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纯元没有死

假如纯元没有死
假如纯元没有死

假如纯元没有死

纯元,《甄嬛传》里自始至终从未出现过却从未停止被提起的神圣人物——被皇帝视为心目中唯一妻子的女子,以美丽端庄温婉善良而甚得皇心的先皇后——生前必定不曾想到,只因与她相貌有五分神似的甄嬛,再不能实现自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简单愿望,万分无奈地走进了最是外表风光实则比宦海官场还要阴险的大清后宫。

初入深宫,对宫内阴险狡诈早有耳闻的甄嬛本就忐忑,处处小心,不巧恰被她撞见了被害死投入井中的宫女,心悸神伤,一病就是半年。年仅17岁的甄嬛,还可以称是清纯如水的小姑娘,天真地以为自己称病一段时间就会被皇帝遗忘,从此便可在后宫中安然一生,纵使孤苦,能得安好也未尝不是好的。

然,世事总不能遂了每个人的心意。皇帝深爱纯元,可惜纯元早逝,皇帝到死都还挂念着他的爱妻;那日选秀时见到熟读诗词相貌又神似纯元的甄嬛,皇帝虽未喜形于色,为之动容也是显而易见的。各位新人入宫后,皇帝更是频频提起身子欠安的甄嬛;仅一面之缘,皇帝还如此挂心、念念不忘,注定了甄嬛甘于深宫孤苦一生的想法只能是想想而已。

“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这是甄嬛在入宫后的第一个除夕夜里面对满园红梅许下的新年愿望。大抵富有诗书气质非凡的女子都爱那性情孤傲凌寒独自开的梅花;甄嬛喜梅,不顾侍婢奴才们的阻拦毅然前往正值梅花满园的椅梅园虔诚地许下新年愿望;纯元爱梅,宫宴上皇帝睹物思人,特意不许太监侍卫跟随,只身前往椅梅园排解相思之苦。二人虽不曾谋面,其中缘分冥冥之中已注定。与此同时,被皇后安排悄悄尾随皇帝的果郡王与甄嬛的悲喜情种也入土开始生根发芽、、、、、、

转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新的一年步入正轨,甄嬛新的人生故事也顺势而生。

一日迎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皇帝在御花园闲逛,偶遇似锦的杏花丛中、微微摇动着的秋千上、正陶醉奏笛的甄嬛,美景美人加上美妙的笛声,任谁不会萌生爱意?皇帝自称果郡王与甄嬛谈论笛声、谈论杏花、谈论青松翠柏,许下五日后故地重逢之约。五日后两人均赴约却没能碰面,实现故地重逢已是许久之后。这次皇帝恢复了身份,当场封了宽厚温婉的菀常在甄嬛为菀贵人;甄嬛未曾侍寝便得册封在清史上绝无前例,因着纯元,也因着甄嬛本身的聪慧,像这样的绝无前例贯穿了甄嬛在宫里的沉浮人生。

之后的日子于甄嬛而言是幸福的,有她深信不疑的皇帝的爱,有眉姐姐至深的姐妹情,有一心为主的侍女太监。可日子往往总是有多安稳就潜藏着多大的风险蓄势待发。

惠贵人被华妃陷害假孕,皇帝一怒之下毫不顾念昔日情分,下令褫夺封号无期禁足未经允许不得任何人探视。甄嬛的地位虽未受影响,目睹对皇帝的无情,心也凉了些许。不过甄嬛还信着,皇帝是她的四郎,她是皇帝爱着的菀菀,皇帝不会对她如此无情的。

后来甄嬛有孕,华妃妒忌,趁皇帝皇后出宫祈福,滥用自己全权掌管后宫之权罚甄嬛头顶烈日长跪翊坤宫内,甄嬛不幸小产,皇帝虽伤心欲绝却没有杀掉华妃连重罚都不曾施予华妃,甄嬛的心凉透了。她恨自己没能拼死保护孩子,很皇帝没有重重惩罚华妃;此时的甄嬛到底还是小女子心性,一心只想着她的孩子死得冤枉,终日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娇弱的她还为强大冷酷到可以周全前朝后宫,更不能体会到皇帝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任性所为的难处。皇帝也气自己不能下狠手为他们的孩子报仇,也气甄嬛不能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冷落甄嬛的那段时间,恐怕皇帝没少这样想吧:要是纯元还在定会体谅朕的难处,不会怨朕不能重罚华妃的。

这宫中的女子,自始至终都默默无闻倒也罢了,怕就怕得宠一时,忽而一朝又失宠。太监宫女们最是会趋炎附势之人,锦上添花、落井下石是他们的拿手把戏,也许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无奈,不这么做自己也不能好活。失子又失宠后的甄嬛倍受宫里各色人等欺凌,日子前后真真是天壤之别。是眉姐姐帮了心灰意冷的甄嬛,把甄嬛领到冷宫,瞧着冷宫里或疯或癫的“生物”,听着眉姐姐“你若不悔悟,这就是将来的你”的警醒之言,甄嬛想通了。

甄嬛到底是甄嬛,争宠的手段都那么浪漫、那么美丽清新、那么与众不同:寒冬腊月,阳光在雪花的映衬下更显明亮,甄嬛一身素雅的服饰,跪在雪地里双手合十潜心许愿,犹如她与皇帝初次邂逅的那个除夕之夜。“皇上别过来,臣妾的鞋袜湿了。”甄嬛特意说出了与那年除夕夜同样的话,其意自不必言明;前后不过几分钟,甄嬛回到了四郎身边,又成了皇帝的菀菀。

经历了所有这些,复宠后的甄嬛再不复当年入宫时清纯如水的心境了,她深深懂得了在这后宫之中一味善待所有人是不能得永存的;要想好好的活,就得硬化自己的心、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才尚有可能保护自己不被其他小主甚至她们的下人们欺负。此时的甄嬛是长大了、成熟了,也懂得了在这皇宫之中,皇帝是天,皇帝最大,自己要想过得安稳,就得侍候皇上过得舒心,得学会揣度皇帝的心思,为皇帝分忧解难,更得学会为了长久安好需甘愿忍受暂时的委屈;就如皇后所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先苦后甜的,一种是先甜后苦的,就看你怎么选了。

复又得到抵得过半个纯元的嬛嬛,皇帝自然是珍爱无比;且甄嬛此时清纯到成熟的蜕变更是甚得圣心,甄嬛与皇帝最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此段时间了:春日里嬛嬛与四郎对着满园海棠饮酒,梨花满地时嬛嬛为四郎跳惊鸿舞,夏日里俩人一起避暑乘凉,秋日里四郎与嬛嬛一同酿桂花酒,冬日里看飞雪漫天,许下要一世相伴永不分离的铮铮誓言。只是不知,在皇帝心中,此时的甄嬛到底是嬛嬛还是菀菀。宫廷政变时,皇帝担心如有不测伤及甄嬛,特意与甄嬛演了一出戏,将甄嬛幽禁于圆明园几近与世隔绝的蓬莱州,皇帝爱护之心实在让人感动。在蓬莱州一呆就是两个多月,甄嬛日日忧心皇帝安危、为其诵经祈福,终于等到宫里人传来一切安好接她回宫的消息时,甄嬛喜极而泣,可见甄嬛对皇帝的情意也是真真的。

这次事变之后,皇帝对事变过程中的功臣大加封赏,甄嬛的父亲官居一品,甄氏一族从此进入了鼎盛时期。之后,皇帝又有意封身在嫔位的嬛嬛为妃,皇后终于按耐不住了。甄氏的地位蒸蒸日上,她深感自己的地位不如往日般稳固,要是再不采取行动恐怕日后后宫易主也不是没有可能。

皇后也到底是皇后,她了解皇帝,了解甄嬛,因此她使出的害人的手段是那么隐晦低调,那么坚决彻底,那么不留余地,只一件纯元皇后的故衣,不仅深深撼动了嬛嬛在后宫的地位,也撼动了嬛嬛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最狠的是让甄嬛看清了自己得宠的真实原因不过是自己与已故的纯元相貌上的几分相似而已。

