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

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
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

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

人的健康指的是人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包括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的心理特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心理指标来衡量。那种把健康仅仅理解为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健康不仅仅指生理因素方面,还必须包括心理因素方面,是两大方面的有机结合。这就是国际上的“全面健康”观。

少年儿童正处在一个生长发育期,在这期间,集体要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发到成人阶段。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期又分为童年期和青春发育期。童年期是儿童从6-7岁到11-12岁之间,这一时期神经系统迅速发育,抑制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显著加强,动作协调性显著改善;言语的发展也很快,能掌握多种多样的言语形式;记忆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思维过渡到初步的抽象思维;情感逐渐稳定,意志力加强,但控制能力还不够强,有好动、好问的特点,想象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青春发育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占人类生长期的一半或更多一些。一般女孩从10-12岁起到17-19岁至,男孩平均晚两年左右,这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制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青春发育期又分为青春初期、青春中期和青春后期三个阶段。此期的特征表现为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以及心理、智力、行为的巨变,其中最突出的是生殖系统的发育,这种广泛、巨大的突变,是一生中其他年龄阶段不能比拟的,所以在生理、心理和教育各方面有着不同于童年期和成年期的特殊问题。

教师面对的学生正是处在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期。所以,教师的教学和管理一方面要适应学生的生理发育期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学生在此期间的心理成长。避免人们往往只片面强调“IQ”即智商,却忽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状况的倾向。

对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身体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有近于成年人的行为能力、就更要多加关心,青春期是人生身心发育的第一次重大转折期和“多事之秋”,可能在身心两方面遭受数不清的磨难、挫折、苦恼,并且敏感的反映到的精神生活里,一旦酿成事端,破坏性就会很强。

这一时期生理发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生殖器官的成熟,所以一定要段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的教育。

要教学生关于生理发育的知识,关于性的知识,还包括关于防治性病的知识。这后一条,比前两条还难以让人接受,但是事实证明,当前的青春期教育,确实需要这一部分的内容,据报道,南京一家医院泌尿科接待的中学生性病患者,一年达到了二三十个。由于学生生理上的早熟改革开放以来国外性自由生活方式的影响,不良大众传媒文化的熏陶,学生过早发生性行为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感染性病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性病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疗会增加传染的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造成更严重的后遗症。何况现在还有一个头号杀手“艾滋病”,它的传播渠道更多(不仅仅是通过性关系传染),潜伏期更长(可达十年),而且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如今全世界的艾滋病患者近于几何级数的增长,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都有出现。对我们每一个人

来说他已经不是一件遥远的事,而是近在咫尺的危险。

关于心理学,我们再将教育理论时体懂啊了有教育心理学。但教育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在学校教育者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提供心理学依据。对于一个教室来说,只有教育心理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也在生活和成长。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总是多方面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出来的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中的真正能手。”赫尔巴特也说,“教育者的首要科学,不是全部科学,是心理学,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上网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的陈述了”青春期的各种心理障碍,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和身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症状为,常感到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学习和工作效率低下,常伴有头痛等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学校要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生活,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常见的心理疾病还有癔症、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精神病和病态人格等。教师应该根据心理学知识,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对学生中心理障碍及时进行早期发现和疏导,为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做法和措施

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上,我们不仅要注意个人的心理疾病,有时也要注意到群体性心理疾病。有一则报道说,有一个女孩子因为长得比较胖,受到班上同学故意的孤立、谩骂和人格上的侮辱,她无法忍受

