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合、意合与翻译

形合、意合与翻译
形合、意合与翻译

英语翻译法与直接法的比较与结合(2)

英语知识 2.2 直接法的主要特征 直接法着重口头表达和自然交际,语言学习始于日常表达,而非古老的语言文学。课堂行为用目的语以口头形式展开,强调模仿,培养语言习惯。大部分时间用于提问和回答,练习包括替换、听写和叙述等形式,课堂上还会涉及听力理解,听力不是游离于口语之外的技巧。而是其基础,听力知识也会转化为口语知识,一其学习也有利于其他技能的训练。在直接法中,通过已知的外语词汇或其他辅助手段,直接学习新词语和表达法,具体词汇用物体或图画示范,抽象词汇则用意义联系讲授,不采用母语作参照,教师采用外语授课,充分利用手势、动作、表情、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段,讲解避免翻译和语法阐释,将新语言直接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通过直接法,目的语在语内习得,意旨在第二语言(外语)内部,将其作为惟一参考的教学方式,不借助翻译是这一方法的一大特点,仅用外语进行传授,不涉及两种语言的翻译转换,单语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二语内部建立言辞关联,使学习者能够在没有母语辅助的情况下驾驭二语系统,同样,通过语内策略,口头表达直接与物体、情境以及思想直接相连。这种论点是直接法的基石,基于此,二语的学习更接近于第一语言(母语)似的直觉学习,语法规则的教学采取归纳式,学习者的错误被容忍,课堂上,教师须激励学生直接、自觉地使用外语,再归纳出语法规则,由于学习者需自己总结语言点,难免会犯错,如果交流中犯错,教师不会打断、纠正,以免影响其兴趣,相反,鼓励他们用外语思考,积极使用二语,重在理解和交际。 2.3 直接法的目标 直接法强调口语优先于其他方面,以保证交流,口头表述

作为初期教学目标,有别于前者。口语的重要性体现在教学法和课堂表现上,听说先于写作,小班集中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提问——回答逐步训练口头表达技巧。 2.4 直接法的优势和劣势 外语能力的一大特征是能够口头表达,有效地进行交际,直接法倡导的口语,是交际中最受欢迎的外语使用形式。课堂上,教师创造气氛使学习者在会话中运用新语言,熟悉语音、语调以及如何断句,从最常使用的日常习惯表达人手,以增强、维持兴趣和自信,学习者自如流畅地用目标语进行交流。也会促进理解和感悟,学习者完全置身于逼真的外语环境中,使得二语学习似母语般自然。仅使用外语的教学手段使得外语信息集中输入学习者脑中,只要输入的信息无误,学习者可以自动地、不费力地掌握二语,自然会从这一方法中获益,加快学习进度,此外,高级阶段用外语思考,会促使其不断接近二语水准。 但是,直接法过分强调和歪曲了自然的母语学习与课堂外语习得间的相似性,把课堂与外部现实世界等同起来,因其缺乏强有力的语言学理论根据,对许多语言现象缺乏科学、系统阐释,屡遭抨击。直接法要求教师的母语即为目标语,或具有类似语言水平的专业人士。并非所有教师都可以依靠其自身能力和技巧掌控课堂。主要问题在于,直接法是用外语授课,尽量避免使用母语。 3 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结合 对于英语教学中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采用哪一种方法,这与教学目标有关。我们通常把熟练运用作为主要教学目的或目标,将其界定为听、说、读、写四种技巧,或日交际能力。听说与读写同样重要,两种教学法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不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 摘要:英汉语言中形合与意合是句法和语法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概念。这种差异体现在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短语、句子等方方面面。 关键词:形合;意合;形式 Abstract:Hypotaxis and parataxis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 syntax and grammar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This difference reflects on the vocabulary ,phrase and sentence and other aspec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Keywords:h ypotaxis ; parataxis;form 一.引言 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Nida)在其著作《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译书中所指出的“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意合与形合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意合与形合是语篇组织上最为常用的手段。汉语是意合语言,所谓意合是指句子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如词语与词语之间、词语和分句之间不使用语言形式手段来连接,而是通过词语以及分句的含义来表达句中存在的语法、句法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被称作“流水句”,呈现出“波浪形”;所谓形合,是指英语句子中的各个组成成分—如词语和分句之间以及词语和词语之间通过显著的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

