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X Metro1000安全白皮书

OptiX Metro1000安全白皮书
OptiX Metro1000安全白皮书

OptiX 155/622H(Metro 1000) V300R005C01

安全白皮书

文档版本 04 发布日期

2014-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4。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b10439056.html,

客户服务邮箱:sup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7b10439056.html,

客户服务电话:4008302118

i

安全白皮书目录

目录

1 产品与组网应用综述 (1)

1.1 产品介绍 (1)

1.2 网络应用 (1)

2 产品安全架构 (3)

2.1 硬件安全技术综述 (3)

2.2 软件安全技术综述 (3)

3 设备安全 (7)

3.1 管理平面 (7)

3.1.1 安全威胁 (7)

3.1.2 安全措施 (7)

3.2 数据平面 (14)

4 网络安全 (15)

4.1 网络安全管理 (15)

4.1.1 安全威胁 (15)

4.1.2 安全措施 (16)

4.2 协议与控制 (20)

4.2.1 安全威胁 (20)

4.2.2 SFTP客户端 (20)

4.2.3 二层协议 (22)

4.3 网络业务 (23)

4.3.1 安全威胁 (23)

4.3.2 以太网业务 (24)

A 附录 (28)

ii

1 产品与组网应用综述

1.1 产品介绍

OptiX 155/622H(Metro 1000)是华为公司面向接入层的新一代光传输设备。

OptiX 155/622H(Metro 1000)的高低阶全交叉容量为21.25Gbit/s高阶全交叉或5Gbit/s低

阶全交叉,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并提供丰富的功能特性。

OptiX 155/622H(Metro 1000)支持的业务类型如下所示:

●SDH业务

●PDH业务

●以太网业务

图1-1OptiX 155/622H(Metro 1000)外形图

1.2 网络应用

OptiX 155/622H(Metro 1000)应用于传输网络的接入层,提供STM-1/STM-4/STM-16光

接口,与其他接入层设备一起构筑整个传输接入层的设备群,完善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的光传输产品体系。

OptiX 155/622H(Metro 1000)在网络中的应用如图1-2所示。

1

图1-2OptiX 155/622H(Metro 1000)在传输网中的应用

2

2 产品安全架构

2.1 硬件安全技术综述

OptiX 155/622H(Metro 1000)系统结构图如图2-1,产品采用高可靠性的硬件设计方法和

冗余设计方法,系统可靠性可达99.999%,确保系统难以受到安全威胁,或受到安全威

胁后,硬件系统能稳定可靠运行。

图2-1系统结构图

硬件安全措施:

●硬件平台设计采取管理平面、业务平面物理隔离的设计方法,任一平面受到安全威

胁,都不会影响到其它平面。

●CPU流量控制:为避免CPU受到过多的协议报文冲击,对送给CPU处理的数据流

量进行分类和控制。保证CPU在受到攻击时,仍能够正常工作。

2.2 软件安全技术综述

传送产品属于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处于整个通信网络的传输层,作用是提供大容量、

高可靠的透明传输管道,对于终端用户基本不可见。从传送产品在网络中的位置看,设

3

备能够受到的外界安全攻击很有限。设备提供的业务是设计安全功能的依据,下面将主要描述设备提供的业务,然后再根据业务特点提供安全防御手段。

设备处理的数据分为两类:O&M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数据在相互独立的物理通道或逻辑通道上各自传输,相互独立,某一种数据异常不会影响其他类型的数据,设备业务可由以下两个平面来提供:

●管理平面

●数据平面

管理平面提供设备接入与设备管理功能。比如接入设备的账户及密码管理、设备组网的通信协议、告警上报等都属于该平面

管理平面采用了如图2-2的软件安全架构。

图2-2管理平面安全架构

管理平面提供的安全特性,分别能够达到设备安全接入、集中管理及全方位安全审计。使用SSL可达到设备安全接入。使用RADIUS可完成全网设备集中安全认证,使用SYSLOG协议能够离线存储安全日,有效支撑日志审计。

数据平面负责处理进入设备的业务数据流,根据硬件转发表项对业务数据报文进行转发。数据平面安全性,一是防止用户业务报文被恶意窃取、修改、删除等,使用户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二是保证硬件转发行为可控,防止转发表项被恶意攻击篡改,保证设备转发平面稳定可靠运行。主要功能有:

●提供了用户业务隔离的方法

●提供了访问控制方法

●提供了设备出口、入口带宽可控制、可管理的方法,避免业务流量失控,保障设备

可靠运行,如流量控制、服务质量。见图2-3。

4

图2-3数据平面安全软件架构

两平面间数据隔离原理参见下图:

图2-4物理隔离原理

传统的基于TDM时隙交换的SDH产品,采用上图开销+净荷的模式传输,管理平面的数据通过开销传输,数据平面的数据在净荷部分,SDH设备的开销为D字节。两平面之间的数据在物理上相互隔离,软件上各平面使用独立的IP地址通信。

表2-1设备安全功能集合

6

3 设备安全

3.1 管理平面

3.1.1 安全威胁

管理平面提供O&M功能,支撑设备业务开通、业务维护、网络故障监控以及安全风险

识别。管理平面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是账户口令泄漏和未授权的账户非法接入,一旦非

法用户获取到账户口令,对设备将可执行各种配置或修改操作,严重情况下,可造成业

务中断或停止服务。

针对管理平面的安全威胁,设备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安全防范措施:

