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纳粹德国火箭炮部队在二战中的使用

鲜为人知:纳粹德国火箭炮部队在二战中的使用
鲜为人知:纳粹德国火箭炮部队在二战中的使用

鲜为人知:纳粹德国火箭炮部队在二战中的使用

一战后德国热衷火箭炮的研究

中国人发明的火箭武器经波斯人传到欧洲,在19世纪欧洲各列强的战尹中得到成功运用。德国现代火箭的先驱赫曼·奥伯泽和戈达得从1910年就开始进行火箭的基础研究。一战后,德国尽管经历了政治动乱、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研究火箭的执着。1925年,奥伯泽和戈达得继续固态火箭的研究;1928年,弗利兹·冯·欧佩尔把火箭技术用在他的“欧宝”汽车上;1929年,火箭助推的飞机开始试飞;1931年,温克勒发明了液态火箭,

更是把德国的

火箭技术推向世界领先的地位。当然,对由于战败受《凡尔塞条约》限制的德国国防军来说,发展用火箭为推力的投射武器,能避开对德国研制生产包括常规火炮在内的各种武器所做的严格限制;经历过1915年4月22日化学毒气战的旧帝国军人,也感觉有必要发展一种反应迅速、大口径、远射程的投射武器用于未来的化学战。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在拉帕洛协定下,秘密地交换和共享了双方在火箭领域的资源。

在具有军事革命思想的德国国防军军官的眼中,火箭具备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在短时间内可向敌方阵地投掷大量的大口径弹药,射击后能迅速地由车辆牵引离开阵地的优点。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与身管火炮相比,其射程近、弹道不稳定、命中精度差,发射时产生大量烟雾、容易受到敌方反制,这使得火箭炮在德国军备重整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从1929年开始,德国国防军武器发展部在炮兵专家贝克博士的领导下,开始研制以火箭为动力的武器,这标志着德国在这一领域领先其他国家6~10年。在库美多夫炮兵靶场火箭研究站,两位日后对世界火箭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年青尉官沃尔特·多姆贝格尔和冯·布劳恩开始了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一开始,德国人决定采用旋转来控制火箭飞行稳定,而不是像苏联人那样通过火箭尾翼来实现。其实英国和瑞典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研制过旋转稳定的火箭弹,但都不太成功,主要问题是误差太大。库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研制的第一种火箭弹弹径110毫米,编号为“110毫米特种火箭”(Wa.Pff.1,重15千克,

发射管采用长3250毫米的长方形框架,用电点火器点火,最大射程4500米。计划每个化学作战营装备18架这种发射装置。不幸的是,德国研究人员碰到了同样的精度问题,火箭的弹着点散布超过了军方的要求。因此该弹只试制了很少的数量,未进入量产装备部队。

就在110火箭弹进行研制期间,德国国防军空军的赫曼·戈林团等单位开始作为试点,装备编号为“35式烟雾发射器”(NbWf35)的发射装置,准备代替旧式的100毫米迫击炮,用于发射化学武器。该装置由一个可拆为三部分、类似榴弹炮的发射装置和一个小拖车构成,可由炮兵拖着进入阵地,每个炮组由4名炮手组成。该炮口径为100毫米,采用13倍口径的炮管,发射速度为10~1 7发/分钟。所发射的Wgr.35Nb.弹药分为35式破片杀伤弹、35式烟雾弹和35式化学弹,最大射程3250米,弹长43.3厘米,重6.8千克,采用6片尾翼控制飞行的稳定。该炮实际上是一种火箭增程迫击炮,除了射程和发射速度尚可以外,在造价、掷弹量、可操作性和耐用性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这种发射装置随后被改进为“40式烟雾发射器”(NbWf40),炮管加长到17.7倍口径的1858毫米,采用改进的37式炮弹,射程达到4250米,炮口初速由193米/秒提高到310米/秒。整个装置与50毫米大口径的迫击炮相比,虽然射程增加了3/4、射速增加了3倍,但重量却增加了8倍!制造成本增加了9倍!虽然该炮能用摩托车来拖曳、实现摩托化,但在军方看来是个很失败的设计,因此没有大量列装。

在此同时,库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的研究人员在技术总监沃尔特·多姆贝格尔上尉的指导下,发现以前的设计方案的缺点在于火箭

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于弹底,如果推进剂燃烧不规则,那么推力将使火箭弹弹头偏离航向,致使误差大增。于是德国人另辟蹊径,把火箭发动机放在火箭弹的前端,即战斗部的前面,在弹体周围开了若干个分别倾斜14°的喷嘴,以使火箭弹旋转并保持稳定。解决了火箭弹的稳定性后,德国人发现没有尾翼的火箭弹在发射过程中,不需要像身管炮管一样皮实的定向管,只要能使火箭在发射的时候成功导向就足够了,从而可以节约制造成本。根据这一成果,德国人于1938年研究出了以多姆贝格尔姓名开头命名的“多氏38”(Do 38)型火箭弹,弹重53千克,弹径150毫米,在初期用框形笼式发射管来发射。Do 38火箭弹的散布非常大,最大射程(5500米)的圆公差达230米。

二战中的德军火箭炮

41式150毫米式烟雾发射器(15cmNbWf41)

德国人针对Do 38火箭弹的不足,研制出了全新筒式发射管。它由6个捆绑在一起呈星型分布的圆形发射管和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组成,俯仰角为5~45°,发射管长1300毫米,内有3条导向滑轨,6个发射管呈顺时针排列。发射时用电点火器按1、4、6、3、5、2的顺序点火,发射间隔为2秒,再装填时间为90秒。38火箭弹比以前的笼式发射管打得更快、更远、更准,6发火箭弹齐射只需10秒,炮口初速达340米/秒,射程提高至6000米,散布面积小于130×80

米。

虽然该炮1938年就研制成功了,但是德国陆军却嫌它威力小、机动性差,不愿意使用。万幸的是,当时化学部队是使用迫击炮发射烟雾弹来施放烟雾的,正在寻找一种武器来取代老式的100毫米迫击炮,于是有人建议不如仍用烟雾发射器来施放烟雾。正巧,150毫米火箭炮也可以发射烟雾火箭弹,不仅具有与烟雾发射器相似的功能,连外形也有些像,于是化学部队决定采用它来发射烟雾弹,并将其命名为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15cm Nebelwerfer41)。由于41式150毫米火箭炮既可发射烟雾弹,也可发射杀伤弹,在前线使用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火力支援。于是德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对火箭炮严加保密,使得“烟雾发射器”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一直使用至战争结束。

