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政策绩效评价

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政策绩效评价
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政策绩效评价

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政策绩效评价

——以浙江杭州为例

朱明芬

【摘要】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是由农村低保危房家庭自愿提出申请,政府予以补助,采用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置换、租用等方式实行住房救助的一项公共政策。本文通过国内外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方法回顾,结合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表达的特殊性,从直接绩效和带动绩效两个维度,采用综合分析和民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实现程度和带动效应。直接绩效主要表现在救助受益面扩大,改造任务超额完成;公平公正凸现,最困难群众得到优先救助;居住条件改善,困难家庭居住品质明显提高;惠民政策整合,困难家庭建房负担减轻;工作机制创新,危房改造政策绩效显现。带动效应主要表现为促进了困难群众就业增收,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但是,由于危房改造面对的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工作推进难度大,需要解决的矛盾多,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公共政策;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97(2011)02-0092-09

收稿日期:2011-02-10

作者简介:朱明芬(1961-),女,四川阆中人,杭州行政学院市情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杭州农民纷纷建造新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住房及

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统计显示,2009年杭州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70.74平方米,比1980年净增2倍;人均居住投资提高到1 832元,占生活消费的15.2%,仅次于1990年的15.4%,成为历史第二高点。但是,农村困难家庭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山区还存在部分无房户和危房户,为了使农村困难家庭“住有所居”,杭州深刻领会党中央、浙江省统筹城乡的战略思路,率先于2004—2006年进行了第一轮农村危房改造救助,完成3 955户农村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以下简称危房改造),到2007年再度掀起第二轮危房改造高潮,决定用4年时间,全市再改造10 000万户困难家庭的危险住房,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对不宜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家庭中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困灾倒房户及县级以上政府规定的其它困难家庭,根据救助对象的实际、村庄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及对象的意愿,实施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置换、租用等方式,采取财政补助、质量监管、目标考核等保障措施扎实推进该工作顺利进行。本轮危房改造工作进程已过大半,危房改造有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改造绩效到底怎么样?老百姓认同度如何?需要客观分析与评价,以促进危房改造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实现危房改造的“政策求实、工作务实、措施扎实,百姓得实”。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危房改造绩效,笔者参与专项调研组,历时20多天,对全市9区县(市)27乡镇(街道)进行座谈、问卷、走访,还分别设计了村干部问卷和危房困难户问卷,对全市9区县(市)进行了分层抽样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试图用农村干部和老百姓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来检验危房改造的真实绩效。

一、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评价的维度与方法

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政策,其绩效评价应严格遵循公共政策评价理论与方法,以达到评价的公正与规范。

(一)公共政策理论与评价方法回顾

公共政策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类:(1)由政府部门制定,通过选民投票加以确认的政策(如税收、外交);(2)由政府领导人制定,经选民代表投票确认的政策;

(3)在宪法及法律的约束下,由政府部门独立制订和加以实施的政策。[1]危房改造政策属于第三类公共政策。这类公共政策的实施需要财政支撑,而政府财政支出往往会影响社会个体乃至全民的利益,所以科学测算公共政策的收益率、客观评价公共政策绩效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条件。但不同领域的公共政策,其属性可能完全不同,其绩效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从而其评价方法和步骤也有较大区别。基于微观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一个置于成熟政治市场中的公共政策,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评价:(1)事前评价,即预测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分析其效应最大化的可能性,提出修正执行的建议;(2)过程评价,即将政策置于社会监督过程之中,通过事中评价修正政策实施中可能发生的偏差;(3)效果评价,即检验公共政策设定目标与实施目标的差异,包括政策导向和成本收益检验。

在公共政策评价方法上,西方已形成较系统的方法体系。目前国内外的评价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综合性评价法、形成性评价法、量化评价法和质量评价法、实验性评价法和开拓性评价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引入政策收益函数,以数量评价为基础,以质量评价为核心,实现两者的结合。实际运用中,这些方法确实都不同程度存在操作难的问题。例如,维护社会稳定所采取的政治类公共政策,只存在稳定局势的政治效应,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而且政治效应很难量化。可见,公共政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没有可以直接评价政策的准则。一种间接的评价是看政治程序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已表明的个人偏好转化为可察觉的政治结果。评价注意的中心变成了程序的本身,而不是最终状态或结果格局。”[2](P304-310)为克服公共政策评价技术操作层面的种种难题,民意调查应运而生。乔治·盖洛普(George Gallup)是这个行业的开拓者,他自始至终相信民意调查对公共决策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为政治家提供洞察民意的精确手段,引导人们注意力集中于主要公共议题上,暴露许多“被忽视的领域,协助公共决策更加正确”等等。调查与分析技术的成熟也为公共政策民意评价提供了保障,自概

率抽样方法广泛应用以来,民意调查研究中的抽样调查精确度明显提高。[3] 国内外公共政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的借鉴和启示主要包括:1.公共政策的类型不同,绩效评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救助政策是一项农村低保危房家庭需求迫切、政府给予财政补助和建设管理服务的惠民政策。因此需要综合评价公共政策的收益效率,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公共政策绩效评价往往更注重事前、事中评价,事后评价是验证性评价。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救助对象具体,改造目标明确,改造效果可期,事前评价结论显而易见:危房救助政策对农村困难家庭及时可行,有如雪中送炭。同时,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对象分布零散、居住偏远,危房改造基本上由困难群众自己完成,改造过程中政府提供免费图纸、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制定质量安全标准、实施质量巡查。因此事中评价与政策本身的关联度较小。而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结果不仅关系到困难家庭是否直接受益,更关系到政府的综合政策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因此,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评价可以侧重于事后评价。

3.公共政策绩效评价需要以量化为基础,进行综合性评价,但考虑到量化评价的难度,可以选择行之有效的民意调查方法。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是政府一次性补助,农民终身受益甚至几代人受益的民生工程,其效益发挥具有时滞性和间接性,所以效益评价的数据难以当期获取,也很难全面统计,因此综合评价和民意调查的方法值得借鉴。

(二)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维度与方法

1.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的性质

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是改善民生、提高困难家庭生活品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住有所居”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的民生工程,是促进农村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大规模开展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是我国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独特做法,各相关主体危房改造的目标基本一致但也略存差异。如,政府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农村困难家庭居住安全,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探索农村住房保障制度,统筹城乡住房建设规划与布局,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村集体的主要目标是:基于地缘和亲缘关系,协助困难家庭申请、实施危房改造,防止突发灾害性天气对村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农村困难家庭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得到政府补助,尽可能好地改善住房条件,以致彻底解决住房问题,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因此,分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必须同各相关改造主体的目标结合起来。而各参与主体目标存在一定差异性,如政府希望实现救助目标又节约财政支出,但困难家庭则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补助;政府旨在保障基本居住安全,困难家庭则希望彻底解决住房问题,等等。所以,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评价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所谓层次性是指由于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在不同层级政府、不同农村集体和不同困难家庭之间存在不同的改造目标,从而引发各参与主体之间对绩效有不同观点、不同看法,使得绩效评估具有层次性。综合性是指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评价是一个综合效果,它不仅对困难家庭产生一定的绩效,还对农村集体、各级政府都会产生一定的绩效,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政策溢出效应,因此,绩效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多元性是指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从不同参与主体的角度来看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用一个维度简单地表述,而需要进行多维度衡量,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绩效应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而不能用常见的单主体(农户或政府)、单维度(成本效益)来分析,也不宜采取打分方法给出定量的评价结论。综合评价该项工作的整体绩效,更有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果提供思路和依据。

2.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评价的维度

根据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主要参与主体的改造目标和利益紧密程度,课题组认为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可以从“直接绩效”和“带动效应”两个维度来切入。直接绩效是指危房改造对利益相关者产生的直接效果,带动效应是指危房改造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产生的间接影响(政策溢出效应)。

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直接绩效又可以分为农村困难家庭和政府两个维度。农村困难家庭的直接绩效表现为:改造范围扩大、受益人数增多,困难家庭基本居住安全得到保障,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政府的直接绩效表现为:救助目标得到落实,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明显。带动效应也可分为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两个维度。社会效应体现在:困难家庭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就业机会增多,收入增加,家庭和睦,享受到相对健全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公共服务,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政治效应体现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彰显,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3.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评价方法