再一次被幽禁,只是这一次与蓬莱州那次怎可同日而语?!莫不是甄嬛幸运地被太医检查出有孕,恐怕再无解除幽禁之日。可皇后下手太绝,误穿纯元皇后故衣实实在在犯了皇帝的大忌,孩子的到来并没能让皇帝原谅甄嬛所犯的冒犯纯元皇后的大不敬之罪,只下令宫中上下一切以甄嬛腹中胎儿为重,对解除幽禁只字未提。

得知了事实真相的甄嬛心灰意冷极了。当知道自己怀有身孕的消息也没能让她的四郎原

谅自己时,她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纯元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也发觉了自己原来是个那么可笑的角色。但她有了孩子,孩子是无辜的,她得为了孩子好好地活着,却也仅仅是活着,她的心不再有活力了。

怎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临盆期到,尽管皇帝下令要瞒着甄嬛,可还是有人故意把她家里出事的消息透露给了她。甄嬛父亲遭人陷害,下入宗人府大牢;甄嬛心焦如焚,上书皇帝,得召景仁宫,不料帮父亲求情不得,却看到了皇帝写给爱妻纯元的书信:

寄于菀菀爱妻:

念悲去,独余吾良苦此身;常自魂牵梦萦,忧思难忘。纵得菀菀,菀菀类卿,暂排苦思,亦除却巫山非云也、、、、、、

在皇帝心里她自始至终都只是纯元的替身,只是替身。本还对皇帝的真情有着一丝丝幻想的甄嬛此刻的心彻底死了。

此时又传来狱中父亲身患鼠疫性命垂危的噩耗,甄嬛顾不得自己的儿女私情,拼尽全身力气扒着皇帝的脚替父亲再次请求皇帝派太医去医治,不使父亲含冤而死。面对气血虚弱、心智俱损的甄嬛,皇帝只淡淡地道了句:“知道了。”

想起剧终时,甄嬛对临终的皇帝说:“刚入宫时的甄嬛已经死了。皇上你忘了,是您亲手杀了她!”我猜甄嬛口中皇上行凶的时间大概就是这个时候了。

从养心殿回来的路上,甄嬛腹痛出血导致早产。

许是皇帝的绝情使上天开了眼,许是上天垂怜如此境遇的甄嬛,甄嬛顺利产下小公主,母女平安。皇帝开心,真的开心;他委婉地劝说甄嬛、挽留甄嬛,只要甄嬛愿意,她就还是他的宠妃、他的菀菀;但是皇帝还不如皇后更了解甄嬛的心性,骨子里心高气傲的甄嬛怎肯继续呆在宫里当纯元皇后的替代品,她只恨自己没能早些知道真相,恨自己错付了这么多年的情爱与时光。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

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

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这是甄嬛说给皇帝的最后的话。句句坚决,字字铿锵。

产后三天,甄嬛离开了充满着数不清的是是非非的紫禁城,奉旨带发去宫外的甘露寺修行。对于一个心死了只剩下躯壳的人,粗茶淡饭青灯佛法未尝不是一个消遣余生的不错的选择。谁知甘露寺的姑子们空有佛教子弟的虚名,心肠毒辣,对以废妃之身被赶出皇宫的甄嬛百般刁难。可怜甄嬛再没有谁可以投靠,也是为了宫中自己的小公主能平安长大,她只能选择忍气吞声以求息事宁人;不过,谁又知道,说必定甄嬛心里认为,这点皮肉之苦要比在宫里所受的心智之苦要强千万倍呢。

杀人灭口以绝后患,甘露寺那个心肠最毒的姑子静白定是听了宫里这样的指示,才诬陷甄嬛偷食燕窝、强说咳嗽不止的甄嬛患了肺结核、正值寒冬腊月硬要把甄嬛赶出甘露寺。好心的主持性子太软弱,压不住静白的气势汹汹,只告诉了甄嬛主仆三人凌云峰上有个闲置的禅房可去安住,便不再做声。寡不敌众,她们三人只得顶着飞雪漫天,趁着山路还未封,移居凌云峰。半路上,身子柔弱的甄嬛不敌寒风大雪,又染上风寒,高烧以致昏迷。

如果没有果郡王,甄嬛的一生到此可能就要划上句号了。

是果郡王,每次甄嬛需要有人帮助她的时候都会出现的果郡王,又一次在甄嬛最最需要有人救助的时候出现了。这一次,果郡王不仅救助了甄嬛的性命,还给了甄嬛一个全新的人生。

自那年除夕夜从腊梅树枝上摘下甄嬛的剪纸小像起,果郡王就认定了甄嬛是他一生的唯一。就像皇帝心中的唯一——纯元一样。从前,甄嬛是皇嫂,他不敢觊觎;现在甄嬛只是甄嬛了,他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不能放弃。

对果郡王的心意,甄嬛又何尝不知。那次宫宴上,菀贵人被迫跳惊鸿舞,若不是果郡王及时现身奏笛助兴,真不知该如何收场;那晚菀贵人偷偷去看被禁足的眉姐姐,回来时撞上巡夜的侍卫,若不是幸运地躲进果郡王停在湖边的船,又得果郡王出言相助,菀贵人怕是要与眉姐姐一起禁足了;那个晌午,华妃刻意跟怀有四个月身孕的菀贵人过不去,罚她跪在毒毒的日头下诵读《女训》,若不是浣碧求来果郡王硬闯翊坤宫救出晕倒的她,恐怕她也要随腹中孩儿一起去了、、、、、、这次,为了让高烧不止的甄嬛退烧,果郡王只着贴身单衣躺在冰雪中,待身子凉透后再抱着甄嬛用体寒给甄嬛退烧,反反复复直至甄嬛高烧退去;退烧后的甄嬛依旧昏迷,他丝毫不顾自己因之前的疯狂举动也染上风寒,片刻不离甄嬛身边,直到甄嬛醒来气色恢复,他才在多次嘱咐浣碧好好照顾嬛儿后,劳烦温太医为自己诊治。

“嬛儿、、、”

甄嬛死去的心终究是被果郡王一声声充满温情爱护的呼唤叫活了。

“嬛儿,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天地人间。”

“允礼、、、”

果郡王的锲而不舍终究使他得到了这世上他只想得到的人。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你在我心中,便是如此。”

“嬛儿,我希望我不是在做梦,我们永远不要分开。”

“我觉得我就是在做梦,千万不要让我梦醒。”

造化弄人。那个被赋了代表着永不分开的同心扣到底没能保佑这场爱情,他们的美好时光就像梦一样,不管做梦的人多么不情愿,梦都是会醒的。只是这场梦太短,可虽然短,却被果郡王和甄嬛铭记了终生。

西藏发生叛乱,意图投靠准格尔部落;皇帝执意派不常露面的果郡王前往滇藏一带查探情况。果郡王私心里自是不愿前往,可是皇命难违;甄嬛私心里自是万分不舍,但怎可违抗圣意。约好了40天的期限,俩人都没想到,此一别生生断了俩人的夫妻缘分。

果郡王在滇藏遭准格尔细作陷害,船沉黄河,幸好他自幼熟识水性,才侥幸捡回一条命,却错失了与他的嬛儿重逢的时机。

约定时期已到,果郡王迟迟未归,宫里宫外纷纷传郡王命丧黄河尸骨未存。甄嬛就这样失去了她的允礼,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她腹中孩儿更是还未出生就没了生父。又一次祸不单行,就在得知果郡王死讯的前几日,眉姐姐冒险出宫也给甄嬛带去了不幸的消息:甄父在宁古塔遭人暗算、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甄嬛虽忧心,可终究做不了什么,本想着等允礼回来再商量对策的、、、、、、

允礼回不来了,那个被允礼声声唤活的嬛儿口喷鲜血痛彻心扉。

真是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心又死了,甄嬛出走了三天;到过了“嬛儿”与“允礼”所有曾经呆过的地方,将“嬛儿”的魂魄和他们的幸福瞬间永远得封存在了一起。三天三夜水食未进耗尽了甄嬛全部的灵魂,却换就了她一副无坚不摧的躯壳——她不能纵着自己的身体随魂魄同去,她要活着——爹爹急需回京救治,腹中孩儿不能没有名分,允礼不能白白枉死、、、是作为女儿、作为母亲、作为妻子的责任让她必须选择活着,还得要好好活着,活得好!

