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利益集团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利益集团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利益集团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利益集团理论是有关政府准则制定的基础理论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不同利益集团的分化是必然的,中西方学者对于利益集团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对国际学术界关于利益集团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利益集团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应该在充分加强对利益集团认识的基础上,对利益集团进行有效引导,这样才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利益集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利益集团;经济管制;经济人假定

一、什么是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interest group)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政治学领域,是西方公共选择学派的一个理论分支。利益集团又可以称为压力集团,就是“那些具有某种共同的目的,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个人的有组织的实体”。利益集团的成员可以是普通公民、公共部门组织、非赢利性组织,也可以是寻利的厂商。本文对利益集团理论的梳理基于经济学角度。利益集团作为影响政府政治和经济决策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用不可忽视,理清国内外学者在经济学领域对利益集团理论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地借鉴与吸收这些理论的精华,有效控制利益集团对政治经济决策过程的影响。

二、利益集团经济学理论

(一)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奥尔森(olson)是较早开展经济学领域利益集团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以经济人假定为基本出发点,研究集团内部成员的个体行为对集团运作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他在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认为,集团利益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集团内部个人的行为给整个集团带来的利益必然会被其他成员共同分享,这种成本―收益的不平衡导致集团成员普遍的“搭便车”(free riding)行为,集团越大,搭便车的现象越严重,因此,奥尔森认为小集团行动比大集团行动更有效。

针对大集团行动缺乏效率的问题,奥尔森提出了“选择性激励”的方法,以有效激发集团成员潜在的力量。一方面采用奖励的方式对那些为集团利益作出贡献的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对没有承担集团行动成本的人进行惩罚,使集团成员为集团利益做出贡献。

此外,奥尔森在系统地分析利益集团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说:利益集团会阻碍投资和资本的积累,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增长。因为利益集团游说、寻租等非生产性的政治活动会耗费资源,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资源会相应减少,从而导致经济效率的降低;利益集团的数目越多,对经济增长的阻碍将会越大。奥尔森还以此解释了为什么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创的日本和德国在战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呈现赶超美国的势头,其主要原因就是战争对于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原有的分利联盟的破坏,使其社会中存在的利益集团游说、寻租等现象大大减少,降低了对资源的耗损,因此能够加快经济发展。

(二)政府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

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认为,一种行业是在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下运作的。继奥尔森之后,芝加哥学派和弗吉尼亚学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利益集团理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施蒂格勒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管制的产生,他的研究基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认为政府具有强制力,二是各管制机构的行为选择是理性的,他们都追求效用最大化,因此产业可以俘获立法者和管制者为其提供有利的管制政策,并论证了产业集团比消费者有更大的政治影响力。贝克尔的研究假定经济体中有两个利益集团,而且各集团内成员同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集团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并解释了利益集团对政治产出的影响,他认为集团间的竞争和制衡有利于降低社会福利损失,使政治产出更有效。

弗吉尼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塔洛克(tullock,1980)提出“赢者通吃”的规则,认为政府

的管制会导致利益集团的寻租机会,而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并不能创造社会福利,而是对现有利益进行再分配,特殊利益只为利益集团成员所占有,这样就会造成社会整体福利的损失。nitzan(1991)对塔洛克的模型进行了补充,他认为利益集团的数量的增加导致寻租活动更加频繁,进而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增加,而且集团内部分配越平均,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越大。弗吉尼亚学派从“理性选民”的角度来推导出特殊利益集团以全社会的利益损失为代价进行寻则这一结论,开创了研究利益集团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三)政治企业家理论

罗伯特?萨利兹伯里把利益集团的组织者视为政治企业家,在70年代末提出了政治企业家理论。他认为奥尔森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因其没有考虑到利益集团成员所追求的除物质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无法对自60年代起西方社会中利益集团数量及成员人数显著增加这一社会现实作出充分的解释。萨利兹伯里在奥尔森的基础上对利益集团内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他把利益集团视作企业,把利益集团的组织者视作政治企业家,他们投入资本成立集团,提供服务并对其定价,吸引成员(消费者)参加。萨利兹伯里指出,集团提供给成员的利益可以分为三类:物质利益、归属利益和观念利益。物质利益即有形的,能够直接带来收入增加的利益;而归属利益和观念利益是指集团成员从集体行动过程中获得的归属感、成就感、名声和荣誉等非物质的利益。他认为奥尔森的模型仅仅强调了物质利益,忽视了非物质利益。萨利兹伯里的企业政治家理论是对奥尔森模型的有效补充。

