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DOC)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DOC)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DOC)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杨欣

班级:自动化7班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二O一三年一月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引言 (6)

1 数学建模 (7)

1.1直线一级倒立摆数学模型概述 (7)

1.2直线一级倒立摆的物理模型 (7)

1.3系统实际模型 (9)

2 开环响应分析 (10)

3 根轨迹法设计 (11)

3.1原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1)

3.2根轨迹校正 (12)

3.2.1确定期望闭环零极点 (12)

3.2.2设计控制器 (13)

3.2 Simulink仿真 (18)

4 频率特性法 (18)

4.1 频率响应分析 (18)

4.2 频率响应设计 (20)

4.3 Simulink仿真 (24)

5 PID控制分析 (25)

6 总结 (26)

参考文献: (26)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控制方法不断出现,倒立摆系统作为检验新的控制理论及方法有效性的重要实验手段得到广泛研究。倒立摆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和不稳定系统,作为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许多抽象的控制概念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直观地表现出来。倒立摆的控制问题就是使摆杆尽快地达到一个平衡位置,并且使之没有大的振荡和过大的角度和速度。当摆杆到达期望的位置后,系统能客服随机扰动而保持稳定的位置。通过对倒立摆的控制,用来检验新的控制方法是否有较强的处理非线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的能力。

其控制方法在军工、航天、机器人和一般工业过程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如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平衡控制、火箭发生中的垂直度控制和卫星飞行中的姿态控制等。倒立摆系统按摆杆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倒立摆等,多级摆的摆杆之间属于自由连接(即无电动机或其他驱动设备)。按照倒立摆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悬挂式、直线、环形、平面倒立摆等。本设计是以直线一级倒立摆为被控对象来进行设计的。通过对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轻松解决控制中的理论问题,还能将控制理论所涉及的三个基础学科:力学、数学和电学(含计算机)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倒立摆系统中进行综合应用。

倒立摆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杂技运动员顶杆平衡表演的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处,极富趣味性,而且许多抽象的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学习自动控制理论的学生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来验证所学的控制理论和算法。

1 数学建模

1.1直线一级倒立摆数学模型概述

直线一级倒立摆由直线运动模块和一级摆体组件组成,是最常见的倒立摆之一。系统的建模可分为两种: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机理建模就是在了解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基础上,通过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数学手段建立起系统内部变量、输入变量以及输出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而实验建模是通过在研究对象上加上一系列的研究者事先确定的输入信号,激励研究对象并通过传感器检测其可观测的输出,应用数学手段建立起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对于倒立摆系统,由于其本身是自不稳定的系统,实验建模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采用机理模型对直线一级倒立摆进行建模分析。

1.2直线一级倒立摆的物理模型

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各种摩擦力,可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抽象成小车和匀质杆组成的系统,其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若将小车和摆杆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则可得到两者的受力分析图,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牛顿力学,建立起小车和摆杆的运动方程,进而得到小车各种传递函数。

图2(小车受力分析)

图3(摆杆受力分析)

表<一> 倒立摆数学模型符号说明

1)对于小车

小车水平方向的合力

(1-1)

摆杆水平方向的合力

(1-2)

摆杆水平方向的运动方程

(1-3)

N x b F x M --= )sin (22

θl x dt

d m N +=θθθθsin cos 2 ml ml x m -+=F ml ml x b x m M =-+++θθθθsin cos )(2

2)对于摆杆 摆杆力矩平衡方程

(1-4) (注:因为θφθφφπθsin sin ,cos cos ,-=-=+=,所以等式前面有负号) 摆杆垂直方向的合力

(1-5)

摆杆垂直方向的运动方程

(1-6) 水平方向的运动方程

(1-7) 垂直方向的运动方程

(1-8)

用u 来代表被控对象的输入力F ,线性化后,两个运动方程如下(其中 ):

(1-9) (1-10) 摆杆角度和小车位移的传递函数:

(1-11) 摆杆角度和小车加速之间的传递函数:

(1-12)

摆杆角度和小车所受外界作用力的传递函数:

(1-13)

其中 (1-14)

1.3系统实际模型

将表一中的实际参数代入,可得到系统的实际模型: 摆杆角度对于小车位移的传递函数:

(1-15)

sin cos Pl Nl I θθθ

--=222(cos )sin cos d P mg m l ml ml dt θθθθθ

-==--θθθcos sin )(2x ml mgl ml I -=++F ml ml x b x m M =-+++θθθθsin cos )(2 θθθcos sin )(2x ml mgl ml I -=++φπθ+=x ml mgl ml I =-+φφ)(2u ml x b x

m M =-++φ )(mgl s ml I mls s X s -+=

Φ222

)()()(2

2()()()s ml

A s I ml s mgl

Φ=+-s q

bmgl s q mgl m M s q ml I b s s

q

ml s U s -+-++=

Φ2324

2

)()()()(])())([(22ml ml I m M q -++=26705

.00102125.002725.0)()(22

-=

Φs s s X s

摆杆角度对于小车加速度的传递函数:

(1-16)

摆杆角度对于小车所受外界作用力的传递函数: (1-17)

