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派”的新风格

“风格派”的新风格
“风格派”的新风格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与世隔绝,艺术上也自成一派。没有愤怒、虚幻、打破或传承,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以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为核心的史称“风格派”的本土前卫流派成立。风格派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排除了一切无用的表现成分而致力于纯粹精神表达的探索。这在当时只有毫无负担的荷兰才能做到。同时,虽然领土狭窄导致设计领域竞争意识强烈,但悠久的尚艺传统和健全的文化资助系统,很大程度上帮助荷兰设计师避免了疲于奔命,自然而然也就供养出了专精纯粹的创作氛围。荷兰设计一贯的“从容”,大抵得见于此。

丰富的自然元素通过提炼,压缩为有一定关系的造型表达,直抵“宇宙基本特征”――荷兰风格派的艺术手法至今仍是许多欧洲设计风格的母体。以毫不废话的严谨套路将直觉总结到一个神秘高度。这种“从容”孕育出的精确如数学般的艺术处理方式,后来渗入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设计永不过时的万能指令,堪称传奇。

中落与困惑

然而,全然理性的工业时代风格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还是得迎来社会需求变化的挑战。设计是一种时代现象,与其诞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息息相关。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西方着迷于功能和形态,是因为这两点在当时的日常用品中极为罕见。到了今时今日,生活环境日趋安逸,生活结构越分越细,时间空间、生活态度等主观形而上的需求早已覆盖了一百年前单调粗糙的功能需求了。并不是说功能和形态就此要被淘汰,但至少不应再是设计的全部,设计面对的毕竟是买方市场。

荷兰设计的老牌地位近些年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单调僵化的极简风格,缺乏人情味的工业产品,无一不在暴露着荷兰因融合过度而没有民族特征的缺点,以及趋利避害导致无功无过的历史。“兼容并包”、“开放语境”,本是荷兰人引以为傲的传统,此时此刻却成了机械化、标准化的温床。太多个性就是没有个性。从风格派开始的“笔笔中锋”,到整个工业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主义成熟期,荷兰不知不觉从一个先锋者身份慢慢演变成设计话语掌权者,进而落入了意料之中的窠臼,一切自然得毫无惊喜。

同时,由于风格派的过分著名,也掩盖住了荷兰设计的其他声音。半个世纪以来,荷兰的许多独立设计师其实对风格派讲究编排的单调方法早已持有异议。设计大师彼得.兹瓦特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在努力探索风格派纵横编排以外的画面平衡方法;平面设计大家格特.顿巴、保罗.舒马特更是终其一生都在挣脱风格派阴影。而即便在风格派内部的发展道路上,凡.杜斯堡与蒙德里安也因是否使用斜线的争执最终分道扬镳了,甚至在此后的风格派传承中,杜斯堡“向空间伸展”的主张也逐渐埋没在了蒙德里安的横平竖直之下。

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任何一个光芒耀眼的主流背后都有许多股反叛力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果说蒙德里安的风格派是针对巴洛克的批判,那么针对风格派提出的批判大概就都出自扯着“个性”旗号的队伍了。然而蒙德里安与风格派却始终未被篡位成功过。荷兰的百年设计,不论荣辱,至今在国际上都难逃“风格派”紧咒。而荷兰设计本身的高度理性主义、精细微妙的细节处理和从未动摇的稳健风格却被武断地忽视了。人们完全忘了,创造风格派的民族,也有一颗可以创造其他风格的头脑。

这番难言之隐伴随着荷兰名声在外的“江湖地位”多年,慢慢地将荷兰设计者的改革之心催熟了。早在20世纪60年代,种种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修正案就已出现,尝试也不算少。但过度包容带来的藩篱,过多祖荫带来的桎梏,让这些实验绵软如同乌托邦,起不到真正作用。到信息时代更为开放和立体的观察方式普及后,一切变得更加短暂易变,艺术对观众的说服力越来越弱,辉煌历史终于成了烫手山芋。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文明,其实比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更难收拾得多。

“本能”与景观中的语境

如何再造“本土语境”?一切旧繁荣在没落以后都要问这个问题。所幸的是,荷兰人并没有像现代中国在内的许多民族一样,以全盘推翻的姿态挽救没落。他们没有忘记上一次成功的诀窍,就是植根于它们自己的民族本能――荷兰文化素来拥有的和谐、平衡、和自我约束的特点。

带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个古老哲学命题出现的“本能”展览,正是基于这种创意思维趋向的选集。“本能”出自荷兰导演保罗.费尔胡芬的惊悚片名,用这个名字办展似乎说明了一种态度和决心,另一方面,也暗合了寻找原动力的清零行为。信息时代来临,一切都变得昙花一现,如何在开放立体的观察方式下还能体会丰富细腻的情感知觉――这显然不是一百年前的计算速度可以应付的。

但“本能”无意对荷兰创意文化下一个单一的定义。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要求标本,定位也彻底过时,追逐意义的速度甚至赶不上意义坍塌的速度。荷兰曾经的辉煌和沉疴都在,艺术和时尚也仍旧有它自己的标识和准则,但在今天到底是否还有必要去讨论何为荷兰特色?荷兰在国际语境中对民族和身份的关注并非无中生有,它只是不那么锐利和明显而已。我们必须接受多元的世界里有一种温和的拷问存在,它所创造的感官体验彰显着曾经优越的荷兰文化和创意思维。