词)来连接,句子的组成成分处于主从关系中,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插入各种从属结构,抽丝剥茧,层层展开。因而,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呈现出“枝杈形”。总而言之,形合与意合这两种基本的语言组织手段在汉英语言表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形合与意合的对比 正如奈达所指出的,翻译要实现功能对等或者说是动态对等。而所谓功能对等,就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风格。英语中的形合是用连接词来体现分句之间的依附关系或者从属关系。语句各成分之间的相互结合常用恰当的连接词或者各种语言俩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而汉语中的意合却不依靠关联词而依仗次序来体现相互之间的关系。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或者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而少用连接语,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的。从性质上分,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重内省和体悟,却不重逻辑,因而语言简约、含义模糊,从而使得汉语表现出意合的特征。相较而言,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注重分析和实证,以逻辑和理性探索自然规律。这种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客观上要求在表述逻辑关系时必须依赖于各种连接手段承上启下,脉络清晰自然。汉语的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汉语中形合手段的使用要比英语少很多,主要体现在:没有英语所常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以及连接副词;介词数量少,大约只有30个,而且大多是从动

翻译形合与意合

翻译形合与意合

1. All was cleared up some time later when news came from a dista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2. 介词。介词包括单介词(如 with, to, in, of, about, between, through)、合成介词(如inside, onto, upon, within, without, throughout)和成语介词(如 according to, along with, apart from, because of, in front of, on behalf of, with regard to).据G..Curme 统计,英语各类介词共约定俗成85个。介词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类之一,是连接词、语或从句的重要手段。R. Bander 指出:“A preposition may be defined as a connecting word showing the relation of a noun or substitute for a noun to some other word in the sentence. …Prepositions appear constantly in English speech and writing. …Over ninety percent of preposition usage involves these nine prepositions: with, to, from, at, in, of, by, for and on.”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介词,汉语则常常不用或省略介词: 1) The many colors of a rainbow range from red on the outside to violet on the inside. 3. 其他连接手段,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比较级、人称等)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广泛使用代词以保持前后响应的关系,以及使用“it”和“there”作替补词起连接作用等等。英语常常综

英汉翻译 之 合译法

英汉翻译之合译法 合译法多用于英语简单句的翻译,特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文句子共用相同的主语的时候,汉语一般不喜欢重复某一名词,或重复使用某一代词作主语,这这种情况下,往往将原文数句合译为一句。 This novel is of no great literary merit. It is merely a pot-boiler. 这部小说纯属胡编乱造,没有多大文学价值。 I wasn’t an enemy, in fact or in feeling, I was an ally. 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情感上,我都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他们的盟友。 Confucius was a believer in moral action and in what we today call human development. He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within the social order. 孔子信仰道德的行为,信仰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发展,提倡在社会秩序内建立和谐。 Young people don’t hesitate to attempt one thing after another. Eager to experiment, they welcome new ideas. They are restless and alive and never satisfied. They seek perfection. 年轻人总是不停地探索,急于实验,乐于接受新的思想。他们充满活力,永不满足,追求尽善尽美。 有时候是为了行文紧凑、简练的原则而将两句或数句合并为一句来翻译; I was slow to understand the deep grievance of women. This was because, as a boy, I had envied them. 我迟迟未能理解女人的深切苦楚,因为我小时候曾羡慕过她们。 A man in a newish suburb feels that he has one foot in the city and one in the country. As this is the kind of compromise he likes, he is happy. 住在新郊区的人,觉得一只脚在城里,一只脚在乡下,非常开心,因为这种城乡妥协之地是他喜欢的。 Towards evening, the attack of the French slackened in its fury. They had other foes besides the British to engage, or were preparing for a final onset. 将近傍晚,法军的攻势逐渐松懈,或许因为它们除了英国人之外还有别的交战敌人,或许正在准备发动最后的一次总攻击。 Although the size of the task waiting to be carried out is daunting and there are many hurdles to be overcome, it would be wrong to end my address on a note of pessimism. Many countries have already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is regard. 尽管等待我们去完成的任务规模之大令人畏惧,尽管有许多障碍有待克服,但是以悲观的调子来结束我的发言是错误的,因为许多国家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合译时,可充分发挥汉语标点符号的作用; Nine of the 13 children have never held a meaningful job, nor do they care to. Only one of