通过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评价维度分析,结合国内外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方法回顾,课题组经过充分讨论和论证,确定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评价从直接绩效和带动效应两个维度、采用综合分析和民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实现程度和带动效应。由于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政策的成本收益评价存在客观困难,课题组加大了基于分层随机抽样的民意调查方法的运用。于2010年6月24日至7月20日,历时20多天,对全市9区、县(市)25个乡镇(街道)115个村进行座谈走访,还分别设计了村干部问卷和危房困难户问卷,开展分层抽样[每个区县(市)按工业总产值抽好、中、差3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又按村集体可支配收入抽好、中、差5个村,村再按危房改造方式抽2~3个困难农户],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共获得村干部问卷100份、困难农户问卷200份。从基层政府、村干部和受助困难家庭三个层面取得第

一手资料,用村干部和受助群众对危房改造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来检验危房改造的真实绩效。

二、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绩效评价

综合前面分析,下面从直接绩效和带动效应两维度,应用比较分析与民意调查相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杭州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绩效。

(一)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直接绩效

从政府和农村困难家庭两方面来看,经过近4年的实践与探索,杭州市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在受益人数、政策公平、居住条件改善、建房负担减轻、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1.救助受益面扩大,改造任务超额完成

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杭州市在2008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自2009年起,把救助对象范围由农村低保标准(2007年)100%提高到150%,并提出2009—2011

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7 500户目标任务,2012年再自加2 500户的救助目标任务。2007—2010年共完成危房改造8 690户,改造面积117.2万平方米,2007—2010年困难家庭救助户数年均递增47.3%,救助面积年均递增54.7%(见表1),其中2009年和2010年的实际救助户数比年初计划分别增加415户和427户。与2007年相比,2010年救助户数和面积分别增长219.8%和270.1%。

表1 2007—2010年杭州市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户数与面积

改造户数

(户)改造面积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改造户数(%)改造面积(%)

合计 8 690 117.2 - -

2007 1 000 14.53 - -

2008 2 242 23.45 124.2 61.4

2009 2 250 25.45 0.4 8.5

2010 3 198 53.77 42.1 111.3

年均递增(%) 47.3 54.7 - -

资料来源:根据杭州市建委汇总的各区县(市)年度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资料。

2.公平公正凸现,最困难群众得到优先救助

按照政策宣传→困难家庭自主申请→深入调查→村委会初定救助名单→乡镇(街道)审核→村乡县三级公示的六个步骤,公开、公平、公正确定救助对象,2007—2010年依次救助农村五保户69户、残疾户2 254户、低保户3 099户、受灾户1 071户,这四类对象占救助总户数的74.7%(见表2),最困难家庭及时得到有效救助。同时,考虑各区、县(市)农房危旧程度和困难家庭贫困程度的差异性,杭州市把救助重点向5县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4年中5县(市)受助家庭达到6 570户,改造面积达70.0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同类指标的75.6%和59.7%,其中,经济相对欠发达的淳安和建德救助家庭达到3 923户,改造面积为31.4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的45.1%和29.3%(见表3)。

表2 2007—2010年杭州市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救助对象情况

合计 2007 2008 2009 2010

户数占比户数占比户数占比户数占比户数占比

合计 8 690 100 1 000 100 2 242 100 2 250 100 3 198 100

最困难家庭合计 6 493 74.7 900 90 1 836 81.9 1 572 69.9 2 185 68.3 其中五保户 69 0.8 37 3.7 9 0.4 13 0.6 10 0.3

低保户 3 099 35.7 354 35.4 998 44.5 767 34.1 980 30.6

残疾户 2 254 25.9 330 33 671 29.9 586 26 667 20.9

受灾户 1 071 12.3 179 17.9 158 7 206 9.2 528 16.5

一般困难户 2 197 25.3 100 10 406 18.1 678 30.1 1 013 31.7

资料来源:根据杭州市建委汇总的各区县(市)年度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资料。注:户数的单位为户,占比的单位为%。

表3 2007—2010年杭州市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区域分布情况

改造户数(户)改造面积

(万平方米)所占比例

改造户数(%)改造面积(%)

全市合计 8 690 117.2 100 100

主城区 2 120 47.2 24.4 40.3

五县市 6 570 70.0 75.6 59.7

其中经济相对欠发达县市 3 923 34.4 45.1 29.3

资料来源:根据杭州市建委汇总的各区县(市)年度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资料。

3.居住条件改善,困难家庭居住品质明显提高

通过危房改造,困难家庭住房的安全性能、外观设计、房屋结构、卫生设施、房

屋面积、居住环境等都有明显改善。经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与危房改造前相比,困难家庭拥有独立厨房和卫生厕所的比重分别达96%和97%,分别提高22和57个百分点;自来水通水率达99%,提高13个百分点;人畜粪便混坑现象基本消除(见表4)。同时,在多项政策整合下,危房改造后有16.5%的困难家庭搬迁到中心村,有5%搬迁到中心镇,更易享受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带来的便利,其中距村公路1公里以上的困难户减少了17.8%,距村卫生站半小时以上的困难户减少了24.0%,距最近小学5公里以上的困难户减少了31.3%(见表5)。困难群众对危房改造成效予以高度认同。经200个困难群众问卷调查,96%的困难群众认为住房更安全、90%的困难群众认为住房外观更漂亮、89%的困难群众认为住房结构更合理、99%的困难群众认为水电设施更齐全、92%的困难群众认为卫生条件更好、55%的困难群众认为交通条件更便利、65%的困难群众认为住房面积更大(见图1)。

表4 杭州市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前后住房设施配套情况比较

有独立厨房通自来水人畜粪便混坑三格式卫生厕所

改造前(%) 73 87 9 40

改造后(%) 96 99.0 0 97.0

资料来源:课题组问卷调查资料。

表5 杭州市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前后居住地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距离比较

距村公路

1公里以上距公交车站3公里以上距乡镇超市5公里以上距村卫生站半小时以上距最近小学5公里以上距县城

30公里以上

受访户数 90 58 104 50 64 126

改造前(%) 45 29 52 25 32 63

改造后(%) 37 23 41 14 22 59.0

便捷率提高(%)* 17.8 20.7 21.2 24.0 31.3 6.3

资料来源:课题组问卷调查资料。

*:指改造后各类指标下降率与改造前之比。

4.惠民政策整合,困难家庭建房负担减轻

随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的提高和财政补助资金的层层落实,杭州市对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10年全市农村困难家庭户均救助金额达2.2万元(包括省补资金),较2007年增加0.6万元,增幅37.5%;五县(市)中救助标准最高的富阳,户均2.94万元,最高可达3.6万元,基本可以满足一层农居的建设投入。同时通过政策整合叠加,进一步减轻困难家庭的建房负担。2010年,通过下山移民、宅基地整理、百千工程等项目带动危房改造的比例达到37.7%。如果包括淳安县灾后重建应急救助的427户,2010年享受多项政策补助的困难家庭比例达到51.1%(见表6)。经过政策整合,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最高可享受8~10万元的补助资金,基本满足建设二层农居的资金投入,大大减轻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负担,进而减少负债机率。

表6 2007—2010年杭州市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项目带动情况

2007 2008 2009 2010

户数(户)占比(%)户数(户)占比(%)户数(户)占比(%)户数(户)占比(%)

项目带动合计# 102 10.2 260 11.6 360 16 1208 37.7

427& 13.4

其它改造方式* 898 89.8 1982 88.4 1890 84 1563 48.9

资源来源:根据杭州市建委汇总的各区县(市)年度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资料。#:指重大项目建设、下山移民、强塘固房工程、宅基地整理、风情小镇建设、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等。

*:指无项目带动的自主改造。

&:指淳安、建德灾后重建应急救助情况。

5.工作机制创新,危房改造政策绩效显现

危房改造中,杭州市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困难家庭危房情况摸底调查,掌握群众真实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高了管理的针对性;危房改造实施中,严格执行公平公正的管理程序,建立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根据困难家庭和危房状况的动态变化完善动态救助机制,提高了危房改造的灵活性;结合救助对象、救助方式、技术标准、县乡财力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出台政策文件和管理实施办法,健全验收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促进了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升了管理的实效性。这些管理模式、方法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促进了本系统各层级干部转变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提升杭州民生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了危房改造的长效、动态管理,并使危房改造综合管理绩效大幅度提高:结合农村困难家庭经济和住房条件,采取6种原有方式①和4类创新模式②的结合,积极推行投入少、成效高的改造方式。近4年来,最为经济的修缮方式一直占危房改造总数的10%左右;节约资源的置