该炮使用弹种包括:41式高爆火箭弹(15cm Wurfgranate41 Spreng),弹长979毫米,弹径158毫米,弹重34.2千克,推进剂装药量6.35千克,战斗部重2,5千克,炮口初速342米/秒,最大射程7055米;41式发烟火箭弹(15cmWurfgranate41 w Kh Nebel),弹长1020毫米,弹径158毫米,弹重35.9千克,推进剂装药量6.35千克,战斗部重3.86千克,炮口初速342米/秒,最大射程6905米。该系列的火箭炮到战争结束时共生产了5769门,其中在1944年后期,该火炮还出现8管呈两排排列的改型。

42式150毫米自行火箭炮发射车(15cm PzWf 42)

针对前线部队关于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的机动性不强,容易受敌人炮火反制的批评,德国人用SdKfz4/1“骡”(Maultier)式3吨级半履带装甲车为底盘,在车体尾部安装可360‘旋转的发射器,其上有10根41式150毫米火箭炮的发射管,呈上下两层对称布置。这种火箭炮的战斗全重7.1吨,全长6米、宽2.2米、高3.05米,公路最高时速为40千米/小时。车上可携带20发150毫米火箭弹,还配有使用相同底盘的弹药车,10发齐射时间为18秒。该型车装80升油,公路可行驶130千米,越野为80千米。1942年1月初,希特勒要求尽快完成研制工作并以月产20辆的速度装备部队。1943年秋季,该炮开始在东线试用并得到部队的好评,于1944年5月14日开始正式列装,共生产了约300辆火箭炮车和250辆弹药车。

42式210毫米烟雾发射器(21cmNbWf42)

1941年7月14日,苏军用“喀秋莎”BM-13火箭炮在奥尔沙地区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引起德军高层对发展火箭炮的重视。面对“斯大林管风琴”——德军对“喀秋莎”的称呼——不断投入战场的压力,德国人在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的基础上,发展出210毫米火箭炮。该火箭炮发射装置和41式类似,只是筒式发射管由6个改成5个,

点火器和电缆也得到相应改进。整个发射装置重605千克,火箭弹也是Do火箭弹,重112.6千克,底部喷口由26个改为22个。炮口初速320米/秒,最大射程7850米,齐射时间8秒。行军时可由半履带装甲车拖曳。整个战争中共生产了2626门,以及40万发210毫米火箭弹。为对抗盟军轰炸机群对德国本土战略目标的轰炸,该火箭炮被加装到梅塞施密特Bf109G和福克沃夫Fw190A等战斗机以及梅塞施密特Me410、Bf1l0等驱逐机上,作为空对空火箭,用于打散盟军轰炸机密集的队型。每架飞机挂2具经过加固了的火箭发射管和点火器,各带1枚210毫米火箭弹,在空中由飞行员目测点火发射。德军编号为WFr.Gr.21.

41式280/320毫米烟雾发射器(28/32cmNbWf41)

根据重型火箭炮部队的需要,德国还生产了发射280/320毫米火箭弹的发射装置,该装置采用框架式发射管,6个框架分两排排列,每个框架内有4条可调导轨,导轨长410毫米,底盘用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通用底盘,整个装置重1130千克。该装置齐射时间为10秒,火箭发动机在弹体下有26个直径0.55英寸、呈12°的喷孔。发射弹种包括:41式280毫米的高爆弹,弹长1190毫米、弹径280毫米、弹重83千克、射程1925米、初速145米/秒;41式320毫米汽油燃烧弹,弹长1290毫米、弹径320毫米、弹重79.2千克、射程2200米;42式300毫米高爆弹或燃烧弹,弹长1260毫米、弹径300毫米、弹重

127千克、射程4550米。该装置共生产了954门。另外在东线,280毫米的该型火箭弹还被挂装在Hs129B、Ju88N和Fw190F-8等战机的主翼下用于对地攻击,军队编号为WG28。1944年苏联红军根据这种发射装置,研制出BM-30自行火箭炮,火箭弹仍是苏联特有的带尾翼的构造,战斗部装药较少。

40式/41式280/300/320毫米烟雾发射箱(sWuG40/sWuG41)

由于火箭发动机设计优良,280/320毫米和300毫米系列的火箭弹可以直接从包装箱发射出去,节约了发射成本。40式发射箱采用木制框架,41式发射箱采用铁制的框架。每发火箭弹配上导轨,装在一个框架中,在阵地中架好。一般以4~6发为1个发射单元组配置点火线,靠调节高度来确定发射距离,一个战斗部队可以在30秒内发射160枚这种重型火箭弹。发射后火箭弹的包装箱可以丢弃或回收,不用考虑敌人的反制。这种发射方式显示了德军在武器模块化方面的领先,缺点就是架设时间比较慢。战争后期,苏联的M-30系列火箭弹也可以按这种方式发射。

40式自行火箭炮发射车(sWF40)

德国人把40式火箭炮发射箱按发射角度布置在SdKfz251门半履带装甲车,配上点火器,构成大口径自行火箭炮,配属给装甲师的工兵

连,负责进攻时清理前方敌人的堡垒。由于火力强大,被戏称为“陆上斯图卡”“低吼母牛”。该炮机动型强,配备的弹药采用模块化方式,能适应多样化的作战方式。但再装填比较麻烦。

武装党卫军的80毫米多管火箭炮

武装党卫军曾研制过一种80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但鲜为人知。该炮有个非常有趣的绰号——“希姆莱管风琴”,这是由于其设计直接参考了苏军有“斯大林管风琴”之称的BM-13火箭炮。该炮以法国制造的索玛303(Somua 303)半履带装甲车为底盘,在车尾部安装有24根长2米的发射导轨,分两排呈上下排列,可一次齐射48枚80毫米高爆火箭弹。火箭弹采用尾翼稳定,长705毫米,重6.6千克,战斗部装药0.68千克,最大射程6千米。由于其在最大射程时的弹着偏差纵向小于265米、横向小于162米,再加上装药较少,杀伤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党卫军截至1943年7月只生产了13门、15000发火箭弹,其中12门试装备于党卫军第521营。由于没有正式列装,这种80毫米火箭炮在德军的正式文件中没有提及。

