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一些有意义的收获

【罗杰斯】一些有意义的收获
【罗杰斯】一些有意义的收获

(1)【罗杰斯】一些有意义的收获

摘自《罗杰斯著作精粹》自述

一些有意义的收获

以上大致描述了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些外在事件。但我很愿意让你们走进我的内心,告诉你们我在与处于痛苦之中的个体进行密切接触的千万个小时的工作中所学到的一些东西。

我要很坦白地说这些收获对我颇有意义,我不知道对你们是否也同样如此。我无意将它们作为一种指导而呈现给其他任何人。不过我发现当某人愿意告诉我他内心的一些想法时,这本身就对我有价值,只要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想法不同。所以正是出于这一点我写下了以下收获体会。在每一个个案中,我相信早在自己明确认识到之前,它们就已经成了我的行为和内在信念的一部分。当然这些收获都是点点滴滴、不完全的。我只能说它们现在而且一直对我很重要。我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它们。我时常不能做到依据它们行事,但随后我希望自己应该这样做。我时常不能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新情境中去。

它们并非固定不变,而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需要强调得更多,而有些则可能相对于某一时刻不再那么重要,但是所有这些都对我颇具意义。

我将用一个说明其个人意义的短语或句子来介绍各个收获,然后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除了第一个收获与其他各项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外,在顺序上并没有太多的组织性。有些是属于个人价值观和信仰方面的问题。

我想以一种消极的收获作为开始——在与当事人的关系中

我发现从长远而言,扮演非真我的角色无益于治疗。当我实际上感到愤怒想提出批评却装作平静愉快时,这是无益的。当我不知道答案却要装作知道时,这是无益的。如果此刻的我充满敌意却要装作充满爱心时,这是无益的。当我实际上感到惶恐不安却装作似乎胸有成竹时,这是无益的。甚至在一个很简申的层次上我已发现这一观点是站得住脚的:当我有病却装作无病时,这是无益的。

我所说的这些换一种方式表达就是:我还没有发现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试图维持一种虚伪的外表、表面行为与内心感受完全不同是有益的或有助于治疗的。我相信,它无助于我与其他个体建立起建设性关系。我想说明的是,当我感到自己已

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时,我丝毫没有恰当地从中获益。实际上,在我看来,我在与当事人关系中所犯的大多数错误、我没能帮助其他个体的大多数情况,都可以归结为由于某种防御性原因,我的行为处于一种表面水平,而我的真实情感却完全相反。

第二个收获可以这样表述——我发现当我能够以接纳的态

度倾听自我、能够做到真我时,我的工作就更有效。我感到经过这么多年我已经学会了更好地倾听自我,因此我能够比以前更好地知道自己在任何特定时刻的感受能够认识到自

己确实很愤怒,或者的确对该人有抵触情绪;或者对该人充满了亲切感;或者对正在进行的事情感到乏味无趣;或者渴望了解该人或者对与该人的关系感到焦虑和恐惧。我想自己能够从自我中倾听到所有这些不同态度。换言之,我感到自己能够更好地成为我。我变得更容易接纳自己绝非完人,我的行为并不能在所有时刻都随我所愿。

肯定会有人认为这很奇怪。我认为这很有价值是因为奇特的矛盾就在于当我接受了真我时,我就改变了。我相信从当事人和自身的经验中我都学到了这一点——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无法脱离自己,除非我们能完全接纳自己。然后改变就几乎不知不觉发生了。

成为自我所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关系会变得真实。真实的关系重要而有意义。如果我能接受该当事人或该学生使我感到烦恼或乏味这一事实,那么我也就相应地更有可能接纳其情感。此外我还能接纳在我和他身上随后都可能发生的变化的经验和情感。真实的关系会不断改变而不是静止不动。

因此我发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态度,知道自己何时已经达到了忍耐的限度并接纳这一事实,知道自己何时想去塑造或操纵人们并在内心接纳这一事实,以上这些都是有效的。我愿意也将这些情感作为自我非常真实的一部分而接纳下来,就如同接纳热情、兴趣、宽容、和蔼、理解一样。只有当我的确接纳了所有这些态度,将其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时,我与他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真实,才会更容易获得发展和改变。

现在要说的是我认为极有意义的一个主要收获。我将它表述为:我发现能够允许自己理解他人是非常有价值的。你们可能感到以上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有些奇怪。有必要去允许自己理解他人吗?我认为的确如此。我们对他人的大多数话语的第一反应是迅速做出评价或判断,而不是去理解它。当某人表达出某种情感、态度或信念时,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感到“那是对的”,“那很蠢”,“那不正常”,“那不合理”,“那不对”

或“那不好”。我们很少允许自己去准确地理解他所说的话对

他本人的含义。我相信这是因为理解是有风险的。如果我让自己去真正地理解他人,那么这种理解可能会改变我。我们所有人都害怕改变。所以正如我所说,允许自己理解某一个体、带着同感完全深入到其话语中并非易事。人们也很少这样。

理解可以从两方面使人不断获得丰富和提高。我发现当自己面对处于痛苦中的当事人时,理解精神病患者的奇异世界时,理解和感受认为生活是个令人无法忍受的悲剧的个体的态

度观点时,理解一个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和微不足道的个体时——每个这样的理解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丰富我自己。我从这些经验中学习,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不同,我想是变得更加积极反应了。可能更重要的是,我对这些人的理解使他们发生了改变。这使他们能够接纳自身的恐惧、奇思怪想、糟糕的情感和沮丧,就如同接纳他们有时会产生的勇气、和蔼、爱和敏感。当他们完全理解了这些情感时,这不仅是他们的经验也是我的经验,这使他们能够接纳自己那些内在的情感。然后他们就会发现这些情感和自己本身都在改变。无论是理解一个真切地感到自己脑子里有一个被他人牵着走的钩子

的妇女,还是理解一个感到再没有人比自己更孤独更与他人相隔绝的男子,我发现这些理解对我都是有意义的。但同样

甚至更重要的是,被理解对于这些个体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接着是另一个对我颇为重要的收获一一我发现打开渠道使

他人能够与自己交流情感和私人知觉世界可以丰富我自己。因为理解会获得回报。我愿意减少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樊篱,以便让他们能够更充分地揭示自己,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在治疗关系中我有一些办法可以使当事人更容易与其自身

交流。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态度营造一种安全的关系,从而使这种交流更可能实现。将他视为他自己并接纳他的这些知觉和情感,这种理解的敏锐性也会有所帮助。