换方式(困难家庭与农房改造农户之间置换和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到2010年达到5.6%;循环利用的租用方式(由村集体统一建设,以1户1年100元的租金廉价租用给五保户和孤寡老人,等现住老人百年后,收回房屋产权,继续循环使用)的绝对户数也在不断增长,2010年达到20户(见表7)。对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方式的引导效果也十分明显,困难家庭户均投入3~5万元,仅相当于普通农户农房改造费用的15%左右,用少量资金就达到改善住房条件的目的。

表7 2007-2010年杭州市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模式结构情况

2007 2008 2009 2010

户数(户)占改造总数比重(%)户数(户)占改造总数比重(%)户数(户)占改造总数比重(%)户数(户)占改造总数比重(%)

合计 1 000 100.0 2 242 100.0 2 250 100.0 3 198 100.0

新建 762 76.2 1 530 68.2 1 660 74 2 363 73.9

扩建 10 1 27 1.2 14 0.6 67 2.1

改建 76 7.6 343 15.3 245 10.9 249 7.8

修缮 97 9.7 220 9.8 206 9.2 320 10.0

置换 45 4.5 103 4.6 115 5.1 179 5.6

租用 7 0.7 19 0.9 10 0.2 20 0.6

其它 3 0.3 0 0 0 0 0 0.0

资料来源:杭州建委统计资料。

(二)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带动效应

通过实施危房改造,推进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不仅对农村困难家庭和政府产生了五个方面的直接绩效,还带动了社会、政治等诸多政策溢出效应,主要包括促进困难群众就业增收,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1.社会发展效应——解危济困助发展,保障民生促和谐

危房改造解决了农村最穷、最苦、最底层群众的居住安全问题,缩小农户间的住房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和谐稳定;危房改造让更多困难家庭分享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危房改造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保障农村最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实现市域国民收入再分配,调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成了农村住房保障的雏形。同时缩小农户间的住房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据统计,实施危房改造后,困难家庭的户均居住面积达100平方米以上,鳏寡孤独户的居住面积也达40平方米。住房差距的缩小,使村庄农房建设布局更合理、农户间房屋层高更整齐、色彩更接近、新旧度更划一。居住面积的扩大也使困难家庭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基础上拥有了生产经营场所,那些实现危房异地改造的困难家庭,搬迁至生产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中心村或集镇,为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问卷调查显示,2008年完成改造的58户困难家庭,在危房改造后的第二年,打工收入较改造前提高18.98%,其它收入较改造前增加36.89%,这两类收入的增幅都明显高于全市农民同类指标的平均水平(见表8);其中有12.8%的困难家庭因就业机会增加或以房执业实现脱贫。危房改造,通过多项政策整合,让困难家庭享受多项补助,使得21.5%的困难家庭到中心村或中心镇集聚(见表9),共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便利,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在上述带动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带动城乡规划对接、城乡要素对流、城乡产业共荣、城乡管理接轨、城乡差距缩小,为杭州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添砖加瓦。

表8 杭州市困难农户危房改造后家庭各类收入增长情况

合计农业收入打工收入低保收入其它收入

改造前收入(万元) 1.204 0.238 0.759 0.147 0.06

改造后第二年收入(万元)* 1.362 0.227 0.903 0.15 0.082

改造后收入增幅(%) 53.94 -4.418 18.98 2.49 36.89

资料来源:危房改造困难家庭问卷调查资料。

*:由于危房改造当年,困难户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房屋改造上,无精力外出打工,农业生产也受到一定影响,家庭收入会减少,故样本特选择问卷调查中房屋改造发生在2008年的58户,通过改造后第二年即2009年收入与改造前即2007年收入进行比较。

表9 杭州市农村困难危房家庭改造前后住房所在地变动情况

本村本组本村他组本乡镇他村本乡镇所在地本县他乡本县城其它

改造前(户) 200 0 0 0 0 0 0

改造后(户) 157 27 6 10 0 0 0

改造前后变化率(%) 78.5 13.5 3.0 5.0 0.0 0.0 0.0

资料来源:危房改造困难家庭问卷调查资料。

此外,危房改造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重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朴实民风,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危房改造中不断涌现的爱心帮扶和慈善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新风尚。2007年以来,社会各界以投工投劳、现金捐赠、物质馈赠等方式累计向困难家庭奉献爱心1 411.2万元,其中2010年达到569.2万元,比上年增长59.5%。亲友用工折价占一半以上,有建材企业用成本价为困难家庭提供水泥砖瓦,有建筑企业为困难家庭免费建房施工,有私人老板慷慨解囊上万元,有教会慈善募捐解燃眉之

急(见表10),在危房改造中不断上演的“亲帮亲、邻帮邻”,激发乡邻互助的亲善友爱,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受助家庭及孩子在接受帮助的同时,感染其中的爱心,这种爱心也会被传承和传递,哪怕是基于互动过程中的对等性的考虑,先前受惠者也会根据对他人行动动机的感知选择自己的行动,以友善的行动回应友善的动机(Fehr and Fischbacher,2002),从而产生良性互动的民风传承。[4]

案例:富阳市洞桥镇里仁村位于地质灾害区,从2007年开始全村114户农户实施搬迁,搬迁到距原村13里的洞桥中心镇边上。114户中有11户贫困户,通过政策整合享受政府各项补助资金9.2万元(整村搬迁户均3万元,地质灾害搬迁户均2万元,危房改造户均3.6万元,下山移民户均6 000元),个人出资2万元就能入住规划农居点近200平方米住宅。同时里仁村将原宅基地复垦出耕地共150亩,除去规划农居点用地40亩,净节约耕地110亩,复垦的宅基地进行规模经营,种植香榧等特色经济林木。困难户何志来,家庭人口6人,妻子长年生病,自己身体欠佳,父母亲都已70多岁,搬迁到镇中心,共获补贴9.8万元,个人投入1.8万元,入住新居,并在镇上打工,家庭从原来基本无收入,到现在年收入约7 000元。

表10 2007—2010年杭州市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社会捐助结构

合计 2007 2008 2009 2010

总额

(万元) 占比(%) 总额(万元) 占比(%) 总额(万元) 占比(%) 总额(万元) 占比(%) 总额(万元) 占比(%)

合计 1 411.2 100 186.3 100 297.8 100 357.2 100 569.9 100

亲友投工折价 791.1 56.1 94.2 50.6 166 55.7 201.8 56.5 329.2 57.8

社会捐赠 155.8 11.0 17.8 9.6 5 1.7 45 12.6 88 15.4

村集体补助 265.2 18.8 53.7 28.8 81.4 27.3 57.4 16.1 72.7 12.8

其它 157.8 11.1 20.6 11.0 45.4 15.3 53.1 14.8 80 14

资料来源:危房改造困难家庭问卷调查资料。

2.民主政治效应——民主参与重创造,群众满意铸公信

危房改造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救助程序,调动了困难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兼顾了其他群众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实现了民主促进民生;通过财政补贴改造危房,让困难群众直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许多群众对党和政府表示由衷感谢,从而缓和了基层干群矛盾,稳定了农村社会大局。

杭州市在危房改造中充分尊重民情民意,计划改造前摸底调查民情民愿,申请改造中宣传政策、村民评议、村里公示尊重民情民意,申请审核批准后电视、报纸多种媒体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倾听群众意见,深入细致的工作和公开公正的程序,既调动困难家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兼顾普通群众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在危房改造中,充分尊重困难家庭意愿,让困难家庭自主选择改造时间、模式、户型和施工队伍,深得群众认同与公允。困难群众对危房改造程序、政府补助拨付、财政补助力度和房屋改造质量的满意率均在94%以上(见表11)。建德下崖镇坞居市村困难家庭胡国民用一幅对联:“住共产党的屋,向(享)共产党的福”,表达他的心声。在实施过程中广大基层干部党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困难群众中的困难群体。村干部采取“一对一”帮扶方式,包括代理申请、帮助筹资、设计购材、签订合同、监督质量。有条件的村还主动为具有一定改造能力的困难群众协调贷款、联系企业、组织劳力,有的甚至垫资、亲自参与施工。这种付出让困难家庭感激涕零,桐庐残疾困难群众林法青说:“没有共产党,没有好干部,我们这种弱势人群建房真是想都不敢想。”