下去,以至于服毒自杀。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有人认为是这个女孩子心里素质不好,太脆弱,没有成受挫折的能力,提出加强学生心里素质教育,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但事实上真正的心理问题应该是出在那个欺辱人的学生群体上,对于死者我们应该同情,不要忘了一个长期被侮辱的人到底能承受多少无法抗争的痛苦。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学习方面:考试不及格;上课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完不成作业;没能遇到理想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教师不屑回答自己的问题;无机会表现自己在某一学科的才能;没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肯定性评价等等。 二、生理方面:因生理有缺陷,或相貌不佳而被同学取笑、挖苦;因身体条件所限未能参加有关文艺活动、体育比赛等等。 三、人际关系方面:给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没有知心朋友,经常遭人议论,被人特别是被同性戏弄、嘲笑等等。 四、兴趣方面:班主任不允许自己参加社团活动;自己的爱好得不到家长、教师的支持,甚至受到限制和责备。 五、自尊心方面:被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遭到点名批评,经常忍受委屈;教师、同学不信任、不理解自己,班干部被撤职;没取得应有的比赛名次。 六、自信心方面:自己付出巨大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精心制订的学习计划常常不能落实;自己苦思冥想的工作打算,被同学轻易否定;因某门功课没学好而被视为“不可造就”。 当人处在挫折情境中的时候,总要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反应,引发出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挫折行为,并最终影响到人们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中的上述挫折情境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反应呢? (1)情绪方面:挫折常常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恐惧感以及焦虑不安、灰心丧气、敏感多疑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下面是本站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1] 健康与亚健康 虽然人们生活的水平是在逐步的提高,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健康的问题。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亚健康不是健康的状态,而是非常危险的非健康状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表面上看是健康的状态,但是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就相当于保险丝断开之前的状态,而心理的健康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非常有必要针对心理的状态进行分析和解决。 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2.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有关心理健康的小知识

一、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 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 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 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 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二、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 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但可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儿童。有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现实。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 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 劝告,属正常现象。 7、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影射着自己特别是对自己 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 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9216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如:学习、生活等方面,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天我们有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 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二、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1、注意异常。常见的有注意增强, 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的身心体验,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 (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携带使用权自己分心的东西。 (3)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 (4)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并能使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适应能有所提高。 2、情绪反应异常。人情绪的变化,常常和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让我们开

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当我们出现情绪低落时,即不开心的时候,不防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我们的情绪:

学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四)

学校心理健康讲座(四) (一)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心理疾病”时代。在自然灾害多发、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心理危机是十分现实的威胁。“中国人所面临的心理危机不容忽视。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疏导,短期的心理危机会演变成长期的精神疾病。”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师杨宏飞这样告诫道。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1993年就已预测:精神神经疾病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比例,将从上世纪90年代的14.2%上升到2020年的15.5%,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占到第一位。 西班牙《荟萃》月刊7月号发表的文章说,人类进入精神疾病时代。世界25%的人在其人生的某个阶段出现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要疾病。精神障碍疾病今后几年将大幅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自2001年以来已把关注精神疾病问题作为它的主要任务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今后10~20年内,全球将有1/5的人罹患各种心理疾病,排在前10位的死因中,有3项将源于心理因素。还有的统计结果表示,目前的青少年中有15.5%的人有自杀倾向。 据天津精神卫生国际论坛公布的数字,目前我国许多17岁

以下的青少年正在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未成年人的心理疾患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专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天津市安定医院曾经对部分小学和初中在校生的精神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5.1%的中小学生有抑郁心境,其中男孩多于女孩,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上升,面临小学毕业和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产生抑郁的比例最高。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安定医院冯志颖教授指出,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可许多孩子都认为,父母、老师、亲戚、朋友期待的目光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道道绳索、一座座大山。长期的压力得不到宣泄,孩子就会进入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自卑自责、丧失学习兴趣、思维联想困难、精力食欲减退,有的孩子甚至有自杀倾向。目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障碍、行为问题、人格缺陷、心理障碍等几种类型,这些问题正威胁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冯教授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能够做到的就是给孩子减压,同时接受一些“心理调养”方面的教育,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进行疏导。他警告说,过大的学习压力只能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更严重的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北京10万大学生患抑郁症。卫生局健康播报:北京10万大学生患抑郁症。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本周(6月6日至11日)健康播报称,近期一项北京地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60万人曾经或正在患抑郁症,而在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中,抑郁症患