但是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我发现当我能打开渠道使他人与我分享他们时我也丰富了自己。所以虽然常常不很成功,我仍尝试着在教室里创造一种气氛,使同学们能够表达出各自的情感,显示出各自的差异——彼此间的差异,以及与指导老师的差异。我还经常要同学们上交“反应试卷”,在其中他们可以独立地表达出与课程有关的个人想法。他们可以说出课程是否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可以说出对指导老师的感想,或者说出在课程上遇到的个人困难。这些反应试卷与他们的成绩毫无关系。有时同样的某次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一

位同学说:“我的感觉是对此课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厌恶。”而另一名外国学生在谈到同一星期里的同一课程时则说:“我们的课采用了最好、最有效、最科学的学习方法。但是对于那些很久以来接受的就是演讲式的、权威讲授式的授课方法的人们,我们过去一直如此,这种新方法是难以理解的。我们这样的人被训练成了听老师讲,被动记笔记,记住布置的考试任务的人。毋庸多说,人们要花较长时间才能改掉这些习惯,不管这些习惯是否毫无效果。”比自己接触到这些截然不同的情感使我大有收获。

在由我管理的小组中我发现这一点同样适用。我希望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防御,这样人们才能自由交流情感。这是最激动人心的,它让我对管理有了全新的观念。但是这里我不能就此展开。

我在咨洵工作中还有另一个重要收获。我可以很简洁地将它表达出来:我发现当我能接纳他人时,就使我受益匪浅。

我发现要接纳他人及其情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丝毫不比理解更容易。我是否真的能够允许他人对我心怀敌意?我是否能将他的愤怒视为他自身真实而合理的一部分而加以接纳?当他有待生活及其问题的方式与我大不相同时我是否

能接纳他?当他对我非常抱有好感、崇拜我并想依照我来塑造自己时,我是否能接纳他?所有这些都涉及接纳,而做到它却并不容易。我相信在我们的文化中越来越常见的一种模式就是每个人都相信“其他每个人一定都拥有与我相同的感受、想法和信仰”。我们发现很难容忍自己的孩子、父母或配偶在某些问题上的感受与自己不同。我们不能容忍当事人或学生与自己不同,或者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运用经验。在各民族间,我们不能容忍其他民族存在与我们不同的想法和感受。然而在我看来,这种个体的分离性、每一个体都享有以自己的方式运用经验并发现其中意义的权利一一它正是生

命最无价的潜力之一。就某种很现实的意义而言,每个人相对于他自己都是一座岛屿;只有当他首先愿意成为自己并允许成为自己时他才能修筑通往其他岛屿的桥梁。因此我发现当我能够接纳他人时,这意味着明确地接纳作为他本人真实而重要的一部分的那些情感、态度和信念,那么我就在帮助他成为一个人:我认为这是极有意义的。

我想说的下一个收获可能表达出来有点困难。它是这样的:我对真实自我和真实他人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不愿匆忙得出“固定的结论”。当我试图倾听自己以及正在发生的内在经验时,我越是试图将这种倾听的态度扩展到他人,我越是对生活的复杂性充满崇敬之情。于是我变得越来越不急于

得出结论,设定目标,改变他人,操纵并推动他们朝者我所希望的方向改变。我更满足于仅仅是成为我自己并使他人也成为他自己。我很明白这一定像一种奇怪的、几乎是东方人的观点。如果我们不打算为人们做些什么,那么生活的目的又何在呢?如果我们不打算按照我们的目标塑造他们,那么生活的目的又何在呢?如果我们不打算教给他们我们认为

他们应该学会的那些东西,那么生活的目的又何在呢?如果我们不打算让他们具有与我们相同的思维和情感,那么生活的目的又何在呢?一个人怎么能持有我所说的这种无为的

观点呢?我敢肯定你们中许多人一定会产生以上这些反应。

然而我的经验中自相矛盾之处就在于,我越是仅仅想在生活的所有复杂性中成为我自己,越是想理解和接纳真实自我和真实他人,那么似乎就带动了越多的改变。这是非常内相矛盾的一一当我们每个人想成为他自己时,那么他就会发现不仅他自己在改变,与他相关的人们同样也在改变。至少这是我经验中非常生动的一部分,我想也是我在内己个人和职业生活中最深刻的收获之一。

现在让我转到其他一些收获上来,它们与人际关系没有多大联系,而更多地与我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有关。第一点非常简洁——我能相信自己的经验。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的,并且现在仍然还在学习的基本事情之一是:当我感到某行动似乎是有意义的或值得去做时,它就值得去做。换而言之,我已经知道了自己对某情境的整体组织感比我的智力更可靠。

我所经历的整个职业生涯曾被人认为很愚蠢,我自己也曾有过许多疑问,但我从未后悔过选择了“感觉正确”的方向,尽

管那时我常常感到孤独或愚蠢。

我发现当自己相信了某种内在的非理性感觉时,就在行动中发现了智慧。实际上,我发现当自己因为感到某种非传统的道路是正确的的而选择它时,五年或十年后就会有许多同仁加入到我的行列中,我也不必再为此感到孤独。

随着逐渐更加相信自己的整体反应,我发现自己可以用它们来指导思维。我已经变得更重视脑子里不时出现的那些我感到有意义的模糊念头。我倾向于认为这些不清晰的想法或者直觉会指引我到达重要领域。我认为这就是相信我的全部经验,过去我对它心存怀疑,但其实它比我的智力更高明。毫无疑问,它可能会犯错,但我相信仅有理性思维更容易犯错。艺术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很好地表达了我的这一观点,他说:“在我努力表现自己微不足道的创造力时,我极其依赖那些我尚不知道的东西,以及我尚未做过的事情。”

与此收获密切相关的就是由它得出的一个推论,即他人的评价并不能指导我。虽然我会听取并考虑他人的评价,但它们永远不会左右我。学会这一点可真不容易。我还记得早年时自己受到了多大的震撼,那时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在我看来学问比自己不知高多少倍的心理学家说我对心理治疗感兴趣是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它不会有任何结果,并且作为一个心理学者我甚至连实践的机会都没有。

在以后的那些年里,当我知道自己在有些人的眼里是一个骗子、一个无照行医者、一种极肤浅和有害的治疗方法的创始人、一个追名逐利者、一个神秘主义者等时,我有时感到一些震惊。让我烦恼的还有同样极端的赞誉。但我对这些并不太关心,因为我已经感到只有一个人(至少在我一生中,并且可能永远)能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是诚实的、彻底的、公开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自卫的、站不住脚的,那个人就是我。我很高兴能获得与我的工作相关的所有各种证据,而批评(善意和恶意的)和称赞(真诚和奉承的〉都是这种证据的一部分。但是我不能将衡量这些证据并判断其含义和有

用性这一任务推卸给其他任何人。

根据我已阐述过的观点,下一个收获可能不会让你们吃惊了。在我看来,经验就是最高权成。有效性的试金石就是我自身的经验。其他人的想法、我自己的想法都不如我的经验更有权威性。我必须一次次地反复验证,在成为自我的过程中发现和接近真相。