在1944年镇压华沙起义时,“突击虎”(STURMTIGER)所用的380毫米炮弹,按照构造也属于火箭炮弹的范畴。

德军火箭炮部队在二战中的使用

德国在火箭研究上,最初目的是绕过《凡尔塞条约》,研究出能够代替大口径火炮的投掷武器,用于攻击进行壕沟堡垒防守的敌军,以及发射化学弹药、燃烧弹等。希特勒上台后,疯狂进行扩军战备,纳粹军队的闪电战战术主要依靠空军俯冲轰炸机和装甲部队突击来完成,火箭炮部队列为炮兵辅助二线部队。但随着德军的闪电攻势在东线陷入停顿和德军制空权的丧失,火箭炮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对面目标、集群目标饱和射击效果好,可以用杀伤爆破火箭弹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可以配用特种火箭弹进行布雷、照明和施放烟幕等特点渐渐发挥出来。德军从1942年开始,在许多战役中投入了大量制式火箭炮,作为突击火力和攻坚利器来应用。

与苏联大规模集中使用火箭炮、靠大量的弹药短时间覆盖目标来达成目的不同,由于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优势,德国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弹远距离精确打击。故每个德国火箭炮发射装置最多是10管,而苏联火箭炮最少是16管以上;在火箭炮径方面,德国更倾向于210毫米,150毫米和201毫米火箭炮只能算轻型火箭炮;而苏联直到战争结束,火箭炮弹径仍以80毫米、132毫米为主。苏联火箭炮部队以师旅级为作战单位,而德国主要是以营团为作战单位。在战争中后期,德国的战争资源匮乏,于是火箭炮优越的性价比(造价相当于同口径火炮的1/3到1/20)受到纳粹高层的青睐,被视为秘密武器。

1933年夏天,德国国防军专门调拨一个火炮营给火箭实验站,为了保密对外声称是烟雾发射实验部队。在随后的几年里,该营分别参与100毫米、110毫米、180毫米火箭的实验,一直到1937年Do.38

火箭弹定型成功。1936年,火箭炮部队正式定编为国防军的一个兵种,在肩章和领章上有自己兵种的颜色——酒红色,烟雾发射部队的对外名称一直沿用到战争结束。该部队编制100名军官、332名军士和1612名士兵,装备96个各类火箭发射装置和484辆车辆,是不起眼的小兵种。1939年,根据战争需要,该部队扩编为4个营。次年,烟雾发射训练基地成立,扩编为4个团(51、52、53、54炮兵烟雾发射团),装备324门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以及1个教导团,装备280/320毫米重型火箭炮。

1941年6月22日,火箭炮部队7个营、224门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配属中央集团军群,参加了德军进攻前的炮击准备,开创了火箭炮在军事上的大规模运用。在随后的进攻“斯大林防线”的战役中,德军的重型火箭炮发挥了惊人的攻坚作用,中央集团军很快突破苏联的防线。第二年,在克里米亚,火箭炮再次被大规模用来支援曼斯坦因将军的第11集团军对刻赤地区的进攻。苏联红军5个师的增援部队,在德军火箭炮的饱和打击下损失惨重。重型火箭炮又配合各种大口径火炮,参加了德军对苏联堡垒城市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坚战,再次显示了强大的打击力。在年底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重型火箭炮也参与了对城区的轰击。

1943年夏天,德军火箭炮部队进行结构调整,加重280/300/320毫米大口径火箭炮的比例。一个炮兵烟雾发射团含2个150毫米和210毫米火箭炮营和一个重型火箭炮营,而1个重型团则配属2个重型火箭炮营和1个轻型火箭炮营。武装党卫军的师级单位也配属了火

箭炮营。

希特勒于1944年7月命令生产360万发各种口径的火箭炮弹,并要求军工部门于当年10月20日完成1500门各类发射装置的生产,作为其在西线反击盟军的资本。此时,德军烟雾发射(火箭炮)部队的规模扩大了50倍,共有5257名军官、18150名军士和88914名士兵,编成17个烟雾发射(火箭炮)旅,装备4816门火箭炮。在12月16日开始的德军“守望莱茵”的行动中,8个旅的火箭炮部队分别配属在德军3个集团军,参加了德军对阿登地区的反攻。这是德国火箭炮部队在二战中最大规模的行动,共有1003门150/210毫米火箭炮和659门重型火箭炮参战,数量是其他身管炮的两倍。在几次齐射的火力准备下,美第8军的2个师伤亡惨重,阵线随即被德军攻破。在近2个星期的战斗中,给美国人惨痛打击的正是那铺天盖日的火箭炮的轰击,很多美军士兵在战场上几乎精神崩溃。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火箭炮部队作为从化学炮兵分出来的二线部队,却取得了和一线部队不分上下的战绩,整个部队共有9人获得骑士级铁十字勋章、64人获得德意志金制奖章。然而火箭炮部队作为纳粹的帮凶,也随着纳粹德国的灭亡而沉沦。

德国在火箭领域的技术和人才被美国和苏联瓜分,多姆贝格尔和冯.布劳恩被“请”到美国,继续他们在火箭领域的研究;而苏联则拿德国技术改进了他们的火箭炮的技术,保持在这一领域的领先。两国在火箭领域的竞争一直延续到今天——此是后话。

德国如何回忆二战历史(组图)

德国如何回忆二战历史(组图) 1/22 2015年5月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达豪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仪式并发表讲话,呼吁德国社会勿忘纳粹政权的罪行,这是70年来首位在职德国总理在达豪集中营解放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默克尔在纪念仪式上称,通过举办类似“达豪集中营解放70周年”的纪念活动,公众有更多机会可以直面历史,年轻一代也能从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2/22 达豪集中营距离德国慕尼黑市16公里,二战期间先后关押过约25万人,4万多人在此期间死亡。图为波兰民众手持国旗,纪念在达豪集中营遇难的同胞。 3/22 默克尔与来自20多个国家的130名集中营幸存者、幸存者家属、美国老兵、一些国家驻德国外交使节、社会团体以及德国各界人士约2000人出席了纪念仪式。默克尔向集中营幸存者致敬,她在讲话中说,纳粹德国给受害者带来的无尽灾难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使所有人特别是年青一代意识到,勿忘过去是多么重要。她强调说:“为了那些纳粹受害者,为了我们,也为了下一代,我们绝不能忘记过去。”4/22 达豪集中营建于1933年3月22日,是纳粹德国最早建立的集中营,用来关押“政治犯、犹太人、宗教界人士”和所谓“政府不喜欢的人”,原本巴伐利亚州风景秀美的小