“本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展览,它还是一幅全景蓝图。构成“本能”的六处“景观”(观察角度、无设计化、柔软未来、都市光影、缓慢前行、圆顶剧场),分类不分界,并行穿插地从历史传统中走来,如同马赛克一样拼接起荷兰的现代社会,再在期待中走出工业化的、集体的、标准化的设计主流,把荷兰设计带入一个立足具体语境的创意理念。

关于“景观”这种全局性的视角,最早来源于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佛兰德斯油画。应用在展览的设置中,则是一种基于密集空间展示所需要,但又不拘泥于类型化这一单一维度的分类。在“本能”里,每一个景观都精炼浓缩,有指向性,以它为基础的空间布置系统完全平行,没有主次之分。例如:“观察角度”的空间设置是一个复杂多层面的棱镜建筑;“缓慢前行”则侧重于展现手工艺和科技材料创新间的互动。如此呈现出的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网络,也有利于观众将不同的作品联系起来,同时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感官星图。

策展组此举意在破除荷兰设计如今给人的保守印象,但也不介意“顽固地恪守现实主义精神”这种荷兰标签被重提。在荷兰设计者的眼里,理性的设计传统、具体化精神和形式上的厚重感是他们的瓶颈也是他们的根基,无论是简约还是炫酷,荷兰都不愿意走到极端,即使在破旧立新时期。要以恰当的眼光看待历史,这就是顺应自然的荷兰人的性格。

只是如此“中庸”的荷兰设计,究竟能给我们的带来什么惊喜?实验、跨界、混合不同文化元素以及勇往直前的自由?如果批判地看待这些口号,这都不是荷兰所擅长的,世界也不缺乏这些。荷兰人需要开垦的是所有激进派与保守派都触及不到的那片领域,那片最难掌握的灰色地带。因为荷兰人精于“是”与“不是”之间,精于一种悖论,精于一种精密仪器般的哲学高度,而不是单纯的凌厉或温婉的艺术方式。而这也是最难形容和界定的一种艺术形式。

所以策展人卢卡认为这样的展览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知它具体指什么――它绝不仅仅是风格、色彩或者造型的角度可以定义的。虽然好的展览既须能够以批判性术语诠释其学术背景,同时又意义明确,即使没有象形补充也易于理解。但艺术和应用艺术本就是一种模糊语言,而其大部分的魔力也来源于这个沟通历程。无论如何,在这次的展览中,当代思维影响下的荷兰创意,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后风格派”时期的集体改良,也不仅是一种新派审美,而是它“全球-当地化=未来”的独特新公式。

构成主义&风格派&现代建筑派

(新)构成主义&风格派 俄国构成主义 介绍:又名结构主义,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发展于1913~20年代。当时俄国十月革命引进根基于工业化的新秩序,是对于旧秩序的终结,在这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的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于是构成主义逐渐形成。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新构成主义 原有的结构主义,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的体积量感。新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等技法,又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合,同时也吸收了几何抽象理念,对现代雕塑、建筑甚至电影有决定性影响。 代表人物为俄国塔特林 构成主义的三原则: 技术性:代表社会实用性的运用 肌理:代表对工业建设的材料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构成:象征组织视觉新规律的原则和过程 风格特征 构成主义者主张艺术融合进生活,传统提供愉悦经验的艺术概念必须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生产和工业,这与新社会和新政治秩序是密不可分的。不细节雕琢、是诚实的。重视整体、是精确的。结构的重思考、严格地注重材料使用的经济性、使用上与生产时的功能考量、精巧的节省空间的设计。 第三国际纪念塔 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堪称为当年时代精神的纪念塔。他所设计的此一纪念塔,实为技术和艺术的总合。他从因袭的桎悎中解脱出来,而且把内部和外部通融汇合起来。由两个圆筒组成一个金字塔,采用铁和玻璃两种材料筑成。圆筒的部份以各自不同周围和各自不同速度的回转,组成一个螺旋状(spial)高塔。

工业设计史试题(1)