形合、意合与翻译

形合、意合与翻译 万江波 提要: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的重要区别特征,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则以形制意。由于语言与思维模式之间相互制约,西方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要求语言倚赖于各种连接手段承上启下。而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不重逻辑,因而语言简约、意义模糊。一般来说,在译英为中时应以表“意”为核心进行遣词造句;译中为英时应先确定适当的“主谓”主线,再梳理脉络。关键词: 形合;意合;思维模式 ? 1. 形合和意合的概念 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它们在发音、构词法、句法、修辞形式以及谋篇布局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两者之间虽不乏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Eugene A. Nida说过,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之分了(1982)。 “形合”和“意合”是已故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译。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方梦之,2004)。印欧语言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例如:The boy had his breakfast and went off to school.(男孩吃过早饭上学去了。)这里英文中“his”跟“The boy”前后照应、相互攀连,“and”将两个承接的动作衔接起来,是英文形合的手段。如果翻译时过于拘泥于原文的形合语言,译文会显得冗余累赘和拘谨(“男孩吃过他的早餐,然后上学去了”) ,而汉语里“吃过早饭上学去”两个连贯的动作显得很紧凑。 再如雪莱在《西风颂》中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里英文中的“If”就表现了从句与主句之间“假设-判断”关系,而汉语译文则没有采用任何连接词语,并不显得突兀,反而更觉一气呵成、余音绕梁。 简言之,“形”是英文行文必不可少的要素,而汉语的句子铺排则以“意”为核心。 ? 2.形合、意合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 著名翻译家、散文家孙家晋曾说过,“西文像树上分出枝桠,中文如铜钿串在一起。”1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印欧语言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有人称之为线性的语言,其句法以主谓结构为中轴线;如果有宾语或补语成分,可在主线上延伸;定语及状语成分则以枝桠的形式构成分支线,并通过关联词与主轴线相接。这种树状结构由于主谓结构形成了对“全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挈性结构主轴”(刘宓庆,1990),因而各支的脉路都一目了然,枝枝桠桠都必有归宿。如果把句的结构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彼此关联、相得益彰,构成了密密挨挨的树林。 由此可见重形合的印欧语言是一种非常强调外在逻辑形式的文字,从句法到篇章都强调演绎和推理。有了逻辑的语言就有逻辑的思维,有了逻辑的思维反过来也会有更为逻辑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形式逻辑的三要素——概念、判断和推理,总结了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归纳法和演绎法,并创立了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亚里士多德相信,一切演绎的推论如果加以严格地叙述都是三段论式的。现代西方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哲学的研究都证实了它们是以“三段论”为基础而衍伸出来的各种领域学科,而逻辑性成了西方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西方思维传统注重分析和实证,在论证和推演