镇最终成了人间地狱。1945年4月29日,美军解放达豪集中营,救出约3.2万被押人员。 5/22 达豪集中营最初设计容纳5000人。1939年以前,集中营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党卫军疗养院的角色,在紧张的前线作战了一定时间的德军士兵,会与这里的看守换岗,在这里享受一段作威作福的日子。图为德军守卫监视着集中营内的囚犯。 6/22 集中营建好的头几年时间内,死亡人数大概有几百人。1938年,为应付人满为患的情况,达豪集中营进行了扩建,加建了营房、添加了快速处死囚犯的焚尸炉。自此以后,情况开始失控,实验和杀人成了这里看守的主要工作。图为集中营中的焚尸炉。 7/22 从1933年到1945年间,约有4万多人在集中营内死亡,确切的死亡人数永远不会为世人所知。此外,还有数不清的人死于“达豪学校”的一项创新上——活人实验。这些活人医学实验包括:将犯人从冻僵的情况下放入热水中,记录复苏的时间;将犯人关入高压舱,持续加压,记录致死的气压……图为囚犯被焚尸后的骨灰就丢在这种狗窝里。 8/22 1942年,一名囚犯在负压室里接受极端高度测试,以用于德军跳伞技术研究。据被拘禁的一位医生安东·帕霍勒格称,“我通过负压室的观察窗亲眼看到了一个俘虏忍受着真空的压力直至他的肺部爆裂。”“一般说来,到了完全真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国发起的原因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1 —20 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056R37AGP 课程名称:欧洲五百年史改卷教师: 学号:103010015 姓名:侯芳芳得分: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国发起的原因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是由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为什么在德国会出现法西斯专政?其根源是什么?本文通过从经济危机,德国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来探讨德国法西斯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关键词:德国;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破坏剧烈、情况复杂、影响深远的世界性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成和爆发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经济危机引起的,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的,经济危机只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导火索。其中,德、意、日法西斯的兴起是最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导致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0年代经济危机只是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加速了法西斯的兴起。法西斯的兴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经济危机是德国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地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一次的危机持续到1933年,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使它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由于德国对美国经济的严重依赖,自1929年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危机波及到德国后,德国遭到了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要沉重得多的打击,成为了危机的主要受害者。 面对德国历史上最尖锐、最深刻、最持久的危机,资本主义原来的自由放任主义显然已经失去了效力。德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运动的过程中,其影响和威望

二战时期德国主要领导及事件

German Leaders in World WarⅡ Hermann Goering (赫尔曼·戈林)- Number 2 Leader Hermann Goering was a German politician, military leader, and leading member of the Nazi Party (NSDAP). A veteran of World War I as an ace(王牌)fighter pilot, he was a recipient of the coveted Pour le Mérite, also known as "the Blue Max"(蓝马克勋章). He was the last commander of Jagdgeschwader(战斗机联队)1, the fighter wing once led by Manfred von Richthofen(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 "the Red Baron"(红男爵). A member of the NSDAP from its early days, Goering was wounded in 1923 during the failed coup known as the Beer-Hall Putsch(啤酒馆政变,慕尼黑暴动). He suffered from a lifelong addiction to morphine(吗啡)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the drug for his injuries. He founded the Gestapo(盖世太保)in 1933. Goering was appointed commander-in-chief of the Luftwaffe (air force) in 1935, a position he held until the final days of World War II. Adolf Hitler promoted him to the rank of Reichsmarschall(帝国元帅), a rank senior to all other Wehrmacht commanders, and in 1941 Hitler designated him as his successor(继承人)and deputy in all his offices. Goering 's standing with Hitler was greatly reduced by 1942, with the air force unable to fulfill its commitments and the German war effort stumbling on both fronts. Goering largely withdrew(撤出)from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cene and focused on the acquisition of property and artwork, much of which was confiscated(没收)from Jewish victims of the Holocaust. Informed on 22 April 1945 that Hitler intended to commit suicide, Goering sent a telegram to Hitler asking to assume control of the Reich(德意志帝国). Hitler then removed Goering from all his positions, expelled him from the party, and ordered his arrest. After World War II, Goering was convicted(定罪)of war crimes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at the Nuremberg Trials. He was sentenced to death by hanging, but committed suicide by ingesting cyanide(吞食氰化物)the night before the sentence was to be carried out. Joseph Goebbels (约瑟夫·戈培尔)- Propaganda Expert Joseph Goebbels was a German politician and Reich Minister of Propaganda in Nazi Germany from 1933 to 1945. As one of Adolf Hitler's closest associates and most devout (忠实的)followers, he was known for his zealous orations(激情的演说)and anti-Semitism(反犹太主义). Goebbels rose to power in 1933 along with Hitler and the Nazi Party and he was appointed Propaganda Minister. One of his first acts was the burning of books. He exerted totalitarian(集权主义)control over the media, arts and information in Germany. From the beginning of his tenure(任期), Goebbels organized attacks on German Jews, commencing with the one-day boycott(联合抵制)of Jewish businessmen, doctors, and lawyers

荧幕德国 推荐十部经典的二战电影

荧幕德国推荐十部经典的二战电影 点击蓝字“人民网德语视界”成为用户,关注公号更多精彩!虽然已经度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三天假期,但是关于历史,我们其实一直需要增加了解,需要怀有敬畏之心。喜欢电影的你快快看过来,小编为大家精选了10部二战题材的德语电影,以及5部其他语种经典电影!其中几部电影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国际奖项,可谓部部惊心、发人深省。 10部德国电影 1. 伪钞制造者Die F?lscherProduktionsland Deutschland, ?sterreich国家德国,奥地利Originalsprache Deutsch语言德语Erscheinungsjahr 2007年份2007L?nge 95 Minuten时长95分钟Regie Stefan Ruzowitzky导演斯戴芬·卢佐维茨基 电影记录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36年。纳粹分子命令集中营中的犯人大量伪造外国货币,妄图以此来破坏英国的经济。曾是欧洲最老奸巨猾的“伪造商”萨利在战前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但是进入集中营后,死亡威胁却激发起他强烈的求生意志。他以自己的特殊技艺做筹码,三番五次跟德国军官“谈条件”,以挽救更多同胞的生命。 2. 浪潮Die Welle