选择题 【A】“工业设计”一词由____在1919年首次提出。A西纳尔 B 莫里斯 C 罗威 【C】欧洲“新艺术”运动主要以_____两个国家为中心发展起来的。A法、英B 法、德C 法、比利时 【B】苏格兰的新艺术风格以________为代表。A里特维尔德 B 麦金托什 【A】国际工业设计协会________年立于英国伦敦。A 1957 B 1921 C 1919 【D】1957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英文缩写为:A CSIC B SCSIC C SCSAD D ICSID 【A】司各特的设计________。A形式简洁 B 注重装饰效果 【B】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创建人是( )。A格罗皮乌斯 B 穆特休斯 【B】60年代的POP流行派起源于( )。A意大利 B 英国 C 美国 【A】工业设计与航天科研项目的合作始于( )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B】格罗皮乌斯是( )的学生。A穆特西乌斯B贝伦斯 【B】工业设计与航天科研项目的合作始于( )。A50年代 B 60年代C70年代 【C】飞利浦是(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代表。A美国B挪威C荷兰 【A】罗森泰尔公司以生产( )为主。A日用陶瓷B家用电器C轿车。 【CD】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运动起自( )和( )。 A挪威B芬兰C瑞典D丹麦 【B】( )在工业设计上首先提出“人车调和”的口号。A福特B日产c宝马 【C】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A贝伦斯B索扎斯C莫里斯D盖德斯 【C】新艺术派在德国称之为____。a分离派b构成派 c青年风格派 d格拉斯哥派 【A】卢斯提出了__这一著名论点。a“装饰即罪恶”b“少就是多”c“装饰无罪”d“少就是空” 【D】装饰艺术派是__的一股设计思潮。a 当代b20世纪50年代c19世纪末d20世纪20~30年代 【A】“形式追随功能”是由____提出的。a 沙利文b格罗皮乌斯 c赖特d米斯.凡德罗 【C】“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发起人是____ a拉斯金b格罗皮乌斯 c穆特西乌斯 d泽姆佩尔 【C】_____创建了“德意志工作联盟”A贝伦斯 B 凡·德·费尔德 C 穆特西乌斯 【B】“红蓝椅”的设计者为___.a凡德.维尔德b里特维尔德c里默施密德d蒙德里安 【D】“红蓝椅”是根据__的二维绘画作品演化而成的设计作品。a凡·德.维尔德b里特维尔德c里默施密德 d 蒙德里安 【A】包豪斯的第二任校长是__。 a迈耶b格罗皮乌斯 c拜耶d米斯·凡德罗 【B】意大利设计史上有名的“孟菲斯”是一个____。a设计师b设计师组织c设计学院d设计作品 【C】“后现代主义”意即__。a“现代主义后期”b“现代主义前期”c“反现代主义’d未来主义【D】“解构主义”意即——。a主张无结构b结构主义c解释结构d重视个体反对统—,造成不确定感

荷兰风格派及四位代表格人物

简述荷兰风格派运动及四位代表人物 “风格派”(De Stijl)是1917—1928 年,具有相似美学观念的画家、设计家、建筑家组织起来的松散集体。他们通过1917年创建的名为《风格》的杂志交流各自的理想,“风格派”由此得名。重要人物包括P·蒙德里安、B·V·德列克、J·J·P·奥德、G·里特韦尔德等以及主要促进者:西奥多·凡·杜斯伯格。风格派反对个性,倡导国际化,排除表现成分,追求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构图即纯粹抽象。因而,平面、直线、几何形成为其表达手法,色彩减至红黄蓝三原色、黑白灰三非色。 风格特征:剥除设计、绘画、雕塑等的传统特征,采用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称为“元素”;对“元素“进行再组合,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研究构图的非对称性;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及中性色。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师、建筑师在 1917 年到 1928 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组织,其中主要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风格》杂志,在这个集体活动的10年间有几个人成为了他们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这个运动的精神领袖杜斯伯格、画家蒙德里安和莱克等,他们与一批分割派建筑加关系密切,这批建筑家包括里特韦尔。“风格派”本原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 1917年杜斯伯格在荷兰创建了以几何抽象艺术为特征的风格派。他希望抽象艺术家能够将绘画与实用的艺术设计相结合, 形成风格统一的生活环境, 以此影响大众并改变人们的意识, 最终实现风格派应该带来的简朴与谅解的太平盛世, 结束旧的个人主义世界, 开创新的宇宙世界。与坚持抽象艺术纯粹精神价值的蒙德里安不同, 杜斯伯格坚持将风格派的原则推广到艺术设计运动中。他相信艺术的形式规律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生产、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等要素组成的。 对元素的运用是杜斯伯格作品的典型特征。元素在这里指把传统的建筑、家具, 以及产品设计、绘画、雕塑中所有具象特征完全剥除后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他对艺术的表达从经验的写实跨越到抽象的精神,不描绘自然物象,只是表达作者主观精神并探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式规律。所谓“元素”不仅包括方形、矩形、三角形等基本形, 也包括垂直与水平的直线。由他创造出来的“风格”( De Stijl) 一词就体现出这种元素组合观念。他努力探索一种元素的重组方式, 亦如他对“风格”名称的命名一样, 寻求一种像木工接榫般严密的组合, 这种组合具有独立的、联系的、合理的艺术形式规则, 成为杜斯伯格作品中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纪之交的艺术激变中,杜斯伯格以创新的姿态开创了一种与写实艺术并行的艺术形式———几何抽象艺术。从风格派理论的“新造型主义”到后期的“元素主义”, 适应时代机械美学的潮流,杜斯伯格将几何抽象艺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 在元素组合过程中努力探求一种既独立又关联的“风格”特征的形式组合, 从而影响了 20 世纪人类的审美观念与衣食住行。 蒙德里安早期绘画受到象征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受凡高影响很深,力图通过绘画来表达自然的

走进风格派

题目:《走进风格派》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初中九年级 授课教师:黄露燕 学号:20104941076 班级:美术教育4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风格派的代表作品,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风格派的特点和含义。 2.技法目标:使学生懂得分析作品,欣赏作品。 3.情感目标:积极参加并喜爱艺术活动,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风格派的特点和含义。 难点:使学生懂得分析作品,欣赏作品。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两幅图:

(一)(二) 提问:对比两张图,第一张相比第二张有什么特点? 学生:第一张有黄色、红色、蓝色、白色,没有绿色、橙色:第一张的方格大小不一。 区别:(一)颜色:红色、蓝色、黄色。 构图:被切割成大小不一的七块、红色面积最大、其次是蓝色、最后是白色;有长方形、正方形。 (二)颜色:红色、黄色、绿色、橙色、蓝色。 构图:均匀的被切成九块:棱形。 教师:哪张看起来和谐、舒服? 学生:第一张。 教师:第一张大小不一的格子图,用上了美术色彩三原色:红,黄,蓝。这是荷兰风格派创始人蒙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什么是风格派,这节课我们就走近风格派。 三、新知识讲授引导。 1.风格派概括。 教师:什么叫风格派? 这个同学很有风格:这种衣服是90年的风格:这是属于什么什么风格的画派。风格是不是风格派? 学生:不是…… 教师:风格:1. 风度;品格。指风韵2. 某一时期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3泛指事物的特色。 风格派多了一个“派”就不是这个意思了,“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因为主要大多是荷兰的画家,所以又有人称之为荷兰风格派。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俄国的“构成主义”运用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基本都是处于独立的发展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而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非常有限。但是,这两个运动都是从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都把立体主义推进到一个非常绝对化,理性化,逻辑化的高度 (一)“风格派”形成 1918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他们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新方法和新形式。风格派的成员们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合为一体,强调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的组合,在结构简单的组合体中,单体仍然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他们倾向于在集合结构中反复运用基本的原色。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或“要素派”。总的看来,他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主体派的分支和变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回到荷兰,因为荷兰是战争中的中立国,因此他的探索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这个时期,他受到哲学家逊马克的哲学思想的决定性影响,完全改变了他原来的思想方法。逊马克认为我们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认为世界上的3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蒙德里安受到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后,转向完全纵横直线结构的完全抽象绘画,色彩也是逐步转向单纯的黑色线条结构,白色底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计划,走向高度的理性化方向。他认为立体注意并没有在自己发明的成果上扩大和发展,缺乏逻辑的发展和补充;他认为真正的视觉艺术应该是通过有机的运动而达到高度的平衡,在不平均但是平衡的对抗中找到平衡,在弹性的艺术中找出平衡点,对于人类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艺术表现真实的关键。 在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他的几个朋友在艺术创作中都出现了与他的完全抽象作品类似的探索。 “风格派”形成之后,这种通过蒙德里安的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开始成为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因为高度逻辑化,也就导致这个运动的素有成员都热衷于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达到设计上的视觉平衡,他们都认为这种新的形式是时代的视觉符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为战争的结果是涤荡一切污垢,摧枯拉朽的破坏旧时代,而将以一个崭新的时代取而代之。他们创造的这种简单的,理性的,数学统计的,纵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计划,就是新时代的形式特点。他们都认为这个内在规律的组成,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大生产,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式规律基础。因此,虽然“风格派”表面上是没有俄国主义那么具有政治的激进,事实上他们的社会工程倾向依然是非常明确的,这种倾向在《风格》杂志的许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 (二)一战时期的"风格派" 从1917年到1921年,杜斯伯格基本致力在荷兰国内发展一种中性的,现代的新风格。应该说,他的这种探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有关系的。他们的努力可以说是对于战争的反抗,创造一种中性的,理性的新形式,以对抗狂暴的,非理性的战争,同时也是对于战争以后的国际视觉特点找寻符号,因此,他们是一方面反对战争,同时也在为战后的新时代创造新的真是的艺术和设计。但是,这个时期“风格派”的发展基本全部在荷兰国内,并没有产生什么很大的国际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逃脱了战争的蹂躏,同时,作为一个中立国,

荷兰风格派及四位代表人物

简述荷兰风格派运动及四位代表人物

“风格派”(De Stijl)是1917—1928 年,具有相似美学观念的画家、设计家、建筑家组织起来的松散集体。他们通过1917年创建的名为《风格》的杂志交流各自的理想,“风格派”由此得名。重要人物包括P·蒙德里安、B·V·德列克、J·J·P·奥德、G·里特韦尔德等以及主要促进者:西奥多·凡·杜斯伯格。风格派反对个性,倡导国际化,排除表现成分,追求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构图即纯粹抽象。因而,平面、直线、几何形成为其表达手法,色彩减至红黄蓝三原色、黑白灰三非色。 风格特征:剥除设计、绘画、雕塑等的传统特征,采用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称为“元素”;对“元素“进行再组合,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研究构图的非对称性;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及中性色。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师、建筑师在 1917 年到 1928 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组织,其中主要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风格》杂志,在这个集体活动的10年间有几个人成为了他们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这个运动的精神领袖杜斯伯格、画家蒙德里安和莱克等,他们与一批分割派建筑加关系密切,这批建筑家包括里特韦尔。“风格派”本原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 1917年杜斯伯格在荷兰创建了以几何抽象艺术为特征的风格派。他希望抽象艺术家能够将绘画与实用的艺术设计相结合, 形成风格统一的生活环境, 以此影响大众并改变人们的意识, 最终实现风格派应该带来的简朴与谅解的太平盛世, 结束旧的个人主义世界, 开创新的宇宙世界。与坚持抽象艺术纯粹精神价值的蒙德里安不同, 杜斯伯格坚持将风格派的原则推广到艺术设计运动中。他相信艺术的形式规律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生产、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等要素组成的。 对元素的运用是杜斯伯格作品的典型特征。元素在这里指把传统的建筑、家具, 以及产品设计、绘画、雕塑中所有具象特征完全剥除后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他对艺术的表达从经验的写实跨越到抽象的精神,不描绘自然物象,只是表达作者主观精神并探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式规律。所谓“元素”不仅包括方形、矩形、三角形等基本形, 也包括垂直与水平的直线。由他创造出来的“风格”( De Stijl) 一词就体现出这种元素组合观念。他努力探索一种元素的重组方式, 亦如他对“风格”名称的命名一样, 寻求一种像木工接榫般严密的组合, 这种组合