小车位移对于小车加速度的传递函数:21

)()(s

s V s X = (1-18) 2 开环响应分析

数学模型建立好之后,我们得到摆杆角度对于小车加速度的传递函数式(1-16)

和小车位移对于小车加速度的传递函数式(1-18)。当输入为小车加速度时,利用Matlab 的Simulink 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可得到原系统的开环传递阶跃响应曲线和脉冲响应曲线。 仿真系统的结构如图4

图4

2

()0.02725

()0.01021250.26705s A s s Φ=-30942.29169.270883167.035655.2)()(2

3

--+=Φs s s s U s

响应曲线如下:

图5 小车位置阶跃响应图6 小车位置脉冲响应

图7 摆杆角度阶跃响应图8 摆杆角度脉冲响应从以上4幅响应曲线可知,当输入为小车加速度时,摆杆角度和小车位置的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都是发散的,系统是不稳定的。下面对以小车加速度为输入,以摆杆角度为输出的系统,对开环传递函数

26705

.0

0102125

.0

02725

.0

)

(

)

(

2-

=

Φ

s

s

V

s设计校正装置,使系统稳定并具有符合条件的良好的性能指标。

3 根轨迹法设计

3.1原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根据传递函数式(1-16)利用Matlab得到原系统

的根轨迹如图9。两个极点为p1=5.1136,p2=-5.1136,无零点。Matlab编程如下:>> s=tf('s');

2

()0.02725

()0.01021250.26705

s

A s s

Φ

=

-

>> G0=0.02725/(0.0102125*s^2-0.26705); >> rlocus(G0)

图9

从根轨迹上可看到,有一条根轨迹起始于右半平面的极点,两条根轨迹沿着虚轴向无限远处延伸,即无论增益如何变化,系统都不稳定。我们必须增加控制器对其进行校正。

3.2根轨迹校正

设计控制器,使得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满足 最大超调量 调节时间 3.2.1确定期望闭环零极点

由传递函数式(1-16)可知,原系统是二阶振荡系统,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

令p σ=0.1,由超调量:

1.02

1/==--ζπζσe

p (3-1)

得到ζ=0.591155,取ζ≈0.6 由ζ=βcos 可得,13.53=β° 又由调节时间:

%

10%≤p σ误差带)%2(5.0s t s =

n

s t ζω5

.4=

=0.5s (△=±2%) (3-2)

将ζ=0.6代入式(3-2)得到n ω=15

特征根为s 1,2=12-±-ζωζωn n (3-3) 将ζ=0.6,n ω=15代入式(3-3)得到期望主导极点s 1,2 =-9±12j

3.2.2设计控制器

从图9根轨迹中可知,根轨迹并不通期望主导极点s1和s2,因此需要对系统进

行超前校正,设控制器为:

c

c

p s z s K

s Gc ++=)( (3-4) 根据对系统动态性能要求确定了一对期望的闭环共轭附属主导极点s1和s2,现

取S1,如图10所示。引用串联校正装置后,由于s d 在根轨迹上,所以应当满足相角条件,即

)(d 0s -180G c ∠?±=? (3-5)

图10

根据正弦定理有

)

sin(sin γβπγ

ω--=

n c z (3-6)

)

sin()

sin(c c n c p ?γβπ?γω---+=

(3-7)

∑=-?=-=2

1

1042.112)(i d Pi S s G (3-8)

(d 0s -180G c ∠?=?=67.58° 根据最大α法,)(2

1

c ?βπγ--=

=29.645° (3-9) 代入式(3-6)及式(3-7)得

)

sin(sin c n c z ?γγ

ω+=

=7.47875 (3-10)

)

sin()

sin(γ?γωc n c p +=

=30.08524 (3-11)

校正后的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6705.00102125.002725

.008524.30)47875.7()()(20-++==s s s K s G s G Q c

根据幅值条件|)()(d d s H s G |=1,可得到K=175.643

则得到控制器为

08524

.30)

47875.7(643.175)(++=

s s s G c

将控制器装入原系统,我们可以得到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如图11:

clear;

num=[0.02725];

den=[0.0102125 0 -0.26705]; numlead=-7.47875; denlead=-30.08524; [Z,P,K]=tf2zp(num,den); Za=[Z;numlead]; Pa=[P;denlead];

[num2,den2]=zp2tf(Za,Pa,K); sys=tf(num2,den2); rlocus(sys)

图11 KK=175.643;

sys2=zpk(Za,Pa,KK*K);

sysc=sys2/(1+sys2);

t=0:0.005:5;

step(sysc,t)

得到响应曲线,如图12

图12

从图12可以看到,系统稳定性较好,响应速度快,但超调量较大。因此对控制器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将增加的这一对零极点左移,以减少闭环零点和极点的影响,经过多次尝试,找到零点为-8和极点为-50,增益为500时,系统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响应曲线如图13,根轨迹如图14。

图13

图14

由图14的响应曲线可看到,校正后的系统能在0.5秒内稳定,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并且超调量有大大的减小,平稳性增强。

3.2 Simulink 仿真

建立仿真模型如下:

图15

仿真结果如下:

图16

由图16可看到,系统的超调量较小,调节时间短,性能指标较好,系统校正成功。

4 频率特性法

4.1 频率响应分析

经过前面的模型建立,得到实际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0.02725

()0.01021250.26705

s A s s Φ=

-

其中输入为小车的加速度V (s),输出为摆杆的角度Φ(s)。

题目要求:

利用频率特性法设计控制器,使得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满足:

(1)系统的静态位置误差常数为10;

(2)相位裕量为50 ;

(3)增益裕量等于或大于10 分贝。

利用MATLAB 绘制系统的Bode 图(图17)和奈奎斯特图(图18)。>> s=tf('s');

>> G0=0.02725/(0.0102125*s^2-0.26705);

>> figure;margin(G0);

>> grid on

图17

图18

由图18可以看出,系统没有零点,但存在两个极点,其中一个极点位于右半平面。

根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可知系统不稳定,需要设计控制器来校正系统。

4.2 频率响应设计

直线一级倒立摆的频率响应设计可以表示为如下问题: 考虑一个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2()0.02725

()()0.01021250.26705s G s V s s Φ=

=

-

设计控制器()c G s ,使得系统的静态位置误差常数为10,相位裕量为50度,增裕量等于或大于10 分贝。 根据要求,控制器设计如下:

1) 选择控制器,上面我们已经得到了系统的Bode 图,可以看出,在中频段,Bode 图是以-20的斜率穿过零分贝轴,因此给系统增加一个超前校正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设超前校正装置为:

T

s T s Kc T s T s K Ts Ts K s Gc 11

1111)(++

=++

=++=ααα

α (4-1) 则已校正系统具有开环传递函数G (s )G (s )令:

120.02725*

()()0.01021250.26705

K G s K G

s s ==- (4-2)

式(4-2)中*c K K α=

2)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计算增益K

1026705

.0-s 0102125.002725

.01s 1s lim 20=++=→T T K Kp s )(α (4-3)

所以K 98=

于是: 120.02725*98

()0.01021250.26705G s s =

-

3) 在MATLAB 中画出1()G s 的Bode 图: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倒立摆系统控制器设计

一、引言 支点在下,重心在上,恒不稳定的系统或装置的叫倒立摆。倒立摆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不稳定的、非线性系统,是进行控制理论教学及开展各种控制实验的理想实验平台。 问题的提出 倒立摆系统按摆杆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倒立摆等,多级摆的摆杆之间属于自有连接(即无电动机或其他驱动设备)。对倒立摆系统的研究能有效的反映控制中的许多典型问题:如非线性问题、鲁棒性问题、镇定问题、随动问题以及跟踪问题等。通过对倒立摆的控制,用来检验新的控制方法是否有较强的处理非线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的能力。 倒立摆的控制问题就是使摆杆尽快地达到一个平衡位置,并且使之没有大的振荡和过大的角度和速度。当摆杆到达期望的位置后,系统能克服随机扰动而保持稳定的位置。 倒立摆的控制方法 倒立摆系统的输入来自传感器的小车与摆杆的实际位置信号,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控制算法得到控制量,再经数模转换驱动直流电机实现倒立摆的实时控制。直流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小车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摆杆的一端安装在小车上,能以此点为轴心使摆杆能在垂直的平面上自由地摆动。作用力u平行于铁轨的方向作用于小车,使杆绕小车上的轴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小车沿着水平铁轨运动。当没有作用力时,摆杆处于垂直的稳定的平衡位置(竖直向下)。为了使杆子摆动或者达到竖直向上的稳定,需要给小车一个控制力,使其在轨道上被往前或朝后拉动。 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其中的牛顿-欧拉方法建立直线型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开环响应分析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并利用学习的古典控制理论和Matlab /Simulink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主要采用根轨迹法,频域法以及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进行模拟控制矫正。

最优化方法课程设计实验报告_倒立摆

倒立摆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实验报告

成员:陈乾睿 2220150423 郑文 2220150493 学院:自动化 倒立摆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 (1)通过本设计实验,加强对经典控制方法(LQR控制器、PID控制器)和智能控制方法(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在实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2)提高学生有关控制系统控制器的程序设计、仿真和实际运行能力. (3)熟悉MATLAB语言以及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要求 (1)完成倒立摆控制系统的开环系统仿真、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以及实际运行结果 (2)认真理解设计内容,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设计题目,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实验运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个人收获和不足,参考资料。程序

清单文件。 二、实验内容 倒立摆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其执行机构具有很多非线性,包括:死区、电机和带轮的传动非线性等。 本设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其核心是设计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并在倒立摆控制实验平台上实际验证。 算法要求:使用LQR以外的其它控制算法。 三、倒立摆系统介绍 倒立摆是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其被控系统本身又是一个绝对不稳定、高阶次、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控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倒立摆系统作为控制理论研究中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手段,为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构建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以用来检验某种控制理论或方法的典型方案,促进了控制系统新理论、新思想的发展。由于控制理论的广泛应用,由此系统研究产生的方法和技术将在半导体及精密仪器加工、机器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导弹拦截控制系统、航空对接控制技术、火箭发射中的垂直度控制、卫星飞行中的姿态控制和一般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倒立摆的形式和结构各异,但所有的倒立摆都具有以下的特性:非线性,不确定性,耦合性,开环不稳定性,约束限制。 经过相关论文和文献的查询,我们决定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进行倒立摆的控制。