能给甄嬛以上所有的人只有一个——皇帝,所以摆在她面前的路也只有一条——回宫。

在槿汐与苏培盛、当然更有她腹中胎儿的帮助下,利用皇帝对纯元的念念不忘和自己那张与纯元相似的面孔,甄嬛回宫了。只是,再次回到的紫禁城的甄嬛彻彻底底不是出宫前的那个甄嬛了。皇帝给她换了新的姓氏——钮祜禄氏;可怜他直到死时才明白,当时迎甄嬛回宫时,换的哪里仅仅是甄嬛的姓氏。钮祜禄甄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人没有了心与灵魂也可以活得很好;重返后宫的她凭着那副无坚不摧的躯壳,步步谨慎、如履薄冰,小心经营着她甄氏一族的安定、她孩儿们的安全、她自己的地位权利。一个美丽聪慧、有原则,又没有了天生柔软性情的宠妃,要做到这些也并非难事。

在外人看来,钮祜禄甄嬛回宫后的路势如破竹,“双生子的身份之争”如此风险的事故都没有打倒她,还有什么事能撼动她在皇帝和整个六宫中的地位呢?!可事实只有甄嬛自己清楚,她从头到尾都在骗着自己、委屈着自己,凌云峰上“嬛儿与允礼”的情分岂是说一句断了就能断了的???尤其果郡王不时还会被皇帝召到宫中,难免与禧妃/禧贵妃碰面,纵使禧妃/禧贵妃再怎么说自己无情,面对曾经挚爱的夫君,怎可能不心痛?!

然后她恨吗?恨她长了一副与纯元五分相似的面孔?没错,她是恨的,不过,她恨的是皇帝,恨皇帝一直只把她当纯元的替代品;所以,在皇帝大势已去,想要她再唤他一声“四郎”时,她才始终都没开口叫吧。可是恨了又如何,痛还是痛。此时她只能拿甄氏的安定、孩子们的平安成长、浣碧玉娆的好归宿安慰自己;牺牲自己换来大家的平安幸福,也是值了。

假如可以有假如,我想假如纯元没有死。

假如纯元没有死,说不定在甄嬛参加殿选时,皇帝会放过穿着素雅的嬛嬛,那么甄嬛的一生就可以多为自己活着些了;

假如纯元没有死,就算皇帝还是因为她与纯元相似的面孔留下她的牌子,那甄嬛也会早早就知道她被留牌子的真正原因,也就不会错付情爱于皇帝;一开始就不爱,要比爱了被伤害强多了。

赵云经典语录_经典语录

赵云经典语录 赵云经典语录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追一部电视剧武神赵子龙吧,该剧讲述了赵云传奇的一生,每次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大败曹操,挽救蜀汉于危急时刻的故事。下面就武神赵子龙中林更新饰演的赵子龙有哪些经典台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这柄青釭剑和你师叔身上的倚天剑,双剑合璧,可以天下无敌。 2、这婚我是不会结的,我已经爱上赵子龙了! 3、大则为国尽忠济世利民。 4、必须要博采众长。 5、刘备麾下除了关羽张飞,未闻有其他猛将,可否通禀? 6、你这个灾星,你还我桃花坳,你还我爹娘。 7、英雄者,小则逞强除恶匡扶正义,大则为国尽忠济世利民。 8、严辰,你雇了这么多人来给你演戏,得花多少钱啊! 9、不是谁的武功高就一定能取胜 10、如今遍地狼烟群雄并起要报效国家唯有先强自身。 11、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是谁都不会坐视不理。 12、那干脆就叫赵狗蛋。 13、子龙,你这个教书的夫子,为何不给狗蛋取个正名呢?

14、子龙不可能永远蜗居在常山一带。他终有一天要统兵打仗,匡扶汉室。 15、人只有遇到真正的磨难才能体现心里的智慧和坚韧。 16、我爹和我娘呢?他们到底是被谁杀死的? 17、我要给我爹报仇! 18、吾乃常山赵子龙! 19、人有遇到真正的磨难,才能体现心中的智慧和坚韧,我就是要看看子龙,到底能不能配上这把青釭剑。 20、那两把护国神器拿来,老夫要用它震慑群臣,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皇帝小儿托付江山的人。 21、学武永无止境 22、英雄者。 23、人有遇到真正的磨难,才能体现心中的智慧和坚韧,我就是要看看子龙,到底能不能配上这把青剑。 24、小则逞强除恶匡扶正义。 25、保卫城池凭借智勇或许可以一举而定而要保卫爱情却艰难得多。

岳飞之死

岳飞之死 介绍岳飞 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在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死因 1.宋高宗要岳飞死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而1137年(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一日高宗把飞召至“寝阁”,向飞授命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准备将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兵马五万余人隶属于飞。岳飞见部队得到扩充,收复中原有望,心情异常激动,飞陈述了自己光复中原的规划,而且提出要“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以归故国”。 2.金人要岳飞死 1137年,金太宗死后,完颜亶继承帝位,完颜挞懒一派开始掌权。金向宋廷呼吁和谈,条件是归还黄河以南故宋地,并放还高宗生母韦氏,归还已死的徽宗的梓宫。而1138年(绍兴八年)二月,岳飞还军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并在临安朝见时对高宗说:“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高宗不听,十二月廿七日,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跪在金使脚下,答应取消宋国号,作金的藩属,并每年纳贡,南宋与金的第一次和议达成。1140年(绍兴十年),完颜兀术发动政变掌权,随即废除对宋和议。五月,兀术亲统大军,取道汴京向两淮进军;右副元帅完颜撒离喝统帅西路军,从同州(陕西大荔县)攻陕西。五月下旬,金军兵临顺昌(今安徽阜阳)城下,顺昌告急。宋高宗原不同意岳飞出兵,后恐顺昌有失,便命飞发兵救援。岳飞随即挥师北上,在六月、闰六月间,先后收复了蔡州、京西路连克鲁山等县城、颍昌、陈州、郑州和西京河南府。此后,岳飞所部和由他联络的各地忠义民兵,对兀术盘踞的东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就在此时,朝廷诏命张浚等人退兵,岳飞接连上奏,请求友军支援,没有得到朝廷批准。在兵少且后援无助的情况下,岳飞率部将金兵一逼再逼,终于在朱仙镇,使兀术只剩下一条路:放弃开封府,准备渡河北遁。就是这样的优势明显,七月十八日,宋廷却传来班师诏,隔了两三日,大军先锋已进抵朱仙镇,完颜兀术已逃出开封之时,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本人去临安朝见。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然而在朝廷高压钳制之下,岳飞不得不下令班师。1141年(绍兴十一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3.秦桧等要岳飞死 在朱仙镇,兀术准备渡过黄河的时候,有个北宋时的太学生却要求进见,对兀术说:“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祸且不免,况欲成功乎?”兀术经此人提醒后,决定暂不过河。而秦桧也早在暗中策划岳飞撤军的事了。为了置岳飞于侧面受敌、孤军无援的境地,秦桧串通张俊等人,策动并唆使谏官罗汝楫向高宗上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高宗遂降诏,令岳飞班师。1141年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狱中,岳飞义正词严地面对审讯,并袒露