(四)新制度经济学的利益集团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它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利益集团在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诺斯和戴维斯等。诺斯在研究制度变迁的模型中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几个基本阶段,即“第一行动集团”意识到获利机会――提出制度创新的方案――在与其他利益集团的博弈中获得优势――“第二行动集团”(政府)协助并执行推动制度的变迁――两个集团共同获得利益,推进新制度的形成。这个制度变迁的基本过程中,“第一行动集团”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在与其他集团博弈中获胜并得到“第二利益集团”的支持,因此制度演进的方向与社会中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过程和结果相关,并且由强势的利益集团决定。

三、结论

国际学术界关于利益集团理论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各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提供有效借鉴。利益集团介入政府机关,通过游说、投票、施压等方式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作用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利益集团从事的非生产性活动不仅不能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又会对资源产生巨大的消耗,直接导致公共利益的损失;其对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也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此外,利益集团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来影响政府机关的政策偏向,使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及合理性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利益集团作为广大公民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机制,为社会公众意见的表达提供了有效途径,也成为政府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各个利益集团的相互博弈和制衡,也有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

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综述(以下简称综述),不同于学术论文或科研论文。学术论文或科研论文是作者亲自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研究后所做的文章。综述是一种综合性或专题性的情报资料,属于三次文献。具体地说,是指对某一专题的近期文献,经过阅读、摘选、融会贯通、分析、对比、归纳、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评述。文献综述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二是“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文献综述虽不是科学论著,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却不容低估。通过阅读近期原始文献而写成的综述,可以反映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水平、新发现、新趋向以及未来展望。因此,综述被看作是新知识突破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开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毕业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应该先写一篇有关的综述,以便掌握该专题的最新信息,从而为选定研究论题和修订研究计划提供有益的信息和依据。 二、收集资料:文献综述写作的基础 收集文献资料是写作文献综述的基础。因此,收集的文献资料力求广泛与全面,且尽可能收集与研究论题有关的原始文献,同时也应收集相关的权威的综述性文章。 一般地,收集文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进行检索。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主要应用近2~3年内的文献,这样才能体现出文献综述的新观点、新水平。二是从其它文章的参考文献追溯。即从一篇或数篇最新发表、有权威性的论著或综述,及这些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中寻找所需资料,这是一种较为快速而方便的方法。 收集到的文献如何阅读取舍?通常,阅读文献大致有三个步骤:

应用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原因理论研究综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前沿问题研究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原因理论研究综述--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前沿问题研究'迄今为止,学术界缺乏对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原因在 增长和经济 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很少将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作为人力资本或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方面,缺乏对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素质与家庭收入、贫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反贫困 中,缺乏思想、道德、精神等非物质反贫困或非物质扶贫措施(如思想反贫困或思想扶贫)的 。探索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非物质原因,既是重大的学术关怀,又是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原因 (一)思想 人的经济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受其思想观念支配,受其思想 驱使。思想是中性的,先进思想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反。发展经济学家的论述已经涉及到人的思想观念及其转变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其“研究项目把‘发展’和‘不发达’的现实与思想观念结合起来”。佩雷菲特指出:“贫穷国家赶上富裕国家是可能的。追赶,首先是思想上的追赶。日本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转变,还会是一个被贪婪的西方蹂躏的封建 ”,尤其是“竞争信念的思想主导着日本的发展。”而“满清的墨守成规、固守传统、敌视创新,无政府主义,内战使中国在3/4的世纪里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之交臂。但在10年或20年之后,随着国民思想的解放,轮到把中国奇迹列入经济发展的历史不是不可能的。”刘易斯也认为,思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物质的力量并指出:“人是由他们应该如何生活的思想所激励的,这些思想能影响社会经济变化,并且是社会经济变化的首要力量。”“在不发达国家里,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通常是,这些国家如同缺乏资本和自然资源一样,在社会领域里缺乏各种思想以及实现这些思想的人。”赫希曼指出,思想观念的转变成为经济变革的障碍,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吴碧英指出:“扶贫要先扶思想,改变观念,在制定扶贫方针政策时重在唤起贫困者脱贫意识”。叶普万认为思想观念贫困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众多国内学者揭示了解放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国民从“左”的、姓“社”姓“资”的、姓“公”姓“私”等思想困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 (二)新思想 刘易斯认为,新思想是人们对创新、冒险等新事物的认可、接受的态度。具有某种新思想的人即为“新人”,新人善于抓住经济机会,在影响经济增长变化方面起最主要作用。第一,经济增长源于经济机会,“一旦人们抓住经济机会是可能的,经济增长就会发生”,或者“新机会引起了新的富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基本问题是抓住机会。因此,经济增长的加速可能是由于新机会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制度的变化允许抓住业已存在的机会,或者也可能是由于两者兼有。第二,经济机会又源于冒险、创新等新思想。“经济增长要求人们有冒险思想,要求有适量的创新者”。因为,冒险、创新等新思想一旦转变为人的行动,将永远激励人去奋斗,是人们抓住经济机会的根本前提,“经济机会和新思想的这种积累性作用是相互

经济学专业文献综述范本

国家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 曹秋菊苏艳 [内容提要]随着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加快,国家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期对我国在开放条件下应对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有所启示。 [关键词]产业安全理论贸易理论投资理论 一、国家产业安全的理论起源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产业安全起源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国家经济安全作为系统、科学的研究仅仅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有关国家经济产业安全的理论也正在讨论、构建和形成之申。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曾对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进行过描述,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处于低生活水平、高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均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穷国与富国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悬殊。力量的悬殊不仅表现在富国占有控制国际贸易格局的支配地位,还表现在富国拥有决定以什么条件向穷国转移技术、外援和私人资本的专断权力"发达国家还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不切合后者实际国情的价值观、体制以及行为准则等,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受着国外势力的控制和支配。以巴西学者T.D.桑托斯为代表的依附理论者认为"所谓依附,我们指的是若干国家的经济受到它们所依从的另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扩大的制约"。他们认为,经济上依附将会产生国内经济不稳、加强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受跨国公司的压榨等不良后果。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国际金融体系有内在的"疯狂、恐慌和崩溃"倾向。它容易不时发生债务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不稳、投机、为追求更高收益率或安全避风港而出现的资本抽逃。他认为,国际金融是同霸主国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施加影响紧密相关的。霸主国既是国际金融体系的管理者,又是该体系中的主要收益者。总之,从发展经济学家以及国际经济学家和国际政治学家的著作中,我们都能发现蕴涵着国家产业安全的问题。① 二、国家产业安全的贸易理论基础 1.重商主义保护贸易论是产业安全经济思想的萌芽。国际贸易保护理论开始于15世纪的重商主义,它是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主要观点是: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和一切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为了国际经济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干预经济。景玉琴(2005)研究认为,

西方翻译理论

一.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早期北美翻译学派) Development: ①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began to study the human’s brain fun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②It also put forward the na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③It purposed many questions about epistemology which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④It also doubt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⑤The scholars in NATW subverted man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chool and expressive form. ⑥It believ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le opening up new perspectives, the general approach as practiced in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might be characterized by a theoretical na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ologies that tend to reinforce whatever theoretical values individual translators hold. 1.I. A. Richards Richards is a critic, linguist, poet, founder of New Criticism. He is often labeled as the father of the New Criticism, large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his first two books of critical theory,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Richards’s initial premises remain intact: he still believed that the field consists of texts containing a primary body of experience that readers could discern; with the proper training, a consensus could be reached regarding what that experience might be. Richards’s aims were threefold: (1) to introduce a new kind of documentation in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lture; (2) to provide a new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 to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what they think about poetry; (3) to discover new educational methods. 2. Ezra Pound Ezra Pound’s theory of translation focused upon the precise rendering of details, of individual words and of single or even fragmented images; Pound’s theoretical writing fall into two periods: an early imagist phase that, while departing from traditional forms of logic, still occasionally contained abstract concepts and impressions; and a second late imagist or vorticist phase that was based on words in action an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emphasis was less on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or even on the meaning of specific words. Instead, he emphasized the rhythm, diction, and movement of words; Pound supposes that we can have a creative translation beside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