单级倒立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单级倒立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小组成员:武锦张东瀛杨姣 李邦志胡友辉 一.倒立摆系统简介 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高阶次、多变量、不稳定和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由于它的行为与火箭飞行以及两足机器人行走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对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倒立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上述特点,使它成为人们深入学习、研究和证实各种控制理论有效性的实验系统。 单级倒立摆系统(Simple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物理模型,其结构和飞机着陆、火箭飞行及机器人的关节运动等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对倒立摆系统平衡的控制方法在航空及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倒立摆控制理论产生的方法和技术将在半导体及精密仪器加工、机器入技术、导弹拦截控制系统、航空器对接控制技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倒立摆仿真或实物控制实验是控制领域中用来检验某种控制理论或方法的典型方案。最初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单级倒立摆可以看作是一个火箭模型,相比之下二阶倒立摆就复杂得多。1972年,Sturgen等采用线性模拟电路实现了对二级倒立摆的控制。目前,一级倒立摆控制的仿真或实物系统已广泛用于教学。 二.系统建模 1.单级倒立摆系统的物理模型 图1:单级倒立摆系统的物理模型

单级倒立摆系统是如下的物理模型:在惯性参考系下的光滑水平平面上,放置一个可以在平行于纸面方向左右自由移动的小车(cart ),一根刚性的摆杆(pendulum leg )通过其末端的一个不计摩擦的固定连接点(flex Joint )与小车相连构成一个倒立摆。倒立摆和小车共同构成了单级倒立摆系统。倒立摆可以在平行于纸面180°的范围内自由摆动。倒立摆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使倒立摆在外力的摄动下摆杆仍然保持竖直向上状态。在小车静止的状态下,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倒立摆的稳定性在摆杆受到微小的摄动时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而使倒立摆无法复位,这时必须使小车在平行于纸面的方向通过位移产生相应的加速度。依照惯性参考系下的牛顿力学原理,作用力与物体位移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存在线性关系,单级倒立摆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为: M — 小车的质量 m — 倒立摆的质量 F — 作用到小车上的水平驱动力 L — 倒立摆的长度 x — 小车的位置 θ— 某一时刻摆角 整个倒立摆系统就受到重力、驱动力和摩擦阻力的三个外力的共同作用。这里,驱动力F 是由连接小车的传动装置提供,控制倒立摆的稳定实际上就是依靠控制驱动力F 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做与倒立摆运动相关的特定运动。为了简化模型以利于仿真,假设小车与导轨以及摆杆与小车铰链之间的摩擦均为0。 2.单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 令小车的水平位移为x ,运动速度为v ,加速度a 。 小车的动能为212kc E Mx =,选择特定的参考平面使得小车的势能为0。 摆杆的长度为L ,某时刻摆角为θ,在摆杆上与固定连接点距离为q (0

有限元程序课程设计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有限元程序设计 学院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工程力学年级2010级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1.独立完成有限元程序设计。 2.独立选择计算算例,并能通过算例判断程序的正确性。 3.独立完成程序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理论公式、程序框图、程序本 体、计算算例,算例结果分析、结论等。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1.复习掌握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弹性力学平面问题3节点三角形单元或4节点等参单元有限元方法 的计算流程,以及单元刚度矩阵、等效节点载荷、节点应变、节点应力 和高斯积分等的计算公式。 3.用Fortran语言编写弹性力学平面问题3节点三角形单元或4节点等参 单元的有限元程序。 4.在Visual Fortran 程序集成开发环境中完成有限元程序的编辑和调试 工作。 5.利用编写的有限元程序,计算算例,分析计算结果。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目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1.王勖成,有限单元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O.C. Zienkiewicz, R. L. Taylor, Finite Element Method, 5th Eition, McGraw-Hall Book Company Limited, 2000。 3.张汝清,董明,结构计算程序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1.第1周星期一上午:教师讲解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要求和任务安 排。 2.第1周星期一至星期二完成程序框图设计。 3.第1周星期三至第2周星期四完成程序设计。 4.第2周星期五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任务下达日期 2013 年 6 月 6 日完成日期 2013 年 07 月 03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倒立摆系统控制器设计