Produktionsland Deutschland国家德国Originalsprache Deutsch语言德语Erscheinungsjahr 2008年份2008L?nge 107 Minuten时长107分钟Regie Dennis Gansel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中学教师文格尔在“独裁政治”课上突发灵感,与学生做起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他将这次活动命名为“浪潮”。在短短的几天里,浪潮组织不断壮大,一发不可收拾。终于,文格尔惊觉场面已经失控,召集所有学生,宣布课程就此结束。然而游戏戛然而止的一刻,令所有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震惊,还有不寒而栗的恐惧…… 3. 铁十字勋章Steiner - Das Eiserne KreuzProduktionsland Deutschland, Jugoslawien国家西德,南斯拉夫Originalsprache Englisch语言英语Erscheinungsjahr 1977年份1977L?nge 132 Minuten时长132分钟Regie Sam Peckinpah导演山姆·佩金法 该片从德军的角度回顾了在1943年东部战场的一段血腥经历,围绕着一个厌战老兵和一个以谋取铁十字勋章作为人生目标的贵族军官展开。两人的几番较量,代表了当时德军中的两种心态,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终极走向。 4. 布达佩斯之恋Ein Lied von Liebe und Tod - Gloomy Sunday Produktionsland Deutschland国家德国Originalsprache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编制和将领姓名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战场各战区序列表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 委员长:蒋中正 参谋总长:何应钦 1.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20集团军:商震 第1集团军:宋哲元 以上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除外。 2.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 第18集团军:朱德 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除外。 3.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作区:苏浙方面

兵力:第10集团军刘建绪 宁波防守司令,王皞南辖第一九四师:陈德法 温台防守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一二旅:李国均 第19集团军:罗卓英 新编第4军:叶挺(直属) 游击总司令:黄绍竑 以上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游击部队除外。4.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何应钦(兼) 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第12集团军:余汉谋 第8军团:夏威 虎门要塞司令:陈策 以上共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要塞守备部队除外。5.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津浦线。 兵力:第3集团军:于学忠 第11集团军:李品仙 第21集团军:廖磊 第22集团军:邓锡侯 第24集团军:顾祝同(兼)

第3军团:庞炳勋 第27集团军:杨森 第59军:张自忠 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其他特种部队除外。 6.第八战区: 司令长官:蒋中正(兼)朱绍良(副) 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 兵力: 第17集团军马鸿逵 第82军马步芳 骑5军马步青 挺进军司令马占山 以上共辖5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5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除外。 7.武汉卫戍总司令部: 总司令:陈诚 兵力:第2军李延年 第75军周品山 第60军卢汉 江防总司令刘兴 以上共辖14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江防守备部队除外。 8.西安行营:

二战名将录名将生平介绍

二战名将录名将生平介绍 二战攻略二战名将录介绍 同盟国 麦克阿瑟 - 五星上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着名军事家,五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他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忠于自己的国家,但反对这个国家的总统(杜鲁门).他就是美国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巴顿 - 四星上将: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血胆将军”巴顿。作为潘兴手下的爱将,巴顿组建了美军第一只装甲部队,堪称美军的“装甲兵之父”.巴顿带兵的成就和他的坏脾气一样出名。他被媒体宠爱不仅是因为他的赫赫战功,更是由于他时不时的惹是生非和语出惊人。而他和蒙哥马利之间的暗中较量也为媒体津津乐道。他带领第三集团军在欧洲战场驰骋时的名言是:“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 巴顿相信灵魂转世的说法,认为自己是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古罗马军团战士、拿破仑麾下元帅、古希腊重甲步兵、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等多个着名、善战、勇敢,不同时代的军事角色转世而来。 蒙哥马利 - 元帅: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会见毛泽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并保证了他在部下当中的声威。 德意志 古德里安 -上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的闪电战,装甲集群,不到一个月就灭了波兰。一个月多就灭了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要不是希特勒吃惊闪电战的速度,以为有诈,不让进攻,那33万英法联军早就让他给灭了。进攻苏联,6天抓了200万俘虏,最后他都懒得抓了。他是闪电战之父。 从军事角度来看,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隆美尔 - 元帅: 埃尔温·隆美尔,德国元帅。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着名的将领,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一同被后人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着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宣传海报

纳粹党的全名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它也是社会主义,这一制度决定了德国当时的意识形态,而这些作为咱们中国人应该是很熟悉的。同样,作为纳粹党,他们在掌权后开足了所有的宣传工具,为希特勒以及纳粹党摇旗呐喊。在这些宣传中,宣传海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海报——通过引人眼球的画面外加简短的字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主体内容,让人印象深刻。大凡注重宣传、喜欢帮人洗脑的国度,都对海报这一表现形式青睐有加,原因很简单,价廉物美、影响大、传布范围广泛。

(这张海报大约是1933年出现的,它的意思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兴登堡元帅选择了希特勒担任总理,所以,您也应当投上一票!)

(这是一张33年左右的海报,在海报上把希特勒神圣化:光芒万丈,头顶的鸽子以及身后跟随的群众,希特勒高举着旗帜,一派领袖风范,海报周围用橡树叶环绕,海报上的字句是:德国万岁!)

(这张海报是1933年纳粹党召开纽伦堡大会——社会主义国家都很喜欢开大会,里芬施塔尔为党代会拍摄纪录影片,片名是《意志的胜利》,这部电影非常震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来看看。这就是该纪录片的海报。根据里芬施塔尔的回忆录记述,这部纪录片的很多镜头是事后补拍的,令她惊异的是,赫斯这些人在补拍时面对空无一人的会场,竟然激情依旧,完全看不出是在表演。里芬施塔尔在回忆录里竭力把自己描述为“很不情愿”,实际上,根据其它相关人士的回忆,她面见元首时激动得不能自已。)

(一战之后,萨尔区被法国占据。这张海报煽动性地提醒大家:萨尔——1935年投票活动!我们在萨尔心向祖国,为了忠诚与祖国!你想念我们吗?这张海报多少告诉我们一些当年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这种情绪的由来。)