科技经济市场 1引言 500年至1500年,经济的年增长只有0.1%,在1000年的漫长岁月中,产出只增长了3倍,而18世纪的英国却取得了10倍于过去的增长率。这一现象第一次让人兴奋不已,古典经济学家们首先探讨了经济增长问题,对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是由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主要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核心工作,他们是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杰出前驱,斯密强调劳动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李嘉图则强调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马尔萨斯则强调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他们的研究视野都被局限在识别影响增长的因素和说明决定经济增长过程的机制上。 哈罗德1939年发表的《关于动态理论的一篇论文》和1948年出版的《走向动态经济学》,提出了经济学界的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使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从定性走向了定量,1946-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多马发表了二篇有关经济增长的论文。哈罗德和多马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既是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又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起点,从而标志着主流经济学开始将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作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2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的开始 1870年以后,经济学主流关注的重点从供给转向了需求,经济增长的研究已远离了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哈罗德-多马则开创了主流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研究,标志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复兴。 现代经济学的增长模型是建立在Harrod(1939)和Domar (1946)的基础上,按照Harrod-Domar模型,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决定全社会投资水平的储蓄率和反映生产效率的资本-产出比率。由于假设前提的局限,在他们的模型中,资本和劳动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状态的经济增长很难实现,即经济长期均衡增长呈现出“刀刃”特征。但Harrod-Domar模型标志了经济学界运用数理经济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始,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革命:他对资本积累和劳动就业的研究,对以后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将资本和劳动作为经济增长所必须依赖的两大要素,显然具有直接的影响。这一模型既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也是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起点,同时,它也是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进程的出发点。 Harrod-Domar模型强调物质资本的增长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意义。这是以后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率的起点,模型中四个外生的参数:资本-产出比、储蓄率、技术进步的速度和人口增长率,以后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发展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将这四个外生变量内生化而进行的。 3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基准 索罗在Harrod-Domar模型的基础上新引进了三个假设:(1)总 量生产函数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样具有新古典性质;(2)劳动和资本这二种生产要素在任何时刻都处于供求均衡状态;(3)劳动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在此基础上索罗于1956年发表的论文《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成了近半个世纪几乎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研究的基准点:(1)自索罗模型开始,新古典生产函数就成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标准的总量生产函数;(2)在索罗模型的影响下,整个经济时刻都处于动态一般均衡状态成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的通则;(3)索罗模型将给定人们掌握的技术下的劳动生产率内生化,于是在其模型中引入了那个著名的代表技术水平的变量A;(4)索罗模型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确立了一个思想传统:它使经济增长理论变成了完全从供给方面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源;(5)在索罗模型的影响下,主流经济增长模型都以自己的长期增长稳态来解释形成“卡尔多稳态”的原因。 罗索模型通过假设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解决了Harrod-Domar模型中的“刀刃”问题,但它却不能解决没有外生给定技术进步时产生人均产出的长期增长,此外模型中的储蓄率也不是通过个人动态最优化行为内生决定的,更为紧要是的它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许多问题却不能解决经济增长本身!索罗模型的缺陷激发了经济学家们构造经济增长数学模型的冲动。其中,拉姆齐模型通过变分法解决了消费都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有效折中,解决了最优化的储蓄、生产和消费的时间路径,沿着这条思路的研究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卡斯和库普曼斯在1965年作出的贡献:他们将拉姆齐的消费都最优化理论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从而使新古典模型达到了最完美的程度。 4将储蓄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考虑消费者的最优化决策行为,而是假设储蓄是产出的固定比例,并且是外生给定的,从而使这个模型缺乏微观经济基础。于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将资本内生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将储蓄率内生化。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第二步内生化不仅导致了拉齐姆-卡斯库普曼斯模型(无限斯界模型)的产生,而且也导致了戴蒙德的世代交替模型的诞生。 按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将储蓄内生化,首要条件是建立附有对时间的主观帖现率的新古典的效用函数,在个人效用函数最大化分析中,重要问题之一是决策的时间范围,即决策的个人是将未来无限长时间中的效用最大化,还是仅仅将自己有限的一生的时间内进行效用的最大化,以前一种时间假定为条件建立的经济模型被称为“无限期界模型”(Infinite Horizon M odel)以后一种时间假设为条件建立的模型被称为“世代交叠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 odel)。 拉姆齐以数学模型论证了最优消费行为下,一国储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Ramsey,1928),但由于当时经济数学工具的限制,拉姆齐推导出的其实是每个时点上的最优储蓄,而没有依据基本的效用函数指出整个未来时期中最优消费和最优储蓄的动 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 佘时飞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摘要:在哈罗德-多马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的基础上,索罗将资本进行了内生化,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和戴蒙德则将储蓄进行了内生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此后沿着内生化方向,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将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内生化将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的主导方向,本文将对这一方向的发展作一个较为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内生增长 经济研究 趦趻 2009年第8期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期末课程论文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姓名:郭兆凯 学号:20125587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试图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制度的构成、运行和演化,通过探究,去发现制度是如何影响经济运行活动,新制度经济学摒弃了传统的假设,即制度是外生,进而强调制度重要性。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四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发源于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的两篇巨著,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之后在哈耶克、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人的努力下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了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完整理论体系。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1.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的定义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此并无统一的说法。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德姆塞斯把交易费用定义为“交换所有权的成本”。阿罗则把交易费用说成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威廉姆斯把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诺斯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而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在“鲁滨逊”经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 深入分析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和决定因素是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问题,对此,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和诺斯都做过分析。 威廉姆斯认为发生在市场间和企业内的资源转移意义上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两种,即合约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费用和签订合同的之后的“事后”交易费用。关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是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诺斯是从广义上理解交易费用的。即是说,在他看来,交易费用主要由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以及政治型交易费用。而针对市场型的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诺斯是从商品的多维属性和特征、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交易的人格化特征等来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认识不尽相同,可以说,这里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一致,他们的分析实际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有助于人们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和决定因素。 2.企业理论 一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理论基石,主要是这篇论文解释了关于企业的起源以及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他的企业理论着重点是把企业当做是一种资源配置。对于企业组织出现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科斯给出的解释是:“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生产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西经的研究对象 1: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 2:经济体制①自给自足②计划经济③市场经济④混合经济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值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经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实线——需求关系,虚线------供给关系) 第二节:需求曲线 价格: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并且,价格机制也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需求函数 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2、影响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以及消费者的人数等。 ①关于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来说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②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需求量。 ③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 ④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需求量。 ⑤关于消费者人数的变化。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数量的多少。 3、需求函数:所谓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价格是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需求表