临安河桥镇蒲村书记章建文感慨:“危房改造工作群众非常满意,让我们的党组织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其它工作开展也有带动作用”,当问及“危房改造对村里和困难家庭带来了哪些新变化?”时,村干部给予很好的评价(见图2),这些评价表明,危房改造对农村人文环境改善、农村社会稳定的绩效显而易见。表11 杭州市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满意度调查统计

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频数(人) 频率(%)频数(人) 频率(%)频数(人) 频率(%)频数(人) 频率(%)频数(人) 频率(%)

危房改造程序 90 45.2 106 53.3 2 1.0 1 0.5 0 0.0

补助资金拨付 58 29.3 108 54.6 26 13.1 4 2.0 2 1.0

财政资助力度 46 23.2 80 40.4 62 31.3 10 5.1 0 0.0

房屋改造质量 76 38.0 108 54.0 12 6.0 4 2.0 0 0.0

资料来源:危房改造困难家庭问卷调查资料。

注:其中,回答“危房改造程度”、“补助资金拨付”、“财政资助力度”、“房屋改造质量”的困难家庭分别为199、198、198、200人。

案例:建德市下涯镇乌驹市村胡国民患有先天性视力缺陷,家庭经济条件差,无生活收入来源,一直未婚单身。原住房为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40多平方米泥木结构房屋,墙体倾斜、开裂,有些木屋架都已腐烂,屋面渗漏严重,居住安全得不到保障。2009年该户被列入危房救助对象,新建三间砖混结构平房,卫生间、厨房等附属生活设施齐全(新建住房总投入2.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28万元)。

新房建好后胡国民委托别人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门前:“上联:住共产党的屋,下联:享共产党的福,横批:共产党好”,表达对政府的感谢之意。

3.生态文化效应——美化农村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

通过改造农村困难户破旧危险的住房,使村庄农房建设布局更合理、农户间房屋层高更整齐、色彩更接近、新旧度更划一,村容村貌更美观;通过配套相对齐全的基础设施和要求严格的质量标准,村内人居环境更美化。按村庄统一规划要求,危房改造必须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网络通,而且要求改明线为暗线,避免延长“天罗地网”的经纬;通过安装三格式化粪池、粉刷内外墙、硬化室内地面、装齐门窗和生活污水纳管(纳入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有效遏制了“脏、乱、差”现象再生,污水乱排、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等现象大大减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明显改观,村民生活环境更加美观;一些山区困难户危房改造后下山居住,为了减少山上承包地的劳作成本,放弃传统农作制度,改种经济林木,如香榧树、山核桃、板栗、菜竹等,并且下山后不少困难户由于环境与就业的改善,煮饭改用煤气或沼气,而不再上山砍柴,既增加收入又恢复植被,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明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一些历史文化古村镇,把危房改造与古村镇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选择修缮模式,尽量修旧如旧,既达到居住质量标准,又鼓励困难户以房执业,开展租赁,发展旅游,实现村镇住房、产业有机更新。

案例:龙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有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历史古建筑群,但是由于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存在着大量的危旧房及危墙。作为旅游古镇,这些危旧房和危墙的存在,已成为严重威胁古镇村民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也影响到古镇旅游的深度保护与开发。为解决古镇的危旧房改造问题,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旅游兴镇、保护古镇、促进发展”有机结合的工作思路,2007年以来,龙门镇党委政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采用多种形式着重

对旅游沿线和重要的文保部位进行了抢救性修缮、改造,涉及农户40多户,厅堂整修3座,牌楼1座,倒塌房屋清理整治5处,允许农户按古镇风貌拆建7户,有效地保护了古镇,促进了龙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需要解决的矛盾与政策建议

(一)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需要解决的矛盾

1.从改造的方式看,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绝大多数是原拆原建,这与政策要求引导集聚发展和节约用地的目标相矛盾。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困难家庭难以通过危房改造实现集聚:(1)部分村庄尚无规划好的农居点,农户即便想要集聚,也无处集聚;(2)现有规划好的农居点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冲突,农户无地集聚;(3)村集体没有实力整理农居点,困难家庭想进农居点也无法如愿;(4)村庄已有成功开发的农居点,但是困难家庭没有能力集聚。农居点的宅基地配套费用高,建设规格要求高,困难家庭难以承受进入农居点的费用。例如,五县市的中心村或中心镇,集聚建房100平方米3层,需要20~30万元;萧山与余杭的同规格建房成本则要40~50万元。如果没有包括大项目带动、下山移民、地质灾害在内的项目联动或政策叠加,困难户只能望尘莫及。困难户危房改造的原拆原建,难以产生集聚的效果,还可能产生新一轮散居。同时这些原拆原建后的住房也可能在未来面临二次拆迁,造成资源浪费。

2.从救助的对象看,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救助对象相当比例是贫困程度较轻的低保边缘户或者是相对困难户,贫困程度较重的真正困难户常常因资金筹措难而不得不放弃救助。

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的救助原则有二:(1)按照危房的危旧程度;(2)按照家庭的困难程度。同样是危房条件之下,越是贫困的家庭越是要优先救助,并按“民建公助”模式配套基础设施或给予资金补助。这要求困难户要有一定的自有资金,但对于困难程度重的真正困难户而言,主要是因残、因病、因灾致困致贫,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市州、扩权县主管部门自评提纲) 说明:请按照自评提纲格式,结合《省财政厅关于开展 2012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川财预〔2012〕61号)的有关要求,以及附件 4《**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进行自评。 一、项目概况 (一)基本情况 1、简要介绍该项目实施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说明项目主管部门(单位)在该项目管理中的职能。 3、项目立项、资金申报的依据。 4、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情况,资金支持具体项目的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概况。 5、资金分配的原则及考虑因素,资金分配结果。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主要内容。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包括目标的量化、细化情况 以及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等。 3、分析评价申报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申报目标是否合理可

行。 (三)项目自评步骤及方法 说明项目绩效自评采用的组织实施步骤及方法。 二、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说明项目资金申报、批复及预算调整等程序的相关情况。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可用表格形式反映) 1、资金计划。 在说明该项目全省资金计划的基础上,分项目大类或市(州)分别说明各类资金计划情况,包括中央、省、市(州)、县(市、区)财政资金、项目单位配套、其他渠道资金(包括银行贷款及其他资金等)。 2、资金到位。 汇总统计截止评价时点该项目全省资金到位情况。在此基础上分项目大类或市(州)统计各类资金到位情况,包括中央、省、市(州)、县(市、区)财政资金、项目单位配套及其他渠道资金等。将资金到位情况与资金计划进行比对,并重点围绕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性及配套资金筹措能力等进行评价,对未到位或到位不及时的情况作出分析说明。 3、资金使用。 汇总统计截止评价时点该项目全省资金支出情况。在此基础上分项目大类或市(州)统计资金支出情况,并对资

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附件2: 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2009年新建成) 或(2009年前已建成)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主管部门 评价类型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评价方式:部门(单位)绩效自评□财政部门组织评价□评价机构:中介机构□部门(单位)评价组□财政评价组□ 年月日 浙江省财政厅(制)