有关心理健康的小知识

一、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二、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 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但可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儿童。有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现实。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小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 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注意锻炼身体,展现朝气活力。 9、学会思考,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 10、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平和的心境。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其心理健康往往被人群所忽视。其实,小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有哪些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为大家详细讲解下。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3)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要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4)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以上就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详细讲解,了解到小学生心理健康对小学生日常成长的重要性后。家长和老师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孩子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许多标准,但目前尚无统一测量标准。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心理品质。 一、智力发育正常智力是个体观察、领悟、想象、思维、推理等多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随年龄增加而提高。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智商(IQ)在80 分以上属智力正常,智商低于70 分属智力落后,智力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属心理发育异常,常伴有适应能力低下,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儿童具有超常智力或特殊才能,其智商在120 分以上,这部分儿童如果心理发展不平衡,也可能伴有适应能力缺陷。 二、稳定的情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讲课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同学们:大家好!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小学生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教学实践,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一、小学生的心里缺陷主要表现在: 1、敏感: 青少年多是自尊心较强,且心理承受能力又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总是觉得别人又在说自己的坏话、或是在指责自己了。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导致神经过敏。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

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以自己为中心,父母不让做的事一定做,让做、能做的事却不做。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觉得自己才是最好的。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特别是自己表现好却得不到老师的夸奖,便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5、自卑: 胆小、不敢表现自我、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1、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2018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什么? 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和谐家庭 3、有人说身体健康不算真正的健康,对么? 对。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宪章中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科学研究已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因此,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4、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 5、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6、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为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悦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7、正常人会出现哪些异常心理现象?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神经病的标签。 (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考试,并随着时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4)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5)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或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6)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学知识宣传手册 一、心理学含义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我国心理学发展概况 心理学在中国不是由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直接演化来的,而是由西方心理学传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时期: 1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 这一时期大约为明代末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公元16世纪,新航路发现以后,西欧殖民国家进行海外扩张的形势下。有的传教士来华后,学会中文,著译了不少与心理学问题有关的书籍,这类书中都包含了一些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心理学思想,这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想。 2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约在清代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是直接传入,一是通过日本间接传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重要城市设立“教会学校”。在1896年著名学者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时,在中国首次出

现汉译“心理学”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这时期促进西方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还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直接推动了心理系和心理研究所的设立。积极提倡和发展心理科学,对后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是有深远影响的。 3中国心理科学的创建与早期发展 1920年前后,中国的第一辈心理学者唐钺、陆志韦、陈鹤琴、张耀翔等赴美留学,相继归国,分别在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校教授心理学课,使西方心理学从此广泛地传播开来。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系,并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在这一年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心理系改为东南大学心理系,成为当时中国有独立心理系的唯一大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心理学发展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很快地设置了心理学研究机构,重建了中国心理学会,学习辩证唯物论哲学和巴甫洛夫学说以及苏联心理学,并试图改造西方的心理学。心理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新生力量的工作都逐步开展起来,为心理学的发展打下新的基础。但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一场动乱全面扼杀了心理学。直至打倒“四人帮”之后,经过恢复又重新走上发展的道路。中国心理学在整个8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基本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讲座 一、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健康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十个方面 1.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保持健全的人格。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 青少年在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由不成熟向成熟性过渡的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出现许多不适应性以及矛盾和冲突性,具体表现为: 1.青少年的认识和学习能力迅速发展,但在学习中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中易产生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比如,一次学习失利就可能全盘否认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次学习上获得成功就可能沾沾自喜,认为学习是件无所谓之事,耍个小聪明是可以过关的。他们的情感自控性、个性及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不稳定的。所以对青少年在过渡期的教育和引导十分重要,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走向成熟。 2.矛盾动荡性。①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青少年性机能的成熟导致性意识的觉醒。表现为:性心理开始发展,对异性产生好感、爱慕之心,追求异性,要求

心理健康小常识

心理健康小常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心理健康小常识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以及反映适度、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需求。 ●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窍门 (一)心灵减压十二招 1、开怀大笑,进行发泄 2、保持沉默有助于降压 3、听音乐、阅读书报是增长知识和乐趣的最好办法 4、作错了事安慰自己“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以便继续工作 5、在无人处大声喊叫或大哭 6、与人为善,不要怀恨在心 7、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要计较结果 8、不要害怕面对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适当地说“不” 9、对小事不去计较,装糊涂最好 10、给久未联系的朋友写封信,吐露自己的感受 11、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 12、车到山前必有路,坦然接受现状 (二)自我心理平衡术

