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天津四十二中学陈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后果

4、黄土高原生态建设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

难点: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三学生状况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本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及活动,采用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活动法、激励教学法、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法,完成黄土高原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读图

1.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

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 2 ) 在图中找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 山脉,西至_______ ,北连_______ 高原(大致以_____ __ 为界),南抵_________ 。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_______ 而得名,地表______ 、_________,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原因是黄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课本P27页活动:

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归纳: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

知识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结合教材图6. 3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黄土土质______ ,多_______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______ 保护; ③夏季降水,且多________ 。

(2)人为原因: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________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_________ 等活动破坏地表。

(4)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教材29页“活动”2,得出结论是: ①土质:________(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②坡度:_____(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降水强度越_______,水土流失越严重。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带走地表肥沃的_______,破坏了_______和_______,使得自然灾害加剧,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3)阅读教材29页图文资料,完成“活动3”

知识点四:水土保持

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1)采取_________ 等生物措施与____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_________、________,过度放牧的地方__________ 等。

2.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30页“活动”题的图文资料,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读教材图6. 37 ,讨论“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_______拦截坡地流失的________ ,堆积形成肥沃的 ________。

(2)读教材图6. 38,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________ ,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_________ 、 _______的作用。

(3)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 ①陡坡地应全部退耕,缓坡地应修建________ 耕作。

②退耕结合_________ ,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③退耕的同时要控制________ 的增长,减轻其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

④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上高原的__________ 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仕务。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探究?思考

读图6.29,试解释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明确: 2源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________;源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__________;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叫________;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_________,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探究

作业:

《阳光课堂》第16页“课堂检测”1-8

教学板书设计: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2.文明的摇篮:灿烂的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

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沟壑纵横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2.后果

四、水土保持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习题精选人教版

选择题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6.“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泰山B.衡山C.华山D.嵩山 7.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油菜C.甘蔗D.小米 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下游 9.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B.暖温带C.中温带D.寒温带 10.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1.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D.黄山 1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1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B.安徽 C.河南D.山西 15.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B.京包线 C.陇海线D.哈大线 16.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B.青海C.山西D.陕西 17.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太原B.银川C.石家庄D.合肥 18.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 D.黄土本身疏松、干燥的特性 19.下列省份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有:() A.陕西B.山西C.黑龙江D.西藏自治区 20.被誉为“塞上江南”的两大平原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 C.宁夏平原D.河套平原 21.下列事物与黄土高原人民生活相关的有:() A.赛龙舟B.秧歌舞 C.面食为主D.青稞酒 22.黄土高原蕴藏量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版讲解学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 版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资料。 2.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黄土高原)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一一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 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 2. 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 关系。 3. 认识塬、梁、岇、川等黄土地貌,了解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知道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 原的形成。 4. 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植被、土质、降水、 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5. 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正确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黄土高原成因、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成因、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出示黄土高原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入新课。 【揭示目标】 1. 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 2. 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 关系。 3. 认识塬、梁、岇、川等黄土地貌,了解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知道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 原的形成。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P23— 27,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将重点 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1. 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 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一 2. 地形特征: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地表 形成塬、梁、峁、川 等黄土地貌景观 3.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4. 主要河流:黄河 5. 文明摇篮:六七千年前出现原始农耕文明;四五千年前出现华夏文明;革命圣地 6. 黄土风情:窑洞、信天游…… 7. 黄土成因: 【预习反馈】(略) 【合作探究】 一、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思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25活动) 1. 窑洞: 黄—高匣 的 边界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2.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3.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及其原因。 4.知道黄土高原的由来及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方法。 5.了解黄土高原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文明的摇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及所跨省级行政区。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导致的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白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形成全球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的由来。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黑土地”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黄土地”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一)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的印象 黄土、千沟万壑、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的范围 3.华夏文明的摇篮 原因:母亲河----黄河的孕育;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 表现: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在四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吗华夏文明的先河。 影响:悠久的历史,造就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概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 合分析的能力。 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 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那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这区域就是黄土高原。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主要跨越哪些省区呢? 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 引导阅读:说起黄土高原,很多人不仅会想起它那千沟万壑的景观,而且还会想起这片古老黄土地上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请阅读课文24-25页内容。 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设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厚度一般超过100米的黄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讲述: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是吹来的。 二、风吹来的黄土 引导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周密严谨的研究,但我们也能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请大家合作完成P27的活动题。 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doc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 主备人:杨丽梅审核: 班级:八(1)姓名:杨丽梅组名: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学习目的】 1 .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 2 .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习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习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二、新课导入 1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以及黄土高原所垮的省级行政区。 2 .黄土高原有什么地形景观? 3 .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4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5 .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6.你能说出在同等降水量的条件下,地面植被的多少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吗? 7.水土流失有什么危害?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南连___________、北抵___________。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 .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 .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移动规律看,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月份,而且多______雨。 4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后者更为突出。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2 .下列叙述不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有() A、黄土坡 B、黄土塬 C、黄土峁 D、黄土梁 3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 习 知识点 考点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课后习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完成第4~5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B.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A.制止滥垦滥伐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测试题 最新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习题一、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 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 D.生态建设已步人良性循环 6.“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泰山 B.衡山