圣经或预言,弗洛伊德或科学研究,上帝的启示或人类都没有我自己的直接经验重要。

用符号学家的术语来说,我的经验越基本它就越具有权威性。这样,经验在其最低水平上就具有最高权威性。如果我阅读了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如果我以自己的临床工作为基础建构了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如果我还具有治疗一名当事人的直接经验,那么以上经验的权威程度依照以上顺序而递增。

我的经验具有权威性不是因为它绝对可靠。权威性的基础在于它总是能够被新的基本方法所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它时常出现的错误总能得以纠正。

现在谈谈另一项个人收获:我喜欢去发现经验中的秩序。我

似乎总是情不自禁地要在任何重大经验中去寻找其中的意义、秩序或法则。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我形成每个重要思想。它引导我在儿童治疗的所有事件中去寻找秩序,《问题儿宽的临床治疗》一书正是从中诞生的。它引导我形成了似乎在心理治疗中具有操作性的一些一般原则,并写成了几部著作和许多文章。它引导我去研究验证我感到自己在经验中遇到的各类规则。它引导我建构理论,把已经验到的规则汇集在一起,并把该规则投射到未被开发的崭新领域,在那里它可以得到进一步检验。

由此我认为科学研究和理论建构过程的目的都是对有意义

经验的内在整理。研究就是持续地、训练有素地努力从主观经验的现象中寻找意义和秩序。这是正当合理的,因为将世界视为有序令人感到满足,而且当人们理解了自然界的有序关系后就会随之出现有用的结果。

所以我认识到自己之所以投身于研究和理论建构,是为了满足一种发现秩序和意义的需要,一种我内心的主观需要。有时,我进行研究是出于其他原因——为了使他人满意,为了说服反对者和怀疑者,为了职业上的发展,为了声望,为了其他一些不光彩的原因。这些判断和行为上的错误仅仅使我更加深信,从事科学活动只有一个正当理由,那就是满足我

内心寻求意义的需要。

另一个我付出了许多代价才认识到的收获可以用四个(英文)词描述——事实是友善的(The

facts are friendly)。

让我颇感兴趣的是,大多数心理治疗师,尤其是精神分析师,总是固执地拒绝对其治疗进行任何科学调查,或者拒绝他人这样做。我能理解这种反应,因为我也曾有过这种感受。特别是在我们的早期调查中,我能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多么焦急地等待结果。如果结果不支持我们的假设怎么办!如果我们的观点错了怎么办!如果我们的看法不合理怎么办!现在回头再看,那时我好像把事实看做了潜在的敌人、可能的灾难携带者。我认识到事实总是友善的可能太迟了点。在任何领域获得的每一点证据都使我们更接近真理,而接近真理从来都不是有害的、危险的或令人不快的事。所以尽管我仍然痛恨修正自己的思想,放弃原有的知觉和概念建构方式,但是在某种更深层次上,我已经深深地认识到这些痛苦的再组织就是学习,虽然它是痛苦的,但它总会导向一种令人更满意的、更准确的看待生活的方式。因此当前最吸引我进行思考和猜想的领域之一就是我的几点钟爱的想法尚未被事实验

证的领域。我感到如果自己能从这些问题的迷宫中找到通路,

那么我就会获得一个令人满意得多的、接近真理的答案。我坚信事实会是我的朋友。

这里我要说的一个收获是最有益的,因为它让我感到自己与他人是如此类似。我把它表述出来就是:最个人化的也是最普遍化的。有时当我在与学生或同人们谈话,或在写作时,我表达自我的方式是如此个人化,以至于我感到自己所表达的观点可能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因为它是如此独特,是属于我自己的。两个这样的书面例子就是《当事人中心治疗》的前言(被出版商认为是最不合适的)和一篇《人或科学》的文章。在这些事例中我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我认为最私人的、最个人化的,由此也是他人最不能理解的情感却在许多其他人身上得到了回应。它使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身上最个人化最独特的东西可能就是与他人进行最深层谈话的要素,如果它被分享或表达出来的话。它使我认识到艺术家和诗人都是勇于表达自身独特性的人。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收获,它可能是以上我所说的一切的基础。25年多以来帮助处于个人痛苦中的个体的经验迫使我得出

这一结论。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根据我的经验人们具有一种基本的积极导向。在治疗中与个体进行最深层的接触时,我都发现了这一点,即使当事人的问题是最令人烦恼的,他的

行为是最反社会的,他的情感似乎是最病态的。当我能够敏锐地理解他们表达的情感时,当我能够将他们接纳为由于本身条件而与我们不同的人时,我就会发现他们趋向于朝某些方向发展。他们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呢?我相信最恰当的形容词就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朝向自我实现的、朝向成熟的、朝向社会化成长的。我感到个体被理解和接纳得越充分,他就越趋向于摆脱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的错误,越趋向于选择向前的方向。

在此问题上我不想被误解。我对人性的看法并不太乐观。我十分清楚,出于防御和内心恐惧,个体能够而且也的确在行为上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残酷、可怕的破坏性、不成熟、攻击性、反社会性和伤害性。然而,我的经验中最令人振奋和激动的部分就是面对这样的个体,在最深的层次上去发现他们内心强烈的积极趋向,就像我们所有人的内心一样。

让我用最后一个收获来结束这份长长的清单——最佳生活

状态是一种流动的、变化的、其中任何事物都非固定不变的过程。在当事人和自己身上我都发现,当生活最丰富、最有收获时,它是一种流动的过程。这种经验不仅令人着迷也令人略感恐惧。我发现当自己能让经验载着我朝着似乎在前进的方向、朝着我模模糊糊意识到的方向流动时,我处在了最

佳状态。当我随着错综复杂的经验溪流漂浮时,当我试图理解其不断改变的复杂性时,显而易见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固定不变的。当我能够处于这种过程中时,我很清楚不存在封闭的信仰系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体系。对经验进行不断变化的理解和解释引导着我的生活。它总是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

我相信,现在很清楚的是,为何没有一种哲学、信仰或规则体系让我可以鼓励或说服他人去坚持。我只能依据我对自身经验的当前意义的解释来生活,并且允许他人有自由去发展其自身内在的自由,以及他们对其自身经验有意义的解释。

如果存在真理这类东西,那么我相信,这种自由个体的探寻过程应该就是在向它靠近。而且在一种有限的方式内,这同样是我似乎已经经验过的。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