血染征袍透甲红 武神赵云新版装备推荐攻略

血染征袍透甲红武神赵云新版装备推荐攻略王者荣耀中有这么一个英雄,他手握长枪,身披战甲,威武潇洒,突入敌围取敌将首级却能全身而退,是谁呢?没错,就是本期的主人公赵云,说起赵云,很多玩家都是一个印象,出场 率低,技能没伤害还很难放准。今天,口袋小编就给大家代来赵云新版装备的推荐。 赵云相关阅读:对战技巧丨铭文搭配 出装推荐:巨人之握,影忍之足,暗影战斧,破甲弓,冰封之心,霸者重铠 出装分析:首选巨人之握,赵云主要输出手段是他的技能,不是普通攻击,因此贪婪之噬并不适合赵云,巨人之握所提供的生命值极大地提高了赵云在对战中的存活率;影忍之足毋庸置疑在前期所提供的属性性价比极高,配合赵云的被动遇到敌人基本不用虚;出暗影战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被动可以很快地用赵云二技能叠满,而且暗影战斧所提供的冷却缩减对于靠技能输出的赵云也是非常有用的;破甲弓近一半的破甲效果提高了赵云对敌输出,这件装备的价格也不贵,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都是非常实用的;冰封之心20%的冷却缩减配合暗影战斧15%的冷却缩减基本将近40%了,可以让赵云更加频繁地施放技能,冰封之心本身的其他属性也是很不错的,对赵云提升很大;霸者重铠对于赵云这种半肉英雄来说在合适不过了,只要混个助攻就可以刷新其被动,增加了在战场上的存活能力,当然如果你不喜欢这件装备,也可以换成贤者的庇护,毕竟重获一次生命后的变数很大。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百度攻略&口袋巴士《王者荣耀》游戏专区!观看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百度攻略&口袋巴士V+视频频道! 召唤师们,赶快加入我们的玩家交流群(413238458)吧!还有更多福利等你来拿!打 开QQ,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加入哟↓↓↓

岳飞之死

岳飞之死的原因 元明之际陶九成写诗感慨岳飞事件:“万里长城真自坏,中兴武业遂云休”。(《辍耕録》卷三) 南宋朝廷为何要自坏长城? 一、南宋朝廷收兵权的需要 1、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众所周知,重文抑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北宋初年,为从根本上解决唐末五代将悍兵骄、藩镇割据的问题,从各方面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集权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重文抑武,倡行文治,重用文臣;压抑武将,收夺兵权。重文抑武成为两宋三百年厉行不衰的一个基本国策。 但是,南宋初年,小朝廷刚刚建立,处在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女真人对南宋政权和宋高宗穷追猛打,高宗君臣一直逃到大海上,不断向金人乞和,金人仍不肯放过,必欲灭亡南宋、生擒高宗不可,金人根本不把高宗当做谈判对手。南高宗求和不得,不得已,暂时放松了对武将的防范和压制,给武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让他们为朝廷效命。但是,这不过是权宜之计,“艰难之时,陛下欲得其心,姑与之无间。”(汪藻《浮溪集》卷1“行在越州条具时政疏”)一个“姑”字,道出其中奥秘。武将兵权问题始终被视为心腹之患,一旦有可能便要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事实表明,高宗在对金政策上一贯消极妥协,正是为了尽快地腾出手来,收夺武将的兵权,恢复北宋以文制武的政治传统。 原先没有乞和的可能,建炎四年,秦桧从金国回,带回金人议和的想法,宋高宗听说有了可能,高兴得睡不着觉。但当时双方议和的条件有差距,金人要“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这一点高宗做不到,“朕安归?”未成。(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7:上乃召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綦崇礼入对,出桧所献二策,大略欲以河北人还金,中原人还刘豫,如斯而已。上谓崇礼曰:“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 绍兴十一年,宋高宗再次得知金国议和的可能,金人的条件是杀岳飞,他当然毫不犹豫了。以杀岳飞换取对金议和,他是不会有什么犹豫的,甚至可说是正中下怀的。(自兀术复取河南,飞深入不已,兀术以书抵(秦)桧,曰:“尔朝夕以和请,而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而后可和。”于是,桧与俊谋,置飞于死地矣。)(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八,《岳飞信国武穆王》。《金佗续编》卷二十一《百氏昭忠録》卷五,略同。)

曹操一生中的重大战役

曹操一生中的重大战役 此为曹操战争中较为别人忽视的前期战役,关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因其著名性我则只草草进行简单描述。 官渡之战——曹操准确判断敌我形势,攻击乌巢全毁粮草成为其胜利的关键。 赤壁之战——曹操错误判断,水军欠缺。 一:汴水之战: 战争背 景: 董卓废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关东诸侯以清君侧为名,集结兵力。北路以袁绍为首,南路以袁术为首,共同讨 伐董卓。然而联军军合力不齐,处处勾 心 斗 角,北路军与董卓军几乎没有接 触,南路军只有孙坚一路奋力向前,先后击破胡轸、吕布,其后董卓迁 都长安,孙坚再次击破吕布,夺取已成废墟的洛阳。北路军曹操劝诸侯追击无果,于是自己亲率数千 人追击董卓。 双方兵力对比: 曹操:千余人 徐荣:史无记载,大都认为在1、2万左右 汴水大战: 徐荣为董卓大军断后,曹操千里追击,两军在汴水遭遇,西凉军不论是论装具还是素质,都比曹操则则组建起来的团练部 队强过数倍,战争呈一边倒的形势,曹操几乎丧命。但曹操军拼死奋战,终于拖到夜幕降临,逃离战场。 结局:徐荣大胜,曹操惨败 意义: 1、徐荣见曹操率领的军虽然少,但奋力死战,认为酸枣不可轻率攻打,引军回师; 2、曹操一鸣惊人,整个关东联军中,只有曹操和孙坚和董卓军正面对抗,曹操之名,天下诸侯尽知。 二:兖州之战

战争背 景: 黄巾之乱后,青州黄巾假意归顺朝 廷,在董卓入京后,青州黄巾军再度起兵,并且越来越强大,这股黄巾军从青州入冀州,转战到兖州。兖州任城相郑遂出兵抵 抗,全军覆没。黄巾军趁势追进,一直打到东平,兖州刺史刘岱率官军主力出战,仍是大败,一方诸侯刘岱也死在乱军之中。黄巾军再攻东郡,而东郡则是刘岱令曹操屯军之所。 黄巾军的兖州大战略: 击败刘岱后,此时的兖州布满黄巾军势力,只有曹操数千人固守东郡,北方是黑山黄巾军的活跃之所,东方则是青州黄巾的大本营,南方则是袁术和江东诸军之争,西面董卓拥兵自保。黄巾军鉴于此时形式,决定战据兖州要冲,扼四方交通要道,图谋天下。如果袁绍韩援救兖州,黄巾军则在此将其主力包围歼灭,攻克冀州,和黑山黄巾军会师。这样,河北中原的黄巾军便能拧成一股,对官军形成绝对的战略优势。 双方实力对比: 曹操:数千 人且官军屡战屡败,士气低落,装备占优 黄巾军:百余万且屡战屡胜,士气旺胜,由缴获官军武 器武 装起来的精锐部 队大都认为在5万---15万,其余则装备铁锄等钝器。 兖州军的内讧: 兖州刺史府因为刘岱战死和黄巾军兵临城下惶恐不安,一部分人建议向袁绍韩*求援,并打算将官印送给袁绍,而鲍信、陈宫等人则力阻袁绍南下,将希望寄托在屯军在兖州东郡的曹操。最终,掌握兵权的鲍信取得了成功,州吏渡过黄河,令曹操暂摄州事,但也因此,兖州内部分成两派,袁绍派经常托鲍信、曹操的后腿。 兖州大战前的险恶形势: 其一:对手的实力异常强大 曹操的对手是人众且强的铁血 精锐。青州黄巾军在大起 义时曾参与围 攻首都洛阳,后来再度起事,从青州入冀州,转战到兖州,是一支真真切切的百战之师。并且,黄巾军由于军粮匮乏,在和曹操争锋之前,已进入到破釜沉舟的状态,兵力更高达100余万,其中青壮年30余万,由缴获官军武 器武 装起来的精锐部 队大都认为在5万—15万之间。