●严格的账户管理及授权控制

●完善的日志管理方式

●安全的通信通道(第4 章节“网络安全”描述)

账户管理和授权能够有效控制账户的合法性,避免非法账户接入;安全日志和操作日志

能够记录所有对系统执行的安全及配置活动过程,及时审计日志信息,有效防范安全风

险;安全的通信管道可防止账户和口令信息泄漏。下面章节将详细描述这些安全措施。

3.1.2 安全措施

设备提供的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如图3-1。

7

图3-1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图

帐号及密码管理

设备提供了五种级别的账户群组:监视员、操作员、维护员、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监

视员级别的账户权限最低,只能执行最小功能集合的查询操作,超级管理员级别的账户,

具备最高的系统权限,能够执行系统中的各种操作。管理员级别的账户可进行账户管理

活动,即账户创建、删除、修改和查询。新账户创建时,管理员必须为新账户设定用户

名、密码、用户级别、有效期等信息。在用户使用新账户第一次登录时,系统会提示用

户更改初始密码。

设备支持默认账户。初次启动需要使用默认账号登录,默认账户可通过网管查询、删除

或修改密码,在用户使用默认账户以及缺省密码登录时,系统会提示用户修改账户的密

码。如果设备存在默认帐号的缺省密码没有修改,则会上报告警

PASSWORD_NEED_CHANGE。下面表格列举了系统所有的默认账号及密码。

表3-1默认帐号及密码

8

表3-2账号及密码规则

认证

认证是指设备对账号和密码有效性检查的过程,所有通过设备管理物理端口和协议端口

接入的终端,都需要认证,然后才能操作设备。

设备提供了本地和RADIUS两种认证模式,在本地认证模式下,用户帐号和密码被保存

在设备上,用户登录期间,使用本地存储的账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在RADIUS认证模

式下,用户帐号和密码被保存在RADIUS服务器上,用户登录期间,账户和口令被设备

通过RADIUS协议转发到RADIUS服务器,由RADIUS服务器检查账户和口令的有效

性。RADIUS认证模式,全网设备的账户和口令都集中存储在RADISU服务器上,帐号

和密码具有易维护和高安全性的特点。

检查的认证项如下:

表3-3认证项描述

9

RADIUS认证

在RADIUS认证模式下,用户帐号和密码通过RADIUS服务器进行管理,只有通过认证的帐号才能登录网元,RADIUS认证模式优先级高于本地认证模式,系统优先选择RADIUS认证,当RADIUS服务器不可用的情况下,系统将自动切换到本地认证,本地认证仍然需要提供合法的账户和口令,当连续认证失败的次数达到规定的门限时,系统将上报安全告警,RADIUS协议遵从RFC 2856和RFC 2866标准。RADIUS认证原理及应用方式参见下图。

图3-2RADIUS 应用组网图

10

图3-3RADIUS认证过程

RADIUS服务器提供整网设备的账户管理及认证,RADIUS服务器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华为设备支持主备RADIUS服务器,可有效解决服务器可靠性问题。

表3-4RADIUS功能说明

注意

使用RADIUS功能,网管版本应该在U2000 V100R009C10及以上。

授权

授权是指设备根据合法的登录账户,分配账户能够执行操作权限的过程。

账号采用群组管理,群组划分和定义参见表3-5,管理员级别以上的用户可以执行所有

安全管理及维护操作,超级管理员具备最高权限,只在故障定位过程中使用,其他场景

不使用。账号所能执行的操作,由创建该账户的时候,指定的权限而定,不会超过允许

执行的操作范围,若尝试进行未授权的操作,则会提示错误,并将此行为记录到日志中。

表3-5群组描述

日志管理

日志是对设备日常维护过程的记录,通过审计日志,可以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和安全风险。从安全角度考虑,系统提供了两类日志:安全日志和操作日志。安全日志

记录与账户管理有关的操作活动,比如修改口令、增加账户等,操作日志记录与系统配

置相关的活动,比如修改设备的IP地址、添加业务等。设备提供了SYSLOG方案,可

将日志信息存储到外部SYSLOG服务器上,可有效解决系统空间有限的问题,目前设

备只将安全日志转储到SYSLOG服务器。

●操作日志

非查询类的操作都会记录操作日志,记录的内容有:执行操作的账户名称、执行操作的

终端地址、操作时间、执行的操作、操作执行结果。

表3-6操作日志描述

●安全日志

安全管理相关的配置操作,包括用户管理、安全配置参数管理及越权操作会被记录到安

全日志中,记录的内容包括使用的账号名称、终端地址、操作时间、执行的操作。

12

表3-7安全日志描述

SYSLOG

设备具备SYSLOG功能,可将设备上的日志上传到SYSLOG服务器,为设备存储空间不足提供解决方案。当前设备将用户管理中的非查询操作、越权操作、SYSLOG配置操作都转储到了SYSLOG SERVER。SYSLOG提供了基于UDP和TCP两种协议的通信方式,分别遵循RFC3164和RFC3195标准。SYSLOG的应用方式见下图。

图3-4SYSLOG应用方式

设备上的SYSLOG功能,需要通过网管进行配置才能使用,网管需要在设备上配置SYSLOG服务器的地址信息,这样SYSLOG服务才能启动。网元和SYSLOG服务器之间传送的日志信息是明文传送,因此需要在部署日志服务器时考虑把设备和SYSLOG 服务器部署在一个封闭的网络环境中。