1 引言 支点在下,重心在上,恒不稳定的系统或装置的叫倒立摆。倒立摆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不稳定的、非线性系统,是进行控制理论教学及开展各种控制实验的理想实验平台。 1.1 问题的提出 倒立摆系统按摆杆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倒立摆等,多级摆的摆杆之间属于自有连接(即无电动机或其他驱动设备)。对倒立摆系统的研究能有效的反映控制中的许多典型问题:如非线性问题、鲁棒性问题、镇定问题、随动问题以及跟踪问题等。通过对倒立摆的控制,用来检验新的控制方法是否有较强的处理非线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的能力。 倒立摆的控制问题就是使摆杆尽快地达到一个平衡位置,并且使之没有大的振荡和过大的角度和速度。当摆杆到达期望的位置后,系统能克服随机扰动而保持稳定的位置。 1.2 倒立摆的控制方法 倒立摆系统的输入来自传感器的小车与摆杆的实际位置信号,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控制算法得到控制量,再经数模转换驱动直流电机实现倒立摆的实时控制。直流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小车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摆杆的一端安装在小车上,能以此点为轴心使摆杆能在垂直的平面上自由地摆动。作用力u平行于铁轨的方向作用于小车,使杆绕小车上的轴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小车沿着水平铁轨运动。当没有作用力时,摆杆处于垂直的稳定的平衡位置(竖直向下)。为了使杆子摆动或者达到竖直向上的稳定,

需要给小车一个控制力,使其在轨道上被往前或朝后拉动。 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其中的牛顿-欧拉方法建立直线型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开环响应分析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并利用学习的古典控制理论和Matlab /Simulink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主要采用根轨迹法,频域法以及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进行模拟控制矫正。 2 直线倒立摆数学模型的建立 直线一级倒立摆由直线运动模块和一级摆体组件组成,是最常见的倒立摆之一,直线倒立摆是在直线运动模块上装有摆体组件,直线运动模块有一个自由度,小车可以沿导轨水平运动,在小车上装载不同的摆体组件。 系统建模可以分为两种: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实验建模就是通过在研究对象上加上一系列的研究者事先确定的输入信号,激励研究对象并通过传感器检测其可观测的输出,应用数学手段建立起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这里面包括输入信号的设计选取,输出信号的精确检测,数学算法的研究等等内容。 鉴于小车倒立摆系统是不稳定系统,实验建模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通过机理建模方法建立小车倒立摆的实际数学模型,可根据微分方程求解传递函数。 2.1 微分方程的推导(牛顿力学方法) 微分方程的推导在忽略了空气阻力和各种摩擦之后,可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抽象成小车和匀质杆组成的系统,如图1所示。做以下假设: M小车质量m摆杆质量 b小车摩擦系数I 摆杆惯量

倒立摆实验报告

倒立摆实验报告 机自82 组员:李宗泽 李航 刘凯 付荣

倒立摆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运用经典控制理论控制直线一级倒立摆,包括实际系统模型的建立、根轨迹分析和控制器设计、频率响应分析、PID 控制分析等内容. 2.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线性最优控制LQR 方法实验控制倒立摆 3.学习运用模糊控制理论控制倒立摆系统 4.学习MATLAB工具软件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5.掌握对实际系统进行建模的方法,熟悉利用MATLAB 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利用学习的控制理论对系统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并对系统进行实际控制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非常直观的感受控制器的控制作用。 二. 实验设备 计算机及等相关软件 固高倒立摆系统的软件 固高一级直线倒立摆系统,包括运动卡和倒立摆实物 倒立摆相关安装工具 三.倒立摆系统介绍 倒立摆是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多种

技术的有机结合,其被控系统本身又是一个绝对不稳定、高阶次、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控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倒立摆系统作为控制理论研究中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手段,为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构建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以用来检验某种控制理论或方法的典型方案,促进了控制系统新理论、新思想的发展。由于控制理论的广泛应用,由此系统研究产生的方法和技术将在半导体及精密仪器加工、机器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导弹拦截控制系统、航空对接控制技术、火箭发射中的垂直度控制、卫星飞行中的姿态控制和一般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利用开发前景。 倒立摆已经由原来的直线一级倒立摆扩展出很多种类,典型的有直线倒立摆环形倒立摆,平面倒立摆和复合倒立摆等,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直线一级倒立摆。 倒立摆的形式和结构各异,但所有的倒立摆都具有以下的特性: 1) 非线性2) 不确定性3) 耦合性4) 开环不稳定性5) 约束限制 倒立摆控制器的设计是倒立摆系统的核心内容,因为倒立摆是一个绝对不稳定的系统,为使其保持稳定并且可以承受一定的干扰,需要给系统设计控制器,本小组采用的控制方法有:PID 控制、双PID 控制、LQR控制、模糊PID控制、纯模糊控制 四.直线一级倒立摆的物理模型: 系统建模可以分为两种: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实验建模就是通过在研究对象上加上一系列的研究者事先确定的输入信号,激励

重庆大学课程设计规范化要求

重庆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规范化要求 第一条装订 课程设计装订顺序为: (1)封面(学校统一规定) (2)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学校统一封面扉页内的要求没有这项规定,我们不要求) (3)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4)摘要及关键词(仅对论文)(课程设计不要求此项)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一般300字左右。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一般为3~5词,并出现在摘要中。 (5)正文 (6)结论(仅对论文) (7)注解(尾注或夹注)(可选项)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运用过的,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编号排列。各类文献的标注格式如下: 著作:[序号]著者.译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 著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刊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图纸应与计算书分开装订。 第二条论文(计算书)格式 论文(或计算书)手写、打印均可,需采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纸张大小A4,上下左右各留20mm页边距。手写时用黑或蓝墨水工整书写;打印:行距均采用固定值,设定值20磅,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宋体,小标题使用小四号黑体,大标题使用四号黑体,章节标题使用三号黑体、居中。页眉按“作者姓名:XXXXXX(课程设计题目)”注写,页脚居中,用于标页码。如: 第三条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字数要求:一周不少于3000字;二周不少于4000字;三周及以上不少于5000字。