五、评价报告文字部分(报告综述)(一)项目基本概况 (二)项目绩效及评价结论 (三)评价发现的问题 (四)相关意见与建议 (五)附件 填报说明

一、本评价报告由评价机构填写,所有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二、封面填写 1.项目名称:须与项目批复文件一致。 2.项目单位:填写全称,不得省略。 3.主管部门:填写全称,不得省略。 4.评价类型:分为预算申报(事前)评价、实施过程(事中)评价和完成结果(事后)评价三种。属于预算申报情况评价的在“事前评价”后打√;属于跨年度支出项目中期评价的在“事中评价”后打√;属于项目完成后评价的在“事后评价”后打√。 5.评价方式:即指评价组织方式。属于部门(单位)自评的在“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后打√;属于财政部门评价的在“财政部门组织评价”后打√。 6.评价机构:以部门(单位)内部人员为主实施评价的在“部门(单位)评价组”后打√;以财政部门内部人员为主实施评价的在“财政评价组”后打√;委托中介机构实施评价的在“中介机构”后打√。 三、评价报告表格内容填写 1.项目负责人:当项目负责人有多个时,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地址和邮编等栏目,可调整格式,逐个填写。 2.项目起止时间:按照项目预算批复至项目完工(竣工验收)的实际时间填写。 3.项目支出明细情况:按照实际支出内容(经济科目)不同,对照项目申报书中的项目支出明细和实际支出情况对应填写。

农村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农村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导读:本文是关于农村危房改造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您! 农村的危房改造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将给大家介绍农村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农村危房改造调研报告范文一: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惠民政策,是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农村困难家庭住者有其居的德政措施,更是确保困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全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3月份以来,黄平县审计局对11个乡镇政府开展了2014年危房改造资金专项审计,通过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对农村危旧房改造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对此项工作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以供参考。 一、黄平县农村危房改造基本现状 2014年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500户,其中:五保户一级危房12户,低保户共900户(一级100户、二级420户、三级380户),困难户共3,564户(一级400户、二级796户、三级2,368户),一般户24户。 由于黄平历史、地理等原因致使黄平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危房改造数量较多,且位置较为分散,危改对象经济实力薄弱,危房改造工作开展难度大。

二、黄平县农村危房改造成效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善了农村人居条件。农村危旧房数量逐步消减,困难群体人居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二是农村面貌有所改善。危旧房实施拆旧建新,美化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三是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让农村困难群体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了农村困难群体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当前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危旧房改造是一项动态工程,通过长期的持续努力,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已初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期待、与生态宜居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危房改造资金支出进度不按危房改造工程完成进度发放(兑现),存在资金缺口。中央及州级财政2014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尚欠到位资金共计106.91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应为1,145.96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84.09万元,尚欠61.87万元(未兑现给危改户);州级补助资金应为45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04.96万元,尚欠45.04万元。 2.县财政困难没有及时配套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截止2014年12月31日,2014年度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改造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全县11个乡镇仅发放(兑现)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311.52万元,截止2015年3月25日发放(兑现)3,266.80万元,为拨给全县11个乡镇危改资金3,334.09万元的97.98%。

住建局危房改造资金专项整治情况自查报告

住建局危房改造资金专项整治情况自查报 告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市危房改造资金管理工作,加强危房改造资金的监管,提高危房改造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改善群众住房和生产生活水平。根据《湖南省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市及时对全市范围内危房改造、用途、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予以报告。 一、自查情况 资金说明 XX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4896户,中央拨付资金3672万元,省级投入资金1646万元,市州投入资金万元,县市区、乡镇投入资金553万元,其他投入9192万元,合计万元。 XX年,我市危房改造任务3546户,其中中央拨付资金万元,市州投入资金万元,县市区、乡镇投入资金万元,合计万元。 工作情况 一是制定了《XX年XX市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XX年XX市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XX市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下达了《关于做好农

村危房改造对象确定工作的通知》,确保危房改造资金安全,真正起到改善贫困农户住房条件的作用。 二是邀请XX市人民检察院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监管监察,预防腐败现象,对危房改造工作流程、农户对象确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封堵制度上的漏洞,保护危改农户利益,保护工作人员。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督,天元区试点危改工作绩效评价,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年危改工作进行审计,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让危改资金的效益发挥到最大,群众满意度达到最高。 三是开展了坚决纠正危房改造政策不落实和缩水走样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活动,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公示等相关程序,严把“入口关”。对于活动中查纠出来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了上报及通报,相关人员移送了人民检察院。 二、整治活动基本情况 我局于8月份进行专项督查,共抽查了10个乡、约200户农村危房改造档案,查阅了相关信息资料,听取了县市区和部分乡镇的两级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并实地走访了部分农户。总的来说,各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序健康开展,效果明显。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报告(11月1日)

附件: 1 自治区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 评价报告 专项资金名称: 主管部门:伊宁县人民政府 项目名称:优质高效养牛技术集成推广及产品开发 承担单位名称(盖章):伊宁县科技局、畜牧兽医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二○○八年月日 一、专项资金概况 专项资金名称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名称优质高效养牛技术集成推广及产品开发 主管业务处自治区科技新办基础工作处 项目起止年限 已结题项目至资金规 模(万元)跨年度实施项目至 承担单位伊宁县科技局、畜牧兽医局 项目负责人姓名赵世同性别男职称副科职务 畜牧局副 局长兼兽 医站站长 联系人赵世同电话 号码 4022448 手机 立项依据:

一、项目实施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将会大大增加养牛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水平。提升畜产品档次,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养牛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二、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优质高效养牛技术集成推广,不公可推进养牛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建设,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而且养牛业的兴起还可以带动肉制品、乳制品深加工、皮革加工、饲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养牛业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养牛产业做大做强,因此也是伊宁县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三、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本项目的实施:一是可为农民增收开辟有效渠道,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三是推动“村容整洁”的需要;四是解决了农区饲草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秸杆随意堆放影响村容、易引发火灾的问题。 四、养牛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特色突出。一是养牛产业已具规模;二是育肥牛产业基地已经形成;三是农民养牛已有技术基础;四是农牧民发展养牛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五是政策支持力度大。 五、畜牧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县畜牧兽医站设有边境县动物疫情监测站、品种改良工作组、生物药品供应等服务机构,为全县养牛业生产提供疫情监测、液氮冻精发送、防疫疫苗供应等服务。 六、饲草料资源丰富。我县拥有百万亩很田,400万亩草场,每年可生产饲粮45万吨,秸杆69万吨。 七、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具规模,畜牧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二、绩效目标(指实施绩效评价的专项资金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附件2: 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2009年新建成, 或,2009年前已建成, 项目名称项目单位主管部门评价类型事前评价? 事中评价? 事后评价? 评价方式:部门,单位,绩效自评? 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评价机构:中介机构? 部门,单位,评价组? 财政评价组? 年月日 浙江省财政厅,制, — 14 — 一、项目基本概况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地址邮编项目起止时间,计划安排资金,万元,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其中:中央财政省财政省财政 市县财政市县财政 其它其它实际支出,万元, 二、项目支出明细情况 支出内容计划支出数实际支出数 ,经济科目, 支出合计 — 15 — 三、项目绩效情况 预期实际项目绩效目 标及实施计划完成情况

基本指标具体指标指标分值评价得分,1, 1.目标设定 ,2, 情况 …… ,1, 2.目标完成 ,2, 程度 …… …… 业务指标得 * 分 小计 ,1, 1.资金落实 ,2, 情况…… ,1, 2.实际支出 ,2, 情况…… …… * 财务指标得 分 小计 综合得分 * 评价等次 * — 16 — 四、评价人员 姓名职称/职务单位签字 填报人,签字,: 年月日评价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中介机构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年月日 五、评价报告文字部分,报告综述, ,一,项目基本概况 ,二,项目绩效及评价结论 ,三,评价发现的问题 ,四,相关意见与建议 ,五,附件 — 17 — 填报说明 一、本评价报告由评价机构填写~所有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二、封面填写 1(项目名称:须与项目批复文件一致。 2(项目单位:填写全称~不得省略。 3(主管部门:填写全称~不得省略。 4(评价类型:分为预算申报,事前,评价、实施过程,事中,评价和完成结果,事后,评价三种。属于预算申报情况评价的在“事前评价”后打?,属于跨年度支出项目中期评价的在“事中评价”后打?,属于项目完成后评价的在“事后评价”后打?。 5(评价方式:即指评价组织方式。属于部门,单位,自评的在“部门,单位,绩效 自评”后打?,属于财政部门评价的在“财政部门组织评价”后打?。 6(评价机构:以部门,单位,内部人员为主实施评价的在“部门,单位,评价组” 后打?,以财政部门内部人员为主实施评价的在“财政评价组”后打?,委托中介机构实施评价的在“中介机构”后打?。 三、评价报告表格内容填写