D.嵩山 7.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9.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10.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1.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 B.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

1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1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15.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 B.京包线 C.陇海线 D.哈大线 二、双项选择 1.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 B.青海 C.山西 D.陕西 2.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太原 B.银川 C.石家庄 D.合肥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3.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各种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 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3.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了解其成因。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5.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和经验。 【过程与方法】 1.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描述主要文化特点。 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 3.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学会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措施。 4.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读图分析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措施。 ■教学策略 分析归纳法、讨论探究法、模拟实验法、生活感悟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措施。 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并同时播放信天游《黄土高坡》作为背景音乐。

教师:听着信天游那高亢嘹亮的歌曲,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黄土高原那片神秘而独特的区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黄土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讲授新课 一、文明的摇篮 微课程(录音与图片同时播放):“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 教师:请学生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学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教师: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学生:北方地区。

教师:让学生指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以及所跨的省区。 学生: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学生:所跨主要的省区有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设计意图】在图中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以及所跨省区,在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同时又为后面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奠定基础。 教师:阅读24页第二段和图6.25,思考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为黄河流域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有利条件? 学生: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发展文明的有利条件是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曾经林草茂盛,环境宜人。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的先辈们依赖黄土高原,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源远流长的文化。曾经的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古代文明都起源于这里。 教师:利用下面一组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黄土高原人们在吃、穿、住等方面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设计思路 本课以“图表教学”为基础,利用Power point课件提供较大容量的图表文字资料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利用最基本的黑板板图教学,更直观,更能保持知识点与学生思维同步,同时更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围绕教材的内容设计能激活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深刻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通过辩论、角色扮演等积极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准确定位黄土高原在祖国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资料学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策略 采用“课堂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Power point课件、相应教学视频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

(二)第二课时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xx》知识点复 习 知识点 考点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 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xx、xx、xx。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xx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课后习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完成第4~5题。 1.xx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B.xx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整治xx的中心任务是 A.制止滥垦滥伐 B.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c.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 D.搞好xx 3.下列省区位于xx的是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练习题