宋史上死得比岳飞还冤还惨的武将

宋史上死得比岳飞还冤还惨的武将 南宋时,在那座荒草凄凄的风波亭上,一个震惊世人的巨大阴谋应运而生,一代保家卫国的抗金名将岳飞,死于心怀叵测的皇帝和奸臣们共同构陷的罪名“莫须有”之下,成为历史上的千古奇冤。然而宋史上,却还有一个人,也是一代名将,其赫赫战功远在岳飞之上,同样也是死于“莫须有”罪名之下,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岳飞死得更冤更惨,这个人就是北宋名将狄青。 狄青,北宋著名军事将领,字汉臣,世代务农,后西夏叛宋,狄青应征入伍,抵御外寇。当时宋军在对西夏作战中,屡战屡败,史有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次损兵折将,就连一代名臣韩琦、范仲淹也束手无策,军事上只能采取保守的防御策略。而北宋上下均弥漫着一种“恐夏”的失败情绪,士兵士气低落。而狄青因能骑善射而被任命为前线中低级指挥官,狄青每战必身先士卒,并且仿效北齐南陵王高长恭戴着铜面具,披头散发,手执利刃冲锋陷阵,因面目狰狞,形象骇人,西夏兵目之为“天使”而魂飞魄散,宋军士气大振。狄青在四年边关战争中,经历大小战阵25次,身负8次伤痕。在狄青的带领下,宋军收复了部分失地,宋夏议和后,狄青因战功卓著而被皇帝仁宗所赏识。 北宋时候,武将升迁全凭战功大小,狄青从一名小小的士兵累升至禁军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可算是终宋一朝,绝无仅有的史上第一人。皇祐年间,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入侵,连陷数州,并且围困广州两月,宋军前线部队一触即溃,朝野上下深为震惊,危难之时,狄青主动请缨要求平叛,宋仁宗用人不疑,任命狄青统一指挥广南军挥师进击,这项任命打破了宋朝任命武将的规制,宋朝时领兵打仗的只能是文臣,而武将通常只能为副,好在狄青不负重望,整肃军纪的同时,否决了雇佣越南军的朝议,率领他从西北带来的锐卒连战皆捷,顺利讨平了侬智高反叛,史载狄青用兵常出奇兵,善用计谋。狄青征南凯旋后,知人善用的仁宗皇帝力排众议,超规格提拔狄青为枢密正使,相当于今之国防部长,执掌大宋军权。

三国曹操之死

三国曹操之死 曹操无疑是汉末三国的第一强人,历史学家评论他是“超世之杰,非常之人”,他活了66岁,在当时不算英年早逝但也算不上长寿。下面整理了三国曹操之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史载曹操“姿貌短小”,也就是高子不高,长得不排场。具体有多高? 《三国志》没有具体记载,有的史书提到他身高“七尺”,如果是现在的长度,超过2.3米,到NBA打篮球都没问题了,但汉代的尺子比现在短得多,一尺约为现在23.75厘米,算下来曹操的身高应该在1.63米左右。 都说曹操和拿破仑是两个著名的小个子,但拿破仑的尸检报告显示,他身高仅为5.2法尺,只合1.57米,曹操比他高半头。 长得虽不强壮,但曹操的身体素质却不错,这与他注意加强锻炼有关。 曹操擅长骑马,经常亲自带兵出征,他麾下有一支虎豹骑,被称为汉末三国“五大主力”之一,远程突袭是其看家本领,一日一夜可行进300里,在当时堪称最快行军速度了。史书多次记载曹操亲率虎豹骑孤军深入作战,骑术不过关难以做到这一点。 《三国志》记载曹操擅长骑射,能“手射飞鸟,躬禽猛兽”。曹丕在《典论》中回忆,在他5岁时父亲就亲自教他射箭,后来又教他

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 精神压力太大让曹操患上了高血压曹操30岁起兵,此后打了36年的仗,几乎年年都在四处征战中渡过,虽然一生战绩胜多负少,但也经常身处险境,作为“曹家军”的统帅,他肯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官渡之战时曹操不占优势,两军对垒期间曹军这边粮食快吃完了,士卒疲惫,为了稳定军心曹操对外装出胜券在握的样子,但内心里高度紧张。也就在这段时间,曹操经常感到头疼,《三国志》说他得了头风。 头风是中医的称法,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交汇之处,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都注于头,头痛如果经久不愈就是病症,病因可以分为外感、内伤以及经络瘀阻等方面。 如果按照现代医学来看,引起头痛的疾病可能是青光眼、脑肿瘤、脑血栓、脑供血不足以及高血压等。 曹操此时45岁,正值壮年,他头痛的毛病从此开始发作,一直伴随了他20多年,中间时断时续。根据这些状况判断,曹操可能得了高血压。 从病理上说,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很多,既有家族遗传,又有环境诱发,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都会发生血压升高,长期生活在这种状态下就会患上高血压病,曹操应该属于后一种情况。 高血压是慢性病,一般不会无端突发,曹操的病应该早有征兆,这一点也有史书的记载来印证。 据《魏略》记载,在官渡之战前不久袁绍打败了公孙瓒,为了向

《君临天下》武将赵云全面分析 不输

《君临天下》武将赵云全面分析不输武神赵子龙五一小长假“嗖”地一声就过去了,各位主公可玩好了吗?前几天《武神赵子龙》完结,小编趁放假时间看完了这部剧,机智地掩盖了没人约我出去玩的事实。剧中林更新饰演的武神赵子龙英明神武,所向披靡,然而小编觉得,论实力的话,相比我们深受海外华人推崇的三国题材手游《君临天下》中的七星武将赵云,他还是逊色了点。不信?那本期就带来最新七星武将赵云的金宝搭配以及使用步骤的逐一战术分析,与电视剧中的武神一较高下!希望各位看官喜欢。 随着版本完善和城防防御的增强,君临天下已经慢慢走入成熟化模式,而从接触到该游戏 开始,七星武将永远是进攻和防御的核心,本期我将介绍君临天下的7星武将赵云的使用,废话不多说,分析如下: 武将技能:被动技能,1发3389伤害并附带10秒自身攻速和移动速度的提升。

武将基本属性:剑类武将属性血量在金宝加成下可达7700,移动速度2.1,释放技能后攻速还是很快的。 觉醒技能:技能射程增加30%,溅射目标。 金宝搭配金刀,金刀属性个人认为血量+10刀盾+死亡回血。生存越久才能打出更多伤害以及防御上才能抗更多的伤害。 推荐打法武将搭配:赵云基本都用在防御阵容中,进攻还是过于乏力,没有其位置。在很长的版本中,赵云一直是防守的四神将之一,但是随着金宝的加成导致扇类、弓类武将的血量增加和回血属性的提升,赵云也慢慢的退下了防守神坛的地位,由于技能已经不能像当年版本秒杀扇类脆皮武将而且导致其近战攻击的特性,面对现在的进攻体系赵云的伤害有时候还是过于单薄了,就算加了觉醒技能的溅射伤害仍然感觉有些乏力,但并不是说赵云就比其他非活动武将差了,赵云在增加觉醒技能后,其技能范围非常远,再防御枭姬偷本还是非常有效果的,此外可以把赵云放在防御建筑深处,劲量让其释放2次被动技能加上buff的提升,仍然很强的防御能力。