风格派

风格派 风格派(De Stijl)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派”(Ner-plasticism)或“要素派”(Elementarism)总的看来,风格派是二十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立体派(Cubism)艺术的分支和变种。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 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见插图)。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参加风格派的,还有匈牙利画家V.胡萨尔﹑建筑师J.J.P.乌德﹑诗人A.考克﹑雕刻家G.凡顿格洛等。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凡是缺乏明确与秩序的东西,都被他们称作是巴洛克,统统予以反对。蒙德里安﹑杜斯堡等人的绘画,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间安排原色红﹑蓝﹑黄。凡顿格洛则把这种原则运用到雕塑中,与蒙德里安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以数学的解析为基础的,由一些简单的立体单元,用垂直和平行的对称方式组合成一定的空间模式,风格派对20世纪上半期的建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风格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艺术家们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混乱,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误以为用精神和艺术可以来拯救社会,可以用几何的﹑规则的抽象线条与色彩来建立一个精神王国,以取代资本主义世界。所以说,风格派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风格派的活动继续到19 31年。 荷兰的现代设计 20世纪初的重要现代主义运动“风格派”在荷兰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荷兰“风格派”、苏联的构成主义和德国的包豪斯是形成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基本支柱。 “风格派”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家具建筑设计师里特维特(Gerrit Riet veld,1888-1964)。他在父亲的店里当学徒,同时学习建筑。他一直与现代主义运动没有任何关系,直到1916年凡·霍(Robert van t’Hoff)请他设计家具。1917年他设计了一张绝对没有妥协的几何形椅子,称为红-蓝椅子,此椅成为现代主义设计运

小议荷兰风格派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小论荷兰风格派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摘要: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 关键词:荷兰风格派蒙德里安凡·杜斯堡发展历程影响 正文: 众所周知荷兰是一个拥有童话风车的国度,我对她所孕育的风格派颇感兴趣,也想知道荷兰风格派对现代设计的影响,遂做论文。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运动,主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状,而且颜色只使用黑与白的原色。同时它也被称为新塑造主义。 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胡札、雕塑家万东格洛、建筑师欧德、里特维尔德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对于风格派的这种艺术目标,蒙德里安更喜欢用“新造型主义”一词来表达。他把新造型主义解释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自然的丰富多彩就可以压缩为有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艺术的最终目的

荷兰风格派代表人物

荷兰风格派代表人物: 凡.杜斯堡莱克蒙德里安奥德 凡.杜斯堡: 凡·杜斯堡于1917年在荷兰创建了几何抽象的"风格派",他是该组织的内驱力和整个运动的精神领袖。他坚持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并通过包豪斯提升抽象艺术的地位,进而对现代艺术设计与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素"的解构与重组、几何化基本形与骨架的建构、三原色与中性灰的使用以及非对称均衡的追求是他对抽象艺术语言的运用。抽象艺术的扩张,抽象语言的探索使他术的伟大开拓者。 凡.杜斯堡简介:1883年出生于荷兰的乌得勒之。他在早期撰写过寓言、剧本以及通过临摹博物馆的名画自学绘画。25岁那年,他首次举行个人作品展。其后,他开始发表艺术评论,创作了诗歌作品《满月》。自1916年(33岁)起,他参加了先锋派的所有重要活动,相继成为斯芬克司派运动及其同名杂志社的创始人之一。1917年(34岁),杜斯伯格在荷兰莱德创建"风格派"及其同名杂志。1921年(38岁),加入达达运动组织,进行达达艺术活动。1926年(43岁),在《风格》杂志上发表《元素主义宣言》,标志着他与新造型主义的早期原则的彻底决裂,同时也与蒙德里安分道扬镳。1930年(47岁),

杜斯堡成为"具体艺术派"和同名杂志的创始人之一。1931年(48岁)创建发展了抽象--创造团体。同年,他在瑞士的达沃斯去世,"风格派"也因其早逝而解散。[3](P.281)在风格派期间,杜斯伯格领导整场运动并以《风格》杂志为纽带维系成员的关系,传播"风格派"抽象主义的艺术理念。 代表作品: 《玩牌者》 这幅《玩牌者》的母题来源于塞尚的同名作品,杜斯堡将塞尚画中的那种几何构成的处理,进一步引向抽象。我们看到,玩牌者的形象已被抽象成为无法辨认的直线和矩形。那些不同的矩形,形成了一个疏密聚散变化有致的网格结构。在这一网格结构中,所有造型要素均被水平线和垂直线控制着,形成某种节奏和韵律。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 【摘要】俄国构成主义强调空间中的势,同时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贴和浮雕技法,注重结构与组合的表现,对现代建筑、平面建筑、雕塑等都有决定性影响。一战期间的荷兰远离战争,社会发展稳定。一些艺术家、建筑家为逃避战争来到荷兰。立体派、野兽派等新鲜血液的注入,促进了风格派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风格派、构成主义 【作者信息】130079073,高宇,13传10 一、荷兰风格派 (一)流派介绍 “风格派”即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说其松散是因为比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并没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参加这场运动的不少人都互相不认识,且参加的人从没同时展览作他们的作品。他们没有成员身份,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这场运动的主要促进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 (二)代表人物 1、彼埃·蒙德里安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2、凡杜斯堡(TheovanDoesburg,1883—1931)是风格派的另一位核心人物。他是《风格》杂志的创刊人和主持者,同时也是该杂志重要的撰稿人。他曾用好几个笔名在该杂志发表文章,让别人以为那些文章是由不同国籍的好几个人所作,从而人为地扩大了风格派的影响。杜斯堡曾对风格派一词的由来这样解释,“风格是出自我在1912年的阐述:剥去本质的外形,那么你就能得到风格。” (三)代表作 1.《开花的苹果树》 蒙德里安作,1912年,布上油画,78x106厘米,荷兰海牙市立美术馆藏。在1912年10月阿姆斯特丹的“近代美术联展”中,蒙德里安送展了这幅《开花的苹果树》。依然是树的主 题,但几乎走到了纯抽象的边缘。形象被进一步 简化至碎面,而几乎成为图案的象征。我们可以 看到,树干与枝杈变成了直线和弧线,它们相互 交错,产生某种特别的律动感。色彩则采用了柔 美的淡绿、淡黄色系,给人轻快和愉悦之感。画 面上,树的基本形态其实已经消失在一种黑色线