一、教学模式“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式样”。“教学模式”一词首先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B.Joyce &M.Weil)在其1972 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能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 选择教材, 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此后, 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大量涌现, 对教学模式的界定众说纷纭。一般而言, 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制定的具体教学活动的结构。它既是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 又是具体经验的概括化, 对于教学研究和实践都有巨大的作用。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一)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内涵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C.R.Rogers) 把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运用于教学中,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教师通过与学生间的非指导性谈话, 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学习和生活。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个体形成独特自我的历程, 尤其重视情绪生活。这种模式认为, 教育是要帮助个人发展自我与环境的关系,形成自我的独特看法, 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及提高更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环境应该鼓励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 教学旨在发展个人人格与长期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仅仅只为短期教学目标。因此, 教学应更注重如何增进学习。整个教学, 教师要从学生的观点里了解其世界, 要形成移情沟通的气氛, 以培养与发展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导向。( 二)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 来源于“非指导性”的心理咨询理论。从哲学观来看, 是一种典型的内因论即“自我论”。从学习观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传统的“无意义的学习”, 倡导“有意义的学习”, 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从教学观来看, 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自我实现”的作用,是一种典型的“学生中心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知情统一的教育目标观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与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力。自我实现是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

第30卷第1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0,No.12003年1月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uary ,200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 曾 德 琪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教育者。他批判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强调人内在的学习动力,主张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发展。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积极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经验学习的关键,要求教师信任和尊重学生,要有“移情理解”的能力。罗杰斯的贡献不在于创造出具体的教育方法,而是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与观念,这些原则与观念对于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非指导性教学;移情理解中图分类号:G 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315(2003)0120043206 收稿日期:2002207216 作者简介:曾德琪(1949— ),女,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人本主义教育是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其传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及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主张。人本主义教育家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压抑,以促进儿童身心自由健康发展为宗旨,主张教育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及其它一些西方国家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它的再度兴起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虽然心理学在19世纪中期以后有很大发展,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建立在所谓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 基础上的学术(学院)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实际上把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最本质的方面排除在研究范畴之外。心理学成了一个狭隘的学术领域,没有去试图解答人类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因此有些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应该成为真正“人的灵魂的科学”,它应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心理学的使命应该是对“作为一个活着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做出全面描述”[1](p.7)。他们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基本思想和情感,比如“爱”、“恐 惧”、“愉悦”、“幽默”、“信念”、“信心”、“价值理念”,它应该回答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人如何体验情感,如何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人生,以及如何使个人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同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两个心理学学派,即行为主义和心理分析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或“第三力量”。 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内部也有不同观点,但他们对人的基本看法却相当一致。首先,他们对人性持乐观肯定的态度。他们批判行为主义以及心理分析理论对人性做出的机械、悲观的解释,认为每个人都本能地具有朝着有利于个体潜力充分发挥的方向发展的内在动力或趋向,因此人性是积极的,可以信赖的。第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主性。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承认社会以及无意识力量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但他们强调,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个人的价值与目的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力量。他们尤其关注经验对人的影响,强调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之所以称为人本主义,就是因为它自始至终把人、

罗杰斯_非指导性教学_的现代启示

收稿日期:2007-03-23 作者简介: 张海燕(1980-),女,重庆云阳县人,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现代启示 张海燕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047) 摘要:罗杰斯从“人按其本性去生存”的人性观出发,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思想,我们可以从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它包括崭新的教学目的、崭新的师生观以及崭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人性;教学;生命;非指导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7)07-0113-03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他把“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独辟蹊径,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罗杰斯把“人按其本性去生存”作为其终生的理论与人生追求,“非指导性教学”思想正是这一追求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与展开。 一、透视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涵义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在英语中是“nondirective ”,前缀non -表示“非”,不同于表示完全否定的其他前缀如in -,i m -,il -,ir -等。“directive ”的含义是“指导、指示、详细说明、命令”等,“nondirective ”只是相对于“directive ”而言的,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非指导”是罗杰斯用来表示与传统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区别的新概念,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其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达到更大程度的个人的统合、有效性和现实的自我鉴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创造一种学习环境,以利于激发、考核和评价种种新出现的知觉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以便能有效地指导他们自己的教育决策。 罗杰斯认为人性是善的,但是,他反对从价值论的角度简单地判断人性是善或是恶。罗杰斯给人的感觉是:“在他的思想里,他一直是在谈人性到底如何,而不是属意于人性是善抑或恶;虽然未见他明确地对人性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做出区分,他坚持认为,凡生物皆有本性,但对生物本性的探讨不一定非得在价值层面上进行,性善、性恶或者性中的说法,对动物而言毫无意 义;对人来说虽有意义,但也不必一谈本性就只知善恶之 辩。” 〔1〕(47) 罗杰斯人性论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所谓的“实现趋向”。罗杰斯认为实现趋向不仅是人类所具有的本性,也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实现趋向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特性。实现趋向是指生物要求将其由遗传赋予的潜在的性状充分表达出来,要求将自身所赋有的机能(在人,包括人的各种身体的、心理的机能)充分发挥出来,而所有这些表达与发挥,从某个特别的角度来看,是有方向性的,这个方向如罗杰斯所说,是向上、向前、积极的、建设性的、创造性的。而且,实现趋向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不是有机体某一部分、某个特别的器官的机能。罗杰斯在《存在之道》(A way of being )一书中这样说道:要言之,有机体总是在追求、在发动、在完成某事。人的内在自有一种核心能源,这种能源并非只有一部分可信,而是整体均可信赖的。最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朝向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不仅是维持现状而已,还要提升个人境界的方向去实现的概念。 〔1〕 (58)人们常把美好人生定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或某种境界,吸引人们不断为之努力。然而,罗杰斯从其心理治疗的经验中发现,美好人生根本不是一种令人渴慕的理想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生命,在最好的状况下,乃是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生命在最丰富而又最有价值的时刻一定是 一个流动的过程。”〔1〕 (59)罗杰斯实际上持的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生命过程观”。罗杰斯认为,要达到这个理想着实不容易,因为它需要人的精神、心灵有完全的自由。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有太多的禁锢,如思维习惯、行为规范等,这些束缚使得我们不再信任自己的感受以及自我生命机体的信息和直觉的体验。 总之,人性本善,“人按其本性去生存”,人具有积极的、向上 3 11 第7期 NO.7 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July .2007