经管类文献综述的写法及范文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范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

经济学专业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之一 关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许多学者对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内容扩展到了很多领域,Michael Hoel 和Tor Iversen(2002)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强制保险和非强制保险下人们的行为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了在某些领域实施强制责任保险的必要性。William R Johnson(1977)对强制保险下的逆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科学合理的强制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经济效率。Adam Whitmore(2000)建议将强制保险制度引入环境保护中,实行环境责任强制保险,以化解因为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气候改变的风险。 国外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Michael G. Faure LL.M(Netherlands)(2004)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进行了研究。他在研究中阐述了目前国际学术界对现行强制责任保险的两个方面的争论,一是强制责任保险政策的制定者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时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二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能够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在他看来,这些争论表明了现在强制责任保险发展的一个趋势:即从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向强制第一责任保险转变。 Michael(2004)教授认为当市场失灵时,对市场给予一定的干涉是必要的,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在此基础上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的功能、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强制责任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逆选择等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Paul Bou-Habi(University of Essex)(2006)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的作用作了阐述。他认为,适当的强制责任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他不赞同“家长式的强制保险”,而是提倡“非家长式”的强制保险(NPCI),只有这样才能让强制责任保险的实施走出困境。 Tony Sheldon(2003)认为,现行的强制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太小,强制责任保险应该扩大保障范围,只有在某些关键领域和高风险领域实施相应的强制责任保险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从国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来看,发达国家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对比较成熟,一般都有多个成功实施的强制责任保险险种,并且在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实施和监管方面都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经验,形成了适合自己国情的运作模式,这