苦撑待变:国民政府差点在二战中与德国结盟

1940年7-9月,国际环境突变,中国抗战进入“最大最危之关键” 抗战进入1940年,汪精卫投敌所引发的政治动荡尚未平复,更大的危机接踵而来。这年6月份,欧战形势急转直下,英法两国在德军锐利攻势下一败涂地。影响所及,6月份,法国对日绥靖,宣布滇越铁路停止向中国运输物资;稍后,德军攻入巴黎,法国投降;7月份,英国对日绥靖,宣布对中国关闭滇缅路,甚至还劝中国与日本“言和”。 至此,中国进出口的主要运输通道,已全部丧失。更要命的是,这一年国内恰逢歉收,国统区15省减收了20%;主要产米区四川减收了50%。两种因素共同刺激,自5月份起,重庆的稻谷物价指数暴涨,至12月份,涨了整整5倍;而此前抗战三年,仅涨了一倍。①6月22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感叹,“三年来以今日为最大最危之关键也”;7月13日,蒋介石又言:“自七月至九月,此三个月间,实为最严重之时期,而以国际变态与社会心理二者之关系最大也!” 滇越路与滇缅路的关闭,实际上还只是危机的表面;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中国的抗战前途,在于寻求战事的国际化。而欧战形势的变化,使这种寻求抗战国际化的努力有破产的危险。② 自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即已意识到,单纯依靠自身落后农业国的力量,并不足以战胜强大的工业国日本。故其战略,自始至终都是“苦撑待变”。对这种“苦撑”所待之“变”,蒋介石在1939年曾有明确的表述: “我们抗战的目的,率直言之就是要与欧洲战争—世界战争同时结束,亦即是说中日问题要与世界问题同时解决,……否则,世界问题不能解决,中国问题也就不能解决,而我们中国依旧不能脱离次殖民地的地位。因此,中国抗战在时间上,尤其最后问题的解决上一定要和世界战争连结起来,使远东问题与欧洲问题,随今日东亚、西欧战争之终结而同时解决。”③为将这一“苦撑待变”战略具体付诸实施,1938年4月,国民政府拟定了“惟以日本为敌”的外交方针,但在策略上,首重美英法,对德意等国则取争取态度。次年,欧战爆发,蒋介石判断,以英法为首的“民主国阵营”必胜,德国阵营必败,故在外交策略上,更进一步亲近英法、疏远德意。也就是说,“中日问题要与世界问题同时解决”这一战略,是以英法为首的“民主国阵营”在欧战中获胜为前提的。如今法国宣布投降,英军节节败退至本土决战的地步,蒋介石所拟定的“亲近英法、疏远德意”的外交策略,似已走到了破产边缘,故而受到了国民政府高层一致的怀疑与责难,各种反蒋暗流也借机秘密串连运作。 大约同期,中苏关系也已趋冷。“在19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救很少或者没有。”同时,苏联还在积极与日本进行接触,“1940年7月,当莫洛托夫在与日本驻苏大使讨论双方缔结中立条约之可能性时,就苏联援华问题表示,由于苏联忙于本国国防,对华援助是微不足道的。”④ 1940年,河北,八路军根据地的儿童团员们被组织起来,欢迎来访的美国军事观察员 谨慎与投机并举,使中国顺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核心成员 作为应对,1940年6月22日,蒋介石召集国府高层会议,决定对德国采取“以友义之而不敌视”的外交方针。但在提升对德友好关系的同时,蒋并没有放弃亲近美英法阵营的立场。7月初的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上,蒋仍强调,亲近美英法的外交立场,“到现在还是颠扑不破,应该贯彻坚持”,理由是“英法在太平洋的力量原极有限,与远东问题有关的主要势力是美苏。它们均未卷入欧战。”⑤ 不过,蒋的看法,并不能得到党内高层的认同。毕竟,德军正摧枯拉朽般碾压英法,而英法,则正在对日绥靖破坏中国抗战。7月18日,在国防最高委员会第三十六次常务委员会上,

二战时期日军师团编制简介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师团是基本单位,它有多种编制。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师团历程 抗战初期 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 抗战中期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抗战后期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 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

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探析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探析 一. 二战后德国社会经济现状 战后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战前的一半,整个国家面对的是堆积如山、多达数亿立方米的瓦砾和废墟,交通运输受阻,战争致使士兵亡伤大半,男性劳动力锐减。更为严重的是1946年10月从西伯利亚入侵的寒潮开始席卷德国致使气温逐渐下降。因缺少煤等燃料,再加上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使得许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人民生活困苦。同时,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16%的出生婴儿夭折。据统计,在1946年长达4个月的漫长冬季里,全德国死亡人数至少10万,冻伤、浮肿、患上软骨病、肺结核者达数百万。当时弥漫整个德国的是寒冷、饥饿、绝望和无助。 二.联邦德国经济崛起的原因 (一).稳定的国际国内形势 从国际形势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除美国外,二战各参战国经济都受到严重破坏,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各个国家都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均无暇再次发动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再加上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世界暂时处于相对和平稳定时期,安定的国际环境给正处于急需进行国内经济建设的各个国家得以喘息的机会。 从国内形势上看,满目疮痍的国土、濒临崩溃的经济、困苦的生活环境使得德国人民要求进行经济建设。同时联邦德国人民也充分认识到法西斯主义的危害,政府不断推行政治改革,建立民主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福利政策,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同时基本上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 (二).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战后联邦德国受美英法苏的牵制,不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只能尽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而且战前德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联邦德国又集中了战前德国70%的设备能力和62.4%的工业产值,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经济建设,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 (三).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实施了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即所谓的“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苏联战争中后期,纵深打击军(每军4个旅) 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 坦克军: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 一个坦克旅:3(或2)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约70辆主力战车 一个坦克营:3(或2)个坦克连,每连10辆坦克,每营21辆坦克 1943年坦克旅 旅部2辆T34 6个中型坦克连,总65辆M_tank 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 坦克旅总计65辆T34 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军总计195辆T34 8辆SU76 8辆SU122 38

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总21辆H_tank 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 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 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12个重型坦克连,65辆H_tank 旅部2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 德军独立重坦克营/重歼击坦克营45 营部3辆虎(王)/ 象tank 3*重型坦克连【14,连部2辆,3×重坦克排(每排4辆)】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编制 这个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至于具体情况各装甲旅或军略有不