国外情感教育理论与思想

国外情感教育理论与思想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 卡尔·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基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原则,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人阐述,进而开创了“非指导性教育”理论。 罗杰斯主张“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来组织教育,学校按照人本主义精神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把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为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解明个性的人。他主张教育者与受教育敞开心扉,坦诚相见,喜怒哀乐要表现出来;主张教育者接受受教育者获取知识后的满足和遇到未知事物的恐惧与迷茫;主张教育者要设身处地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受教育者的所思、所言、所为。 他强调要使受教育获得学习方法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者的任务应是创设间题情景,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资源,鼓励受教育者积极探索,最限度地挖掘受教育者的学习潜能,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尽量赋有个人意义,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人本主义对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人本主义主张教育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要纠正传统教育中忽视人,压抑人性的倾向;在教育过程中要主动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要重视教育中的情意因素,用情和爱,用信任和真诚去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健康的思想感情和人格;此外,还主张教育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如何学习,使受教育者掌握独立学习的科学方法,这一点对于当今教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顾及学习方法的情形,无疑是有益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毕生身体力行他的“和谐教育”思想,即“通过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保证个性全面发展,保证个人天赋才能的充分表现,保证学习富有成效”。“和谐教育”的支柱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动力”系统。 他认为道德、智力、情感、审美、创造和体力等要素构成每个学生精神世界,对学生施加影响时,“不可只有智育(更不能只有学习)而无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切不可只有课堂学习而无多方面的精神生活。” 他认为儿童“情感动力”的激发关键在教师,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身体的、心理的、情感的文明的源泉),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有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随时变

罗杰斯-非指导教学模式

罗杰斯-非指导教学模式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理论这部分内容一直是很多考生备考的难题。很多考生在做题时经常能够遇到非指导教学模式相关的题目,大多数人都了解非指导教学是由罗杰斯提出的,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了解非指导教学模式的操作及其特点,在此中公讲师将为您具体介绍。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罗杰斯根据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治疗中发现,“以病人为中心”心理治疗模式通过无条件的相信病人尊重病人,并且引导病人通过自己的方式逐步改善心理状态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罗杰斯认为在教学中传统的方式只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不注重情感的培养,只能培养出“颈部以上”学习的人,而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效果。因此,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标应该以人性为出发点,主张培养既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又能够知道如何学习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人并且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知情统一。所以他将心理咨询的理论运用到教学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学论的观点。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上,把学生的“自我实现”看成教学的根本要求,在教师所能创造和谐、融洽、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能够感到安全与自信,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这也是非指导教学的主要思想。 非指导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完成学习任务。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指扮演“助产士”的作用,通过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隐性的指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积极行动,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非指导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师生是否能够郯城的共享自己的想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成功的标志学生是否能够喜欢承担学习责任,并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做法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1、创设辅助情境阶段。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教师提出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在交谈时,教师创造一个融洽的交谈氛围,让学生能在交谈中放松下来并且能够敢于与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跟学生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与学生达成一致。 2、探索问题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要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消极和积极的情感,并澄清和明辨学生的情感。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对学习的情感,当学生出现自相矛盾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 3、发展学生洞察力阶段。

罗杰斯咨询关系理论

罗杰斯咨询关系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通过对罗杰斯助益性咨询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主要概念,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理解等核心概念进行评述,了解其优点并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助益性关系、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 心理咨询界几乎一致认为,对咨询关系的研究和发现是罗杰斯对当代心理咨询最重要的贡献,就罗杰斯自己来说,在他所有建树中,他最喜爱的也是咨询关系理论。他对咨询关系的一些重要看法,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理解等,已经成为任何一种咨询模式都承认的必备的咨询关系。 罗杰斯的咨询关系理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来说,大致经历了指导关系——非指导关系——助益性关系三个阶段。 1,指导关系模式: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美国心理咨询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力量,一是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治疗,另一种是“指导运动”发展起来的指导咨询。这两者其实都是指导取向的。其特点为:(1)咨询过程由治疗者主导,(2)治疗者对治疗负责,(3)治疗过程的背后隐藏的假设是:当事人是软弱无力的,不能自我指导的。罗杰斯在咨询初期也曾试图指导别人。因为这些做法显得合情合理,又直截了当。但不久罗杰斯就发现,尽管他做的很努力,但是效果几乎没有。他领悟到,即使你可以对一个当事人解释、说明他自己是怎么回事,为他制定还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训练他更好的生活方式,但这些只能造成一些暂时的改变,要不了多久,所有的改变都会烟消云散。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之后,当事人更加相信自己是个无药可救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罗杰斯才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治疗模式。 2,非指导关系模式: 在发现指导关系治疗模式效果不佳之后,他把接受治疗,探索自己,取得治疗进步的责任交还给当事人自己;承认治疗者不是全能的,对当事人没有现成的答案;重视治疗者的态度,重视营造一种有利于当事人表露情感和体验的气氛。这些做法和态度的背后是有一个基于人性的断定: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这时候罗杰斯已经悟出治疗关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非指导关系的治疗模式。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 教心08级1班赵丽(0807410153)罗杰斯在长期实践研究中形成的从人格自我理论出发,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非指导性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阐述了“培养完整的人”、“意义学习”、“教育者即促进者”的教育思想。批判地借鉴和吸取他的教育理论,对于审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其临床研究得出的“以人为中心”疗法思想不仅对心理咨询产生很大的反响,而且在教育上、人际关系上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我很关注其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 一、生涯解读: 1902年1月8日罗杰斯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是家中的六个子女中的第四个,父亲是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主持家务,同时也是位虔诚基督教徒,家中具有十分严格而不容违抗的宗教伦理气氛,父母对孩子们倾注了大量关爱,非常尽职,也几乎时时刻刻惦记着孩子们的幸福快乐。父母的爱与“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理论提出有很大关系。 罗杰斯家庭思想刻板保守,尤其对社交生活的限制尤为严格,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带坏,所以孩童时就没有朋友,非常孤独,将所有精力用于学习。12岁的时候,全家迁至农场,父亲对科学的热爱也影响了他一生。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期,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繁琐的家务,卡尔变得孤僻、独立和自我约束。这可能对成年后从事儿童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主读农业,后转修宗教,于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学科的变换显示其兴趣爱好正逐步脱离家庭的影响,变得更加自我。在此期间,他作为“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被选派到北京学习六个月,这段新的经历扩展了他的思考,于是他对自己的一些宗教基础观念开始质疑,摆脱了父母的正统宗教信仰观念;也意识到个人的想法、感受、梦想等是可以相互分享和交流的。 在神学院罗杰斯就已经被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课程和讲座所吸引,发现自己对咨询很感兴趣。后来逐渐转向了儿童指导领域,并开始将自己当做一名临床心理学者了。罗杰斯在教育学院时申请去由联邦基金赞助的当时刚成立不久的儿童指导研究所做见习医生,并获得了批准。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 产生时间:1960年,他把自己长期在心理治疗上所积累的经验,推广和应用到教学领域。 理论要点:1.“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原则: (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的自身成长,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不是直接教授他人,而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开展。如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澄清问题、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但要节制自己的发言。 (2)情调情感因素,具有真诚、理解、接受的气氛。不掩饰,坦诚公开。(3)学生是以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心理来学习的,因此要注意以“同化”来影响学习过程。 (4)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互相接触。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决定怎样学。教师已不是指导者,而是顾问。学习的促进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含教师本身,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 2.教学模式: (1)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 (2)开放性探索,学生不受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 教师只应学生要求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看法,不对学生观点作任何评论。(3)个人或小组鉴别。教师提供资源,对探索结果进行反思和讨论。可能没有结论,这并不重要,因为探索的过程已经存在了,学生已经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了。如果学生希望教师讲授,可针对讨论内容进行讲授,但不作结论和总结性发言。