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

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 Division & Combination * 翻译英语句子时,有时我们可把原文的句子结构整个保存下来或只稍加改变即可,但在不少情况下则必须将原来的句子结构作较大的改变。 * 分译法和合译法是改变原文句子结构的两种重要方法。 * 所谓分译法是指把原文的一个简单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所谓合译法是指把原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一个复合句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来表达。 * 一、分译法 * (一)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1.副词 They, *not surprisingly, did not respond at all. 他们根本不回答,这是不足为怪的。 * 2.形容词 * Chairman Mao might have spoken with understandable pride of his policy of “self-reliance”. * 毛主席在谈到他的“自力更生”政策时,也许有些自豪感,这是可以理解的。 * That region was the most identifiable trouble place. 那个地区是个麻烦的地方,这是大家很容易看到的。 * 3.名词

* A movie of me leaving that place would look like a shell leaving a rifle. * 我离开那个地方的速度之快,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会像出膛的子弹一样。 * He shook his head and his eyes were wide, then narrowed in indignation. 他摇了摇头,双目瞪地圆圆的。 * (二)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1.分词短语 * She sat with her hands cupping her chin, staring at a corner of the little kitchen. * 她坐在那儿双手托着下巴,眼睛凝视着小厨房的一角。 * Sunrays filtered in wherever they could, driving out darkness and choking . the shadows 阳光射到它所能透过的所有地方,赶走了黑暗,驱散了幽影。 * 2.名词短语 * I wrote four books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a record never touched before. * 我头三年写了四本书,打破了以往的记录。 * Energy can neither be created nor destroyed, a universal accepted law. * 能量既不能被消除也不能被创造,这是一条普遍公认的规律。 * 3.前置词短语

翻译形合与意合

翻译形合与意合 所谓形合(hypotactic),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paratactic),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 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一、英语的形合法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用得十分频繁: 1. 关系词和连接词。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如who, whom, whose, that, which,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等, 用来连接主句和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或表语从句。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如and, or, but, yet, so, however, as well as, (n)either…(n)or…及when, while, as, since, until, so…that, unless, lest 等,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或状语从句。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这些关系词和连接词,汉语则少用甚至不用这类词,如: 1. All was cleared up some time later when news came from a dista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2. 介词。介词包括单介词(如with, to, in, of, about, between, through)、合成介词(如inside, onto, upon, within, without, throughout)和成语介词(如according to, along with, apart from, because of, in front of, on behalf of, with regard to).据G..Curme 统计,英语各类介词共约定俗成85个。介词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类之一,是连接词、语或从句的重要手段。R. Bander 指出:“A preposition may be defined as a connecting word showing the relation of a noun or substitute for a noun to some other word in the sentence. …Prepositions appear constantly in English speech and writing. …Over ninety percent of preposition usage involves these nine prepositions: with, to, from, at, in, of, by, for and on.”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介词,汉语则常常不用或省略介词: 1) The many colors of a rainbow range from red on the outside to violet on the inside. 3. 其他连接手段,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比较级、人称等)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广泛使用代词以保持前后响应的关系,以及使用“it”和“there”作替补词起连接作用等等。英语常常综合运用上述的关系词、连接词、介词、以及其他连接手段,把各种成分连接起来,构筑成长短句子,表达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如: 1)He boasts that a slave is free the moment his feet touch British soil and he sells the children of the poor at six years of age to work under t