13

注意

网管版本应该在U2000 V100R009C10及以上。

3.2 数据平面

数据平面只基于二层信息转发业务,如VLAN标签或MAC地址,单板透明传输用户业

务,不侦听用户业务,也不修改用户业务。

通过访问控制、流量控制、环路检测与避免、协议安全保障、业务隔离等方式,防范大

流量攻击、恶意报文攻击、用户数据窃取,保证二层网络数据平面的安全性。4.3 章节

将对这些机制做详细描述。

14

4 网络安全

4.1 网络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实现机制如图4-1所示。

图4-1安全管理实现

4.1.1 安全威胁

从网络拓扑上,DCN网络可以分为外部DCN和内部DCN,外部DCN指网管与网关之

间的网络。外部DCN一般是IP网络,可以是用户自建网络,也可能是租用网络,甚至

是Internet。内部DCN指设备自组网络。IP协议由于其简洁及开放性,获得了巨大的发

展和应用,但也暴露出安全性差和易受攻击的一面。外部DCN对内部设备的安全威胁

主要来自非法访问、网络攻击和对私有数据的窃取、修改,针对这些安全威胁,设备采

取了如下措施:

15

●访问控制

●TCP/IP攻击防范

●设备接入提供加密管道

●通信协议使用安全协议

4.1.2 安全措施

访问控制

设备提供了访问控制列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通过配置一系列IP地址和通信端

口的白名单或黑名单,达到限制特定IP数据或通信端口的数据的过滤,控制未授权IP

地址或通信端口,无法接入设备,可有效防止网络攻击。

表4-1ACL分类列表

表4-2ACL参数设置

16

TCP/IP协议攻击防范

网关设备由于和外部DCN网络直接相连,可能遭到来自外部网络的各种IP攻击。设备

的TCP/IP协议栈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攻击能力,保证设备处于攻击状态下,仍然能够提

供正常的业务功能,提升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应用。

目前能够防范的安全攻击类型有:

17

信息安全-深信服云盾产品技术白皮书

1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站系统成为了政务公开的门户和企事业单位互联网业务的窗口,在“政务公开”、“互联网+”等变革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具备较高的资产价值。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黑客攻击行为变得自动化和高级化,也导致了网站系统极易成为黑客攻击目标,造成篡改网页、业务瘫痪、网页钓鱼等一系列问题。其安全问题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网站尤其是政府网站组织了多次安全检查,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据权威调研机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网站遭受篡改攻击呈增长态势。其中2018 年,我国境内被篡改的网站数量达到13.7万次,15.6万个网站曾遭到CC攻击。2018年共有6116个境外IP地址承载了93136个针对我国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共处理钓鱼网站51198个,平均每月处理钓鱼网站4266个。同时,随着贸易战形势的不断严峻,境外机构针对我国政府网站的攻击力度也不断的加强,尤其是在重要活动期间,政府网站的安全防护成为了重中之重。 为了帮助企业级客户及政府机构保障网站的安全,解决网站被攻陷、网页被篡改、加强重要活动期间的网站安全防护能力,深信服云盾提供持续性的安全防护保障,同时由云端专家进行7*24小时的值守服务,帮助客户识别安全风险,提供高级攻防对抗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种攻击行为。

2产品体系架构 深信服利用云计算技术融合评估、防护、监测和响应四个模块,打造由安全专家驱动,围绕业务生命周期,深入黑客攻击过程的自适应安全防护平台,帮助用户代管业务安全问题,交付全程可视的安全服务。 客户端无需硬件部署或软件安装,只需将DNS映射至云盾的CNAME别名地址即可。全程专家参与和值守,为用户提供托管式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部署在深信服安全云平台上,安全策略的配置和调优由深信服安全专家进行,用户仅需要将用户访问的流量牵引至深信服安全云。所有的部署和运维工作全部由深信服安全专家在云上完成,更简单,更安全,更省心。 3用户价值 深信服将网站评估、防护、监测、处置,以及7*24在线的安全专家团队等安全能力整

白皮书-移动应用(App)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白皮书

移动应用(App)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 白皮书 (2019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安全研究所 2019年12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单位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 移动应用(以下简称“App”)是数字经济下的重要产品。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全面覆盖,App种类和数量增长迅猛。从社交到出行、从网购到外卖,从办公到娱乐,App已全面渗透用户生活,成为大众生活必需品,并因此汇集大量衣食住行、社交关系等用户个人信息。App逐渐成为承载网络应用和信息数据的核心载体。 App在满足用户美好数字生活需要,助力消费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暴露出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与滥用等数据安全问题。App数据安全关乎个体层面的隐私权利保护,产业层面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层面的全球数字竞争力。欧美等移动互联网发展较早的国家,在移动互联网安全制度构建方面已较为领先。近年来,我国也高度重视App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从法规标准、专项治理、企业自律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大治理力度。 本白皮书在研判App发展趋势及社会经济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目前主流App存在的数据安全隐患,系统梳理总结国内外App数据安全治理现状,最后从政府、企业、行业三个维度研究提出了我国App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综合治理建议,并从用户视角总结提出了用户安全使用技巧。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111单位:1111系统安全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我们单位名 日期