荷兰风格派及四位代表人物

荷兰风格派及四位代表人 物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简述荷兰风格派运动及四位代表人物“风格派”(De Stijl)是1917—1928 年,具有相似美学观念的画家、设计家、建筑家组织起来的松散集体。他们通过1917年创建的名为《风格》的杂志交流各自的理想,“风格派”由此得名。重要人物包括P·蒙德里安、B·V·德列克、J·J·P·奥德、G·里特韦尔德等以及主要促进者:西奥多·凡·杜斯伯格。风格派反对个性,倡导国际化,排除表现成分,追求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构图即纯粹抽象。因而,平面、直线、几何形成为其表达手法,色彩减至红黄蓝三原色、黑白灰三非色。 风格特征:剥除设计、绘画、雕塑等的传统特征,采用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称为“元素”;对“元素“进行再组合,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研究构图的非对称性;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及中性色。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师、建筑师在 1917 年到 1928 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组织,其中主要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风格》杂志,在这个集体活动的10年间有几个人成为了他们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这个运动的精神领袖杜斯伯格、画家蒙德里安和莱克等,他们与一批分割派建筑加关系密切,这批建筑家包括里特韦尔。“风格派”本原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 1917年杜斯伯格在荷兰创建了以几何抽象艺术为特征的风格派。他希望抽象艺术家能够将绘画与实用的艺术设计相结合, 形成风格统一的生活环境, 以此影响大众并改变人们的意识, 最终实现风格派应该带来的简朴与谅解的太平盛世, 结束旧的个人主义世界, 开创新的宇宙世界。与坚持抽象艺术纯粹精神价值的蒙德里安不同, 杜斯伯格坚持将风格派的原则推广到艺术设计运动中。他相信艺术的形式规律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生产、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等要素组成的。

风格流派——荷兰风格派运动

荷兰风格派运动 荷兰风格派运动(De Stijl),主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上缩减 颜色只使用黑与白的原色。也被称为新塑造主义(neoplasti 运动中最有名的艺术家皮耶·蒙德利安(Piet Mondrian,荷兰 年),在1920年出版了一本宣言名为“新塑造主义”(Neo-Plas 斯堡(Theo van Doesburg,荷兰人,1883年-1931年)在1917年至1928年出版了期刊,传播风格派的理论。期刊同时还包括画家乔治·万顿吉罗(George Vantongerlo 年-1965年)、建筑师奥德(J.J.P Oud,1890年-1963年)和格里特·里特维尔德(Gerrit 1888年-1965年)。 De Stijl的作品对包豪斯和世界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De S 格之意)。 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Leck)、胡札(Vilmos Huszar)、雕塑家万东格洛(Ceorges Vantongerllo)、建筑师欧德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对于风格派的这种艺术目标,蒙德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一词来表达。他把新造型主义解释为一种手段,“通过这富多彩就可以压缩为有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直觉手段。”(赫伯特·里德著,刘萍君等译:《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术的最终目的“不是通过消除可辨别的主题,去创造抽象结构”,而是“表现他在人类和的高度神秘。” 蒙德里安及其伙伴们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有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风格》杂志评论杂志自1917年6月16日创刊以来,为风格派的思想传播和作品汇合作出了很名称亦源自于它。该杂志由凡·杜斯堡负责编务工作,蒙德里安是它的明星。直至19杂志一直是新造型主义的重要舞台。随后,杜斯堡放弃了新造型主义的严格造型原则要素主义(elementalism)宣言。他把矩形构图倾斜45度角,以追求一种更有动态的线造型显然与蒙德里安所主张的直线相背离。同时,《风格》杂志还发行增刊向达普等人的加入,该团体变得松散而庞杂。这种“歪门斜道”惹恼了蒙德里安,于是,他格》杂志发表最后一篇文章以后,便与之分道扬镳。以后的日子里,蒙德里安一如既主义,直至离世;杜斯堡则去搞他的基本要素主义实验。1928年,《风格》杂志停斯堡去世,杜斯堡夫人为纪念丈夫,于1932年出了最后一期专刊。不可否认的是,欧洲前卫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