(完整版)历史人物岳飞事迹介绍完整版

抗金名将————岳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英雄,他生活的那个朝代是距今有好几百年的宋朝。他率领的“岳家军”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吧。 那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外面吹着寒风,小岳飞在河南一个农居的小房子里诞生了。那时屋外房上上正好有一只大鸟盘旋飞过,岳飞的爸爸拍了拍脑门说:就把这孩子叫做岳飞吧,希望他以后能像大鸟一样展翅高飞。 岳飞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所以他很早就跟随妈妈到田里劳动。有一天,他在劳动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放牛娃手里拿根木棍在沙地上划着玩。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既然木棍能在沙地上画画,那就一定能写字。于是就央求妈妈教他认字、写字,他用细柳棍儿在沙土上学了好多知识,字也练得很漂亮。岳飞非常好学,常常看书到深夜。他从书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识,他特别喜爱看打仗的书,立志长大以后做一名大将军,率领军队保家卫国。 后来,小镇上来了一个叫周桐的老爷爷,他的武艺十分高强,岳飞就和一些小朋友跟周桐爷爷练武学艺了。由于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所以武艺长进得非常快。周桐爷爷有一项绝招是射箭, 可是他一开始并没有教岳飞,却只让他头上顶一个小碗蹲马步,,一站就是半天。一连几个月下来,岳飞觉得什么都没学到,开始有些沉不住气了。周桐爷爷看出了他的心思,特意拿出了珍藏多年的长弓交到岳飞手上说:“你如果能拉开这张弓,我就教你射

箭。”小岳飞一开始满不在乎,他使出全身的劲去拉那张弓,可怎么也拉不动,周桐爷爷站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小岳飞明白了周桐爷爷的良苦用心,更加刻苦地练习基本功。经过了几年的训练,小岳飞长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小伙子,不仅能很轻 松地拉弓向射箭,而且射出去的箭百发百中。他能站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把一片柳树叶射中。 又过了几年,那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来攻打中原,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岳飞知道后非常着急,于是他准备离家参军、保卫国家。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岳飞的妈妈虽然很舍不得他,但仍就深明大义,道是没有国哪来的家。她取来针和墨盒,在岳飞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目的是为了让儿子要记住以国家为重,为祖国效忠。孝顺的岳飞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后来就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部队——“岳家军”。由于岳飞身先士卒,言出必行,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所以“岳家军”的士兵都能严格遵守纪律,英勇抗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由于岳飞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后来为封为了大将军。“岳家军”所到之处都能受到百姓的欢迎,他们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兵的将领中有个叫金兀术的人, 是一个非常阴险的人,打仗时他常用铁链把许多马链上,后面跟着很多用铁甲包成的车,用这些办法攻打宋朝的军队,他的这种战术就被称为“铁

曹操简介

曹操简介 曹操,字孟德,公元154年生,沛国谯县(安徽毫县)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在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而在三国演义中,南阳何禺页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之乱时显露头角,董卓死后,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10万军队,公元201年在仓亭(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公元208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成为东汉朝廷丞相。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以击马超,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使大夫任命曹操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葬于高陵。 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共有25个儿子,卞皇后生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曹昂、相殇王曹铄,环夫人生邓哀王曹冲、彭城王曹据、燕王曹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曹林、中山恭王曹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曹铉、陈留恭王曹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曹矩,王昭仪生赵王曹干,孙姬生临邑殇公子曹上、楚王曹彪、刚殇公子曹勤,李姬生谷城殇公子曹乘、mei戴公子曹整、灵殇公子曹微,赵姬生乐陵王曹茂。其中长子曹丕曹操认为笃厚恭谨,立为后继,成为后来的魏文帝;次子曹彰,三国演义中提到他黄须,勇而无谋;三子曹植为曹操最喜欢的儿子,虽才华横溢但个性怯懦,嗜酒放纵;四子曹熊体弱多病。曹操另有三女,长女曹节,次女曹宪,三女曹华,均嫁与汉献帝为妻。曹操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与苏轼一家并称,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观沧海》是他公元200年10月打败袁绍后于河南延津县附近所作,《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出他的高远志向,公元208年冬于湖北汉口西南长江边赋歌《短歌行》,抒发出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心情。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众人评说: 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魏书》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岳飞究竟死在谁手

岳飞究竟死在谁手?(宋城千古情:金戈铁马) 正史也好,民间传说也好,都说岳飞是死于秦桧的陷害。秦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赵构连下12道金牌召岳飞回军,然后诬陷岳飞要造反,把他害死在监狱里。当时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经去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据说秦桧回答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也就是也许有,可能有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什么证据。韩世忠听了以后当然不服,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秦桧状元出身,满肚子学问,替岳飞弄几条罪在不赦的理由想来不是难事,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为什么偏偏要说出个“莫须有”的千古笑话来?“莫须有”三个字连韩世忠这样的武夫都骗不过去,怎么能取信于天下?由此可以推想,杀岳飞恐怕不是秦桧的主意,他说“莫须有”,就是“我也不清楚”,言下之意就是“不是我要杀他”。 那么,不是秦桧,又是谁要杀岳飞呢?很显然,非宋高宗赵构莫属。从事理上来说也是如此:秦桧再怎么样,毕竟是大宋朝的臣子,哪有想杀谁就杀谁的道理?何况他要杀的人非同小可,没有皇帝的授意如何行得通? 赵构要杀岳飞,原因有三: 一是岳飞提出的口号让赵构不快。 岳飞的口号非常响亮,叫“直捣黄龙,迎回二圣”。黄龙府是金军首府所在,岳飞要一直打到黄龙府,把那被俘的徽钦二宗迎接回来。这对百姓来说,当然是扬眉吐气的事,但对宋高宗赵构,却很有点儿尴尬了。这“二圣”,一个是他老爸,一个是他老哥,无论哪个回来,这皇帝之位都没有他的份了,更何况两个一起回来?有人说,这不对啊,杀岳飞的时候是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徽宗赵佶都死了好几年了(赵佶死于1135年)。可是,宋钦宗还在,尽管赵桓一再托人给赵构捎信,说只要把我弄回去,绝不和你争天下,可这不正提醒赵构,赵桓是可以和他争天下的吗?历朝历代,为了争穿那一身龙袍,父子、兄弟兵戎相见的触目皆是,你叫赵构怎么能让岳飞迎虎归山。 二是岳飞请立太子让高宗不满。 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听说金人想在汴京立钦宗之子,就上疏高宗请立太子以安定人心。这就触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讳。皇权继承问题在历朝历代都是绝对核心的敏感问题,导致皇家骨肉相残的比比皆是,为此形成臣僚或飞黄腾达或家破人亡的故事也史不绝书。人们历来特别容易把这个问题和那些手握重权、重兵的文臣武将的政治野心联系起来。岳飞却在后来的一封密奏中,又一次谈到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件事确实是岳飞的心病。当时,金人扣住宋徽宗、宋钦宗不放,有着重要的政治原因。赵构称帝后,金人就曾考虑将宋徽宗放回去,以削弱赵构的影响。后来一直存在着一种可能,就是金人以武力扶植宋钦宗嫡系的傀儡皇帝,这位傀儡皇帝具有赵宋帝国先天的正统地位,将使南宋政权相当难堪、被动。当时,部分地为了对抗这种可能,赵构从太祖赵匡胤一系挑了两位皇室子孙,过继到自己名下(赵构的儿子因为宫女踢翻铜鼎受惊而死,他自己又因为在战争中受到惊吓而丧失了生殖能力),但没确定究竟由哪位继承皇位。岳飞的提议,从抗金的现实出发是好意,但这种好意是否能被皇帝接受,却大成疑问。 第三就是赵构一心议和,金兀术又有“必杀岳飞而后可和”的话,这样就迫使赵构下了杀害岳飞的决心。 在中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迫害忠良的事,那罪大都记在一两个奸臣头上。其实奸臣固然可恶,可没有皇帝默许和怂恿,哪个奸臣能成气候?所以,该跪在岳坟前请罪的,是宋高宗赵构;该让我们反思的,是我们解读历史时的坏习惯。