报告编写人: 日期: 批准人:日期: 版本号:第一版本日期 第二版本日期 终板

目录 1概述 (5) 1.1项目背景 (5) 1.2工作方法 (5) 1.3评估范围 (5) 1.4基本信息 (5) 2业务系统分析 (6) 2.1业务系统职能 (6) 2.2网络拓扑结构 (6) 2.3边界数据流向 (6) 3资产分析 (6) 3.1信息资产分析 (6) 3.1.1信息资产识别概述 (6) 3.1.2信息资产识别 (7) 4威胁分析 (7) 4.1威胁分析概述 (7) 4.2威胁分类 (8) 4.3威胁主体 (8) 4.4威胁识别 (9) 5脆弱性分析 (9) 5.1脆弱性分析概述 (9) 5.2技术脆弱性分析 (10) 5.2.1网络平台脆弱性分析 (10) 5.2.2操作系统脆弱性分析 (10) 5.2.3脆弱性扫描结果分析 (10) 5.2.3.1扫描资产列表 (10) 5.2.3.2高危漏洞分析 (11) 5.2.3.3系统帐户分析 (11) 5.2.3.4应用帐户分析 (11)

5.3管理脆弱性分析 (11) 5.4脆弱性识别 (13) 6风险分析 (14) 6.1风险分析概述 (14) 6.2资产风险分布 (14) 6.3资产风险列表 (14) 7系统安全加固建议 (15) 7.1管理类建议 (15) 7.2技术类建议 (15) 7.2.1安全措施 (15) 7.2.2网络平台 (16) 7.2.3操作系统 (16) 8制定及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9附录A:脆弱性编号规则.. (17)

360网络安全系统准入系统技术白皮书-V1.3

360网络安全准入系统 技术白皮书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一月

360网络安全准入系统技术白皮书更新历史 编写人日期版本号备注刘光辉2014/11/11 1.2 补充802.1x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第二章产品概述 (5) 2.1产品构成 (5) 2.2设计依据 (5) 第三章功能简介 (6) 3.1 网络准入 (6) 3.2认证管理 (6) 3.2.1保护服务器管理 (6) 3.2.2 例外终端管理 (6) 3.2.3重定向设置 (6) 3.2.3 认证服务器配置 (6) 3.2.4 入网流程管理 (7) 3.2.5 访问控制列表 (7) 3.2.6 ARP准入 (7) 3.2.7 802.1x (7) 3.2.8 设备管理 (7) 3.3用户管理 (8) 3.3.1认证用户管理 (8) 3.3.2注册用户管理 (8) 3.3.3在线用户管理 (8) 3.3.4用户终端扫描 (8) 新3.4 策略管理 (8) 3.4.1 策略配置 (8) 3.5系统管理 (8) 3.5.1系统配置 (8) 3.5.2接口管理 (9) 3.5.3 路由管理 (9) 3.5.4 服务管理 (9) 3.5.5 软件升级 (9) 3.5.6 天擎联动 (9)

3.6系统日志 (9) 3.6.1违规访问 (9) 3.6.2心跳日志 (10) 3.6.3 认证日志 (10) 3.6.4 802.1x认证日志 (10) 第四章产品优势与特点 (10) 第五章产品性能指标 (10) 5.1测试简介 (10) 5.2被测设备硬件配置 (10) 5.3 360NAC抓包性能指标 (11) 第六章产品应用部署 (11) 6.1 360NAC解决方案 (11) 6.1.1部署拓扑 (11) 6.2.基本原理 (13) 6.2.1 360NAC工作流程图 (13) 6.2.2 360NAC工作流程图详述 (14) 6.2.2.1 360NAC流程一部署 (14) 6.2.2.2 360NAC流程二部署 (14) 6.2.2.3 360NAC流程三部署 (14)

ISO27005信息安全技术风险管理白皮书

ISO/IEC 27005: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目录 前言 (4) 介绍 (5) 1. 范围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 术语和定义 (6) 4. 本国际标准的结构 (8) 5. 背景 (9) 6.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过程概述 (10) 7. 确定范畴 (13) 7.1. 总则 (13) 7.2. 基本准则 (13) 7.3. 范围和边界 (16) 7.4. 信息安全的组织架构 (17)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7) 8.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述 (17) 8.2. 风险分析 (18) 8.2.1. 风险识别 (18) 8.2.2. 风险估算 (23) 8.3. 风险评价 (27) 信息安全风险处置 (28) 9.1. 风险处置综述 (28) 9.2. 风险降低 (31) 9.3. 风险保持 (32) 9.4. 风险回避 (32) 9.5. 风险转移 (33) 10. 信息安全风险的接受 (33)

11. 信息安全风险的沟通 (34) 12. 信息安全监视和评审 (35) 12.1. 监视和评审风险因子 (35) 12.2. 风险管理监视、评审和改进 (37) 附录A (资料性)界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过程的范围和边界 (38) A.1 对组织进行研究 (38) A.2 影响组织的约束清单 (39) A.3 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的参考清单 (42) A.4 影响范围的约束清单 (42) 附录B (资料性)资产的识别和赋值以及影响评估 (44) B.1 资产识别的例子 (44) B.1.1 基本资产的识别 (44) B.1.2 支持性资产的清单和描述 (45) B.2 资产赋值 (52) B.3 影响评估 (56) 附录C (资料性)典型威胁示例 (57) 附录D (资料性)脆弱点和脆弱性评估方法 (61) D.1 脆弱点示例 (61) D.2 评估技术性脆弱点的方法 (65) 附录E (资料性)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66) 1 纲领性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66) E.2 详细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68) E.2.1 示例1:预定值矩阵 (68) E.2.2 示例2:通过风险值进行威胁评级 (71) E.2.3 示例3:为风险的可能性和可能的后果赋值 (71) 附录F (资料性)降低风险的约束 (73)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白皮书