3.备注 (1)气氛--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良好的心理气氛看作比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教学因素,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培养具有洞察力、创造性、建设性、选择性的人。气氛要真诚、理解、接受、不掩饰、坦诚公开,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公开,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 (2)开放性探索--不能把教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占有的时间,强加在学生身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形成学习目标。“希望讨论什么?”或“做什么?”个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全体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学习目标。在探索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提供资源、知识、自身经验、气氛、鼓励、诱导、澄清、组织被学生认可的经验),确定目标,引导轨道不偏移,并且不约束、不评论、不结论、不总结,但可针对性地提供信息。 (3)鉴别--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讨论。重过程、不重结论;重愉悦,不重技能;重潜能,不重形成;重学生,不重教师。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卡尔 .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国外60、7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与传统教育中教学的主要特征——指导性相反,罗杰斯根据“自我学说”理论,形成了一种比较激进、用于促成个体“自我实现”的教学策略——非指导性。《美国教育家百科全书》中的非指导性的定义为:“时常用于咨询、小组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的一种方法,他借鉴于他或她的自我反省活动以及(或者)反应,使个体重组、改组或者改变态度与行为。非指导性技术在性质上是情感的:以个体受她或他的情感约束这个假设为基础;此外,它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形成自由表达情绪和情感所凭借的表现手段和替代物,形成接受的行为,并且减少内心冲突,通过这种活动,个体会更好的理解自己。她或他将在器官适应上有所裨益。”教学中的非指导性策略的原型,是罗杰斯在心理治疗实践中形成的“非指导性技术",后来,他几乎原封不动的把这一技术“嫁接”于课堂环境之中,形成了他的:“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方法是建立在罗杰斯对人的下述信念之下的:人具有非常优异得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用指导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做会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适得其反。教育只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的形成,充分得形成。第二,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是一个流程,而不是一团固定的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潜能之星座,而不是一组稳定的特征”。这样,教育就不可能按照一组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向学生施教,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想,如何做,而必须顺学生内心心理体验变化之自然。 罗杰斯认为,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无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学习,它可以用行为主义的S--R 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来解释。认知学习受到“外部强制力”的制约,重记忆,因而没有什么意义。另一种是经验学习,他以学习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因而是一种趣味盎然的、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多久、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等等,都不是有教师决定的,而是由学生或者说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兴趣等决定的。 罗杰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非指导性”的思想,必须遵循着一些基本的原则或要求。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也信任他,不能把学生当成敌人,备加提防。总之,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的、诚意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其他的具体原则为: 1、“促进者”(即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由教师独揽这些事情,学生没有任何发言权,因此也没有任何责任。 2、“促进者”各种各样的的“学习资源”,包括他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其他经验,书籍及各种参考资料,社会时间活动,等等。鼓励学生将他们自己已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已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带到”课堂上来。 3、让学生单独的或者与其他学生共同的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探寻自己的兴趣,并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这样做不仅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努力)方向,而且也让他们对自己这种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 4、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一个好的班级、好的课堂,应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氛围。罗杰斯认为,这种气氛最终来自“促进者”,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学生就越来越多的并且很自然的流溢出这种情感与态度。 5、学习的重点是 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至于学习的内容(即学生学到什么)是次要的东西。一堂课结束的标志,不是学生掌握了“需要知道的东西”,而是学生学会了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 6、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他们自己确定的,因此,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必须提供的训练形式是“自我训练”,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训练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且要承担这种责任。自我训练要取代外部训练。

评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

评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作者:龙晓东 【来源】: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1:53-58 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 )作为西方现代心理学领域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心理治疗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并成为现代西方心理治疗论的主要流派的“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为人们普遍瞩目。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就是授予给他的,以表彰他在心理治疗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虽然他的理论和有关研究方向一直在改变,但是他重视人的主观经验,相信人的自我实现潜能和自我指导能力,这些基本观点却始终如一。这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对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的构建基础、基本观点、实践意义及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1 罗杰斯提出“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来源于他对人性自然因素的基本理解。在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中,他认识到: (1 )人具有建设性和自我实现的潜能。“来自我们临床经验的最革命性概念之一是这样一种不断增长的知识,人性最内在的核心,人格的最深层,人的‘动物性’基础,在本质上是积极的——基本上是社会化的、朝前发展的、合理的和现实的。”〔1〕“人的基本属性自由发挥作用时是建设性的、可以信赖的,这是二十五年心理治疗经验中得出的一个必然结论。”〔2〕这与弗洛依德对人性的看法刚好相反。在弗洛依德看来,攻击性和破坏性是人的本能赋性。因此,在人类的先天潜能中,罗杰斯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对人的发展抱一种乐观的态度。 (2 )人是根据自己的知觉体验行动的。“正是患者自己知道鞋子在什么地方卡脚,应该朝什么方向走,什么问题最关键,什么体验被埋于心底。”〔3〕由此他深信人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 (3)个体的世界从任何真正完整的意义上说,只有个体自己才了解。“无论怎样以心理测验或生理测验的方法测定刺激或测试进行知觉的有机体,事实仍是,个体是唯一能够最生动、完整地体验到挨针扎或考试不及格是什么滋味的人。”〔4〕因此,罗杰斯眼中的人不是行为主义动物实验室中的“大白鼠”,也不是弗洛依德所强调的那种“性本能”和“破坏性”本能的人,而是他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所接触到的20世纪40、50年代美国社会中活生生的人。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学在现代美国的普遍兴起绝不是偶然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并没有使美国人的精神状况产生同样的跃进。美国国内的各种社会问题随着资本家的激烈竞争而日趋严重。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核战争的威胁又笼罩在美国和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感到恐惧、焦虑、迷惘,甚至绝望。社会生活动荡不安,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的急剧变化,造成人们各种复杂变态的心理特点。悲观颓废和忧郁不安的情绪日渐滋长。现实的异化进一步加深了人的自我异化,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人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而戴上假面具,投人所好。竞争导致了人际间的敌对,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无暇顾及人情,内心的极度空虚与孤独感迫使他们转向心理学家寻求理解和帮助。而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数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他们与这些内心痛苦、渴求理解的人们朝夕相处,因而他们对人们心理上深刻的异化感、人的价值、尊严、情感和需要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呼吁心理学要转向探索人的“内部空间”,关心人的尊严,探究人的价值、创造性和自我实现。本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异军突起,成为现代心理学派中有影响的第三种思潮。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 2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是罗杰斯心理治疗理论中的一块主要的奠基石。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自我概念包括具有“我”之特性的一切想法、知觉及其价值,是个体整个现象场中与自身相联系的那部分知觉及其相关的意义,它是个体看成“我”的那部分现象场。在罗杰斯看来,人格不健全的人,其自我概念与经验是不一致的,他们将自己的真实体验拒之于意识之外,防御性地维持着自我,他们的评价系统不是建立在自己真实体验的基础上,而是为了得到别