第四条指导教师应根据规范化要求进行课程设计的形式审查工作。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学生可以限期(一般不超过学生提交课程设计的时间两天)整改,过时若仍不合格则不评定其课程设计成绩。

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摘 要 倒立摆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不稳定系统,许多抽象的控制概念如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直观的反应出来;倒立摆的控制思想在实际中如实验、教学、科研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火箭飞行姿态的控制、人工智能、机器人站立与行走等领域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因此,对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将直线倒立摆抽象为简单的模型以便于受力分析进行机理建模,然后通过牛顿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模型,进行拉氏变化带入相应参数得出摆杆角度和小车位移、摆杆角度和小车加速度、摆杆角度和小车所受外界作用力、小车位移与小车所受外界作用力的传递函数,其中摆杆角度和小车加速度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02()0.02725()()0.01021250.26705s G s V s s Φ==- ………… (1) 即我们在本次设计中主要分析的系统的传递函数。 然后从时域角度着手,分析直线一级倒立摆的开环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利用Matlab 中的Simulink 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得出结论该系统的开环响应是发

散的。 最后分别利用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PID 控制法对倒立摆系统进行校正。 针对目标一:调整时间0.5(2%)s t s =误差带,最大超调量%10%≤p σ,选取参数利用根轨迹法进行校正,得出利用超前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35.1547( 5.0887) ()135.1547c s G s s +=+ ………………………… (2) 针对目标二:系统的静态位置误差常数为10;相位裕量为 50 ;增益裕量等于或大于10 分贝。通过频域法得出利用超前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189.6(8.15) ()99.01c s G s s +=+ …………………………… ……………………(3) 针对目标三: 调整时间误差带)%2(2s t s =,最大超调量,%15%≤p σ,设计或调整PID 控制器参数,得出调整后的传递函数为: 150()21020c G s s s =++ ………………………………………. .(4)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倒立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名称:自动化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时间:2016.6.20-2016.6.25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用SIMULINK 软件分析复杂的控制系统。 2、 会用状态反馈进行控制系统设计。 3、 了解状态观测器的实现。 二、实验设备 1、 计算机和打印机。 2、 实际倒立摆系统。 三、实验原理 假设原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BU AX X += ,若系统是完全能控的,则引入状态反馈调节器KX R U -= 这时,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CX Y BR X BK A X )( 设计任务是要计算反馈K ,使A-BK 的特征值和期望的极点P 相同。通过将倒立摆线性数学模型输入到MATLAB 中,使用K=place(A,B,P)函数算出反馈矩阵反馈增,K 和期望极点向量P 应与状态变量X 具有相同的维数。。 本系统可令输入R=0,即只讨论初始值对系统的作用。 倒立摆系统模型如下: 1、倒立摆线性模型: ? ? ??????? ??? ----=3444.16254.42122.822122.822760.07062.38751.168751.6510000100A ????????????-=5125.62184.500B ??????=00100001C ? ?? ???=00D 2、倒立摆非线性模型: ) (cos 00144.00061.02120 01θθθ--+= ? ?B A 2121121222)sin(2.1)cos(2.1sin 2.61? ? ? ?? ? ?-----=θθθθθθθθθθ 其中: ? ?---++=11212110]0168.0)cos()sin(00144.0[sin 2979.00236.0θθθθθθθu A 2221212210])sin()[cos(0012.0sin )cos(0734.0? ? ---+--=θθθθθθθθθB

一阶倒立摆控制系统

一阶直线倒立摆系统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摘要 (3) 第一部分单阶倒立摆系统建模 (4) (一)对象模型 (4) (二)电动机、驱动器及机械传动装置的模型 (6) 第二部分单阶倒立摆系统分析 (7) 第三部分单阶倒立摆系统控制 (11) (一)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11) (二)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14) 第四部分单阶倒立摆系统仿真结果 (16) 系统的simulink仿真 (16)

摘要: 该问题源自对于娱乐型”独轮自行车机器人”的控制,实验中对该系统进行系统仿真,通过对该实物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物仿真实验研究,有助于实现对独轮自行车机器人的有效控制。 控制理论中把此问题归结为“一阶直线倒立摆控制问题”。另外,诸如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平衡控制、火箭发射中的垂直度控制、卫星飞行中的姿态控制、海上钻井平台的稳定控制、飞机安全着陆控制等均涉及到倒立摆的控制问题。 实验中通过检测小车位置与摆杆的摆动角,来适当控制驱动电动机拖动力的大小,控制器由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IPC)完成。实验将借助于“Simulink封装技术——子系统”,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采用双闭环PID控制方案,实现倒立摆位置伺服控制的数字仿真实验。实验过程涉及对系统的建模、对系统的分析以及对系统的控制等步骤,最终得出实验结果。仿真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PID方案对系统平衡控制的有效性,同时也展示了它们的控制品质和特性。 第一部分单阶倒立摆系统建模