大数据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

大数据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从大数据背景下的经济学研究出发,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对传统经济学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以及大数据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大数据的应用给传统经济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给传统经济学带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大数据;大数据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挑战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big data which bring a big impact and challenges on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as well as the big data applications in economics. Big data’s applications has brought a new approach to traditional economics, more importantly, big data has brought a new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economics. 【Key words】big data; big data economics; traditional economics; challenges 1国外关于大数据经济学问题的探讨现状 对于大数据的概念,企业和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准确定义。维基百科的定义: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目的的资讯。麦肯锡的定义: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Dumbill ( 2012)采用IBM 公司的观点,认为大数据具有“3V”特点,即规模性( Volume ) 、多样( Variety ) 、实时性( Velocity) 。以IDC 为代表的业界认为大数据具备“4V”特点,即在3V 的基础上增加价值性( Value) 。权威IT 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将大数据定义为“在一个或多个维度上超出传统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的极端信息管理和处理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则将大数据定义为“由科学仪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视频软件、网络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 维克托(2013)赞同许多物理学家的看法,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许多科学门类都会发生巨大甚至是本质上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翻译理论在现代尤其是20世纪5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熟知翻译理论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有重要的帮助和价值。鉴此,这里将简单介绍西方的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研究可以粗略地分成五个部分: 1.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2.语言学中心阶段 3.系统翻译理论 4.文化研究的面面观 5.翻译的哲学理论 6.综合性学科翻译研究 一.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背景知识 20世纪以前的漫长时间里,翻译理论建立在语文学基础之上,许多哲学家,语 文学家,作家和诗人研究的重心是如何翻译经典文学作品。 1.核心 A、直译与意译的交锋 B、忠实,精神和真理的定义 2.代表人物 A. 西赛罗 他坚持他是以演说家而不是以解释者来翻译的。他倡导意译 B.哲罗姆 他采取意译而不是直译的翻译方法 C.多雷 他提出了翻译五原则 D.约翰德莱顿 提出了翻译三分法:逐字对译,活译,拟作 E.亚历山大泰特勒 在他的文《翻译的三原则》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 F. 马丁路德 通过翻译将精英通俗化 G.施莱尔马赫 提倡保留原作的原味 H.弗朗西斯纽曼 强调原作的异味 I. 马修阿诺德 提倡透明的翻译方法

二.语言学中心阶段 背景知识 在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了普遍语言学理论,既为语言学提供了基础,也促使了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建立。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布卢姆菲尔德的结构语言学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都为翻译理论家进行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基础。 主要理论1:对等和等效(1950s-1960s) 1.代表人物 (1)罗曼雅各布逊 A.描写了翻译的三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B.提出语际翻译指用一种语言替换另一种语言种的整个信息 C.强调对等的差异性 (2)尤金奈达 A.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B.提出著名的读者反应理论 C.他的理论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 (3)皮特纽马克 A.提出语义对等和交际对等 (4)韦内科勒 A.区分了对应和对等 B.描写了五种对等:外延意义,隐含意义,文本规则,语用及形式对 等 主要理论2:翻译级转换理论(1950s-1970s) 1.翻译级转换:将原语翻译到目的语过程中发生的语言方面的小改变。 2.代表人物 (1)韦内和达贝尔 在韦内和达贝尔的模型(1958)中,他们定义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 俩种翻译策略 (2)凯特福特 A.区分了形式对应和文本对等 B.考虑了俩种级转换: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 主要理论3:功能理论(1970s-1980s,起源德国) 1、代表人物 (1)凯瑟琳莱斯 A.强调文本层次上的对等,将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联系 起来。 B.总结了四种文本:信息,表达,使动,和视听媒体文本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概述_李希