荷兰风格流派

荷兰风格流派 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于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兰创立。其绘画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代表人物还有奥特·凡杜斯堡、巴特·凡·德·莱克等。 “风格派”即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说其松散是因 为比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并没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参加这场运动的不少人都互相不认识,且参加的人从没同时展览作他们的作品。他们没有成员身份,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这场运动的主要促进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 风格派作品特征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荷兰风格派计、绘画、雕 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 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行的深入研究于运用。 ?4.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 色。以上几点特征可以很清晰的从蒙德里安的作品中看出。 ? 风格派的成就 ?1.关于新建筑的观点:新建筑应该是反立荷兰风格派方体 的 ?四维分解法(通过将一个盒子分解开来,从而赋予每个面 以流动、延展 的动感) 领导人物------ 蒙德里安 ?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 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BartvanderLeck)、胡札 (VilmosHuszar)、雕塑家万东格洛(CeorgesVantongerllo)、建筑师欧德(J.J.P.Oud)、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 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 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是风格派最核心 的人物。1923年,凡杜斯堡在《风格》杂志创刊五周年之

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红蓝椅

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红蓝椅 (The Red and Blue chair) 里特维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在19l7~l9l8年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 红蓝椅是荷兰风格派最着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德受《风格》杂志影响而设计的。里特维德的红蓝椅对包豪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7-18年设计,当时没有着色,着色的版本要到1923年。 这把椅子整体都是木结构。13根木条互相垂直,组成椅子的空间结构,各结构间用螺丝紧固而非传统的榫接方式,以防有损于结构。这把椅子最初被涂以灰、黑色。后来,里特维德通过使用单纯明亮的色彩来强化结构,使其完全不加掩饰,重新涂上

原色。这样就产生了红色的靠背和蓝色的坐垫。把手和椅腿仍保持黑色、少量的黃色被用來強化端面。这把椅子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念。 从功能上说,这把椅子是不舒服的,但是通过展示,它证明了产品的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设计师可以给功能赋予诗意的境界,这是对工业美学的阐释。而且,这种标准化的构件为日后批量生产家具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它的与众不同的现代形式,终于摆脱了传统风格的家具的影响,成为独立的现代主义趋势的预言。因此,集中体现了风格派哲学精神和美学追求的《红蓝椅》成为现代主义在形式探索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作品。对于整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红蓝椅的理性化设计与设计家对一战的反思和对抗有着内在的联系。里特维德是将风格派艺术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的重要艺术家之一。这款红蓝椅具有激进的纯几何形态和难以想像的形式。在形式上,是画家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相间》的立体化翻译。该画家以利用处于不均衡格子中的色彩关系达到视觉平衡而著称。里特维德说"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的独立与完整。这样,整体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象出来。"里特维德在这一设计中创造的空间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开放性指向了一种"总体性",一种抽离了材料的形式上的整体性。

少就是多-从风格派到密斯风格

少就是多 ——从风格派到密斯风格 引言: 当代建筑思潮这门课程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近现代、当代建筑界各位知名建筑师的思想和各类建筑风潮的发展历史,受益匪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出名建筑大师密斯以及他的思想,同时密斯也是我最喜欢的建筑师之一,借助此次论文的机会,我想谈谈我对建筑大师密斯的了解和认识。 先锋派的艺术与建筑 现代建筑是一场风格的还原与净化,这一方面像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那样从中世纪的朴素建筑风格和传统中寻求灵感,而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像欧洲大陆的先锋派建筑师那样应用现代视觉艺术的最新成就。相比于保守和复古的建筑界,世纪之交的艺术界充满了创新与生气。印象派(Impressionism)首先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时空概念,创造了一种瞬时的艺术,而随后的后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又把这瞬时艺术凝固成为新的时空艺术,其中,塞尚(P. Cezanne)强调空间的平面化构成,是立体派和构成派的前身;而凡·高(V. VanGogh)则注重表现画家自我的主观激情,这是表现主义的肇始。立体派(Cubism)解析物体,用时空的概念来表现物体,把物体解析成一些理性和抽象的几何平面。俄国的至上主义(maticism)画家马林维

其(Kasimir Malewitsch)更加走向抽象化,他的绘画完全脱离了自然物体,而是纯粹的抽象形体,但构图仍然较为复杂。把这种抽象化继续下去并进一步简化和理性化,对现代建筑影响最为直接的是荷兰的风格派(De Stijl), 其代表人物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绘画只是若干直线和平面的抽象组合,无任何意义,这不仅是理性的抽象,更是简化和还原的极至,这种构图表现了工业化现代社会的特点,也非常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这自然成为探索新建筑形式的坚实基础。至上主义在建筑上的表现是苏联的构成派(Constructivism),塔特林(Vladimir Tatlin)的第三国际双螺旋塔纪念碑(1919)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它体现了复杂和抽象的特点。而以抽象和简化为特点的荷兰风格派的建筑版本则是现代主义建的真正开始。里特维德的乌德勒支施罗德住宅(Schroder-Schrader House, Utrecht,Holland, 1924)把蒙德里安绘画风格立体地表现出来,这座住宅看上去是有许多不同的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包括平面(墙面,阳台板,屋顶板等),线(栏杆)和棱体(柱子)等。这些元素相交处不做任何过渡处理,保持各个元素的独立性和最简洁、最抽象的构图。由于构成派的作品都是由非常清晰的简化几何元素(Elements)组成,所以它又被称作元素主义(Elementarism)

各类设计流派与风格(名词解释)