(一) 对象模型 由于此问题为”单一刚性铰链、两自由度动力学问题”,因此,依据经典力学的牛顿定律即可满足要求。 如图1.1所示,设小车的质量为0m ,倒立摆均匀杆的质量为m ,摆长为2l ,摆的偏角为θ,小车的位移为x ,作用在小车上的水平方向上的力为F ,1O 为摆杆的质心。 图1.1 一阶倒立摆的物理模型 根据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乘积等于作用于刚体主动力对该轴力矩的代数和,则 1)摆杆绕其重心的转动方程为 sin cos y x l F J F l θθθ=-&& (1-1) 2)摆杆重心的水平运动可描述为 2 2(sin )x d F m x l dt θ=+ (1-2) 3)摆杆重心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可描述为 2 2(cos )y d F mg m l dt θ-= (1-3) 4)小车水平方向运动可描述为 202x d x F F m dt -= (1-4)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罗晶周乃馨 设计时间:2013.9.2——2013.9.13

哈尔滨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院(系):英才学院 专业:班号: 任务起至日期:2013 年9 月 2 日至2013 年9 月13 日 课程设计题目: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被控对象采用固高公司的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GIP-100-L。 系统内部各相关参数为: M小车质量0.5 Kg ;m摆杆质量0.2 Kg ;b小车摩擦系数0.1 N/m/sec ;l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的长度0.3 m ;I摆杆惯量0.006 kg*m*m ;T采样时间0.005 秒。 设计要求: 1.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方程。用Matlab 进行阶跃输入仿真,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2.设计PID控制器,使得当在小车上施加0.1N的脉冲信号时,闭环系统的响应指标为: (1)稳定时间小于5秒;

(2)稳态时摆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变化小于0.1 弧度。 3.设计状态空间极点配置控制器,使得当在小车上施加0.2m的阶跃信号时,闭环系统的响应指标为:(1)摆杆角度θ和小车位移x的稳定时间小于3秒 (2)x的上升时间小于1秒 (3)θ的超调量小于20度(0.35弧度) (4)稳态误差小于2%。 工作量: 1. 建立直线一级倒立摆的线性化数学模型; 2. 倒立摆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MATLAB仿真及 实物调试; 3. 倒立摆系统的极点配置控制器设计、MATLAB仿 真及实物调试。

倒立摆的设计报告

摘要:倒立摆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的典型实验平台。由于倒立摆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杂技运动员顶杆平衡表演的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处,极富趣味性,而且许多抽象的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它已成为必备的控制理论教学实验设备。学习自动控制理论的学生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来验证所学的控制理论和算法,非常的直观、简便,在轻松的实验中对所学课程加深了理解。 本论文在自动控制原理校正的基本思想上,通过采用根轨迹校正法,频域法,分别对倒立摆系统进行校正,使之满足性能要求。 关键词:倒立摆,自动控制,根轨迹,频域法 1、引言 倒立摆是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其被控系统本身又是一个绝对不稳定、高阶次、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控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最初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50 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控制论专家根据火箭发射助推器原理设计出一级倒立摆实验设备。近年来,新的控制方法不断出现,人们试图通过倒立摆这样一个典型的控制对象,检验新的控制方法是否有较强的处理多变量、非线性和绝对不稳定系统的能力,从而从中找出最优秀的控制方法。倒立摆系统作为控制理论研究中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手段,为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构建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以用来检验某种控制理论或方法的典型方案,促进了控制系统新理论、新思想的发展。由于控制理论的广泛应用,由此系统研究产生的方法和技术将在半导体及精密仪器加工、机器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导弹拦截控制系统、航空对接控制技术、火箭发射中的垂直度控制、卫星飞行中的姿态控制和一般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利用开发前景。平面倒立摆可以比较真实的模拟火箭的飞行控制和步行机器人的稳定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法控制器的设计是倒立摆系统的核心内容,因为倒立摆是一个绝对不稳定

最新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目录 摘要.......................................................................................................................................... - 5 - 1 倒立摆系统概述................................................................................................................................ - 6 - 1.1倒立摆的种类......................................................................................................................... - 6 - 1.2系统的组成............................................................................................................................. - 6 - 1.3工程背景................................................................................................................................. - 6 - 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7 - 2.1牛顿力学法系统分析............................................................................................................. - 7 - 2.2拉氏变换后实际系统的模型............................................................................................... - 10 - 3 开环响应分析.................................................................................................................................. - 11 - 4 根轨迹法设计.................................................................................................................................. - 13 - 4.1校正前倒立摆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的分析....................................................................... - 13 - 4.2系统稳定性分析................................................................................................................... - 13 - 4.3 根轨迹设计.......................................................................................................................... - 14 - 4.4 SIMULINK仿真..................................................................................................................... - 17 - 5 直线一级倒立摆频域法设计........................................................................................................ - 18 - 5.1 系统频域响应分析.............................................................................................................. - 18 - 5.2频域法控制器设计............................................................................................................... - 19 - 5.2.1控制器的选择........................................................................................................... - 19 - 5.2.2系统开环增益的计算............................................................................................... - 20 - 5.2.3校正装置的频率分析............................................................................................... - 20 - 5.3 Simulink仿真..................................................................................................................... - 24 - 6 直线一级倒立摆的PID控制设计................................................................................................ - 25 - 6.1 PID简介............................................................................................................................... - 25 -