关于农村危房改造情况汇报

关于农村危房改造情况汇报 一,领导重视情况 我镇专门成立了由镇纪委书记任组长,指定一名镇干任副组长,规划站为成员,负责确定住房困难户以及危房改造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并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汇报情况。 二、主要做法 深入调研,摸清底子,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摸清住房困难情况,严格程序,认真审查,公平、公开、公正的确定危房改造对象。在危房改造对象认定中按照优先照顾“最困难群众,最危险房屋”的改造原则,重点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特困户倾斜,并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委评议—镇审查——县复查核准”的程序实施(四)精心组织,严把质量,确保进度。 三、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及资金情况 (1)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施情况。根据县政府工作安排,我镇积极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落实,我镇XX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63户,其中第一批为40户,第二批为23户,目前已全部完成任务。其中已竣工55户,在建8户。 (2)档案管理。我镇基本按照农村危房改造的要求,对每个改造对象建立档案进行管理,切实做到一户一档。 (3)信息录入情况。目前危房改造63户的基本信息已

全部录入。 (4)资金的补助拨付情况。目前我镇各级资金补助为0. 四.验收情况 目前,我镇还没得组织人员下去验收。 五、存在不足 1、纸质材料过于繁琐,建议“一表通”,提高工作效率。 2、今年的任务分为两批,甚至是三批,同样的工作要重复做两三次,比如村民民主评议工作,一批召开民主评议一次,三批就是三次。重复工作多,工作量大,使得工作进度跟不上。 3、由于人员不够,资金不足,拍照设备跟不上。从农户建房前的调查摸底排查,到建房中,建房后的拍照验收存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村干、农民的手机很多也没,拍照功能,更难做到竣工一户,拍照一户。导致档案管理和信息录入工作严重滞后。 六、下一年工作打算 1、抓紧时间拍照房子图片,快尽完成信息录入工作,完善档案管理。 2、按照县政府的要求,严格把关,做好验收工作。 3、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勇敢面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改善工作中的薄落环节,积极开展我镇农村危房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记录(范本)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记录(范本)

————————————————————————————————作者:————————————————————————————————日期:

附件3: 省级预算部门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年度) 评价方式:□直接组织评价□委托评价 预算部门代码:□□□□□□□□□□□□□□□ 预算部门:(公章) 预算部门负责人(签字): 填报日期:年月日 河北省××厅(局)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年度) 评价类型:□阶段评价□结束评价 项目编码:□□□□□□□□□□□□□□□□□项目承担单位: 填报日期:年月日 河北省××厅(局)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编写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资料。简要说明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和用途(主要解决的问题)、资金来源与预算安排、项目历年安排等情况。 (二)项目资金细化分配情况。 (三)项目政策依据。简要说明项目符合政府和本部门中长期规划,符合中央、省(市、县)政府有关政策情况。 二、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主要说明项目年度预期绩效目标、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设定情况(指标构成及分值权重)及设定原因。 三、绩效评价组织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二)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 2、组织实施。 3、分析评价。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管理绩效情况分析。根据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表中各指标得分对项目的立项定位、预算编制、组织实施、绩效评价情况进行分析。 (二)项目结果绩效情况分析。针对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绩效分析,重点说明经济、社会、政治效益及对环境

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现将我镇今年农村危改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危改实施情况 2013年,县分配给我镇农村危房改造的任务指标为154户(第1、2批),全部为重建户,其中五保户28户,低保户51户,其他困难户75户。截止2013年12月中旬,全镇154户危改户全部已完成主体工程,其中68户已入住,余下正在抓紧时间进行门窗安装及室内装修。在上级拨付的危改补助资金到达乡镇后,镇危改办严格按照五保户2万元/户、低保户1.8万元/户、其他困难户1.6万元/户的标准,协助镇财政所和金融机构及时做好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到目前为止拨付的241万元(即全镇危改补助资金总额的90%)已全部按规定发放到各危改户银行账户。 二、主要做法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改善民生、惠及百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好事。为了做好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我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组织,明确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 我镇党委、政府对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办实事、惠民生、得民心的主要工作来统筹安排。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动员会议后,我镇马上召开班子会议对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部署。首先调整充实了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制度。其次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抽调得力负责的干部作为农村危改专员,引导包片驻村干部入户宣传、督促。第三,镇政府与各行政村、各包村组长签订责任状,对包片驻村干部督促未到位、导致所负责行政村没有按时间和任务完成危改工作的,实行责任追究,与年终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二)强化宣传,择需选困,认真做好危改发动工作。 根据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我镇通过多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宣传工作,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村屯宣讲危改政策,确保农村危改政策家喻户晓,发动符合危改条件的农户及时申报。 1.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为准确掌握我镇农村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典型材料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典型材料 瞄准对象精准施策 扎实推进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全面对标中央政策,紧盯最困难人群,明确目标、瞄准对象、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基础。 一、明确“一个目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明确工作目标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对象,制定2017—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计划,明确并紧紧围绕“确保2019年全面完成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总体目标,调整危房改造政策,及时出台《关于加强全省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意见》,以全省深度贫困县为工作重点,制定细化脱贫攻坚作战方案,明确从2017年起,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全面聚焦4类重点对象,其他贫困户由市州统筹资金解决。强化政策措施。印发了《农村危房认定指南》等,进一步强化资金、人员和技术保障,落实精准实施、巡查监管、监督执纪、改治结合等工作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全面开展省、州市、县、乡镇四级政策宣讲培训,及时解答危房改造中亟待明确的问题。编制发放《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口袋书》,发放对象覆盖30余万危房户,消除改造户的政策“盲区”与“误区”。采取开通服务电话、印发宣传资料,组织镇村干部观摩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 二、强化“三个保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一)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省级投入***亿元用于建房配套补助、农户贷款贴息和提升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

交通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6年交通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一)专项资金设立情况 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为保障全市公路的安全畅通和港口设施的正常运转,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和保障作用,确保交通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交通建设资金用于公路、港口等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其他公路水路运输支出、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其他车辆通行费安排的支出、其他港口建设费安排的支出等。 (二)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16年预算安排总体原则为保续建、保稳定,重点用于保障在建工程建设和完工项目的应付工程款支付,基本达到了预算绩效目标。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主要的经验做法一是精准安排,坚决落实“项目等资金”,对于已完工项目和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精细化管理,确保预算能够精准支出。对于难以确定数额的项目,尽可能降低首次安排预算的比例,不足部分在数额确定后于次年度预算中充分保障,以提高预算执行率;二是督促执行,每月每季度汇总统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未执行的原因,督促相关单位加快预算执行。 二、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情况 (一)2016年专项资金预算批复情况