目录 1.自然冷却节能应用 (3) 1.1概述 (3) 1.2直接自然冷却 (3) 1.2.1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 (3) 1.2.2新风直接自然冷却 (5) 1.2.3 中国一些城市可用于直接自然冷却的气候数据: (8) 1.3间接自然冷却 (8) 1.3.1间接自然冷却型机房精密空调解决方案 (8) 1.3.2风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解决方案 (12) 1.3.3水冷冷水机组间接自然冷却解决方案 (15) 1.3.4 中国一些城市可用于间接自然冷却的气候数据: (16) 2.机房空调节能设计 (17) 2.1动态部件 (17) 2.1.1压缩机 (17) 2.1.2风机 (18) 2.1.3节流部件 (19) 2.1.4加湿器 (19) 2.2结构设计 (21) 2.2.1冷冻水下送风机组超大面积盘管设计 (21) 2.2.2DX型下送风机组高效后背板设计 (22) 2.3控制节能 (22) 2.3.1主备智能管理 (22) 2.3.2EC风机转速控制 (23) 2.3.3压差控制管理 (23) 2.3.4冷水机组节能控制管理 (26)

1.自然冷却节能应用 自然冷却节能应用 概述 1.1概述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器热密度的不断增大,数据中心的能耗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制冷系统在数据中心的能耗高达40%,而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能耗的比例高达50%。因此将自然冷却技术引入到数据中心应用,可大幅降低制冷能耗。 自然冷却技术根据应用冷源的方式有可以分为直接自然冷却和间接自然冷却。直接自然冷却又称为新风自然冷却,直接利用室外低温冷风,作为冷源,引入室内,为数据中心提供免费的冷量;间接自然冷却,利用水(乙二醇水溶液)为媒介,用水泵作为动力,利用水的循环,将数据中心的热量带出到室外侧。 自然冷却技术科根据数据中心规模、所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周围环境、建筑结构等选择自然冷却方式。 直接自然冷却 1.2直接自然冷却 直接自然冷却系统根据风箱的结构,一般可分为简易新风自然冷却新风系统和新风自然冷却系统。 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 1.2.1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 1.2.1.1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原理 简易新风自然冷却系统原理 简易新风直接自然冷却系统主要由普通下送风室内机组和新风自然冷却节能风帽模块组成。节能风帽配置有外部空气过滤器,过滤器上应装配有压差开关,并可以传递信号至控制器,当过滤器发生阻塞时,开关会提示过滤器报警。该节能风帽应具备新风阀及回风阀,可比例调节风阀开度,调节新风比例。

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白皮书.doc

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 白皮书 发布日期2019年8月 版本:1.0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CISP-DSG白皮书 咨询及索取 关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CISP-DSG培训考试相关的更多信息,请与CISP-DSG运营中心联系。 CISP-DSG运营中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华控大厦4层 【电话】 【电子邮件】 【官方网站】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天融信)创始于1995年,是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大数据与安全云服务提供商。是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权的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运营机构,负责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专项证书的知识体系研发和维护、考题研发、考试服务、授权培训机构管理及市场推广等内容。 CISP-DSG证书专注于考核、培养从事数据安全治理相关工作的安全人才,是业界首个数据安全治理方向的注册考试。

目录 引言 4 一、CISP-DSG考试要求4 二、CISP-DSG考试方向5 三、CISP-DSG注册流程7 四、CISP-DSG职业准则7 五、CISP-DSG考生申请资料要求 8 六、CISP-DSG收费标准9 七、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运营中心联系方式10

引言 当前,政府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IT系统的复杂度与开放度随之提升,伴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作为支撑这些前沿技术存在与发展的生产资料,已经成为组织的核心资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保护。数据的安全问题将引发企业和社会决策的安全问题。数据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企业资产安全性、个人隐私安全性、国家和社会安全的核心问题。 数据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单靠技术手段无法完整解决,需要用数据安全治理的理念进行体系化建设。通过数据安全治理,能使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更加突出重点、统一规范、科学合理。通过数据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为各类组织机构提供先进的、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依据,大大降低重要数据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泄漏风险,更好地遵循技术防范和管理并重的原则,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数据安全治理过程的推广和应用,专业人才是关键。加快培养符合各类组织机构信息安全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是应用数据安全治理理念系统化解决数据安全问题的重点。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导的“CISP-DSG”(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 - Data Security Governance)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技能水平注册考试,锻炼考生通过数据安全治理过程,帮助各类组织机构解决数据安全顶层设计及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从而促进国家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提高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CISP-DSG考试要求 成为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申请成为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具备一定数据安全治理基础,或有意向从事数据安全治理的人员; 2.申请成为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无学历与工作经验的报考要求; 3.通过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运营中心组织的CISP-DSG考试; 4.同意并遵守CISP职业道德准则;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服务白皮书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咨询服务 技术白皮书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八月