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界罗杰斯(C.R.Rogers)主张的一种教学理论与方式。由于罗杰斯曾运用这种理论与方式进行成人学习与培训,故也可用于教师的校本学习与培训。 罗杰斯认为,教育不按照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来进行,不能"指导"学生如何去想,如何去做,而必须顺从学生内心的自然规则。因此,教育必然是"非指导"的。罗杰斯在非指导教学的理论中,强调经验学习,要求把学生的经验摆在教学活动的核心。教什么、怎么教不是由教师决定而是由学生来决定。这样,教师不是指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八个原则: 1.促进者与学生一起学习。 2.促进者提供的是"学习资源"。 3.让学生独自或合作计划自己的学习。 4.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真实、互信的心理氛围。 5.怎样学而不是学到什么是学习的重点。 6.学生自我训练而不是外部指导的训练。 8.学生自己评价自我的学习。 9.更快更深刻的学习。 非指导性教学的步骤很简单。第一,教师提供学习资料;第二,学习者平等的对学习资料的学习发表意见。教师在这种讨论中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经验。 罗杰斯的这种非指导性教学,非常像讨论性教学。不过,这样的培训在校本学习与培训中显得非常困难。但它体现的思想却是值得注意的。 非指导性教学的五大教学原则 罗杰斯说:“教师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所在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自己的发言要有所节制”。他举了五个原则: 1、“我们不能直接地教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展开”。 古谚说“可以牵马河边,但不能按马饮水”。罗杰斯说,这个道理是谁都懂得的。尽管如此,他说:“在实践中,教师大抵都是无视这个基本假说”。就是说,许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念念不忘的是自己应当教的东西;能够收集哪些基本素材,可以避免哪些重复。对哪一年级在什么时候施教为宜,这一类问题萦绕心中。从第一条原则出发,我们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学生在教学中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究竟想学什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学习与成长?” 2、“人是抱着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有所侧重地学习的。” 罗杰斯说,这是同问题意识、自我主导相联系的。他举例说,试看听数学讲座或统计学讲座的两种学生。一种学生是把学习数学或统计学看作是直接地有助于达到自己的专业目标的;另一种是学校规章制度不得不选修这一讲座的。因此,前者的学习是要如何求得“有效”,后者是要如何求得“过关”。又如,“课堂上倾听地理课地形的讲授的学生同为地克敌制胜摸清地形而展开学习的步兵连的学习,是完全不同的”。总之,一种是“要我学”,一种是“我要学”。而前者,正是罗杰斯所批判的。 3、“如果能够同化,会在自己的体制中带来某种变化”。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的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 据乔以斯说,“发现内部矛盾本身,是痛苦,是威胁”罗杰斯说“教育的新教材,有时可以立即觉察到它是有助于强化自己的东西。但在绝大多数场合,是威胁自己或者更正确地说,是威胁当前自己正在实现同一化的若干价值的。”例如,学习有关偏见的客观事实这一件事,是威胁形形色色的偏见的;学习新的数学方法这件事,是在暗示学习者正在同一化的老方法的劣等性罢。这们,学习者自身威胁着正在同一化的诸价值,在这里矛盾的经验受到抵御。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及应用和评价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及应用和评价 理论 罗杰斯的现象学理论不是一个人格理论,而是关于心理治疗和行为改变的过程。然而,人格理论总是从治疗理论发展来的。罗杰斯的观点代表了现象学的人格的研究取向,即强调为什么我们能够且应该根据人们对自己及周遭世界的看法来理解他们。提出罗杰斯的理论是因为它关注自我概念及与其有关的经验,也因为它有意将临床的直觉与客观的研究结合起来。罗杰斯强调个人经验,以及成为“功能完全发挥的个人”的重要,他的理论对咨询员、教师和商业主管人员的培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对人的看法是坦率的,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反,但又与他的治疗观和研究观密切相关。罗杰斯理论的精神使他在人类潜能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 客观与实证研究的强调影响了罗杰斯,但是他的理论却来源于对个人的深入研究,然后理论又应用于个人。罗杰斯在一生中花了大量时间从事个人治疗,而且通常利用临床资料来开始他的研究。和心理分析理论一样,罗杰斯的理论包含了对所有人的假设,但是他的理论尤其针对个体差异及个体整体功能的研究。与分析心理对潜意识的强调不同,罗杰斯的理论强调的是意识。个人的现象世界,就是他所经验到的世界里,在意识的层面所包含的资料,可以用来了解并预测行为。心理学家能够通过营造一种支持的气氛,来逐渐了解个人的私有世界。 罗杰斯对人的看法: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我们基本是朝向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前进的。当人能自由去发挥功能、自由地经验、去实现作为积极的社会性动物的基本本性时,人就是可以信赖的、基本上是有建设性的人。罗杰斯对科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看法:根据罗杰斯的现象学立场,个体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觉知这个世界的。个体对他觉知到的环境做出反应,而这一环境可能和研究者本身对环境的定义不相符合。个体的现象场包括意识的与无意识的知觉,但是决定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意识的或可以成为意识的知觉。尽管现象场是个人内在的私有世界,但我们也能试着去觉知个体的世界。罗杰斯认为现象学是人的科学的基础,这也是他发展一主观现象理论所用的方法。在了解人类的行为时,罗杰斯总是以临床观察开始的。他尽可能排除偏见,积极收集临床资料。罗杰斯一生都致力于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罗杰斯关注的是心理治疗的过程。他的人格理论是从他的治疗理论中发展出来的,且理论的重心及有关研究一直在改变。然而,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他始终关心的是人如何去知觉他的世界,特别是如何去知觉他自身,并重视改变的过程。与强调驱力、本能、潜意识、紧张消除和早期个性发展的心理分析理论相反,现象学取向强调知觉、感觉、主观的自我报告、自我实现及改变的过程。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结构概念是自我。个人觉知到外部事物,并经验到自己,他对事物赋予意义,于是知觉与意义的整个系统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现象场中被个体认为是自我的那些部分包括了“自己”和“我”两个组成。自我概念是有组织的、一致的知觉模式。尽管自我会改变,它总是保持其结构性、联合性和组织性。关于自我概念,有另外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自我不是我们内部的一个小人,自我不“做”任何事。自我并非控制人的行为。自我代表的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知觉。第二,那种称为“自我”的经验与知觉形态可以被意识到。一个相关的结构概念是理想自我(ideal self)。理想自我是个体最希望拥有的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罗杰斯(1902-1987)也是人本化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问题儿童的临床处理》(1939),《人的形成》(1961)等。 1、论创造性培养 罗杰斯对儿童的创造性及其培养提出了独特的观点。与对儿童学马的看法一样,罗杰斯也将创造性看成是人类大脑所具有的先天性潜能。它具有可感知、人皆有之十天好坏之分十天等级区分等特性。创造性的发展正是人的创造潜能不断开发的过程。因此,罗杰斯试图通过心理安全、自由环境的创设,来帮助儿童走向创造性。如果教师和家长对儿童无条件的接受和移情性的理解,为他们提供一种没有外部评价的、自由的环境,那么儿童就会获得心理安全感,充分地思考、感受和形成自由的心理。在这种气氛中,儿童能以其真正的自我出现,无需戴上面具加以伪装,能充分地发现对他自己有意义的东西,能努力以一些新的、自发的方式加以自我发现,并尽情地表达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看法,这样,儿童就可以不断地走向创造。罗杰斯认为,这是一种基本的对创造性的培养。