英汉语翻译的形合与意合-印(DOC)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一) 英语是一种非常讲究语法的语言,而语法关系则通过一定的外显形态标记来表现;而中文则不用形态变化,靠词序、虚词、上下文关系等来表达语法关系。正如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欧化的语法”一章中说:中国话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须;西文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 如: 他正在看这本书。He is reading this book. 他已经看了这本书。He has read this book. 这个例子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对此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在写作中却经常有同学在这些方面错误不断。 在汉语里,句子和句子之间通过内在的意义而非形式的逻辑关系来连接,因此常常省略连词、代词等成分。如: 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语中,连接手段是非必须的,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全句整体来判断出词语前后隐含的关系。而在英文中,这种隐含的关系必须被“显性”化。如: 他买了台电脑,花了六千块。 就绝对不能写成:He bought a computer, spent 6000 yuan. 而必须写成:He bought a computer which cost him 6000 yuan.或He spent 6000 yuan on a computer. 他今天没来,妈妈住院了。 就不能写成:He is absent today, mother is ill. 而要写成:He is absent today because his mother is hospitalized. 这种只求“意思”不讲“形式”的句子在汉语里比比皆是,如: 我们换个地方,教室正在上课呢! 现在很饿了,我们去吃食堂! 十块钱一下子就花光了! 如果不考虑英汉的差别,直接按照中文思维写出:We change a place,the classroom is having a class./ Now is hungry, we go to eat the dining hall./Ten yuan spends finished. 之类则要闹出大笑话来。 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 先来看一个例子,一封来自学员的E-mail: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审批稿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 合及其应用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 摘要:英汉语言中形合与意合是句法和语法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概念。这种差异体现在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短语、句子等方方面面。关键词:形合;意合;形式 Abstract:Hypotaxis?and parataxis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 syntax and grammar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This difference reflects on the vocabulary ,phrase and sentence and other aspec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Keywords:h ypotaxis?; parataxis;form 一.引言 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着作《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译书中所指出的“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意合与形合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意合与形合是语篇组织上最为常用的手段。汉语是意合语言,所谓意合是指句子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如词语与词语之间、词语和分句之间不使用语言形式手段来连接,而是通过词语以及分句的含义来表达句中存在的语法、句法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被称作“流水句”,呈现出“波浪形”;所谓形合,是指英语句子中的各个组成成分—如词语和分句之间以及词语和词语之间通过显着的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来连接,句子的组成成分处于主从关系中,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插入各种从属结构,抽丝剥茧,层层展开。因而,具有明显的层次

合译法

Combination(合译法) 所谓合译法,是指把原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译成一个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合译为一个句子,或将一个复合句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来表达。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英语重“形合”,连接词较为发达,句子结构层层包孕,句子在空间上呈大树型结构,长句较多。汉语重“意合”,句子与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词,积词成句,积句成章,流水句较多,呈线性排列,一句接一句,短句较多,句子结构呈竹竿型分布。另外,英语的后置修饰语有时很长,而汉语的修饰语一般前置,不宜过长。因此,为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也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原文意思,在翻译时需要对原来的句子结构进行调整,即适当改变原文结构。与分译法把原文的某个成分从原来的结构中分离出来,译成一个独立分句相反,合译法是将不同的句子成分组合在一起,用一个单句来表达,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法。由于英语句子一般比汉语句子长,英译汉时切分用得较多,但是较口语化的英语句子也比较短,英译汉时有时也得用合并,故合译法多用于英语简单句的翻译,特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文句子共用相同的主语的时候,汉语一般不喜欢重复某一名词,或重复使用某一代词作主语,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将原文数句合译为一句。 Combination in E-C Translation (合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 A.Words (词的合译) This technique is used to integrate two words of close meaning into one expression. 词的合译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合译成一个词,使译文清楚整齐。Examples: 1. You will supply financial power, and we’ll supply man power. Isn’t that fair and square? 译文:你们出钱,我们出人,这难道还不公平吗? 2. His father is a man who forgives and forgets. 译文:他的父亲非常宽容。 3. Her son was wise and clever, but her daughter was silly and foolish. 译文:她的儿子非常聪明,可女儿却很笨。 4. He suffered aches and pains. 译文:他遭受百般疼痛。 5. He is a man of culture and learning. 译文: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Try to translate: 1. He was kindly, generous and obliging. 2. He was jealous and envious of his brother. He resented that his younger brother was so successful. 参考译文: 1. 他乐善好施。 2. 他嫉妒他弟弟,痛恨弟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 B.Phrases (固定词组的合译) 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独特的语言表达系统。在英语中,词的粘合力和搭配力较强,一个动词往往可以同多个名词或多个介词搭配,一个介词也往往与多个名词搭配,构成不