同1941年12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辆T34坦克每营3个连1连5辆KV1坦克2连7辆T34 3连10辆轻型坦克 1X摩托化步兵营 侦察连 维修保养连运输连 卫生排 全旅1471人装备20两轻型坦克T34坦克16辆KV坦克10辆军用卡车156辆45毫米反坦克炮4门82毫米迫击炮8门1942年3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X轻型坦克连8辆T-60轻型坦克1X 中型坦克连10辆T-34中型坦克1X重型坦克连5辆KV重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 防空炮连 卫生排 一共1152人装备16辆轻型坦克20辆T34坦克KV坦克10辆45毫米反坦克炮82毫米迫击炮6门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编制 旅部84人、3挺冲锋枪、2挺轻机枪、2辆摩托车、3辆野战汽车、5辆卡车旅部直属连105人、2把手枪、2挺冲锋

二战德国火炮大全系列1防空炮

20毫米 Flak: global 系列: 5种变型发展: 20毫米 C/30 L 20毫米 Flak 28 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20毫米 Flak 30 20毫米 FlaK 38 20毫米 Flak 28性能参数: 口径:20毫米 人员:5人 出膛速度:830米/秒 平射射程:4400米 高射射高:3700米 说明:该炮是德国一战凡尔塞条约签定已来发展的第一种高射炮,尽管设计比较原始,但是有些还是在德军中服役到1939年。1928年,瑞士曾经购买过该炮 20毫米 Flak 30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炮架长: 4米 长: 2.30 米 宽: 1.80 米 高: 1.6 米 射速: 120发/秒 出膛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 米 说明:最初的20毫米 Flak 28,进一步发展了海军的自动高射炮20毫米 C/30 L。20毫米 C/30 L便于修理与维护,进入海军服役是在1934年。20毫米 Flak 30则是二战爆发德军的主要防空炮,是二战前德军防空部队的标准配置火炮。尽管20毫米 Flak 30后来被深灰色的20毫米 Flak 38所取代,主要缺点是火力不足。 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毫米 炮架长: 4.30 米 长: 2.25 米 宽: 2.40 米

射速: 800 发/分 出糖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米 装备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的德军Wirbelwind自行高炮 20毫米 Flak 38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L/112.5 (112.5为倍径) 炮架长: 4.00 米 长: 2.25 米 宽: 1.80米

《一站到底》20130201期题目及答案---10

《一站到底》20130201期题目及答案 第一轮肖扬PK肖冰 1、在一场正规的斯诺克比赛中,红球一共有多少颗?15颗 2、《福布斯》足球俱乐部价值评估排名,连续八年第一的是哪个英超俱乐部?曼联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纽伦堡审判发生在哪个欧洲国家?德国 4、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人是哪位革命先驱?孙中山 5、在庄文强、麦兆辉指导的影片《关云长》中,饰演“关羽”的是哪位香港武打巨星?甄子丹 6、凭借电影《夺命金》获得2012年第49届台湾金马奖影帝的是谁?刘青云 7、韩国围棋界有“二李”,其中“大李”指的是李昌镐,那么“小李”指的是谁?李世石 8、1984年,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是在美国哪个城市举办的奥运会上实现的?洛杉矶 9、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昆阳之战是刘秀击败谁的关键一战?王莽 10、公元前27年,哪位罗马帝国的创始人建立了元首制?屋大维 11、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五散人彭和尚的名字叫什么?彭莹玉 12、在荆轲刺秦的故事中,荆轲觐见秦王时身边带着哪位武士?秦武阳 13、内地著名演员佟大为的老婆叫什么名字?关悦 14、2006年版话剧《暗恋桃花源》中,首位内地版“云之凡”的扮演者是哪位女演员?袁泉 15、横贯中国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西端伸入哪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 16、因海盗而闻名的非洲国家索马里的首都是哪里?摩加迪沙 17、游戏《轩辕剑4外传苍之涛》中,月曜使者的名字叫什么?檀越之 18、形容舆论极大影响事实时,我们会说:众口铄金,下一句是什么?积毁销骨 19、二战中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军事行动代号是什么计划?发电机计划 20、西汉时期,为救自己的父亲,感动汉文帝而废除肉刑的人是谁?缇萦 21、被誉为“台湾偶像剧教母”,曾捧红偶像组合“F4”的制作人是?柴智屏 22、“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这首《祝你平安》的原唱是我国内地哪位女歌手?孙悦 23、法网男单的奖杯叫什么杯?火枪手杯 24、2012年伦敦奥运会董栋获得的是哪项运动的金牌?男子蹦床 第二轮李岱雨PK栗璐雅 1、唐朝时期把都城成安迁到了如今河南省的哪个城市?洛阳 2、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学派的创立者,是诸子百家中的哪位人物?老子 3、台湾“纵贯线”乐队是由罗大佑、周华健、张震岳和谁组成的?李宗盛 4、歌曲《启程》《黑白配》的原唱是哪位台湾女歌手?范玮琪 5、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中,金手套奖得住是西班牙的哪位球员?卡西利亚斯 6、葡萄牙球星C罗现效力于哪支西甲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 7、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陕西哪里的腰鼓?安塞腰鼓 8、1988年我国哪个省全省成为了经济特区?海南 9、为纪录片《海洋》中文旁白的是哪位内地著名演员、导演?姜文 10、“Bruce Lee”(布鲁斯·李)是哪位香港已故武打巨星的英文名字?李小龙 11、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中,“应怜履齿印苍苔”的下一句是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 1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的下一句是什么?江月年年望相似 第三轮庞啸PK包坤 1、世界第二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的大洲是?非洲 2、有“热带海洋”之称的是哪个大洋?印度洋

纳粹德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的兴衰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五班的隋鹏涛,今天的红v大讲堂由我来为大家主持,我今天所讲的题目就是《纳粹德国的兴衰》 一提到纳粹,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词汇便是死亡,恐惧与灾难。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了滔天大罪,给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纳粹的历史。 一、时代背景 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成立魏玛共和国,被迫接受对德国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德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而且还要缩减其军备.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利用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暗中加紧恢复国力; 在魏玛共和国后期,1929年10月末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恐慌迅速蔓延,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是靠美国发展起来的,所以受害最大。企业倒闭,产销萧条,失业人数直线上升,最高时达600万。战败的德国无力赔偿战争赔款.于是,德国人在失业,通货膨胀,外交屈辱的困境中,民族心理转趋 极端。 二、法西斯纳粹党兴起 从1930-1933年期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由所谓的“总统内阁”来治理,经济危机更使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对魏玛共和国政府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政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 危机前,纳粹党只有10.8万人,到了1932年,人数超过了100万,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从此“纳粹党”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三.纳粹党统帅 阿道夫·希特勒 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任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19年,希特勒因军队任务而认识德国工人党,并在之后不久加入,1921 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快速将德国从民主共和转变为 纳粹一党专政的极权独裁国家。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这次入侵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之后的 三年里,德国及联盟的轴心国占领了大部份的欧洲、北非、东亚及太平洋诸岛屿。 纳粹三名将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的军衔。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健康原因被释放了。随后