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 摘要:本文收集整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突破传统的翻译理论,侧重对原文本、翻译过程、目的语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度及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关注,翻译研究方法开始从“规定”向“描写”过渡,翻译理论研究正慢慢朝多学派、多学科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描写 作者简介:李希,湖南衡山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154-01 1、介绍 本文就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的一系列翻译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第一部分讲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第二部分讲述80年代以来的翻译研究成果,包括对翻译过程、译文接受度给予更多关注的翻译研究以及90年代出现的功能学派、文化派等的翻译研究。西方翻译理论由此呈现出从“规定”转向“描写”、从“原文”转向“译文”、从“无力的研究碎片”到“强有力的理论体系”的新型研究特点。 2、翻译研究学科的出现 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翻译研究处于随意、无序的状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转折点,许多原先从事相近学科研究的人由语言学、语言哲学和文学转向翻译领域,还有一些人来自表面上并不相近的学科如信息理论、逻辑学和数学等领域,这些研究者把原学科的模型及方法带入翻译研究。在这种背景下,Holmes第一个提出了“translation studies”这一学科命名,并初步划定了翻译学的研究范围。 9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译员训练项目的开展(超过250个训练项目)以及大量学术著作的涌现,不同的研究派别之间讨论声此起彼伏,翻译研究因形形色色理论的加入而愈显生机,例如:多元系统理论、目的论、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等。 3、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 3.1 过程导向研究 90年代开始,有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层面。L?rscher和Fraser通过有声思维法、采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经验数据。“研究者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将他们的翻译过程叙述出来,然后对译者的叙述进行录音”(Jeremy2005)。然而有声思维数据仅能反映被试注意到的、有意识报告出的认知或心理过程,但并非是被试脑中的全部信息,而被试是否充分地报告了他们当时的思维活动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Roger Bell(1993)的过程模式建立在信息处理模式与语言的形式及用途的系统理论结合的基础之上。他认为翻译理论应该考虑到两个问题:首先,以往的翻译研究侧重于对翻译产品的评估,所以通过对翻译过程的系统研究找回平衡的评估标准是很有必要的。第二,翻译理论应当采用描写而非规定的方法对翻译过程、功能、产品进行观察,要认识到翻译的目的是:理解翻译活动中涉及的所有程序,而不应当以一系列的规定为前提而进行翻译。 3.2 功能主义翻译研究 德国功能主义的主要倡导者Katharina Reiss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在语言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都与原文对等,然而在实践中,她又认识到等值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有时并非是人们所期望的,于是她在自己的翻译模式中引入了功能这一类别,Hans Vermeer对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论的决裂要比他的老师彻底得多,他提出了以功能或目的为核心概念的目的论。 3.3 文化导向的翻译研究 文化导向研究的理论来源可以直接上溯到后结构主义和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它强调的是翻译活动受到历史文化差异的影响,从一开始对语言普遍性与结构主义的怀疑,到后来对原文本的一种改写,一种反叛。有些译者在译文中引进了更多的政治和文化策略,以期提高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 3.3.1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抵抗式翻译策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源自于文化人类学的后殖民主义开始出现。后殖民理论者通过对文本的历史追溯,揭示文本生成的历史的、社会的条件,揭穿殖民者话语中的谎言,还民族以自信心。为了清楚地反映一个文化群体的特征,译者在目标语文本中使用从属于该群体的文化词和概念(也即异化的翻译策略)。美裔意大利学者Venuti提出了“抵抗式”的翻译策略,倡导译者显性。它能很好地反映源语言的特色,有效提高译者的地位,然而异化翻译的外国文本晦涩难懂,难以为普通大众所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利于外国文本的传入。 3.3.2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20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女性主义政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翻译研究逐渐开始与女性主义交汇在一起,形成了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对词语的中性化或者创造新词来颠覆男性的叙述方式,要求对译文进行女性主义的创造(Simon1996)。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可以说是解构夫权中心、颠覆原文意义的终极权威性理论。它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和公平做出了贡献,但其所倡导的翻译给人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难免招致各种各样的批评。 3.4 语料库翻译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已成为翻译研究领域中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1993年,Mona Baker发表《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标志着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结合。语料库翻译研究是从规定性研究向描写性研究的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它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翻译研究更加客观和科学,这一点已经在语料库的翻译的普遍性研究中得到证明。 4、结语 西方翻译理论自有史以来主要是顺着两条主线发展,即文学翻译线和语言学翻译线。就阶段性而言,20世纪前文学翻译观在翻译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语言学对翻译的影响越来越大,此时语言翻译观逐渐取代文学翻译观的主导地位。进入80年代后,翻译理论研究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翻译开始与各种学科相互渗透,在原来的文学和语言翻译观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另外一条线索,即文化翻译线。无论这一新动向发展前景如何,它的出现必然使翻译研究更具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Bell,R.T.(1993)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London:Longman. [3]Munday,J.(2005)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Routedge.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概述 李 希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154