翻译技巧合译法

Chapter 5 Combination(合译法) Part V Exercises 参考译文: A.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词的合译) 1. 千真万确? 2. 她大吃一惊。 3. 这房间非常舒适。 4. 我们必须达到目的。 5. 这么做是对的。 6. 他在地震中安然无恙。 7. 这里严禁抽烟。 8. 他确实死了。 9. 我疲惫不堪。 10. 我们应该坦诚相待。 11. 他害怕得发抖。 12. 他们都认为这么做是公平的。 13. 这是一些宣传方法。 14. 这些吃的绰绰有余了。 15. 我讨厌这种拥挤的场面。 B.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词组、习语的合译) 1. His room is always in a mess. 2. He is determined to turn over a new leaf. 3. Many people went hungry at that time. 4. He suddenly made some startling statements. 5. His report is nothing but some old stuff. 6. Don’t take this for miraculous cures. 7. There is no need for you to humble yourself. 8. He is a careless guy. 9. This is only a wishful thinking. 10. She always speaks in a low voice. 11. The picture is extremely enchanting. 12. I am not asking you to do anything wrong. 13 How can you kick down the ladder? 14.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here. 15. He returned home with great joy. 20. Who told you to make such a fuss over nothing? C.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句子的合译) 1. 他会想念许许多多往事,许许多多朋友,也会想起玛丽。 2. 这个人很惨,身无分文,因为他所有的积蓄被窃。 3. 门没有上锁,詹妮走进去坐了下来,极度的衰弱几乎使她无力挪动她那红肿的双脚。 4. 她在家很忙,又要照顾孩子,又要下厨。

形合意合的差异与翻译技巧教学-精选文档

形合意合的差异与翻译技巧教学 翻译是一种涉及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语言活动,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并探寻其差异显然对翻译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Nida)在其著作《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中就明确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在我国,形合意合概念最早由现代语言学先驱王力先生于1984年在其著作《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王力先生认为,“形合与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中国语里多用意合法,西文多用形合法”。因此,掌握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对提高翻译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形合意合概念的提出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学涉及句法的两个重要概念。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由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注重逻辑理性与形式论证,表现在英语里便是注重形态的外露,即显性地表示词与词之间或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英语也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组合手段,因此,英语是一门典型的形合语言。下面这段英语可以看出组合手段在谋求形合时所起的衔接作用: Marylostherdog[that]sheboughtlastmonth[when]shewasfeelinglonely[because]ofthe deathofhermother[who]hadbeentheonlycomfort to her [since] her childhood. 这是一个典型的英语句子,此句运用了大量的形合衔接词语,来表达内在的逻辑关系。 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直觉领悟,表现在汉语里便是重意不重形,内在的逻辑关系由内在的意义来体现。王力在《中国文法学初探》中指出,“在中国语里,语句间的关系往往靠对话人自己意会,而不用连词”。例如: “这屯子里还是老孙头能干,又会赶车,又会骑马,摔跤也摔得漂亮,叭哒一声,掉下地来,又响亮又干脆。”