满意的感受、愉快的心情,主要来自较好的精神修养。心理健康的人,也不是对任何事物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而是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例如。有的人感到烦躁时,会选择柔和的音乐听,以使自己的心情宁静;有的人感到忧郁时,去听一些雄壮或激昂的乐曲上,以使自己兴奋起来。通常所用的自我调式的方法有: 1.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一个人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主要是用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鼓励自己,安慰自己,调整不良的心理。调适好自己的心理,不自卑,不自傲,相信自己,接受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学会从零开始,心向未来;在学业上要追求无止境,在生活上要知足常乐,要学会知足。 2.情境迁移 在遇到苦闷或愤怒的情境时,可以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尽量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使自己的情绪恢复到稳定。比如,可以听音乐,散步,和知心的朋友聊天,逛公园等。这对消除烦恼,缓解紧张的情绪大有益处。 3.情绪宣泄 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是个体在产生痛苦时、悲伤忧郁时,通过适当的方法、渠道进行发泄,达到减轻痛苦的目的。如向师长亲友、同学朋友倾诉一番,把自己的委屈、烦恼、痛苦诉说出来;或大哭一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精心整理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今天一来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其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 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理健康了。 是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总是忘我地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对这些人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台阶,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而且总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向他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这类人用他们自己的行动去体验人生的价值,真切而深刻,所以总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反过来更能激起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二,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世界上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如何认识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有“自知之明”,就是说,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学识、水平,既不高估自己,不对自己的一些长处和优势沾沾自喜,也不会自卑,过分地贬低自己,决不无缘无故抱怨、自责自己。反之,一个 第三,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1 于与人交往的态度。 2 上。 3 总显示出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积极的态度。 4.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注意他人的长处,能较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5.当他人有困难时,总能采取真诚的、有效的帮助。 6.当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能做到“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不主动出击,不

“窝里斗”,能进行较好的沟通,并以理智的、合理的方式解决。 第四,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 情绪最容易反映人的心理状态,也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一般来说,情绪健康的人有以下这些特点。 1.没有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很少有烦恼、不快,精神状态永远是饱 满的、乐观的。 2 3 理的不快。 4 的精神风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态度,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激的情绪和行为;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第六,道德心态的健康。 道德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近几年来对健康内容界定的最新补充。一个道德不健康的人,很难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健康的人。那么,什么是道德心态的健康呢?大

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1] 健康与亚健康 虽然人们生活的水平是在逐步的提高,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健康的问题。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亚健康不是健康的状态,而是非常危险的非健康状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表面上看是健康的状态,但是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就相当于保险丝断开之前的状态,而心理的健康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非常有必要针对心理的状态进行分析和解决。 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汇总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

9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上梅镇中心学校周菊英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交流。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 一、暗示的测试:双手(目的引入课题) 首先请大家配合做个小小的测试,也当是一种放松吧!请你轻轻的闭上双眼,慢慢的深呼吸,然后把你的双手抬平告诉自己,我的左手放了个很很重的东西,我的左手很重,右手很轻。反复告诉自己我的左手很重我的右手很轻。好。很好!请你睁开双眼看看你的双手有没有什么变化?如果你的双手左手(解释) 这是在给学生上心理暗示一课时所用的一个小小的测试,看看你的受暗示性是否强。这样的测试还有很多,还可以用游戏,比如游戏() 在给学生心理健康这一块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做的一、心理健康课,由于没有教材,我就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资料,有时设计课的内容。 页脚内容1

举例:《最愚蠢的一堂课》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英文中被称为“咨询”,其定义就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为咨询对象提供帮助与劝导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主要是指学校心理咨询,即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帮助,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针对学生出现的个别心理问题如:强迫、焦虑、敌对、厌学、失眠、同性恋倾向、高考恐惧等问题学校开设了“温馨小屋”心理咨询室.为了防止噪音,我们选择在学生经常出入的综合楼二楼转角处.心理咨询室内以暖色调为主,办公桌椅、沙发、茶几、书架、资料橱、钟表等室内设施的选择(色彩、质地)都与咨询室的总体环境布局统一和谐,创造了一个温馨、人与环境优化统一的心理咨询环境.给 页脚内容2

有关心理健康的小知识

有关心理健康的小知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