第七单元黄土高原练习 1.下列省级行政区不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 ) ①甘肃省②湖北省③陕西省④山西省⑤宁夏回族自治区⑥四川省 A.②⑥ B.①② C.③④ D.⑤⑥ 2.黄土高原脆弱的环境主要表现在 ( ) A.黄土高原环境恢复能力相当强 B.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 C.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D.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已经完全满足3.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 ) A.冰川侵蚀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风力沉积 4.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地形上,这说明 ( ) A.黄土是像下雪一样从天上落下来的 B.黄土是从沙漠里吹来的 C.黄土是河水携带来的 D.黄土是本地岩石风化形成的 5.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 ( ) A.流入河中的泥沙使下游河床抬高了 B.下游河流地带地面下沉了 C.下游地势过高中 D.人们为了防止洪水将下游其他河流水引走了 6.黄土高原属 ( ) A.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7.自我国西北地区到黄土高原地表物质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 A.戈壁一黄土一沙漠 B.沙漠一黄土一戈壁 C.沙漠一戈壁一黄土 D.黄土一沙漠—戈壁 8.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9.读“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⑤省的简称是⑥省的省会是 (2)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E是,位于自治区;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D 是,位于省。 (3)A是山脉,是长江和黄河源头分水岭,B是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C是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其西面是高原,东面是平原10.读“黄土高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③是 (山脉);④是 (山脉); ⑤是 (河流);⑥是 (城市); ⑦是 (城市);⑧是 (城市) (2)图中A是 (省区),该省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是平原。 (3)图中B是 (省区),该省的东南部属于高原。 (4)图中C是 (省区),该省区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月份。 (5)图中D是 (省区),该省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有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片反映的是高原的地表状况。其地形特点是 (2)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带;从气候类型看,属气候;从季风区看,属于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阶梯;从植被看,从向过渡;从地形看,从向、过渡; 从位置看,从向过渡;从干湿地区看,从、向、过渡;从农业看:从向过渡。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水土流失的危害是、、。

初中地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_黄土高原_地理 课题: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1.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省区。 2. 了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 3 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知道其后果并找出解决对策。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成因。 教学难点: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及治理。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信天游《黄土高坡》作为背景音乐。 教师:大家听到的是什么音乐?(学生答信天游,黄土高坡)听着信天游那高亢嘹亮的歌曲,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黄土高原那片神秘而独特的区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板书) 展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这张图用黄色突出了黄土高原,一方面让同学们认识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在脑子中建立印象;另一方面这张图突出了主题。 请同学们阅读P24 图6.25 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找出下列问题: 1、在图中描出黄土高原的边界。 2、从省区说明黄土高原的范围。 3、黄土地貌景观,通过黄土景观图展示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读图6.29,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明确:2 源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源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叫;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黄土川,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通过以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 高原的特点:黄土高原的地表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样子。 设计意图:图6.25 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是本节的一张重点图,这是一张分层设色地形图, 这张图综合了黄土高原的范围、主要的边界、主要的地形和河流,图上的信息量挺大的,所以拆解成了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引导过程中突出“描范围—提信息”这两个读图的环节。 (板书)2、地貌 (过渡)黄土高原共跨越了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总面积达60 多万平方公里,从而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由来:风吹来的黄土 风成说 请同学们阅读P26“阅读材料”黄土“风成说”,了解风成说,找出黄土的来源地。 完成P27 活动题,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风成说”。增加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树立认识世界的科学观。 (过渡)黄土高原被厚厚的黄土覆盖,而黄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地貌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水土流失)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课件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模拟实验:(为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好地理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把模拟实验搬进了课堂,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分析) ①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土壤) 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植被)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降水) ④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产活动) 以及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生产活动)活动设计:组长提问检查,同桌互相提问检查,意在增加学生的监督与团结意识,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八年级下册地理6.3黄土高原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地理 6.3 黄土高原 练 习题 姓名 : 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成绩 :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 原因有( A .黄土土层疏松 C .植被遭到破坏 2 . 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C .土地荒漠化加剧 3 . 秦岭山脉的走向是: 如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 小题. 4 .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黑点所在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 低依次为 A .石漠化严重 B .水土流失严 重 B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 .地面坡度陡 D .生物多样性锐减 A .东西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南北走向 D .弧形山脉

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 5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A.甲B.乙 6 . 目前我国窑洞地区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湿地破坏C.①④② ③ D.④③② ① C. 丙 D. 丁 C.森林破 坏 D.河流污 染。