试论岳飞之死的原因

试论岳飞之死 潘文君 摘要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①。1142年1月27日,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后平反昭雪,追谥武穆、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岳飞之死是历史的悲剧,南宋皇朝自毁长城。千百年来,人们把岳飞之死的账算在秦桧头上。但是,岳飞之死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秦桧,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岳飞死因宋高宗秦桧 岳飞:生于1103年3月24日(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卒于1142年1月27日(绍兴十一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南宋将领、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南宋中兴四将②之首。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27日,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后平反昭雪,追谥武穆、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岳飞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不过在他年轻时候镇压过农民起义,这也是岳飞光辉形象上的一个小小污点。 一般认为岳飞之死是由于他力主抗金,反对投降议和的立场,同顽固坚持妥协投降路线的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因此被宋高宗赵构以及秦桧之流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去之而后快。为了满足金方面“必杀飞,始可和”③的无理要求,赵构、秦桧遂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屠刀挥向战功卓著、赤胆忠心的岳飞。这个说法当然有道理,但似乎并不全面。岳飞的死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朝廷内部的复杂关系、赵构的忌惮、岳飞的仗义执言、封建官场嫉贤妒能,打击异己的险恶氛围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终于酿成了千古同悲的“风波亭冤

精忠岳飞之死

汪精卫曾说,岳飞是难以节制的军阀,古往今来,估计就他敢这么说,这一观点虽然站不住脚,但也在某些方面揭示了岳飞悲剧命运的背后渊源。 岳飞功勋卓著,对宋廷忠心不贰,这些尽人皆知。郾城之战,大破“铁浮屠”“拐子马”,兀术哀叹:“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金军士气尽丧,朱仙镇一战,一经接触,金军即全线崩溃,宋军与故都汴梁已近在咫尺。兀术眼看军无斗志,已做渡河北逃的打算,岳飞豪情万丈,动员全军直捣黄龙,一雪国耻。 这是岳飞一生的顶点,也是宋金开战以来的最好形势,收复故都指日可待,然而从临安传来的不是嘉奖,也不是进军命令,而是十二道冷冰冰的金牌,它们表达着同一个旨意:班师。万般无奈之下,岳飞只得率军南归,临走前急声痛呼“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悲愤之情溢于言表。眼看功亏一篑,岳飞心灰意冷,数次上表请求解甲归田,未获应允。 此时宋金开始议和,兀术给秦桧的信中明确表示:“必杀飞,而后和可成”。很快张宪被诬谋反,岳飞也被牵连下狱。主审官万俟卨对岳飞严刑拷打,逼迫其承认谋反罪行,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消息传出,朝廷上下一片哗然,韩世忠质问秦桧岳飞何罪之有,秦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年末宋金和议达成,一个月后,大理寺风波亭中,岳飞饮下御赐毒酒,一代英豪就此殒命,让人扼腕叹息。 岳飞之所以死,不是因为秦桧想杀他,兀术的要求也不会如此效力,而是因为当朝皇帝想让他死,没有宋高宗的允许,秦桧断然不敢,也不可能害死岳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宋高宗对武将满怀猜忌,和岳飞之间也存在深刻矛盾,日积月累,终于无法调和。 唐亡于藩镇,后唐、后汉皆亡于地方节度使,宋太祖更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

华佗之死-华佗为谁所杀 历史上华佗的真正死因

华佗之死:华佗为谁所杀历史上华佗的真正死因 神医华佗之死: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 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任何过失吗?南京审计学院教授徐少锦先生和河北省平泉民族师范学校的林振清老师认为,华佗之死责任不全在曹操,两篇论文的发表,终于解开了华佗被杀的真正原因。 曹操为何要杀掉华佗呢?《三国演义》对此的解释可谓深入人心。在该书的第七十八回中,罗贯中详细地描写了曹操杀华佗的经过。 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 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 曹操请华佗为他治疗“头风”顽症,华佗用针扎胭俞穴位,手到病除,效果很好,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曹操的病果真那么严重了吗? 在文章中,林振清认为,华佗正是想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他官爵。曹操后来说,“华佗能治好这病,他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这说明曹操当时是明白华佗的言外之意的。但是他并没有立即满足华佗的要求。 于是,华佗便以收到家书,想回家小住几天为借口,请假回家,到家后又托辞妻子有病,一直不回,对曹操进行再度要挟。曹操依照汉律,以“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判处华佗死刑,华佗服罪伏诛。 相关阅读推荐:曹操之死:曹操多少岁死的,历史上曹操死在哪里?上官婉儿简介死因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和武则天西魏恭帝元廓简介死因不明的西魏政权末位皇帝隋恭帝杨侑简介被逼退位死因不明的傀儡皇帝汉成帝刘骜简介汉成帝死因,汉成帝刘骜怎么死的

(完整版)历史人物岳飞事迹介绍完整版

抗金名将------ 岳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英雄,他生活的那个朝代是距今有好几百年的宋朝。他率领的“岳家军”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吧。 那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外面吹着寒风,小岳飞在河南一个农居的小房子里诞生了。那时屋外房上上正好有一只大鸟盘旋飞过岳飞的爸爸拍了拍脑门说:就把这孩子叫做岳飞吧,希望他以后能像大鸟一样展翅高飞。 岳飞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所以他很早就跟随妈妈到田里劳动。有一天,他在劳动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放牛娃手里拿根木棍在沙地上划着玩。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既然木棍能在沙地上画画,那就一定能写字。于是就央求妈妈教他认字、写字,他用细柳棍儿在沙土上学了好多知识,字也练得很漂亮。岳飞非常好学,常常看书到深夜。他从书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识,他特别喜爱看打仗的书,立志长大以后做一名大将军,率领军队保家卫国。 后来,小镇上来了一个叫周桐的老爷爷,他的武艺十分高强, 岳飞就和一些小朋友跟周桐爷爷练武学艺了。由于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所以武艺长进得非常快。周桐爷爷有一项绝招是射箭,可是他一开始并没有教岳飞,却只让他头上顶一个小碗蹲马步,, 一站就是半天。一连几个月下来,岳飞觉得什么都没学到,开始有些沉不住气了。周桐爷爷看出了他的心思,特意拿出了珍藏多年的长弓交到岳飞手上说:“你如果能拉开这张弓,我就教你射

箭。”小岳飞一开始满不在乎,他使出全身的劲去拉那张弓,可 怎么也拉不动,周桐爷爷站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小岳飞明白了周桐爷爷的良苦用心,更加刻苦地练习基本功。经过了几年的训练,小岳飞长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小伙子,不仅能很轻松地拉弓向射箭,而且射出去的箭百发百中。他能站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把一片柳树叶射中。 又过了几年,那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来攻打中原,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岳飞知道后非常着急,于是他准备离家参军、保卫国家。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岳飞的妈妈虽然很舍不得他,但仍就深明大义,道是没有国哪来的家。她取来针和墨盒,在岳飞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目的是为了让儿子要记住以国家为重,为祖国效忠。孝顺的岳飞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后来就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部队一一“岳家军”。由于岳飞身先士卒,言出必行,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所以“岳家军”的士兵都能严格遵守纪律,英勇抗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由于岳飞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后来为封为了大将军。“岳家军”所到之处都能受到百姓的欢迎,他们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金兵的将领中有个叫金兀术的人,是一个非常阴险的人,打仗时他常用铁链把许多马链上,后面跟着很多用铁甲包成的