2、论教学 罗杰斯倡导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即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一种能促进儿童进行"意义学习"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在于形成一种" 不寻常的或者独辟蹊径的环境,借助这种环境,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开发,便学生的"意义学习"得以产生,最终达到便学生学会学习及完善个性的目的。 由于罗杰斯崇尚的是儿童的自由的学习,因此,在罗杰斯看来,教学是一个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体验过程,它没有既定的教学目的,只是通过学生自己产生与解决问题来达到对经验意义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影响自己的行为。用一句话说,教学即"经验"的运动过程。 为了使这种以学生自由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得以实现,罗杰斯提出了以下教学要求:(1)最为基本的原则是教师或促进者自己首先要充满安全感,并且充分信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2)这种教学需要教师(促进者)、儿童、甚至家长、社会人士来共同承担对儿童学习过程的责任。促进者应提供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既包括来自促进者自身的及其个人的经验,也来自书籍等材料及社会活动等。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单独地或与他人协同地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自己作出选择,并对此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并作出自我评价。(3)教学组织过程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促进"的学习气氛真实的、充满关心的和理解性倾听的气

罗杰斯理论的启发

罗杰斯理论的启发 一、罗杰斯理论主要内容 (一)自我 罗杰斯认为,人格的主要结构是自我。在他看来,现象场中有些内容与个体自身有直接的关系,而有些内容与个体无直接的关系,前者就是自我。自我包括现象场中一套有组织的知觉模式,包括主格的“自我”、宾格的“我”以及所有格“我的”。因此,可以从一个人对自己的描述中认识他的自我。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整体的和一致的知觉模式,当新的元素加入的时候,自我尽管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他仍然保持原有知觉模式的固有本质。在自我的基础上,罗杰斯提出了与自我相对应的理想自我,理想自我就是一个人希望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往往是衡量个体人格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二)自我实现 在罗杰斯看来,所有的有机体都有求生、发展和提高自身天赋的要求,也就是说有自我实现的趋向,正是这种自我实现的内驱力推动着有机体向前发展。有机体的自我实现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依赖到独立,从固定、僵硬到变化和自由的发展规律,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具有社会责任感、更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罗杰斯相信“人性本善”的观点,因此,个体的自我实现就是个体的创造J陛活动,而且不应受到社会的控制。所有的个体都 是以是否与实现趋向相一致的方法来评价他们的经验,同实现趋向相一致的经验是令人满足的,所以它维持着人对它的追求,反之,不一致的经验是令人生厌的,个体就会回避它。(三)人格发展 “自我发展”( self - development)是一个使有机体倾向于更分化或者更复杂的实现趋向的重要形式。罗杰斯认为,一个人能否形成健全的自我,进行自我发展,取决于他在婴儿期所获得的抚爱。在自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儿童需要爱的哺育。罗杰斯把这种需要称作“积极性尊重”。他指出,每个人都具有积极尊重的需要,每个婴儿都被驱使着去寻找积极尊重的满足,只有那种能获得爱抚,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能深得别人赞扬的儿童,才能得到这种健全的人格,完全取决于这种积极尊重的需要是否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二、启发 (一)以诚相待: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个体的威胁来自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经验,当这种不一致扩大到一定程度,威胁就产生了。要在人际交往中减少这种威胁,有必要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让交往中的个体都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二)学会适当的心理调整 当个体的理想自我和经验之间的差距较大时,个体便会产生一种焦虑,进而在否认自己,甚或出现自暴自弃等情况。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当个体的自我概念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实现时,个体会采取防御措施,“通过感知歪曲,人们改变(歪曲)感知经验的方式来使它与自我概念相符。”在罗杰斯看来,心理调整良好的人是把自己、自己与别人以及生活环境中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做是他们真实的实在,是主观经验与外部世界的紧密结合。在这样的紧密结合中,个体不会把经验看做是一种威胁,而是采取开放的态度,不断调整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从而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所以,在适当的时候,阿Q精神也能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直接为理论基础,吸取了传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及其教育思想的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尊严、潜能和整体性,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的人,倡导人本化的课程和注重人际关系的教学方式,它对当代美国的教育实践以及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主要观点为: (1)目的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2)课程观。 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3)师生观。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合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人本主义的特点 1.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2.对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的发展 3.课程内容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 4.自由心理气氛 5.表现为多方面的教育 代表人物 马斯洛 层次需要理论 基本观点是人总是有需要(或需求)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高层次的需要就自动产生。 当所有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以后,人就会去追寻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现实。 达到自我实现时的“高峰体验”: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象触电一样的感觉,一种难于言表的超然物我、极度愉悦、无限满足、飘飘欲仙的心灵状态 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应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人一旦达到“高峰体验” 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 按马斯洛的这个意思,教育首先要不断地去满足学生的低层次需要,最终引导学生达到“高峰体验”。前者是很实际的,后者是理想化的。 1.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他认为,人本化教育的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即完美人性的形成和达到人所能及的境界。他相信人的内部本性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这种“自我实现”的趋向,就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潜能的不断实现,同时也指个人寻找自我同一性,寻找最适合自己本性的独特性,并以此作为奉献毕生的圣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