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采蒲台的苇》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采蒲台的苇》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受白洋淀人民奋勇抗敌的气概,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文章借物赞人的写法。

2学情分析

《采蒲台的苇》这篇文章写于1947年,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着很大的时空距离,教材的历史和地理背景离学生也很遥远,尽管文章写得朴实自然,但还是很难让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很多学生在预习时,就到我这儿提了一大堆的问题,文中有很多句子都让他们感到费解,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我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让他们查找了许多有关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资料,同时,在课开始时,为学生提供了《孙犁和<采蒲台的苇>》一文,告诉学生在采蒲台,苇就像充满灵性的人,人则像是有思想感情的苇。孙犁搜集了不少在采蒲台发生的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孙犁感到白洋淀人民在战斗中越来越坚定了,越来越成熟了。于是,他挥笔写下了《采蒲台的苇》等一系列文章。这一段介绍,为学生亲近文本奠定了基础。

3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并较深刻地体会采蒲台“人”和“苇”的关系。

2、简要复述文中讲述的内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了解孙犁、白洋淀和白洋淀的苇

(一)、走近孙犁。课件出示孙犁图片、资料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