2016年,交通建设项目支出预算安排199974.2万元。其中,其他公路水路运输支出79366万元,征地和拆迁补支出55658.87万元,其他车辆通行费安排的支出41201万元,其他港口建设费安排的支出23748.33万元。 1.根据《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6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青财预指〔2016〕2号),批复预算资金29949.33万元。其中,其他车辆通行费安排的支出6201万元,其他港口建设费安排的支出23748.33万元。 2.根据《青岛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6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出预算的通知》(青财建指〔2016〕57号),下达预算资金80000万元。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45000万元,其他车辆通行费安排的支出35000万元。 3.根据《青岛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6年新增其他公路水路运输支出支出预算的通知》(青财建指〔2016〕58号),下达预算资金70000万元,全部为其他公路水路运输支出。 4.根据《关于下达2016年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支出预算的通知》(青财建指〔2016〕94号),下达预算资金6366万元,全部为其他公路水路运输支出。 5.根据《青岛市财政局关于下达青岛市高速公路增设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支出预算的通知》(青财建指〔2016〕185号),下达预算资金2944.6万元,全部为其他公路水路运输支出。 6.根据《关于下达2016年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第一篇: 卢阳镇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切实实现危房改造解决困难住有所居的目标。现将工作开展事情汇报如下: 一、2008年以来工作开展事情 镇党委政府本着从全然上逐步消除困难群众住房破危、抵御自然灾难能力差的决心,高度重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努力把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成聚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民心工程。安排对全镇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事情进行了仔细排查、摸底,有重点地列入改造打算,并向社会公示,同意群众的监督。实行党政要紧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村两委亲自抓的工作办法,主动协调,解决难题,督查进度,确保了农村困难群众危土房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 2009年原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危房改造中共重建45户,修缮27户,发放改造资金共58.5万元;2010年原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危房改造中共重建97户,修缮21户,发放改造资金共118万元;2011年原城关镇、城郊乡、附城乡危房改造中共重建60户,修缮65户,发放改造资金共92.5万元;2012年卢阳镇危房改造中重建281户,修缮139户,发放改造资金共336万元。自2008年实施危房改造以来,我镇累积实施危房改造756户,其中重建483户,修缮273户,累积发放改造资金605万元。 二、具体工作举措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危房改造既是改善贫困群众生存状况的一项安居工程,也是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关爱弱势群体的民心工程,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为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卢阳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袁辉茂同志任组长,镇工会主席曹海波同志任副组长,民政办人员和各驻村干部以及村主干为成员,共同做好危房改造工作。镇里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村主干会、镇干部职工会议,贯彻降实文件精神,研究安排部署危房改造工作,按照《卢阳镇2012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具体指导危改工作有条别紊地进行。 2.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一是核实到位。按照调查摸底事情,经过党政联席会议将危房改造工程任务进行细化,确定人员后,会同县民政局、危房改造办同志逐户走访,最后敲定危房改造对象。并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在全镇各村进行公示,由于工作过细,公示结果均无异议。二是责任到位。危房改造对象确定之后,我们层层签定责任书,实行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建房户包降实。由镇政府与村签定责任状,明确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特意各村危房改造工作。与危房改造户签定《农村危房改造协议书》,明确改造、重建的标准,并要求按照标准建设。三是催促到位。镇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坚持定期督查与别定期抽查相结合,每周进行一次督查,及时发觉咨询题,向要紧领导汇报,并催促各村抓紧抓降实。四是资金到位。为确保危改工作顺利进行,镇危改领导小组及时提供各建房户粮补存折将上级补助资金及时脚额补偿到位。 3.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在推进改造过程中,我们按照卢阳镇危土房改造总体规划要求,做到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高质量建设。一是组织调查摸底。仔细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状况调查摸底基础上,以户为单位,建立危房档案资料,家庭成员、居住事情、收入事情、贫困原因等事情做到清清晰楚。二是制定改造打算。危房改造工作与我镇五保集中供养、地质灾难、新农村建设、水库移民搬迁、火灾户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实行分批改造。三是坚持求实效。依照村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旅游大镇打算及困难群众的实际日子需要,镇村干部积极主动,帮忙联系工程队、建造材料、搞工程预算等。并且调动了广阔

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经验发言材料

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经验发言材料 XX区XX镇人民政府 (2019年8月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城区党委、政府给我镇这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感谢上级领导部门带领,让我镇拥有今天的成绩。我镇从7月26日XX区存量住房改造红黑榜的黑榜到今天的红榜;从 7月26日进度率19.9%到8月20日进度率61.58%,在这提升的过程中,我镇做了大量工作。这是我镇党委政府、班子领导、镇级各包村队长、镇规建站、各村(社区)两委干部、帮扶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下面,我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谈谈我镇开展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强化组织领导,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工作的完成。我镇成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危改办公室。由我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担任副组长,班子领导、镇危改办、村两委干部做成员。强化各村(社区)工作队的组织领导,提高政

治站位。各成员牢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深刻认识危房改造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明确责任分工,是化整为零的战略措施。我镇制定四级责任制,镇级领导包村责任制、镇级干部责任制、村级干部责任制、帮扶干部责任制,责任到每个村、每户、每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各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分工的要求,明确工作责任、工作标准、时间节点,用实际行动落实。同时,在工作中建立起上级领导关心下级领导,下级领导关心干部成员的良好氛围,有任何困难集体解决的团结力量。 二、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宣传培训 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知道该怎么一步步去实现它,我们就很容易完成眼前的任务。按照城区的部署,城区的2019年危改工作目标,我镇制定提前完成的时间节点,如目前我镇统筹定的工作目标就是8月底前全面开工,9月底前全面竣工。各村(社区)再按这个总体方向制定出各自具体的工作目标,定好每户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所以说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按部就班做下去才行。 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让工作队员明确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1、做什么?这是任务;2、怎么做?这是措施;3、何时做?这是步骤。制定工作计划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目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县把改造农村危房作为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抓到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关键,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农民的心坎上,非常切合县情实际。但随农村危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影响“危改”的难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影响农村危改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勇于探索,迈出了农村“危改”的坚实一步 一是下决心“拔穷根”,研究小屯撤并。XX年,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本着“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建设小城镇”的村镇建设工作思路,引导偏、小、穷30户以下的小屯向中心村和小城镇撤并,采取政府出资,农民出工出劳的方式,在凤山镇青山中心村新建了11栋22户924平方米的新型移民小区,对自然条件恶劣的下青山屯实施了整体搬迁,将其彻底“拔穷根”。 二是立足节能环保,探索新型节能住宅建设。XX年,从保护资源、节能环保、经济适用、适合寒地环境等多角度出发,着力研究红砖的替代材料。经多方考查,选择了兼具多种功能特点的稻草板作为新型节能住宅建筑材料。启动20栋40户新型节能稻草板房建设试点, XX年全县大面积铺开,共建节能稻草板房1035户。 三是面向城镇化,引导农民“上楼”。按照城镇化方向,并充分

尊重农民意愿和要求,采取每户农户奖励5000元,免费设计,免收各种规费和建安税的政策,首先在浓河镇富强村引导和扶持有经济条件的农户建设了1栋50户、3750平方米农民集资楼。通过引导,又先后启动3个村4栋200余户农民集资楼建设,从上楼农户中整理出耕地、养殖用地6.5万亩。 四是统筹兼顾,配套改造农村环境。在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的同时,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建设。几年来,先后实施农村改路368.4公里,全县已有80个村实施通村通畅公路建设,通村通畅率达到93.9%,82个行政村中有59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占行政村总数的74.3%;改水62个村屯;改厕1918户;改灶3268户;建水泥排水明沟89.7公里;亮化14个村,安装路灯610盏;建村内公园5处,绿化村屯69个,栽植绿化树340万株。通过泥草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使农村貌焕然一新。 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2.3亿元,改造危房3867户,占总改造任务的35.8%。 二、调查研究,正视农村“危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题就农村“危改”情况成立调研组深入浓河、富林、祥顺三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560份,梳理出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农村“危改”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农民群众对政策还不了解或存在着模糊认识,特别是对推广的稻草板、免烧砖等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认识不足,思想还很保守。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范本)

附件3: 省级预算部门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年度) 评价方式:□直接组织评价□委托评价 预算部门代码:□□□□□□□□□□□□□□□ 预算部门:(公章) 预算部门负责人(签字): 填报日期:年月日 河北省××厅(局)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年度) 评价类型:□阶段评价□结束评价 项目编码:□□□□□□□□□□□□□□□□□项目承担单位: 填报日期:年月日 河北省××厅(局)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编写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资料。简要说明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和用途(主要解决的问题)、资金来源与预算安排、项目历年安排等情况。 (二)项目资金细化分配情况。 (三)项目政策依据。简要说明项目符合政府和本部门中长期规划,符合中央、省(市、县)政府有关政策情况。 二、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主要说明项目年度预期绩效目标、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设定情况(指标构成及分值权重)及设定原因。 三、绩效评价组织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二)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 2、组织实施。 3、分析评价。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管理绩效情况分析。根据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表中各指标得分对项目的立项定位、预算编制、组织实施、绩效评价情况进行分析。 (二)项目结果绩效情况分析。针对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绩效分析,重点说明经济、社会、政治效益及对环境