目录 1.公司简介 (2) 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咨询服务 (3) 2.1.概述 (3) 2.2.参考标准 (4) 2.3.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4) 2.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5) 3.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内容 (6) 3.1.信息安全的四个领域 (6) 3.2.信息安全策略体系 (6) 3.2.1.信息安全战略 (7) 3.2.2.信息安全政策标准体系框架 (7) 3.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8) 3.4.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框架 (9) 3.5.信息安全运营体系 (11) 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 (13) 4.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建设方法 (13) 4.2.信息安全策略的定义 (13) 4.2.1.信息安全策略的通用性特征 (14) 4.2.2.信息安全策略的建立过程 (15) 4.3.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17) 4.3.1.安全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17) 4.3.2.信息安全环境和标准体系框架 (18) 4.3.3.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18) 4.3.4.信息安全组织 (21) 4.3.5.信息安全审计监督 (21) 4.4.企业信息安全运营体系的建设 (25) 4.5.企业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建设 (27) 4.5.1.安全技术设计目标 (27) 4.5.2.安全技术体系的建设 (27) 5.为什么选择安恒信息 (28) 5.1.特性 (28) 5.2.优点 (28) 5.3.效益 (28) 1.公司简介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DBAPPSecurity),简称“安恒信息”,是业界领先的应用安全及数据库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应用安全前沿趋势的研究和分析,核心团队拥有多年应用安全和数据库安全的深厚技术背景以及最佳安全攻防实践经验,以全球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应用安全、数据库安全、不良网站监测、安全管理平台等整体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数据白皮书-CAICT

人工智能数据安全 白皮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安全研究所 2019年8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单位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谋求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主导权的关键领域。随着政府人工智能战略布局的落地实施,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正进入技术创新迭代持续加速和融合应用拓展深化的新阶段,深刻改变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国防等领域的运行模式,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据作为驱动本轮人工智能浪潮全面兴起的三大基础要素之一,数据安全风险已成为影响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应用也给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场景下的数据安全风险日渐成为国际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议题。部分国家已率先探索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的前瞻研究和主动预防,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数据安全领域应用,力求实现人工智能与数据安全的良性互动发展。 本白皮书从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的内涵出发,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的体系架构,在系统梳理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和安全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现状,研究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建议。

目录 一、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概述 (1) (一)人工智能安全 (1) (二)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内涵 (2) (三)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体系架构 (3) 二、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 (5) (一)人工智能自身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 (5) (二)人工智能应用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 (7) (三)人工智能应用加剧的数据治理挑战 (11) 三、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应用 (13) (一)人工智能与数据安全治理 (13) (二)人工智能在数据安全治理中的应用 (15) 四、国内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动态 (23) (一)国内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战略规划情况 (24) (二)国内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伦理规范情况 (28) (三)国内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法律制定情况 (30) (四)国内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技术发展情况 (32) (五)国内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标准规范情况 (34) 五、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建议 (36) (一)明晰发展与安全并举的治理思路 (36) (二)引导社会遵循人工智能伦理规范 (37) (三)建立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法律法规 (37) (四)完善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监管措施 (38) (五)健全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39) (六)创新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技术手段 (39) (七)培养复合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人才 (40)

数据中心能耗分析报告

数据中心能耗实例分析 前言: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因素,从数据中心的空调、UPS、运维等方面对其能耗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关键因素是空调系统,并以2个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为例,结合作者在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中的经验,提出了数据中心节能的建议。 一、数据中心节能的必要性 近年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金融、通信、石化、电力等大型国企、政府机构纷纷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及灾备中心。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概念的推出,大批资金投资到商业IDC的建设中。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高耗能的产业。在北京数据中心较集中的几个地区,其电力供应都出现饱和的问题,已无法再支撑新的数据中心。目前某些数据中心移至西北等煤炭基地,利用当地电力供应充足、电价低的优势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随着数据中心的不断变大,绿色节能数据中心已经由概念走向实际。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在建设时将PUE值列为一个关键指标,追求更低的PUE值,建设绿色节能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例如,微软公司建在都柏林的数据中心其PUE值为1.25。据最新报道Google公司现在已经有部分数据中心的PUE降低到1.11。而我们国内的PUE平均值基本在1.8~2.0,中小规模机房的PUE值更高,大都在2.5以上。我们在数据中心绿色节能设计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其设计思想及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对国内数据中心的调查统计,对于未采用显著节能措施的数据中心,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机房,其每年的用电量基本都在500多万kWH左右。因此对

于新建的大型数据中心,节能的必要性十分重要。 从各大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来看,数据中心已经成为重要的高耗能产业而非“无烟工业”,建设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急需从概念走向实际。 二、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因素 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主要因素当然是空调制冷系统,但UPS、机房装修、照明等因素同样影响着数据中心的能耗,甚至变压器、母线等选型也影响着能耗。例如,对UPS而言,根据IT设备的实际负荷选择合理的UPS 容量,避免因UPS效率过低而产生较大的自身损耗。同时,选择更加节能的高频UPS、优化UPS拓扑结构都可起到节能的效果。 1、UPS对数据中心能耗的影响 UPS主机的自身损耗是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一项重要因素。提高UPS的工作效率,可以为数据中心节省一大笔电费。下图为某大型UPS主机的效率曲线。从该曲线中可以看出,当UPS负荷超过30%时UPS的效率才接近90%。很多数据中心在投运初期IT负荷较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负荷不足20%。在此情况下UPS 的效率仅仅为80%左右,UPS的损耗非常大。因此,在UPS配置中尽量选择多机并联模式,避免大容量UPS单机运行模式。例如,可以用两台300kVA UPS并联运行的模式代替一台600kVA UPS单机运行模式。其优点在于IT负荷较少时只将一台300kVA UPS投入运行,另一台UPS不工作,待IT负荷增加后再投入运行。这种UPS配置方案及运行模式可以提高UPS效率,降低机房能耗。