7 . 长江与黄河同时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 .青海、西藏 B .四川、宁夏 C .青海、四川 D .西藏、甘肃 8 . 下列不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选项( ) A .黄土塬 C .黄土峁 图为沿 106.5 °E 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 图中甲地形区是(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渭河平原 10 .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 .为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 .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11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①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人类活动使地表疏松④黄土高原土层深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12 . 下列省区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的 是( ) A .山西 B .陕西 C .宁夏 D .四川 13 .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 ① 植树造林 ②退田还湖 ③修筑梯田 ④打坝淤地 第 2 页 共 6 页 B .黄土梁 D .黄土坝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题: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河北省武安市第四中学祁杰峰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读图 1.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 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 2 ) 在图中找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而得名,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原因是黄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课本P27页活动: 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归纳: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 知识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结合教材图6. 3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黄土土质,多,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保护; ③夏季降水,且多。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一一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 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 2. 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 关系。 3. 认识塬、梁、岇、川等黄土地貌,了解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知道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 原的形成。 4. 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植被、土质、降水、 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5. 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正确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黄土高原成因、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成因、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出示黄土高原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入新课。 【揭示目标】 1. 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 2. 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 关系。 3. 认识塬、梁、岇、川等黄土地貌,了解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知道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 原的形成。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P23— 27,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将重点 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1. 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 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一 2. 地形特征: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地表 形成塬、梁、峁、川 等黄土地貌景观 3.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4. 主要河流:黄河 5. 文明摇篮:六七千年前出现原始农耕文明;四五千年前出现华夏文明;革命圣地 6. 黄土风情:窑洞、信天游…… 7. 黄土成因: 【预习反馈】(略) 【合作探究】 一、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思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25活动) 1. 窑洞: 黄—高匣 的 边界

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3.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各种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 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3.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了解其成因。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5.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和经验。 【过程与方法】 1.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描述主要文化特点。 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 3.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学会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措施。 4.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读图分析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措施。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2、通过阅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特征,知道塬、墚、峁、川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 3、能利用图文资料,解释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及治理措施。 二、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1、造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实验验证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黄土高原的介绍,同时配以图片展示。提出问题:老师刚刚描述了我国哪个地形区?由此导入本课——黄土高原。 (设计意图: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现了黄土高原自古至今的生态环境变化以及风土 人情,并配上本地区所特有民歌——信天游。一方面是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 趣;另一方面是初步感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为本节课学习其成因、水土流失严重 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 一、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同学们朗读屏幕展示的学习目标。 1、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1

(出示图片)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图 (1)请学生到讲台前,边指图边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总结归纳出黄土高 原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 城以南、秦岭以北。 (2)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黄土高原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学生说出名称及简 称。师生总结归纳:黄土高原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内 蒙古自治区和河南省等7省。 (3)(出示图片)干湿地区分布图、农耕区和牧区分布图。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展示 的图片,通过问题的引导总结出黄土高原地处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农耕区向牧区过渡的地带。 (设计意图: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读图、指图的练习,既掌握 了基础知识,又学到了总结归纳方法) 【承转】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来自哪里? 学生可能给出风吹来的、流水冲来的等多种答案。 2、风成说 教师:关于黄土高原黄土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多数学 者的认同。 播放视频:风吹来的黄土 学生边观看动画,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黄土来自哪里? 2、距离沙漠的远近不同,沙子的颗粒大小有什么变化? 学生根据视频中获取的信息,总结答案。 师生归纳:黄土来自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西向东,沙子的颗粒逐渐 变小。这些黄土的沉降过程,就像冬天下雪一样,而黄沙最后像雪花一样很均匀的飘落在 地面上,形成了黄土高原。 (设计意图:以观看视频的方式了解风成说,一是营造了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二是动画的方式更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 【过渡】(出示图片)部分黄土地貌类型图。读图回答,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学生回答: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屏幕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的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