二战德军进攻苏联编制

二战德军进攻苏联的陆军兵力编制 (仅属1941年6月开始进攻苏联时的编制,不包括后来的改编、扩编和重组)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30分,德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长战在线分为北方、中央、南方3个集团军群约160万地面兵力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北方集团军群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进攻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围歼位于白俄罗斯的苏军,进而进攻苏联的心脏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任务是向基辅和整个乌克兰总方向进攻,把在乌克兰的苏军主力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德军疯狂进攻苏联的兵力十分庞大恐怖且很突然,给苏联军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苏军英勇防御,直到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才扭转一直被动的局面。以下是当时德军北方、中央、南方3个集团军群编制: 一、北方集团军群(32万) 1、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约2万人) ——直辖第23步兵军(第251步兵师、第254步兵师) 2、第18集团军(约8万人): ——第1步兵军(第1步兵师、第11步兵师、第21步兵师) ——第26步兵军(第61步兵师、第217步兵师) ——第38步兵军(第58步兵师、第291步兵师) 3、第16集团军(约9万人): ——直辖第253步兵师 ——第2步兵军(第12步兵师、第32步兵师、第121步兵师) ——第10步兵军(第30步兵师、第126步兵师) ——第28步兵军(第122步兵师、第123步兵师) 4、第4 装甲集群(约10万人): ——第41装甲军(第1装甲师、第6装甲师、第8装甲师,第36摩托化师,

第269步兵师) ——第56装甲军(第3装甲师、第3党卫装甲师,第3摩托化师,第290步兵师) 5、第101后方地域司令部(约3万人) ——第207警卫师、281警卫师、285警卫师 二、中央集团军群(64万) 1、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约4万人) ——直辖第102后方地域司令部(第204警卫师、282警卫师) ——直辖第2集团军司令部(第401警卫师) 2、第4 集团军(约25万人,巨型集团军) ——直辖第255步兵师、267步兵师、293步兵师,第286警卫师 ——第7 军(第7步兵师、第23步兵师、第258步兵师、第268步兵师,第221警卫师) ——第9 军(第17步兵师、第137步兵师、第263步兵师、第292步兵师)——第12军(第29摩托化师,第31步兵师、第34步兵师) ——第13军(第78步兵师,第26摩化师) ——第43军(第131步兵师、第134步兵师、第252步兵师) ——第53军(第45师步兵师、第52步兵师、第167步兵师) 3、第9 集团军(约17万人): ——直辖第102步兵师、第900步兵师,第403警卫师,摩托化旅。 ——第5 军(第5步兵师、第35步兵师、第161步兵师) ——第6 军(第6步兵师、第26步兵师)

点评二次大战名将中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

点评二次大战名将中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 第一人,最强中的最强--曼施泰因元帅与朱可夫元帅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纵论天下武林,臧否人物,有"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之说,不但见解精到,豪气干云,而且提法新颖,因步其韵奉和,来评一评二战天下名将。 第一位是曼施泰因元帅。二次大战中德国名将如云,但我认为他的指挥才能是最全面,最出类拔萃的。曼施泰因出身军人世家,生父和养父都是德军少将,本身是总参谋部军官出身,在德军指挥参谋系统中受过完整的军事理论培养。在战前曾担任陆军总参谋部军需总监。(德军各级参谋部的军需总监 first quartermaster 实际上是负责作战的副参谋长,这是德国总参的传统)。 曼施泰因除了战役指挥艺术以外,还有极高的战略天赋,这使得他高于德军其它优秀战场指挥官,而可以与伦斯德(又译龙德施泰特)元帅,博克元帅这一级别的元老相比肩。事实上他在当时就被同僚认为是德军中的 "战略天才",这在将星云集的德国军界是极高的荣誉。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评论说他"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 最能体现他战略水平的是法国战役的"曼施泰因计划"。整个法国战役都是按照这个计划为蓝本执行的。我的评论是这个计划具备了优秀计划的一切要素。首先是简单。好的计划从不试图预言一切情况,而是简单明了,击中要害。计划越复杂,执行时容易出的差错越多,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就一再犯这个毛病。其次是有针对性,针对盟军的战略部属。第三是出其不意,把主攻方向从北方的B集团军群转到A集团军群。不要认为这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这就要求主攻装甲部队穿越密林覆盖的阿登山地,而当时坦克部队从来没有尝试过在这种地形突破。而且突破之后主攻部队的南侧翼完全暴露,这里赌的就是法军主力已经在北方穷于应付,南方则被钉死在马其诺防线,没有实力攻击A集团军群暴露的南翼。这是典型的"有算计的冒险"。但是曼施泰因本人并没有作为A集团军群参谋长参与法国战役的指挥,他在开战前从A集团军群参谋长调任步兵第3军军长。 在战役战术指挥方面,曼施泰因至少创造过两次奇迹。 第一个奇迹是1941-1942年克里米亚战役。1941年底从北方集团军群第56装甲军军长升任南方集团军群第11集团军司令的曼施泰因,率军突破比列科普地峡进入克里米亚半岛,将苏联"滨海集团军"10万人围困在要塞港口塞瓦斯托波尔。苏军兵力与德军不相上下,而且占据大纵深的山岭要塞工事死守。海上苏军黑海舰队掌握着制海权,可以对德军在半岛上任何薄弱部位进行两栖进攻。这样的战役态势类似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处境。曼施泰因的优势是有加强的要塞攻城炮和制空权(负责空中支援的是第八航空军,军长里希特霍芬伯爵是德国空军第一战将,1943年晋升元帅)。经过冬季的准备之后,正当曼施泰因即将发起总攻击,苏军突然在曼施泰因背后的刻赤半岛登陆,而且登陆的是外高加索方面军全军,兵力数倍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