【艺术设计流派】 【古典主义】17世纪一种艺术思潮,由法国流传世界。它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代表作品:马拉之死、佩劳的卢浮宫东立面建筑设计。 【新古典主义】又称“典雅主义”“形式美主义”“新复古主义”。兴起于18世纪。资本主义初期一种设计思潮。把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作为创作源泉。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代表人物:杰弗逊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英国大笨钟。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形式主义】或“形式主义设计”。对形式而非内容的重视。20世纪形式主义美学,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 【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在建筑设计表现最为充分。特点是功能主义,形式上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重视空间的考虑,重视设计对象费用开支,具有高度理性化。幕墙架构,梁柱支撑。代表人物:瑞士勒·柯布西埃的钢管座椅。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美国的弗兰克·赖特。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的伊马特拉教堂。德国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和包豪斯校舍。 【粗野主义】也就“野性主义”“朴野主义”。以柯布西埃的粗犷的建筑风格为设计倾向。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形式美。以毛糙、粗鲁为建筑美的标准。只有钢筋混泥土,没有涂抹和装饰。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代表人物:柯布西埃。路易康的达卡政府大楼。 【纯粹主义】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个分支。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埃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埃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的美学观,提倡由经济法则和数字计算形成不自觉的美。建筑师应该注意的是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和形体,并应在调整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法线”是在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的过程中,用来作为构图参考的。在建筑造型上,纯粹主义摒弃个人情感,反对装饰,认为比例是处理建筑体量与形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倡表现立方体,圆锥体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为主的构图手法。柯布西埃1928年设计萨伏伊别墅是纯粹主义的经典作品。 【草原式风格】也称“草原式住宅”。建筑师弗兰克·赖特。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用地宽阔,环境优美。代表作品:流水别墅。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1917年俄国构成主义,从立体主义派生出来。“结构”是设计的出发点。用非常简单的造型,抽象的手法。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探寻理性主义。构成主义的三大基本原则;技术性、肌理、构成。代表人物:马列维奇,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构成主义风格来源:①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毕加索。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维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②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对构成主义的影响:抽象的、动感的表现形式。③至上派(至上主义)——马列维奇,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极力解放具象艺术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块的形式中寻求一处避难的空间。”“当我想离开自己生活过、工作过并且曾信以为真的理想世界之时,恐惧就会降临。”随后宣称至上主义结束。 【样式主义】20世纪20年代开始。“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美国工业设计一种理念:

外国美术史30-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美术可以概括为两大流派:抽象的和非具象的;非理性的和梦幻的。就前者而言,偏重形式方面,其观念最为激进、影响最为深远的运动是俄国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风格派;而后者较偏重内容方面,其代表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立体主义破坏了传统的再现方法,给探索者留下了重要的启示:新的绘画应该是与可视世界物体无关的独立存在,它应当由发自心灵的完全抽象的形式构成。但是这种绘画的抽象与分析立体主义不同。分析立体主义所用的手法是,把客观物体分解为抽象或半抽象的形状,然后把这些形状重新组合起来。 这种组合起来的抽象形式与原来的物体仍有联系,而新的绘画的抽象形式只涉及一般概念而非特定细节,因此它主要诉诸心灵,其次才是感觉。 构成主义 俄国艺术家很早就十分关切西欧各种新的运动,早在一次大战前,毕加索和马蒂斯的上百件作品已被购到俄国,他们的名字在莫斯科上层文化圈子中比在巴黎更为人熟知。俄国的主要艺术杂志都刊登了许多立体主义绘画,此外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还在俄国作了极为成功的旅行讲演。因此俄国艺术界变革的条件已酝酿成熟。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simi Malevich,1878--1935)虽然没有出国,但也吸收了野 兽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新风格,并进而发展了一种他在1913年称为至上主义的纯抽象 绘画。在这一年,他画了一幅最纯粹、最彻底的抽象画:在白底子上面了一个黑方块。 他解释道,"当我极力使艺术摆脱再现性的重负时,在正方形中得到了慰藉。" ←《黑色的梯形与红色正方形》(1915) 同年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6)创作了第一件纯抽象的浮雕,这是一件由金属、玻璃和木材构成的作品,把立体主义拼贴美术的观念推向极至。1919年,塔特林设计了著名的第三国际纪念碑,高达400米,可惜未能付诸实施。 后来淄姆·加博(Naum Gabo,1890--1977)和安东·佩夫斯纳(Anton Pevsner,1884--1962)兄弟俩也加入了塔特林和马列维奇及其在莫斯科追随者的行列,并从1920年共同起草发表《现实主义宣言》时起,成为这一运动的发言人。"构成主义"一词就出自那篇宣言。加博主张发展立体主义对空间的关切和未来主义对运动的注意。他认为艺术只能由空间和时间构成,艺术品除了自己本身之外不应表现任何东西。 构成主义者自称为艺术工程师,他们对现代的机器、批量产品、工艺技术,以及对塑料、钢材、玻璃等现代工业材料赞美不已。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政府反对构成主义激进的美学思想,许多构成主义者纷纷离开俄国,到国外继续发展他们的思想,并把这些思想传遍西方世界。 风格派 最纯粹的抽象运动是荷兰的风格派,它在观念意识上最强调精神方面。1917年风格派创于阿姆斯特丹,它的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等人。 风格派的艺术观念有完备的思想体系,这就是荷兰的唯心主义哲学,强调节制、明晰、逻辑的理性传统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