和社会可持续性影响等情况。 (三)分析要有因果关系,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勾稽关系严密。 五、项目综合评价等级和评价结论 (一)项目综合评价得分及评价等级(分优、良、可、差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分值)。 (二)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六、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主要描述项目实现绩效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改进措施,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和建议。 七、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重点说明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改进管理、合理预算安排、实施奖惩和问责以及对绩效评价结果公开等情况。 八、附件 (一)附表(表格附后)。 (二)其他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相关单位项目验收报告和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 2.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管理制度。 3.辅助说明事项的材料、图片(如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 4.其他相关资料。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把改造农村危房作为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抓到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关键,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农民的心坎上,非常切合县情实际。但随农村危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影响“危改”的难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影响农村危改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勇于探索,迈出 了农村“危改”的坚实一步 一是下决心“拔穷根”,研究小屯撤并。2006年,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本着“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建设小城镇”的村镇建设工作思路,引导偏、小、穷30户以下的小屯向中心村和小城镇撤并,采取政府出资,农民出工出劳的方式,在凤山镇青山中心村新建了11栋22户924平方米的新型移民小区,对自然条件恶劣的下青山屯实施了整体搬迁,将其彻底“拔穷根”。 二是立足节能环保,探索新型节能住宅建设。2007年,从保护资源、节能环保、经济适用、适合寒地环境等多角度出发,着力研究红砖的替代材料。经多方考查,选择了兼具多种功能特点的稻草板作为新型节能住宅建筑材料。启动20栋40户新型节能稻草板房建设试点,2008年全县大面积铺开,共建节能稻草板房1035户。 三是面向城镇化,引导农民“上楼”。按照城镇化方向,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要求,采取每户农户奖励5000元,免费设计,免收各种规费和建安税的政策,首先在浓河镇富强村引导和扶持有经济条件的农户建设了1栋50户、3750平方米农民集资楼。通过引导,又先后启动3个村4栋200余户农民集资楼建设,从上楼农户中整理出耕地、养殖用地6.5万亩。 四是统筹兼顾,配套改造农村环境。在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的同时,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建设。几年来,先后实施农村改路368.4公里,全县已有80个村实施通村通畅公路建设,通村通畅率达到93.9%,82个行政村中有59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占行政村总数的74.3%;改水62个村屯;改厕1918户;改灶3268户;建水泥排水明沟89.7公里;亮化14个村,安装路灯610盏;建村内公园5处,绿化村屯69个,栽植绿化树340万株。通过泥草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使农村貌焕然一新。 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2.3亿元,改造危房3867户,占总改造任务的35.8%。 二、调查研究,正视农村“危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题就农村“危改”情况成立调研组深入浓河、富林、祥顺三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560份,梳理出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农村“危改”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农民群众对政策还不了解或存在着模糊认识,特别是对推广的稻草板、免烧砖等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认识不足,思想还很保守。 二是由于贫富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的不同,形成农民在农房改造的标准、要求和认识上的不

2016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016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依据黄岛区、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农村危房改造职能部门提报的2016年资金绩效评价报告,现将2016年青岛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绩效汇总报告如下: 一、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 (一)资金基本情况 为加强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促进我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青岛市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关于继续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青政发…2012?42号)执行。 绩效目标:2016年完成6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二)资金安排项目基本情况 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的危房改造项目。根据市办实事工作计划,2016年危房改造户数为6000户,青岛市补助资金4800万元。 总目标:通过政府补助、农民自筹等多渠道筹措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帮助自筹资金确有困难的特困户解决危房改造资金问题。 二、绩效评价结论 (一)资金整体评价结论 1.资金实际到位和支出情况 2016年度,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项目投入金额48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800万元,到位率为100%。

2.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各区市上报的资金绩效报告情况,2016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实际到位、支出情况与计划要求完全符合,做到了及时到位、专款专用,无截留、卡扣、占用和挪用等情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 1.各项目预算安排数、预算执行数、资金使用结构 2016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6000户,青岛财政补助资金4800万元,平均每户补助8000元。 2.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或未完成原因分析及项目得分情况。 根据各区市上报的资金绩效报告情况,该项目建设已实现预期目标。项目立项切合实际、申报合规,项目按期开工,按期完工,资金使用合规。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是及早部署,狠抓落实。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综合考虑各镇(街道)的实际需求、建设与管理能力、地方财力、工作绩效等因素的基础上,我市认真组织编制了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并发给各区市,明确本年度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措施、任务分配、资金安排和监管要求,对于贫困村在任务安排上予以适当倾斜。各区市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细化落实措施,将任务及时分解到户。 二是进一步提高改造质量。加强对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的监管,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确保改造农房质量满足抗震、安全等设计要求。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15篇完整版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1):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XX,是XX县XX乡XX村XX社农民,家里共有XX口人,现居住的房屋为土木结构,于1991年修建,面积约为90?。由于前些年供子女上学,耕地劳动所得的一小点积蓄都用于子女的学校学习生活,再加上我母亲于2002年患有宫颈癌,在平凉市人民住院3个月,经过放疗、化疗,花去药费三万多元,当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全面实施,花销的药费无处报销,因此房子长时光没有剩余资金进行维护和维修,房屋损坏日益严重,去年土筑的墙壁被雨水冲毁,经过我简单地维修此刻土墙勉强能够支撑房屋上的瓦片,灶房好几年前就已经严重倾斜经过我简单加固,此刻暂时能够居住,剩余的墙体自身经历许多个春秋,现已百孔千疮,岌岌可危,属于危房,不再适合居住人。 我明白,上级政府部门及有关领导时刻关心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和人身安全,我家的危房状况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由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暂时无法重新建房,现向人民政府申请,恳请有关部门实地核查,将我户纳入危房改造项目,以得到政府的支持,期望能享受上政府有关农村危房改造的惠民政策,敬请上级政府核查批准为盼!此致敬礼 申请人:XXX 2014年8月20日 2010年月日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2): 上潘村民委员会:白沙镇人民政府: 我系白沙镇上潘村新一组村民,全家五口人,现有泥砖房6间,约170平方米,其中一间厨房,四间房间,一大厅。建于1980年,自建房至今已有30年,加上年久失修及连续遭遇风雨灾害。自2008年3月起,房屋出现了多处裂缝,房顶上的瓦片经常出现漏水现象。险象环生,危及全家生命安全,以至只能寄宿在好心人家。因此房子长时光无钱修葺,房屋损坏更加严重,房屋已于2010年5月28日零晨4时55分倒塌,剩余的墙体本身经历风雨,也已百孔千疮,岌岌可危,不敢进人,房屋状况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所以我想把已倒塌的危房改造重建,能够让我的家人住进比较安心的房子,不必要每一天担心房子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庭十分困难,我自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暂时无法重建新房。现欣闻政府的有关惠民政策,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恳请村委及镇政府及时核查危房险情,帮忙向上级申请给予危房改造救助资金为盼。特此申请。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范本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范本

附件3: 省级预算部门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年度) 评价方式:□直接组织评价□委托评价 预算部门代码:□□□□□□□□□□□□□□□ 预算部门:(公章) 预算部门负责人(签字): 填报日期:年月日 河北省××厅(局)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年度) 评价类型:□阶段评价□结束评价 项目编码:□□□□□□□□□□□□□□□□□项目承担单位: 填报日期:年月日 河北省××厅(局)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编写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资料。简要说明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和用途(主要解决的问题)、资金来源与预算安排、项目历年安排等情况。 (二)项目资金细化分配情况。 (三)项目政策依据。简要说明项目符合政府和本部门中长期规划,符合中央、省(市、县)政府有关政策情况。 二、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主要说明项目年度预期绩效目标、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设定情况(指标构成及分值权重)及设定原因。 三、绩效评价组织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二)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 2、组织实施。 3、分析评价。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管理绩效情况分析。根据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表中各指标得分对项目的立项定位、预算编制、组织实施、绩效评价情况进行分析。

(二)项目结果绩效情况分析。针对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绩效分析,重点说明经济、社会、政治效益及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影响等情况。 (三)分析要有因果关系,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勾稽关系严密。 五、项目综合评价等级和评价结论 (一)项目综合评价得分及评价等级(分优、良、可、差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分值)。 (二)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六、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主要描述项目实现绩效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改进措施,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和建议。 七、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重点说明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改进管理、合理预算安排、实施奖惩和问责以及对绩效评价结果公开等情况。 八、附件 (一)附表(表格附后)。 (二)其它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相关单位项目验收报告和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 2.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管理制度。 3.辅助说明事项的材料、图片(如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 4.其它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