西科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专业技术白皮书)

西科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技术白皮书 陕西西科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九月 目录 1 开发背 景 . ...................................................................................... ..................................................................................2 1.1内网信息安全分 析 .................................................................................................................................................. 2 1.2内网信息失泄密途径及防护措施.................................................................................. ........................................ 3 2 西安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系 统 . .................................................................................................................................... 4 2.1产品设计目 标 ..........................................................................................................................................................4 2.2产品设计原则 .......................................................................................................................................................... 5 2.3产品组 成 . ................................................................................... ..............................................................................52.3.1 端口控制系统(Safe

注册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白皮书.doc

谢谢观赏 注册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 白皮书 发布日期:2019年 4 月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CISP-PIP) 白皮书 咨询及索取 关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CISP-PIP考试相关信息,请与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考试中心联系。 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考试中心联系方式 【邮箱】xx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号致真大厦C座14层 【邮编】100191 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注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为国家重点行业、部门提供数据互联互通、数据安全管理及数据智能开放等服务的专业公司,以保障国家重要数据安全、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为己任。 2019年初,经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权,中电数据成立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考试中心,开展注册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CISP-PIP)知识体系研发与维护、培训体系建立、考试中心组织管理、专项证书推广等工作。CISP-PIP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资质评定。持证人员掌握国家网络安全顶层设计、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安全管理与工程、数据安全基础、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个人信息保护技术、个人信息保护实践、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等知识,具备个人信息保护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可在数据保护、信息审计、组织合规与风险管理等领域发挥专长,有效提升相关企业数据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强化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和国家重要数据安全保护水平。

目录 引言1 一、CISP-PIP知识体系结构2 二、CISP-PIP认证要求 3 三、CISP-PIP注册流程 3 四、CISP-PIP职业准则 4 五、CISP-PIP考生申请资料要求5 六、CISP-PIP收费标准 5 七、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考试中心联系方式6

华为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技术白皮书

HUAWEI 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技术白皮书

目录 1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概述 (6) 1.1“三大平面”安全能力与风险防御目标 (7) 2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9) 2.1拒绝服务 (9) 2.2信息泄漏 (9) 2.3破坏信息完整性 (9) 2.4非授权访问 (10) 2.5身份欺骗 (10) 2.6重放攻击 (10) 2.7计算机病毒 (10) 2.8人员不慎 (11) 2.9物理入侵 (11) 3管理平面安全 (12) 3.1接入控制 (12) 3.1.1认证和授权 (12) 3.1.2服务启停控制 (12) 3.1.3服务端口变更 (12) 3.1.4接入源指定 (13) 3.1.5防暴力破解 (13) 3.2安全管理 (13) 3.2.1SSH (13) 3.2.2SNMPv3 (14) 3.3软件完整性保护 (14) 3.4敏感信息保护 (14) 3.5日志安全 (14) 4控制平面安全 (16) 4.1TCP/IP安全 (16) 4.1.1畸形报文攻击防范 (16) 4.1.2分片报文攻击防范 (17) 4.1.3洪泛报文攻击防范 (17) 4.2路由业务安全 (18)

4.2.1邻居认证 (18) 4.2.2GTSM (19) 4.2.3路由过滤 (19) 4.3交换业务安全 (20) 4.3.1生成树协议安全 (20) 4.3.2ARP攻击防御 (22) 4.3.3DHCP Snooping (25) 4.3.4MFF (27) 5数据平面安全 (28) 5.1应用层联动 (28) 5.2URPF (28) 5.3IP Source Gard (29) 5.4CP-CAR (29) 5.5流量抑制及风暴控制 (30)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XXXXXXXX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信息安全产品分级评估业务白皮书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 信息安全产品分级评估业务白皮书 版本:4.0 ?版权2013—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二〇一三年八月

目录 1.简介 (1) 1.1引言 (1) 1.2目的和意义 (1) 1.3业务范围 (1) 2.分级评估业务介绍 (2) 2.1业务特点 (2) 2.1.1国家权威,国际认可 (2) 2.1.2公平、公正、保密 (2) 2.1.3技术成熟 (2) 2.2业务需求 (2) 2.2.1对用户 (2) 2.2.2对企业 (3) 2.2.3对政府 (3) 2.3依据标准 (3) 2.4业务实施 (3) 2.4.1证据需求 (3) 2.4.2业务流程 (5) 2.4.3评估内容 (7) 2.4.4人员及时间 (8) 2.4.5资费标准 (9) 2.4.6业务监督 (9) 2.5业务输出 (9) 2.6 FAQ (9)

1.简介 1.1 引言 目前,众多组织机构开展了针对安全产品的多样化的测评业务,这些测评业务为人们了解产品的功能特点及实现方式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然而,自身功能实现的好坏是否足以衡量一个产品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放心的使用环境呢?纵观国内外信息安全界,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产品商业机密遭到泄露,这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显然,产品设计是否全面、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保密措施、保障文档是否完善,都会对用户的使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安全产品分级评估是指依据国家标准GB/T 18336—2008,综合考虑产品的预期应用环境,通过对信息安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技术,开发、管理,交付等部分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和测试,验证产品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程度,确定产品对其预期应用而言是否足够安全,以及在使用中隐含的安全风险是否可以容忍,产品是否满足相应评估保证级的要求。 1.2 目的和意义 信息安全产品分级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质量、安全和可控的IT产品的开发,分级评估的具体的目的和意义包括: 1)对信息安全产品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分级评估; 2)判定产品是否满足标准中的安全功能和安全保证要求; 3)有助于在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安全领域中加强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维护国家和用户的安全利益; 4)促进中国信息安全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规范市场。 5)对产品、系统、服务等涉及到的漏洞信息进行数据规范性评估与认定。 1.3 业务范围 具有信息技术安全功能的产品,如:防火墙,IDS/IPS、智能卡、网闸、桌面控制、审计等。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技术白皮书