谁是害死岳飞的真正凶手

岳飞是谁害死的?都知道是“秦桧”。但是,秦桧只是这个罪恶集团的成员之一,充其量是个头面人物,这个集团至少是由三公一母这样一个“四人帮”——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读音:莫其懈)组成的。前不久出差杭州,参谒岳王庙时还拍下了“四人帮”永持跪姿的生铁铸像。 在杭州岳庙还有一处古籍,透露的信息却截然不同,那就是明代文人文征明的“满江红”词碑,其中有句云:“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文征明的观点很明确,赵构才是害死岳飞的元凶,秦桧只是奉旨行事而已。这一观点虽然未获宋史专家邓广铭的认可,但却得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肯定。1957年夏,毛泽东会见友人时指出:“主和的责任不全在秦桧,幕后是宋高宗。秦桧不过执行皇帝的旨意。……文征明有首词,可以一读。是赵构自己承认:…讲和之策,断自朕意,秦桧但赞朕而已?。后来史家是…为圣君讳耳?,并非文征明独排众议,……”(舒湮《1957年夏我又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以词论史,以史证词,否定了一些史家把赵构议和投降与冤杀岳飞推责秦桧一人的错误史观。 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除夕之夜,战功赫赫的抗金英雄岳飞,被南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残酷杀害。相反,和议投降的主谋、杀害岳飞的帮凶秦桧,不仅在岳飞被害14年后寿终正寝,而且死后也备极哀荣,宋高宗赵构当即“追封桧申王,谥忠献,赐神道碑,额为…决策元功,精忠全德?。”(《宋史》) 正因为宋高宗是制造岳飞冤案的元凶,才使得岳飞一案的昭雪平反变得十分漫长与艰难。政治 人物都是多变而势利的现实动物。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病死,他的养子秦熺谋求相位,为

赵构所拒绝。秦家失势,使长期压抑的主战派看到了希望,开始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一涉及岳飞一案的性质问题,赵构就不干了,他干脆起用早已被贬的万俟卨继承相位。万俟卨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之一。让岳飞冤案的制造者执掌政局,自然消除了为岳飞平反昭雪的各种可能。在这点上,赵构与毛泽东不同,毛泽东让邓小平主持,对“文革”作出政治决议,邓小平只能成为“桃花源”中人。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议,兴兵南侵,欲一举灭宋。危亡之秋,朝野震动,朝臣纷纷上书,要求为岳飞昭雪,“要当首正秦桧之罪,追夺其官爵,而籍其家财”,同时“雪赵鼎、岳飞之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不过,在所有的奏折与请愿中,没有一人敢于讲出赵构是岳飞冤狱的始作俑者,均归罪于秦桧为首的“四人帮”。金兵进击长江北岸,赵构迫于无奈,只得作秀,于是下诏:“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同上)已被流放岭南的岳飞家眷,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回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家中。这一举措,与平反昭雪毫无关系,仅仅是对其遗属略示仁政而已。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宋高宗竟将岳飞与蔡京、童贯等“宣和六贼”、北宋奸臣相提并论。事实上,赵构确将岳飞视为奸臣,岳飞冤狱正是以“谋反”定罪的。 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赵构退位,赵昚(读:慎)登上皇位,是为宋孝宗。与赵构不同,赵昚作为南宋第二代领导核心,是一位胸怀大志,抗金复国的有为之君。宋孝宗为了鼓舞士气,兴师北伐,登基之初即打着高宗的旗号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当年十月,又颁发正式文告,宣布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之待遇。(《金佗稡编》卷十三)岳飞生前所任职务,均位宋代文武官员前列,地位高于《水浒传》里的殿帅府太尉高俅,大约相当于今之军委副主席。这样一个功勋卓著、地位崇高的国家领导人蒙冤而死,要平反昭雪,必须分清是非,公开承认错误,还岳飞以清白。但在宋廷的平反告词中,对岳飞之死却写得云山雾罩:“会中原方议于櫜弓,而当路力成于投杼,坐急绛侯之系,莫然内史之灰。”借用西汉周亚夫之冤狱喻指岳飞之死,实际上承认了这是冤案。然而,虽然名义上为之平反,却又不肯明言直说。不过,宋廷对岳飞“近畿礼葬,少酬魏阙之心,故邑追封,更慰辕门之望。”“岂独发幽光于既往,庶几鼓义气于方来。”(《金佗续编》卷十三)倒是体现了孝宗的本意。隆兴元年(1163年),经岳飞家属要求,给还了岳飞原有田宅。淳熙五年(1178),应岳飞之子岳霖的要求,发还了宋高宗写给岳飞的全部“御笔”、“手诏”(秦桧为陷害岳飞,曾从岳家抄走)。让人不解的是,虽然朝廷恢复并给予岳飞家人种种待遇,却对岳飞冤狱并未进行任何的甄别与复查。由此可见,宋孝宗对岳飞冤案的平反昭雪,不仅不够彻底,而且留了尾巴。比如,在朝廷文告中,涉及岳飞死因,只讲“坐事以殁”;涉及岳案性质,只字不提“冤狱”。尤应指出的是,孝宗对岳飞冤狱所有的制造者包括秦桧、张俊、万俟卨等人,一概未予追究。其实,赵昚并非不知岳飞冤情,他在私下接见岳飞之子岳霖时曾明确指出:“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金佗稡编》卷九) 那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何在呢?孝宗当政27年,赵构作为太上皇,老而不死,几乎“监督”了赵昚主政的全过程,直到赵昚退位两年前,赵构才一命呜呼。这对赵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宋孝宗主政时期,对于岳飞一案之所以未能彻底平反,赵构的影响是根本因素。无数事实告诉人们,统治者制造的冤案,决不可能由其本人平反。在没有改朝换代的情况下,冤假错案的昭雪,往往是在掌权者死去之后,由统治集团的后来人来进行。比如,“文革”之后胡耀邦的平反冤假错案,就是这种情况。赵构作为宋室南渡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始终以对金屈辱求和为国策,他怎么会对背逆己意、执意抗金、诏狱赐死的岳飞平反昭雪?至于宋孝宗赵昚,由其养父赵构亲自定罪处死的岳飞冤案,赵构作为健在的太上皇,余恩犹存,余威尚在,且朝廷官员大多为其所提拔,在此情况下,赵昚无论如何也不敢推倒重来。

岳飞鲜为人知的真正死因

岳飞鲜为人知的真正死因 一代精忠报国的英雄、善于谋略治军严明的南宋将帅岳飞,在其戎马生涯中,亲自参与指挥了126次战役,没有一次失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他文武双全,著有《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其《满江红》词成为千古绝唱。 长期以来,岳飞之所以受到国人的敬仰,是因为他一方面壮怀激烈,精忠报国,另一方面壮志未酬,却屈死在风波亭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西子湖滨岳飞的坟墓旁边,长跪着秦桧的铁像,提到岳飞之死,人们没有不归罪秦桧的。但是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岳飞会身死功灭? 时光过了近千年,人们对岳飞之死的元凶不断提出质疑。人们不再把观念停留在忠奸之争上。在《国史概要》和许多普及的书里,都明确提出来,宋高宗才是杀害岳飞的真实凶手。秦桧只是迎合高宗的意思,代高宗承罪而已。宋史对此也有所描写:审问岳飞的大理寺的官员何铸,向秦桧辩白,说岳飞实在无辜,为什么一定要杀。秦桧讲:此上意耳。 那么,为什么宋高宗一定要杀害岳飞呢?博主刘照兴对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分析,终于揭开了岳飞之死的疑团。 一、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是罪魁祸首。历史上的岳飞既是一个好学习、不扰民、得军心的人,也是一个不好色、不爱钱、不贪财的人。有人要送美女给他,被岳飞退回;年轻时岳飞喜欢喝酒,皇上劝了他一次,他从此就滴酒不沾;皇上要给他盖房子,他不要,并且说:“敌未灭,何以家为?”这样一个不好色、不好酒、不置家产、不怕死的人,图的是什么呢?难道图我的江山?这让宋高宗赵构心里犯嘀咕。在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下,只容得住贪财好色糊涂虫似的将领,可决不许任何将领有知识有志趣得民心得军心。像岳飞这样的人,无论是宋代那一个君主在位,均必不能相容。宋高宗处南宋草创之际,顾虑危疑,对岳飞更是不能相容的。因为岳飞的为人行事有许多优点,而这些优点都为宋高宗不愿武臣具有者,于是他的优点便成为他的死因。纵无秦桧,岳飞仍将屈死,他正和狄青一样,也是被宋代传统的政策牺牲掉的。我们与其痛骂秦桧,还不如诅咒宋代的传统政策,并谴责宋高宗的自坏长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