系和竞争性结构关系两种,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值越小,竞争越弱,互补性就越强,对照表中与广东的工业结学科网构相关系数S值,可知云南省与广东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值最小,互补性最强。

11.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值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对照表中与江西省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值,可知湖南与江西竞争最激烈。

考点:区域经济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木薯(下图)最适于在年平均温度27℃左右,日平均温差6~7℃,年降雨量1000~2000 mm且分布均匀的地区生长。木薯一直是尼日利亚重要的传统农产品,近年来丹麦、美国等来该国建立了许多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等,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尼日利亚已成为世界最大木薯生产国。

材料二尼日利亚示意图、该国城市明纳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目前尼日利亚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1)解释明纳气温最热月份的形成原因。(4分)

(2)简述尼日利亚木薯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的条件。(6分)

(3)分析丹麦、美国对尼日利亚投资加大,使其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的影响。(6分)

(4)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尼日利亚荒漠化空间扩展的方向。(6分)

【答案】

(1)3月份明纳的正午太阳高度大(2分),而且晴天多(或云量少)(2分),太阳辐射很强,所以气温最高。

(2)尼日利亚全年高温,日较差较小,降水丰沛,适合木薯生长(或尼日利亚的气温、日较差、降水适合种植木薯)(2分)。木薯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木薯需求量(或市场)大增;交通不断完善(或交通较便利);劳力价格低;新品种的培育等(答出2点即可得4分)。

(3)有利:为木薯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促进木学科网薯加工业的发展(或带动经济发展)(2分);增加就业机会(或提高农民收入)(2分)等。

不利:加剧土地荒漠化(2分)。

(4)因为尼日利亚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2分),冬半年吹东北信风(2分),所以其荒漠化自北向南(或自东北向西南)扩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材料二图,明纳位于赤道附近,气温最热月份是3月份,此时明纳的正午太阳高度大。根据降水柱状图,此时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很强,所以气温最高。

(2)根据材料一,尼日利亚全年高温,日较差较小,降水丰沛,适合木薯生长。丹麦、美国等来该国建立了许多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等,木薯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木薯需求市场扩大。该国交通不断完善,劳力价格低,新品种的培育等。

(3)木薯生产规模扩大,为木薯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促进木薯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尼日利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等。种植业大力发展,可能加剧土地荒漠化。

(4)因为尼日利亚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冬半年吹东北信风,所以其荒漠化自北向南,或自东北向西南扩展。

考点: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区域种植业发展的条件及影响,沙漠扩展方向及原因。

3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公里,被誉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指出太行山以西的地形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为了防治该问题,山西省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2)分析太行山东侧山麓地区“盛产”古都的自然原因。(8分)

(3)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4分)

(3)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8分)

【答案】

(1)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或发展林牧业)(4分)

(2)太行山东麓夏季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增加降水量;冬季太行山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减弱冬季风的侵袭,使气温不至于太低;东麓处于山前冲积扇(地带),地形平坦;地势略有倾斜,便于排水,少洪涝;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任答4点得8分)

(2)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技术难度高。(2分)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3)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任答4点得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其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为了防治该问题,山西省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牧业的措施。

(2)读图,太行山东麓夏季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冬季太行山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减弱冬季风的侵袭,使气温不至于太低。东麓处于山前学科网冲积扇地带,地形平坦,地势略有倾斜,便于排水,少洪涝。东部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利于人类生存发展。

(3)中线工程要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穿越秦岭等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4)南水北调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从社会生活角度看,有利于保障日常生活、农业用水,有利于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农业发展。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从生态环境分析,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考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城市的区位条件,跨流域调水工程。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题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子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旅游地理】(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遥古城拥有中国最完整的城墙,还有3000多处明清院落,72条街巷等,是世界文化遗产。下图为山西省部分区域旅游交通分布图。

简述应县木塔和平遥古城每年接待游客数量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

(2)差异:应县木塔每年接待游客数量少于平遥古城(2分)

原因:应县木塔:交通通达度低;景点知名度较低;景点数量少,类型单一;地区接待能力有限。平遥古城:交通通达度较高;景点知名度高;景点数量多,类型多样;地区接待能力较高。(8分)【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根据旅游资源评价内容,从景点知名度(平遥古城知名度高;应县木塔知名度低)、类型和地域组合状况(平遥古城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应县木塔类型单一,地域组合较差)、交通通达度(平遥古城距离太原较近,交通便利;应县木塔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平遥古城较完善,接待能力强;应县木塔不完善,接待能力差)等方面来回答即可。

考点:旅游资源评价。

43.【自然灾害】(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

(1)描述该城市雷暴和闪电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

(2)雷暴和闪电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防御措施。(4分) 【答案】

(1)雷暴:夏半年多于冬半年(或夏季多于冬季)(2分);闪电:白天多于夜晚(2分)。夏半年比冬半年,白天比夜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2分)。

(2)加强监测预报;给高大建筑安装避雷针;雷暴天不要站在空旷处、高亢处和大树下;雷暴天不用手机、上网、看电视等;雷暴天减少外出;加强宣传、提高防雷电意识等。(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判断该城市雷暴时间夏半年多于冬半年。闪电时间白天多于夜晚。因为夏半年比冬半年,白天比夜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更容易发生雷暴和闪电。

(2)对雷暴和闪电要加强监测预报,给高大建筑安装避雷针,雷暴天不要站在空旷处、高亢处和大树下,雷暴天不用手机、上网、看电视等,雷暴天减少外出,加强宣传、提高防雷电意识等。

考点: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的时间特点及原因,主要防御措施。

44.【环境保护】(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左图为某市近年垃圾产量图,下面右图为该市垃圾处理方式变化图。

分析该市生活垃圾增加的原因以及垃圾处理方式变化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2分)迁入新城区人口剧增(2分)。可以减少占地面积,(2分)减少地下水污染,(2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缓解城市能源紧张。(2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市区垃圾总量不断增加,而老城区垃圾量较为稳定,说明城市化发展迅速,迁入新城区的人口增加较快,造成垃圾大学科网量增加。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地垃圾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冬季时焚烧较多,这种变化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地下水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缓解城市能源紧张。

考点:城市垃圾成因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