英语翻译:形合与意合

摘要:形合意合是英汉语对比及篇章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常认为英语以形合为主,汉语以意合为主。本文从文化,语言,翻译的角度对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形合;意合;对比研究 一、引言 由于形成和发展历程各异,英汉语言各具特点,这种差异虽然使语言本身丰富多采,但同时又给各自的学习者造成了障碍。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学英语的人来说,有时觉得自己的话措辞、语法都没有错,可是总觉得有汉语味,为什么呢?恐怕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由于对英汉语言的差异缺乏敏感造成的。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之分(Nida,1982:16)。本文拟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组织特点-形合和意合着手,研究一下英汉语言的差异。 二、关于形合和意合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语言学先驱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指出,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形合”(hypotaxis),又称“显性”(explicitness/overtness),指借助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 合”(parataxis),也称“隐性”(implicitness/covertness)或“零形式连接”,指不 借助于语言形式,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 部的连接。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对应(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潘文国,2002,334)形合和意合是各种语言都是用的连接手段,但由于语言性质的不同,使用的侧重点也不同。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相比汉语而言,它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句子以限定动词为中心,各种语法范畴在英语中都有全面体现。英语话语交际中句法形式要求比较严格。英语在显性语言里,从构词、构语、构句到语段中的连接都偏重于使用形式或形态因素。在下列这段英语中可以看出这些组合手段在谋求形合时所起的衔接作用: As I lie awake in bed, listening to the sound of those razor-sharp drops pounding on the pavement, my mind goes reeling down dark corridors teeming with agonizing flashbacks, and a chill from within fills me with dread. 再看汉语译文是如何谋求意合的: 我身躺在床上,睡不着,听着雨点儿落在路面上,啪啪作响。我思绪万千,恍恍惚惚进入了一条幽暗的通道,回想起许多痛苦的往事,心里一阵冰冷,不禁感到毛骨悚然。由于英语有许多外显的形式组合手段,从而使英语句子中各种语法关系的视觉分辨率大大加强,而汉语则是隐含的、模糊的。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几千年的重意、重神、重风骨、重凌虚的哲学和美学传统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而这一结构特点又正好社和汉语汉字的特性。汉语一个句子可由好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述。相比之下英语句子往往要求用关系代词或副词将句子成分连成一个意义与形式 珠联璧合的整体。 三、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 1、形态方面。英语重形合,属屈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靠词形变化组

翻译形合与意合

翻译形合和意合 所谓形合(hypotactic),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 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所谓意合(paratactic),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 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一、英语的形合法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用得十分频繁: 1. 关系词和连接词。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 词,女口who, whom, whose, that, which,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等, 用来连接主句和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或表语从句。连接词包括并列 连词和从属连词,女口and, or, but, yet, so, however, as well as, (n)either … (n) or …及whe n, while, as, sin ce, un til, so …that, uni ess, lest 等, 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或状语从句。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幵这些关系词和连接词,汉语 则少用甚至不用这类词,如: 1. All was cleared up some time later whe n n ews came from a dista 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2. 介词。介词包括单介词(如with, to, in, of, about, between, through )、合成介词(女口in side, on to, upon, with in, without, throughout ) 和成语介词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 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 影响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影 响 一、引言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1981)、《翻译教程》(1988)、《翻译论》(1991)和《翻译短评》(1993)。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在纽马克之前,翻译方法一直处于传统的二分命题法之争,即直译与意译之争,和纽马克同时代的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无法摆脱这种二分法模式。一元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手段,即人与人当面说话的方式;翻译和语言一样,纯粹是一种社会现象。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和语意翻译就是针对这两个概念而制定的。纽马克在其1988 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中提了八种翻译方法: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改写、自由翻译、习语翻译、交际翻译。在这八种翻译方法中,纽马克认为,只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符合翻译的两个目标,即准确与简洁。根据纽马克自己的叙述,对奈达的“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的反思促成了他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的建立。因为他认为仅有“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是不完整的,原作的语义结构和思维过程不能弃之不顾。但是,纽马克不是抽象地决定采用语意或交际翻译,而是以特定的语篇参照框架决定的。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同时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进而将文本归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纽马克认为,根据不同的语篇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困难,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使翻译方法和语篇类型密切结合,翻译将更贴切原文,传达源语的思想和神韵。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述和定义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布勒和雅各布森论述的三大语言功能,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他还采纳了弗格茨基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区分这两种翻译。 1.语义翻译。1981年,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给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下的定义分别是“在目标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容许的范围内,尽量译出原文确切的语境意义”和“为译文读者制造的效果尽量近似于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到1988年,纽马克在其《翻译教程》一书中,将原来给语义翻译下的定义送给了比较侧重源语的忠实翻 译:“忠实翻译试图在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的限制下,译出原文确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