气候变化的经济学:一个文献综述

气候变化的经济学:一个文献综述 一、气候变化的特征 在过去的30年中,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范围内的大气平衡正在受到破坏,这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全面和长期的重大影响。很多研究者利用一些相互独立的数据观测到外力导致的气候变化,发现过量燃烧化石燃料①破坏了大气平衡,并且导致了全球变暖。这些研究证实了IPCC②第三次评估报告(IPCC,2001)的结论,即“50年来的全球变暖很可能应该归因于人类导致的温室气体的增加”。 然而,温室气体排放是否会造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否会对各国经济产生影响以至于必须采取控制和减排措施,曾经在很长时间都有争议,这种争论甚至一直持续到上世纪末。Schelling(1992)就认为,越是放眼长期,温室气体对气温的影响就越不确定。他还就气候变暖是否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大的影响提出质疑,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科技无法对长期影响做出准确预测,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依赖气候的产业越来越少,气候变化对经济产生的负面作用也将有限。但是目前Schelling等提出的这类争议已经不复存在,气候变暖会对全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破坏这一点被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在学界也已达成广泛共识。 据研究,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在过去的100年里上升了0.3-0.6℃。Hansen 和Lebedeff(1987-1988)每5年取一个平均值,得出的结论是全球平均表面气温从1880年的-0.5℃上升到1980年的0.2℃。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IPCC,2001)预计从1990年到2100年,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将上升1.4-5.8℃。就像Dickinson(1986)指出的那样,实际的均衡气温上升幅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特征()。 A、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B、技术进步; C、制度和意识的调整; D、社会福利的增加; 2、经济周期中两个主要阶段是()。 A、繁荣和萧条; B、萧条和复苏; C、繁荣和衰退; D、衰退和复苏; 3、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衰退、萧条、复苏、繁荣; C、萧条、复苏、繁荣、衰退; D、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4、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A、价格的波动; B、利率的波动; C、国民收入的波动; D、就业的波动; 5、持续时间约为15~25年的经济周期是由经济学家()提出的。 A、基钦; B、朱格拉; C、库兹涅茨; D、康德拉季耶夫; 6、下列各项中属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的是()。 A、投资过度论; B、心理周期论; C、消费不足论; D、太阳黑子周期论; 7、根据哈罗德模型,当资本-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为20%时,则经济增长率为()。 A、5%; B、20%; C、25%; D、80%; 8、加速原理表明()。 A、GDP增加导致投资的多倍减少; B、GDP增加导致投资的多倍增加; C、投资增加导致的GDP多倍增加; D、投资增加导致的GDP多倍减少; 9、强调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经济增长模型是()。 A、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B、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C、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D、增长极限论; 10、经济活动之所以发生周期性的波动,是由于()。

A、乘数的作用; B、加速数的作用; C、技术变动的冲击; D、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二、判断题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2、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3、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4、朱格拉周期是一种短周期。() 5、经济增长最基本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6、刺激消费水平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 7、加速原理断言GDP的增加导致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8、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之一。() 9、新古典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10、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三、问答题 1、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简述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