一级倒立摆的课程设计

第 1 页 目录 摘要............................................................................................... 3 1.一阶倒立摆的概述.. (4) 1.1倒立摆的起源与国内外发展现状................................. 4 1.2倒立摆系统的组成......................................................... 5 1.3倒立摆的分类:............................................................. 5 1.4倒立摆的控制方法:..................................................... 5 1.5本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6 1.6系统内部各相关参数为:............................................. 6 2.一阶倒立摆数学模型的建立. (7) 2.1概述................................................................................. 7 2.2数学模型的建立............................................................. 8 2.3一阶倒立摆的状态空间模型:....................................11 2.4实际参数代入:........................................................... 12 3.定量、定性分析系统的性能.. (13) 3.1,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13 3.2 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15 4.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16) 4.1反馈控制结构............................................................... 16 4.2单输入极点配置........................................................... 17 4.3利用MATLAB 编写程序 ............................................ 20 5.系统的仿真研究,校验与分析. (22) 5.1使用Matlab 中的SIMULINK 仿真............................ 22 6.设计状态观测器,讨论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的

单级倒立摆经典控制系统

单级倒立摆经典控制系统 摘要:倒立摆控制系统虽然作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但见于资料上的大多采用现代控制方法,本课题的目的就是要用经典的方法对单级倒立摆设计控制器进行探索。本文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建立小车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使用PID控制法设计出确定参数(摆长和摆杆质量)下的控制器使系统稳定,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 关键词:单级倒立摆;经典控制;数学模型;PID控制器;MATLAB 1绪论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并主要用于工业控制。 控制理论在几十年中,迅速经历了从经典理论到现代理论再到智能控制理论的阶段,并有众多的分支和研究发展方向。 1.1经典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的发展,起于“经典控制理论”。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自动控制系统是18世纪的蒸汽机调速器。20世纪前,主要集中在温度、压力、液位、转速等控制。20世纪起,应用范围扩大到电压、电流的反馈控制,频率调节,锅炉控制,电机转速控制等。二战期间,为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及其他基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装备,促进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至二战结束时,经典控制理论形成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问题。经典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线性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用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它包含利用各种曲线图的频率响应法和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微分方程的时域分析法。这些方法现在仍是人们学习控制理论的入门之道。 1.2倒立摆 1.2.1倒立摆的概念 图1 一级倒立摆装置 倒立摆是处于倒置不稳定状态,人为控制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的一种摆。如杂技演员顶杆的物理机制可简化为一级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量、存在严重非线性、非自治不稳定系统。

重庆大学本科课程设计-S3C44B0X最小系统原理图完整版

12345678 D D C C B B A A JTAG 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CON601 JTAG VDD3.3 nTRST TDI TMS TCK TDO nRESET R602330 R600470RP600 10K LED&KEY D1204 D1205 D1206D1207VDD3.3 LED1 LED2 LED3 LED4S1201 RESET S1202 RESET S1203 RESET S1204RESET EINT4 EINT5 EINT6 EINT7RP601 4.7K RP602 4.7K POWER CLOCK Y10032,768HZ Y10110MHZ C101700PF C12318P C12418P C12518P C12618P P L L C A P X T A L 1 E X T A L 1 X T A L 0 E X T A L 0 RESET C60610uF R611 10K VDD3.3 nRESET VDD3.3 S605 RESET 12V 14 G 7 U602A 74LV14 34U602B 74LV14 R612150 123 CON600 CON3 C605 104 C602 100uF C604104 C601 100uF VDD3.3 VDD2.5 VDD5 C600100uF C603104S600PWRSW VIN 3 G N D 1 VOUT 2 U601 LM1117 VIN 3 G N D 1 VOUT 2 U600 LT1585 S100 OM0 S101 OM1 OM0OM1 VDD3.3

小车倒立摆系统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倒立摆系统作为一个实验装置,形象直观,结构简单,构件组成参数和形状易于改变,成本低廉;作为一个被控对象,它又相当复杂,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系统,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方能使之稳定。 理论是工程的先导,倒立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背景。机器人行走类似倒立摆系统,尽管第一台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以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至今仍未很好解决。由于倒立摆系统的稳定与空间飞行器控制和各类伺服云台的稳定有很大相似性,也是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任何重心在上、支点在下的控制问题的抽象。因此,倒立摆机理的研究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成为控制理论中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倒立摆系统的最初分析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不稳定,多变量,带有强耦合特性的高阶机械系统。倒立摆系统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系统的参数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系统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其控制方法和思路在处理一般工业过程中有很广泛的用途,此外,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在航天科技和机器人学习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如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平衡控制,火箭发射中的垂直度控制和卫星飞行中的姿态控制等,因此,倒立摆系统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的理想平台。 倒立摆是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其被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