一、前言 随着网络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有、无所不用的工具。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将会强烈地依赖于网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而网络自身的一些特点,在为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将带来巨大的风险。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存在于: 1. 网络的共享性: 资源共享是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目的之一,但是这也为系统安全的攻击者利用共享的资源进行破坏活动提供了机会。 2. 网络的开放性: 网上的任何用户很容易浏览到一个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敏感性信息。受害用户甚至自己的敏感性信息已被人盗用却全然不知。 3. 系统的复杂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的安全管理更加困难。 4. 边界的不确定性: 网络的可扩展性同时也必然导致了网络边界的不确定性。网络资源共享访问时的网络安全边界被破坏,导致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5. 路径的不确定性: 从用户宿主机到另一个宿主机可能存在多条路径。一份报文在从发送节点达到目标节点之前可能要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所以起点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安全保密性能并不能保证中间节点的不可靠性问题。 6. 信息的高度聚集性: 当信息分离的小块出现时,信息的价值往往不大。只有将大量相关信息聚集在一起时,方可显示出其重要价值。网络中聚集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Internet中,它们很容易遭到分析性攻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信息保密性发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而又发展为“攻(攻击)、防(防范)、测(检测)、控(控制)、管(管理)、评(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都集中在系统本身的加固和防护上,如采用安全级别高的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在网络的出口处配置防火墙,在信息传输和存储方面采用加密技术,使用集中的身份认证产品等。传统的信息系统安全模型是针对单机系统环境而制定的,对网络环境安全并不能很好描述,并且对动态的安全威胁、系统的脆弱性没有应对措施,传统的安全模型是静态安全模型。但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它已无法完全反应动态变化的互联网安全问题。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设计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附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非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具箱技术白皮书

信息安全 等级保护检查工具箱系统 技术白皮书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

版权声明 本技术白皮书是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研制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检查工具箱产品的描述。与内容相关的权利归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所有。白皮书中的任何内容未经本中心许可,不得转印、复制。 联系方式: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1号硅谷亮城 2号楼C座4层 电话:0

简介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适应国家信息安全保障需要批准组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是从事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研究、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服务的事业单位。 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国家有关部门明确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专控队伍、等级保护测评单位、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技术支撑团队和国家电子政务非保密项目信息安全专业测评机构。 中心通过系统安全性检测、产品安全性检测、信息安全技术支持、信息安全理论研究、远程监控服务等项目,为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及社会各界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安全技术服务。 为提高我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中心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安全防护和检测工具产品。主要有:恶意代码综合监控系统、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检查/测评工具箱、安全内网管控系统、网上银行安全控件、系统安全检测工具集、网络数据流安全监测系统、商品密码安全性检测工具集、漏洞扫描评估系统等。 中心还积极承担国家“863”、国家发改委专项和密码发展基金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积极承担国家下达的多项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和研究任务;紧密跟踪国内外信息安全发展,采取多种形式为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提供信息安全咨询和培训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服务的足迹遍及30余个省市自治区,为政府机关、电信、电力、金融、海关、铁路、广电、税务等行业部门的数百个单位、上千个重要信息系统提供了信息安全产品、咨询和测评服务。

软件安全白皮书指标

软件安全白皮书指标 前言 介于我司现阶段对于软件产品项目的质量及安全性要求,特此制作此文,以便日后工作对应开展及提升品牌价值,软件产品质量做出指导性描述。 目的 安全性是软件的质量的一个重要属性。狭义较多关注软件的失效安全性问题,即软件运行不引起系统事故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类安全关键软件的安全性失效可能造成重大安全,生产,及核心数据丢失等高风险事故,因此对于失效安全性的度量主要简历在可靠性理论基础的安全度,失效度,平均事故间隔,软件事故率等。对于失效安全性测试,常用测试方法目前有基于故障树的测试基于最小割集测试。对于保密安全性。ISO9126质量模型将其定义为与防止对程序和数据进行非法存储的预防能力有关的质量属性。软件安全性是软件在收到恶意攻击时仍提供所需功能的能力。以此为作为软件自身的一个质量管理重要系数,因此特别指定此指标 1.白皮书格式要求 1.标题标头:包含明确的产品及时间信息 2.前言:包含软件自身的需求关系和基础定义,方向目的等 3.术语定义:文章中出现的对应学术名词或专业名词的一个标准化解释 4.自安全:自身安全逻辑,一般包括组织安全,法规安全,人员安全等 5.数据安全:对于数据的安全体系要求,及配套的保密规则 6.应用安全:软件自身功能是否存在逻辑漏洞,是否存在其他数据被调用转出 7.系统&环境(逻辑)安全:对于软件逻辑,开发系统配置的具体要求 8.环境(物理)安全:对于服务器或端口及使用人的一部分约束要求 9.灾难恢复与业务连续性(容错):对于软件自身的一定管控要求 2.安全测试分类 安全功能测试 1.安全功能目的测试 2.安全漏洞测试 渗透测试 1.信息渗透测试 2.注入渗透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